《一种双气囊表面麻醉导尿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双气囊表面麻醉导尿管.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37946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1.08 CN 203379467 U (21)申请号 201320401579.3 (22)申请日 2013.06.25 A61M 25/10(2013.01) (73)专利权人 孟凡峰 地址 276600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天桥路 156 号莒南县人民医院外三科 (72)发明人 孟凡峰 吴一元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双气囊表面麻醉导尿管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气囊表面麻醉导尿 管, 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由引流管 1、 注药管 2、 前 气囊注气管 3、 后气囊注气管 4 和导丝 5 构成。。
2、其 特征是 : 引流管 1 的末端为盲端, 引流管 1 的末端 设有侧孔6, 注药管2、 前气囊注气管3和后气囊注 气管4均走行于引流管1的侧壁, 注药管2的末端 设有若干个出药孔7, 前气囊注气管3的末端设有 前气囊 8, 后气囊注气管 4 的末端设有后气囊 9。 本实用新型,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集引流、 固定、 导引、 表面麻醉于一体, 可避免尿液从导尿管外漏 出, 降低尿道损伤和泌尿系感染率, 减轻患者的痛 苦, 是一种理想的导尿管。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3、 说明书1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379467 U CN 203379467 U 1/1 页 2 1. 一种双气囊表面麻醉导尿管, 其特征在于 : 该双气囊表面麻醉导尿管, 由引流管 (1)、 注药管 (2)、 前气囊注气管 (3)、 后气囊注气管 (4) 和导丝 (5) 构成, 引流管 (1) 的末端 为盲端, 引流管 (1) 的末端设有侧孔 (6), 注药管 (2)、 前气囊注气管 (3) 和后气囊注气管 (4) 均走行于引流管 (1) 的侧壁, 注药管 (2) 的末端设有若干个出药孔 (7), 前气囊注气管 (3) 的末端设有前气囊 (8), 后气囊注气管 (4) 。
4、的末端设有后气囊 (9)。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379467 U 2 1/1 页 3 一种双气囊表面麻醉导尿管 0001 技术领域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集引流、 固定、 导引、 表面 麻醉于一体, 避免尿液从导尿管外漏出, 降低尿道损伤和泌尿系感染率的双气囊表面麻醉 导尿管。 0002 背景技术 : 在临床医疗活动中, 留置导尿管是常用的一项基本技能操作, 用于对 膀胱肌无力、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癌、 尿潴留、 泌尿系感染等疾病患者进行导尿、 膀胱冲洗等 治疗。目前, 临床上普遍使用的导尿管没有设置表面麻醉装置, 在置入导尿管的过程中, 常 常因导尿管对。
5、尿道粘膜及膀胱粘膜的刺激作用, 导致患者难以耐受, 表现为烦躁、 频繁尿意 感, 极为痛苦, 从而诱发心率增快, 血压升高等, 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疾病的康复极为不利, 另外, 由于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 也容易引发泌尿系损伤、 泌尿系感染、 尿液外漏等并发症。 0003 发明内容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引流、 固定、 导引、 表面麻醉于一体, 避免尿液从导尿管外漏出, 降低尿道损伤和泌尿系感染率的双气囊表面麻醉导尿管。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 该双气囊表面麻醉导尿管, 由 引流管、 注药管、 前气囊注气管、 后气囊注气管和导丝构成, 引流管的末端。
6、为盲端, 引流管的 末端设有侧孔, 注药管、 前气囊注气管和后气囊注气管均走行于引流管的侧壁, 注药管的末 端设有若干个出药孔, 前气囊注气管的末端设有前气囊, 后气囊注气管的末端设有后气囊。 0005 本实用新型,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集引流、 固定、 导引、 表面麻醉于一体, 可避免尿 液从导尿管外漏出, 降低尿道损伤和泌尿系感染率, 减轻患者的痛苦, 是一种理想的导尿 管。 0006 附图说明 :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07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参照附图 1, 1、 引流管, 2、 注药管, 3、 前气囊注气管, 4、 后气囊注气管, 。
7、5、 导丝, 6、 侧 孔, 7、 出药孔, 8、 前气囊, 9、 后气囊。 0009 具体实施方式 : 本实用新型, 由引流管 1、 注药管 2、 前气囊注气管 3、 后气囊注气管 4和导丝5构成, 引流管1的末端为盲端, 引流管1的末端设有侧孔6, 注药管2、 前气囊注气 管 3 和后气囊注气管 4 均走行于引流管 1 的侧壁, 注药管 2 的末端设有若干个出药孔 7, 前 气囊注气管 3 的末端设有前气囊 8, 后气囊注气管 4 的末端设有后气囊 9。 0010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 先将装有麻药的针管连接到注药管 2 上, 然后, 一边推注麻 药, 一边按照导尿管置入常规将引流管 1 置入患者尿道中, 至引流管 1 中有尿液流出时, 抽 出导丝4, 分别由前气囊注气管3和后气囊注气管4向前气囊8和后气囊9中注入适量气体 即可。 说 明 书 CN 203379467 U 3 1/1 页 4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79467 U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