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8537254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0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491669.X

申请日:

20160525

公开号:

CN205832387U

公开日:

2016122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37/00

主分类号:

A61M37/00

申请人:

桂林通天开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晓晴,莫尚江

地址:

541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峰区甲山乡甲山新村15号一层

优先权:

CN201620491669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谈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包括药杯,所述药杯的杯身设为长锯齿状,杯身的凸出点与药杯的杯口侧壁、杯底侧壁位于同一平面,所述药杯的上部设有与杯身形状相契合的防烫套,所述药杯内位于杯身凹陷的上方放置过滤网,过滤网的边侧开设通孔,所述药杯内放置吸管,吸管穿过过滤网的通孔,吸管的位于药杯外部的一端套设吸嘴,吸管位于过滤网下部的一端套设配重球。该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不仅能够过滤药渣,而且加快了热药的散热速度,避免了防烫套滑脱,利用配重球将吸管坠压在药杯底部,不仅能够将汤药饮用完毕,而且非常适合卧床不能起来的病人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包括药杯(1),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杯(1)的杯身设为长锯齿状,杯身的凸出点与药杯(1)的杯口侧壁、杯底侧壁位于同一平面,所述药杯(1)的上部设有与杯身形状相契合的防烫套(2),所述药杯(1)内位于杯身凹陷的上方放置过滤网(3),过滤网(3)的边侧开设通孔,所述药杯(1)内放置吸管(4),吸管(4)穿过过滤网(3)的通孔,吸管(4)的位于药杯(1)外部的一端套设吸嘴(5),吸管(4)位于过滤网(3)下部的一端套设配重球(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杯(1)的底部凹陷设有空腔,所述药杯(1)的杯身可设为波浪状,所述药杯(1)的杯口设有杯盖,所述药杯(1)的杯口设有一处向外倾斜杯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3)的直径长度设为等于药杯(1)杯口的直径长度,所述过滤网(3)可以设为金属过滤网或者纱布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4)设为可弯曲的软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球(6)设为与吸管(4)的端部留有间距。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多为植物药,也有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中药一般有外敷和内服,内服的中药大多需要煎制成热汤药。由于热汤药温度高,病人不能及时服用,而现有的药杯大多表面光滑,散热慢。且倒药时容易将药渣倒入杯中,使得患者需要一边服用一边吐渣,非常的不便。现有的服药药杯不适合卧床不起的病人使用,导致家属或者护理人员喂药时,需要将病人扶起才能喂食,加大了护理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方便医疗中的使用,增加使用的便捷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包括药杯,所述药杯的杯身设为长锯齿状,杯身的凸出点与药杯的杯口侧壁、杯底侧壁位于同一平面,所述药杯的上部设有与杯身形状相契合的防烫套,所述药杯内位于杯身凹陷的上方放置过滤网,过滤网的边侧开设通孔,所述药杯内放置吸管,吸管穿过过滤网的通孔,吸管的位于药杯外部的一端套设吸嘴,吸管位于过滤网下部的一端套设配重球。

优选的,所述药杯的底部凹陷设有空腔,所述药杯的杯身可设为波浪状,所述药杯的杯口设有杯盖,所述药杯的杯口设有一处向外倾斜杯嘴。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的直径长度设为等于药杯杯口的直径长度,所述过滤网可以设为金属过滤网或者纱布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吸管设为可弯曲的软管。

优选的,所述配重球设为与吸管的端部留有间距。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通过将药杯的杯身设为长锯齿状,使得药杯内的热汤药散热面积增大,散热加快,使得防烫套不易松脱,可以将过滤网直接搭设在药杯内,不仅能够过滤药渣,而且加快了热药的散热速度,避免了防烫套滑脱,利用配重球将吸管坠压在药杯底部,不仅能够将汤药饮用完毕,而且非常适合卧床不能起来的病人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中:1、药杯,2、防烫套,3、过滤网,4、吸管,5、吸嘴,6、配重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包括药杯1,所述药杯1的杯身设为长锯齿状,杯身的凸出点与药杯1的杯口侧壁、杯底侧壁位于同一平面,所述药杯1的上部设有与杯身形状相契合的防烫套2,所述药杯1内位于杯身凹陷的上方放置过滤网3,过滤网3的边侧开设通孔,所述药杯1内放置吸管4,吸管4穿过过滤网3的通孔,吸管4的位于药杯1外部的一端套设吸嘴5,吸管4位于过滤网3下部的一端套设配重球6。

所述药杯1的底部凹陷设有空腔,所述药杯1的杯身可设为波浪状,所述药杯1的杯口设有杯盖,所述药杯1的杯口设有一处向外倾斜杯嘴,便于制造,便于直接饮用;所述过滤网3的直径长度设为等于药杯1杯口的直径长度,所述过滤网3可以设为金属过滤网或者纱布过滤网,防止过滤网3无法固定牢固,便于生产制造,便于更换;所述吸管4设为可弯曲的软管,便于卧床患者使用;所述配重球6设为与吸管4的端部留有间距,防止压住端口,吸管4无法吸食汤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通过将药杯1的杯身设为长锯齿状,使得药杯1内的热汤药散热面积增大,散热加快,且手持药杯1时,下滑阻力增大,与杯身形状相契合的防烫套2,由于杯身的锯齿状存在凹陷,使得防烫套2不易松脱,利用杯身的形状特点,可以将过滤网3直接搭设在药杯1内,配重球6将吸管4的端头下压在药杯1底部,将煎好的热汤药从过滤网3上倒入药杯1内,煎药的药渣被过滤网3过滤在外,热汤药进入过滤网3的下部,使用者将吸嘴5套在吸管4端口吸食汤药,这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不仅能够过滤药渣,而且加快了热药的散热速度,避免了防烫套2滑脱,利用配重球6将吸管4坠压在药杯1底部,不仅能够将汤药饮用完毕,而且非常适合卧床不能起来的病人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491669.X (22)申请日 2016.05.25 (73)专利权人 桂林通天开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41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峰 区甲山乡甲山新村15号一层 (72)发明人 刘晓晴莫尚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 谈杰 (51)Int.Cl. A61M 3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 置, 包括药杯, 所述。

2、药杯的杯身设为长锯齿状, 杯 身的凸出点与药杯的杯口侧壁、 杯底侧壁位于同 一平面, 所述药杯的上部设有与杯身形状相契合 的防烫套, 所述药杯内位于杯身凹陷的上方放置 过滤网, 过滤网的边侧开设通孔, 所述药杯内放 置吸管, 吸管穿过过滤网的通孔, 吸管的位于药 杯外部的一端套设吸嘴, 吸管位于过滤网下部的 一端套设配重球。 该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 不仅 能够过滤药渣, 而且加快了热药的散热速度, 避 免了防烫套滑脱, 利用配重球将吸管坠压在药杯 底部, 不仅能够将汤药饮用完毕, 而且非常适合 卧床不能起来的病人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5832387 U 201。

3、6.12.28 CN 205832387 U 1.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 包括药杯(1), 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杯(1)的杯身设为长锯 齿状, 杯身的凸出点与药杯(1)的杯口侧壁、 杯底侧壁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药杯(1)的上部设 有与杯身形状相契合的防烫套(2), 所述药杯(1)内位于杯身凹陷的上方放置过滤网(3), 过 滤网(3)的边侧开设通孔, 所述药杯(1)内放置吸管(4), 吸管(4)穿过过滤网(3)的通孔, 吸 管(4)的位于药杯(1)外部的一端套设吸嘴(5), 吸管(4)位于过滤网(3)下部的一端套设配 重球(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

4、述药杯(1)的底部 凹陷设有空腔, 所述药杯(1)的杯身可设为波浪状, 所述药杯(1)的杯口设有杯盖, 所述药杯 (1)的杯口设有一处向外倾斜杯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3)的直 径长度设为等于药杯(1)杯口的直径长度, 所述过滤网(3)可以设为金属过滤网或者纱布过 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4)设为可 弯曲的软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球(6)设为 与吸管(4)的端部留有间距。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5832387 U 。

5、2 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 诊断、 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 机能的药物。 多为植物药, 也有动物药、 矿物药及部分化学、 生物制品类药物。 中药按加工工 艺分为中成药、 中药材。 0003 中药一般有外敷和内服, 内服的中药大多需要煎制成热汤药。 由于热汤药温度高, 病人不能及时服用, 而现有的药杯大多表面光滑, 散热慢。 且倒药时容易将药渣倒入杯中, 使得患者需要一边服用一边吐渣, 非常的不便。 现有的服药药杯不适合卧床不起的病人使 。

6、用, 导致家属或者护理人员喂药时, 需要将病人扶起才能喂食, 加大了护理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 装置, 方便医疗中的使用, 增加使用的便捷性。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的摄入人 体装置, 包括药杯, 所述药杯的杯身设为长锯齿状, 杯身的凸出点与药杯的杯口侧壁、 杯底 侧壁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药杯的上部设有与杯身形状相契合的防烫套, 所述药杯内位于杯 身凹陷的上方放置过滤网, 过滤网的边侧开设通孔, 所述药杯内放置吸管, 吸管穿过过滤网 的通孔, 吸管的位于药杯外。

7、部的一端套设吸嘴, 吸管位于过滤网下部的一端套设配重球。 0006 优选的, 所述药杯的底部凹陷设有空腔, 所述药杯的杯身可设为波浪状, 所述药杯 的杯口设有杯盖, 所述药杯的杯口设有一处向外倾斜杯嘴。 0007 优选的, 所述过滤网的直径长度设为等于药杯杯口的直径长度, 所述过滤网可以 设为金属过滤网或者纱布过滤网。 0008 优选的, 所述吸管设为可弯曲的软管。 0009 优选的, 所述配重球设为与吸管的端部留有间距。 0010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 通过将药杯的杯身设 为长锯齿状, 使得药杯内的热汤药散热面积增大, 散热加快, 使得防烫套不易松脱, 可以。

8、将 过滤网直接搭设在药杯内, 不仅能够过滤药渣, 而且加快了热药的散热速度, 避免了防烫套 滑脱, 利用配重球将吸管坠压在药杯底部, 不仅能够将汤药饮用完毕, 而且非常适合卧床不 能起来的病人使用。 附图说明 0011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1/2 页 3 CN 205832387 U 3 0013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 1、 药杯, 。

9、2、 防烫套, 3、 过滤网, 4、 吸管, 5、 吸嘴, 6、 配重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优 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6 实施例1 0017 如图1、 图2所示, 本实施例的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 包括药杯1, 所述药杯1的 杯身设为长锯齿状, 杯身的凸出点与药杯1的杯口侧壁、 杯底侧壁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药杯1 的上部设有与杯身形状相契合的防烫套2, 所述药杯1内位于杯身凹陷的上方放置过滤网3, 过滤网3的边侧开设通孔, 所述药杯1内放置吸管4, 吸管4穿过过滤网。

10、3的通孔, 吸管4的位于 药杯1外部的一端套设吸嘴5, 吸管4位于过滤网3下部的一端套设配重球6。 0018 所述药杯1的底部凹陷设有空腔, 所述药杯1的杯身可设为波浪状, 所述药杯1的杯 口设有杯盖, 所述药杯1的杯口设有一处向外倾斜杯嘴, 便于制造, 便于直接饮用; 所述过滤 网3的直径长度设为等于药杯1杯口的直径长度, 所述过滤网3可以设为金属过滤网或者纱 布过滤网, 防止过滤网3无法固定牢固, 便于生产制造, 便于更换; 所述吸管4设为可弯曲的 软管, 便于卧床患者使用; 所述配重球6设为与吸管4的端部留有间距, 防止压住端口, 吸管4 无法吸食汤药。 0019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用。

11、新型一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 通过将药杯1的杯身设为长 锯齿状, 使得药杯1内的热汤药散热面积增大, 散热加快, 且手持药杯1时, 下滑阻力增大, 与 杯身形状相契合的防烫套2, 由于杯身的锯齿状存在凹陷, 使得防烫套2不易松脱, 利用杯身 的形状特点, 可以将过滤网3直接搭设在药杯1内, 配重球6将吸管4的端头下压在药杯1底 部, 将煎好的热汤药从过滤网3上倒入药杯1内, 煎药的药渣被过滤网3过滤在外, 热汤药进 入过滤网3的下部, 使用者将吸嘴5套在吸管4端口吸食汤药, 这种中药的摄入人体装置, 不 仅能够过滤药渣, 而且加快了热药的散热速度, 避免了防烫套2滑脱, 利用配重球6将吸管4 。

12、坠压在药杯1底部, 不仅能够将汤药饮用完毕, 而且非常适合卧床不能起来的病人使用。 0020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2/2 页 4 CN 205832387 U 4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5 CN 205832387 U 5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6 CN 205832387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