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用拔火罐.pdf

上传人:Ameli****keyy 文档编号:8537117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2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01456.1

申请日:

20131023

公开号:

CN103480051A

公开日:

201401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1/00

主分类号:

A61M1/00

申请人:

南京市秦淮医院

发明人:

宋正权

地址:

210006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许家巷44号

优先权:

CN201310501456A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董建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医用拔火罐,包括火罐体和火罐口,其特征在于,火罐体内层设有一层恒温层,恒温层通过导线与火罐外的温控装置连接,火罐体内还设有抽气管,抽气管一端设于火罐内部,另一端设有火罐外部并与抽真空装置连接,火罐口唇部设有一圈密封圈;本发明具有显著优点:火罐体内部设有恒温层及抽气装置,使用时能够通过外部调节保持火罐内部恒温恒压,防止火罐掉落,并且火罐恒温能够更好的驱除寒气湿气;火罐口唇部设有一圈密封圈,一方面保证了火罐的密封性,另一方面火罐口不会因负压造成病人疼痛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中医用拔火罐,包括火罐体和火罐口,其特征在于,火罐体内层设有一层恒温层,恒温层通过导线与火罐外的温控装置连接,火罐体内还设有抽气管,抽气管一端设于火罐内部,另一端设有火罐外部并与抽真空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用拔火罐,其特征在于,火罐口唇部设有一圈密封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用拔火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罐体及火罐口材质为耐热塑料。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用拔火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层为陶瓷层。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用拔火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罐体为圆柱形或圆球形。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拔火罐,特别是一种能保持恒温恒压的中医用拔火罐。

背景技术

“火罐疗法”是火罐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附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活血祛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祛风除湿、增强体质的功能,临床使用非常广泛。通常火罐要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一方面要火罐内部保持一定温度,这样能够有效的去除病人体内的寒气,另一方面火罐内部要保持一定负压,保证火罐能够稳定吸附于皮肤,然而现有的火罐很难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用拔火罐,该火罐能够保持恒温恒压,且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用拔火罐,包括火罐体和火罐口,其特征在于,火罐体内层设有一层恒温层,恒温层通过导线与火罐外的温控装置连接,火罐体内还设有抽气管,抽气管一端设于火罐内部,另一端设有火罐外部并与抽真空装置连接。

一种中医用拔火罐,其特征在于,火罐口唇部设有一圈密封圈。

一种中医用拔火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罐体及火罐口材质为耐热塑料。

一种中医用拔火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层为陶瓷层。

一种中医用拔火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罐体为圆柱形或圆球形。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1. 火罐体内部设有恒温层及抽气装置,使用时能够通过外部调节保持火罐内部恒温恒压,防止火罐掉落,并且火罐恒温能够更好的驱除寒气湿气;2. 火罐口唇部设有一圈密封圈,一方面保证了火罐的密封性,另一方面火罐口不会因负压造成病人疼痛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中医用拔火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种中医用拔火罐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火罐体,2.火罐口,3. 恒温层,4. 导线,5. 抽气管,6. 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结合图1,一种中医用拔火罐,包括火罐体1和火罐口2,火罐体1内层设有一层恒温层3,恒温层3通过导线4与火罐外的温控装置连接,使用时打开温控装置并调节温度。从而加热恒温层3,,使火罐内部保持一定温度;火罐体1内还设有抽气管5,抽气管5一端设于火罐内部,另一端设有火罐外部并与抽真空装置连接,使用时开启抽真空装置,使火罐内部一直保持负压,能够更好的达到治疗效果;火罐口2唇部设有一圈密封圈6,一方面保证了火罐的密封性,另一方面火罐口不会因负压造成病人疼痛感;所述火罐体1及火罐口2材质为耐热塑料,使用时间长久,不易损坏;所述恒温层3为陶瓷层;所述火罐体1为圆柱形。

结合图2,一种中医用拔火罐,除上述结构外,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火罐体1为圆球形。

本发明的中医用拔火罐已投入生产并使用,效果良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中医用拔火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中医用拔火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中医用拔火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中医用拔火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中医用拔火罐.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8005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01 CN 103480051 A (21)申请号 201310501456.1 (22)申请日 2013.10.23 A61M 1/00(2006.01) (71)申请人 南京市秦淮医院 地址 210006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许家巷 44 号 (72)发明人 宋正权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24 代理人 董建林 (54) 发明名称 一种中医用拔火罐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医用拔火罐, 包括火罐 体和火罐口, 其特征在于, 火罐体内层设有一层恒 温层, 恒温层通。

2、过导线与火罐外的温控装置连接, 火罐体内还设有抽气管, 抽气管一端设于火罐内 部, 另一端设有火罐外部并与抽真空装置连接, 火罐口唇部设有一圈密封圈 ; 本发明具有显著优 点 : 火罐体内部设有恒温层及抽气装置, 使用时 能够通过外部调节保持火罐内部恒温恒压, 防止 火罐掉落, 并且火罐恒温能够更好的驱除寒气湿 气 ; 火罐口唇部设有一圈密封圈, 一方面保证了 火罐的密封性, 另一方面火罐口不会因负压造成 病人疼痛感。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

3、0)申请公布号 CN 103480051 A CN 103480051 A 1/1 页 2 1. 一种中医用拔火罐, 包括火罐体和火罐口, 其特征在于, 火罐体内层设有一层恒温 层, 恒温层通过导线与火罐外的温控装置连接, 火罐体内还设有抽气管, 抽气管一端设于火 罐内部, 另一端设有火罐外部并与抽真空装置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医用拔火罐, 其特征在于, 火罐口唇部设有一圈密封圈。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医用拔火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罐体及火罐口材质为耐 热塑料。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医用拔火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恒温层为陶瓷层。 5. 根据权利要。

4、求 1 所述的中医用拔火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罐体为圆柱形或圆球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80051 A 2 1/2 页 3 一种中医用拔火罐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拔火罐, 特别是一种能保持恒温恒压的中医用拔火罐。 背景技术 0002 “火罐疗法” 是火罐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 利用负压使其吸附于皮肤, 造成瘀血 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 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 活血祛瘀、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祛风除湿、 增强体质的功能, 临床使用非常广泛。 通常火罐要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一方面要火罐内部 保持一定温度, 这样能够有效的去除病人体内的寒气, 另一方面火罐内部要保。

5、持一定负压, 保证火罐能够稳定吸附于皮肤, 然而现有的火罐很难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用拔火罐, 该火罐能够 保持恒温恒压, 且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 一种中医用拔火罐, 包括火罐体和火罐口, 其特征在于, 火罐体内层设有一层恒温层, 恒温层通过导线与火罐外的温控装置连接, 火罐体内还设有抽气管, 抽气管一端设于火罐 内部, 另一端设有火罐外部并与抽真空装置连接。 0005 一种中医用拔火罐, 其特征在于, 火罐口唇部设有一圈密封圈。 0006 一种中医用拔火罐, 其。

6、特征在于, 所述火罐体及火罐口材质为耐热塑料。 0007 一种中医用拔火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恒温层为陶瓷层。 0008 一种中医用拔火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火罐体为圆柱形或圆球形。 0009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 1. 火罐体内部设有恒温层及抽气装置, 使用时能够通过 外部调节保持火罐内部恒温恒压, 防止火罐掉落, 并且火罐恒温能够更好的驱除寒气湿气 ; 2. 火罐口唇部设有一圈密封圈, 一方面保证了火罐的密封性, 另一方面火罐口不会因负压 造成病人疼痛感。 附图说明 0010 图 1 是本发明的中医用拔火罐示意图 ; 图 2 是本发明的另一种中医用拔火罐示意图。 0011 图中附图。

7、标记的含义 : 1. 火罐体, 2. 火罐口, 3. 恒温层, 4. 导线, 5. 抽气管, 6. 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0013 结合图 1, 一种中医用拔火罐, 包括火罐体 1 和火罐口 2, 火罐体 1 内层设有一层恒 温层 3, 恒温层 3 通过导线 4 与火罐外的温控装置连接, 使用时打开温控装置并调节温度。 说 明 书 CN 103480051 A 3 2/2 页 4 从而加热恒温层 3, , 使火罐内部保持一定温度 ; 火罐体 1 内还设有抽气管 5, 抽气管 5 一端 设于火罐内部, 另一端设有火罐外部并与抽真空装置连。

8、接, 使用时开启抽真空装置, 使火罐 内部一直保持负压, 能够更好的达到治疗效果 ; 火罐口 2 唇部设有一圈密封圈 6, 一方面保 证了火罐的密封性, 另一方面火罐口不会因负压造成病人疼痛感 ; 所述火罐体 1 及火罐口 2 材质为耐热塑料, 使用时间长久, 不易损坏 ; 所述恒温层 3 为陶瓷层 ; 所述火罐体 1 为圆柱 形。 0014 结合图 2, 一种中医用拔火罐, 除上述结构外, 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火罐体 1 为圆球 形。 0015 本发明的中医用拔火罐已投入生产并使用, 效果良好。 001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 了解,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 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480051 A 4 1/1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80051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