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刻度的呼吸道用吸引导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刻度的呼吸道用吸引导管.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310546.2 (22)申请日 2017.10.12 (73)专利权人 江苏科创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地址 225329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胡庄镇 科创路68号 (72)发明人 单圣俊 (51)Int.Cl. A61M 1/00(2006.01) A61M 2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带刻度的呼吸道用吸引导管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刻度的呼吸道用 吸引导管, 包括引流管, 所述引流管的内部左端 设有单向阀, 引流管的侧面活动套接。
2、有套管, 套 管的右端设有第一锥形管, 第一锥形管右端管口 的直径等于引流管外圈的直径, 套管的左端设有 第二锥形管, 第二锥形管的侧面设有通气孔, 第 二锥形管左端管口的直径大于引流管外圈的直 径, 套管靠近第一锥形管一侧的侧面设有连接 管, 套管与连接管的出气口连接, 连接管的进气 口设有输氧装置, 连接管与输氧装置的输氧管道 连接。 该带刻度的呼吸道用吸引导管, 结构简单, 可以对引流管和套管的插入长度进行准确控制, 并且可以对引流管的有效长度进行调节, 还可以 对氧气进行过滤, 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8031575 U 2018.11.。
3、02 CN 208031575 U 1.一种带刻度的呼吸道用吸引导管, 包括引流管(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管(1)的内 部左端设有单向阀(10), 所述引流管(1)的侧面活动套接有套管(2), 所述套管(2)的右端设 有第一锥形管(3), 所述第一锥形管(3)右端管口的直径等于引流管(1)外圈的直径, 所述套 管(2)的左端设有第二锥形管(4), 所述第二锥形管(4)的侧面设有通气孔(5), 且第二锥形 管(4)左端管口的直径大于引流管(1)外圈的直径, 所述套管(2)靠近第一锥形管(3)一侧的 侧面设有连接管(7), 且套管(2)与连接管(7)的出气口连接, 所述连接管(7)的进气口。
4、设有 输氧装置(8), 且连接管(7)与输氧装置(8)的输氧管道(8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刻度的呼吸道用吸引导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氧装置 (8)包括输氧管道(81), 所述输氧管道(81)的出气口与连接管(7)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输氧 管道(81)远离连接管(7)的一端侧面设有流速调节器(82), 所述输氧管道(81)的侧面中部 设有过滤器(8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刻度的呼吸道用吸引导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管 (1)的长度大于套管(2)的长度, 且引流管(1)和套管(2)的外侧面均设有刻度线(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刻度的呼吸道用吸。
5、引导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管 (1)的左端设有吸嘴(6), 与第二锥形管(4)对应吸嘴(6)的右端设有锥形槽(6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刻度的呼吸道用吸引导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孔 (5)至少有六个, 且六个通气孔(5)在第二锥形管(4)的侧面等弧度且呈环形分布。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8031575 U 2 一种带刻度的呼吸道用吸引导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带刻度的呼吸道用吸引导管。 背景技术 0002 呼吸道用吸引管通常是用于吸取病人呼吸道内的痰液, 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的一 种医用导管, 由于病人本身的身。
6、体差异, 因此在插入导管时, 所需插入到管的长度也不同, 但是现有的呼吸道用吸引管长度固定不可调节, 并且导管侧面没有刻度线, 不能对导管的 插入长度进行准确控制, 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 提供一种带刻度的呼吸道用吸 引导管, 结构简单, 可以对引流管和套管的插入长度进行准确控制, 并且可以对引流管的有 效长度进行调节, 还可以对氧气进行过滤, 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 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 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刻度的呼吸道用吸引导 管, 包括引流管, 所述引流管的内部左端设有单向。
7、阀, 所述引流管的侧面活动套接有套管, 所述套管的右端设有第一锥形管, 所述第一锥形管右端管口的直径等于引流管外圈的直 径, 所述套管的左端设有第二锥形管, 所述第二锥形管的侧面设有通气孔, 且第二锥形管左 端管口的直径大于引流管外圈的直径, 所述套管靠近第一锥形管一侧的侧面设有连接管, 且套管与连接管的出气口连接, 所述连接管的进气口设有输氧装置, 且连接管与输氧装置 的输氧管道连接。 000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输氧装置包括输氧管道, 所述输氧管 道的出气口与连接管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输氧管道远离连接管的一端侧面设有流速调节 器, 所述输氧管道的侧面中部设有过滤器。 。
8、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引流管的长度大于套管的长度, 且引 流管和套管的外侧面均设有刻度线。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引流管的左端设有吸嘴, 与第二锥形 管对应吸嘴的右端设有锥形槽。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通气孔至少有六个, 且六个通气孔在 第二锥形管的侧面等弧度且呈环形分布。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带刻度的呼吸道用吸引导管, 可以 对氧气进行输送, 便于患者呼吸; 便于对引流管的有效长度进行调节, 并且可以对引流管和 套管的插入长度进行准确控制, 防止对患者造成伤害; 便于引流管。
9、和套管的插入, 降低患者 的不适; 可以有效提高氧气的输送速度; 整个呼吸道用吸引导管结构简单, 可以对引流管和 套管的插入长度进行准确控制, 并且可以对引流管的有效长度进行调节, 还可以对氧气进 行过滤, 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 说明书 1/3 页 3 CN 208031575 U 3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 1引流管、 2套管、 3第一锥形管、 4第二锥形管、 5通气孔、 6吸嘴、 61锥形槽、 7连 接管、 8输氧装置、 81输氧管道、 82流速调节器、 83过滤器、 9刻度线、 10单向阀。 具。
10、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4 请参阅图1-2,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带刻度的呼吸道用吸引导管, 包括引流管1, 引流管1的内部左端设有单向阀10, 使被抽取的痰液只能单向流动, 引流管1 的侧面活动套接有套管2, 引流管1的长度大于套管2的长度, 且引流管1和套管2的外侧面均 设。
11、有刻度线9, 便于对引流管1的有效长度进行调节, 并且可以对引流管1和套管2的插入长 度进行准确控制, 防止对患者造成伤害, 套管2的右端设有第一锥形管3, 起密封套管2的作 用, 减少氧气的浪费, 第一锥形管3右端管口的直径等于引流管1外圈的直径, 套管2的左端 设有第二锥形管4, 第二锥形管4的侧面设有通气孔5, 便于氧气的输送, 通气孔5至少有六 个, 且六个通气孔5在第二锥形管4的侧面等弧度且呈环形分布, 可以有效提高氧气的输送 速度, 且第二锥形管4左端管口的直径大于引流管1外圈的直径, 引流管1的左端设有吸嘴6, 便于抽取痰液, 与第二锥形管4对应吸嘴6的右端设有锥形槽61, 便于。
12、引流管1和套管2的插 入, 降低患者的不适, 套管2靠近第一锥形管3一侧的侧面设有连接管7, 且套管2与连接管7 的出气口连接, 连接管7的进气口设有输氧装置8, 且连接管7与输氧装置8的输氧管道81连 接, 输氧装置8包括输氧管道81, 输氧管道81的出气口与连接管7的进气口连接, 输氧管道81 远离连接管7的一端侧面设有流速调节器82, 输氧管道81的侧面中部设有过滤器83, 可以对 氧气进行输送, 便于患者呼吸, 将第二锥形管4与锥形槽61卡合在一起, 将套管2缓慢插入呼 吸道, 套管2通过第二锥形管4带动吸嘴6和引流管1进入呼吸道, 然后缓慢推动引流管1, 从 而对引流管1的有效长度进。
13、行调节, 将引流管1的右端与外部负压装置连接, 从而通过引流 管1对痰液进行抽取, 将输氧管道81与连接管7连接, 通过流速调节器82调节氧气的输送速 度, 过滤器83可以对氧气进行过滤, 整个呼吸道用吸引导管结构简单, 可以对引流管1和套 管2的插入长度进行准确控制, 并且可以对引流管1的有效长度进行调节, 还可以对氧气进 行过滤, 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 0015 在使用时: 将第二锥形管4与锥形槽61卡合在一起, 将套管2缓慢插入呼吸道, 套管 2通过第二锥形管4带动吸嘴6和引流管1进入呼吸道, 然后缓慢推动引流管1, 从而对引流管 1的有效长度进行调节, 将引流管1的右端与外部负压装置。
14、连接, 从而通过引流管1对痰液进 行抽取, 将输氧管道81与连接管7连接, 通过流速调节器82调节氧气的输送速度, 过滤器83 可以对氧气进行过滤。 0016 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氧气进行输送, 便于患者呼吸; 便于对引流管1的有效长度进行 说明书 2/3 页 4 CN 208031575 U 4 调节, 并且可以对引流管1和套管2的插入长度进行准确控制, 防止对患者造成伤害; 便于引 流管1和套管2的插入, 降低患者的不适; 可以有效提高氧气的输送速度; 整个呼吸道用吸引 导管结构简单, 可以对引流管1和套管2的插入长度进行准确控制, 并且可以对引流管1的有 效长度进行调节, 还可以对氧气进行过滤, 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 0017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8031575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208031575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