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pdf

上传人:宁*** 文档编号:8536310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5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780422.3

申请日:

20180717

公开号:

CN108815657A

公开日:

201811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11/00,A61M35/00,A61N5/06,A61N5/00

主分类号:

A61M11/00,A61M35/00,A61N5/06,A61N5/00

申请人:

王新安

发明人:

王新安,张宗杰,李强,李云

地址:

266700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扬州路112号

优先权:

CN201810780422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朱昀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涉及临床医疗领域,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上的支架,所述支架末端设有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上壳,上壳内设有灯座,所述灯座上设有光源,所述光源下设置透明板所述透明板与上壳卡合连接;所述透明板下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内挡板,所述上壳边缘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外挡板,所述内挡板之间形成方形的光通过区,所述光通过区底端设有长条形凸透镜,所述内挡板与外挡板之间形成异形空腔,所述异形空腔中还设有与储液罐相连的雾化装置。实现了对于正中切口手术的手术刀口恢复护理,减轻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恢复的速度和质量,减轻伤口恢复期的痛苦,避免后期发生的伤口开裂和切口疝的几率的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置于底座上的支架(2),所述支架末端设有机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上壳(4),上壳内设有灯座(5),所述灯座上设有光源(6),所述光源下设置透明板(7)所述透明板与上壳卡合连接;所述透明板下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内挡板(8),所述上壳边缘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外挡板(9),所述内挡板之间形成方形的光通过区(10),所述光通过区底端设有长条形凸透镜(11),所述内挡板与外挡板之间形成异形空腔(12),空腔底端留有狭长的通气缝(13),所述异形空腔内设置储液罐(14),储液罐设有注液孔(15)并穿过外挡板连通到机体外部;所述异形空腔中还设有与储液罐相连的雾化装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为平行阵列的两组发光波长为630nm的红光LED发光灯珠和输出功率50mW,输出光波长8.3mm,频率为36GHz的毫米波发生器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为铁板材质,灯座为铝合金材质片状散热灯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板为高透玻璃或亚克力透明塑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板和外挡板选自不透明的金属或塑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挡板底部设有V型槽(91),所述内挡板外部边缘的末端的垂直投影投射于所述V型槽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缝的间隙为2~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包括两个机体,两个相邻机体两侧中部通过连杆(17)连接,所述连杆与机体侧壁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机体均设有独立的光源与储液罐和雾化装置,且各自独立的控制。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手术后病人卧床,调整支架,使机体固定在手术伤口上方20~100cm的位置;b.通过注液孔向储液罐中注入消毒剂,所述消毒剂包括但不仅限于医用酒精、氯己定、季铵盐类化合物、含银化合物;c.打开光源,根据需要调整与伤口之间的距离,实现关照强度的控制;d.打开雾化装置,将消毒剂雾化成极为细小的微粒,从通气缝逸出并由受重力影响降落至患者伤口处;e.雾化消毒完成后,关闭雾化装置,再次打开光源,继续光照治疗,同时通过光照蒸发掉消毒剂的水分;f.完成恢复护理,关闭光源,移走恢复护理装置,对病人刀口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普外科用刀口恢复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普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肝脏、胆道、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甲状腺和乳房的肿瘤及外伤等其它疾病的临床学科,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一般来说,普外科最常见的手术种类就是腹壁疾病的手术,腹壁具有保护和支持腹内脏器、参与呼吸和躯干运动及产生腹压以利于咳嗽、排便等功能。腹前壁平整且富有弹性,开腹后容易获得较大范围的显露,因此绝大部分手术时通过腹前壁进行的。

临床上采用的多种切口,都各有利弊,显然不存在一种完美无缺的切口;但是通过各种条件的筛选可以选择最恰当的切口选择,首先位置适当,切口应接近病变位置,便于显露病灶、其次切口长度应该合理,切口长度应该充分,便于手术操作能够顺利进行,不宜做小切口徒增手术困难,更不可盲目的延长切口、第三要便于后期延长,切口要便于向两侧延长,以迎合手术的需要,而不受到解剖关系的限制,第四损伤要少,切口对肌肉、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应当尽量减少,第五操作方便,切口与切口的缝合应当简单省时,最后,术后的并发症要少,术后切口疼痛轻,愈合牢固伤口裂开、切口疝等发生率低。

因此通过腹白线所做的正中切口是一种优点明显的手术切口方式,正中切口分为上腹正中切口和下腹正中切口,前者自剑突至脐,后者自脐至耻骨联合,另外还有全长的正中切口,自剑突至耻骨联合,中间绕过脐在左下方延长,也可切除剑突向上延长。对于正中切口,它的优点十分明显,通过腹壁的层次少,组织损伤少,出血少,进腹和关腹快,80%以上的腹部手术均可以通过这种切口来完成,因此在普通的腹壁手术中占据绝对的优势。

但是这种广泛普遍使用的切口方式也存在着缺点,因为腹白线位于腹中部,两侧供血到此已经较差,故愈合较差,伤口裂开和切口疝发生几率较大。因此对于愈合能力差尤其是老年人来说尽可能的在避免采用这种切口方式,而对于普通病人,如何在保证快速精准高效的完成正中切口手术的前提下,保证患者的术后恢复的生活质量,成了普外科医生和护士去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尤其是对于正中切口手术的手术刀口恢复护理,减轻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恢复的速度和质量,减轻伤口恢复期的痛苦,避免后期发生的伤口开裂和切口疝的几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上的支架,所述支架末端设有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上壳,上壳内设有灯座,所述灯座上设有光源,所述光源下设置透明板所述透明板与上壳卡合连接;所述透明板下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内挡板,所述上壳边缘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外挡板,所述内挡板之间形成方形的光通过区,所述光通过区底端设有长条形凸透镜,所述内挡板与外挡板之间形成异形空腔,空腔底端留有狭长的通气缝,所述异形空腔内设置储液罐,储液罐设有注液孔并穿过外挡板连通到机体外部;所述异形空腔中还设有与储液罐相连的雾化装置。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光源包括为平行阵列的两组发光波长为630nm的红光LED发光灯珠和输出功率50mW,输出光波长8.3mm,频率为36GHz的毫米波发生器组成。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上壳为铁板材质,灯座为铝合金材质片状散热灯座。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透明板为高透玻璃或亚克力透明塑料制成。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内挡板和外挡板选自不透明的金属或塑料。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外挡板底部设有V型槽,所述内挡板外部边缘的末端的垂直投影投射于所述V型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透气缝的间隙为2~10mm。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包括两个机体,两个相邻机体两侧中部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与机体侧壁铰接。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每个机体均设有独立的光源与储液罐和雾化装置,且各自独立的控制。

本发明还公开了普外科刀口恢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手术后病人卧床,调整支架,使机体固定在手术伤口上方20~100cm的位置;

b.通过注液孔向储液罐中注入消毒剂,所述消毒剂包括但不仅限于医用酒精、氯己定、季铵盐类化合物、含银化合物;

c.打开光源,根据需要调整与伤口之间的距离,实现关照强度的控制;

d.打开雾化装置,将消毒剂雾化成极为细小的微粒,从通气缝逸出并由受重力影响降落至患者伤口处;

e.雾化消毒完成后,关闭雾化装置,再次打开光源,继续光照治疗,同时通过光照蒸发掉消毒剂的水分;

f.完成恢复护理,关闭光源,移走恢复护理装置,对病人刀口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光照合并消毒,实现对正中切口的恢复治疗,尤其是通过630mm的红光光照以及毫米波的结合治疗,加快了伤口的回复以及肉芽的生长,加快了较大伤口的恢复速度,通过结合雾化消毒,通过将消毒剂以雾化的形式散布于切口的周围,实现了防止后期感染的效果。后期通过多个机体结合设置的形式,保证了较大长度切口的患者一次性完成恢复治疗,保证了治疗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机体的侧向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内挡板和外挡板的细节图;

图4是本发明双机体的收纳及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架;3.机体;4.上壳;5.灯座;6.光源;7.透明板;8.内挡板;9.外挡板;10.光通过区;11.凸透镜;12.异形空腔;13.通气缝;14.储液罐;15.注液孔;16.雾化装置;17.连杆;91.V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的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置于底座上的支架2,所述支架末端设有机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上壳4,上壳内设有灯座5,所述灯座上设有光源6,所述光源下设置透明板7所述透明板与上壳卡合连接;所述透明板下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内挡板8,所述上壳边缘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外挡板9,所述内挡板之间形成方形的光通过区10,所述光通过区底端设有长条形凸透镜11,所述内挡板与外挡板之间形成异形空腔12,空腔底端留有狭长的通气缝13,所述异形空腔内设置储液罐14,储液罐设有注液孔15并穿过外挡板连通到机体外部;所述异形空腔中还设有与储液罐相连的雾化装置16。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光源包括为平行阵列的两组发光波长为630nm的红光LED发光灯珠和输出功率50mW,输出光波长8.3mm,频率为36GHz的毫米波发生器组成。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上壳为铁板材质,灯座为铝合金材质片状散热灯座。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透明板为高透玻璃或亚克力透明塑料制成。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内挡板和外挡板选自不透明的金属或塑料。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包括底座1和设置于底座上的支架2,所述支架末端设有机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上壳4,上壳内设有灯座5,所述灯座上设有光源6,所述光源下设置透明板7所述透明板与上壳卡合连接;所述透明板下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内挡板8,所述上壳边缘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外挡板9,所述内挡板之间形成方形的光通过区10,所述光通过区底端设有长条形凸透镜11,所述内挡板与外挡板之间形成异形空腔12,空腔底端留有狭长的通气缝13,所述异形空腔内设置储液罐14,储液罐设有注液孔15并穿过外挡板连通到机体外部;所述异形空腔中还设有与储液罐相连的雾化装置16。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光源包括为平行阵列的两组发光波长为630nm的红光LED发光灯珠和输出功率50mW,输出光波长8.3mm,频率为36GHz的毫米波发生器组成;所述上壳为铁板材质,灯座为铝合金材质片状散热灯座;所述透明板为高透玻璃制成。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的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除了包括底座1和设置于底座上的支架2,所述支架末端设有机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上壳4,上壳内设有灯座5,所述灯座上设有光源6,所述光源下设置透明板7所述透明板与上壳卡合连接;所述透明板下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内挡板8,所述上壳边缘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外挡板9,所述内挡板之间形成方形的光通过区10,所述光通过区底端设有长条形凸透镜11,所述内挡板与外挡板之间形成异形空腔12,空腔底端留有狭长的通气缝13,所述异形空腔内设置储液罐14,储液罐设有注液孔15并穿过外挡板连通到机体外部;所述异形空腔中还设有与储液罐相连的雾化装置16外,其中内挡板和外挡板选自不透明的金属或塑料。其中所述外挡板底部设有V型槽91,所述内挡板外部边缘的末端的垂直投影投射于所述V型槽的内部。其中所述透气缝的间隙为2~10mm。

通过V型槽的设计,防止了雾化装置在雾化过程中,被雾化的小颗粒液体容易在异形腔体中再次凝结,形成液滴滴于伤口处,造成对伤口的负面作用。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的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包括两个机体,两个相邻机体两侧中部通过连杆17连接,所述连杆与机体侧壁铰接。其中所述每个机体均设有独立的光源与储液罐和雾化装置,且各自独立的控制。

进一步的,还可以设置多个机体,通过多个机体并设,在不使用的时候,叠放节省空间,使用时平放加大治疗面积和治疗长度,实现了一次性的对长切口患者进行治疗。

实施例五:

本发明还公开了普外科刀口恢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手术后病人卧床,调整支架,使机体固定在手术伤口上方30cm的位置;

b.通过注液孔向储液罐中注入消毒剂,所述消毒剂为含银化合物;

c.打开光源,根据需要调整与伤口之间的距离,实现关照强度的控制;

d.打开雾化装置,将消毒剂雾化成极为细小的微粒,从通气缝逸出并由受重力影响降落至患者伤口处;

e.雾化消毒完成后,关闭雾化装置,再次打开光源,继续光照治疗,同时通过光照蒸发掉消毒剂的水分;

f.完成恢复护理,关闭光源,移走恢复护理装置,对病人刀口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通过与我区某三级医院进行对照测试,将2016年至今,年龄分布39~61岁,男女比例为42:30的一共72名接受过腹部正中切口手术的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实验组使用本发明所述护理治疗装置,每天进行20分钟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两周后根据切口恢复评价标注进行评价。

愈合情况的分级

甲级,愈合优良:即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

乙级,愈合有缺点,但切口未化脓。

丙级,因化脓需要将缝合的切口丙级、切口化脓:用分开或切口引流。

分组 甲级人数 乙级人数 丙级人数 实验组 32 4 0 对照组 23 11 2

由数据可见,本发明的护理回复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正中切口的伤口回复速度,提高伤口回复质量。

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780422.3 (22)申请日 2018.07.17 (71)申请人 王新安 地址 266700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扬州路 112号 (72)发明人 王新安张宗杰李强李云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代理人 朱昀 (51)Int.Cl. A61M 11/00(2006.01) A61M 35/00(2006.01) A61N 5/06(2006.01) A61N 5/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普。

2、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 置, 涉及临床医疗领域, 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 上的支架, 所述支架末端设有机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体包括上壳, 上壳内设有灯座, 所述灯座 上设有光源, 所述光源下设置透明板所述透明板 与上壳卡合连接; 所述透明板下设有与其固定连 接的内挡板, 所述上壳边缘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 外挡板, 所述内挡板之间形成方形的光通过区, 所述光通过区底端设有长条形凸透镜, 所述内挡 板与外挡板之间形成异形空腔, 所述异形空腔中 还设有与储液罐相连的雾化装置。 实现了对于正 中切口手术的手术刀口恢复护理, 减轻患者术后 伤口愈合恢复。

3、的速度和质量, 减轻伤口恢复期的 痛苦, 避免后期发生的伤口开裂和切口疝的几率 的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108815657 A 2018.11.16 CN 108815657 A 1.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 包括底座(1)和设置于底座上的支架(2), 所述支架 末端设有机体(3),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体包括上壳(4), 上壳内设有灯座(5), 所述灯座上设 有光源(6), 所述光源下设置透明板(7)所述透明板与上壳卡合连接; 所述透明板下设有与 其固定连接的内挡板(8), 所述上壳边缘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外挡板(9), 所述内挡板之间 形成方形的光通过区。

4、(10), 所述光通过区底端设有长条形凸透镜(11), 所述内挡板与外挡 板之间形成异形空腔(12), 空腔底端留有狭长的通气缝(13), 所述异形空腔内设置储液罐 (14), 储液罐设有注液孔(15)并穿过外挡板连通到机体外部; 所述异形空腔中还设有与储 液罐相连的雾化装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包括为 平行阵列的两组发光波长为630nm的红光LED发光灯珠和输出功率50mW,输出光波长8.3mm, 频率为36GHz的毫米波发生器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为铁板 材质, 。

5、灯座为铝合金材质片状散热灯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板为高 透玻璃或亚克力透明塑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挡板和外 挡板选自不透明的金属或塑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挡板底部 设有V型槽(91), 所述内挡板外部边缘的末端的垂直投影投射于所述V型槽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气缝的间 隙为2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6、刀口恢复护 理装置包括两个机体, 两个相邻机体两侧中部通过连杆(17)连接, 所述连杆与机体侧壁铰 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机体均 设有独立的光源与储液罐和雾化装置, 且各自独立的控制。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的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 下步骤: a.手术后病人卧床, 调整支架, 使机体固定在手术伤口上方20100cm的位置; b.通过注液孔向储液罐中注入消毒剂, 所述消毒剂包括但不仅限于医用酒精、 氯己定、 季铵盐类化合物、 含银化合物; c.打开光源, 根据需要调整与伤口之间的距离, 实现关照强度的。

7、控制; d.打开雾化装置, 将消毒剂雾化成极为细小的微粒, 从通气缝逸出并由受重力影响降 落至患者伤口处; e.雾化消毒完成后, 关闭雾化装置, 再次打开光源, 继续光照治疗, 同时通过光照蒸发 掉消毒剂的水分; f.完成恢复护理, 关闭光源, 移走恢复护理装置, 对病人刀口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8815657 A 2 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普外科用刀口恢复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普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肝脏、 胆道、 胰腺、 胃肠、 肛肠、 血管疾病、 甲状腺 和乳房的肿瘤及外伤等。

8、其它疾病的临床学科, 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 一般来说, 普外科最 常见的手术种类就是腹壁疾病的手术, 腹壁具有保护和支持腹内脏器、 参与呼吸和躯干运 动及产生腹压以利于咳嗽、 排便等功能。 腹前壁平整且富有弹性, 开腹后容易获得较大范围 的显露, 因此绝大部分手术时通过腹前壁进行的。 0003 临床上采用的多种切口, 都各有利弊, 显然不存在一种完美无缺的切口; 但是通过 各种条件的筛选可以选择最恰当的切口选择, 首先位置适当, 切口应接近病变位置, 便于显 露病灶、 其次切口长度应该合理, 切口长度应该充分, 便于手术操作能够顺利进行, 不宜做 小切口徒增手术困难, 更不可盲目的延长切口、。

9、 第三要便于后期延长, 切口要便于向两侧延 长, 以迎合手术的需要, 而不受到解剖关系的限制, 第四损伤要少, 切口对肌肉、 血管和神经 的损伤应当尽量减少, 第五操作方便, 切口与切口的缝合应当简单省时, 最后, 术后的并发 症要少, 术后切口疼痛轻, 愈合牢固伤口裂开、 切口疝等发生率低。 0004 因此通过腹白线所做的正中切口是一种优点明显的手术切口方式, 正中切口分为 上腹正中切口和下腹正中切口, 前者自剑突至脐, 后者自脐至耻骨联合, 另外还有全长的正 中切口, 自剑突至耻骨联合, 中间绕过脐在左下方延长, 也可切除剑突向上延长。 对于正中 切口, 它的优点十分明显, 通过腹壁的层次。

10、少, 组织损伤少, 出血少, 进腹和关腹快, 80以 上的腹部手术均可以通过这种切口来完成, 因此在普通的腹壁手术中占据绝对的优势。 0005 但是这种广泛普遍使用的切口方式也存在着缺点, 因为腹白线位于腹中部, 两侧 供血到此已经较差, 故愈合较差, 伤口裂开和切口疝发生几率较大。 因此对于愈合能力差尤 其是老年人来说尽可能的在避免采用这种切口方式, 而对于普通病人, 如何在保证快速精 准高效的完成正中切口手术的前提下, 保证患者的术后恢复的生活质量, 成了普外科医生 和护士去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 尤其是对于正中切口手术的 。

11、手术刀口恢复护理, 减轻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恢复的速度和质量, 减轻伤口恢复期的痛苦, 避 免后期发生的伤口开裂和切口疝的几率。 0007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 包括底座和设置 于底座上的支架, 所述支架末端设有机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体包括上壳, 上壳内设有灯 座, 所述灯座上设有光源, 所述光源下设置透明板所述透明板与上壳卡合连接; 所述透明板 下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内挡板, 所述上壳边缘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外挡板, 所述内挡板之 间形成方形的光通过区, 所述光通过区底端设有长条形凸透镜, 所述内挡板与外挡板之间 说明书 1/5 页 3 CN 108815。

12、657 A 3 形成异形空腔, 空腔底端留有狭长的通气缝, 所述异形空腔内设置储液罐, 储液罐设有注液 孔并穿过外挡板连通到机体外部; 所述异形空腔中还设有与储液罐相连的雾化装置。 0008 进一步的, 其中所述光源包括为平行阵列的两组发光波长为630nm的红光LED发光 灯珠和输出功率50mW,输出光波长8.3mm, 频率为36GHz的毫米波发生器组成。 0009 进一步的, 其中所述上壳为铁板材质, 灯座为铝合金材质片状散热灯座。 0010 进一步的, 其中所述透明板为高透玻璃或亚克力透明塑料制成。 0011 进一步的, 其中所述内挡板和外挡板选自不透明的金属或塑料。 0012 进一步的,。

13、 其中所述外挡板底部设有V型槽, 所述内挡板外部边缘的末端的垂直投 影投射于所述V型槽的内部。 0013 进一步的, 其中所述透气缝的间隙为210mm。 0014 进一步的, 其中所述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包括两个机体, 两个相邻机体两侧中部通 过连杆连接, 所述连杆与机体侧壁铰接。 0015 进一步的, 其中所述每个机体均设有独立的光源与储液罐和雾化装置, 且各自独 立的控制。 0016 本发明还公开了普外科刀口恢复装置的使用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17 a.手术后病人卧床, 调整支架, 使机体固定在手术伤口上方20100cm的位置; 0018 b.通过注液孔向储液罐中注入消毒剂, 所述消毒剂。

14、包括但不仅限于医用酒精、 氯 己定、 季铵盐类化合物、 含银化合物; 0019 c.打开光源, 根据需要调整与伤口之间的距离, 实现关照强度的控制; 0020 d.打开雾化装置, 将消毒剂雾化成极为细小的微粒, 从通气缝逸出并由受重力影 响降落至患者伤口处; 0021 e.雾化消毒完成后, 关闭雾化装置, 再次打开光源, 继续光照治疗, 同时通过光照 蒸发掉消毒剂的水分; 0022 f.完成恢复护理, 关闭光源, 移走恢复护理装置, 对病人刀口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00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4 通过光照合并消毒, 实现对正中切口的恢复治疗, 尤其是通过630mm的红光光照以 及毫米。

15、波的结合治疗, 加快了伤口的回复以及肉芽的生长, 加快了较大伤口的恢复速度, 通 过结合雾化消毒, 通过将消毒剂以雾化的形式散布于切口的周围, 实现了防止后期感染的 效果。 后期通过多个机体结合设置的形式, 保证了较大长度切口的患者一次性完成恢复治 疗, 保证了治疗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 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

16、意图; 0027 图2是本发明机体的侧向剖视图 0028 图3是本发明内挡板和外挡板的细节图; 说明书 2/5 页 4 CN 108815657 A 4 0029 图4是本发明双机体的收纳及展开结构示意图。 0030 图中: 1.底座; 2.支架; 3.机体; 4.上壳; 5.灯座; 6.光源; 7.透明板; 8.内挡板; 9.外 挡板; 10.光通过区; 11.凸透镜; 12.异形空腔; 13.通气缝; 14.储液罐; 15.注液孔; 16.雾化 装置; 17.连杆; 91.V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中心” 、“纵向” 、“横向” 、“长度。

17、” 、“宽度” 、 “厚度”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 、“内” 、“顺时针” 、 “逆时针”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 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2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 限定有 “第一” 、“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

18、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除非另有说明,“多个” 的含义是两 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0033 在本发明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连” 、“连接” 、“固定” 等 术语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可以是机 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 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 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4 在本发明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 “上” 或之 “下” 可以包。

19、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 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 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而且,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之上” 、“上方” 和 “上面” 包括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 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第一特征在 第二特征 “之下” 、“下方” 和 “下面” 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 或仅仅表示 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5 实施例一: 0036 如图1、 2所示的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 包括底座1和设置于底座上的支架 2, 所述支架末端设有机体3,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体包括上壳4, 上壳内设有灯座5, 所述灯座。

20、 上设有光源6, 所述光源下设置透明板7所述透明板与上壳卡合连接; 所述透明板下设有与 其固定连接的内挡板8, 所述上壳边缘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外挡板9, 所述内挡板之间形成 方形的光通过区10, 所述光通过区底端设有长条形凸透镜11, 所述内挡板与外挡板之间形 成异形空腔12, 空腔底端留有狭长的通气缝13, 所述异形空腔内设置储液罐14, 储液罐设有 注液孔15并穿过外挡板连通到机体外部; 所述异形空腔中还设有与储液罐相连的雾化装置 16。 0037 进一步的, 其中所述光源包括为平行阵列的两组发光波长为630nm的红光LED发光 灯珠和输出功率50mW,输出光波长8.3mm, 频率为36G。

21、Hz的毫米波发生器组成。 0038 进一步的, 其中所述上壳为铁板材质, 灯座为铝合金材质片状散热灯座。 0039 进一步的, 其中所述透明板为高透玻璃或亚克力透明塑料制成。 说明书 3/5 页 5 CN 108815657 A 5 0040 进一步的, 其中所述内挡板和外挡板选自不透明的金属或塑料。 0041 实施例二: 0042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 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 包括底座1和设置于底座上 的支架2, 所述支架末端设有机体3,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体包括上壳4, 上壳内设有灯座5, 所 述灯座上设有光源6, 所述光源下设置透明板7所述透明板与上壳卡合连接; 所述透明板下 设。

22、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内挡板8, 所述上壳边缘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外挡板9, 所述内挡板之 间形成方形的光通过区10, 所述光通过区底端设有长条形凸透镜11, 所述内挡板与外挡板 之间形成异形空腔12, 空腔底端留有狭长的通气缝13, 所述异形空腔内设置储液罐14, 储液 罐设有注液孔15并穿过外挡板连通到机体外部; 所述异形空腔中还设有与储液罐相连的雾 化装置16。 0043 进一步的, 其中所述光源包括为平行阵列的两组发光波长为630nm的红光LED发光 灯珠和输出功率50mW,输出光波长8.3mm, 频率为36GHz的毫米波发生器组成; 所述上壳为铁 板材质, 灯座为铝合金材质片状散热灯座; 所。

23、述透明板为高透玻璃制成。 0044 实施例三: 0045 如图3所示的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 除了包括底座 1和设置于底座上的支架2, 所述支架末端设有机体3,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体包括上壳4, 上 壳内设有灯座5, 所述灯座上设有光源6, 所述光源下设置透明板7所述透明板与上壳卡合连 接; 所述透明板下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内挡板8, 所述上壳边缘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外挡板 9, 所述内挡板之间形成方形的光通过区10, 所述光通过区底端设有长条形凸透镜11, 所述 内挡板与外挡板之间形成异形空腔12, 空腔底端留有狭长的通气缝13, 所述异形空腔内设 置储液罐14, 。

24、储液罐设有注液孔15并穿过外挡板连通到机体外部; 所述异形空腔中还设有 与储液罐相连的雾化装置16外, 其中内挡板和外挡板选自不透明的金属或塑料。 其中所述 外挡板底部设有V型槽91, 所述内挡板外部边缘的末端的垂直投影投射于所述V型槽的内 部。 其中所述透气缝的间隙为210mm。 0046 通过V型槽的设计, 防止了雾化装置在雾化过程中, 被雾化的小颗粒液体容易在异 形腔体中再次凝结, 形成液滴滴于伤口处, 造成对伤口的负面作用。 0047 实施例四: 0048 如图4所示的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 包括两个机 体, 两个相邻机体两侧中部通过连杆17连接, 所述连杆与。

25、机体侧壁铰接。 其中所述每个机体 均设有独立的光源与储液罐和雾化装置, 且各自独立的控制。 0049 进一步的, 还可以设置多个机体, 通过多个机体并设, 在不使用的时候, 叠放节省 空间, 使用时平放加大治疗面积和治疗长度, 实现了一次性的对长切口患者进行治疗。 0050 实施例五: 0051 本发明还公开了普外科刀口恢复装置的使用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52 a.手术后病人卧床, 调整支架, 使机体固定在手术伤口上方30cm的位置; 0053 b.通过注液孔向储液罐中注入消毒剂, 所述消毒剂为含银化合物; 0054 c.打开光源, 根据需要调整与伤口之间的距离, 实现关照强度的控制; 。

26、0055 d.打开雾化装置, 将消毒剂雾化成极为细小的微粒, 从通气缝逸出并由受重力影 响降落至患者伤口处; 说明书 4/5 页 6 CN 108815657 A 6 0056 e.雾化消毒完成后, 关闭雾化装置, 再次打开光源, 继续光照治疗, 同时通过光照 蒸发掉消毒剂的水分; 0057 f.完成恢复护理, 关闭光源, 移走恢复护理装置, 对病人刀口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0058 通过与我区某三级医院进行对照测试, 将2016年至今, 年龄分布3961岁, 男女比 例为42: 30的一共72名接受过腹部正中切口手术的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 实验组使用本发 明所述护理治疗装置, 每天进行20分钟。

27、护理,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 两周后根据切口恢复评 价标注进行评价。 0059 愈合情况的分级 0060 甲级, 愈合优良: 即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 0061 乙级, 愈合有缺点, 但切口未化脓。 0062 丙级, 因化脓需要将缝合的切口丙级、 切口化脓: 用分开或切口引流。 0063 分组甲级人数乙级人数丙级人数 实验组3240 对照组23112 0064 由数据可见, 本发明的护理回复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正中切口的伤口回复速度, 提高伤口回复质量。 说明书 5/5 页 7 CN 108815657 A 7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8 CN 108815657 A 8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9 CN 108815657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