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pdf

上传人:倪** 文档编号:8536307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1618896.5

申请日:

20171128

公开号:

CN208097075U

公开日:

201811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5/44

主分类号:

A61M5/44

申请人:

宿迁市春明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红旗

地址:

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王官集镇繁荣路88号

优先权:

CN201721618896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顶部与挂链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盒体的一侧与卡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盒体的另一侧与转动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套的内壁与转杆的表面套接,所述转杆通过固定连接在其一侧的连接板与盖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盖门的另一侧与卡扣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盖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温层,所述盒体的背面与电池盒的正面固定连接。该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通过盒体背面固定连接的电池盒和弧形块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一电热层,配合第二保温层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电热层,能够加热输液管内流通的药液,方便使用,达到加热药液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顶部与挂链(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盒体(1)的一侧与卡件(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盒体(1)的另一侧与转动套(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套(4)的内壁与转杆(5)的表面套接,所述转杆(5)通过固定连接在其一侧的连接板(6)与盖门(7)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盖门(7)的另一侧与卡扣(8)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盖门(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温层(9),所述盒体(1)的背面与电池盒(10)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盒体(1)远离转动套(4)的一侧分别开设有进管口(11)和出管口(12),且进管口(11)位于出管口(12)的上方,所述盒体(1)内壁的一侧与连接块(1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3)的另一侧与弧形块(1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块(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热层(15),所述盒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保温层(16),所述第二保温层(16)的内壁与第二电热层(17)的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形状为圆柱形,且盒体(1)与盖门(7)的大小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8)与卡件(3)的大小相适配,且卡件(3)与卡扣(8)的位置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10)与第一电热层(15)电连接,所述电池盒(10)与第二电热层(17)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热层(15)与第二电热层(17)间的距离为4.5mm,所述第一电热层(15)与第二电热层(17)的内部设置有电热阻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层(9)和第二保温层(16)内均填充有保温棉。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目前一般的静脉注射都是不经过调温处理的,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温度较低的药液输入到病人体内,会对血管产生刺激,使病人感到不适,而现在一般采用热毛巾或暖水袋热敷输液管的,但是这种方式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具备方便使用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方便使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顶部与挂链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盒体的一侧与卡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盒体的另一侧与转动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套的内壁与转杆的表面套接,所述转杆通过固定连接在其一侧的连接板与盖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盖门的另一侧与卡扣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盖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温层,所述盒体的背面与电池盒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盒体远离转动套的一侧分别开设有进管口和出管口,且进管口位于出管口的上方,所述盒体内壁的一侧与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侧与弧形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热层,所述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的内壁与第二电热层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盒体的形状为圆柱形,且盒体与盖门的大小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卡扣与卡件的大小相适配,且卡件与卡扣的位置相对。

优选的,所述电池盒与第一电热层电连接,所述电池盒与第二电热层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热层与第二电热层间的距离为4.5mm,所述第一电热层与第二电热层的内部设置有电热阻丝。

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内均填充有保温棉。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通过盒体背面固定连接的电池盒和弧形块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一电热层,配合第二保温层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电热层,能够加热输液管内流通的药液,方便使用,达到了加热药液的效果。

2、该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通过盒体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保温层和连接板一侧固定连接的盖门,配合盖门正面固定连接的第一保温层,能够减少热量的流失,增强加热效果,达到了有效加热药液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盒体的后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2挂链、3卡件、4转动套、5转杆、6连接板、7盖门、8卡扣、9第一保温层、10电池盒、11进管口、12出管口、13连接块、14弧形块、15第一电热层、16第二保温层、17第二电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包括盒体1,盒体1的顶部与挂链2的底部固定连接,盒体1的一侧与卡件3的一侧固定连接,盒体1的另一侧与转动套4的一侧固定连接,转动套4的内壁与转杆5的表面套接,转杆5通过固定连接在其一侧的连接板6与盖门7的一侧固定连接,盒体1的形状为圆柱形,且盒体1与盖门7的大小相适配,盖门7的另一侧与卡扣8的一侧固定连接,卡扣8与卡件3的大小相适配,且卡件3与卡扣8的位置相对,盖门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温层9,盒体1的背面与电池盒10的正面固定连接,盒体1远离转动套4的一侧分别开设有进管口11和出管口12,且进管口11位于出管口12的上方,盒体1内壁的一侧与连接块13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块13的另一侧与弧形块14的一侧固定连接,弧形块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热层15,电池盒10与第一电热层15电连接,盒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保温层16,第一保温层9和第二保温层16内均填充有保温棉,第二保温层16的内壁与第二电热层17的表面固定连接,电池盒10与第二电热层17电连接,第一电热层15与第二电热层17间的距离为4.5mm,第一电热层15与第二电热层17的内部设置有电热阻丝,通过盒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保温层16和连接板6一侧固定连接的盖门7,配合盖门7正面固定连接的第一保温层9,使用时,先将输液管的一段缠绕在第一电热层15和第二电热层17之间,再将盖门7盖合,将卡扣8与卡件3卡接,再将挂链2挂在外部输液杆上,第一保温层9和第二保温层16能够减少热量的流失,增强加热效果,达到了有效加热药液的效果,通过盒体1背面固定连接的电池盒10和弧形块14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一电热层15,配合第二保温层16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电热层17,使用时,第一电热层15和第二电热层17能够加热输液管内流通的药液,弧形的弧形块14和圆柱形的盒体1,延长了输液管内药液加热的时间,加热效果好,方便使用,达到了加热药液的效果,该输液用加热装置构思巧妙合理,结构简单明了,使用灵活方便,操作快捷简便,具有非常好的加热效果,解决了现有输液加热方式使用不便的问题。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在使用时,先将输液管的一端放置在第一电热层15和第二电热层17之间,盖上盖门7,利用挂链2将盒体1挂在外部输液杆上,再利用盒体1背面固定连接的电池盒10和弧形块14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一电热层15,配合第二保温层16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电热层17,对输液管中流动的药液进行加热。

综上所述,该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通过盒体1背面固定连接的电池盒10和弧形块14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一电热层15,配合第二保温层16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电热层17,能够加热输液管内流通的药液,方便使用,达到了加热药液的效果,通过盒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保温层16和连接板6一侧固定连接的盖门7,配合盖门7正面固定连接的第一保温层9,能够减少热量的流失,增强加热效果,达到了有效加热药液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618896.5 (22)申请日 2017.11.28 (73)专利权人 宿迁市春明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地址 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王官集 镇繁荣路88号 (72)发明人 王红旗 (51)Int.Cl. A61M 5/4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且公开 了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 包括盒 体, 所述盒体的顶部与挂链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 述盒体的一侧与卡件的。

2、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盒体 的另一侧与转动套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转动套 的内壁与转杆的表面套接, 所述转杆通过固定连 接在其一侧的连接板与盖门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 述盖门的另一侧与卡扣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盖 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温层, 所述盒体的背 面与电池盒的正面固定连接。 该加热效果好的输 液用加热装置, 通过盒体背面固定连接的电池盒 和弧形块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一电热层, 配合第二 保温层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电热层, 能够加热输 液管内流通的药液, 方便使用, 达到加热药液的 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8097075 U 2018.11.16 CN 2080。

3、97075 U 1.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 包括盒体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体 (1) 的顶部 与挂链 (2) 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盒体 (1) 的一侧与卡件 (3) 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盒体 (1) 的另一侧与转动套 (4) 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转动套 (4) 的内壁与转杆 (5) 的表面套接, 所述 转杆 (5) 通过固定连接在其一侧的连接板 (6) 与盖门 (7) 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盖门 (7) 的另 一侧与卡扣 (8) 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盖门 (7) 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温层 (9) , 所述盒体 (1) 的背面与电池盒 (10) 的正面固定连接, 。

4、所述盒体 (1) 远离转动套 (4) 的一侧分别开设有 进管口 (11) 和出管口 (12) , 且进管口 (11) 位于出管口 (12) 的上方, 所述盒体 (1) 内壁的一侧 与连接块 (13) 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块 (13) 的另一侧与弧形块 (14) 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弧形块 (14) 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热层 (15) , 所述盒体 (1) 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 保温层 (16) , 所述第二保温层 (16) 的内壁与第二电热层 (17) 的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体 (1) 的形状为圆柱形, 且盒体。

5、 (1) 与盖门 (7) 的大小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扣 (8) 与卡件 (3) 的大小相适配, 且卡件 (3) 与卡扣 (8) 的位置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盒 (10) 与第一电热层 (15) 电连接, 所述电池盒 (10) 与第二电热层 (17) 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 热层 (15) 与第二电热层 (17) 间的距离为4.5mm, 所述第一电热层 (15) 与第二电热层 (17) 的 内部。

6、设置有电热阻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保 温层 (9) 和第二保温层 (16) 内均填充有保温棉。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8097075 U 2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 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 (一次给药在100ml以 上) 注射液, 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 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 使用时通过输 液器调整滴速, 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 以补充体液、 电解质。

7、或提供营养物质; 目前一般的 静脉注射都是不经过调温处理的,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 温度较低的药液输入到病人体内, 会对血管产生刺激, 使病人感到不适, 而现在一般采用热毛巾或暖水袋热敷输液管的, 但是 这种方式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一) 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 具 备方便使用的优点, 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0005 (二) 技术方案 0006 为实现上述方便使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 输液用加热装置, 包括盒体, 所述盒体的顶部与挂链的底部固定连接,。

8、 所述盒体的一侧与卡 件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盒体的另一侧与转动套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转动套的内壁与转 杆的表面套接, 所述转杆通过固定连接在其一侧的连接板与盖门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盖 门的另一侧与卡扣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盖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温层, 所述盒体的 背面与电池盒的正面固定连接, 所述盒体远离转动套的一侧分别开设有进管口和出管口, 且进管口位于出管口的上方, 所述盒体内壁的一侧与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块 的另一侧与弧形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弧形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热层, 所述盒体 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保温层, 所述第二保温层的内壁与第二电热层的表面固定连接。

9、。 0007 优选的, 所述盒体的形状为圆柱形, 且盒体与盖门的大小相适配。 0008 优选的, 所述卡扣与卡件的大小相适配, 且卡件与卡扣的位置相对。 0009 优选的, 所述电池盒与第一电热层电连接, 所述电池盒与第二电热层电连接。 0010 优选的, 所述第一电热层与第二电热层间的距离为4.5mm, 所述第一电热层与第二 电热层的内部设置有电热阻丝。 0011 优选的, 所述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内均填充有保温棉。 0012 (三) 有益效果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 具备以 下有益效果: 0014 1、 该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

10、 通过盒体背面固定连接的电池盒和弧形块表 面固定连接的第一电热层, 配合第二保温层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电热层, 能够加热输液管 说明书 1/3 页 3 CN 208097075 U 3 内流通的药液, 方便使用, 达到了加热药液的效果。 0015 2、 该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 通过盒体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保温层和连接 板一侧固定连接的盖门, 配合盖门正面固定连接的第一保温层, 能够减少热量的流失, 增强 加热效果, 达到了有效加热药液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盒体的后视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11、 0019 图中: 1盒体、 2挂链、 3卡件、 4转动套、 5转杆、 6连接板、 7盖门、 8卡扣、 9第一保温层、 10电池盒、 11进管口、 12出管口、 13连接块、 14弧形块、 15第一电热层、 16第二保温层、 17第二 电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请参阅图1-3,。

12、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 包括盒体1, 盒体1的顶部与挂 链2的底部固定连接, 盒体1的一侧与卡件3的一侧固定连接, 盒体1的另一侧与转动套4的一 侧固定连接, 转动套4的内壁与转杆5的表面套接, 转杆5通过固定连接在其一侧的连接板6 与盖门7的一侧固定连接, 盒体1的形状为圆柱形, 且盒体1与盖门7的大小相适配, 盖门7的 另一侧与卡扣8的一侧固定连接, 卡扣8与卡件3的大小相适配, 且卡件3与卡扣8的位置相 对, 盖门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温层9, 盒体1的背面与电池盒10的正面固定连接, 盒体1 远离转动套4的一侧分别开设有进管口11和出管口12, 且进管口11位于出管口12。

13、的上方, 盒 体1内壁的一侧与连接块13的一侧固定连接, 连接块13的另一侧与弧形块14的一侧固定连 接, 弧形块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热层15, 电池盒10与第一电热层15电连接, 盒体1的 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保温层16, 第一保温层9和第二保温层16内均填充有保温棉, 第二保温 层16的内壁与第二电热层17的表面固定连接, 电池盒10与第二电热层17电连接, 第一电热 层15与第二电热层17间的距离为4.5mm, 第一电热层15与第二电热层17的内部设置有电热 阻丝, 通过盒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保温层16和连接板6一侧固定连接的盖门7, 配合盖门 7正面固定连接的第一保温层9, 使用。

14、时, 先将输液管的一段缠绕在第一电热层15和第二电 热层17之间, 再将盖门7盖合, 将卡扣8与卡件3卡接, 再将挂链2挂在外部输液杆上, 第一保 温层9和第二保温层16能够减少热量的流失, 增强加热效果, 达到了有效加热药液的效果, 通过盒体1背面固定连接的电池盒10和弧形块14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一电热层15, 配合第二 保温层16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电热层17, 使用时, 第一电热层15和第二电热层17能够加热 输液管内流通的药液, 弧形的弧形块14和圆柱形的盒体1, 延长了输液管内药液加热的时 间, 加热效果好, 方便使用, 达到了加热药液的效果, 该输液用加热装置构思巧妙合理, 结构 简单。

15、明了, 使用灵活方便, 操作快捷简便, 具有非常好的加热效果, 解决了现有输液加热方 说明书 2/3 页 4 CN 208097075 U 4 式使用不便的问题。 0022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 并且主控器可为计 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0023 在使用时, 先将输液管的一端放置在第一电热层15和第二电热层17之间, 盖上盖 门7, 利用挂链2将盒体1挂在外部输液杆上, 再利用盒体1背面固定连接的电池盒10和弧形 块14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一电热层15, 配合第二保温层16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电热层17, 对 输液管中流动的药液进行加热。 0024 综上。

16、所述, 该加热效果好的输液用加热装置, 通过盒体1背面固定连接的电池盒10 和弧形块14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一电热层15, 配合第二保温层16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电热层 17, 能够加热输液管内流通的药液, 方便使用, 达到了加热药液的效果, 通过盒体1内壁固定 连接的第二保温层16和连接板6一侧固定连接的盖门7, 配合盖门7正面固定连接的第一保 温层9, 能够减少热量的流失, 增强加热效果, 达到了有效加热药液的效果。 0025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文中, 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 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

17、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而且, 术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 002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 改、 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8097075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08097075 U 6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08097075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