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止液输液器.pdf

上传人:伱** 文档编号:8536104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2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231660.X

申请日:

20160414

公开号:

CN105854112A

公开日:

201608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5/14,A61M5/40

主分类号:

A61M5/14,A61M5/40

申请人:

周常

发明人:

周常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郭溪镇宋岙底村垅东路107号

优先权:

2016100085155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富天文博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刘寿椿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止液输液器,其中,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上体和下体以及由上体和下体围成的储液腔,所述上体中部具有一中体,所述中体容纳在储液腔内;塞子,所述塞子可抵挡在中体上,所述塞子具有一环面,所述环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25mm~0.36mm;密封体,所述密封体连接在塞子的下端,所述密封体具有环形外体,所述环形外体与下体的下体凹弧面相抵挡,所述下体凹弧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35mm~0.46mm。本发明结构简单、密封可靠,能有效避免气泡进入输液管,同时在输液结束时能有效防止回血。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动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上体11和下体14以及由上体11和下体14围成的储液腔13,所述上体11中部具有一中体12,所述中体12容纳在储液腔13内;塞子30,所述塞子30可抵挡在中体12上,所述塞子30具有一环面33,所述环面33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25mm~0.36mm;密封体40,所述密封体40连接在塞子30的下端,所述密封体40具有环形外体44,所述环形外体44与下体14的下体凹弧面141相抵挡,所述下体凹弧面141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35mm~0.46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面33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3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体凹弧面141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4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体12具有环形凸壁122、中体上孔123和中体下孔124,所述环形凸壁122可与环面33相接触,所述环形凸壁122向中体下孔124延伸,所述中体上孔123和中体下孔124相贯穿,所述中体上孔123与储液腔13上部相连通,所述中体下孔124与储液腔13下部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体凹弧面141的一端具有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下体凸弧面142和下体竖面143,所述环形外体44具有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外体第一面441、外体第二面442和外体第三面443,所述外体第一面441与下体凹弧面141相接触,所述外体第二面442与下体凸弧面142相接触,所述外体第三面443与下体竖面143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体第二面442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15mm~0.18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体第二面442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16m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止液输液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行业,给病人输液打点滴时,其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使滴管在下出液口在上方排除滴斗内空气,待滴斗内充入滴斗一半后重新放置垂直来避免气泡产生;另一方法是将流量调节器关闭,捏压滴斗使其吸入药液至滴斗约1/2至2/3处后,慢慢打开流量调节器,也可避免气泡产生。但这两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较为繁琐复杂,如操作稍有不当,导致气泡进入输液管则要额外放流一定量的药液去排除气泡,这样既给医护人员造成不便,也造成了药液的浪费,同时在输液结束时如病人未及时发现,会导致输液管回血,使病人产生恐慌。

中国专利CN201320129476.6公开了一种自动止液输液器,包括依次贯通连接的插瓶针、滴斗、软管、药液过滤器和静脉输液针,所述滴斗设有随着药液页面下降而将软管阻塞的阻塞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输液结束后能够自动止液,有效延缓回血,减轻了医务人员的护理工作强度、以及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中国专利CN201210036854.6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自限位自止液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保护套、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膜、空气塞、上软管、滴斗盖、乳胶帽、自限位装置、自止液装置、上 滴斗、下滴斗、加压小球、下软管、流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和静脉输液针,其特征在于:自限位装置由空气塞、空气过滤膜和滴斗盖上的排气通道组成,自止液装置包括限位轴套和止液阀,止液阀由浮盖、浮轴和软吸盘组成,自止液装置安放在滴斗内,限位轴套嵌于下滴斗内腔上端口部,浮轴通过限位轴套中心与浮盖内套紧密配合,软吸盘上部内嵌于浮轴底凹陷部,并受限位轴套限位,浮盖和软吸盘通过浮轴连接,在上滴斗和下滴斗的内腔上下运动,它能在将瓶塞穿刺器插入大输液瓶塞后快速自动下液、控制滴斗内液面高度、自动排除滴斗内空气;输液过程中药瓶内无药液、滴斗内药液过少时,止液阀能自动封闭管路,防止空气进入下软管内后造成回血,这样既减少了药液的浪费,又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又能避免医疗事故发生造成的医疗纠纷。

上述两个专利虽然能在消除气泡的同时避免输液结束时回血现象的产生,但在结构上较为复杂,同时只能减缓回血,却不能完全制止回血现象的产生。

因此急需一种能有效避免气泡进入输液管,同时在输液结束时能有效防止回血的自动止液输液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可靠,能有效避免气泡进入输液管,同时在输液结束时能有效防止回血的自动止液输液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止液输液器,其中,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上体和下体以及由上体和下体围成的储液腔,所述上体中部具有一中体,所述中体容纳在储液腔内;塞子,所述塞子可抵挡在中体上,所述塞子具有一环面,所述环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25mm~0.36mm;密封体,所述密封体连接在塞子的下端,所述密封体具有环形外体,所述环形外体与下体的下体凹弧面相抵挡,所述下体凹弧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35mm~0.46mm。

上述结构简单,最小曲率半径的设置使得密封效果比现有技术好。

进一步地,所述环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30mm。

更进一步地,所述下体凹弧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40mm。

上述可知,最小曲率半径的最佳取值,使得密封效果达到最佳。

进一步地,所述中体具有环形凸壁、中体上孔和中体下孔,所述环形凸壁可与环面相接触,所述环形凸壁向中体下孔延伸,所述中体上孔和中体下孔相贯穿,所述中体上孔与储液腔上部相连通,所述中体下孔与储液腔下部相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下体凹弧面的一端具有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下体凸弧面和下体竖面,所述环形外体具有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外体第一面、外体第二面和外体第三面,所述外体第一面与下体凹弧面相接触,所述外体第二面与下体凸弧面相接触,所述外体第三面与下体竖面相接触。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体第二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15mm~0.18mm。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体第二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16mm。

上述可知,最小曲率半径的最佳取值,使得密封效果达到最佳。

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具有多层密封,因而密封可靠,能有效避免气泡进入输液管,同时在输液结束时,塞子和密封体能够随着液体一起下降,起到液体流完前有效密封输液管,避免气泡进入输液管,能有效防止回血。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主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上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塞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下体与密封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下体的局部剖视图;以及

图7是本发明的密封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标记为:

10为壳体、11为上体、12为中体、121为环形凸缘、122为环形凸壁、123为中体上孔、124为中体下孔、13为储液腔、14为下体、141为下体凹弧面、142为下体凸弧面、143为下体竖面、20浮子、30为塞子、31为上杆、32为下杆、33为环面、34为环套、40为密封体、41为V形腔、42为环形槽、43为容纳腔、44为环形外体、441为外体第一面、442为外体第二面、443为外体第三面、45为环形内体、46为减重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考图1至图7,如图1所示的一种自动止液输液器,其中,该自动止液输液器包括壳体10、浮子20、塞子30、密封体40,浮子20、塞子30和密封体40均容纳在壳体10内,所述密封体40连接在塞子30的下端,浮子20连接在塞子30的上端。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壳体10具有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上体11和下体14以及由上体11和下体14围成的储液腔13,所述上体11中部具有一中体12,所述中体12容纳在储液腔13内,所述中体12上端为环形凸缘121,环形凸缘121具有一定弹性,所述中体12具有环形凸壁122、中体上孔123和中体下孔124,所述环形凸壁122向中体下孔124延伸,所述中体上孔123和中体下孔124相贯穿,所述中体上孔123与储液腔13上部相连通,所述中体下孔124与储液腔13下部相连通,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环形凸壁122可与环面33相接触。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塞子30可抵挡在中体12上,所述塞子30具有一环面33,所述环面33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25mm~0.36mm;所述塞子30的环面33顶端具有一环套34,上杆31和下杆32固定在塞子30的两端,所述上杆31的顶端安装浮子20,浮子20连同上杆31和下杆32一起上下运动。

优选地,所述环面33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30mm。

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密封体40具有环形外体44,所述环形外体44与下体14的下体凹弧面141相抵挡,所述下体凹弧面141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35mm~0.46mm。

优选地,所述下体凹弧面141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40mm。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下体凹弧面141的一端具有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下体凸弧面142和下体竖面143。

如图7所示,所述环形外体44具有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外体第一面441、外体第二面442和外体第三面443,所述外体第一面441与下体凹弧面141相接触,所述外体第二面442与下体凸弧面142相接触,所述外体第三面443与下体竖面143相接触,所述密封体40中,环形内体45和环形外体44围成环形槽42、容纳腔43和减重腔46,其中所述环形槽42位于容纳腔43的斜上方,减重腔46位于容纳腔43的斜下方,所述环形内体45和密封体40中心构成V形腔41。

优选地,所述外体第二面442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15mm~0.18mm。

优选地,所述外体第二面442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16mm。

由上述可知,该自动止液输液器结构简单,能实现多层次密封,可避免空气进入人体和回血现象。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自动止液输液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自动止液输液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自动止液输液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自动止液输液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动止液输液器.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231660.X (22)申请日 2016.04.14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201610008515.5 2016.01.06 CN (71)申请人 周常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郭溪镇 宋岙底村垅东路107号 (72)发明人 周常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富天文博兴知识产权代 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2 代理人 刘寿椿 (51)Int.Cl. A61M 5/14(2006.01) A61M 5/4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

2、自动止液输液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止液输液器, 其中, 包括: 壳体, 所述壳体具有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上 体和下体以及由上体和下体围成的储液腔, 所述 上体中部具有一中体, 所述中体容纳在储液腔 内; 塞子, 所述塞子可抵挡在中体上, 所述塞子具 有一环面, 所述环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25mm 0.36mm; 密封体, 所述密封体连接在塞子的下端, 所述密封体具有环形外体, 所述环形外体与下体 的下体凹弧面相抵挡, 所述下体凹弧面的最小曲 率半径为0.35mm0.46mm。 本发明结构简单、 密 封可靠, 能有效避免气泡进入输液管, 同时在输 液结束时能有效防止回血。 权利要求。

3、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105854112 A 2016.08.17 CN 105854112 A 1.一种自动止液输液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壳体10, 所述壳体10具有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上体11和下体14以及由上体11和下体14围 成的储液腔13, 所述上体11中部具有一中体12, 所述中体12容纳在储液腔13内; 塞子30, 所述塞子30可抵挡在中体12上, 所述塞子30具有一环面33, 所述环面33的最小 曲率半径为0.25mm0.36mm; 密封体40, 所述密封体40连接在塞子30的下端, 所述密封体40具有环形外体44, 所述环 形外体44与下体14的下体凹弧面14。

4、1相抵挡, 所述下体凹弧面141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35mm 0.46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止液输液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面33的最小曲率半径为 0.3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止液输液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体凹弧面141的最小曲 率半径为0.4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止液输液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体12具有环形凸壁122、 中体上孔123和中体下孔124, 所述环形凸壁122可与环面33相接触, 所述环形凸壁122向中 体下孔124延伸, 所述中体上孔123和中体下孔124相贯穿, 所述中体上孔123与储液腔13上 部相连通, 所述中体下孔。

5、124与储液腔13下部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止液输液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体凹弧面141的一端具 有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下体凸弧面142和下体竖面143, 所述环形外体44具有依次连接在一起 的外体第一面441、 外体第二面442和外体第三面443, 所述外体第一面441与下体凹弧面141 相接触, 所述外体第二面442与下体凸弧面142相接触, 所述外体第三面443与下体竖面143 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止液输液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体第二面442的最小曲 率半径为0.15mm0.18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止液输液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体。

6、第二面442的最小曲 率半径为0.16mm。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5854112 A 2 一种自动止液输液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止液输液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医疗行业, 给病人输液打点滴时, 其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是使滴管在下出液 口在上方排除滴斗内空气, 待滴斗内充入滴斗一半后重新放置垂直来避免气泡产生; 另一 方法是将流量调节器关闭, 捏压滴斗使其吸入药液至滴斗约1/2至2/3处后, 慢慢打开流量 调节器, 也可避免气泡产生。 但这两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较为繁琐复杂, 如操作稍有不当, 导致气泡进入输液管则要额外放流。

7、一定量的药液去排除气泡, 这样既给医护人员造成不 便, 也造成了药液的浪费, 同时在输液结束时如病人未及时发现, 会导致输液管回血, 使病 人产生恐慌。 0003 中国专利CN201320129476.6公开了一种自动止液输液器, 包括依次贯通连接的插 瓶针、 滴斗、 软管、 药液过滤器和静脉输液针, 所述滴斗设有随着药液页面下降而将软管阻 塞的阻塞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在输液结束后能够自动止液, 有效延缓回血, 减轻 了医务人员的护理工作强度、 以及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0004 中国专利CN201210036854.6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自限位自止液输液器, 包括瓶 塞穿刺器保。

8、护套、 瓶塞穿刺器、 空气过滤膜、 空气塞、 上软管、 滴斗盖、 乳胶帽、 自限位装置、 自止液装置、 上滴斗、 下滴斗、 加压小球、 下软管、 流量调节器、 药液过滤器和静脉输液针, 其 特征在于: 自限位装置由空气塞、 空气过滤膜和滴斗盖上的排气通道组成, 自止液装置包括 限位轴套和止液阀, 止液阀由浮盖、 浮轴和软吸盘组成, 自止液装置安放在滴斗内, 限位轴 套嵌于下滴斗内腔上端口部, 浮轴通过限位轴套中心与浮盖内套紧密配合, 软吸盘上部内 嵌于浮轴底凹陷部, 并受限位轴套限位, 浮盖和软吸盘通过浮轴连接, 在上滴斗和下滴斗的 内腔上下运动, 它能在将瓶塞穿刺器插入大输液瓶塞后快速自动下。

9、液、 控制滴斗内液面高 度、 自动排除滴斗内空气; 输液过程中药瓶内无药液、 滴斗内药液过少时, 止液阀能自动封 闭管路, 防止空气进入下软管内后造成回血, 这样既减少了药液的浪费, 又减少了医护人员 的工作量, 又能避免医疗事故发生造成的医疗纠纷。 0005 上述两个专利虽然能在消除气泡的同时避免输液结束时回血现象的产生, 但在结 构上较为复杂, 同时只能减缓回血, 却不能完全制止回血现象的产生。 0006 因此急需一种能有效避免气泡进入输液管, 同时在输液结束时能有效防止回血的 自动止液输液器。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密封可靠, 能有效避免气泡进入输。

10、液 管, 同时在输液结束时能有效防止回血的自动止液输液器。 0008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 一种自动止液输液器, 其中, 包括: 壳体, 所述壳体具有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上体和 说明书 1/3 页 3 CN 105854112 A 3 下体以及由上体和下体围成的储液腔, 所述上体中部具有一中体, 所述中体容纳在储液腔 内; 塞子, 所述塞子可抵挡在中体上, 所述塞子具有一环面, 所述环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为 0.25mm0.36mm; 密封体, 所述密封体连接在塞子的下端, 所述密封体具有环形外体, 所述 环形外体与下体的下体凹弧面相抵挡, 所述下体凹弧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

11、 .35mm 0.46mm。 0010 上述结构简单, 最小曲率半径的设置使得密封效果比现有技术好。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环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30mm。 0012 更进一步地, 所述下体凹弧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40mm。 0013 上述可知, 最小曲率半径的最佳取值, 使得密封效果达到最佳。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中体具有环形凸壁、 中体上孔和中体下孔, 所述环形凸壁可与环面 相接触, 所述环形凸壁向中体下孔延伸, 所述中体上孔和中体下孔相贯穿, 所述中体上孔与 储液腔上部相连通, 所述中体下孔与储液腔下部相连通。 0015 更进一步地, 所述下体凹弧面的一端具有依次连接在一起。

12、的下体凸弧面和下体竖 面, 所述环形外体具有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外体第一面、 外体第二面和外体第三面, 所述外体 第一面与下体凹弧面相接触, 所述外体第二面与下体凸弧面相接触, 所述外体第三面与下 体竖面相接触。 0016 更进一步地, 所述外体第二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15mm0.18mm。 0017 更进一步地, 所述外体第二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16mm。 0018 上述可知, 最小曲率半径的最佳取值, 使得密封效果达到最佳。 0019 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 具有多层密封, 因而密封可靠, 能有效避免气泡进入输 液管, 同时在输液结束时, 塞子和密封体能够随着液体一起下降, 起到液体流完。

13、前有效密封 输液管, 避免气泡进入输液管, 能有效防止回血。 0020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 特征和优点之外, 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 特征和优点。 下面将参照图,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1 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用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 例, 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在附图中: 0022 图1是本发明的主剖视图; 0023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 0024 图3是本发明的上体的局部剖视图; 0025 图4是本发明的塞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是本发明的下体与密封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7 图6是本发明的下体的局部剖。

14、视图; 以及 0028 图7是本发明的密封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其中, 图中标记为: 0030 10为壳体、 11为上体、 12为中体、 121为环形凸缘、 122为环形凸壁、 123为中体上孔、 124为中体下孔、 13为储液腔、 14为下体、 141为下体凹弧面、 142为下体凸弧面、 143为下体竖 面、 20浮子、 30为塞子、 31为上杆、 32为下杆、 33为环面、 34为环套、 40为密封体、 41为V形腔、 说明书 2/3 页 4 CN 105854112 A 4 42为环形槽、 43为容纳腔、 44为环形外体、 441为外体第一面、 442为外体第二面、 443为外体 。

15、第三面、 45为环形内体、 46为减重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 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32 参考图1至图7, 如图1所示的一种自动止液输液器, 其中, 该自动止液输液器包括 壳体10、 浮子20、 塞子30、 密封体40, 浮子20、 塞子30和密封体40均容纳在壳体10内, 所述密 封体40连接在塞子30的下端, 浮子20连接在塞子30的上端。 0033 如图2和图3所示, 所述壳体10具有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上体11和下体14以及由上体 11和下体14围成的储液腔13, 所述上体11中部具有一中体12, 所。

16、述中体12容纳在储液腔13 内, 所述中体12上端为环形凸缘121, 环形凸缘121具有一定弹性, 所述中体12具有环形凸壁 122、 中体上孔123和中体下孔124, 所述环形凸壁122向中体下孔124延伸, 所述中体上孔123 和中体下孔124相贯穿, 所述中体上孔123与储液腔13上部相连通, 所述中体下孔124与储液 腔13下部相连通, 如图2和图4所示, 所述环形凸壁122可与环面33相接触。 0034 如图2和图4所示, 所述塞子30可抵挡在中体12上, 所述塞子30具有一环面33, 所述 环面33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25mm0.36mm; 所述塞子30的环面33顶端具有一环套34。

17、, 上杆 31和下杆32固定在塞子30的两端, 所述上杆31的顶端安装浮子20, 浮子20连同上杆31和下 杆32一起上下运动。 0035 优选地, 所述环面33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30mm。 0036 如图5和图7所示, 所述密封体40具有环形外体44, 所述环形外体44与下体14的下 体凹弧面141相抵挡, 所述下体凹弧面141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35mm0.46mm。 0037 优选地, 所述下体凹弧面141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40mm。 0038 如图5和图6所示, 所述下体凹弧面141的一端具有依次连接在一起的下体凸弧面 142和下体竖面143。 0039 如图7所示, 所述环形外体。

18、44具有依次连接在一起的外体第一面441、 外体第二面 442和外体第三面443, 所述外体第一面441与下体凹弧面141相接触, 所述外体第二面442与 下体凸弧面142相接触, 所述外体第三面443与下体竖面143相接触, 所述密封体40中, 环形 内体45和环形外体44围成环形槽42、 容纳腔43和减重腔46, 其中所述环形槽42位于容纳腔 43的斜上方, 减重腔46位于容纳腔43的斜下方, 所述环形内体45和密封体40中心构成V形腔 41。 0040 优选地, 所述外体第二面442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15mm0.18mm。 0041 优选地, 所述外体第二面442的最小曲率半径为0.1。

19、6mm。 0042 由上述可知, 该自动止液输液器结构简单, 能实现多层次密封, 可避免空气进入人 体和回血现象。 0043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105854112 A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5 页 6 CN 105854112 A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5 页 7 CN 105854112 A 7 图4 说明书附图 3/5 页 8 CN 105854112 A 8 图5 说明书附图 4/5 页 9 CN 105854112 A 9 图6 图7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0 CN 105854112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