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pdf

上传人:宁*** 文档编号:8535653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1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883741.7

申请日:

20180806

公开号:

CN108969816A

公开日:

201812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1/00

主分类号:

A61M1/00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发明人:

刘佳琦,郑朝,黎跃华,谢招娣,郭雪鹏,胡大海

地址: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27号

优先权:

CN201810883741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高福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壳体、上盖、支撑块、导管、滤网、放置槽、限位槽、滑块、弹簧、流通孔、插孔、浮球,该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首先通过取样机构的设计,达到方便医护人员在患者引流治疗过程中对引流液进行取样检测的目的,有效避免传统取样方式操作不便,费时费力的问题,此外,加上引流报警机构的设计,有效避免壳体内引流液未能及时清空,影响患者引流治疗的问题,从而最终简化医护人员操作,利于患者的治疗康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

1.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上盖、支撑块、导管、滤网、放置槽、限位槽、滑块、弹簧、流通孔、插孔、浮球,所述的上盖位于壳体顶端,所述的上盖与壳体螺纹相连,所述的支撑块贯穿上盖顶端右侧,所述的支撑块与上盖胶水相连,所述的导管位于支撑块内部左侧底端,所述导管与支撑块螺纹相连,所述的滤网位于导管内部底端,所述的滤网与导管胶水相连,所述的放置槽位于支撑块内部中端上侧,所述放置槽为圆形凹槽,所述的限位槽位于支撑块内部中端,所述的限位槽与支撑块一体相连,所述的滑块位于支撑块内部中端下侧,所述的滑块与支撑块滑动相连,所述的弹簧位于滑块底部,所述的弹簧顶端与滑块胶水相连,且所述的弹簧底端与支撑块胶水相连,所述的流通孔位于滑块内部上端,所述的流通孔为通孔,所述的插孔位于放置槽底部,所述的插孔与支撑块一体相连,所述的浮球位于上盖内部左侧底端,所述的浮球与上盖滑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置槽内部还设有注射器,所述的注射器与支撑块活动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器乳头左右两侧还设有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与注射器一体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内部左侧上端还设有接近开关,所述的接近开关与上盖螺纹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内部上端左侧还设有报警器,所述的报警器与上盖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报警器与接近开关导线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内部上端左侧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上盖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蓄电池分别与报警器和接近开关导线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顶部左侧还设有开关,所述的开关与上盖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开关分别与接近开关和蓄电池导线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下端右侧还贯穿有阀门,所述的阀门与壳体胶水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孔上端左右两侧还设有避让孔,所述的避让孔与支撑块一体相连。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临床上,由于烧伤患者的烧伤部位容易产生脓液,此种脓液影响了患者伤口的恢复,需要及时清理,而传统的清理方式多为医护人员通过采用消毒棉球对脓液处进行反复清理,以此促进患者伤口恢复,此外,当医护人员需对脓液进行取样检测时,则需使用注射器在患者伤口部位进行取样,不仅操作不便,而且稍有不慎还会对患者的烧伤部位造成损伤,增加患者的痛苦,上述清理取样工作流程繁杂,步骤较多,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壳体、上盖、支撑块、导管、滤网、放置槽、限位槽、滑块、弹簧、流通孔、插孔、浮球,所述的上盖位于壳体顶端,所述的上盖与壳体螺纹相连,所述的支撑块贯穿上盖顶端右侧,所述的支撑块与上盖胶水相连,所述的导管位于支撑块内部左侧底端,所述导管与支撑块螺纹相连,所述的滤网位于导管内部底端,所述的滤网与导管胶水相连,所述的放置槽位于支撑块内部中端上侧,所述放置槽为圆形凹槽,所述的限位槽位于支撑块内部中端,所述的限位槽与支撑块一体相连,所述的滑块位于支撑块内部中端下侧,所述的滑块与支撑块滑动相连,所述的弹簧位于滑块底部,所述的弹簧顶端与滑块胶水相连,且所述的弹簧底端与支撑块胶水相连,所述的流通孔位于滑块内部上端,所述的流通孔为通孔,所述的插孔位于放置槽底部,所述的插孔与支撑块一体相连,所述的浮球位于上盖内部左侧底端,所述的浮球与上盖滑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放置槽内部还设有注射器,所述的注射器与支撑块活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注射器乳头左右两侧还设有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与注射器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上盖内部左侧上端还设有接近开关,所述的接近开关与上盖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上盖内部上端左侧还设有报警器,所述的报警器与上盖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报警器与接近开关导线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上盖内部上端左侧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上盖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蓄电池分别与报警器和接近开关导线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上盖顶部左侧还设有开关,所述的开关与上盖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开关分别与接近开关和蓄电池导线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壳体下端右侧还贯穿有阀门,所述的阀门与壳体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插孔上端左右两侧还设有避让孔,所述的避让孔与支撑块一体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的烧伤部位,以此对患者进行引流治疗,通过引流管的作用,使患者烧伤部位的脓液、血块等污物通过引流管进入壳体内部,通过壳体实现对脓液等污物的有效收集,然后医护人员再打开开关,使接近开关处于通电的状态,在使用该装置对患者进行引流治疗的过程中,当医护人员需要提取患者的引流液进行检测时,操作如下:医护人员首先将注射器插入到放置槽内,即注射器带动乳头和限位板沿着放置槽由上向下运动,使乳头插入到插孔内,同步,限位板由避让孔插入限位槽内,当注射器乳头在插孔内向下运动与滑块接触时,使乳头推动滑块沿着支撑块内部作由上向下的运动,此时,弹簧被压缩,当注射器的针筒插入到放置槽底部时,即限位板位于限位槽内,此时,医护人员握住针筒以插孔为圆心进行转动,从而使限位板与避让孔处于交错的状态,通过限位板和限位槽的作用,使注射器与支撑块连接的状态被固定,此时,滑块被注射器乳头向下推动到支撑块内部下端,即流通孔与导管前后相连畅通,此时,医护人员向上拉动活塞柄,使针筒内产生负压,通过负压产生吸力的作用,使壳体内的引流液通过滤网和导管,由流通孔进入针筒内部,医护人员可根据需要抽取所需容量的引流液,当医护人员对引流液取样完毕后,可转动针筒,使针筒带动乳头和限位板同步进行转动,当限位板在限位槽内转动至与避让孔重合的位置时,即限位槽取消对限位板的限位,此时,在弹簧回弹力的作用,使滑块推动注射器沿着放置槽作由下向上的运动,即滑块沿着支撑块内部进行复位,同步注射器与支撑块固定状态被解除,后续医护人员将注射器抽出即可,当滑块复位后,流通孔与导管处于交错的状态,即实现滑块对导管的有效封堵,通过上述即完成注射器对壳体内部引流液的取样工作,操作简单,给医护人员的取样工作带来方便,随着患者引流治疗的进行,壳体内的引流液越来越多,使引流液的液面带动浮球沿着上盖内部不断上升,因浮球为铁质材料,当浮球上升靠近接近开关时,使接近开关被触发,通过接近开关触发的作用,使报警器开启,发出报警声提示医护人员对壳体内的引流液进行倾倒,防止因引流液未能及时清空,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该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首先通过取样机构的设计,达到方便医护人员在患者引流治疗过程中对引流液进行取样检测的目的,有效避免传统取样方式操作不便,费时费力的问题,此外,加上引流报警机构的设计,有效避免壳体内引流液未能及时清空,影响患者引流治疗的问题,从而最终简化医护人员操作,利于患者的治疗康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所述的接近开关是一种无需与运动部件进行机械直接接触而可以操作的位置开关,当物体靠近接近开关的感应面到动作距离时,不需要机械接触及施加任何压力即可使开关动作,是一种开关型传感器(即无触点开关),具有传感性能,且动作可靠,性能稳定,频率响应快,应用寿命长,抗干扰能力强等、并具有防水、防震、耐腐蚀等特点,其型号优选为LJ12A3-4-Z/BX,所述的滤网作用是为了避免血块等污染堵塞导管和流通孔,所述的蓄电池作用是为了给接近开关和报警器提供能量供应,所述的阀门作用是为了方便引流液的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主视图;

图2是支撑块部位放大图;

图3是支撑块立体图;

图4是支撑块剖视图;

图5是支撑块A向剖视图。

引流管1、壳体2、上盖3、支撑块4、导管5、滤网6、放置槽7、限位槽8、滑块9、弹簧10、流通孔11、插孔12、浮球13、阀门201、接近开关301、报警器302、蓄电池303、开关304、注射器401、限位板402、避让孔403。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1、壳体2、上盖3、支撑块4、导管5、滤网6、放置槽7、限位槽8、滑块9、弹簧10、流通孔11、插孔12、浮球13、阀门201、接近开关301、报警器302、蓄电池303、开关304、注射器401、限位板402、避让孔403,所述的上盖3位于壳体2顶端,所述的上盖3与壳体2螺纹相连,所述的支撑块4贯穿上盖3顶端右侧,所述的支撑块4与上盖3胶水相连,所述的导管5位于支撑块4内部左侧底端,所述导管5与支撑块4螺纹相连,所述的滤网6位于导管5内部底端,所述的滤网6与导管5胶水相连,所述的放置槽7位于支撑块4内部中端上侧,所述放置槽7为圆形凹槽,所述的限位槽8位于支撑块4内部中端,所述的限位槽8与支撑块4一体相连,所述的滑块9位于支撑块4内部中端下侧,所述的滑块9与支撑块4滑动相连,所述的弹簧10位于滑块9底部,所述的弹簧10顶端与滑块9胶水相连,且所述的弹簧10底端与支撑块9胶水相连,所述的流通孔11位于滑块9内部上端,所述的流通孔11为通孔,所述的插孔12位于放置槽7底部,所述的插孔12与支撑块4一体相连,所述的浮球13位于上盖3内部左侧底端,所述的浮球13与上盖3滑动相连,所述的放置槽7内部还设有注射器401,所述的注射器401与支撑块1活动相连,所述的注射器401乳头左右两侧还设有限位板402,所述的限位板402与注射器401一体相连,所述的上盖3内部左侧上端还设有接近开关301,所述的接近开关301与上盖3螺纹相连,所述的上盖3内部上端左侧还设有报警器302,所述的报警器302与上盖3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报警器302与接近开关301导线相连,所述的上盖3内部上端左侧还设有蓄电池303,所述的蓄电池303与上盖3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蓄电池303分别与报警器302和接近开关301导线相连,所述的上盖3顶部左侧还设有开关304,所述的开关304与上盖3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开关304分别与接近开关301和蓄电池303导线相连,所述的壳体2下端右侧还贯穿有阀门201,所述的阀门201与壳体2胶水相连,所述的插孔12上端左右两侧还设有避让孔403,所述的避让孔403与支撑块4一体相连。

该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将引流管1固定在患者的烧伤部位,以此对患者进行引流治疗,通过引流管1的作用,使患者烧伤部位的脓液、血块等污物通过引流管1进入壳体2内部,通过壳体2实现对脓液等污物的有效收集,然后医护人员再打开开关304,使接近开关301处于通电的状态,在使用该装置对患者进行引流治疗的过程中,当医护人员需要提取患者的引流液进行检测时,操作如下:医护人员首先将注射器401插入到放置槽7内,即注射器401带动乳头和限位板402沿着放置槽7由上向下运动,使乳头插入到插孔12内,同步,限位板402由避让孔403插入限位槽8内,当注射器401乳头在插孔12内向下运动与滑块9接触时,使乳头推动滑块9沿着支撑块4内部作由上向下的运动,此时,弹簧10被压缩,当注射器401的针筒插入到放置槽7底部时,即限位板402位于限位槽8内,此时,医护人员握住针筒以插孔12为圆心进行转动,从而使限位板402与避让孔403处于交错的状态,通过限位板402和限位槽8的作用,使注射器401与支撑块4连接的状态被固定,此时,滑块9被注射器401乳头向下推动到支撑块4内部下端,即流通孔11与导管5前后相连畅通,此时,医护人员向上拉动活塞柄,使针筒内产生负压,通过负压产生吸力的作用,使壳体2内的引流液通过滤网6和导管5,由流通孔11进入针筒内部,医护人员可根据需要抽取所需容量的引流液,当医护人员对引流液取样完毕后,可转动针筒,使针筒带动乳头和限位板402同步进行转动,当限位板402在限位槽8内转动至与避让孔403重合的位置时,即限位槽8取消对限位板402的限位,此时,在弹簧10回弹力的作用,使滑块9推动注射器401沿着放置槽7作由下向上的运动,即滑块9沿着支撑块4内部进行复位,同步注射器401与支撑块4固定状态被解除,后续医护人员将注射器401抽出即可,当滑块9复位后,流通孔11与导管5处于交错的状态,即实现滑块9对导管5的有效封堵,通过上述即完成注射器401对壳体2内部引流液的取样工作,操作简单,给医护人员的取样工作带来方便,随着患者引流治疗的进行,壳体2内的引流液越来越多,使引流液的液面带动浮球13沿着上盖3内部不断上升,因浮球13为铁质材料,当浮球13上升靠近接近开关301时,使接近开关301被触发,通过接近开关301触发的作用,使报警器302开启,发出报警声提示医护人员对壳体2内的引流液进行倾倒,防止因引流液未能及时清空,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所述的接近开关301是一种无需与运动部件进行机械直接接触而可以操作的位置开关,当物体靠近接近开关的感应面到动作距离时,不需要机械接触及施加任何压力即可使开关动作,是一种开关型传感器(即无触点开关),具有传感性能,且动作可靠,性能稳定,频率响应快,应用寿命长,抗干扰能力强等、并具有防水、防震、耐腐蚀等特点,其型号优选为LJ12A3-4-Z/BX,所述的滤网6作用是为了避免血块等污染堵塞导管5和流通孔11,所述的蓄电池303作用是为了给接近开关301和报警器302提供能量供应,所述的阀门201作用是为了方便引流液的排放。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883741.7 (22)申请日 2018.08.06 (71)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地址 710032 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27号 (72)发明人 刘佳琦郑朝黎跃华谢招娣 郭雪鹏胡大海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11265 代理人 高福勇 (51)Int.Cl. A61M 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 引流装置, 包括引。

2、流管、 壳体、 上盖、 支撑块、 导 管、 滤网、 放置槽、 限位槽、 滑块、 弹簧、 流通孔、 插 孔、 浮球, 该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 置, 结构巧妙、 功能强大、 操作简单, 省时省力, 首 先通过取样机构的设计, 达到方便医护人员在患 者引流治疗过程中对引流液进行取样检测的目 的, 有效避免传统取样方式操作不便, 费时费力 的问题, 此外, 加上引流报警机构的设计, 有效避 免壳体内引流液未能及时清空, 影响患者引流治 疗的问题, 从而最终简化医护人员操作, 利于患 者的治疗康复,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108969816 A 201。

3、8.12.11 CN 108969816 A 1.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 包括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 上盖、 支撑块、 导管、 滤网、 放置槽、 限位槽、 滑块、 弹簧、 流通孔、 插孔、 浮球, 所述的上盖位于壳体 顶端, 所述的上盖与壳体螺纹相连, 所述的支撑块贯穿上盖顶端右侧, 所述的支撑块与上盖 胶水相连, 所述的导管位于支撑块内部左侧底端, 所述导管与支撑块螺纹相连, 所述的滤网 位于导管内部底端, 所述的滤网与导管胶水相连, 所述的放置槽位于支撑块内部中端上侧, 所述放置槽为圆形凹槽, 所述的限位槽位于支撑块内部中端, 所述的限位槽与支撑块一体 相连, 所述的。

4、滑块位于支撑块内部中端下侧, 所述的滑块与支撑块滑动相连, 所述的弹簧位 于滑块底部, 所述的弹簧顶端与滑块胶水相连, 且所述的弹簧底端与支撑块胶水相连, 所述 的流通孔位于滑块内部上端, 所述的流通孔为通孔, 所述的插孔位于放置槽底部, 所述的插 孔与支撑块一体相连, 所述的浮球位于上盖内部左侧底端, 所述的浮球与上盖滑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置 槽内部还设有注射器, 所述的注射器与支撑块活动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 器乳头左右两侧还设有限位板, 所述的限位板与注射器一。

5、体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 内部左侧上端还设有接近开关, 所述的接近开关与上盖螺纹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 内部上端左侧还设有报警器, 所述的报警器与上盖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报警器与接近开关 导线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 内部上端左侧还设有蓄电池, 所述的蓄电池与上盖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蓄电池分别与报警 器和接近开关导线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 顶部。

6、左侧还设有开关, 所述的开关与上盖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开关分别与接近开关和蓄电 池导线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 下端右侧还贯穿有阀门, 所述的阀门与壳体胶水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孔 上端左右两侧还设有避让孔, 所述的避让孔与支撑块一体相连。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8969816 A 2 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尤其涉及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当前临床上, 由于烧伤患者的。

7、烧伤部位容易产生脓液, 此种脓液影响了患者伤口 的恢复, 需要及时清理, 而传统的清理方式多为医护人员通过采用消毒棉球对脓液处进行 反复清理, 以此促进患者伤口恢复, 此外, 当医护人员需对脓液进行取样检测时, 则需使用 注射器在患者伤口部位进行取样, 不仅操作不便, 而且稍有不慎还会对患者的烧伤部位造 成损伤, 增加患者的痛苦, 上述清理取样工作流程繁杂, 步骤较多, 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劳动 强度, 降低了工作效率, 鉴于以上缺陷, 实有必要设计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 置。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提供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 来 解决背景技术中提。

8、出的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 置, 包括引流管、 壳体、 上盖、 支撑块、 导管、 滤网、 放置槽、 限位槽、 滑块、 弹簧、 流通孔、 插孔、 浮球, 所述的上盖位于壳体顶端, 所述的上盖与壳体螺纹相连, 所述的支撑块贯穿上盖顶端 右侧, 所述的支撑块与上盖胶水相连, 所述的导管位于支撑块内部左侧底端, 所述导管与支 撑块螺纹相连, 所述的滤网位于导管内部底端, 所述的滤网与导管胶水相连, 所述的放置槽 位于支撑块内部中端上侧, 所述放置槽为圆形凹槽, 所述的限位槽位于支撑块内部中端, 所 述的限位槽与支撑块一体相连, 所述。

9、的滑块位于支撑块内部中端下侧, 所述的滑块与支撑 块滑动相连, 所述的弹簧位于滑块底部, 所述的弹簧顶端与滑块胶水相连, 且所述的弹簧底 端与支撑块胶水相连, 所述的流通孔位于滑块内部上端, 所述的流通孔为通孔, 所述的插孔 位于放置槽底部, 所述的插孔与支撑块一体相连, 所述的浮球位于上盖内部左侧底端, 所述 的浮球与上盖滑动相连。 0005 进一步, 所述的放置槽内部还设有注射器, 所述的注射器与支撑块活动相连。 0006 进一步, 所述的注射器乳头左右两侧还设有限位板, 所述的限位板与注射器一体 相连。 0007 进一步, 所述的上盖内部左侧上端还设有接近开关, 所述的接近开关与上盖螺纹。

10、 相连。 0008 进一步, 所述的上盖内部上端左侧还设有报警器, 所述的报警器与上盖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报警器与接近开关导线相连。 0009 进一步, 所述的上盖内部上端左侧还设有蓄电池, 所述的蓄电池与上盖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蓄电池分别与报警器和接近开关导线相连。 0010 进一步, 所述的上盖顶部左侧还设有开关, 所述的开关与上盖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8969816 A 3 开关分别与接近开关和蓄电池导线相连。 0011 进一步, 所述的壳体下端右侧还贯穿有阀门, 所述的阀门与壳体胶水相连。 0012 进一步, 所述的插孔上端左右两侧还设有避让孔, 所述。

11、的避让孔与支撑块一体相 连。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该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 使用时, 医护人员首先 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的烧伤部位, 以此对患者进行引流治疗, 通过引流管的作用, 使患者烧 伤部位的脓液、 血块等污物通过引流管进入壳体内部, 通过壳体实现对脓液等污物的有效 收集, 然后医护人员再打开开关, 使接近开关处于通电的状态, 在使用该装置对患者进行引 流治疗的过程中, 当医护人员需要提取患者的引流液进行检测时, 操作如下: 医护人员首先 将注射器插入到放置槽内, 即注射器带动乳头和限位板沿着放置槽由上向下运动, 使乳头 插入到插孔内, 同步, 限位板由避让孔插入限位槽。

12、内, 当注射器乳头在插孔内向下运动与滑 块接触时, 使乳头推动滑块沿着支撑块内部作由上向下的运动, 此时, 弹簧被压缩, 当注射 器的针筒插入到放置槽底部时, 即限位板位于限位槽内, 此时, 医护人员握住针筒以插孔为 圆心进行转动, 从而使限位板与避让孔处于交错的状态, 通过限位板和限位槽的作用, 使注 射器与支撑块连接的状态被固定, 此时, 滑块被注射器乳头向下推动到支撑块内部下端, 即 流通孔与导管前后相连畅通, 此时, 医护人员向上拉动活塞柄, 使针筒内产生负压, 通过负 压产生吸力的作用, 使壳体内的引流液通过滤网和导管, 由流通孔进入针筒内部, 医护人员 可根据需要抽取所需容量的引流。

13、液, 当医护人员对引流液取样完毕后, 可转动针筒, 使针筒 带动乳头和限位板同步进行转动, 当限位板在限位槽内转动至与避让孔重合的位置时, 即 限位槽取消对限位板的限位, 此时, 在弹簧回弹力的作用, 使滑块推动注射器沿着放置槽作 由下向上的运动, 即滑块沿着支撑块内部进行复位, 同步注射器与支撑块固定状态被解除, 后续医护人员将注射器抽出即可, 当滑块复位后, 流通孔与导管处于交错的状态, 即实现滑 块对导管的有效封堵, 通过上述即完成注射器对壳体内部引流液的取样工作, 操作简单, 给 医护人员的取样工作带来方便, 随着患者引流治疗的进行, 壳体内的引流液越来越多, 使引 流液的液面带动浮球。

14、沿着上盖内部不断上升, 因浮球为铁质材料, 当浮球上升靠近接近开 关时, 使接近开关被触发, 通过接近开关触发的作用, 使报警器开启, 发出报警声提示医护 人员对壳体内的引流液进行倾倒, 防止因引流液未能及时清空, 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该带 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 结构巧妙、 功能强大、 操作简单, 省时省力, 首先通过取 样机构的设计, 达到方便医护人员在患者引流治疗过程中对引流液进行取样检测的目的, 有效避免传统取样方式操作不便, 费时费力的问题, 此外, 加上引流报警机构的设计, 有效 避免壳体内引流液未能及时清空, 影响患者引流治疗的问题, 从而最终简化医护人员操作, 利于。

15、患者的治疗康复,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所述的接近开关是一种无需与运动部件进行机 械直接接触而可以操作的位置开关, 当物体靠近接近开关的感应面到动作距离时, 不需要 机械接触及施加任何压力即可使开关动作, 是一种开关型传感器(即无触点开关), 具有传 感性能, 且动作可靠, 性能稳定, 频率响应快, 应用寿命长, 抗干扰能力强等、 并具有防水、 防 震、 耐腐蚀等特点, 其型号优选为LJ12A3-4-Z/BX, 所述的滤网作用是为了避免血块等污染 堵塞导管和流通孔, 所述的蓄电池作用是为了给接近开关和报警器提供能量供应, 所述的 阀门作用是为了方便引流液的排放。 说明书 2/4 页 4 CN 1。

16、08969816 A 4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主视图; 0015 图2是支撑块部位放大图; 0016 图3是支撑块立体图; 0017 图4是支撑块剖视图; 0018 图5是支撑块A向剖视图。 0019 引流管1、 壳体2、 上盖3、 支撑块4、 导管5、 滤网6、 放置槽7、 限位槽8、 滑块9、 弹簧10、 流通孔11、 插孔12、 浮球13、 阀门201、 接近开关301、 报警器302、 蓄电池303、 开关304、 注射器 401、 限位板402、 避让孔403。 002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在下文。

17、中, 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 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 彻理解。 然而,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 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 在其他情况下, 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0022 如图1、 图2、 图3、 图4、 图5所示, 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 包括引流管 1、 壳体2、 上盖3、 支撑块4、 导管5、 滤网6、 放置槽7、 限位槽8、 滑块9、 弹簧10、 流通孔11、 插孔 12、 浮球13、 阀门201、 接近开关301、 报警器302、 蓄电池303、 开关304、 注射器401、 限位板 402、。

18、 避让孔403, 所述的上盖3位于壳体2顶端, 所述的上盖3与壳体2螺纹相连, 所述的支撑 块4贯穿上盖3顶端右侧, 所述的支撑块4与上盖3胶水相连, 所述的导管5位于支撑块4内部 左侧底端, 所述导管5与支撑块4螺纹相连, 所述的滤网6位于导管5内部底端, 所述的滤网6 与导管5胶水相连, 所述的放置槽7位于支撑块4内部中端上侧, 所述放置槽7为圆形凹槽, 所 述的限位槽8位于支撑块4内部中端, 所述的限位槽8与支撑块4一体相连, 所述的滑块9位于 支撑块4内部中端下侧, 所述的滑块9与支撑块4滑动相连, 所述的弹簧10位于滑块9底部, 所 述的弹簧10顶端与滑块9胶水相连, 且所述的弹簧1。

19、0底端与支撑块9胶水相连, 所述的流通 孔11位于滑块9内部上端, 所述的流通孔11为通孔, 所述的插孔12位于放置槽7底部, 所述的 插孔12与支撑块4一体相连, 所述的浮球13位于上盖3内部左侧底端, 所述的浮球13与上盖3 滑动相连, 所述的放置槽7内部还设有注射器401, 所述的注射器401与支撑块1活动相连, 所 述的注射器401乳头左右两侧还设有限位板402, 所述的限位板402与注射器401一体相连, 所述的上盖3内部左侧上端还设有接近开关301, 所述的接近开关301与上盖3螺纹相连, 所 述的上盖3内部上端左侧还设有报警器302, 所述的报警器302与上盖3螺纹相连, 且所述。

20、的 报警器302与接近开关301导线相连, 所述的上盖3内部上端左侧还设有蓄电池303, 所述的 蓄电池303与上盖3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蓄电池303分别与报警器302和接近开关301导线相 连, 所述的上盖3顶部左侧还设有开关304, 所述的开关304与上盖3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开关 304分别与接近开关301和蓄电池303导线相连, 所述的壳体2下端右侧还贯穿有阀门201, 所 述的阀门201与壳体2胶水相连, 所述的插孔12上端左右两侧还设有避让孔403, 所述的避让 孔403与支撑块4一体相连。 0023 该带取样功能的烧伤患者脓液引流装置, 使用时, 医护人员首先将引流管1固定在 说。

21、明书 3/4 页 5 CN 108969816 A 5 患者的烧伤部位, 以此对患者进行引流治疗, 通过引流管1的作用, 使患者烧伤部位的脓液、 血块等污物通过引流管1进入壳体2内部, 通过壳体2实现对脓液等污物的有效收集, 然后医 护人员再打开开关304, 使接近开关301处于通电的状态, 在使用该装置对患者进行引流治 疗的过程中, 当医护人员需要提取患者的引流液进行检测时, 操作如下: 医护人员首先将注 射器401插入到放置槽7内, 即注射器401带动乳头和限位板402沿着放置槽7由上向下运动, 使乳头插入到插孔12内, 同步, 限位板402由避让孔403插入限位槽8内, 当注射器401乳。

22、头在 插孔12内向下运动与滑块9接触时, 使乳头推动滑块9沿着支撑块4内部作由上向下的运动, 此时, 弹簧10被压缩, 当注射器401的针筒插入到放置槽7底部时, 即限位板402位于限位槽8 内, 此时, 医护人员握住针筒以插孔12为圆心进行转动, 从而使限位板402与避让孔403处于 交错的状态, 通过限位板402和限位槽8的作用, 使注射器401与支撑块4连接的状态被固定, 此时, 滑块9被注射器401乳头向下推动到支撑块4内部下端, 即流通孔11与导管5前后相连 畅通, 此时, 医护人员向上拉动活塞柄, 使针筒内产生负压, 通过负压产生吸力的作用, 使壳 体2内的引流液通过滤网6和导管5。

23、, 由流通孔11进入针筒内部, 医护人员可根据需要抽取所 需容量的引流液, 当医护人员对引流液取样完毕后, 可转动针筒, 使针筒带动乳头和限位板 402同步进行转动, 当限位板402在限位槽8内转动至与避让孔403重合的位置时, 即限位槽8 取消对限位板402的限位, 此时, 在弹簧10回弹力的作用, 使滑块9推动注射器401沿着放置 槽7作由下向上的运动, 即滑块9沿着支撑块4内部进行复位, 同步注射器401与支撑块4固定 状态被解除, 后续医护人员将注射器401抽出即可, 当滑块9复位后, 流通孔11与导管5处于 交错的状态, 即实现滑块9对导管5的有效封堵, 通过上述即完成注射器401对。

24、壳体2内部引 流液的取样工作, 操作简单, 给医护人员的取样工作带来方便, 随着患者引流治疗的进行, 壳体2内的引流液越来越多, 使引流液的液面带动浮球13沿着上盖3内部不断上升, 因浮球 13为铁质材料, 当浮球13上升靠近接近开关301时, 使接近开关301被触发, 通过接近开关 301触发的作用, 使报警器302开启, 发出报警声提示医护人员对壳体2内的引流液进行倾 倒, 防止因引流液未能及时清空, 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所述的接近开关301是一种无需与 运动部件进行机械直接接触而可以操作的位置开关, 当物体靠近接近开关的感应面到动作 距离时, 不需要机械接触及施加任何压力即可使开关动作。

25、, 是一种开关型传感器(即无触点 开关), 具有传感性能, 且动作可靠, 性能稳定, 频率响应快, 应用寿命长, 抗干扰能力强等、 并具有防水、 防震、 耐腐蚀等特点, 其型号优选为LJ12A3-4-Z/BX, 所述的滤网6作用是为了 避免血块等污染堵塞导管5和流通孔11, 所述的蓄电池303作用是为了给接近开关301和报 警器302提供能量供应, 所述的阀门201作用是为了方便引流液的排放。 0024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 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 所做出的种种变换, 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8969816 A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7 CN 108969816 A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5 页 8 CN 108969816 A 8 图3 说明书附图 3/5 页 9 CN 108969816 A 9 图4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0 CN 108969816 A 10 图5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1 CN 108969816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