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胃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堵塞胃管.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720998.1 (22)申请日 2017.06.20 (73)专利权人 覃秋健 地址 5458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 镇光明路197号 (72)发明人 覃秋健 (74)专利代理机构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45113 代理人 郑华海 (51)Int.Cl. A61M 25/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防堵塞胃管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堵塞胃管, 涉及一种医疗 器械, 包括胃管、 充气气囊、 充气管和连接在胃管 尾。
2、部的负压接口, 所述胃管前端为半球形盲端, 且胃管靠前端的位置分别设有多个内引流口, 所 述负压接口外侧还通过软绳连接有与负压接口 配合的堵头; 所述充气气囊分别连接在胃管外 侧, 且充气气囊分别定位在沿胃管长度方向上的 相邻两个内引流口之间, 所述充气管分别与充气 气囊连接并延伸至胃管尾部, 通过充气管可向充 气气囊内充气。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胃管的内引流 口之间设置梅花状的充气气囊, 向气囊充气后使 得气囊膨胀, 从而将胃黏膜撑开, 防止黏膜被吸 附在胃管外侧壁, 避免堵塞胃管的内引流口, 保 证胃管持续引流通畅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7822245 U 201。
3、8.09.07 CN 207822245 U 1.一种防堵塞胃管, 包括胃管 (2) 和连接在胃管 (2) 尾部的负压接口 (3) , 所述胃管 (2) 前端为半球形盲端, 且胃管 (2) 靠前端的位置分别设有多个内引流口 (1) , 所述负压接口 (3) 外侧还通过软绳连接有与负压接口 (3) 配合的堵头 (4) ;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充气气囊 (5) 和 充气管 (6) , 所述充气气囊 (5) 分别连接在胃管 (2) 外侧, 且充气气囊 (5) 分别定位在沿胃管 (2) 长度方向上的相邻两个内引流口 (1) 之间, 所述充气管 (6) 分别与充气气囊 (5) 连接并延 伸至胃管 (2)。
4、 尾部, 通过充气管 (6) 可向充气气囊 (5) 内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胃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气囊 (5) 为梅花状, 包 括环形阵列在胃管 (2) 外侧的若干个小气囊 (51) , 相邻的两个小气囊 (51) 的内腔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胃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管 (6) 沿胃管 (2) 的内 侧壁向胃管 (2) 的尾部延伸, 延伸至胃管 (2) 尾部的充气管 (6) 伸出胃管 (2) 外侧, 伸出胃管 (2) 外侧的充气管 (6) 还连接有充气接口 (7)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堵塞胃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接口。
5、 (7) 是单向阀接 口。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7822245 U 2 一种防堵塞胃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防堵塞胃管。 背景技术 0002 胃管是由鼻孔插入, 经由咽部, 通过食管到达胃部, 多是用来抽胃液, 胃管尾部的 负压接口连接负压器保证胃管内处于持续负压状态, 以达到吸净胃内容物的目的。 0003 如图1所示的传统胃管, 其易将柔软的胃黏膜吸附在胃管外侧壁, 堵塞胃管的内引 流口, 导致胃内液体 (如: 胃酸、 血液等) 无法持续抽出来, 达不到理想的临床观察病情、 治疗 效果。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
6、种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的防堵塞胃管, 该防堵塞胃管 能够保证胃管内持续引流通畅性, 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堵塞胃管, 包括胃管和连 接在胃管尾部的负压接口, 所述胃管前端为半球形盲端, 且胃管靠前端的位置分别设有多 个内引流口, 所述负压接口外侧还通过软绳连接有与负压接口配合的堵头; 还包括充气气 囊和充气管, 所述充气气囊分别连接在胃管外侧, 且充气气囊分别定位在沿胃管长度方向 上的相邻两个内引流口之间, 所述充气管分别与充气气囊连接并延伸至胃管尾部, 通过充 气管可向充气气囊内充气。 0006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
7、案是: 所述充气气囊为梅花状, 包括环形阵列在胃管 外侧的若干个小气囊, 相邻的两个小气囊的内腔相互连通。 0007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所述充气管沿胃管的内侧壁向胃管的尾部延 伸, 延伸至胃管尾部的充气管伸出胃管外侧, 伸出胃管外侧的充气管还连接有充气接口; 所 述充气接口是单向阀接口。 0008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所述负压接口外侧还通过软绳连接有与负压接 口配合的堵头。 0009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堵塞胃管, 在胃管的相邻两个内引流口之间设置有梅花状的充 气气囊, 胃管置入胃内后向充气气囊内充气, 使得充气气囊膨胀, 可将胃黏膜撑开, 当胃管 内处于持续负压状态时,。
8、 可有效防止黏膜被吸附在胃管外侧壁, 避免堵塞胃管的内引流口; 另外, 胃内容物及液体 (如: 胃酸、 血液等) , 可从梅花状充气气囊间的多个凹陷间隙流入胃 管内, 可持续将胃内容物及液体彻底吸净, 保证胃管持续引流通畅性, 发挥胃管的最大临床 作用。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堵塞胃管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现有技术的胃管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1/2 页 3 CN 207822245 U 3 0012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堵塞胃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是图2所示A-A处的剖视图; 0014 附图标号说明: 1-内引流口, 2-胃管, 3。
9、-负压接口, 4-堵头, 5-充气气囊, 51-小气 囊, 6-充气管, 7-充气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如图2、 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堵塞胃管, 包括胃管2、 充气气囊5、 充气管6、 和 连接在胃管2尾部的负压接口3, 本实用新型的胃管2前端为半球形盲端, 且胃管2靠前端的 位置分别设有多个内引流口1; 所述负压接口3外侧还通过软绳连接有与负压接口3配合的 堵头4。 0016 所述充气气囊5分别连接在胃管2外侧, 且充气气囊5分别定位在沿胃管2长度方向 上的相邻两个内引流口1之间; 充气管6分别与充气气囊5连接, 并且充气管6沿胃管2的内侧 壁向胃管2的尾部延伸, 延伸至胃。
10、管2尾部的充气管6伸出胃管2外侧, 伸出胃管2外侧的充气 管6还连接有充气接口7, 通过充气管6可向充气气囊5内充气。 本实用新型的充气管6在胃管 2内, 与胃管2合为一体, 减轻病人在插胃管时的痛苦。 0017 本实施例中, 所述充气气囊5为梅花状, 其包括环形阵列在胃管2外侧的四个小气 囊51, 并且相邻的两个小气囊51的内腔相互连通。 0018 当胃管2置入病人的胃内后, 通过充气接口7和充气管6向充气气囊5内充气, 使得 充气气囊5膨胀, 从而将胃黏膜撑开; 当胃管2内处于持续负压状态时, 可有效防止黏膜被吸 附在胃管2外侧壁, 避免堵塞胃管2的内引流口1; 另外, 胃内容物及液体可从。
11、相邻的两个小 气囊51间的凹陷间隙流入胃管2内, 保证胃管2的持续引流通畅性, 达到持续将胃内容物及 液体彻底吸净的目的。 0019 另外, 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接口7是单向阀接口, 确保在向充气气囊5充气后, 气体不 会从充气接口7处漏出, 使得充气气囊5维持膨胀的状态。 0020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 例列举的形式,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等, 均应包含 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2/2 页 4 CN 207822245 U 4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1 页 5 CN 207822245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