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生产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生产线.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69977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1.30 CN 202699774 U *CN202699774U* (21)申请号 201220388455.1 (22)申请日 2012.08.07 A61M 5/178(2006.01) (73)专利权人 江西科伦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336000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医药工业 园 (72)发明人 乔艳 兰海 殷成军 杨帆 赵江 杨飞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51218 代理人 袁英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生产线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
2、开了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生 产线, 注射器管注塑装置 (21) 与注射器管刻度印 刷装置 (25)之间、 注射器管刻度印刷装置 (25) 与注射器组装装置 (26) 之间、 推杆注塑装置 (22) 与注射器组装装置 (26) 之间、 橡胶活塞生产装置 (23)与注射器组装装置 (26)之间、 带有保护套 注射针生产装置 (24) 与注射器组装装置 (26) 之 间均设有一连线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是 : 提高了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生产的自动化 程度, 节省了人工成本, 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 度, 且相比人工搬运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 了运输过程中部件受到污染的可能性, 增加了产 。
3、品质量的可靠性 ;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适用性 强, 适于推广应用。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2 页 2 1.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生产线, 它包括注射器管注塑装置 (21) 、 推杆注塑装置 (22) 、 橡胶活塞生产装置 (23) 、 带有保护套注射针生产装置 (24) 、 注射器管刻度印刷装置 (25)和注射器组装装置 (26) , 其特征在于 : 它还包括数个连线装置, 注射器管。
4、注塑装置 (21) 与注射器管刻度印刷装置 (25) 之间设有连线装置 A (27) , 注射器管刻度印刷装置 (25) 与注射器组装装置 (26) 之间设有连线装置 B(28) , 推杆注塑装置 (22) 与注射器组装装置 (26) 之间设有连线装置 C(29) , 橡胶活塞生产装置 (23) 与注射器组装装置 (26) 之间设有 连线装置 D(30) , 带有保护套注射针生产装置 (24) 与注射器组装装置 (26) 之间设有连线 装置 E(31)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连线装 置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注射器管注塑装置 (21。
5、) 的出料口与连线装置 A(27) 的进料口相 连, 连线装置 A(27) 的出料口与注射器管刻度印刷装置 (25) 的进料口相连, 注射器管刻度 印刷装置 (25) 的出料口与连线装置 B(28) 的进料口相连, 连线装置 B(28) 的出料口与注 射器组装装置 (26) 的注射器管进料口相连, 推杆注塑装置 (22) 与注射器组装装置 (26) 的 出料口与连线装置 C(29) 的进料口相连, 连线装置 C(29) 的出料口与注射器组装装置 (26) 的推杆进料口相连, 橡胶活塞生产装置 (23) 的出料口与连线装置 D(30) 的进料口相连, 连 线装置 D(30) 的出料口与注射器组装。
6、装置 (26) 的橡胶活塞进料口相连, 带有保护套注射 针生产装置 (24) 的出料口与连线装置 E(31) 的进料口相连, 连线装置 E(31) 的出料口与 注射器组装装置 (26) 的注射针进料口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连线装 置包括机架 (1) 、 设置于机架 (1) 前端部的主动辊 (2) 、 设置于机架 (1) 尾部的从动辊 (3) 和 卷绕于主动辊 (2) 和从动辊 (3) 外部的传送带 (4) , 传送带 (4) 与主动辊 (2) 和从动辊 (3) 接触的一面称为内表面, 传送带 (4) 的另一面称为外表面, 传送。
7、带 (4) 由主动辊 (2) 和从动 辊 (3) 分为连为一体的两部分即位于主动辊 (2) 和从动辊 (3) 上部的输送部 (5) 和位于主 动辊 (2) 和从动辊 (3) 下部的传动部 (6) , 所述的机架 (1) 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料段 (7) 、 提升段 (8) 和送料段 (9) , 上料段 (7) 与提 升段 (8) 的连接处设有输送部转向轮 (10) 和传动部转向辊 (11) , 传送带 (4) 的两侧均设有 一组传动部转向轮 (13) 且两侧的传动部转向轮 (13) 对称设置, 输送部转向轮 (10) 压紧于 传送带 (4) 输送部 (5) 的外表面的两侧, 传动部转向辊 (11)。
8、 压紧于传动部 (6) 的内表面 ; 提 升段 (8) 与送料段 (9) 的连接处设有输送部转向辊 (12) 和传动部转向轮 (13) , 传送带 (4) 的 两侧均设有一组传动部转向轮 (13) 且两侧的传动部转向轮 (13) 对称设置, 传动部转向轮 (13) 压紧于传送带 (4) 传动部 (6) 的外表面的两侧, 输送部转向辊 (12) 压紧于输送部 (5) 的内表面 ; 机架 (1) 上还设有多组张紧轮 (14) , 张紧轮 (14) 压紧于传送带 (4) 传动部 (6) 的外表 面, 且张紧轮 (14) 在传送带 (4) 的两侧对称设置 ; 所述的传送带 (4) 的外表面间隔设置有挡。
9、料板 (15) , 挡料板 (15) 垂直于传送带 (4) 的 外表面且沿垂直传送带 (4) 的传送方向设置, 挡料板 (15) 的宽度小于传送带 (4) 的宽度, 传 送带 (4) 位于挡料板 (15) 的两侧设有滚轮道 (16) ; 所述的机架 (1) 的上料段 (7) 设有上料箱 (18) , 上料箱 (18) 上设有进料口, 机架 (1) 位 于送料段 (9) 前端部设有出料口, 出料口的下方设有导料板 (19)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699774 U 2 2/2 页 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机架 (1) 位于传送带。
10、 (4) 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 (17) 。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主动辊 (2) 通过传动装置与驱动电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机架 (1) 通过设置于其下方的支撑柱 (20) 固定于地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生产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机架 (1) 上位于传送带 (4) 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输送部转向轮 (10) 和两个传动部转向轮 (13)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699774 U 3 1/4 页 4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生产线 技。
11、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器生产装置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生 产线。 背景技术 0002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由注射器管、 设置于注射器管内的推杆、 安装于推杆前端 部的橡胶活塞和安装于注射管端部的带有保护套的注射针组成。 0003 在生产注射器时, 现有装置中的注射器管注塑装置、 推杆注塑装置、 橡胶活塞生产 装置、 带有保护套注射针生产装置分别生产加工注射器管、 推杆、 橡胶活塞和带有保护套的 注射针, 现有装置中的注射器管刻度印刷装置完成对注射器管的刻度印刷工作, 现有装置 中的注射器组装装置则将印刷有刻度的注射器管、 推杆、 橡胶活塞和带有保护套的注射针 。
12、组装为注射器。 0004 目前, 通常由人工在注塑装置、 推杆注塑装置、 橡胶活塞生产装置、 带有保护套注 射针生产装置的出料口分别用容器收集注射器管、 推杆、 橡胶活塞和带有保护套的注射针, 然后由人工将盛有注射器管的容器搬运至注射器管刻度印刷装置, 将注射器管倒入注射器 管刻度印刷装置的入料口, 再从注射器管刻度印刷装置的出料口用容器收集印刷完刻度的 注射器管, 最终分别将装有印有刻度的注射器管、 推杆、 橡胶活塞和带有保护套的注射针的 容器搬运至组装装置, 将印有刻度的注射器管、 推杆、 橡胶活塞和带有保护套的注射针分别 倒入组装装置的由人工将盛有各部件的容器搬运至组装装置的注射器管进料。
13、口、 推杆进料 口、 橡胶活塞进料口和注射针进料口, 由组装装置完成组装工作。 0005 现有生产工艺需要大量人工, 且生产效率低, 耗费人力, 提高了加工成本, 且在各 部件的搬运过程中极易造成污染, 不能满足注射针的加工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提供一种提高生产效率、 节约人工 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生产线。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生产线, 它 包括注射器管注塑装置、 推杆注塑装置、 橡胶活塞生产装置、 带有保护套注射针生产装置、 注射器管刻度印刷装置和注射器组装装置, 它还包括数个连线装置。
14、, 注射器管注塑装置与 注射器管刻度印刷装置之间设有连线装置 A, 注射器管刻度印刷装置与注射器组装装置之 间设有连线装置 B, 推杆注塑装置与注射器组装装置之间设有连线装置 C, 橡胶活塞生产装 置与注射器组装装置之间设有连线装置 D, 带有保护套注射针生产装置与注射器组装装置 之间设有连线装置 E。 0008 所述的连线装置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注射器管注塑装置的出料口与连线装置 A 的进料口相连, 连线装置 A 的出料口与注射器管刻度印刷装置的进料口相连, 注射器管刻 度印刷装置的出料口与连线装置 B 的进料口相连, 连线装置 B 的出料口与注射器组装装置 说 明 书 CN 202699。
15、774 U 4 2/4 页 5 的注射器管进料口相连, 推杆注塑装置与注射器组装装置的出料口与连线装置 C 的进料口 相连, 连线装置 C 的出料口与注射器组装装置的推杆进料口相连, 橡胶活塞生产装置的出 料口与连线装置 D 的进料口相连, 连线装置 D 的出料口与注射器组装装置的橡胶活塞进料 口相连, 带有保护套注射针生产装置的出料口与连线装置E的进料口相连, 连线装置E的出 料口与注射器组装装置的注射针进料口相连。 0009 所述的连线装置包括机架、 设置于机架前端部的主动辊、 设置于机架尾部的从动 辊和卷绕于主动辊和从动辊外部的传送带, 传送带与主动辊和从动辊接触的一面称为内表 面, 传。
16、送带的另一面称为外表面, 传送带由主动辊和从动辊分为连为一体的两部分即位于 主动辊和从动辊上部的输送部和位于主动辊和从动辊下部的传动部, 0010 所述的机架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料段、 提升段和送料段, 上料段与提升段的连接处 设有输送部转向轮和传动部转向辊, 传送带的两侧均设有一组传动部转向轮且两侧的传动 部转向轮对称设置, 输送部转向轮压紧于传送带输送部的外表面的两侧, 传动部转向辊压 紧于传动部的内表面 ; 提升段与送料段的连接处设有输送部转向辊和传动部转向轮, 传送 带的两侧均设有一组传动部转向轮且两侧的传动部转向轮对称设置, 传动部转向轮压紧于 传送带传动部的外表面的两侧, 输送部转向辊。
17、压紧于输送部的内表面 ; 0011 机架上还设有多组张紧轮, 张紧轮压紧于传送带传动部的外表面, 且张紧轮在传 送带的两侧对称设置 ; 0012 所述的传送带的外表面间隔设置有挡料板, 挡料板垂直于传送带的外表面且沿垂 直传送带的传送方向设置, 挡料板的宽度小于传送带的宽度, 传送带位于挡料板的两侧设 有滚轮道 ; 0013 所述的机架的上料段设有上料箱, 上料箱上设有进料口, 机架位于送料段前端部 设有出料口, 出料口的下方设有导料板。 0014 所述的机架位于传送带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 0015 所述的主动辊通过传动装置与驱动电机连接。 0016 所述的机架通过设置于其下方的支撑柱固定于地。
18、面上。 0017 所述的机架上位于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输送部转向轮和两个传动部转向轮。 0018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生产的自动 化程度, 节省了人工成本, 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且相比人工搬运大大的提高了生产 效率, 降低了运输过程中部件受到污染的可能性, 增加了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 本实用新型结 构简单、 适用性强, 实现了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生产车间内各装置间的自动连线, 适于推 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9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连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连线装置的。
19、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 1- 机架, 2- 主动辊, 3- 从动辊, 4- 传送带, 5- 输送部, 6- 传动部, 7- 上料段, 8- 提升段, 9- 送料段, 10- 输送部转向轮, 11- 传动部转向辊, 12- 输送部转向辊, 13- 传动部 转向轮, 14-张紧轮, 15-挡料板, 16-滚轮道, 17-挡板, 18-上料箱, 19-导料板, 20-支撑柱, 说 明 书 CN 202699774 U 5 3/4 页 6 21- 注射器管注塑装置, 22- 推杆注塑装置, 23- 橡胶活塞生产装置, 24- 带有保护套注射针 生产装置, 25- 注射器管刻度印刷装置, 。
20、26- 注射器组装装置, 27- 连线装置 A, 28- 连线装置 B, 29- 连线装置 C, 30- 连线装置 D, 31- 连线装置 E。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 下所述 : 0024 如图 1 所示,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生产线, 它包括注射器管注塑装置 21、 推杆注 塑装置 22、 橡胶活塞生产装置 23、 带有保护套注射针生产装置 24、 注射器管刻度印刷装置 25和注射器组装装置26, 它还包括数个连线装置, 注射器管注塑装置21与注射器管刻度印 刷装置 25 之间设有连线装置 A27, 注射器管刻度印刷。
21、装置 25 与注射器组装装置 26 之间设 有连线装置 B28, 推杆注塑装置 22 与注射器组装装置 26 之间设有连线装置 C29, 橡胶活塞 生产装置 23 与注射器组装装置 26 之间设有连线装置 D30, 带有保护套注射针生产装置 24 与注射器组装装置 26 之间设有连线装置 E31。 0025 所述的连线装置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注射器管注塑装置 21 的出料口与连线装 置 A27 的进料口相连, 连线装置 A27 的出料口与注射器管刻度印刷装置 25 的进料口相连, 注射器管刻度印刷装置 25 的出料口与连线装置 B28 的进料口相连, 连线装置 B28 的出料口 与注射器组装。
22、装置 26 的注射器管进料口相连, 推杆注塑装置 22 与注射器组装装置 26 的出 料口与连线装置 C29 的进料口相连, 连线装置 C29 的出料口与注射器组装装置 26 的推杆进 料口相连, 橡胶活塞生产装置 23 的出料口与连线装置 D30 的进料口相连, 连线装置 D30 的 出料口与注射器组装装置 26 的橡胶活塞进料口相连, 带有保护套注射针生产装置 24 的出 料口与连线装置 E31 的进料口相连, 连线装置 E31 的出料口与注射器组装装置 26 的注射针 进料口相连。 0026 如图 2 所示, 所述的连线装置它包括机架 1、 设置于机架 1 前端部的主动辊 2、 设置 于。
23、机架 1 尾部的从动辊 3 和卷绕于主动辊 2 和从动辊 3 外部的传送带 4, 传送带 4 与主动辊 2 和从动辊 3 接触的一面称为内表面, 传送带 4 的另一面称为外表面, 传送带 4 由主动辊 2 和从动辊 3 分为连为一体的两部分即位于主动辊 2 和从动辊 3 上部的输送部 5 和位于主动 辊 2 和从动辊 3 下部的传动部 6, 所述的输送部 5 和传动部 6 为同一条完整的传动带, 本文 只是为了叙述方便而根据不同位置做了区分而已。 0027 所述的机架 1 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料段 7、 提升段 8 和送料段 9, 上料段 7 与提升段 8 的连接处设有输送部转向轮 10 和传动部。
24、转向辊 11, 输送部转向轮 10 和传动部转向辊 11 均通过转轴活动安装于机架 1 上, 传送带 4 的两侧均设有一组传动部转向轮 13 且两侧的传 动部转向轮 13 对称设置, 输送部转向轮 10 压紧于传送带 4 输送部 5 的外表面的两侧, 传动 部转向辊 11 压紧于传动部 6 的内表面 ; 0028 提升段8与送料段9的连接处设有输送部转向辊12和传动部转向轮13, 输送部转 向辊 12 和传动部转向轮 13 均通过转轴活动安装于机架 1 上, 传送带 4 的两侧均设有一组 传动部转向轮 13 且两侧的传动部转向轮 13 对称设置, 传动部转向轮 13 压紧于传送带 4 传 动部。
25、 6 的外表面的两侧, 输送部转向辊 12 压紧于输送部 5 的内表面。 0029 机架1上还设有多组张紧轮14, 张紧轮14通过转轴安装于机架1上, 张紧轮14压 说 明 书 CN 202699774 U 6 4/4 页 7 紧于传送带 4 传动部 6 的外表面, 张紧轮 14 沿传动部 6 传送方向间隔设置, 且每组张紧轮 14 在传送带 4 的两侧对称设置 ; 0030 如图 2、 图 3 所示, 所述的传送带 4 的外表面间隔设置有挡料板 15, 挡料板 15 垂直 于传送带 4 的外表面且沿垂直传送带 4 的传送方向设置, 挡料板 15 的宽度小于传送带 4 的 宽度, 传送带 4 。
26、位于挡料板 15 的两侧设有滚轮道 16, 转向轮和张紧轮 14 均压紧于传送带 4 的滚轮道 16 内。 0031 所述的机架 1 位于传送带 4 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 17。 0032 所述的机架 1 的上料段 7 设有上料箱 18, 上料箱 18 上设有进料口。 0033 所述的机架 1 位于送料段 9 的前端部设有出料口, 出料口下方的机架 1 上设有导 料板 19。 0034 所述的主动辊 2 通过传动装置与驱动电机连接。 0035 所述的机架 1 通过设置于其下方的支撑柱 20 固定于地面上。 0036 所述的机架 1 上位于传送带 4 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输送部转向轮 10 和两个传动。
27、部 转向轮 13, 其中一个输送部转向轮 10 设置于机架 1 的上料段 7 上, 另一个输送部转向轮 10 设置于机架 1 的提升段 8 上 ; 其中一个传动部转向轮 13 设置于机架 1 的提升段 8 上, 另一 个传动部转向轮 13 设置于机架 1 的送料段 9 上。 003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 由注射器管注塑装置 21 出料口落下的注射器管落 入连线装置 A27 的进料口, 由连线装置 A27 运输至注射器管刻度印刷装置 25 的进料口, 注 射器管经注射器管刻度印刷装置25印刷刻度后由注射器管刻度印刷装置25的出料口落入 连线装置B28的进料口, 由连线装置B28运输至组。
28、装装置的注射器管进料口, 由推杆注塑装 置22加工的推杆从推杆注塑装置22的出料口落入连线装置C29, 并由连线装置C29运输至 组装装置的推杆进料口, 橡胶活塞生产装置 23 加工出的橡胶活塞从橡胶活塞生产装置 23 的出料口落入连线装置 D30, 并由连线装置 D30 运输至橡胶活塞进料口, 带有保护套注射针 生产装置24加工的带保护套注射针由带有保护套注射针生产装置24的出料口落入连线装 置 E31, 并由连线装置 E31 运输至组装装置的注射针入料口, 各分部件最终由组装装置完成 注射器的组装加工。 0038 所述的连线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 上料箱 18 上的进料口设置于生产单独部件装。
29、置 的出料口的下方, 各装置生产加工的单独部件由连线装置的进料口自动落入上料段 7 内的 传送带 4 上, 并由传送带 4 和挡料板 15 带动传输, 物料依次经过提升段 8、 送料段 9, 最终由 送料段 9 的前端部的出料口落下, 由导料板 19 引导进入下一加工装置的进料口, 从而实现 了不同单独部件顺利自动运输至下一加工装置, 实现了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生产车间内 各装置间的自动连线。 说 明 书 CN 202699774 U 7 1/2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99774 U 8 2/2 页 9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99774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