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留置针的导管尖端成型结构.pdf

上传人:姓*** 文档编号:8531111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384910.8

申请日:

20170526

公开号:

CN107185077A

公开日:

201709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5/158

主分类号:

A61M5/158

申请人:

浙江优特格尔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伯福

地址: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袍江工业区越英路

优先权:

CN201710384910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冯子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脉留置针的导管尖端成型结构,包括静脉留置针针管和透明留置导管,静脉留置针针管上开设有回血孔和输血通道;与静脉留置针针管配合使用的透明留置导管内依次开设有相通的第一圆柱通道、圆台通道和第二圆柱通道,圆台通道的外缘延长线与第一圆柱通道的外缘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夹角为α角,所述α角的角度为1°‑8°°,静脉留置针针管和透明留置导管配合使用后形成回血腔,回血腔与回血孔相通,医务人员就能快速清楚看见回血,避免医疗事故,且透明导管顶端设有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与针管完整配合,提高成功穿刺率,避免导管穿刺时开叉与撸管,导致穿刺失败;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便于操作,利于市场推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静脉留置针的导管尖端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静脉留置针针管(1)和透明留置导管(2),所述静脉留置针针管(1)上开设有回血孔(3)和输血通道(4);所述与静脉留置针针管(1)配合使用的透明留置导管(2)内依次开设有相通的第一圆柱通道(5)、圆台通道(6)和第二圆柱通道(7),所述圆台通道(6)的外缘延长线与第一圆柱通道(5)的外缘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夹角为α角,所述α角的角度为1°-8°,所述静脉留置针针管(1)和透明留置导管(2)配合使用后形成回血腔(8),所述回血腔(8)与回血孔(3)相通;所述透明留置导管(2)顶端设有第一圆台(9)和第二圆台(10),所述第一圆台(9)的外斜面与垂直平面形成γ角,所述γ角的角度为1°-20°,所述第二圆台(10)的外斜面与垂直平面形成β角,所述β角的角度为20°-6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材领域,尤其是一种静脉留置针的导管尖端成型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医用静脉注射的透明留置导管内腔为角度较小的椎体,当静脉留置针针管和透明留置导管配合使用时,静脉留置针针管外缘延长线和透明留置导管内腔延长线所形成的角度很小,于是造成静脉留置针针管外壁与透明留置导管内腔之间的空间很窄,回血很慢、回血量很小甚至医务人员根本看不见回血,在继续往前推针时可能刺穿破血管,造成医疗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清楚看见回血、回血更快;给医务人员操作更加精准、更加安全、更加容易穿刺的静脉留置针导管尖端成型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静脉留置针的导管尖端成型结构,包括静脉留置针针管和透明留置导管,所述静脉留置针针管上开设有回血孔和输血通道;所述与静脉留置针针管配合使用的透明留置导管内依次开设有相通的第一圆柱通道、圆台通道和第二圆柱通道,所述圆台通道的外缘延长线与第一圆柱通道的外缘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夹角为α角,所述α角的角度为1°-8°,所述静脉留置针针管和透明留置导管配合使用后形成回血腔,所述回血腔与回血孔相通;所述透明留置导管顶端设有所述透明留置导管顶端设有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所述第一圆台的外斜面与垂直平面形成γ角,所述γ角的角度为1°-20°,所述第二圆台的外斜面与垂直平面形成β角,所述β角的角度为20°-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静脉留置针的导管尖端成型结构,包括静脉留置针针管和透明留置导管,静脉留置针针管上开设有回血孔和输血通道;与静脉留置针针管配合使用的透明留置导管内依次开设有相通的第一圆柱通道、圆台通道和第二圆柱通道,静脉留置针针管和透明留置导管配合使用后形成回血腔,回血腔与回血孔相通,医务人员就能快速清楚看见回血,避免医疗事故,且透明留置导管顶端设有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与针管完整配合,提高成功穿刺率,避免导管穿刺时开叉与撸管,导致穿刺失败;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便于操作,利于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与静脉留置针针管配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传统透明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传统透明导管与静脉留置针针管配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的一种静脉留置针的导管尖端结构,包括静脉留置针针管1和透明留置导管2,所述静脉留置针针管1上开设有回血孔3和输血通道4;所述与静脉留置针针管1配合使用的透明留置导管2内依次开设有相通的第一圆柱通道5、圆台通道6和第二圆柱通道7,所述圆台通道6的外缘延长线与第一圆柱通道5的外缘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夹角为α角,所述α角的角度为1°-8°,所述静脉留置针针管1和透明留置导管2配合使用后形成回血腔8,所述回血腔8与回血孔3相通;所述透明留置导管2顶端设有所述透明留置导管2顶端设有第一圆台9和第二圆台10,所述第一圆台9的外斜面与垂直平面形成γ角,所述γ角的角度为1°-20°,所述第二圆台10的外斜面与垂直平面形成β角,所述β角的角度为20°-60°,这样的设计使透明留置导管与针管完整配合,提高成功穿刺率,避免留置导管穿刺时开叉与撸管,导致穿刺失败;在第一圆柱通道5、圆台通道6和第二圆柱通道7中,由于圆台通道6的存在,α角的角度设计区间为1°-8°,比传统的静脉留置针针管和透明留置导管配合使用后形成的回血空间更大,在使用时,医务人员就能快速清楚看见回血,当留置针针管连同透明留置导管被穿入静脉血管内,血液即由静脉留置针针管侧孔进入回血腔内,便于快速见到回血,表明穿刺正确到位,随即将静脉留置针针管从血管内退将出来,避免医疗事故。

本实施例的一种静脉留置针的导管尖端成型结构,包括静脉留置针针管和透明留置导管,静脉留置针针管上开设有回血孔和输血通道;与静脉留置针针管配合使用的透明留置导管内依次开设有相通的第一圆柱通道、圆台通道和第二圆柱通道,静脉留置针针管和透明导管配合使用后形成回血腔,回血腔与回血孔相通,医务人员就能快速清楚看见回血,避免医疗事故,且透明导管顶端设有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与针管完整配合,提高成功穿刺率,避免留置导管穿刺时开叉与撸管,导致穿刺失败;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便于操作,利于市场推广。

一种静脉留置针的导管尖端成型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静脉留置针的导管尖端成型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静脉留置针的导管尖端成型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静脉留置针的导管尖端成型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静脉留置针的导管尖端成型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384910.8 (22)申请日 2017.05.26 (71)申请人 浙江优特格尔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地址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袍江工业区越 英路 (72)发明人 刘伯福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53 代理人 冯子玲 (51)Int.Cl. A61M 5/15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静脉留置针的导管尖端成型结构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脉留置针的导管尖端 成型结构, 包括静脉留置针针管和透明留置导 。

2、管, 静脉留置针针管上开设有回血孔和输血通 道; 与静脉留置针针管配合使用的透明留置导管 内依次开设有相通的第一圆柱通道、 圆台通道和 第二圆柱通道, 圆台通道的外缘延长线与第一圆 柱通道的外缘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夹角为角, 所 述角的角度为1 -8 , 静脉留置针针管和透明 留置导管配合使用后形成回血腔, 回血腔与回血 孔相通, 医务人员就能快速清楚看见回血, 避免 医疗事故, 且透明导管顶端设有第一圆台和第二 圆台, 与针管完整配合, 提高成功穿刺率, 避免导 管穿刺时开叉与撸管, 导致穿刺失败; 本发明结 构简单, 使用效果好, 便于操作, 利于市场推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

3、页 CN 107185077 A 2017.09.22 CN 107185077 A 1.一种静脉留置针的导管尖端成型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静脉留置针针管 (1) 和透明 留置导管 (2) , 所述静脉留置针针管 (1) 上开设有回血孔 (3) 和输血通道 (4) ; 所述与静脉留 置针针管 (1) 配合使用的透明留置导管 (2) 内依次开设有相通的第一圆柱通道 (5) 、 圆台通 道 (6) 和第二圆柱通道 (7) , 所述圆台通道 (6) 的外缘延长线与第一圆柱通道 (5) 的外缘延长 线相交形成的夹角为 角, 所述 角的角度为1 -8 , 所述静脉留置针针管 (1) 和透明留置导 管。

4、 (2) 配合使用后形成回血腔 (8) , 所述回血腔 (8) 与回血孔 (3) 相通; 所述透明留置导管 (2) 顶端设有第一圆台 (9) 和第二圆台 (10) , 所述第一圆台 (9) 的外斜面与垂直平面形成角, 所述角的角度为1 -20 , 所述第二圆台 (10) 的外斜面与垂直平面形成 角, 所述 角的角 度为20 -60 。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7185077 A 2 一种静脉留置针的导管尖端成型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材领域, 尤其是一种静脉留置针的导管尖端成型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医用静脉注射的透明留置导管内腔为角度较小的椎体, 当静。

5、脉留置针针管和 透明留置导管配合使用时, 静脉留置针针管外缘延长线和透明留置导管内腔延长线所形成 的角度很小, 于是造成静脉留置针针管外壁与透明留置导管内腔之间的空间很窄, 回血很 慢、 回血量很小甚至医务人员根本看不见回血, 在继续往前推针时可能刺穿破血管, 造成医 疗事故。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清楚看见回血、 回血更快; 给医务人员操作 更加精准、 更加安全、 更加容易穿刺的静脉留置针导管尖端成型结构。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静脉留置针的导管尖端成型结构, 包括静脉留置针针管和透明留置导管, 所述静 脉留置针针管上开设有回血。

6、孔和输血通道; 所述与静脉留置针针管配合使用的透明留置导 管内依次开设有相通的第一圆柱通道、 圆台通道和第二圆柱通道, 所述圆台通道的外缘延 长线与第一圆柱通道的外缘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夹角为 角, 所述 角的角度为1 -8 , 所述静 脉留置针针管和透明留置导管配合使用后形成回血腔, 所述回血腔与回血孔相通; 所述透 明留置导管顶端设有所述透明留置导管顶端设有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 所述第一圆台的外 斜面与垂直平面形成角, 所述角的角度为1 -20 , 所述第二圆台的外斜面与垂直平面 形成 角, 所述 角的角度为20 -60 。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种静脉留置针的导管尖端成型。

7、结构, 包括静脉 留置针针管和透明留置导管, 静脉留置针针管上开设有回血孔和输血通道; 与静脉留置针 针管配合使用的透明留置导管内依次开设有相通的第一圆柱通道、 圆台通道和第二圆柱通 道, 静脉留置针针管和透明留置导管配合使用后形成回血腔, 回血腔与回血孔相通, 医务人 员就能快速清楚看见回血, 避免医疗事故, 且透明留置导管顶端设有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 与针管完整配合, 提高成功穿刺率, 避免导管穿刺时开叉与撸管, 导致穿刺失败; 本发明结 构简单, 使用效果好, 便于操作, 利于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与静脉留置针针管配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8、 图3为传统透明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传统透明导管与静脉留置针针管配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1/2 页 3 CN 107185077 A 3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的一种静脉留置针的导管尖端结构, 包括静脉留置针针管1和透明留置导 管2, 所述静脉留置针针管1上开设有回血孔3和输血通道4; 所述与静脉留置针针管1配合使 用的透明留置导管2内依次开设有相通的第一圆柱通道5、 圆台通道6和第二圆柱通道7, 所 述圆台通道6的外缘延长线与第一圆柱通道5的外缘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夹角为 角, 所述 角 的角度为1 -8 , 所述静脉留置针针管1和透明留置导管2配合使用。

9、后形成回血腔8, 所述回 血腔8与回血孔3相通; 所述透明留置导管2顶端设有所述透明留置导管2顶端设有第一圆台 9和第二圆台10, 所述第一圆台9的外斜面与垂直平面形成角, 所述角的角度为1 -20 , 所述第二圆台10的外斜面与垂直平面形成 角, 所述 角的角度为20 -60 , 这样的设计使透 明留置导管与针管完整配合, 提高成功穿刺率, 避免留置导管穿刺时开叉与撸管, 导致穿刺 失败; 在第一圆柱通道5、 圆台通道6和第二圆柱通道7中, 由于圆台通道6的存在, 角的角度 设计区间为1 -8 , 比传统的静脉留置针针管和透明留置导管配合使用后形成的回血空间 更大, 在使用时, 医务人员就能。

10、快速清楚看见回血, 当留置针针管连同透明留置导管被穿入 静脉血管内, 血液即由静脉留置针针管侧孔进入回血腔内, 便于快速见到回血, 表明穿刺正 确到位, 随即将静脉留置针针管从血管内退将出来, 避免医疗事故。 0008 本实施例的一种静脉留置针的导管尖端成型结构, 包括静脉留置针针管和透明留 置导管, 静脉留置针针管上开设有回血孔和输血通道; 与静脉留置针针管配合使用的透明 留置导管内依次开设有相通的第一圆柱通道、 圆台通道和第二圆柱通道, 静脉留置针针管 和透明导管配合使用后形成回血腔, 回血腔与回血孔相通, 医务人员就能快速清楚看见回 血, 避免医疗事故, 且透明导管顶端设有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 与针管完整配合, 提高成功 穿刺率, 避免留置导管穿刺时开叉与撸管, 导致穿刺失败; 本发明结构简单, 使用效果好, 便 于操作, 利于市场推广。 说明书 2/2 页 4 CN 107185077 A 4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2 页 5 CN 107185077 A 5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6 CN 107185077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