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交换注射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气液交换注射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15979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9.10 CN 203815979 U (21)申请号 201420219699.6 (22)申请日 2014.04.29 A61M 5/178(2006.01) A61M 5/32(2006.01) (73)专利权人 郭丽花 地址 518029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金湖路武 警医院宿舍大院 21 栋 2 单元 801 (72)发明人 郭丽花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气液交换注射器 (57) 摘要 一种气液交换注射器, 属于眼科治疗技术领 域, 其解决了针头位置移动及注气抽液造成的眼 压波动等问题, 其包括一个。
2、注吸针头、 一个螺旋 推进装置和一个注射器筒。所述注吸针头由两个 4.5#针头并排错位焊接组成, 焊接段长度约 4 毫 米, 向后错位的针头其后段折向呈 L 形, 其中直针 头与注射器筒连接, L 形针头与引流管连接 ; 所 述螺旋推进装置由一个螺丝杆和一个 U 形支架组 成, 其中, U 形支架的底部中央有一个螺丝孔, 与 螺丝杆的螺纹相匹配, 螺丝杆正对注射器活塞推 杆尾端, U 形支架的两侧端部各有一个 F 形卡槽, 与注射器筒法兰连接固定 ; 所述注射器筒为普通 注射器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操作 过程中针头固定, 眼压平稳, 不仅简化了操作, 而 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15979 U CN 203815979 U 1/1 页 2 1. 一种气液交换注射器, 包括一个注吸针头、 一个螺旋推进装置和一个注射器筒, 所 述注吸针头包括一个与注射器筒连接的直针头和一个与引流管连接的 L 形针头,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注吸针头由两个 4.5#针头并排错位焊接组成, 焊接段长度约 4 毫米, 向后错位的针 头其后段折向呈 L 形 ; 所述螺旋推进装置包括一个螺丝杆。
4、和一个 U 形支架,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 U 形支架的底部中央有一个螺丝孔, 与所述螺丝杆的螺纹相匹配, 所述螺丝杆正对注射 器活塞推杆尾端, 所述U形支架的两侧端部各有一个F形卡槽, 与所述注射器筒法兰连接固 定 ; 所述注射器筒为普通注射器筒。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815979 U 2 1/2 页 3 一种气液交换注射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治疗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气液交换注射器。 背景技术 0002 视网膜脱离是严重而复杂的致盲性眼病, 目前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复杂性视 网膜脱离, 手术治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玻璃体切割手术后, 尤其是采用膨胀性气体。
5、作 为术后眼内填充物后, 由于气体会在一段时间内自行吸收, 因此气液交换成为玻璃体切割 术后的一种必须的补充治疗。传统的气液交换是采取两针法, 一注射器针头从鼻侧刺入眼 内进行注气, 另一注射器针头从颞侧刺入眼内引流眼内液体, 需要助手很好配合控制注气 速度, 来维持眼内压的动态平衡, 在术中由于患者处于侧卧位, 术者操作空间小, 操作困难, 在有晶体眼容易碰伤晶状体, 同时有两根针刺入眼内, 增加感染机会。近年, 眼科工作者改 进了传统的两针法, 采用一针法进行气液交换, 手术由一人操作, 通过反复多次调整进针深 浅交替完成眼内注气 ( 进针达眼球中央 ) 和液体引流( 退针到液面下 ), 。
6、比双人操作容易, 也减少眼内感染的机会。但是, 这种一针法气液交换, 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 注气和液体引 流不能同时进行, 针头位置需要调整, 注气时针头应达眼球中央在可视状态下, 以免将气体 注入视网膜下, 引流液体时针头又需退回到液体中, 如此反复, 不仅增加了操作的难度, 而 且增加了对眼组织的创伤及感染机会, 眼压波动仍然较大, 注气时眼压升高, 抽液时眼压下 降, 而且普通的注射器轻微的推进和抽吸动作都会造成眼压的较大波动, 从而增加了其它 并发症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上述提到的气液交换技术中的针头位置需要反复移动, 操作繁琐, 眼压波动 较大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提出。
7、一种气液交换注射器, 可以简化操作, 操作过程中注气和液体 引流同时进行, 针头不需变换位置, 同时, 注射器活塞杆的推动由手推变为螺旋推进, 活塞 缓慢前进, 眼压平稳。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气液交换注射器, 包括一个 注吸针头、 一个螺旋推进装置和一个注射器筒。注吸针头由两个 4.5#针头并排错位焊接组 成, 焊接段长度约4毫米, 向后错位的针头其后段折向呈L形, 使用时, 直针头与注射器筒连 接, L 形针头与引流管连接 ; 螺旋推进装置由一个螺丝杆和一个 U 形支架组成, 其中, 在 U 形 支架的底部中央有一个螺丝孔, 与螺丝杆的螺纹相匹配, 。
8、以保证螺丝杆的旋进和旋出, 并使 螺丝杆正对注射器活塞推杆尾端, 在U形支架的两侧端部各有一个F形卡槽, 与注射器筒法 兰连接固定, 使用时, 通过旋进螺丝杆, 推进注射器活塞, 相对平缓地将注射器内气体注入 眼内 ; 注射器筒为普通注射器筒。 0005 操作时, 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 于颞下方平坦部进针, 直针头头部经过眼内液体部 分到达眼球中央气体部分, L 形针头头部位于眼内液体部分, 眼内液体经 L 形针头流出进入 引流管 ; 确认直针头头部位于眼球中央部分后, 开始旋进螺丝杆推进注射器, 将注射器内气 说 明 书 CN 203815979 U 3 2/2 页 4 体缓慢推入眼内, 补。
9、充眼内压力, 直至液体完全流出 ; 操作结束之前, 先退出注吸针头焊接 段即退出 L 形针头, 检查眼压适中后, 停止气体推入, 再将注吸针头全部退出, 气液交换完 成。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针头刺入眼球后不再需要移动, 注气和液体引流即 可同时进行, 操作更加简便, 同时减少对眼球的创伤和感染机会 ; 缓慢的注气方式, 保证气 液交换过程中眼压平稳, 避免因眼压波动而引起其它并发症。 0007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0009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0 图 3 为本实。
10、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1 图中 1- 注吸针头直针头 2- 注吸针头 L 型针头 3- 螺丝杆 4-U 形支架 5- 螺丝孔 6-F 形卡槽 7- 注射器推杆 8- 注射器活塞 9- 注射器法兰 10- 注射器内气体 11- 眼内液体部 分 12- 眼内气体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请参看附图 3。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液交换注射器, 由注吸针头、 注射器筒和螺旋推 进装置组成。 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 于颞下方平坦部进针, 直针头1经过眼内液体部分11到 达眼内气体部分 12, L 形针头 2 位于眼内液体部分 11 ; 看到眼球中央直针头 1 后, 开始旋进 螺丝杆 3 推动注射。
11、器活塞推杆 7 迫使活塞 8 前进, 将注射器内气体 10 缓慢推入眼内气体部 分12, 补充眼内压, 眼内液体11经L形针头2流出, 全部进入引流管 ; 气液交换结束前, 先退 出注吸针头焊接段即退出 L 形针头, 检查眼压适中后, 停止注气, 再完全退出注吸针头。螺 旋推进装置的 U 形支架 4, 底部中央螺丝孔 5 与螺丝杆 3 螺纹匹配, 两侧端部 F 形卡槽 6 与 注射器筒法兰 9 固定连接。 说 明 书 CN 203815979 U 4 1/3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15979 U 5 2/3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15979 U 6 3/3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15979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