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科消毒给药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耳鼻喉科消毒给药器.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004673.2 (22)申请日 2018.01.03 (71)申请人 吴军喜 地址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衡路826号 (72)发明人 吴军喜李涛涛杨军峰马永义 (51)Int.Cl. A61M 15/00(2006.01) A61M 1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耳鼻喉科消毒给药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消毒给药器, 其 结构包括: 机体、 电源开关、 雾量调节旋钮、 喷雾 口、 气导管、 雾化杯、 喷嘴、 喷口、 雾。
2、化盖、 把手, 机 体竖直安装于把手下端并且为一体化结构, 电源 开关截面为矩形结构且水平嵌入机体内部并且 采用过盈配合, 本发明机体实现了在相对的治疗 时间内吸入的雾化量适宜, 不易造成气管内壁粘 膜发涨, 造成气管堵塞, 雾化的颗粒超细, 并且不 易碰撞结合, 人体吸入舒适, 而且能进入支气管、 肺部等气管, 临床效果极佳, 特适宜下呼吸道疾 病治疗, 在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 和肺部沉积, 从而达到无痛、 迅速有效治疗的目 的。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08392708 A 2018.08.14 CN 108392708 A 1.一种耳鼻喉科消毒给药器, 。
3、其结构包括: 机体(1)、 电源开关(2)、 雾量调节旋钮(3)、 喷雾口(4)、 气导管(5)、 雾化杯(6)、 喷嘴(7)、 喷口(8)、 雾化盖(9)、 把手(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体(1)竖直安装于把手(10)下端并且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电源开关(2)截面为矩 形结构且水平嵌入机体(1)内部并且采用过盈配合, 所述雾量调节旋钮(3)水平紧贴于机体 (1)侧端并且采用机械连接, 所述喷雾口(4)垂直安装于雾量调节旋钮(3)上端并且与机体 (1)采用相配合, 所述气导管(5)水平嵌入机体(1)内部并且与雾化杯(6)采用间隙配合, 所 述雾化杯(6)竖直固定在机体(1)上端并且采用相。
4、扣合方式, 所述雾化杯(6)与雾化盖(9)轴 心共线, 所述喷嘴(7)与喷口(8)轴心共线, 所述喷口(8)截面为圆形结构且水平安装于雾化 杯(6)上端右侧, 所述雾化盖(9)垂直固定在雾化杯(6)顶端并且焊接在一起, 所述把手(10) 竖直固定在雾化杯(6)左端并且与机体(1)焊接在一起; 所述机体(1)由药杯(101)、 第一连杆(102)、 第一固定板(103)、 第一弹簧(104)、 限位块 (105)、 弹簧(106)、 传动板(107)、 固定块(108)、 第二连杆(109)、 下导体(110)、 滑轮(111)、 钢丝绳(112)、 第二弹簧(113)、 传导块(114)、 向。
5、导杆(115)、 第二固定板(116)、 推杆(117)、 升降装置(118)、 上导体(119)、 接头(120)、 过滤网门(121)、 开关板(122)、 第三连杆(123)、 电缆(124)、 导气孔(125)组成; 所述药杯(101)截面为矩形结构且水平固定限位块(105)左端并且与导气孔(125)采用 过盈配合, 所述第一连杆(102)水平固定在限位块(105)侧端并且采用机械连接, 所述第一 固定板(103)垂直安装于限位块(105)下端并且与第一弹簧(104)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第一 弹簧(104)与第一固定板(103)轴心共线, 所述限位块(105)截面为矩形结构且水平固定在。
6、 导气孔(125)右端并且焊接在一起, 所述弹簧(106)竖直安装于传动板(107)上端并且与滑 轮(111)采用相配合, 所述传动板(107)垂直固定在固定块(108)底端, 所述固定块(108)水 平安装于弹簧(106)右端并且与第二连杆(109)采用机械连接, 所述第二连杆(109)水平紧 贴于固定块(108)侧端, 所述下导体(110)竖直固定在上导体(119)下端并且与升降装置 (118)采用相配合, 所述滑轮(111)截面为圆形结构且竖直固定在钢丝绳(112)下端并且与 弹簧(106)采用过盈配合, 所述钢丝绳(112)水平安装于第一弹簧(104)右端, 所述第二弹簧 (113)水。
7、平固定在弹簧(106)右端并且与第二固定板(116)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传导块(114) 共设有两个且均匀安装于第二弹簧(113)上端, 所述向导杆(115)共设有两个且均匀嵌入传 导块(114)内部右端并且采用电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板(116)与第二弹簧(113)轴心共线, 所 述推杆(117)截面为矩形结构且水平嵌入上导体(119)内部左端并且与第三连杆(123)采用 相配合, 所述升降装置(118)竖直贯穿于下导体(110)内部并且与上导体(119)采用电连接, 所述上导体(119)与下导体(110)轴心共线, 所述接头(120)水平固定在弹簧(106)右端并且 与喷雾口(4)为一体化结。
8、构, 所述过滤网门(121)水平安装于接头(120)左端并且与升降装 置(118)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开关板(122)与电源开关(2)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第三连杆 (123)竖直固定在电缆(124)下端并且与向导杆(115)采用相配合, 所述电缆(124)垂直嵌入 限位块(105)内部并且与开关板(122)采用电连接, 所述导气孔(125)水平嵌入药杯(101)内 部右侧并且与限位块(105)采用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消毒给药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120)与过 滤网门(121)轴心共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消毒给药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气。
9、孔(125)截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8392708 A 2 面为矩形结构且水平嵌入药杯(101)内部右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消毒给药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杆(102) 与限位块(105)为一体化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消毒给药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杆(102) 水平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03)左侧并且与第一弹簧(104)采用机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消毒给药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板(107)垂 直固定在弹簧(106)底端并且与固定块(108)采用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消毒。
10、给药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装置(118) 竖直嵌入上导体(119)内部并且采用螺母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消毒给药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板(122)竖 直安装于上导体(119)上端并且与电缆(124)采用电连接。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8392708 A 3 一种耳鼻喉科消毒给药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一种耳鼻喉科消毒给药器, 属于耳鼻喉科消毒给药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耳鼻咽喉为人体头面部对外开放的始端, 易受环境、 物理、 化学、 生物因素的不良 刺激而出现结构和功能障碍, 其中以各种炎性病变居多, 各种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
11、 药物治 疗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耳鼻咽喉因功能结构不同, 药物品种、 剂型亦各不相同, 可 分为全身应用和局部应用两大类。 0003 但现有技术不够完善, 超声波雾化器产生的雾粒大, 雾化快, 导致患者吸入过多的 水蒸气, 使呼吸道湿化, 呼吸道内原先部分堵塞支气管的干稠分泌物吸收水分后膨胀, 加大 呼吸道阻力, 可能会产生缺氧现象, 且超声波雾化器会使药液结成水珠挂在内腔壁上, 对下 呼吸道疾病效果不佳, 对药物需求量大, 造成浪费的现象。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耳鼻喉科消毒给药器, 以解决 现有技术不够完善, 超声波雾化器产生的雾粒大, 。
12、雾化快, 导致患者吸入过多的水蒸气, 使 呼吸道湿化, 呼吸道内原先部分堵塞支气管的干稠分泌物吸收水分后膨胀, 加大呼吸道阻 力, 可能会产生缺氧现象, 且超声波雾化器会使药液结成水珠挂在内腔壁上, 对下呼吸道疾 病效果不佳, 对药物需求量大, 造成浪费的现象。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耳鼻喉科消毒给 药器, 其结构包括: 机体、 电源开关、 雾量调节旋钮、 喷雾口、 气导管、 雾化杯、 喷嘴、 喷口、 雾 化盖、 把手, 所述机体竖直安装于把手下端并且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电源开关截面为矩形结 构且水平嵌入机体内部并且采用过盈配合, 所述雾量调节旋。
13、钮水平紧贴于机体侧端并且采 用机械连接, 所述喷雾口垂直安装于雾量调节旋钮上端并且与机体采用相配合, 所述气导 管水平嵌入机体内部并且与雾化杯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雾化杯竖直固定在机体上端并且采 用相扣合方式, 所述雾化杯与雾化盖轴心共线, 所述喷嘴与喷口轴心共线, 所述喷口截面为 圆形结构且水平安装于雾化杯上端右侧, 所述雾化盖垂直固定在雾化杯顶端并且焊接在一 起, 所述把手竖直固定在雾化杯左端并且与机体焊接在一起, 所述机体由药杯、 第一连杆、 第一固定板、 第一弹簧、 限位块、 弹簧、 传动板、 固定块、 第二连杆、 下导体、 滑轮、 钢丝绳、 第 二弹簧、 传导块、 向导杆、 第二固定板。
14、、 推杆、 升降装置、 上导体、 接头、 过滤网门、 开关板、 第 三连杆、 电缆、 导气孔组成, 所述药杯截面为矩形结构且水平固定限位块左端并且与导气孔 采用过盈配合, 所述第一连杆水平固定在限位块侧端并且采用机械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板 垂直安装于限位块下端并且与第一弹簧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一固定板轴心共 线, 所述限位块截面为矩形结构且水平固定在导气孔右端并且焊接在一起, 所述弹簧竖直 安装于传动板上端并且与滑轮采用相配合, 所述传动板垂直固定在固定块底端, 所述固定 块水平安装于弹簧右端并且与第二连杆采用机械连接, 所述第二连杆水平紧贴于固定块侧 说明书 1/4 页 4 CN。
15、 108392708 A 4 端, 所述下导体竖直固定在上导体下端并且与升降装置采用相配合, 所述滑轮截面为圆形 结构且竖直固定在钢丝绳下端并且与弹簧采用过盈配合, 所述钢丝绳水平安装于第一弹簧 右端, 所述第二弹簧水平固定在弹簧右端并且与第二固定板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传导块共 设有两个且均匀安装于第二弹簧上端, 所述向导杆共设有两个且均匀嵌入传导块内部右端 并且采用电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第二弹簧轴心共线, 所述推杆截面为矩形结构且水平 嵌入上导体内部左端并且与第三连杆采用相配合, 所述升降装置竖直贯穿于下导体内部并 且与上导体采用电连接, 所述上导体与下导体轴心共线, 所述接头水平固定在。
16、弹簧右端并 且与喷雾口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过滤网门水平安装于接头左端并且与升降装置采用间隙配 合, 所述开关板与电源开关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第三连杆竖直固定在电缆下端并且与向导 杆采用相配合, 所述电缆垂直嵌入限位块内部并且与开关板采用电连接, 所述导气孔水平 嵌入药杯内部右侧并且与限位块采用过盈配合。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接头与过滤网门轴心共线。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导气孔截面为矩形结构且水平嵌入药杯内部右端。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连杆与限位块为一体化结构。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连杆水平固定在第一固定板左侧并且与第一弹簧采用机械连 接。 0010 进一步地, 。
17、所述传动板垂直固定在弹簧底端并且与固定块采用相配合。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升降装置竖直嵌入上导体内部并且采用螺母固定。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开关板竖直安装于上导体上端并且与电缆采用电连接。 0013 有益效果 0014 本发明一种耳鼻喉科消毒给药器, 实现了在相对的治疗时间内吸入的雾化量适 宜, 不易造成气管内壁粘膜发涨, 造成气管堵塞, 雾化的颗粒超细, 并且不易碰撞结合, 人体 吸入舒适, 而且能进入支气管、 肺部等气管, 临床效果极佳, 特适宜下呼吸道疾病治疗, 在药 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 从而达到无痛、 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 通过阅。
18、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6 图1为本发明一种耳鼻喉科消毒给药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一种耳鼻喉科消毒给药器的机体内部结构图。 0018 图3为本发明一种耳鼻喉科消毒给药器的机体内部传动图。 0019 图4为图3中的A。 0020 图中: 机体-1、 电源开关-2、 雾量调节旋钮-3、 喷雾口-4、 气导管-5、 雾化杯-6、 喷 嘴-7、 喷口-8、 雾化盖-9、 把手-10、 药杯-101、 第一连杆-102、 第一固定板-103、 第一弹簧- 104、 限位块-105、 弹簧-106、 传动板-1。
19、07、 固定块-108、 第二连杆-109、 下导体-110、 滑轮- 111、 钢丝绳-112、 第二弹簧-113、 传导块-114、 向导杆-115、 第二固定板-116、 推杆-117、 升 降装置-118、 上导体-119、 接头-120、 过滤网门-121、 开关板-122、 第三连杆-123、 电缆-124、 导气孔-125。 说明书 2/4 页 5 CN 108392708 A 5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22 请参阅图1-图4, 本发明提供一种耳鼻喉科消毒给药。
20、器技术方案: 其结构包括: 机 体1、 电源开关2、 雾量调节旋钮3、 喷雾口4、 气导管5、 雾化杯6、 喷嘴7、 喷口8、 雾化盖9、 把手 10, 所述机体1竖直安装于把手10下端并且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电源开关2截面为矩形结构 且水平嵌入机体1内部并且采用过盈配合, 所述雾量调节旋钮3水平紧贴于机体1侧端并且 采用机械连接, 所述喷雾口4垂直安装于雾量调节旋钮3上端并且与机体1采用相配合, 所述 气导管5水平嵌入机体1内部并且与雾化杯6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雾化杯6竖直固定在机体1 上端并且采用相扣合方式, 所述雾化杯6与雾化盖9轴心共线, 所述喷嘴7与喷口8轴心共线, 所述喷口8截面为。
21、圆形结构且水平安装于雾化杯6上端右侧, 所述雾化盖9垂直固定在雾化 杯6顶端并且焊接在一起, 所述把手10竖直固定在雾化杯6左端并且与机体1焊接在一起, 所 述机体1由药杯101、 第一连杆102、 第一固定板103、 第一弹簧104、 限位块105、 弹簧106、 传动 板107、 固定块108、 第二连杆109、 下导体110、 滑轮111、 钢丝绳112、 第二弹簧113、 传导块 114、 向导杆115、 第二固定板116、 推杆117、 升降装置118、 上导体119、 接头120、 过滤网门 121、 开关板122、 第三连杆123、 电缆124、 导气孔125组成, 所述药杯10。
22、1截面为矩形结构且水 平固定限位块105左端并且与导气孔125采用过盈配合, 所述第一连杆102水平固定在限位 块105侧端并且采用机械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板103垂直安装于限位块105下端并且与第一 弹簧104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第一弹簧104与第一固定板103轴心共线, 所述限位块105截面 为矩形结构且水平固定在导气孔125右端并且焊接在一起, 所述弹簧106竖直安装于传动板 107上端并且与滑轮111采用相配合, 所述传动板107垂直固定在固定块108底端, 所述固定 块108水平安装于弹簧106右端并且与第二连杆109采用机械连接, 所述第二连杆109水平紧 贴于固定块108侧端, 。
23、所述下导体110竖直固定在上导体119下端并且与升降装置118采用相 配合, 所述滑轮111截面为圆形结构且竖直固定在钢丝绳112下端并且与弹簧106采用过盈 配合, 所述钢丝绳112水平安装于第一弹簧104右端, 所述第二弹簧113水平固定在弹簧106 右端并且与第二固定板116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传导块114共设有两个且均匀安装于第二弹 簧113上端, 所述向导杆115共设有两个且均匀嵌入传导块114内部右端并且采用电连接, 所 述第二固定板116与第二弹簧113轴心共线, 所述推杆117截面为矩形结构且水平嵌入上导 体119内部左端并且与第三连杆123采用相配合, 所述升降装置118竖直。
24、贯穿于下导体110内 部并且与上导体119采用电连接, 所述上导体119与下导体110轴心共线, 所述接头120水平 固定在弹簧106右端并且与喷雾口4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过滤网门121水平安装于接头120左 端并且与升降装置118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开关板122与电源开关2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第三 连杆123竖直固定在电缆124下端并且与向导杆115采用相配合, 所述电缆124垂直嵌入限位 块105内部并且与开关板122采用电连接, 所述导气孔125水平嵌入药杯101内部右侧并且与 限位块105采用过盈配合, 所述接头120与过滤网门121轴心共线, 所述导气孔125截面为矩 形结构且水平嵌。
25、入药杯101内部右端, 所述第一连杆102与限位块105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第 一连杆102水平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03左侧并且与第一弹簧104采用机械连接, 所述传动板 107垂直固定在弹簧106底端并且与固定块108采用相配合, 所述升降装置118竖直嵌入上导 说明书 3/4 页 6 CN 108392708 A 6 体119内部并且采用螺母固定, 所述开关板122竖直安装于上导体119上端并且与电缆124采 用电连接。 0023 本专利所述的机体1在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 加上季节转换期间的气候 的骤寒骤暖, 呼吸道的疾病患者大大地增加, 传统的吃药打针治疗的模式是无法满足各种 的复。
26、杂的治疗的条件和现代人对生活的高品质的需求的, 因此药液的雾化治疗就显得是意 义非常重大了。 0024 在一种耳鼻喉科消毒给药器进行使用时, 通过操作人员将机体1侧端的电源开关2 启动使电流进行通电, 再通过机体1内部结构的药杯101倒入药水使导气孔125能够进行对 药水的吸取并使限位块105侧端的第一连杆102进行传动并触碰机关第一固定板103使滑轮 111往下坠落来与弹簧106进行相配合工作, 再通过传动板107与固定块108进行电连接工作 使第二连杆109触碰第二固定板116达到向导杆115对第三连杆123的传动并使推杆117推动 升降装置118使药水经过过滤网门121中并通过接头120。
27、进行与气导管5的传输, 而后通过病 人将喷嘴7放置于嘴部使喷口8进行对呼吸道和肺部的喷射, 实现了在相对的治疗时间内吸 入的雾化量适宜, 不易造成气管内壁粘膜发涨, 造成气管堵塞, 雾化的颗粒超细, 并且不易 碰撞结合, 人体吸入舒适, 而且能进入支气管、 肺部等气管, 临床效果极佳, 特适宜下呼吸道 疾病治疗, 在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 从而达到无痛、 迅速有效治 疗的目的。 0025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不够完善, 超声波雾化器产生的雾粒大, 雾化快, 导 致患者吸入过多的水蒸气, 使呼吸道湿化, 呼吸道内原先部分堵塞支气管的干稠分泌物吸 收水分后膨胀, 加大呼。
28、吸道阻力, 可能会产生缺氧现象, 且超声波雾化器会使药液结成水珠 挂在内腔壁上, 对下呼吸道疾病效果不佳, 对药物需求量大, 造成浪费的现象, 本发明通过 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 实现了在相对的治疗时间内吸入的雾化量适宜, 不易造成气管内壁 粘膜发涨, 造成气管堵塞, 雾化的颗粒超细, 并且不易碰撞结合, 人体吸入舒适, 而且能进入 支气管、 肺部等气管, 临床效果极佳, 特适宜下呼吸道疾病治疗, 在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 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 从而达到无痛、 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 002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 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
29、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 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因此,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 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 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 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7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明书 4/4 页 7 CN 108392708 A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8 CN 108392708 A 8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3 页 9 CN 108392708 A 9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0 CN 108392708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