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pdf

上传人:没水****6 文档编号:8528783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3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653113.0

申请日:

20170607

公开号:

CN207785628U

公开日:

2018083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16/16

主分类号:

A61M16/16

申请人:

新乡市康贝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永康,刘彦波,董雪静,王志平,刘俊红

地址:

453400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满村东工业区

优先权:

CN201720653113U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韩晓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包括湿化瓶,鼻氧管,湿化瓶包括瓶体,瓶盖,瓶盖通过螺纹部与瓶体上端固定连接,瓶盖中部设有圆柱平台,圆柱平台内设有平台腔,圆柱平台上端中部设有进气口,圆柱平台侧面中部设有出气口,鼻氧管连接出气口,所述圆柱平台外两侧均匀固定设有限位柱,限位柱为柱状结构,限位柱高度小于出气口高度,限位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鼻氧管的外径,瓶盖边缘设有侧壁,侧壁沿瓶盖边缘延伸环绕一周,侧壁高度不大于出气口高度,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不增加额外配件和成本的基础上很好的实现了鼻氧管与湿化瓶的结合包装。

权利要求书

1.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包括湿化瓶,鼻氧管本体(9),湿化瓶包括瓶体(1),瓶盖(2),瓶盖(2)通过螺纹部(3)与瓶体(1)上端固定连接,瓶盖(2)中部设有圆柱平台(6),圆柱平台(6)内设有平台腔(61),平台腔(61)上端中部设有进气口(7),圆柱平台(6)侧面中部设有出气口(8),鼻氧管本体(9)连接出气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平台(6)外两侧均匀固定设有限位柱(5),限位柱(5)为柱状结构,限位柱(5)高度小于出气口(8)高度,限位柱(5)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鼻氧管本体(9)的外径,瓶盖(2)边缘设有侧壁(4),侧壁(4)沿瓶盖(2)边缘延伸环绕一周,侧壁(4)高度不大于出气口(8)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7)为竖直中空接头管,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进气口(7)连通进气管(13),进气管(13)延伸至瓶体(1)下部,出气口(8)为横向中空接头管,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出气口(8)连通出气管(12),出气管(12)设于平台腔(6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12)连接过滤器(14),过滤器(14)端部呈喇叭状,内设有过滤棉挡边(141),过滤棉(142)嵌入过滤棉挡边(14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与瓶盖(2)接触处设有密封圈(20),密封圈(20)为医用橡胶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上设有水位刻度线(15),水位刻度线(15)一侧设有上水位警示线(17)和下水位警示线(16),上水位警示线(17)对应于水位刻度线上端,上水位警示线(17)为黄色条状带,下水位警示线(16)对应于水位刻度线下端,下水位警示线(16)为红色条状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上设有使用标示区(18),使用标示区(18)下部设有护理标识区(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氧管本体(9)上设有鼻氧管出气口(10),鼻氧管出气口(10)上部套装有防护套,防护套包括套体(111),套体(111)端部一体设有外翻边(112),外翻边(112)外表面呈弧线型,沿套体出口延伸一周,外翻边(112)下端与鼻氧管出气口(10)边缘抵近接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

背景技术

湿化鼻氧管是一款康复设备及病房护理耗材,主要用于医用中心供氧系统。一般包括湿化瓶与鼻氧管,其中湿化瓶用于湿润氧气,鼻氧管用于将氧气供输。

现有的湿化瓶和吸氧管往往单独包装,使用时需要医护人员单独将吸氧管包装打开,再从湿化瓶包装袋中取出湿化瓶,后将吸氧管与湿化瓶连接到一起,湿化瓶与吸氧管需要重新固定连接,整个过程相对繁琐。将湿化瓶与鼻氧管合在一起包装但往往湿化瓶和鼻氧管分开放置于包装袋里,同样在使用时需要重新将两者连接,现有的文献中也有将湿化瓶与鼻氧管结合后包装的如缠绕在湿化瓶体表面,但此种结合方式存在不仅影响美观,因湿化瓶表面光华也容易脱落不易实施等诸多不便,因此如何将湿化瓶和鼻氧管简单方便结合在一起,增强使用时的操作便捷程度,同时对湿化瓶鼻氧管进行性能优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

管,包括湿化瓶,鼻氧管本体,湿化瓶包括瓶体,瓶盖, 瓶盖通过螺纹部与瓶体上端固定连接,瓶盖中部设有圆柱平台,圆柱平台内设有平台腔,平台腔上端中部设有进气口,圆柱平台侧面中部设有出气口,鼻氧管本体连接出气口,所述圆柱平台外两侧均匀固定设有限位柱,限位柱为柱状结构,限位柱高度小于出气口高度,限位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鼻氧管本体的外径,瓶盖边缘设有侧壁,侧壁沿瓶盖边缘延伸环绕一周,侧壁高度不大于出气口高度。

所述进气口为竖直中空接头管,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进气口连通进气管,进气管延伸至瓶体下部,出气口为横向中空接头管,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出气口连通出气管,出气管设于平台腔内。

所述出气管连接过滤器,过滤器端部呈喇叭状,内设有过滤棉挡边,过滤棉嵌入过滤棉挡边内。

所述瓶体与瓶盖接触处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为医用橡胶密封圈。

所述瓶体上设有水位刻度线,水位刻度线一侧设有上水位警示线和下水位警

示线,上水位警示线对应于水位刻度线上端,上水位警示线为黄色条状带,下水位警示线对应于水位刻度线下端,下水位警示线为红色条状带。

所述瓶体上设有使用标示区,使用标示区下部设有护理标识区。

所述鼻氧管本体上设有鼻氧管出气口,鼻氧管出气口上部套装有防护套,防护套包括套体,套体端部一体设有外翻边,外翻边外表面呈弧线型,沿套体出口延伸一周,外翻边下端与鼻氧管出气口边缘抵近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包括湿化瓶,鼻氧管本体,湿化瓶包括瓶体,瓶盖, 瓶盖通过螺纹部与瓶体上端固定连接,瓶盖中部设有圆柱平台,圆柱平台内设有平台腔,圆柱平台上端中部设有进气口,圆柱平台侧面中部设有出气口,鼻氧管本体连接出气口,所述圆柱平台外两侧均匀固定设有限位柱,限位柱为柱状结构,限位柱高度小于出气口高度,限位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鼻氧管本体的外径,瓶盖边缘设有侧壁,侧壁沿瓶盖边缘延伸环绕一周,侧壁高度不大于出气口高度,限位柱可以在使用时将鼻氧管本体嵌入其中,因限位柱具有一定高度,且设置于圆柱平台两侧,因此可以将鼻氧管本体绕着圆柱平台多次缠绕,且可缠绕多层,可将不同长度鼻氧管本体固定于限位柱之间,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不增加额外配件和成本的基础上很好的实现了鼻氧管本体与湿化瓶的结合包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鼻氧管出气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套体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2、3、4、5、6所示的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包括湿化瓶,鼻氧管

本体9,湿化瓶包括瓶体1,瓶盖2, 瓶盖2通过螺纹部3与瓶体1上端固定连接,瓶体1与瓶盖2接触处设有密封圈20,密封圈20为医用橡胶密封圈。所述瓶盖2中部设有圆柱平台6,圆柱平台6内设有平台腔61,平台腔61上端中部设有进气口7,圆柱平台6侧面中部设有出气口8,进气口7为竖直中空接头管,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方便与外部管路的插接,进气口7连通进气管13,进气管13延伸至瓶体1下部,出气口8为横向中空接头管,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方便与外部管路的插接,出气口8连通出气管12,出气管12设于平台腔61内。出气管12连接过滤器14,过滤器14端部呈喇叭状,内设有过滤棉挡边141,过滤棉142嵌入过滤棉挡边141内。鼻氧管本体9连接出气口8,圆柱平台6外两侧均匀固定设有限位柱5,限位柱5为柱状结构,限位柱5高度小于出气口8高度,限位柱5数量根据具体情况设置,限位柱5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鼻氧管本体9的外径,使用前鼻氧管本体9放入限位柱5间,限位柱5能使得鼻氧管卷放时不错位,瓶盖2边缘设有侧壁4,侧壁4沿瓶盖2边缘延伸环绕一周,侧壁4高度不大于出气口8高度使用前将鼻氧管本体9连接出气口8,后将鼻氧管本体9缠绕于瓶盖2上,缠绕中依靠限位柱5将单圈鼻氧管本体9固定限位,缠绕多层后将鼻氧管本体9末端固定于限位柱5之间,也可用胶带将鼻氧管本体9末端固定。

瓶体1上设有水位刻度线15,水位刻度线15一侧设有上水位警示线17和下水位警示线16,上水位警示线17对应于水位刻度线上端,上水位警示线17为黄色条状带,下水位警示线16对应于水位刻度线下端,下水位警示线16为红色条状带。警示线的设置可以提醒医护人员注意警戒水位,便于对病人进行护理,瓶体1上设有使用标示区18,使用标示区18下部设有护理标识区19,使用标示区18上注明湿化鼻氧管使用说明,护理标识区19用于说明病人护理注意事项,实现医护人员及科学护理。鼻氧管本体9上设有鼻氧管出气口10,鼻氧管出气口10上部套装有防护套,防护套包括套体111,套体111端部一体设有外翻边112,外翻边112外表面呈弧线型,沿套体出口延伸一周,外翻边112下端与鼻氧管出气口10边缘抵近接触。在冬天时普通鼻氧管的管壁开口边缘因为塑料比较硬会伤害刺激到鼻腔,而外翻边的设置则克服了上述缺陷减少了对鼻孔的刺激。

本实用新型未指出的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应当知晓的常用结构,本实用新型未指出的连接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应当知晓的常用连接方式。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653113.0 (22)申请日 2017.06.07 (73)专利权人 新乡市康贝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53400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满村东 工业区 (72)发明人 刘永康刘彦波董雪静王志平 刘俊红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8 代理人 韩晓莉 (51)Int.Cl. A61M 16/1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 次性。

2、使用湿化鼻氧管,包括湿化瓶, 鼻氧管, 湿化 瓶包括瓶体, 瓶盖,瓶盖通过螺纹部与瓶体上端 固定连接, 瓶盖中部设有圆柱平台, 圆柱平台内 设有平台腔, 圆柱平台上端中部设有进气口, 圆 柱平台侧面中部设有出气口, 鼻氧管连接出气 口, 所述圆柱平台外两侧均匀固定设有限位柱, 限位柱为柱状结构, 限位柱高度小于出气口高 度, 限位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鼻氧管的外径, 瓶 盖边缘设有侧壁, 侧壁沿瓶盖边缘延伸环绕一 周, 侧壁高度不大于出气口高度, 本实用新型整 体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在不增加额外配件和成 本的基础上很好的实现了鼻氧管与湿化瓶的结 合包装。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6页 。

3、CN 207785628 U 2018.08.31 CN 207785628 U 1.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包括湿化瓶, 鼻氧管本体 (9) , 湿化瓶包括瓶体 (1) , 瓶盖 (2) , 瓶盖 (2) 通过螺纹部 (3) 与瓶体 (1) 上端固定连接, 瓶盖 (2) 中部设有圆柱平台 (6) , 圆 柱平台 (6) 内设有平台腔 (61) , 平台腔 (61) 上端中部设有进气口 (7) , 圆柱平台 (6) 侧面中部 设有出气口 (8) , 鼻氧管本体 (9) 连接出气口 (8)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柱平台 (6) 外两侧均匀 固定设有限位柱 (5) , 限位柱 (5) 为柱状结构,。

4、 限位柱 (5) 高度小于出气口 (8) 高度, 限位柱 (5) 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鼻氧管本体 (9) 的外径, 瓶盖 (2) 边缘设有侧壁 (4) , 侧壁 (4) 沿瓶盖 (2) 边缘延伸环绕一周, 侧壁 (4) 高度不大于出气口 (8) 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口 (7) 为竖直 中空接头管, 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 进气口 (7) 连通进气管 (13) , 进气管 (13) 延伸至瓶体 (1) 下部, 出气口 (8) 为横向中空接头管, 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 出气口 (8) 连通出气管 (12) , 出气管 (12) 设于平台腔 (6。

5、1) 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气管 (12) 连接过 滤器 (14) , 过滤器 (14) 端部呈喇叭状, 内设有过滤棉挡边 (141) , 过滤棉 (142) 嵌入过滤棉挡 边 (141) 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瓶体 (1) 与瓶盖 (2) 接触处设有密封圈 (20) , 密封圈 (20) 为医用橡胶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瓶体 (1) 上设有水 位刻度线 (15) , 水位刻度线 (15) 一侧设有上水位警示线 (17) 和下水位警示线 (16)。

6、 , 上水位 警示线 (17) 对应于水位刻度线上端, 上水位警示线 (17) 为黄色条状带, 下水位警示线 (16) 对应于水位刻度线下端, 下水位警示线 (16) 为红色条状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瓶体 (1) 上设有使 用标示区 (18) , 使用标示区 (18) 下部设有护理标识区 (19)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鼻氧管本体 (9) 上 设有鼻氧管出气口 (10) , 鼻氧管出气口 (10) 上部套装有防护套, 防护套包括套体 (111) , 套 体 (111) 端部一体设有外翻边 (112) 。

7、, 外翻边 (112) 外表面呈弧线型, 沿套体出口延伸一周, 外翻边 (112) 下端与鼻氧管出气口 (10) 边缘抵近接触。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7785628 U 2 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 背景技术 0002 湿化鼻氧管是一款康复设备及病房护理耗材, 主要用于医用中心供氧系统。 一般 包括湿化瓶与鼻氧管, 其中湿化瓶用于湿润氧气, 鼻氧管用于将氧气供输。 0003 现有的湿化瓶和吸氧管往往单独包装, 使用时需要医护人员单独将吸氧管包装打 开, 再从湿化瓶包装袋中取出湿化瓶, 后将吸氧管与湿。

8、化瓶连接到一起, 湿化瓶与吸氧管需 要重新固定连接, 整个过程相对繁琐。 将湿化瓶与鼻氧管合在一起包装但往往湿化瓶和鼻 氧管分开放置于包装袋里, 同样在使用时需要重新将两者连接, 现有的文献中也有将湿化 瓶与鼻氧管结合后包装的如缠绕在湿化瓶体表面, 但此种结合方式存在不仅影响美观, 因 湿化瓶表面光华也容易脱落不易实施等诸多不便, 因此如何将湿化瓶和鼻氧管简单方便结 合在一起, 增强使用时的操作便捷程度, 同时对湿化瓶鼻氧管进行性能优化是本领域技术 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 管。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

9、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 0006 管,包括湿化瓶, 鼻氧管本体, 湿化瓶包括瓶体, 瓶盖, 瓶盖通过螺纹部与瓶体上 端固定连接, 瓶盖中部设有圆柱平台, 圆柱平台内设有平台腔, 平台腔上端中部设有进气 口, 圆柱平台侧面中部设有出气口, 鼻氧管本体连接出气口, 所述圆柱平台外两侧均匀固定 设有限位柱, 限位柱为柱状结构, 限位柱高度小于出气口高度, 限位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鼻 氧管本体的外径, 瓶盖边缘设有侧壁, 侧壁沿瓶盖边缘延伸环绕一周, 侧壁高度不大于出气 口高度。 0007 所述进气口为竖直中空接头管, 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 进气口连通进气管, 进气 管。

10、延伸至瓶体下部, 出气口为横向中空接头管, 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 出气口连通出气 管, 出气管设于平台腔内。 0008 所述出气管连接过滤器, 过滤器端部呈喇叭状, 内设有过滤棉挡边, 过滤棉嵌入过 滤棉挡边内。 0009 所述瓶体与瓶盖接触处设有密封圈, 密封圈为医用橡胶密封圈。 0010 所述瓶体上设有水位刻度线, 水位刻度线一侧设有上水位警示线和下水位警 0011 示线, 上水位警示线对应于水位刻度线上端, 上水位警示线为黄色条状带, 下水位 警示线对应于水位刻度线下端, 下水位警示线为红色条状带。 0012 所述瓶体上设有使用标示区, 使用标示区下部设有护理标识区。 0013 所述鼻。

11、氧管本体上设有鼻氧管出气口, 鼻氧管出气口上部套装有防护套, 防护套 说明书 1/3 页 3 CN 207785628 U 3 包括套体, 套体端部一体设有外翻边, 外翻边外表面呈弧线型, 沿套体出口延伸一周, 外翻 边下端与鼻氧管出气口边缘抵近接触。 0014 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包括湿化瓶, 鼻氧管本体, 湿化瓶包括瓶体, 瓶盖, 瓶盖通过螺纹部与瓶体上端固定连接, 瓶盖中部设有圆柱平台, 圆柱平台内设有平 台腔, 圆柱平台上端中部设有进气口, 圆柱平台侧面中部设有出气口, 鼻氧管本体连接出气 口, 所述圆柱平台外两侧均匀固定设有限位柱, 限位柱为柱状结构, 限位柱高度小于出气。

12、口 高度, 限位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鼻氧管本体的外径, 瓶盖边缘设有侧壁, 侧壁沿瓶盖边缘延 伸环绕一周, 侧壁高度不大于出气口高度, 限位柱可以在使用时将鼻氧管本体嵌入其中, 因 限位柱具有一定高度, 且设置于圆柱平台两侧, 因此可以将鼻氧管本体绕着圆柱平台多次 缠绕, 且可缠绕多层, 可将不同长度鼻氧管本体固定于限位柱之间,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 单, 使用方便, 在不增加额外配件和成本的基础上很好的实现了鼻氧管本体与湿化瓶的结 合包装。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鼻氧管出气口结构示意图。 。

13、0018 图4是本实用新型套体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是图4中B-B结构示意图。 0020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 型, 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2 如图1、 2、 3、 4、 5、 6所示的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包括湿化瓶, 鼻氧管 0023 本体9, 湿化瓶包括瓶体1, 瓶盖2, 瓶盖2通过螺纹部3与瓶体1上端固定连接, 瓶体 1与瓶盖2接触处设有密封圈20, 密封圈20为医用橡胶密封圈。 所述瓶盖2中部设有圆柱平台 6, 圆柱平台6内设有平台腔61, 平台腔61上端。

14、中部设有进气口7, 圆柱平台6侧面中部设有出 气口8, 进气口7为竖直中空接头管, 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 方便与外部管路的插接, 进气 口7连通进气管13, 进气管13延伸至瓶体1下部, 出气口8为横向中空接头管, 为上宽下窄的 锥形结构, 方便与外部管路的插接, 出气口8连通出气管12, 出气管12设于平台腔61内。 出气 管12连接过滤器14, 过滤器14端部呈喇叭状, 内设有过滤棉挡边141, 过滤棉142嵌入过滤棉 挡边141内。 鼻氧管本体9连接出气口8, 圆柱平台6外两侧均匀固定设有限位柱5, 限位柱5为 柱状结构, 限位柱5高度小于出气口8高度, 限位柱5数量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15、 限位柱5之间的 距离不小于鼻氧管本体9的外径, 使用前鼻氧管本体9放入限位柱5间, 限位柱5能使得鼻氧 管卷放时不错位, 瓶盖2边缘设有侧壁4, 侧壁4沿瓶盖2边缘延伸环绕一周, 侧壁4高度不大 于出气口8高度使用前将鼻氧管本体9连接出气口8, 后将鼻氧管本体9缠绕于瓶盖2上, 缠绕 中依靠限位柱5将单圈鼻氧管本体9固定限位, 缠绕多层后将鼻氧管本体9末端固定于限位 柱5之间, 也可用胶带将鼻氧管本体9末端固定。 说明书 2/3 页 4 CN 207785628 U 4 0024 瓶体1上设有水位刻度线15, 水位刻度线15一侧设有上水位警示线17和下水位警 示线16, 上水位警示线17对应。

16、于水位刻度线上端, 上水位警示线17为黄色条状带, 下水位警 示线16对应于水位刻度线下端, 下水位警示线16为红色条状带。 警示线的设置可以提醒医 护人员注意警戒水位, 便于对病人进行护理, 瓶体1上设有使用标示区18, 使用标示区18下 部设有护理标识区19, 使用标示区18上注明湿化鼻氧管使用说明, 护理标识区19用于说明 病人护理注意事项, 实现医护人员及科学护理。 鼻氧管本体9上设有鼻氧管出气口10, 鼻氧 管出气口10上部套装有防护套, 防护套包括套体111, 套体111端部一体设有外翻边112, 外 翻边112外表面呈弧线型, 沿套体出口延伸一周, 外翻边112下端与鼻氧管出气口。

17、10边缘抵 近接触。 在冬天时普通鼻氧管的管壁开口边缘因为塑料比较硬会伤害刺激到鼻腔, 而外翻 边的设置则克服了上述缺陷减少了对鼻孔的刺激。 0025 本实用新型未指出的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应当知晓的常用结构, 本实用新型 未指出的连接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应当知晓的常用连接方式。 以上所述, 仅是本实用 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 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 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 但是凡是未 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 修改、 等同变化与改型, 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7785628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6 页 6 CN 207785628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6 页 7 CN 207785628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6 页 8 CN 207785628 U 8 图4 说明书附图 4/6 页 9 CN 207785628 U 9 图5 说明书附图 5/6 页 10 CN 207785628 U 10 图6 说明书附图 6/6 页 11 CN 207785628 U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