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的便携式吸痰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改进型的便携式吸痰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225170.4 (22)申请日 2016.03.23 (73)专利权人 陈惠伶 地址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花园路 180号解放军第180医院 专利权人 洪林杰 (72)发明人 陈惠伶洪林杰占慧金润女 (74)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代理人 洪渊源 (51)Int.Cl. A61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改进型的便携式吸痰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改进型的便携式 吸痰器, 包括储痰管体和。
2、配合盖设在该储痰管体 入口端的管帽体, 管帽体上设有两个连通管孔, 两连通管孔上分别可拆卸地密封穿设有一吸痰 管和一负压连接管, 管帽体的周缘设有一帽缘圈 体, 帽缘圈体内侧的管帽体底部向下延伸, 形成 一与该帽缘圈体相配合密封盖设的紧塞圈体; 负 压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设有一可导通或闭合的 开关体, 开关体的另一端连接设有一可自主充气 的充气囊体。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自主提供负压 源, 方便外出携带使用, 适合于不同的使用场景, 而且其结构更加合理实用, 气密性更好, 使用上 更简单方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5796109 U 2016.12.14 CN 2057。
3、96109 U 1.一种改进型的便携式吸痰器, 包括储痰管体和配合盖设在该储痰管体入口端的管帽 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帽体上设有两个连通管孔, 该两连通管孔上分别可拆卸地密封穿设 有一吸痰管和一负压连接管, 所述管帽体的周缘设有一帽缘圈体, 该帽缘圈体内侧的管帽 体底部向下延伸, 形成一与该帽缘圈体相配合密封盖设的紧塞圈体; 所述负压连接管的另 一端连接设有一可导通或闭合的开关体, 该开关体的另一端连接设有一可自主充气的充气 囊体; 所述储痰管体的入口端设有一卡接口圈, 该卡接口圈可配合密闭塞设在所述帽缘圈体 与所述紧塞圈体之间; 所述连通管孔分别为第一连接通管孔和第二连接通管孔, 其中,。
4、 所述第一连接通管孔 与所述吸痰管相配套插接, 该第一连接通管孔沿所述管帽体的底部延伸, 并伸入到所述储 痰管体内; 所述第二连接通管孔与所述负压连接管相配套插接, 且该第二连接通管孔与所 述管帽体的底部相持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便携式吸痰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帽体、 帽缘 圈体以及紧塞圈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便携式吸痰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痰管体为透 明的管体, 且该储痰管体的外侧壁表面设有用于标识储液量的刻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便携式吸痰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囊体与开 关体之间还可拆卸地装设有一测压表。。
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便携式吸痰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帽缘圈体的底 部向内凸出, 形成一卡接圈体。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5796109 U 2 一种改进型的便携式吸痰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医疗器械、 器材领域,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型的便携式吸 痰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呼吸科的医护工作中, 经常会遇到需要辅助呼吸和辅助吸痰的患者, 患者在治 疗过程中, 由于不能自主地呼吸, 所以其呼吸道需要护理人员通过吸痰器进行辅助吸痰护 理, 保证其呼吸气道的畅通无阻。 大多数的医院使用的吸痰器都是通过利用医院负压中心 统一提供的负压源, 对患者。
6、进行负压吸痰操作, 比如中国专利授权号CN 201775826 U公开 的便携式吸痰器, 该吸痰器通过连接负压中主提供的负压源, 直接将患者呼吸道内的痰液 吸取到储痰试管内体, 操作比较简单方便。 0003 但是该吸痰器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缺点, 比如在一些特殊的情况 下, 如外出急诊、 战地简易医院或其它没有提供负压的情况下, 此吸痰器就不能得到使用, 由于没有自主提供的负压源, 限制了该吸痰器的使用范围; 另外, 该传统的吸痰器是通过管 塞进行塞设, 在使用时, 不仅不方便塞设使用, 而且其气闭性也不稳定, 影响负压吸痰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改进型。
7、的便携式吸痰器, 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 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 提供一种吸痰器, 它不仅可以自主提供负压源, 方便外出携带使 用, 适合于不同的使用场景, 而且其结构更加合理实用, 气密性更好, 使用上更简单方便。 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改进型的便携式吸痰器, 包括储痰管体和配合盖设在该储痰管体入口端的管 帽体, 所述管帽体上设有两个连通管孔, 该两连通管孔上分别可拆卸地密封穿设有一吸痰 管和一负压连接管, 所述管帽体的周缘设有一帽缘圈体, 该帽缘圈体内侧的管帽体底部向 下延伸, 形成一与该帽缘圈体相配合密封盖设的紧塞圈体; 所述负压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 。
8、设有一可导通或闭合的开关体, 该开关体的另一端连接设有一可自主充气的充气囊体。 0007 更进一步, 所述储痰管体的入口端设有一卡接口圈, 该卡接口圈可配合密闭塞设 在所述帽缘圈体与所述紧塞圈体之间。 0008 更进一步, 所述管帽体、 帽缘圈体以及紧塞圈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0009 更进一步, 所述储痰管体为透明的管体, 且该储痰管体的外侧壁表面设有用于标 识储液量的刻度。 0010 更进一步, 所述充气囊体与开关体之间还可拆卸地装设有一测压表。 0011 更进一步, 所述连通管孔分别为第一连接通管孔和第二连接通管孔, 其中, 所述第 一连接通管孔与所述吸痰管相配套插接, 该第一连接通管孔沿。
9、所述管帽体的底部延伸, 并 伸入到所述储痰管体内; 所述第二连接通管孔与所述负压连接管相配套插接, 且该第二连 接通管孔与所述管帽体的底部相持平。 说明书 1/2 页 3 CN 205796109 U 3 0012 更进一步, 所述帽缘圈体的底部向内凸出, 形成一卡接圈体。 0013 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 和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4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自主充气的充气囊体, 可以使该吸痰器在无负压源的情况 下自主产生负压, 更适合于不同情况下的使用, 更方便护理人员的操作使用, 而且本实用新 型通过对管帽体的结构改进, 改变了传统的管塞密封的结构, 提高了吸。
10、痰器的气密性, 使负 压吸痰可以更顺利地实现。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管帽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如图1及图2所示, 一种改进型的便携式吸痰器, 包括储痰管体1和配合盖设在该储 痰管体1入口端的管帽体2, 所述储痰管体1为透明的管体, 且该储痰管体1的外侧壁表面设 有用于标识储液量的刻度12。 所述管帽体2上设有两个连通管孔, 该两连通管孔上分别可拆 卸地密封穿设有一吸痰管3和一负压连接管4, 所述管帽体2的周缘设有一帽缘圈体21, 该帽 缘圈体21内侧。
11、的管帽体2底部向下延伸, 形成一与该帽缘圈体21相配合密封盖设的紧塞圈 体22, 所述管帽体2、 帽缘圈体21以及紧塞圈体22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储痰管体1的入口端 设有一卡接口圈11, 该卡接口圈11可配合密闭塞设在所述帽缘圈体21与所述紧塞圈体22之 间。 所述帽缘圈体21的底部向内凸出, 形成一卡接圈体211, 该卡接圈体211可配合卡接在所 述卡接口圈11上。 0019 如图1及图2所示, 所述连通管孔分别为第一连接通管孔71和第二连接通管孔72, 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通管孔71与所述吸痰管3相配套插接, 该第一连接通管孔71沿所述管帽 体2的底部延伸, 并伸入到所述储痰管体1内; 。
12、所述第二连接通管孔72与所述负压连接管4相 配套插接, 且该第二连接通管孔72与所述管帽体2的底部相持平。 0020 如图1及图2所示, 所述负压连接管4的另一端连接设有一可导通或闭合的开关体 5, 该开关体5的另一端连接设有一可自主充气的充气囊体6, 所述充气囊体6与开关5之间还 可拆卸地装设有一测压表8。 0021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自主充气的充气囊体, 可以使该吸痰器在无负压源的情况 下自主产生负压, 更适合于不同情况下的使用, 更方便护理人员的操作使用, 而且本实用新 型通过对管帽体的结构改进, 改变了传统的管塞密封的结构, 提高了吸痰器的气密性, 使负 压吸痰可以更顺利地实现。 0022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仅局限于 此, 凡是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地改进, 均应该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 范围的行为。 说明书 2/2 页 4 CN 205796109 U 4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5 CN 205796109 U 5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6 CN 205796109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