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pdf

上传人:二狗 文档编号:8527088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395365.3

申请日:

20160505

公开号:

CN205796135U

公开日:

2016121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5/14

主分类号:

A61M5/14

申请人:

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林艳丽

发明人:

林艳丽

地址: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街道保健路15号

优先权:

CN201620395365U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翟中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能够根据输液瓶或袋的状态,自动切换已输完液体瓶或袋关闭同时,自动接通另一瓶输液瓶或袋,又能够根据治疗需要交替转换输液的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上端分别与半圆形卡口连接且两个半圆形卡口相对构成弹性圆形卡口,两个电磁夹分别安装在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的两壁上,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两壁内下部置有控制器,液位检测传感器位于弹性圆形卡口上且液位检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一路分别接两个电磁夹的信号输入端及无线信号发射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其特征是: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6)上端分别与半圆形卡口连接且两个半圆形卡口相对构成弹性圆形卡口(1),两个电磁夹(4)分别安装在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6)的两壁上,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6)两壁内下部置有控制器(5),液位检测传感器(2)位于弹性圆形卡口(1)上且液位检测传感器(2)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5)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5)的信号输出端一路分别接两个电磁夹(4)的信号输入端及无线信号发射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6)的两壁之间设有拉簧(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6)弹性金属材料或弹性非金属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液位检测传感器(2)形状为两个半圆形卡口且用于取代两个半圆形卡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其特征是:液位检测传感器(2)为电容式接近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器(5)信号输出端受控于液位检测传感器(2)的输入信号,或受控制时间控制器设定,或受控于液位检测传感器(2)的输入信号和时间控制器设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磁夹(4)为电磁开关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6)壁为三壁时,每个壁上设有电磁夹(4)且电磁夹(4)受于控制器(5)控制张开或夹紧。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6)壁为二壁或三壁时,每个壁上设有电磁夹(4)用于控制多头输液管中与其匹配的一根输液支管软管的导通或关闭。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能够根据输液瓶或袋的状态,自动切换已输完液体瓶或袋关闭同时,自动接通另一瓶输液瓶或袋,又能够根据治疗需要交替转换输液的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属医用输液头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CN2609559Y、名称“双管快速静脉输液器”,包括与输液瓶插接配合的插头、连接管、观察室、控制开关、输液导管和针头,其特征是:在连接管与观察室之间连接的是三通管,三通管的两个“Y”型臂分别连接两路输液管道,见图3。其不足之处:两路输液管道的连通与关闭均离不开护士手动操作,护士依然是被动呼叫服务,无法改变护士在不同病房与护士站或移动护士站之间不定点随机穿梭行为。

实用新型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既能够根据输液瓶或袋的状态,自动切换已输完液体瓶或袋关闭同时,自动接通另一瓶输液瓶或袋,又能够根据治疗需要交替转换输液的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中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上端分别与半圆形卡口连接且两个半圆形卡口相对构成弹性圆形卡口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由于两个半圆形卡口相对构成具有一定弹力的弹性圆形卡口(可以将两半圆相对面设计为N、S极,达到异性相吸与弹性相结合的双重保险目的),该弹性圆形卡口不仅方便医护人员打开,而且能够方便地卡在瓶颈部而不会脱落,确保了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定位的可靠性。2、电磁夹分别安装在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壁上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由于电磁夹在结构设计上采用电磁开关原理实现夹子的功能,控制器通过电磁夹中电磁电开关的控制,不仅能够直接实现对输液软管的夹紧(关闭)或张开(导通),即电磁铁通电、夹子夹紧(输液软管—关闭),电磁铁断电、夹子张开(输液软管—导通),而且由于电磁夹直接安装在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壁上,因而它能够方便地便于多头输液管中各输液支管软管的开关控制。3、液位检测传感器位于弹性圆形卡口上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三。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将液位检测传感器设置在弹性圆形卡口上,既能够准确地检测输液瓶的液体状态,又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瓶中液体的残留量。4、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两壁内下部置有控制器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五。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由于该控制器既具有触发切换功能,又具有时间设定功能,因此当患者需要依次输多瓶液体时,医护人员通过控制器可以方便地设定多瓶液体输液的先后顺序,当第一瓶液体输完后,弹性圆形卡口上的液位检测传感器将液体输完信息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指令与第一瓶液体连通的输液支管软管电磁夹工作将与第一瓶输液支管软管关闭的同时,指令与第二瓶液体连通的输液支管软管电磁夹张开,使第二瓶液体通过第二瓶输液支管软管与液体总管连通继续输液,以此类推,直至输液完成;当患者需要交替输液时,医护人员通过控制器设定多瓶液体交替输液的时间后,控制器指令多瓶液体按照医护人员设定交替输液指令交替输液,直至每一瓶液体输完后位于弹性圆形卡口上的液位检测传感器将液体输完信息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指令与该瓶液体对应的电磁夹关闭。

技术方案:一种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上端分别与半圆形卡口连接且两个半圆形卡口相对构成弹性圆形卡口,两个电磁夹分别安装在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的两壁上,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两壁内下部置有控制器,液位检测传感器位于弹性圆形卡口上且液位检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一路分别接两个电磁夹的信号输入端及无线信号发射器。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既实现了对多瓶液体输液状态的自动监控,又实现了多路输液管道的导通与关闭的自动控制,使护士由被动呼叫服务变为了主动服力,无需护士在不同病房与护士站或移动护士站之间不定点随机穿梭行为;二是实现了多瓶不同液体之间的交替输液,即定时冲管交替输液,避免药物前后配伍间的不良反应,有效地提高了输液的疗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之一。

图3是背景技术中的双管快速静脉输液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一种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6采用非金属弹性材料(弹性塑料)或弹性金属材料制作且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6上端分别与半圆形卡口连接且两个半圆形卡口相对构成弹性圆形卡口1,两个电磁夹4分别安装在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6的两壁上,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6两壁内下部置有控制器5,该控制器5的控制功能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的叙述。液位检测传感器2位于弹性圆形卡口1上且液位检测传感器2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5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5的信号输出端一路分别接两个电磁夹4的信号输入端及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液位检测传感器2为电容式接近开关。所述电磁夹4为电磁开关夹。其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的工作方法,患者需要输多瓶液体时:

(1)医护人员将多瓶液体悬挂在输液架上,然后将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中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6的弹性圆形卡口1张开卡接在瓶口颈部;

(2)多头输液管中各输液支管软管针头分别插入多瓶输液管的瓶盖内,多头输液管中各输液支管软管分别夹在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6壁上的电磁夹4中,多头输液管中各输液支管软管末端相通与输液总管连通;

(3)当患者需要多瓶液体依次输液时,医护人员通过控制器5设定多瓶液体输液的先后顺序,当第一瓶液体输完后,位于弹性圆形卡口1上的液位检测传感器2将第一瓶液体输完的信息传递至控制器5,控制器5指令与第一瓶液体连通的输液支管软管电磁夹4工作将与第一瓶输液支管软管关闭的同时,指令与第二瓶液体连通的输液支管软管电磁夹4张开,使第二瓶液体通过第二瓶输液支管软管与液体总管连通继续输液,以此类推,直至多瓶液体输液完成;当多瓶液体需要交替输液时,医护人员通过控制器5设定多瓶液体交替输液或冲管输液的时间后,控制器5指令多瓶液体按照交替输液指令交替输液,直至交替输液的多瓶液体中的每一瓶液体输完后且位于弹性圆形卡口1上的液位检测传感器2将液体输完信息传递至控制器5,控制器5指令与该瓶液体对应的电磁夹4关闭。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6的两壁之间设有拉簧3,目的是增强两个半圆形卡口之间合拢的弹力。

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6的两壁之间设有锁扣,以防止卡在瓶口颈部的两个半圆形卡口张开。

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液位检测传感器2形状为两个半圆形卡口且用于取代两个两个半圆形卡口,即具有液位检测功能,又具有卡口功能。

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控制器5信号输出端受控于液位检测传感器2的输入信号,或受控制时间控制器设定,或受控于液位检测传感器2的输入信号和时间控制器设定。

实施例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6壁为三壁时,每个壁上设有电磁夹4且电磁夹4受控制器5控制张开或夹紧。所述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6壁为二壁或三壁时,每个壁上设有电磁夹4用于控制多头输液管中与其匹配的一根输液支管软管的导通或关闭。

需要理解到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作了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的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395365.3 (22)申请日 2016.05.05 (73)专利权人 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 地址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街 道保健路15号 专利权人 林艳丽 (72)发明人 林艳丽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02 代理人 翟中平 (51)Int.Cl. A61M 5/14(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能够根。

2、据输液瓶或 袋的状态, 自动切换已输完液体瓶或袋关闭同 时, 自动接通另一瓶输液瓶或袋, 又能够根据治 疗需要交替转换输液的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 弹 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上端分别与半圆形卡口连 接且两个半圆形卡口相对构成弹性圆形卡口, 两 个电磁夹分别安装在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的 两壁上, 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两壁内下部置有 控制器, 液位检测传感器位于弹性圆形卡口上且 液位检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 输入端连接, 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一路分别接两 个电磁夹的信号输入端及无线信号发射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5796135 U 2016.12.14 CN。

3、 205796135 U 1.一种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 其特征是: 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 (6) 上端分别与半圆形 卡口连接且两个半圆形卡口相对构成弹性圆形卡口 (1) , 两个电磁夹 (4) 分别安装在弹性U 型或弹性V型支架 (6) 的两壁上, 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 (6) 两壁内下部置有控制器 (5) , 液 位检测传感器 (2) 位于弹性圆形卡口 (1) 上且液位检测传感器 (2) 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 (5) 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控制器 (5) 的信号输出端一路分别接两个电磁夹 (4) 的信号输入端 及无线信号发射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 其特征是: 所。

4、述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 (6) 的两壁之间设有拉簧 (3)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 (6) 弹性金属材料或弹性非金属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液位检测传感器 (2) 形 状为两个半圆形卡口且用于取代两个半圆形卡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 其特征是: 液位检测传感器 (2) 为电 容式接近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控制器 (5) 信号输出端 受控于液位检测传感器 (2) 的输入信号, 或受控制时间控制器设定, 或受。

5、控于液位检测传感 器 (2) 的输入信号和时间控制器设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电磁夹 (4) 为电磁开关 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 (6) 壁为三壁时, 每个壁上设有电磁夹 (4) 且电磁夹 (4) 受于控制器 (5) 控制张开或夹紧。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弹性U型或弹性V型 支架 (6) 壁为二壁或三壁时, 每个壁上设有电磁夹 (4) 用于控制多头输液管中与其匹配的一 根输液支管软管的导通或关闭。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5。

6、796135 U 2 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能够根据输液瓶或袋的状态, 自动切换已输完液体瓶或袋 关闭同时, 自动接通另一瓶输液瓶或袋, 又能够根据治疗需要交替转换输液的多通道智控 输液装置, 属医用输液头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CN2609559Y、 名称 “双管快速静脉输液器” , 包括与输液瓶插接配合的插头、 连接 管、 观察室、 控制开关、 输液导管和针头, 其特征是: 在连接管与观察室之间连接的是三通 管, 三通管的两个 “Y” 型臂分别连接两路输液管道, 见图3。 其不足之处: 两路输液管道的连 通与关闭均离不开护士手动操作, 护士依然。

7、是被动呼叫服务, 无法改变护士在不同病房与 护士站或移动护士站之间不定点随机穿梭行为。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设计目的: 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设计一种既能够根据输液瓶或袋的状态, 自动切换已输完液体瓶或袋关闭同时, 自动接通另一瓶输液瓶或袋, 又能够根据治疗需要 交替转换输液的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 0004 设计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 1、 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中弹性U型或弹性V型 支架上端分别与半圆形卡口连接且两个半圆形卡口相对构成弹性圆形卡口的设计, 是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一。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 由于两个半圆形卡口相对构成具有一定弹 力的弹性圆形卡口 (可以将两半圆。

8、相对面设计为N、 S极, 达到异性相吸与弹性相结合的双重 保险目的) , 该弹性圆形卡口不仅方便医护人员打开, 而且能够方便地卡在瓶颈部而不会脱 落, 确保了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定位的可靠性。 2、 电磁夹分别安装在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 架壁上的设计, 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二。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 由于电磁夹在结构设 计上采用电磁开关原理实现夹子的功能, 控制器通过电磁夹中电磁电开关的控制, 不仅能 够直接实现对输液软管的夹紧 (关闭) 或张开 (导通) , 即电磁铁通电、 夹子夹紧 (输液软管 关闭) , 电磁铁断电、 夹子张开 (输液软管导通) , 而且由于电磁夹直接安装在弹性U型或弹。

9、 性V型支架壁上, 因而它能够方便地便于多头输液管中各输液支管软管的开关控制。 3、 液位 检测传感器位于弹性圆形卡口上的设计, 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三。 这样设计的目的 在于: 将液位检测传感器设置在弹性圆形卡口上, 既能够准确地检测输液瓶的液体状态, 又 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瓶中液体的残留量。 4、 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两壁内下部置有控制器 的设计, 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五。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 由于该控制器既具有触发切 换功能, 又具有时间设定功能, 因此当患者需要依次输多瓶液体时, 医护人员通过控制器可 以方便地设定多瓶液体输液的先后顺序, 当第一瓶液体输完后, 弹性圆形卡口。

10、上的液位检 测传感器将液体输完信息传递至控制器, 控制器指令与第一瓶液体连通的输液支管软管电 磁夹工作将与第一瓶输液支管软管关闭的同时, 指令与第二瓶液体连通的输液支管软管电 磁夹张开, 使第二瓶液体通过第二瓶输液支管软管与液体总管连通继续输液, 以此类推, 直 说明书 1/3 页 3 CN 205796135 U 3 至输液完成; 当患者需要交替输液时, 医护人员通过控制器设定多瓶液体交替输液的时间 后, 控制器指令多瓶液体按照医护人员设定交替输液指令交替输液, 直至每一瓶液体输完 后位于弹性圆形卡口上的液位检测传感器将液体输完信息传递至控制器, 控制器指令与该 瓶液体对应的电磁夹关闭。 0。

11、005 技术方案: 一种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 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上端分别与半圆形 卡口连接且两个半圆形卡口相对构成弹性圆形卡口, 两个电磁夹分别安装在弹性U型或弹 性V型支架的两壁上, 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两壁内下部置有控制器, 液位检测传感器位于 弹性圆形卡口上且液位检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控制器的信 号输出端一路分别接两个电磁夹的信号输入端及无线信号发射器。 0006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 一是既实现了对多瓶液体输液状态的自动监控, 又 实现了多路输液管道的导通与关闭的自动控制, 使护士由被动呼叫服务变为了主动服力, 无需护士在不同病房与护士站或移动护。

12、士站之间不定点随机穿梭行为; 二是实现了多瓶不 同液体之间的交替输液, 即定时冲管交替输液, 避免药物前后配伍间的不良反应, 有效地提 高了输液的疗效效果。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2是图1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之一。 0009 图3是背景技术中的双管快速静脉输液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 一种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 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6采用非 金属弹性材料 (弹性塑料) 或弹性金属材料制作且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6上端分别与半圆 形卡口连接且两个半圆形卡口相对构成弹性圆形卡口1, 两个电磁夹4分别安装在弹性U型 。

13、或弹性V型支架6的两壁上, 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6两壁内下部置有控制器5, 该控制器5的 控制功能系现有技术, 在此不作详细的叙述。 液位检测传感器2位于弹性圆形卡口1上且液 位检测传感器2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5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控制器5的信号输出端一路分 别接两个电磁夹4的信号输入端及无线信号发射器。 所述液位检测传感器2为电容式接近开 关。 所述电磁夹4为电磁开关夹。 其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的工作方法, 患者需要输多瓶液体 时: 0011 (1) 医护人员将多瓶液体悬挂在输液架上, 然后将多通道智控输液装置中弹性U型 或弹性V型支架6的弹性圆形卡口1张开卡接在瓶口颈部; 0012 (2)。

14、 多头输液管中各输液支管软管针头分别插入多瓶输液管的瓶盖内, 多头输液 管中各输液支管软管分别夹在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6壁上的电磁夹4中, 多头输液管中各 输液支管软管末端相通与输液总管连通; 0013 (3) 当患者需要多瓶液体依次输液时, 医护人员通过控制器5设定多瓶液体输液的 先后顺序, 当第一瓶液体输完后, 位于弹性圆形卡口1上的液位检测传感器2将第一瓶液体 输完的信息传递至控制器5, 控制器5指令与第一瓶液体连通的输液支管软管电磁夹4工作 将与第一瓶输液支管软管关闭的同时, 指令与第二瓶液体连通的输液支管软管电磁夹4张 说明书 2/3 页 4 CN 205796135 U 4 开,。

15、 使第二瓶液体通过第二瓶输液支管软管与液体总管连通继续输液, 以此类推, 直至多瓶 液体输液完成; 当多瓶液体需要交替输液时, 医护人员通过控制器5设定多瓶液体交替输液 或冲管输液的时间后, 控制器5指令多瓶液体按照交替输液指令交替输液, 直至交替输液的 多瓶液体中的每一瓶液体输完后且位于弹性圆形卡口1上的液位检测传感器2将液体输完 信息传递至控制器5, 控制器5指令与该瓶液体对应的电磁夹4关闭。 0014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所述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6的两壁之间设有拉簧 3, 目的是增强两个半圆形卡口之间合拢的弹力。 0015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所述弹性U型或。

16、弹性V型支架6的两壁之间设有锁 扣, 以防止卡在瓶口颈部的两个半圆形卡口张开。 0016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所述液位检测传感器2形状为两个半圆形卡口且用 于取代两个两个半圆形卡口, 即具有液位检测功能, 又具有卡口功能。 0017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所述控制器5信号输出端受控于液位检测传感器2 的输入信号, 或受控制时间控制器设定, 或受控于液位检测传感器2的输入信号和时间控制 器设定。 0018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所述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6壁为三壁时, 每个壁 上设有电磁夹4且电磁夹4受控制器5控制张开或夹紧。 所述弹性U型或弹性V型支架6壁为二 壁或三壁时, 每个壁上设有电磁夹4用于控制多头输液管中与其匹配的一根输液支管软管 的导通或关闭。 0019 需要理解到是: 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作了详细的文字描述, 但是这些文字的描述, 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 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 设计思路的限制, 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 增加或修改, 均落入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5796135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05796135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05796135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