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负压引流装置.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8526245 上传时间:2020-08-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4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867445.4

申请日:

20160812

公开号:

CN206295474U

公开日:

201707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1/00,A61M3/02

主分类号:

A61M1/00,A61M3/02

申请人:

威海世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杜兰平,李启鹏,朱利娟,孙位栋

地址: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213号

优先权:

CN201620867445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其包括有负压源、海绵层、引流管、冲洗管、生物半透膜、密封支架,所述引流管前部安装在海绵层中,后端与负压源连接,冲洗管前部穿插在引流管中,所述海绵层通过生物半透膜和密封支架敷贴在病患伤口处,引流管从密封支架中密闭穿过,引流管中还装有单向阀,实现封闭负压引流。所述冲洗管上安装有加热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减少系统负压泄漏,保持系统内部负压稳定性,确保更换负压源或收集装置时,依然存在负压。冲洗管上安装有加热套,有效减少冲洗液与病患伤口处温差,增加治疗舒适度,是一种理想的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其包括有负压源、海绵层、引流管、冲洗管、生物半透膜、密封支架,所述引流管前部安装在海绵层中,后端与负压源连接,冲洗管前部穿插在引流管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层通过生物半透膜和密封支架敷贴在病患伤口处,引流管从密封支架中密闭穿过,引流管中还装有单向阀,实现封闭负压引流;所述冲洗管上安装有加热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引流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稳定保持负压,冲洗升温的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以下简称VSD,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相对于现有各种外科引流技术而言VSD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进展。该技术于1992年由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博士所首创,最先用于骨科领域治疗软组织缺损和感染性创面。1994年,裘华德教授等在国内率先引进这一新型引流技术。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将其应用于各种急慢性复杂创面的治疗或促进移植皮肤的成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近十几年的临床应用和积极发展,VSD技术已成为处理骨科和外科多种创面的标准治疗模式。笔者回顾性地在参考大量文献和临床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作用机制、特点和临床疗效,以资推广和普及。目前临床护理中的所使用的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存在负压泄漏,更换收集装置或负压源过程中无法保持负压,冲洗海绵层过程中冲洗液与病患伤口温差过大。给医护及病患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保持系统内部负压稳定性,有效减少冲洗液与病患伤口处温差,增加治疗舒适度的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其包括有负压源、海绵层、引流管、冲洗管、生物半透膜、密封支架,所述引流管前部安装在海绵层中,后端与负压源连接,冲洗管前部穿插在引流管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层通过生物半透膜和密封支架敷贴在病患伤口处,引流管从密封支架中密闭穿过,引流管中还装有单向阀,实现封闭负压引流。

进一步,所述冲洗管上安装有加热套。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组成结构,引流管从密封支架中密闭穿过,通过生物半透膜封贴在患者皮肤上。冲洗管上安装有加热套,可以对冲洗液进行加热,减少冲洗液与病患伤口处温差。对照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减少系统负压泄漏,保持系统内部负压稳定性,确保更换负压源或收集装置时,依然存在负压。冲洗管上安装有加热套,有效减少冲洗液与病患伤口处温差,增加治疗舒适度,避免不必要的痛苦。是一种理想的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生物半透膜,2.海绵层,3.密封支架,4.冲洗管,5.加热套,6.引流管,7.单向阀,8.负压源 。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可以看出,一种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其包括有负压源8、海绵层2、引流管6、冲洗管4、生物半透膜1、密封支架3等。所述引流管6前部安装在海绵层2中,后端与负压源8连接,冲洗管4前部穿插在引流管6中。引流管6从密封支架3中密闭穿过安装在海绵层2中。所述海绵层4通过生物半透膜1和密封支架3敷贴在病患伤口处。密封支架3、引流管6及生物半透膜1紧密配合,有效防止负压泄漏。引流管6中还装有单向阀7,单向阀保证更换过程持续负压。

进一步,所述冲洗管4上安装有加热套5。具体是冲洗管4管身外侧套有加热套5,其内置发热丝,外接电源,能够在冲洗过程中提高冲洗液温度,降低冲洗液与病患伤口处温差,减轻病患不适状况。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组成结构,引流管从密封支架中密闭穿过,通过生物半透膜封贴在患者皮肤上。冲洗管上安装有加热套,可以对冲洗液进行加热,减少冲洗液与病患伤口处温差,实现封闭恒温负压引流。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减少系统负压泄漏,保持系统内部负压稳定性。相比普通引流装置在生物半透膜上增加密封支架,能够有效防止负压泄漏;单向阀的增加能够保证在更换负压源或收集装置时,生物半透膜下的海绵层仍处于负压状态。是一种理想的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一种封闭负压引流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封闭负压引流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封闭负压引流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封闭负压引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封闭负压引流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867445.4 (22)申请日 2016.08.12 (73)专利权人 威海世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高技术产业开 发区火炬路213号 (72)发明人 杜兰平李启鹏朱利娟孙位栋 (51)Int.Cl. A61M 1/00(2006.01) A61M 3/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其 包括有负压源、 海绵层、 引流管、 冲洗管、 生物半 透膜、 密。

2、封支架, 所述引流管前部安装在海绵层 中, 后端与负压源连接, 冲洗管前部穿插在引流 管中, 所述海绵层通过生物半透膜和密封支架敷 贴在病患伤口处, 引流管从密封支架中密闭穿 过, 引流管中还装有单向阀, 实现封闭负压引流。 所述冲洗管上安装有加热套。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 单, 使用方便, 能够有效减少系统负压泄漏, 保持 系统内部负压稳定性, 确保更换负压源或收集装 置时, 依然存在负压。 冲洗管上安装有加热套, 有 效减少冲洗液与病患伤口处温差, 增加治疗舒适 度, 是一种理想的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6295474 U 2017.07.04 CN。

3、 206295474 U 1.一种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其包括有负压源、 海绵层、 引流管、 冲洗管、 生物半透膜、 密 封支架, 所述引流管前部安装在海绵层中, 后端与负压源连接, 冲洗管前部穿插在引流管 中,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海绵层通过生物半透膜和密封支架敷贴在病患伤口处, 引流管从密封 支架中密闭穿过, 引流管中还装有单向阀, 实现封闭负压引流; 所述冲洗管上安装有加热 套。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6295474 U 2 一种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引流装置, 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稳定保持负压, 冲洗升 温的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

4、0002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以下简称VSD,是一种处理各 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 相对于现有各种外科引流技术而言VSD技术是一 种革命性的进展。 该技术于1992年由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博士所首创, 最先 用于骨科领域治疗软组织缺损和感染性创面。 1994年, 裘华德教授等在国内率先引进这一 新型引流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将其应用于各种急慢性复杂创面的治疗或促进移植 皮肤的成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经过近十几年的临床应用和积极发展,VSD技术已成为 处理骨科和外科多种创面的标准治疗模式。 笔。

5、者回顾性地在参考大量文献和临床资料的基 础上, 进一步阐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作用机制、 特点和临床疗效, 以资推广和普及。 目前 临床护理中的所使用的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存在负压泄漏, 更换收集装置或负压源过程中无 法保持负压, 冲洗海绵层过程中冲洗液与病患伤口温差过大。 给医护及病患带来诸多不必 要的麻烦与痛苦。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使用 方便, 能够保持系统内部负压稳定性, 有效减少冲洗液与病患伤口处温差, 增加治疗舒适度 的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其包。

6、括有 负压源、 海绵层、 引流管、 冲洗管、 生物半透膜、 密封支架, 所述引流管前部安装在海绵层中, 后端与负压源连接, 冲洗管前部穿插在引流管中,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海绵层通过生物半透膜 和密封支架敷贴在病患伤口处, 引流管从密封支架中密闭穿过, 引流管中还装有单向阀, 实 现封闭负压引流。 0005 进一步, 所述冲洗管上安装有加热套。 0006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组成结构, 引流管从密封支架中密闭穿过, 通过生物半透膜 封贴在患者皮肤上。 冲洗管上安装有加热套, 可以对冲洗液进行加热, 减少冲洗液与病患伤 口处温差。 对照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能够有效减少系统负。

7、压泄漏, 保 持系统内部负压稳定性, 确保更换负压源或收集装置时, 依然存在负压。 冲洗管上安装有加 热套, 有效减少冲洗液与病患伤口处温差, 增加治疗舒适度, 避免不必要的痛苦。 是一种理 想的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附图说明 000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说明书 1/2 页 3 CN 206295474 U 3 000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0009 图中1.生物半透膜, 2.海绵层, 3.密封支架, 4.冲洗管, 5.加热套, 6.引流管, 7.单 向阀, 8.负压源 。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从图1可以看出, 一种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其包括有负压源8。

8、、 海绵层2、 引流管6、 冲 洗管4、 生物半透膜1、 密封支架3等。 所述引流管6前部安装在海绵层2中, 后端与负压源8连 接, 冲洗管4前部穿插在引流管6中。 引流管6从密封支架3中密闭穿过安装在海绵层2中。 所 述海绵层4通过生物半透膜1和密封支架3敷贴在病患伤口处。 密封支架3、 引流管6及生物半 透膜1紧密配合, 有效防止负压泄漏。 引流管6中还装有单向阀7, 单向阀保证更换过程持续 负压。 0011 进一步, 所述冲洗管4上安装有加热套5。 具体是冲洗管4管身外侧套有加热套5, 其 内置发热丝, 外接电源, 能够在冲洗过程中提高冲洗液温度, 降低冲洗液与病患伤口处温 差, 减轻病。

9、患不适状况。 0012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组成结构, 引流管从密封支架中密闭穿过, 通过生物半透膜 封贴在患者皮肤上。 冲洗管上安装有加热套, 可以对冲洗液进行加热, 减少冲洗液与病患伤 口处温差, 实现封闭恒温负压引流。 0013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能够有效减少系统负压泄漏, 保持系统内部负压 稳定性。 相比普通引流装置在生物半透膜上增加密封支架, 能够有效防止负压泄漏; 单向阀 的增加能够保证在更换负压源或收集装置时, 生物半透膜下的海绵层仍处于负压状态。 是 一种理想的封闭负压引流装置。 说明书 2/2 页 4 CN 206295474 U 4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5 CN 206295474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