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维甲酸酯的合成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2419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9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239088.7

申请日:

2008.12.08

公开号:

CN101747194A

公开日:

2010.06.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7C 69/612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01121 重庆市渝北区人和星光大道69号变更后权利人:401121 重庆市渝北区人和星光大道69号登记生效日:201302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C 69/612申请日:20081208|||公开

IPC分类号:

C07C69/612; C07C67/343

主分类号:

C07C69/612

申请人:

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华; 邹长忠; 郝光富

地址:

401121 重庆市渝北区人和星光大道6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代理人:

张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芳香维甲酸酯的合成方法。以[1-(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乙基]-三苯卤化磷(II)与对甲酰基苯甲酸酯(III)为原料,在憎水有机溶剂中,加入碱水溶液的条件下进行两相反应,即可得到芳香维甲酸酯。本发明的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成本低,收率高。

权利要求书

1: 化合物I的制备方法,以化合物II与化合物III为原料,在憎水有机溶剂中,加入碱水溶液的条件下进行两相反应: 式中:R选自C 1-10 烷基、C 3-6 环烷基、取代烷基;X选自氯或溴。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C 1-10 烷基选自甲基、乙基或丁基,所述C 3-6 环烷基是环己基,所述取代烷基是苄基。
3: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所述憎水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甲苯或苯。
4: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所述碱水溶液中的碱选自NaOH、KOH、K 2 CO 3 、KHCO 3 、Na 2 CO 3 、NaHCO 3 、NH 3 .H 2 O、甲胺、乙胺、二乙胺或三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5: 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的碱水溶液中碱的浓度为2%~45%(W/V)。
6: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反应温度是40℃~110℃。
7: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化合物II与化合物III的投料摩尔比范围为1∶1~2。
8: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化合物II与碱的投料摩尔比范围为1∶1~15。

说明书


芳香维甲酸酯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芳香维甲酸酯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芳香维甲酸酯具有较高的药效价值。美国专利US4326055公开了[1-(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乙基]-三苯卤化膦和对乙氧基羰基苯甲醛进行Wittig反应,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于65℃反应12小时得到p-[(E)-2-(5,6,7,8-四氢-5,5,8,8-四甲基1-2-萘基)丙烯基]-苯甲酸乙酯;CN200510020500.2公开了芳香维甲酸乙酯的制备方法,将[1-(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乙基]-三苯溴化膦、对乙氧基羰基苯甲醛加入异丙醇,通入氮气,加热至65℃时,加入乙醇和金属钠,反应11小时后除去溶剂,在剩余物中加入甲醇,分离出固体得芳维甲酸乙酯粗品。上述方法均存在如下缺点:

    1、反应条件苛刻,如需要绝对无水条件;

    2、需要极强碱,如NaH,醇钠等,操作不安全;

    3、反应时间长(11小时);

    4、收率低(40%左右),成本高。

    因而有必要改进芳香维甲酸酯的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反应条件温和、操作安全、反应时间短,成本较低的芳香维甲酸酯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建立了如下合成方法,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短时间反应即可得到芳香维甲酸酯(式I):

    以[1-(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乙基]-三苯卤化磷(式II)与对甲酰基苯甲酸酯(式III)为原料,在憎水有机溶剂中,加入碱水溶液的条件下进行两相反应:

    式中:R选自C1-10烷基、C3-6环烷基、取代烷基;所述C1-10烷基优选是甲基、乙基、丁基,C3-6环烷基优选是环己基,取代烷基优选是苄基。

    X选自氯或溴。

    所述憎水有机溶剂优选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甲苯或苯。

    所述碱水溶液中的碱选自NaOH、KOH、K2CO3、KHCO3、NaCO3、NaHCO3、NH3.H2O、甲胺、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碱的用量为化合物II用量的1~15(摩尔比);碱水溶液的浓度范围为2%~45%(W/V);

    反应温度根据不同化合物和所用溶剂确定,通常可在40℃~110℃。

    化合物II与化合物III的投料摩尔比范围为1∶1~2,优选的投料摩尔比范围为1∶1.5。

    具体的合成步骤如下:

    将[1-(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乙基]-三苯卤化磷(II)、对甲酰基苯甲酸酯(III)加入到憎水有机溶剂中,加入碱水溶液,在40℃~110℃搅拌下,进行两相反应约0.5~6小时。反应毕分出有机层,有机层干燥后除去有机溶剂,在剩余物中加入甲醇,析出固体即为4-[(E)-2-(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丙烯基]苯甲酸或4-[(E)-2-(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丙烯基]苯甲酸烷酯(I)粗品。粗品热溶解于乙酸乙酯,加入乙醇,析出针状晶体即为纯品。收率为60%~80%,含量(HPLC)99%以上。

    本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无水条件;

    2.不使用危险物质NaH,更安全;

    3.缩短了反应时间;

    4.收率高达80%,含量可达99%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1-(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乙基]-三苯卤化磷(II),均根据专利US4326055方法制备。

    产物的检测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所用检测仪器为岛津2010液相色谱仪,检验条件如下:

    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150mm×4.6mm 5um)

    检测波长:304nm

    流动相:甲醇∶水=90∶10

    进样浓度:200ug/ml

    柱温:25℃

    实施例14-[(E)-2-(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丙烯基]苯甲酸甲酯地合成(一)

    将10g[1-(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乙基]-三苯溴化磷、4.0g对甲氧羰基苯甲醛加入到200ml二氯甲烷中,再加入2%的NaOH水溶液200ml,在40℃条件下搅拌进行两相反应约1h,TLC(展开剂为甲醇∶氯仿=1∶5)监测原料反应完毕,反应后分出有机层,有机层干燥后除去有机溶剂。在剩余物中加入60ml甲醇,析出固体即为粗品;将粗品热溶解于20ml乙酸乙酯,加入60ml乙醇,析出针状晶体,得标题化合物;收率61.17%,含量(HPLC)99.47%。

    实施例24-[(E)-2-(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丙烯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二)

    将10g[1-(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乙基]-三苯溴化磷、5.8g对甲氧羰基苯甲醛加入到300ml二氯甲烷中,再加入33%的NaOH水溶液12ml,在40℃条件下搅拌进行两相反应约5h,TLC(展开剂为甲醇∶氯仿=1∶5)监测原料反应完毕,反应后分出有机层,有机层干燥后除去有机溶剂。在剩余物中加入60ml甲醇,析出固体即为粗品,粗品热溶解于20ml乙酸乙酯,加入60ml乙醇,析出针状晶体,得标题化合物,收率79.93%,含量(HPLC)99.20%。

    实施例34-[(E)-2-(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丙烯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三)

    将9.3g[1-(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乙基]-三苯氯化磷、4.8g对甲氧羰基苯甲醛加入到250ml四氯化碳中,再加入45%的NaOH水溶液10ml,在70℃条件下搅拌进行两相反应约1h,TLC(展开剂为甲醇∶氯仿=1∶5)监测原料反应完毕,反应后分出有机层,有机层干燥后除去有机溶剂。在剩余物中加入60ml甲醇,析出固体得粗品,粗品热溶解于20ml乙酸乙酯,加入60ml乙醇,析出针状晶体,得标题化合物,收率71.24%,含量(HPLC)99.30%。

    实施例44-[(E)-2-(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丙烯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四)

    将10g[1-(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乙基]-三苯溴化磷、5.2g对甲氧羰基苯甲醛加入到200ml三氯甲烷中,再加入40%的KOH水溶液9ml,在60℃条件下搅拌进行两相反应约2h,TLC(展开剂为甲醇∶氯仿=1∶5)监测原料反应完毕,反应后分出有机层,有机层干燥后除去有机溶剂。在剩余物中加入60ml甲醇,析出固体得粗品,粗品热溶解于20ml乙酸乙酯,加入60ml乙醇,析出针状晶体,得标题化合物,收率73.87%,含量(HPLC)99.16%。

    实施例54-[(E)-2-(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丙烯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五)

    将10g[1-(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乙基]-三苯溴化磷、3.4g对甲氧羰基苯甲醛加入到200ml苯中,再加入45%的K2CO3水溶液15ml,在80℃条件下搅拌进行两相反应约1.5h,TLC(展开剂为甲醇∶氯仿=1∶5)监测原料反应完毕,反应后分出有机层,有机层干燥后除去有机溶剂。在剩余物中加入60ml甲醇,析出固体得粗品。将粗品热溶解于20ml乙酸乙酯,加入60ml乙醇,析出针状晶体,得标题化合物,收率63.85%,含量(HPLC)99.01%。

    实施例64-[(E)-2-(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丙烯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六)

    将10g[1-(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乙基]-三苯溴化磷、5.4g对甲氧羰基苯甲醛加入到200ml甲苯中,再加入45%的KHCO3水溶液14ml,在110℃条件下搅拌进行两相反应约0.5h,TLC(展开剂为甲醇∶氯仿=1∶5)监测原料反应完毕,反应后分出有机层,有机层干燥后除去有机溶剂。在剩余物中加入60ml甲醇,析出固体得粗品。将粗品热溶解于20ml乙酸乙酯,加入60ml乙醇,析出针状晶体,得标题化合物,收率69.24%,含量(HPLC)99.48%。

    实施例74-[(E)-2-(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丙烯基]苯甲酸乙酯的合成

    将10g[1-(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乙基]-三苯溴化磷、4.8g对乙氧羰基苯甲醛加入到200ml二氯甲烷中,再加入30%的NaOH水溶液12ml,在40℃条件下搅拌进行两相反应约4h,TLC(展开剂为甲醇∶氯仿=1∶5)监测原料反应完毕,反应后分出有机层,有机层干燥后除去有机溶剂。在剩余物中加入60ml甲醇,析出固体得粗品。将粗品热溶解于20ml乙酸乙酯,加入60ml乙醇,析出针状晶体即为标题化合物纯品,收率80.15%,含量(HPLC)99.32%。

    实施例84-[(E)-2-(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丙烯基]苯甲酸丁酯的合成

    将10g[1-(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乙基]-三苯溴化磷、5.5g对丁氧羰基苯甲醛加入到200ml二氯甲烷中,再加入10%的NaOH水溶液40ml,在40℃条件下搅拌进行两相反应约1h,TLC(展开剂为甲醇∶氯仿=1∶5)监测原料反应完毕,反应后分出有机层,有机层干燥后除去有机溶剂。在剩余物中加入60ml甲醇,析出固体粗品,将粗品热溶解于20ml乙酸乙酯,加入60ml乙醇,析出针状晶体即为标题化合物纯品,收率77.26%,含量(HPLC)99.52%。

    实施例94-[(E)-2-(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丙烯基]苯甲酸苄酯的合成

    将10g[1-(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乙基]-三苯溴化磷、8.4g对苄氧羰基苯甲醛加入到250ml二氯甲烷中,再加入20%的氨水溶液100ml,在40℃条件下搅拌进行两相反应约3h,TLC(展开剂为甲醇∶氯仿=1∶5)监测原料反应完毕,反应后分出有机层,有机层干燥后除去有机溶剂。在剩余物中加入60ml甲醇,析出固体得粗品,将粗品热溶解于20ml乙酸乙酯,加入60ml乙醇,析出针状晶体即为标题化合物纯品,收率80.31%,含量(HPLC)99.14%。

    实施例104-[(E)-2-(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丙烯基]苯甲酸环己酯的合成

    将10g[1-(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乙基]-三苯溴化磷、9.4g对环己氧羰基苯甲醛加入到200ml三氯甲烷中,再加入三乙胺5ml、水155ml,在60℃条件下搅拌进行两相反应约1h,TLC(展开剂为甲醇∶氯仿=1∶5)监测原料反应完毕,反应后分出有机层,有机层干燥后除去有机溶剂。在剩余物中加入60ml甲醇,析出固体得粗品,将粗品热溶解于20ml乙酸乙酯,加入60ml乙醇,析出针状晶体即为标题化合物纯品,收率75.51%,含量(HPLC)99.34%。

芳香维甲酸酯的合成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芳香维甲酸酯的合成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芳香维甲酸酯的合成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芳香维甲酸酯的合成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芳香维甲酸酯的合成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芳香维甲酸酯的合成方法。以1-(5,6,7,8-四氢-5,5,8,8-四甲基-2-萘基)-乙基-三苯卤化磷(II)与对甲酰基苯甲酸酯(III)为原料,在憎水有机溶剂中,加入碱水溶液的条件下进行两相反应,即可得到芳香维甲酸酯。本发明的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成本低,收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