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膀胱全切术后输尿管引流管的固定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膀胱全切术后输尿管引流管的固定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300000.9 (22)申请日 2017.10.10 (73)专利权人 赵国江 地址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新建路 59号6号楼1单元9号 (72)发明人 赵国江 张雁钢 田宇 (74)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14101 代理人 江淑兰 (51)Int.Cl. A61M 25/0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膀胱全切术后输尿管引流管的固定装 置 (57)摘要 一种膀胱全切术。
2、后输尿管引流管的固定装 置, 属于泌尿外科手术辅助器械技术领域, 解决 膀胱全切术后输尿管引流管无法稳定固定的技 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拆装方便, 能够使引流管稳 定地固定, 同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固 定装置的位置, 保证了患者的舒适度。 解决方案 为: 在腰带上并位于腰带长度调节装置的两侧分 别设置有两个输尿管引流管的固定装置, 所述固 定装置包括基座, 基座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公粘 贴扣, 公粘贴扣上表面中部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 引流管的凹槽, 凹槽的左右两侧沿凹槽的轴线方 向交替铰接有凹槽盖板, 凹槽盖板外侧固定设置 有母粘贴扣; 所述凹槽盖板向凹槽一侧翻折后凹 槽盖板与凹槽形成引流管。
3、固定通道, 引流管安装 于引流管固定通道中。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8481860 U 2019.02.12 CN 208481860 U 1.一种膀胱全切术后输尿管引流管的固定装置, 它包括腰带 (1) , 腰带 (1) 的首端安装 有腰带长度调节装置 (2) ,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腰带 (1) 上并位于腰带长度调节装置 (2) 的两 侧分别设置有两个输尿管引流管的固定装置 (3) , 所述固定装置 (3) 在腰带 (1) 上滑动;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基座 (31) , 基座 (31) 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公粘贴扣 (32) , 公粘贴扣 (32) 上表面中部固定设置。
4、有用于固定引流管 (4) 的凹槽 (35) , 凹槽 (35) 的左右两侧沿凹槽 (35) 的轴线方向交替铰接有凹槽盖板 (34) , 凹槽盖板 (34) 外侧固定设置有母粘贴扣 (33) ; 所述凹槽盖板 (34) 向凹槽 (35) 一侧翻折后凹槽盖板 (34) 与凹槽 (35) 形成引流管固定通道, 引流管 (4) 安装于引流管固定通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膀胱全切术后输尿管引流管的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基座 (31) 与腰带 (1) 的两侧接触面的边缘设置有相互咬合的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膀胱全切术后输尿管引流管的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凹槽盖板。
5、 (34) 与凹槽 (35) 的材质为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膀胱全切术后输尿管引流管的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凹槽盖板 (34) 的宽度与相邻凹槽盖板 (34) 之间的距离相等, 母粘贴扣 (33) 的宽度与凹槽 盖板 (34) 的宽度相等。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481860 U 2 一种膀胱全切术后输尿管引流管的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医学泌尿外科手术辅助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膀胱全 切术后输尿管引流管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因膀胱癌等原因, 行膀胱全切术时, 根据病人情况及要求, 有时需要将输尿管皮外。
6、 造瘘, 并置入输尿管引流管, 将双肾尿液引出。 由于患者个体差异, 常需将患者输尿管引流 管以一定角度摆置, 并用胶布固定, 防止脱出。 尽管如此, 仍会有尿液从输尿管引流管旁溢 出, 沾湿胶布, 导致胶布松解, 输尿管引流管移位, 甚至脱出。 有时, 因患者体位动作较大, 也 可将输尿管引流管拽出。 0003 输尿管引流管脱出, 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很大麻烦, 常常需要患者急诊来院再次置 入输尿管引流管。 反复的置入输尿管引流管不仅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不便, 更增加了肾脏感 染的几率, 增加住院率和住院时的花销。 固定用的胶布, 一方面不透气, 给患者带来不适感, 在调整输尿管引流管位置, 需要移。
7、除胶布时, 由于粘结皮肤时间长, 即使轻柔地拔下胶布, 仍会损伤患者皮肤; 另一方面, 由于汗液或尿液浸湿, 可导致胶布松解, 起不到应有的固定 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解决现有的膀胱全切术后输尿管引流管无法稳定 固定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膀胱全切术后输尿管引流管的固定装置。 0005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 一种膀胱全切术后输尿管引流管的固定装置, 它包括腰带, 腰带的首端安装有腰 带长度调节装置, 其中: 在所述腰带上并位于腰带长度调节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输 尿管引流管的固定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在腰带上滑动; 00。
8、07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基座, 基座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公粘贴扣, 公粘贴扣上表面中 部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凹槽, 凹槽的左右两侧沿凹槽的轴线方向交替铰接有凹槽 盖板, 凹槽盖板外侧固定设置有母粘贴扣; 所述凹槽盖板向凹槽一侧翻折后凹槽盖板与凹 槽形成引流管固定通道, 引流管安装于引流管固定通道中。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基座与腰带的两侧接触面的边缘设置有相互咬合的齿。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凹槽盖板与凹槽的材质为硅胶。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凹槽盖板的宽度与相邻凹槽盖板之间的距离相等, 母粘贴扣的宽 度与凹槽盖板的宽度相等。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 001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膀胱全切术后输尿管引流管的固定装置, 不需要采用传统 的胶布粘贴, 拆装方便, 保证了膀胱全切术后输尿管引流管稳定地固定, 同时, 可以根据患 者的实际情况调整固定装置的位置, 保证了患者的舒适度。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8481860 U 3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图1中固定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 1为腰带, 2为腰带长度调节装置, 3为固定装置, 31为基座, 32为公粘贴扣, 33 为母粘贴扣, 34为凹槽盖板, 35为凹槽, 4为。
10、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8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膀胱全切术后输尿管引流管的固定装置, 它包括腰带1, 腰 带1的首端安装有腰带长度调节装置2, 其中: 在所述腰带1上并位于腰带长度调节装置2的 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输尿管引流管的固定装置3, 所述固定装置3在腰带1上滑动; 0019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基座31, 基座3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公粘贴扣32, 公粘贴扣32 上表面中部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引流管4的凹槽35, 凹槽35的左右两侧沿凹槽35的轴线方 向交替铰接有凹槽盖板34, 凹槽盖板34外侧固定设置有母粘贴扣33; 所述。
11、凹槽盖板34向凹 槽35一侧翻折后凹槽盖板34与凹槽35形成引流管固定通道, 引流管4安装于引流管固定通 道中。 0020 进一步地, 所述基座31包括固定部与转动部, 固定部铰接于转动部的边框上, 固定 部和转动部与腰带1的两侧接触面的边缘设置有相互咬合的齿。 0021 进一步地, 所述凹槽盖板34与凹槽35的材质为硅胶, 增大了与引流管4的摩擦面 积, 保证了引流管4的位置相对固定。 0022 进一步地, 所述凹槽盖板34的宽度与相邻凹槽盖板34之间的距离相等, 母粘贴扣 33的宽度与凹槽盖板34的宽度相等。 0023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0024 患者使用时, 首先, 将腰带1套。
12、在患者的腰间, 通过腰带长度调节装置2调整腰带1 至适当的松紧位置处; 其次, 通过调整基座31将固定装置3调整至输尿管引流管对应位置处 后, 扣合转动部, 齿咬合的同时压紧腰带1, 使基座31固定安装在腰带1上; 再次, 将引流管置 于凹槽35中, 翻折凹槽盖板34; 最后, 将母粘贴扣33粘贴在公粘贴扣32上, 完成输尿管引流 管相对位置的固定。 0025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 任何熟悉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的变化 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8481860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8481860 U 5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8481860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