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腹腔镜用吸引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堵塞腹腔镜用吸引器.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244636.1 (22)申请日 2016.11.21 (73)专利权人 江苏省人民医院 地址 210029 江苏省南京市广州路300号 (72)发明人 邵鹏飞 曹强 朱俊栋 梁超 王尚乾 张磊 虞亚杰 江杰 苗陈岿 华艺博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467 代理人 高燕 (51)Int.Cl. A61M 1/00(2006.01) A61B 1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防堵塞腹腔镜用吸引器 (57)摘要。
2、 一种防堵塞腹腔镜用吸引器, 包括控制阀、 吸引管和旁通阀, 其中吸引管与控制阀连接且与 其阀体内腔连通, 旁通阀位于控制阀侧面并与控 制阀内腔连通, 其中, 在吸引管末端设置有固定 于吸引管内壁的细圆柱管, 细圆柱管内设有折叠 放置的支架, 支架通过旁通阀内的金属丝与旁通 阀外侧的拉环连接, 拉环能控制支架张开呈四棱 锥形以及收回聚拢折叠于细圆柱管内, 支架内侧 面有锯齿。 本实用新型在实践中能推出误吸入的 大网膜组织, 并对吸引时堵塞于吸引器口的凝血 块起到切割、 粉碎的作用, 有效解决了传统吸引 器堵塞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06526320 U 2017。
3、.09.29 CN 206526320 U 1.一种防堵塞腹腔镜用吸引器, 包括控制阀(1)、 吸引管(2)和旁通阀(10), 所述吸引管 (2)与所述控制阀(1)连接且与其阀体内腔连通, 所述旁通阀(10)位于所述控制阀(1)的侧 面并与所述控制阀(1)内腔连通,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支架(7)和固定在吸引管(2)末端内壁 上的细圆柱管(3), 所述支架(7)通过位于所述旁通阀(10)内的金属丝(4)与设置在旁通阀 (10)外的拉环(5)连接, 当支架(7)处于收缩状态时, 其折叠放置在细圆柱管(3)内部, 所述 支架(7)能沿所述细圆柱管(3)的径向方向进行移动; 当支架(7)处于完全打开。
4、状态时, 其呈 四棱锥形, 所述四棱锥形的支架(7)底平面位于所述吸引管(2)的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腹腔镜用吸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管(2)和所述 细圆柱管(3)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两者横截面积比例是4:1至6:1, 所述细圆柱管(3)的横截 面积大于所述支架(7)折叠起来的底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腹腔镜用吸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7)采用记忆 合金制成, 其四条底边(8)可折叠收起, 四条棱的内侧面设有细小锯齿(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腹腔镜用吸引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器内腔有连接 旁通阀(10)和吸引管(2)的导管(6)。
5、, 所述金属丝(4)从所述导管(6)中通过。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526320 U 2 一种防堵塞腹腔镜用吸引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医疗器械,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防堵塞腹腔镜用吸引器。 背景技术 0002 腹腔镜吸引器是腹腔手术中的必备工具, 使用腹腔镜吸引器使手术时间大大缩 短, 术野更加清晰, 也减少了术中污染; 在大气压的的作用下, 利用制造的吸引头负压状态, 吸引头外的物质就会被吸入吸引器管腔。 目前临床常用的腹腔镜吸引器由吸引管和控制阀 组成, 控制阀由弹簧、 阀门芯、 输入管和输出管组成, 手术操作时, 通过腹壁上的套管针将吸 引管。
6、插入腹腔, 用手按下阀门, 在负压作用下将体内液体吸出。 但现有的腹腔镜吸引器使用 时易被血块、 组织等异物堵塞, 并且当负压过大, 在吸引器头接触到大网膜或者空腔脏器 时, 易造成正常组织损伤。 因此迫切希望有一种不损伤大网膜或者内脏组织同时又防止血 块、 组织等异物堵塞的吸引器。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堵塞腹腔镜用吸引器, 所述防堵塞腹腔镜用吸引器能在腹 腔手术中在不损伤大网膜或内脏组织的情况下, 推出吸引器管口被误吸入的大网膜或内脏 组织, 还能切割凝血块, 从而防止腹腔镜用吸引器堵塞。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防止腹腔镜吸引器使用过程中误吸入大 网。
7、膜或内脏等正常组织, 同时可以切割血块, 防止血块堵塞吸引器管口。 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 一种防堵塞腹腔镜用吸引器, 包括控制阀、 吸引管和旁通阀, 所述吸引管与控制阀 连接且与其阀体内腔连通, 所述旁通阀位于控制阀的侧面并与控制阀内腔连通, 其特征在 于: 还包括支架和固定在吸引管末端内壁上的细圆柱管, 所述支架通过位于旁通阀内的金 属丝与设置在旁通阀外的拉环连接, 当支架处于收缩状态时, 其折叠放置在细圆柱管内部, 所述支架能沿所述细圆柱管的径向方向进行移动, 当支架处于打开状态时, 其呈四棱锥形, 所述四棱锥形支架的底平面位于所述吸引管的末端附。
8、近。 优选方案是所述四棱锥形支架的 底平面恰好位于所述吸引管的末端管口平面上或稍凸出于所述末端管口平面外, 支架顶部 位于细圆柱管朝向吸引管末端的一端的外侧。 0007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 如上所述的防堵塞腹腔镜用吸引器, 所述吸引 管和所述细圆柱管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两者横截面积比例是4:1至6:1, 所述细圆柱管的横 截面积大于所述支架折叠起来的底面积。 0008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 如上所述的防堵塞腹腔镜用吸引器, 所述支架 采用记忆合金制成, 其四条底边可折叠收起, 四条棱的内侧面设有细小锯齿。 0009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 如上所述的防堵塞腹腔镜用。
9、吸引器, 所述吸引 器内腔有连接旁通阀和吸引管的导管, 所述金属丝从中通过。 0010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腹腔镜用吸引器时, 手术医生将拉环向旁通阀外侧牵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526320 U 3 拉使得支架聚拢并折叠于细圆柱管内, 吸引器正常吸取腹腔积血和积液; 当吸引器外的压 力表指示有血块或大网膜组织堵塞住吸引器管口时, 手术医生将拉环向旁通阀内轻推, 支 架被金属丝推出细圆柱管, 并在吸引管末端打开呈四棱锥形, 随着反复的推拉动作, 大网膜 被推出吸引管, 进入吸引管末端的血块被锯齿切割粉碎, 从而使吸引管腔恢复通畅, 实现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吸引管腔通畅。
10、后, 再次牵拉拉环, 使支架聚拢并折叠于细圆柱管内。 0011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 0012 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腹腔镜用吸引器在原有的腹腔镜吸引器内做了改进, 结构简 单, 操作简单, 成本低廉, 使用方便, 使用时不易被血块及大网膜堵塞, 可用于各种腹腔手术 中。 附图说明 0013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并与本实 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 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0014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防堵塞腹腔镜用吸引器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
11、大图; 0016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7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防堵塞腹腔镜用吸引器中的支架半打开时 的结构形态示意图; 0018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防堵塞腹腔镜用吸引器中的支架完全张开 时的结构形态示意图; 0019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防堵塞腹腔镜用吸引器中的支架在吸引管 末端完全打开时的底视图。 0020 附图标记说明: 1.控制阀; 2.吸引管; 3.细圆柱管; 4.金属丝; 5.拉环; 6.导管; 7.支 架; 8.支架底边; 9.细小锯齿; 10.旁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
12、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优 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防堵塞腹腔镜用吸引器, 其包括控制 阀1、 吸引管2和旁通阀10, 吸引管2与控制阀1连接且与其阀体内腔连通, 旁通阀10位于控制 阀1的侧面并与控制阀1内腔连通, 吸引管2是一长空心管, 其前端置于腹腔内, 可抽吸腹腔 内的积液, 吸引管2与现有技术中的腹腔镜吸引器不同之处在于在吸引管2末端设置有固定 于其内壁上的细圆柱管3, 细圆柱管3内设置有支架7, 支架7通过位于旁通阀10内的金属丝4 与设置在旁通阀10外的拉环5连接。 当牵拉拉环5时。
13、, 支架7处于收缩状态, 其折叠放置在细 圆柱管3内部, 支架7能沿细圆柱管3的径向方向移动; 当轻推拉环5时, 支架7逐渐打开, 随着 完全打开, 支架7呈四棱锥形, 该四棱锥形的支架7的底平面位于吸引管2的末端, 此时支架7 的顶部刚好离开细圆柱管朝向吸引管2末端的一端。 002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 如图2所示的防堵塞腹腔镜用吸引器的局部放 大图中, 吸引器内腔有连接旁通阀10和吸引管2的导管6, 金属丝4从导管6中通过。 导管6独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526320 U 4 立于吸引器内腔, 引导金属丝的移动更顺畅。 002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
14、, 防堵塞腹腔镜用吸引器中的支架7采用记忆合 金制成, 四条底边8可折叠收缩起来, 四条棱的内侧面有细小锯齿9, 能够在支架收缩、 打开 的反复移动过程中切割粉碎血块。 0025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腹腔镜用吸引器时, 手术医生将拉环5向旁通阀10外 侧牵拉使得支架7聚拢并折叠于细圆柱管3内, 吸引器正常吸取腹腔积血和积液; 当吸引器 外的压力表指示有血块或大网膜组织堵塞住吸引器管口时, 手术医生将拉环5向旁通阀10 内轻推, 支架7被金属丝4推出细圆柱管3, 并在吸引管2末端打开呈四棱锥形, 四棱锥形支架 7的底平面抵住进入吸引器管口的大网膜等组织或血块并将它们向吸引管口外推, 随着反 。
15、复的推拉动作, 大网膜被推出吸引管, 进入吸引管2末端的血块被四棱锥四条棱内侧的细小 锯齿9切割粉碎, 从而使吸引管腔恢复通畅, 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吸引管腔通畅后, 再 次牵拉拉环5, 使支架7聚拢并折叠于细圆柱管3内。 0026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 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 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 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526320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6 CN 206526320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7 CN 206526320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8 CN 206526320 U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9 CN 206526320 U 9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0 CN 206526320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