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性可伸缩带套囊鼻咽通气道装置及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视性可伸缩带套囊鼻咽通气道装置及使用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692116.5 (22)申请日 2016.08.19 (71)申请人 南京市第一医院 地址 210006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长乐路 68号 (72)发明人 王晓亮 鲍红光 尹加林 张勇 谢欣怡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代理人 李小静 (51)Int.Cl. A61M 16/04(2006.01) A61M 25/10(2013.01) A61B 1/233(2006.01) A61B 1/04(2006.01) (54)发明名称 。
2、一种可视性可伸缩带套囊鼻咽通气道装置 及使用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视性可伸缩带套囊鼻咽 通气道装置及使用方法, 包括通气接口、 咽端、 通 气管腔、 套囊注气口、 套囊、 带冷光源的微型摄像 头、 数据及电源线, 微型摄像头设置在通气管腔 内, 微型摄像头与数据及电源线连接。 通气管腔 一端设有通气接口, 通气管腔另一端为咽端, 通 气官腔外壁靠近咽端处设有套囊, 通气管腔上设 有套囊注气口, 套囊注气口与套囊相连通; 所述 的通气管腔外壁上设有刻度。 本发明的优点是: 结构简单、 呼吸道更加畅通、 通气接触面大、 操作 简单, 符合每位病人个性特征, 具有可视性, 对病 人损伤。
3、小, 其前端不会刺激患者的会厌及声门, 避免病人发生反流及误吸, 减少因使用鼻咽通气 道诱发喉痉挛, 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情况发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06110463 A 2016.11.16 CN 106110463 A 1.一种可视性可伸缩带套囊鼻咽通气道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通气接口、 咽端、 通气 管腔、 套囊注气口、 套囊、 带冷光源的微型摄像头、 数据及电源线, 通气管腔一端设有通气接 口, 通气管腔另一端为咽端, 通气官腔外壁靠近咽端处设有套囊, 通气管腔上设有套囊注气 口, 套囊注气口与套囊相连通; 所述的通气管腔外壁上设有刻度; 微型摄像头设置。
4、在通气管 腔内, 微型摄像头与数据及电源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性可伸缩带套囊鼻咽通气道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的通气接口位于鼻腔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性可伸缩带套囊鼻咽通气道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的通气管腔一端外侧设有刻度, 刻度以通气管腔另一端为起始, 从10cm处开始标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性可伸缩带套囊鼻咽通气道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的通气管腔一端设有可调节长度的折叠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性可伸缩带套囊鼻咽通气道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 括钢丝, 所述的通气管腔内壁沿轴向设有一盲孔, 钢丝一端为套圈结。
5、构, 钢丝另一端插入盲 孔, 套圈结构伸出到通气接口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性可伸缩带套囊鼻咽通气道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的咽端为圆滑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性可伸缩带套囊鼻咽通气道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的通气管腔内壁沿轴向设有导气孔, 导气孔一端与套囊注气口连通, 另一端与套囊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视性可伸缩带套囊鼻咽通气道装置的使用 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钢丝插入盲孔, 再将通气管腔的咽端经一侧鼻孔置入鼻咽腔, 咽端的圆滑结构在 不损伤咽部的前提下, 顺利的将通气管腔置于鼻咽腔, 根据刻度判断通。
6、气管腔的伸入长度; 2)通过套囊注气口给套囊充气, 若患者感觉通气管腔未到位, 则通过套囊注气口给套 囊放气, 然后继续施力使咽端伸入鼻咽腔, 直至患者感觉通气管腔到位, 通气管腔到位后给 套囊充气, 使通气管腔固定在鼻咽腔, 然后取出钢丝; 3)若直至通气接口抵靠在鼻孔处, 依然感觉通气管腔未到位, 则手持钢丝的套圈结构 向咽端施力, 利用钢丝伸长折叠结构, 直至通气管腔到位, 给套囊充气, 使通气管腔固定在 鼻咽腔, 然后取出钢丝; 4)若通气管腔的咽端经一侧鼻孔置入鼻咽腔的过程中, 需要观察咽喉部, 利用通气管 腔内微型摄像头, 通过数据线将咽喉部图像传递到通气管腔外部, 由数据线端部的。
7、USB接口 连接显示终端, 实现准确显示放置过程中鼻咽通气道的位置, 保持病人呼吸道的通畅。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110463 A 2 一种可视性可伸缩带套囊鼻咽通气道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可视性可伸缩带套囊鼻咽通气道装置及 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鼻咽通气道(Nasopharyngeal airway), 也称为鼻咽通气管(Nasopharyngeal tube), 是一种简易方便的声门外通气装置, 用于解除上呼吸道梗阻, 保持气道通畅。 目前在 麻醉科、 呼吸内科、 ICU和急诊科等临床科室的医生和护士。
8、常作为气道管理辅助器具。 目前 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鼻咽通气道主要是单鼻孔型, 它通常由医用PVC材料制成, 透明且质地 接近普通气管导管, 外形类似一个小型号的气管导管, 长约15cm左右, 其导气管有一定的弧 度, 其咽端斜口较短且钝圆, 不带套囊, 其鼻端有一个凸出的翼缘, 用来防止鼻咽通气道的 鼻端掉入鼻腔。 鼻咽通气道的型号与其内径和长度相关, 通常用内径毫米数来表示型号。 鼻 咽通气道置人后的理想对位是: 从患者的鼻腔插入到咽腔后, 咽端位于声门外0.5cm处。 如 此对位可以支撑起咽后壁, 从而解除上呼吸道梗阻, 保持气道通畅。 由于鼻咽通气道长度比 其管道直径有更重要的意义, 一。
9、般情况下, 成年男性用Fr3034(即ID 7.58.5mm), 成年 女性选用Fr 2428(即ID 6.07.0mm), 小儿则选用较细短的柔软的鼻咽通气道。 0003 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但其长度并不是适合每个人, 长度过长, 则刺激咽喉 部, 导致恶心呕吐、 喉痉挛等一系列并发症, 长度过短, 则无法解除上呼吸道的梗阻。 2.有时 增生的软组织贴在咽后壁, 堵塞鼻咽通气道, 无法保持气道通畅。 3.单一的通气孔一旦不 通, 则无法通气。 发明内容 0004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视性可伸缩带套囊鼻咽通气 道装置及使用方法, 实现了鼻咽通气道个体化、 可。
10、视下及时准确调整、 更有利于通气的目 的。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一种可视性可伸缩带套囊鼻咽通气道装置, 包括通气接口、 咽端、 通气管腔、 套囊 注气口、 套囊、 带冷光源的微型摄像头、 数据及电源线, 通气管腔一端设有通气接口, 通气管 腔另一端为咽端, 通气官腔外壁靠近咽端处设有套囊, 通气管腔上设有套囊注气口, 套囊注 气口与套囊相连通; 所述的通气管腔外壁上设有刻度; 微型摄像头设置在通气管腔内, 微型 摄像头与数据及电源线连接。 0007 所述的通气接口位于鼻腔外。 0008 所述的通气管腔一端外侧设有刻度, 刻度以通气管腔另一端为起始。
11、, 从10cm处开 始标示。 0009 所述的通气管腔一端设有可调节长度的折叠结构。 0010 还包括钢丝, 所述的通气管腔内壁沿轴向设有一盲孔, 钢丝一端为套圈结构, 钢丝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110463 A 3 另一端插入盲孔, 套圈结构伸出到通气接口外部。 0011 所述的咽端为圆滑结构。 0012 所述的通气管腔内壁沿轴向设有导气孔, 导气孔一端与套囊注气口连通, 另一端 与套囊相连通。 0013 一种可视性可伸缩带套囊鼻咽通气道装置的使用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4 1)将钢丝插入盲孔, 再将通气管腔的咽端经一侧鼻孔置入鼻咽腔, 咽端的圆滑结 构在不损伤咽部。
12、的前提下, 顺利的将通气管腔置于鼻咽腔, 根据刻度判断通气管腔的伸入 长度; 0015 2)通过套囊注气口给套囊充气, 若患者感觉通气管腔未到位, 则通过套囊注气口 给套囊放气, 然后继续施力使咽端伸入鼻咽腔, 直至患者感觉通气管腔到位, 通气管腔到位 后给套囊充气, 使通气管腔固定在鼻咽腔, 然后取出钢丝; 0016 3)若直至通气接口抵靠在鼻孔处, 患者依然感觉通气管腔未到位, 则手持钢丝的 套圈结构向咽端施力, 利用钢丝伸长折叠结构, 直至通气管腔到位, 给套囊充气, 使通气管 腔固定在鼻咽腔, 然后取出钢丝; 0017 4)若通气管腔的咽端经一侧鼻孔置入鼻咽腔的过程中, 需要观察咽喉部。
13、, 利用通 气管腔内微型摄像头, 通过数据线将咽喉部图像传递到通气管腔外部, 由数据线端部的USB 接口连接显示终端, 实现准确显示放置过程中鼻咽通气道的位置, 保持病人呼吸道的通畅。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9 结构简单、 呼吸道更加畅通、 通气接触面大、 操作简单, 符合每位病人个性特征, 对 病人损伤小, 其前端不会刺激患者的会厌及声门, 避免病人发生反流及误吸, 减少因使用鼻 咽通气道诱发喉痉挛, 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情况发生。 通过折叠结构试探将咽端置于鼻咽 腔, 实现了鼻咽通气道长度可以调整, 符合每位病人自身特点, 呼吸道更加通畅。 前端摄像 头, 。
14、可视化定位鼻咽通气道的位置。 咽端采用圆滑结构, 避免损伤患者的咽部。 采用前端波 浪形套囊注气, 可以使口咽部组织上抬, 增加口咽部空间, 防止阻塞呼吸道和通气导管, 更 有利于病人通气。 设置刻度, 可方便医护人员操作, 便于观察咽端的伸入程度, 尤其适合在 没有透视设备的紧急情况。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0022 图3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是图3的I部放大图。 0024 图中: 1-通气接口 2-咽端 3-通气管腔 4-可调节机构 5-套囊注气口 6-套囊 7- 钢丝 8-盲孔 9-导气孔 10-微型。
15、摄像头 11-数据及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 但是应该指出本发明的实施不限 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0026 见图1-图4, 一种可视性可伸缩带套囊鼻咽通气道装置, 包括通气接口1、 咽端2、 通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110463 A 4 气管腔3、 套囊注气口5、 套囊6、 带冷光源的微型摄像头10、 数据及电源线11, 通气管腔3一端 设有通气接口1, 通气管腔3另一端为咽端2, 通气官腔外壁靠近咽端2处设有套囊6, 通气管 腔3上设有套囊注气口5, 套囊注气口5与套囊6相连通; 所述的通气管腔3外壁上设有刻度。 微型摄像。
16、头10设置在通气管腔3内, 微型摄像头10与数据及电源线11连接。 0027 其中, 通气接口1位于鼻腔外, 起到限定鼻咽通气道装置位置的作用。 通气管腔3一 端外侧设有刻度, 刻度以通气管腔3另一端为起始, 从10cm处开始标示。 0028 通气管腔3一端设有可调节长度的折叠结构4。 通气管腔3内壁沿轴向设有一盲孔 8, 钢丝7一端为套圈结构, 钢丝7另一端插入盲孔8, 套圈结构伸出到通气接口1外部。 咽端2 为圆滑结构, 避免伸入鼻咽腔时损伤鼻咽腔。 通气管腔3内壁沿轴向设有导气孔9, 导气孔9 一端与套囊注气口5连通, 另一端与套囊6相连通。 0029 通气管腔3长度0-20cm, 从1。
17、0cm处标刻度, 10cm、 10.5cm、 11cm、 11.5cm20cm, 其 中14cm-20cm采用可调节伸缩, 实施时, 折叠结构完全展开时即为14mm-20mm, 在放置过程 中, 如果患者无恶心呕吐、 呛咳, 通气良好, 记录深度, 把鼻咽通气道装置固定在鼻孔处, 实 现鼻咽通气道个体化的原则。 0030 通气管腔3另一端设有套囊6, 起到支撑作用, 套囊6的形状为立体波浪式, 见图2, 通过套囊注气口5向套囊6注气, 可以增加口咽部的空间, 更有利于通气。 0031 可伸缩带套囊鼻咽通气道装置的使用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32 1)将钢丝7插入盲孔8, 再将通气管腔3的咽。
18、端2经一侧鼻孔置入鼻咽腔, 咽端2的圆 滑结构在不损伤咽部的前提下, 顺利的将通气管腔3置于鼻咽腔, 根据刻度判断通气管腔3 的伸入长度; 0033 2)通过套囊注气口5给套囊6充气, 若患者感觉通气管腔3未到位, 则通过套囊注气 口5给套囊6放气, 然后继续施力使咽端2伸入鼻咽腔, 直至患者感觉通气管腔3到位, 通气管 腔3到位后给套囊6充气, 使通气管腔3固定在鼻咽腔, 然后取出钢丝7; 0034 3)若直至通气接口1抵靠在鼻孔处, 患者依然感觉通气管腔3未到位, 则手持钢丝7 的套圈结构向咽端2施力, 利用钢丝7伸长折叠结构4, 直至通气管腔3到位, 给套囊6充气, 使 通气管腔3固定在。
19、鼻咽腔, 然后取出钢丝7。 0035 4)若通气管腔3的咽端2经一侧鼻孔置入鼻咽腔的过程中, 需要观察咽喉部, 利用 通气管腔3内微型摄像头10, 通过数据线将咽喉部图像传递到通气管腔3外部, 由数据线端 部的USB接口12连接显示终端, 实现准确显示放置过程中鼻咽通气道的位置, 保持病人呼吸 道的通畅。 0036 本发明采用通过套囊注气口5向套囊6注气后, 套囊6可起到支撑作用, 扩大口咽部 空间, 不会增加通气管腔3的外径, 更有利于通气; 将套囊注气口5从通气管腔3侧壁伸出, 使 套囊6与通气管腔3隔离开, 在置入鼻咽通气道时不互相影响。 本装置结构简单、 腔道畅通、 通气接触面大、 操作简单, 对病人损伤小, 其前端不会刺激患者的会厌及声门, 避免病人发 生反流及误吸, 减少因使用鼻咽通气道诱发喉痉挛, 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情况发生。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110463 A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106110463 A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106110463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