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pdf

上传人:齐** 文档编号:8518280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675352.3

申请日:

20121210

公开号:

CN202961441U

公开日:

2013060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16/12

主分类号:

A61M16/12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发明人:

尹军

地址:

400041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支路10号

优先权:

CN201220675352U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胡荣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包括阀座,阀座上设置两级压力平衡阀、混氧装置以及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包括压力调节组件、气动滑阀、簧片式报警组件、安全阀组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该空氧混合器从中心供气型气体终端上取气,只需调节调节旋钮即可给病人提供各种浓度的氧气,且混合度精确,该空氧混合器还有使用安全、环保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包括阀座,阀座上设置有空气通道入口、氧气通道入口、混合气通道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上设置一级压力平衡阀与二级压力平衡阀,一级压力平衡阀与二级压力平衡阀的结构相同,压力平衡阀的内腔中设置平衡调节膜片,将压力平衡阀腔体分隔为空气腔体与氧气腔体,所述空气腔体、氧气腔体进气端设置弹性装置,固定于压力平衡阀阀体的弹性装置分别与平衡调节膜片两轴向端连接,一级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氧气腔体进气端分别通过空气、氧气输入通道与阀座的空气通道入口、氧气通道入口相通,一级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氧气腔体出气端分别通过第一空气、氧气输出通道与二级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氧气腔体进气端相通;所述阀座上设有混合型腔,所述二级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氧气腔体出气端分别通过第二空气、氧气输出通道与混合型腔相通,所述混合型腔中设置一混氧装置,该混氧装置包括调节旋钮、混氧主心轴、轴套,所述混氧主心轴为阶梯轴,阶梯轴一轴向端设有用于密封混合型腔的空气、氧气进气口的调节阀,该调节阀包括密封面与密封面两侧的斜面,阶梯轴另一轴向端延伸出阀座与调节旋钮固定连接,阶梯轴中间设置梯形螺纹与密封凸台,阶梯轴的梯形螺纹与轴套固定连接,通过轴套支撑于阀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氧气通道入口处设置有安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装置包括气动滑阀、簧片式报警组件、安全阀组件以及两个压力调节组件,所述两个压力调节组件相对设置在阀座上,一压力调节组件设置在空气通道入口与一级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输入通道之间,另一压力调节组件设置在氧气通道入口与一级压力平衡阀的氧气输入通道之间,两个压力调节组件之间定位有会产生轴向位移的气动滑阀,所述簧片式报警组件、安全阀组件与气动滑阀之间分别设置安全阀气体通道、报警组件气体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式报警组件设置在气动滑阀径向端,簧片式报警组件包括报警器底座、簧片固定座、簧片,报警器底座螺纹连接于阀座,簧片固定座以过盈方式嵌入报警器底座中,簧片的一端用铆钉固定在簧片固定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阀组件设置在气动滑阀径向端,安全阀组件包括安全阀底座、第二钢珠、第二弹簧、调节螺钉,安全阀底座螺纹连接于阀座,所述调节螺钉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安全阀底座,调节螺钉与第二钢珠之间设置第二弹簧,第二钢珠通过第二弹簧定位在安全阀气体通道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组件包括压力调节底座、调节螺钉、第三弹簧,所述压力调节底座螺纹固定于阀座,调节螺钉螺纹固定于压力调节底座,所述第三弹簧定位在调节螺钉与气动滑阀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调节膜片包括膜片与盘形骨架,所述盘形骨架浇注在膜片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座圈、第一钢珠、第一弹簧、堵盖,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与氧气腔体均包括进气腔体与出气腔体,所述座圈采用过盈方式固定在压力平衡阀进气腔体内,圆形座圈中间设置贯穿座圈的阶梯孔,座圈四周设置通气槽,所述第一钢珠设置在阶梯孔大径端与平衡调节膜片的盘形骨架两侧的顶杆配合,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在堵盖与第一钢珠之间,所述堵盖安装于压力平衡阀阀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氧主心轴调节阀的斜面与轴心线呈5~10o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型腔内壁上设置凸台,所述轴套上设置环形通气槽,环形通气槽设置四个均匀分布的通气孔与空气进气口或氧气进气口相通,二级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或氧气腔体出气端通过第二空气或氧气输出通道与轴套的环形通气槽相通。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中心供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

背景技术

以贮气囊作供气装置的呼吸机,常配置空氧混合装置,该空氧混合装置的工作原理是:一定流量的氧气经入口先进贮气囊内,当贮气囊被定向抽气时,空气也从入口经管道抽入贮气囊内,从而实现空氧的混合。该空氧混合装置由单向阀和贮气囊组成,要达到预定的氧浓度,则通过调节氧输入量来取得。虽然该空氧混合装置结构比较简单,但混合度不精确。在病房使用时,呼吸机产生的噪音会让病人感觉不适;呼吸机从环境空气中直接采气,虽然有简单的过滤器材,但仍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该空氧混合器从中心供气型气体终端上取气,只需调节调节旋钮即可给病人提供各种浓度的氧气,且混合度精确,该空氧混合器还有使用安全、环保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包括阀座,阀座上设置有空气通道入口、氧气通道入口、混合气通道出口,所述阀座上设置一级压力平衡阀与二级压力平衡阀,一级压力平衡阀与二级压力平衡阀的结构相同,压力平衡阀的内腔中设置平衡调节膜片,将压力平衡阀腔体分隔为空气腔体与氧气腔体,所述空气腔体、氧气腔体进气端设置弹性装置,固定于压力平衡阀阀体的弹性装置分别与平衡调节膜片两轴向端连接,一级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氧气腔体进气端分别通过空气、氧气输入通道与阀座的空气通道入口、氧气通道入口相通,一级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氧气腔体出气端分别通过第一空气、氧气输出通道与二级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氧气腔体进气端相通;所述阀座上设有混合型腔,所述二级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氧气腔体出气端分别通过第二空气、氧气输出通道与混合型腔相通,所述混合型腔中设置一混氧装置,该混氧装置包括调节旋钮、混氧主心轴、轴套,所述混氧主心轴为阶梯轴,阶梯轴一轴向端设有用于密封混合型腔的空气、氧气进气口的调节阀,该调节阀包括密封面与密封面两侧的斜面,阶梯轴另一轴向端延伸出阀座与调节旋钮固定连接,阶梯轴中间设置梯形螺纹与密封凸台,阶梯轴的梯形螺纹与轴套固定连接,通过轴套支撑于阀座。

所述空气通道、氧气通道入口处设置有安全装置。

所述安全装置包括气动滑阀、簧片式报警组件、安全阀组件以及两个压力调节组件,所述两个压力调节组件相对设置在阀座上,一压力调节组件设置在空气通道入口与一级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输入通道之间,另一压力调节组件设置在氧气通道入口与一级压力平衡阀的氧气输入通道之间,两个压力调节组件之间定位有会产生轴向位移的气动滑阀,所述簧片式报警组件、安全阀组件与气动滑阀之间分别设置安全阀气体通道、报警组件气体通道。

所述簧片式报警组件设置在气动滑阀径向端,簧片式报警组件包括报警器底座、簧片固定座、簧片,报警器底座螺纹连接于阀座,簧片固定座以过盈方式嵌入报警器底座中,簧片的一端用铆钉固定在簧片固定座上。

所述安全阀组件设置在气动滑阀径向端,安全阀组件包括安全阀底座、第二钢珠、第二弹簧、调节螺钉,安全阀底座螺纹连接于阀座,所述调节螺钉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安全阀底座,调节螺钉与第二钢珠之间设置第二弹簧,第二钢珠通过第二弹簧定位在安全阀气体通道处。

所述压力调节组件包括压力调节底座、调节螺钉、第三弹簧,所述压力调节底座螺纹固定于阀座,调节螺钉螺纹固定于压力调节底座,所述第三弹簧定位在调节螺钉与气动滑阀之间。

所述平衡调节膜片包括膜片与盘形骨架,所述盘形骨架浇注在膜片内部。

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座圈、第一钢珠、第一弹簧、堵盖,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与氧气腔体均包括进气腔体与出气腔体,所述座圈采用过盈方式固定在压力平衡阀进气腔体内,圆形座圈中间设置贯穿座圈的阶梯孔,座圈四周设置通气槽,所述第一钢珠设置在阶梯孔大径端与平衡调节膜片的盘形骨架两侧的顶杆配合,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在堵盖与第一钢珠之间,所述堵盖安装于压力平衡阀阀体。

所述混氧主心轴调节阀的斜面与轴心线呈5~10o夹角。

所述混合型腔内壁上设置凸台,所述轴套上设置环形通气槽,环形通气槽设置四个均匀分布的通气孔与空气进气口或氧气进气口相通,二级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或氧气腔体出气端通过第二空气或氧气输出通道与轴套的环形通气槽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从中心供气型气体终端上取气,中心供气源压缩机房远离病区,且机房经隔音处理,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供气系统带有气体干燥装置和多级过滤装置,能保证输出洁净的空气,杜绝二次污染。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包括阀座,阀座上设置一级压力平衡阀与二级压力平衡阀,两级压力平衡阀的应用,可使其流量控制较为精确,压力波动也较小。座圈采用过盈方式固定在压力平衡阀进气腔体内,座圈上开有通气槽,输入气体在该腔体经缓冲后进入平衡阀内部。所述阀座上设有混合型腔,所述混合型腔中设置一混氧装置,该混氧装置包括混氧主心轴,所述混氧主心轴一轴向端设有用于密封混合型腔的空气、氧气进气口的调节阀,该调节阀包括密封面与密封面两侧的斜面,通过调节阀的端面密封控制进气口的进气量,即可使混氧浓度从21%~100%都可自由调节,所述混氧主心轴调节阀的斜面与轴心线呈5~10o夹角,可以使混合度更精确。所述空气通道、氧气通道入口处设置有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包括气动滑阀、簧片式报警组件、安全阀组件以及两个压力调节组件,原始状态时,安全阀气体通道、报警组件气体通道被气动滑阀封闭,气体经两级平衡装置进入阀体经混合后输出;当供气气源压力差超过设定值时(>0.1Mpa)时,气动滑阀会产生相应的位移,此时安全阀和报警组件气体通道被打开,气体先经报警气体通道进入报警组件后产生泄漏,报警簧片会发出报警声;若压力继续增高时,安全阀被打开,气体会经安全阀排入大气,从而保证使用者的用氧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混氧主心轴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阀组件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簧片式报警组件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动滑阀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阀座部件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平衡阀示意图。

附图中,1为阀座,1a为空气通道入口,1b为氧气通道入口,1c为混合气通道出口,2为一级压力平衡阀,3为二级压力平衡阀,4为平衡调节膜片,5为盘形骨架,6为座圈,7为第一钢珠,8为第一弹簧,9为堵盖,10为混氧主心轴,101为调节阀,102为密封凸台,103为梯形螺纹,11为轴套,12为调节旋钮,13为气动滑阀,14为压力调节组件,141为压力调节底座,142为调节螺钉,143为第三弹簧,15为安全阀组件,151为安全阀底座,152为调节螺钉,153为第二弹簧,154为第二钢珠,16为簧片式报警组件,161为报警器底座,162为簧片固定座,163为簧片,17为O形圈,18为内六角螺栓,19为混合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9所示,一种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主要材质为铝合金,包括阀座1,阀座1上设置有空气通道入口1a、氧气通道入口1b、混合气通道出口1c,空气通道入口1a、氧气通道入口1b配合专用接头,分别通过软管直接从中心供气型气体终端上取压缩空气与氧气。混合气通道出口1c连接有氧气吸入器接口,输出混合气体。所述阀座上设置一级压力平衡阀2与二级压力平衡阀3,一级压力平衡阀2与二级压力平衡阀3的结构相同,压力平衡阀的内腔中设置平衡调节膜片4,将压力平衡阀腔体分隔为空气腔体与氧气腔体,所述平衡调节膜片4包括膜片与盘形骨架5,所述盘形骨架5浇注在膜片内部。所述空气腔体、氧气腔体进气端设置弹性装置,固定于压力平衡阀阀体的弹性装置分别与平衡调节膜片4两轴向端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座圈6、第一钢珠7、第一弹簧8、堵盖9,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与氧气腔体均包括进气腔体与出气腔体,所述座圈6采用过盈方式固定在压力平衡阀进气腔体内,圆形座圈6中间设置贯穿座圈的阶梯孔,座圈四周设置通气槽,输入气体在该腔体经缓冲后进入压力平衡阀内部。所述第一钢珠7设置在阶梯孔大径端与平衡调节膜片的盘形骨架5两侧的顶杆配合,所述第一弹簧8固定在堵盖与第一钢珠7之间,所述堵盖9安装于压力平衡阀阀体。一级压力平衡阀2的空气腔体、氧气腔体进气端分别通过空气、氧气输入通道与阀座1的空气通道入口、氧气通道入口相通,一级压力平衡阀2的空气腔体、氧气腔体出气端分别通过第一空气、氧气输出通道与二级压力平衡阀3的空气腔体、氧气腔体进气端相通;所述阀座1上设有混合型腔19,所述二级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氧气腔体出气端分别通过第二空气、氧气输出通道与混合型腔19相通,所述混合型腔19中设置一混氧装置,该混氧装置包括调节旋钮12、混氧主心轴10、轴套11,所述混氧主心轴10为阶梯轴,阶梯轴一轴向端设有用于密封混合型腔的空气、氧气进气口的调节阀101,该调节阀101包括密封面与密封面两侧的斜面,优选地,所述混氧主心轴调节阀101的斜面与轴心线呈5~10o夹角。阶梯轴另一轴向端延伸出阀座与调节旋钮12固定连接,阶梯轴中间设置梯形螺纹103与密封凸台102,阶梯轴的梯形螺纹103与轴套11固定连接,通过轴套11支撑于阀座1。二级压力平衡阀3的空气腔体、氧气腔体出气端分别通过第二空气、氧气输出通道与空气腔室、氧气腔室相通。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型腔19内壁上设置凸台,所述轴套11上设置环形通气槽,环形通气槽设置四个均匀分布的通气孔与空气进气口或氧气进气口相通,二级压力平衡阀3的空气腔体或氧气腔体出气端通过第二空气或氧气输出通道与轴套11的环形通气槽相通。

所述空气通道、氧气通道入口(1a、1b)处设置有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包括气动滑阀13、簧片式报警组件16、安全阀组件15以及两个压力调节组件14,所述两个压力调节组件14相对设置在阀座1上,所述压力调节组件14包括压力调节底座141、调节螺钉142、第三弹簧143,所述压力调节底座141螺纹固定于阀座1,调节螺钉142螺纹固定于压力调节底座141,所述第三弹簧143定位在调节螺钉142与气动滑阀13之间,所述调节螺钉142通过螺纹在压力调节底座141内移动,满足小范围调节压力的需要。一压力调节组件设置在空气通道入口与一级压力平衡阀1的空气输入通道之间,另一压力调节组件设置在氧气通道入口与一级压力平衡阀1的氧气输入通道之间,两个压力调节组件14之间定位有会产生轴向位移的气动滑阀13,所述簧片式报警组件16、安全阀组件15与气动滑阀13之间分别设置安全阀气体通道、报警组件气体通道,所述气动滑阀13用于封闭安全阀气体通道、报警组件气体通道。

参见图5,所述安全阀组件15设置在气动滑阀13径向端,安全阀组件15包括安全阀底座151、第二钢珠154、第二弹簧153、调节螺钉152,安全阀底座151螺纹连接于阀座1,所述安全阀底座151径向设有多个通气孔,优选地,所述通气孔为四个,且四个通气孔均匀分布,所述调节螺钉152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安全阀底座151,调节螺钉152与第二钢珠154之间设置第二弹簧153,第二钢珠154通过第二弹簧153定位在安全阀气体通道处。

参见图6,所述簧片式报警组件16设置在气动滑阀13径向端,簧片式报警组件16包括报警器底座161、簧片固定座162、簧片163,报警器底座161螺纹连接于阀座1,簧片固定座162以过盈方式嵌入报警器底座161中,簧片163的一端用铆钉固定在簧片固定座162上。

参见图8,所述阀座1上设置通孔及螺纹盲孔,所述阀座1的顶部加工有两级平衡阀组的气体通道,阀座1与两级平衡阀组的气体通道连接处均设置O形圈17,阀座1底部的空气、氧气通道入口(1a、1b)配合专用接头,通过软管直接从中心供气型气体终端上取气,即气源入口。

参见图9,所述压力平衡阀上设置螺纹盲孔及通孔,所述两级压力平衡阀通过内六角螺栓25连接成一个整体,两级压力平衡阀连接成的整体通过螺栓固定在阀座1上。

该空氧混合器适用于中心供气型(输出压力为0.4Mpa时)、低流量吸氧(输出流量为2~3L/Min)。

压力平衡装置工作原理与流程 :

压缩空气、氧气经阀座上的输入气体通道及平衡阀内的输入气体通道进入一级压力平衡阀两个独立腔体后,再经压力平衡阀内的输出气体通道及阀座上的输出气体通道进入二级压力平衡阀的两个独立腔体,最后,通过二级压力平衡阀内部的输出气体通道及阀座上的输出气体通道进入阀座内各自的腔体,整个进气过程完成。

当两种气体压力相同时,膜片处于中间位置,若某种气体的用量增大时,膜片会发生变形,盘形骨架随之产生位移,同时调整两种气体入口腔室处的钢珠开启间隙,用气量大的一侧钢珠开启间隙增大,另一侧开启间隙随之减小,使膜片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通过两级压力平衡装置调节后,两种气体进入各自的腔体。两级压力平衡装置的应用,可使其流量控制较为精确,压力波动也较小。

混氧装置工作原理与流程 :两种气体经两级平衡阀进入阀体内各自的腔体后,通过调节调节旋钮使混氧主心轴轴向移动,来改变混氧主心轴调节阀在混合型腔中的位置,当混氧主心轴位置处于一端时,通过调节阀的端面密封将这路进气口关闭,另一路的进气量达到最大值,反之也一样。当混氧主心轴调节阀在混合型腔的中间某个位置时,两个进气口均有气体进入,这时混合气通道出口输出的气体即为混合气。混氧浓度从21%~100%可自由调节,混氧浓度通过手动调节完成。如若氧气浓度为100%时,通过密封面可关闭空气进气口;若氧气浓度为21%时,通过密封面可关闭氧气进气口。

安全装置工作原理与流程 :

气动滑阀依靠压力调节组件内的弹簧定位在阀体中间位置。原始状态时,安全阀气体通道、报警组件气体通道被气动滑阀封闭,气体经两级平衡装置进入阀体经混合后输出;当供气气源压力差超过设定值时(>0.1Mpa)时,气动滑阀会产生相应的位移,此时安全阀和报警组件气体通道被打开,气体先经报警气体通道进入报警组件后产生泄漏,报警簧片会发出报警声;若压力继续增高时,安全阀被打开,气体会经安全阀排入大气,从而保证使用者的用氧安全。

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961441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6.05 CN 202961441 U *CN202961441U* (21)申请号 201220675352.3 (22)申请日 2012.12.10 A61M 16/12(2006.01) (73)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 三附属医院 地址 400041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支路 10 号 (72)发明人 尹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代理人 胡荣珲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 合器, 包。

2、括阀座, 阀座上设置两级压力平衡阀、 混 氧装置以及安全装置, 所述安全装置包括压力调 节组件、 气动滑阀、 簧片式报警组件、 安全阀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心供气终端的空 氧混合器, 该空氧混合器从中心供气型气体终端 上取气, 只需调节调节旋钮即可给病人提供各种 浓度的氧气, 且混合度精确, 该空氧混合器还有使 用安全、 环保等优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2961441 U CN 202961441 。

3、U *CN202961441U* 1/2 页 2 1. 一种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 包括阀座, 阀座上设置有空气通道入口、 氧气通道 入口、 混合气通道出口,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阀座上设置一级压力平衡阀与二级压力平衡阀, 一级压力平衡阀与二级压力平衡阀的结构相同, 压力平衡阀的内腔中设置平衡调节膜片, 将压力平衡阀腔体分隔为空气腔体与氧气腔体, 所述空气腔体、 氧气腔体进气端设置弹性 装置, 固定于压力平衡阀阀体的弹性装置分别与平衡调节膜片两轴向端连接, 一级压力平 衡阀的空气腔体、 氧气腔体进气端分别通过空气、 氧气输入通道与阀座的空气通道入口、 氧 气通道入口相通, 一级压力平衡阀的。

4、空气腔体、 氧气腔体出气端分别通过第一空气、 氧气输 出通道与二级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 氧气腔体进气端相通 ; 所述阀座上设有混合型腔, 所 述二级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 氧气腔体出气端分别通过第二空气、 氧气输出通道与混合 型腔相通, 所述混合型腔中设置一混氧装置, 该混氧装置包括调节旋钮、 混氧主心轴、 轴套, 所述混氧主心轴为阶梯轴, 阶梯轴一轴向端设有用于密封混合型腔的空气、 氧气进气口的 调节阀, 该调节阀包括密封面与密封面两侧的斜面, 阶梯轴另一轴向端延伸出阀座与调节 旋钮固定连接, 阶梯轴中间设置梯形螺纹与密封凸台, 阶梯轴的梯形螺纹与轴套固定连接, 通过轴套支撑于阀座。 2.。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空气通道、 氧 气通道入口处设置有安全装置。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安全装置包 括气动滑阀、 簧片式报警组件、 安全阀组件以及两个压力调节组件, 所述两个压力调节组件 相对设置在阀座上, 一压力调节组件设置在空气通道入口与一级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输入通 道之间, 另一压力调节组件设置在氧气通道入口与一级压力平衡阀的氧气输入通道之间, 两个压力调节组件之间定位有会产生轴向位移的气动滑阀, 所述簧片式报警组件、 安全阀 组件与气动滑阀之间分别设置安全阀气体通道、 报警组件气。

6、体通道。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簧片式报警 组件设置在气动滑阀径向端, 簧片式报警组件包括报警器底座、 簧片固定座、 簧片, 报警器 底座螺纹连接于阀座, 簧片固定座以过盈方式嵌入报警器底座中, 簧片的一端用铆钉固定 在簧片固定座上。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安全阀组件 设置在气动滑阀径向端, 安全阀组件包括安全阀底座、 第二钢珠、 第二弹簧、 调节螺钉, 安全 阀底座螺纹连接于阀座, 所述调节螺钉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安全阀底座, 调节螺钉与第二 钢珠之间设置第二弹簧, 第二钢珠通过第二。

7、弹簧定位在安全阀气体通道处。 6.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压力调节组 件包括压力调节底座、 调节螺钉、 第三弹簧, 所述压力调节底座螺纹固定于阀座, 调节螺钉 螺纹固定于压力调节底座, 所述第三弹簧定位在调节螺钉与气动滑阀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平衡调节膜 片包括膜片与盘形骨架, 所述盘形骨架浇注在膜片内部。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弹性装置包 括座圈、 第一钢珠、 第一弹簧、 堵盖, 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与氧气腔体均包括进气腔体。

8、与 出气腔体, 所述座圈采用过盈方式固定在压力平衡阀进气腔体内, 圆形座圈中间设置贯穿 座圈的阶梯孔, 座圈四周设置通气槽, 所述第一钢珠设置在阶梯孔大径端与平衡调节膜片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961441 U 2 2/2 页 3 的盘形骨架两侧的顶杆配合, 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在堵盖与第一钢珠之间, 所述堵盖安装于 压力平衡阀阀体。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混氧主心轴 调节阀的斜面与轴心线呈 5 10 夹角。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混合型腔内 壁上设置凸台, 所述轴套上设置环。

9、形通气槽, 环形通气槽设置四个均匀分布的通气孔与空 气进气口或氧气进气口相通, 二级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或氧气腔体出气端通过第二空气 或氧气输出通道与轴套的环形通气槽相通。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961441 U 3 1/5 页 4 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中心供气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 背景技术 0002 以贮气囊作供气装置的呼吸机, 常配置空氧混合装置, 该空氧混合装置的工作原 理是 : 一定流量的氧气经入口先进贮气囊内, 当贮气囊被定向抽气时, 空气也从入口经管道 抽入贮气囊内, 从而实现空氧的混合。 该空氧混合装。

10、置由单向阀和贮气囊组成, 要达到预定 的氧浓度, 则通过调节氧输入量来取得。 虽然该空氧混合装置结构比较简单, 但混合度不精 确。在病房使用时, 呼吸机产生的噪音会让病人感觉不适 ; 呼吸机从环境空气中直接采气, 虽然有简单的过滤器材, 但仍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 该空氧混合器从中心供气型气体终端上取气, 只需调节调节旋钮即可给病人提供各种浓度 的氧气, 且混合度精确, 该空氧混合器还有使用安全、 环保等优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 包括阀座, 阀座上 设。

11、置有空气通道入口、 氧气通道入口、 混合气通道出口, 所述阀座上设置一级压力平衡阀与 二级压力平衡阀, 一级压力平衡阀与二级压力平衡阀的结构相同, 压力平衡阀的内腔中设 置平衡调节膜片, 将压力平衡阀腔体分隔为空气腔体与氧气腔体, 所述空气腔体、 氧气腔体 进气端设置弹性装置, 固定于压力平衡阀阀体的弹性装置分别与平衡调节膜片两轴向端连 接, 一级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 氧气腔体进气端分别通过空气、 氧气输入通道与阀座的空 气通道入口、 氧气通道入口相通, 一级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 氧气腔体出气端分别通过第 一空气、 氧气输出通道与二级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 氧气腔体进气端相通 ; 所述阀座。

12、上设 有混合型腔, 所述二级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 氧气腔体出气端分别通过第二空气、 氧气输 出通道与混合型腔相通, 所述混合型腔中设置一混氧装置, 该混氧装置包括调节旋钮、 混氧 主心轴、 轴套, 所述混氧主心轴为阶梯轴, 阶梯轴一轴向端设有用于密封混合型腔的空气、 氧气进气口的调节阀, 该调节阀包括密封面与密封面两侧的斜面, 阶梯轴另一轴向端延伸 出阀座与调节旋钮固定连接, 阶梯轴中间设置梯形螺纹与密封凸台, 阶梯轴的梯形螺纹与 轴套固定连接, 通过轴套支撑于阀座。 0005 所述空气通道、 氧气通道入口处设置有安全装置。 0006 所述安全装置包括气动滑阀、 簧片式报警组件、 安全阀组件。

13、以及两个压力调节组 件, 所述两个压力调节组件相对设置在阀座上, 一压力调节组件设置在空气通道入口与一 级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输入通道之间, 另一压力调节组件设置在氧气通道入口与一级压力平 衡阀的氧气输入通道之间, 两个压力调节组件之间定位有会产生轴向位移的气动滑阀, 所 述簧片式报警组件、 安全阀组件与气动滑阀之间分别设置安全阀气体通道、 报警组件气体 通道。 说 明 书 CN 202961441 U 4 2/5 页 5 0007 所述簧片式报警组件设置在气动滑阀径向端, 簧片式报警组件包括报警器底座、 簧片固定座、 簧片, 报警器底座螺纹连接于阀座, 簧片固定座以过盈方式嵌入报警器底座 中, 。

14、簧片的一端用铆钉固定在簧片固定座上。 0008 所述安全阀组件设置在气动滑阀径向端, 安全阀组件包括安全阀底座、 第二钢珠、 第二弹簧、 调节螺钉, 安全阀底座螺纹连接于阀座, 所述调节螺钉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安全 阀底座, 调节螺钉与第二钢珠之间设置第二弹簧, 第二钢珠通过第二弹簧定位在安全阀气 体通道处。 0009 所述压力调节组件包括压力调节底座、 调节螺钉、 第三弹簧, 所述压力调节底座螺 纹固定于阀座, 调节螺钉螺纹固定于压力调节底座, 所述第三弹簧定位在调节螺钉与气动 滑阀之间。 0010 所述平衡调节膜片包括膜片与盘形骨架, 所述盘形骨架浇注在膜片内部。 0011 所述弹性装置包括。

15、座圈、 第一钢珠、 第一弹簧、 堵盖, 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与氧 气腔体均包括进气腔体与出气腔体, 所述座圈采用过盈方式固定在压力平衡阀进气腔体 内, 圆形座圈中间设置贯穿座圈的阶梯孔, 座圈四周设置通气槽, 所述第一钢珠设置在阶梯 孔大径端与平衡调节膜片的盘形骨架两侧的顶杆配合, 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在堵盖与第一钢 珠之间, 所述堵盖安装于压力平衡阀阀体。 0012 所述混氧主心轴调节阀的斜面与轴心线呈 5 10 夹角。 0013 所述混合型腔内壁上设置凸台, 所述轴套上设置环形通气槽, 环形通气槽设置四 个均匀分布的通气孔与空气进气口或氧气进气口相通, 二级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或氧气 腔体出气。

16、端通过第二空气或氧气输出通道与轴套的环形通气槽相通。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该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从中心供气型气体终端 上取气, 中心供气源压缩机房远离病区, 且机房经隔音处理, 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供 气系统带有气体干燥装置和多级过滤装置, 能保证输出洁净的空气, 杜绝二次污染。 中心供 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包括阀座, 阀座上设置一级压力平衡阀与二级压力平衡阀, 两级压力 平衡阀的应用, 可使其流量控制较为精确, 压力波动也较小。 座圈采用过盈方式固定在压力 平衡阀进气腔体内, 座圈上开有通气槽, 输入气体在该腔体经缓冲后进入平衡阀内部。 所述 阀座上设有混合型腔, 。

17、所述混合型腔中设置一混氧装置, 该混氧装置包括混氧主心轴, 所述 混氧主心轴一轴向端设有用于密封混合型腔的空气、 氧气进气口的调节阀, 该调节阀包括 密封面与密封面两侧的斜面, 通过调节阀的端面密封控制进气口的进气量, 即可使混氧浓 度从 21% 100% 都可自由调节, 所述混氧主心轴调节阀的斜面与轴心线呈 5 10 夹角, 可以使混合度更精确。 所述空气通道、 氧气通道入口处设置有安全装置, 所述安全装置包括 气动滑阀、 簧片式报警组件、 安全阀组件以及两个压力调节组件, 原始状态时, 安全阀气体 通道、 报警组件气体通道被气动滑阀封闭, 气体经两级平衡装置进入阀体经混合后输出 ; 当 供。

18、气气源压力差超过设定值时 (0.1Mpa) 时, 气动滑阀会产生相应的位移, 此时安全阀和报 警组件气体通道被打开, 气体先经报警气体通道进入报警组件后产生泄漏, 报警簧片会发 出报警声 ; 若压力继续增高时, 安全阀被打开, 气体会经安全阀排入大气, 从而保证使用者 的用氧安全。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CN 202961441 U 5 3/5 页 6 0015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图 ; 0016 图 2 为图 1 的 A-A 剖视图 ; 0017 图 3 为图 1 的 B-B 剖视图 ; 0018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的混氧主心轴示意图 ; 0019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阀组件。

19、示意图 ; 0020 图 6 为本实用新型的簧片式报警组件示意图 ; 0021 图 7 为本实用新型的气动滑阀示意图 ; 0022 图 8 为本实用新型的阀座部件分解图 ; 0023 图 9 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平衡阀示意图。 0024 附图中, 1为阀座, 1a为空气通道入口, 1b为氧气通道入口, 1c为混合气通道出口, 2 为一级压力平衡阀, 3 为二级压力平衡阀, 4 为平衡调节膜片, 5 为盘形骨架, 6 为座圈, 7 为 第一钢珠, 8 为第一弹簧, 9 为堵盖, 10 为混氧主心轴, 101 为调节阀, 102 为密封凸台, 103 为 梯形螺纹, 11 为轴套, 12 为调节旋钮。

20、, 13 为气动滑阀, 14 为压力调节组件, 141 为压力调节 底座, 142 为调节螺钉, 143 为第三弹簧, 15 为安全阀组件, 151 为安全阀底座, 152 为调节螺 钉, 153 为第二弹簧, 154 为第二钢珠, 16 为簧片式报警组件, 161 为报警器底座, 162 为簧片 固定座, 163 为簧片, 17 为 O 形圈, 18 为内六角螺栓 ,19 为混合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参见图 1 至图 9 所示, 一种中心供气终端的空氧混合器, 主要材质为铝合金, 包括 阀座 1, 阀座 1 上设置有空气通道入口 1a、 氧气通道入口 1b、 混合气通道出口 1c,。

21、 空气通道 入口 1a、 氧气通道入口 1b 配合专用接头, 分别通过软管直接从中心供气型气体终端上取压 缩空气与氧气。混合气通道出口 1c 连接有氧气吸入器接口, 输出混合气体。所述阀座上设 置一级压力平衡阀 2 与二级压力平衡阀 3, 一级压力平衡阀 2 与二级压力平衡阀 3 的结构 相同, 压力平衡阀的内腔中设置平衡调节膜片 4, 将压力平衡阀腔体分隔为空气腔体与氧气 腔体, 所述平衡调节膜片 4 包括膜片与盘形骨架 5, 所述盘形骨架 5 浇注在膜片内部。所述 空气腔体、 氧气腔体进气端设置弹性装置, 固定于压力平衡阀阀体的弹性装置分别与平衡 调节膜片 4 两轴向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

22、 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座圈 6、 第一钢珠 7、 第一弹簧 8、 堵盖 9, 压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与氧气腔体均包括进气腔体与出气腔体, 所述座圈 6 采用过 盈方式固定在压力平衡阀进气腔体内, 圆形座圈 6 中间设置贯穿座圈的阶梯孔, 座圈四周 设置通气槽, 输入气体在该腔体经缓冲后进入压力平衡阀内部。所述第一钢珠 7 设置在阶 梯孔大径端与平衡调节膜片的盘形骨架 5 两侧的顶杆配合, 所述第一弹簧 8 固定在堵盖与 第一钢珠 7 之间, 所述堵盖 9 安装于压力平衡阀阀体。一级压力平衡阀 2 的空气腔体、 氧气 腔体进气端分别通过空气、 氧气输入通道与阀座 1 的空气通道入口、 氧气通道入口相通。

23、, 一 级压力平衡阀 2 的空气腔体、 氧气腔体出气端分别通过第一空气、 氧气输出通道与二级压 力平衡阀 3 的空气腔体、 氧气腔体进气端相通 ; 所述阀座 1 上设有混合型腔 19, 所述二级压 力平衡阀的空气腔体、 氧气腔体出气端分别通过第二空气、 氧气输出通道与混合型腔 19 相 通, 所述混合型腔19中设置一混氧装置, 该混氧装置包括调节旋钮12、 混氧主心轴10、 轴套 11, 所述混氧主心轴 10 为阶梯轴, 阶梯轴一轴向端设有用于密封混合型腔的空气、 氧气进 气口的调节阀 101, 该调节阀 101 包括密封面与密封面两侧的斜面, 优选地, 所述混氧主心 说 明 书 CN 202。

24、961441 U 6 4/5 页 7 轴调节阀 101 的斜面与轴心线呈 5 10 夹角。阶梯轴另一轴向端延伸出阀座与调节旋钮 12 固定连接, 阶梯轴中间设置梯形螺纹 103 与密封凸台 102, 阶梯轴的梯形螺纹 103 与轴套 11 固定连接, 通过轴套 11 支撑于阀座 1。二级压力平衡阀 3 的空气腔体、 氧气腔体出气端 分别通过第二空气、 氧气输出通道与空气腔室、 氧气腔室相通。本实施例中, 所述混合型腔 19 内壁上设置凸台, 所述轴套 11 上设置环形通气槽, 环形通气槽设置四个均匀分布的通气 孔与空气进气口或氧气进气口相通, 二级压力平衡阀 3 的空气腔体或氧气腔体出气端通过。

25、 第二空气或氧气输出通道与轴套 11 的环形通气槽相通。 0026 所述空气通道、 氧气通道入口 (1a、 1b) 处设置有安全装置。 所述安全装置包括气动 滑阀 13、 簧片式报警组件 16、 安全阀组件 15 以及两个压力调节组件 14, 所述两个压力调节 组件 14 相对设置在阀座 1 上, 所述压力调节组件 14 包括压力调节底座 141、 调节螺钉 142、 第三弹簧 143, 所述压力调节底座 141 螺纹固定于阀座 1, 调节螺钉 142 螺纹固定于压力调 节底座 141, 所述第三弹簧 143 定位在调节螺钉 142 与气动滑阀 13 之间, 所述调节螺钉 142 通过螺纹在压。

26、力调节底座 141 内移动, 满足小范围调节压力的需要。一压力调节组件设置 在空气通道入口与一级压力平衡阀 1 的空气输入通道之间, 另一压力调节组件设置在氧气 通道入口与一级压力平衡阀1的氧气输入通道之间, 两个压力调节组件14之间定位有会产 生轴向位移的气动滑阀 13, 所述簧片式报警组件 16、 安全阀组件 15 与气动滑阀 13 之间分 别设置安全阀气体通道、 报警组件气体通道, 所述气动滑阀 13 用于封闭安全阀气体通道、 报警组件气体通道。 0027 参见图 5, 所述安全阀组件 15 设置在气动滑阀 13 径向端, 安全阀组件 15 包括安 全阀底座 151、 第二钢珠 154、。

27、 第二弹簧 153、 调节螺钉 152, 安全阀底座 151 螺纹连接于阀座 1, 所述安全阀底座 151 径向设有多个通气孔, 优选地, 所述通气孔为四个, 且四个通气孔均 匀分布, 所述调节螺钉 152 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安全阀底座 151, 调节螺钉 152 与第二钢珠 154 之间设置第二弹簧 153, 第二钢珠 154 通过第二弹簧 153 定位在安全阀气体通道处。 0028 参见图 6, 所述簧片式报警组件 16 设置在气动滑阀 13 径向端, 簧片式报警组件 16 包括报警器底座 161、 簧片固定座 162、 簧片 163, 报警器底座 161 螺纹连接于阀座 1, 簧片固 定。

28、座162以过盈方式嵌入报警器底座161中, 簧片163的一端用铆钉固定在簧片固定座162 上。 0029 参见图 8, 所述阀座 1 上设置通孔及螺纹盲孔, 所述阀座 1 的顶部加工有两级平衡 阀组的气体通道, 阀座1与两级平衡阀组的气体通道连接处均设置O形圈17, 阀座1底部的 空气、 氧气通道入口 (1a、 1b) 配合专用接头, 通过软管直接从中心供气型气体终端上取气, 即气源入口。 0030 参见图 9, 所述压力平衡阀上设置螺纹盲孔及通孔, 所述两级压力平衡阀通过内六 角螺栓 25 连接成一个整体, 两级压力平衡阀连接成的整体通过螺栓固定在阀座 1 上。 0031 该空氧混合器适用于。

29、中心供气型 (输出压力为 0.4Mpa 时) 、 低流量吸氧 (输出流量 为 2 3L/Min) 。 0032 压力平衡装置工作原理与流程 : 0033 压缩空气、 氧气经阀座上的输入气体通道及平衡阀内的输入气体通道进入一级压 力平衡阀两个独立腔体后, 再经压力平衡阀内的输出气体通道及阀座上的输出气体通道进 入二级压力平衡阀的两个独立腔体, 最后, 通过二级压力平衡阀内部的输出气体通道及阀 说 明 书 CN 202961441 U 7 5/5 页 8 座上的输出气体通道进入阀座内各自的腔体, 整个进气过程完成。 0034 当两种气体压力相同时, 膜片处于中间位置, 若某种气体的用量增大时, 膜。

30、片会发 生变形, 盘形骨架随之产生位移, 同时调整两种气体入口腔室处的钢珠开启间隙, 用气量大 的一侧钢珠开启间隙增大, 另一侧开启间隙随之减小, 使膜片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 通过 两级压力平衡装置调节后, 两种气体进入各自的腔体。 两级压力平衡装置的应用, 可使其流 量控制较为精确, 压力波动也较小。 0035 混氧装置工作原理与流程 : 两种气体经两级平衡阀进入阀体内各自的腔体后, 通 过调节调节旋钮使混氧主心轴轴向移动, 来改变混氧主心轴调节阀在混合型腔中的位置, 当混氧主心轴位置处于一端时, 通过调节阀的端面密封将这路进气口关闭, 另一路的进气 量达到最大值, 反之也一样。 当混氧主。

31、心轴调节阀在混合型腔的中间某个位置时, 两个进气 口均有气体进入, 这时混合气通道出口输出的气体即为混合气。混氧浓度从 21% 100% 可 自由调节, 混氧浓度通过手动调节完成。如若氧气浓度为 100% 时, 通过密封面可关闭空气 进气口 ; 若氧气浓度为 21% 时, 通过密封面可关闭氧气进气口。 0036 安全装置工作原理与流程 : 0037 气动滑阀依靠压力调节组件内的弹簧定位在阀体中间位置。原始状态时, 安全阀 气体通道、 报警组件气体通道被气动滑阀封闭, 气体经两级平衡装置进入阀体经混合后输 出 ; 当供气气源压力差超过设定值时 (0.1Mpa) 时, 气动滑阀会产生相应的位移, 。

32、此时安全 阀和报警组件气体通道被打开, 气体先经报警气体通道进入报警组件后产生泄漏, 报警簧 片会发出报警声 ; 若压力继续增高时, 安全阀被打开, 气体会经安全阀排入大气, 从而保证 使用者的用氧安全。 说 明 书 CN 202961441 U 8 1/6 页 9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961441 U 9 2/6 页 10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961441 U 10 3/6 页 11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961441 U 11 4/6 页 12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961441 U 12 5/6 页 13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961441 U 13 6/6 页 14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961441 U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