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输液针.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17599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635944.2

申请日:

20121127

公开号:

CN203043148U

公开日:

201307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5/158

主分类号:

A61M5/158

申请人:

英属维尔京群岛圣采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志云

地址:

上海徐汇区桂平路391号新漕河泾国际商务中心B座901

优先权:

CN201220635944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梁挥;常大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防护输液针,尤指一种具有防针刺的安全防护输液针,其包括一本体及一安全罩,本体的侧边设置有一针翼部,其中一端连接一针头,另一端连接一输液管;安全罩为一用以容置本体的中空罩体,其前端侧边设有一斜面开口,后端侧边设有一凹型开口,当输液针使用前,针翼部设置于斜面开口之中,针头突出于安全罩之外,当输液针使用后,针翼部从斜面开口往后拉至凹型开口之中,则针头被包覆于安全罩之内,如此以在输液针使用完毕后,即可将针头稳固回收于安全罩内,避免医护人员遭使用过后的针头意外札伤的风险。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安全防护输液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其侧边设置有一针翼部,其中一端连接一针头,另一端连接一输液管;及一安全罩,为一用以容置本体的中空罩体,其前端侧边设有一斜面开口,后端侧边设有一凹型开口,斜面开口与凹型开口之间存在一缝隙,当针翼部设置于斜面开口时,针头突出于安全罩之外,当针翼部从斜面开口通过缝隙往后拉至凹型开口时,针头被包覆于安全罩之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输液针,其特征在于,该针翼部包括一垂直边,该针翼部于该凹型开口位置时,该凹型开口的垂直壁将抵挡该针翼部的垂直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输液针,其特征在于,该安全罩的后端罩体上设有一防滑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输液针,其特征在于,该斜面开口包括用以导引该针翼部进入该缝隙之中的一导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输液针,其特征在于,该针翼部的厚度大于该缝隙的间距。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防护输液针,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针刺的安全防 护输液针,可用以避免医护人员被针头意外刺伤的风险。

背景技术

目前医护人员常利用静脉输液针对于病患施予注射药剂、抽血等等医疗行 为。然而,在医疗程序时,护理人员常常会因为针头插拔的疏忽而造成意外札 伤的情况。

请参阅图1,为现有输液针的正面结构立体图。如图所示,输液针100包 括有一保护针盖10、一针头11、一本体13及一输液管12。

输液针100未使用之前,保护针盖10会套盖于针头11上。输液管12作 为药剂注入或血液流出的通道,其一端通过本体13衔接针头11,而另一端设 置有一接头部121,接头部121用以配接一可承装药剂或血液的管体、导管或 容器。此外,本体13的侧边尚设置有一针翼部131。

当输液针100进行使用时,医护人员可将保护针盖10取下,以令针头11 裸露在外。接着,医护人员藉有针翼部131的抓取而让针头11插入病患的静 脉之中,以进行药剂的注射或血液的抽取。

当输液针100使用完毕时,医护人员会从病患身上抽出已使用过的针头 11,并重新地将保护针盖10套回针头11之上。由于该保护针盖10的套孔极 小,第一时间不易精准套入,很有可能因为操作上的不愼而致使医护人员遭针 头11意外刺伤,进而造成病毒感染(如爱滋病、肝炎、SARS等等)的可能性。 如此,对于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而言,十分危险。

在此,本实用新型将提出一种具有防针刺的安全防护输液针,可增加针头 回收时的安全性,防止医护人员遭针头意外札伤而受到病毒感染,将会是本实 用新型欲达到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防护输液针,利用一安全罩的设 置,当医护人员欲回收已使用过后的针头时,只要将输翼针的针翼部往后拉至 安全罩的后端处,针头即可回收在安全罩之内,以避免医护人员遭使用后的针 头意外札伤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防护输液针,其安全罩的前端侧 边设有一斜面开口及后端侧边设有一凹型开口,当输液针使用时,针翼部将设 置在斜面开口中,利用斜面式的设计,以令针头进入人体静脉时有一定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防护输液针,当输液针使用后, 针翼部将从斜面开口往后拉至凹型开口中,针翼部可以确实锁在凹型开口之 中,而达到针头安全回收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防护输液针,包括:

一本体,其侧边设置有一针翼部,其中一端连接一针头,另一端连接一输 液管;及

一安全罩,为一用以容置本体的中空罩体,其前端侧边设有一斜面开口, 后端侧边设有一凹型开口,斜面开口与凹型开口之间存在一缝隙,当针翼部设 置于斜面开口时,针头突出于安全罩之外,当针翼部从斜面开口通过缝隙往后 拉至凹型开口时,针头被包覆于安全罩之内。

上述的安全防护输液针,其中该针翼部包括一垂直边,该针翼部于该凹型 开口位置时,该凹型开口的垂直壁将抵挡该针翼部的垂直边。

上述的安全防护输液针,其中该安全罩的后端罩体上设有一防滑部。

上述的安全防护输液针,其中该斜面开口包括用以导引该针翼部进入该缝 隙之中的一导角。

上述的安全防护输液针,其中该针翼部的厚度大于该缝隙的间距。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现有输液针的正面结构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输液针本体的立体图;

图3A-图3D:本实用新型安全罩的俯视图、正视图、右视图及左视图;

图4A-图4B:本实用新型安全防护输液针结构未包覆针头前的立体图及 正视图;

图5A-图5B:本实用新型安全防护输液针结构包覆针头后的立体图及正 视图;

图5C:本实用新型如图5A所示的安全防护输液针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 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    输液针                   10      保护针盖

11     针头                     12      输液管

121    接头部                   13      本体

131    针翼部                   200     输液针

20     保护针盖                 21      针头

22     输液管                   221     接头部

23     本体                     231     针翼部

2311   垂直边                   25      安全罩

251    防滑部                   261     斜面开口

2610   导角                     262     缝隙

263    凹型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液针本体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 输液针本体23的侧边固设一针翼部231,其中一端连接一针头21、另一端连 接一输液管22。该输液管22将作为药剂注入或血液流出的通道,其中一端连 接本体23,而另一端设置有一接头部221,接头部221用以配接一可承装药剂、 生理食盐液或血液的管体、导管或容器。

请参阅图3A-图3D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安全罩的俯视图、正视图、右视图 及左视图。如图所示,安全罩25为一中空罩体,其前端侧边设有一斜面开口 261,后端侧边设有一凹型开口263,而斜面开口261与凹型开口263之间存 在一缝隙262。

请参阅图4A-图4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防护输液针结构未包覆针头前 的立体图及正视图。本实用新型输液针200的组合结构中,本体23将组放在 安全罩25内部。在输液针200未使用之前,本体23的针翼部231将摆置于安 全罩25的斜面开口261位置,此时针头21将突出于安全罩25之外,并且针 头21的上套设有一保护针盖20。

当输液针200进行使用时,医护人员也可将套在针头21上的保护针盖20 取下,以令针头21裸露在外。之后,通过针翼部22的抓持,医护人员可将针 头21插入病患的静脉、血管或身体之中,以进行药剂的注射或血液的抽取。 再者,当针翼部231摆置于斜面开口261时,利用斜面式的设计,安全罩25 的罩体结构不仅可以压抵本体23及其针翼部231产生倾斜,使得针头21进入 人体静脉时具有一定的角度,以避免穿破静脉而致血肿,并且安全罩25的罩 体结构可以紧密地贴合在本体23及其针翼部231之上,避免注射时产生滑动。

接着,请参阅图5A-图5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防护输液针结构包覆针 头后的立体图及正视图。输液针200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可将已使用的针头 21抽离于病患身上。之后,当医护人员欲将已使用过后的针头21进行回收处 理时,可抓持针翼部231往后移动,则针翼部231将从斜面开口261通过缝隙 262拉至凹型开口263的位置,此时针头21将完全地被包覆于安全罩25之中。 如上方式据以操作,使用过后的针头21将可以顺利地被回收在安全罩25之中, 再进行废弃处理。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斜面开口261设置有一导角2610,当针翼部231 从斜面开口261往后拉引时,导角2610可用以导引针翼部231顺利地进入于 缝隙262中。并且,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针翼部231的厚度将会大于 缝隙262之间距,则针翼部231通过缝隙262时,将会撑开缝隙262而使安全 罩25的部分罩体产生形变。之后,针翼部231通过缝隙262进入凹型开口263 时,原本形变的安全罩25罩体将恢复原有的形态,则凹型开口263的垂直壁 2631将抵挡针翼部231的垂直边2311(如图2、图3B及图5C所示),阻隔针 翼部231再次进入缝隙262的机会,让针翼部231确实锁在凹型开口263中, 而达到针头21安全回收的目的。

又,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安全罩25的后端罩体上设有一防滑部251。 利用防滑部251的防滑作用,当医护人员欲处理已使用过的针头21时,一手 先紧握安全罩25的防滑部251,另一手再抓持针翼部231往后拉动,则针翼 部231将可稳固地拉至凹型开口263之内,以避免手指打滑于安全罩25之上 而被针头21意外刺伤的危险。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 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 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 护范围。

安全防护输液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全防护输液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全防护输液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防护输液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防护输液针.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4314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7.10 CN 203043148 U *CN203043148U* (21)申请号 201220635944.2 (22)申请日 2012.11.27 A61M 5/158(2006.01) (73)专利权人 英属维尔京群岛圣采科技投资有 限公司 地址 上海徐汇区桂平路 391 号新漕河泾国 际商务中心 B 座 901 (72)发明人 李志云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 梁挥 常大军 (54) 实用新型名称 安全防护输液针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

2、防护输液针, 尤指 一种具有防针刺的安全防护输液针, 其包括一本 体及一安全罩, 本体的侧边设置有一针翼部, 其中 一端连接一针头, 另一端连接一输液管 ; 安全罩 为一用以容置本体的中空罩体, 其前端侧边设有 一斜面开口, 后端侧边设有一凹型开口, 当输液针 使用前, 针翼部设置于斜面开口之中, 针头突出于 安全罩之外, 当输液针使用后, 针翼部从斜面开口 往后拉至凹型开口之中, 则针头被包覆于安全罩 之内, 如此以在输液针使用完毕后, 即可将针头稳 固回收于安全罩内, 避免医护人员遭使用过后的 针头意外札伤的风险。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8 页 。

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8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43148 U CN 203043148 U *CN203043148U* 1/1 页 2 1. 一种安全防护输液针,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一本体, 其侧边设置有一针翼部, 其中一端连接一针头, 另一端连接一输液管 ; 及 一安全罩, 为一用以容置本体的中空罩体, 其前端侧边设有一斜面开口, 后端侧边设有 一凹型开口, 斜面开口与凹型开口之间存在一缝隙, 当针翼部设置于斜面开口时, 针头突出 于安全罩之外, 当针翼部从斜面开口通过缝隙往后拉至凹型开口时, 针头。

4、被包覆于安全罩 之内。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安全防护输液针, 其特征在于, 该针翼部包括一垂直边, 该针 翼部于该凹型开口位置时, 该凹型开口的垂直壁将抵挡该针翼部的垂直边。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安全防护输液针, 其特征在于, 该安全罩的后端罩体上设有 一防滑部。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安全防护输液针, 其特征在于, 该斜面开口包括用以导引该 针翼部进入该缝隙之中的一导角。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安全防护输液针, 其特征在于, 该针翼部的厚度大于该缝隙 的间距。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043148 U 2 1/3 页 3 安全防护输液针 技术领域 。

5、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防护输液针,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针刺的安全防护输液 针, 可用以避免医护人员被针头意外刺伤的风险。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医护人员常利用静脉输液针对于病患施予注射药剂、 抽血等等医疗行为。然 而, 在医疗程序时, 护理人员常常会因为针头插拔的疏忽而造成意外札伤的情况。 0003 请参阅图 1, 为现有输液针的正面结构立体图。如图所示, 输液针 100 包括有一保 护针盖 10、 一针头 11、 一本体 13 及一输液管 12。 0004 输液针 100 未使用之前, 保护针盖 10 会套盖于针头 11 上。输液管 12 作为药剂注 入或血液流出的通道, 其一端。

6、通过本体13衔接针头11, 而另一端设置有一接头部121, 接头 部 121 用以配接一可承装药剂或血液的管体、 导管或容器。此外, 本体 13 的侧边尚设置有 一针翼部 131。 0005 当输液针 100 进行使用时, 医护人员可将保护针盖 10 取下, 以令针头 11 裸露在 外。接着, 医护人员藉有针翼部 131 的抓取而让针头 11 插入病患的静脉之中, 以进行药剂 的注射或血液的抽取。 0006 当输液针 100 使用完毕时, 医护人员会从病患身上抽出已使用过的针头 11, 并重 新地将保护针盖 10 套回针头 11 之上。由于该保护针盖 10 的套孔极小, 第一时间不易精准 套入。

7、, 很有可能因为操作上的不愼而致使医护人员遭针头 11 意外刺伤, 进而造成病毒感染 ( 如爱滋病、 肝炎、 SARS 等等 ) 的可能性。如此, 对于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而言, 十分危险。 0007 在此, 本实用新型将提出一种具有防针刺的安全防护输液针, 可增加针头回收时 的安全性, 防止医护人员遭针头意外札伤而受到病毒感染, 将会是本实用新型欲达到的目 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8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 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防护输液针, 利用一安全罩的设置, 当医 护人员欲回收已使用过后的针头时, 只要将输翼针的针翼部往后拉至安全罩的后端处, 针 头即可回收在安全罩之内, 以避免医护人员遭使用。

8、后的针头意外札伤的风险。 0009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 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防护输液针, 其安全罩的前端侧边设有 一斜面开口及后端侧边设有一凹型开口, 当输液针使用时, 针翼部将设置在斜面开口中, 利 用斜面式的设计, 以令针头进入人体静脉时有一定的角度。 0010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 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防护输液针, 当输液针使用后, 针翼部将 从斜面开口往后拉至凹型开口中, 针翼部可以确实锁在凹型开口之中, 而达到针头安全回 收的目的。 0011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防护输液针, 包括 : 0012 一本体, 其侧边设置有一针翼部, 其中一端连接一针头, 另一端连接一输。

9、液管 ; 及 说 明 书 CN 203043148 U 3 2/3 页 4 0013 一安全罩, 为一用以容置本体的中空罩体, 其前端侧边设有一斜面开口, 后端侧边 设有一凹型开口, 斜面开口与凹型开口之间存在一缝隙, 当针翼部设置于斜面开口时, 针头 突出于安全罩之外, 当针翼部从斜面开口通过缝隙往后拉至凹型开口时, 针头被包覆于安 全罩之内。 0014 上述的安全防护输液针, 其中该针翼部包括一垂直边, 该针翼部于该凹型开口位 置时, 该凹型开口的垂直壁将抵挡该针翼部的垂直边。 0015 上述的安全防护输液针, 其中该安全罩的后端罩体上设有一防滑部。 0016 上述的安全防护输液针, 其中。

10、该斜面开口包括用以导引该针翼部进入该缝隙之中 的一导角。 0017 上述的安全防护输液针, 其中该针翼部的厚度大于该缝隙的间距。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19 图 1 : 现有输液针的正面结构立体图 ; 0020 图 2 : 本实用新型输液针本体的立体图 ; 0021 图 3A- 图 3D : 本实用新型安全罩的俯视图、 正视图、 右视图及左视图 ; 0022 图 4A- 图 4B : 本实用新型安全防护输液针结构未包覆针头前的立体图及正视图 ; 0023 图 5A- 图 5B : 本实用新型安全防护输液针结构。

11、包覆针头后的立体图及正视图 ; 0024 图 5C : 本实用新型如图 5A 所示的安全防护输液针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25 其中, 附图标记 0026 100 输液针 10 保护针盖 0027 11 针头 12 输液管 0028 121 接头部 13 本体 0029 131 针翼部 200 输液针 0030 20 保护针盖 21 针头 0031 22 输液管 221 接头部 0032 23 本体 231 针翼部 0033 2311 垂直边 25 安全罩 0034 251 防滑部 261 斜面开口 0035 2610 导角 262 缝隙 0036 263 凹型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1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 0038 请参阅图 2, 为本实用新型输液针本体的立体图。如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输液针本 体 23 的侧边固设一针翼部 231, 其中一端连接一针头 21、 另一端连接一输液管 22。该输液 管 22 将作为药剂注入或血液流出的通道, 其中一端连接本体 23, 而另一端设置有一接头部 221, 接头部 221 用以配接一可承装药剂、 生理食盐液或血液的管体、 导管或容器。 说 明 书 CN 203043148 U 4 3/3 页 5 0039 请参阅图3A-图3D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安全罩的俯视图、 正视图、 右视图及左视图。 如图所。

13、示, 安全罩 25 为一中空罩体, 其前端侧边设有一斜面开口 261, 后端侧边设有一凹型 开口 263, 而斜面开口 261 与凹型开口 263 之间存在一缝隙 262。 0040 请参阅图 4A- 图 4B 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防护输液针结构未包覆针头前的立体 图及正视图。本实用新型输液针 200 的组合结构中, 本体 23 将组放在安全罩 25 内部。在 输液针 200 未使用之前, 本体 23 的针翼部 231 将摆置于安全罩 25 的斜面开口 261 位置, 此 时针头 21 将突出于安全罩 25 之外, 并且针头 21 的上套设有一保护针盖 20。 0041 当输液针 200 进行。

14、使用时, 医护人员也可将套在针头 21 上的保护针盖 20 取下, 以 令针头 21 裸露在外。之后, 通过针翼部 22 的抓持, 医护人员可将针头 21 插入病患的静脉、 血管或身体之中, 以进行药剂的注射或血液的抽取。再者, 当针翼部 231 摆置于斜面开口 261 时, 利用斜面式的设计, 安全罩 25 的罩体结构不仅可以压抵本体 23 及其针翼部 231 产 生倾斜, 使得针头 21 进入人体静脉时具有一定的角度, 以避免穿破静脉而致血肿, 并且安 全罩 25 的罩体结构可以紧密地贴合在本体 23 及其针翼部 231 之上, 避免注射时产生滑动。 0042 接着, 请参阅图5A-图5B。

1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防护输液针结构包覆针头后的立 体图及正视图。输液针 200 使用完毕后, 医护人员可将已使用的针头 21 抽离于病患身上。 之后, 当医护人员欲将已使用过后的针头21进行回收处理时, 可抓持针翼部231往后移动, 则针翼部 231 将从斜面开口 261 通过缝隙 262 拉至凹型开口 263 的位置, 此时针头 21 将完 全地被包覆于安全罩 25 之中。如上方式据以操作, 使用过后的针头 21 将可以顺利地被回 收在安全罩 25 之中, 再进行废弃处理。 0043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 斜面开口261设置有一导角2610, 当针翼部231从斜面开 口 261 往后拉引时。

16、, 导角 2610 可用以导引针翼部 231 顺利地进入于缝隙 262 中。并且, 本 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 针翼部 231 的厚度将会大于缝隙 262 之间距, 则针翼部 231 通过 缝隙 262 时, 将会撑开缝隙 262 而使安全罩 25 的部分罩体产生形变。之后, 针翼部 231 通 过缝隙 262 进入凹型开口 263 时, 原本形变的安全罩 25 罩体将恢复原有的形态, 则凹型开 口 263 的垂直壁 2631 将抵挡针翼部 231 的垂直边 2311( 如图 2、 图 3B 及图 5C 所示 ), 阻隔 针翼部 231 再次进入缝隙 262 的机会, 让针翼部 231 确实。

17、锁在凹型开口 263 中, 而达到针头 21 安全回收的目的。 0044 又,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 安全罩25的后端罩体上设有一防滑部251。 利用防滑 部 251 的防滑作用, 当医护人员欲处理已使用过的针头 21 时, 一手先紧握安全罩 25 的防滑 部 251, 另一手再抓持针翼部 231 往后拉动, 则针翼部 231 将可稳固地拉至凹型开口 263 之 内, 以避免手指打滑于安全罩 25 之上而被针头 21 意外刺伤的危险。 0045 当然, 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 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 情况下,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

18、, 但这些 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203043148 U 5 1/8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43148 U 6 2/8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43148 U 7 3/8 页 8 图 3A 图 3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43148 U 8 4/8 页 9 图 3C 图 3D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43148 U 9 5/8 页 10 图 4A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43148 U 10 6/8 页 11 图 4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43148 U 11 7/8 页 12 图 5A 图 5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43148 U 12 8/8 页 13 图 5C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43148 U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