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输液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23666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5.30 CN 202236660 U *CN202236660U* (21)申请号 201120361851.0 (22)申请日 2011.09.26 A61M 5/175(2006.01) (73)专利权人 崔占强 地址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临港开发 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 (72)发明人 崔占强 赵雪林 李征芝 王阳 宋成义 李自然 朱迎东 马晓东 夏忠贤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 限公司 37105 代理人 王汝银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输液器 (57) 摘要 一种输。
2、液器, 属于一种医疗耗材, 主要解决传 统输液器的滴注速度控制不精确的问题。其结构 包括输液管、 输液针和控制装置, 在输液管上部设 有控制装置, 所述的控制装置由上夹片、 调速器和 下夹片组成, 上、 下夹片分别与输液管连接为一 体, 在上夹片与下夹片之间设置有能旋转和移动 的调速器, 所述的调速器上设有大小不同直径的 多个通孔, 所述的通孔与输液管内腔相通。 本实用 新型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有效防止和避免了输液 过程中人为控制滴注速度引发的病人不适和出现 的危险现象, 减小了护理工作的难度。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输液器, 包括输液管、 输液针和控制装置, 其特征是, 在输液管上部设有控制装 置, 所述的控制装置由上夹片、 调速器和下夹片组成, 上、 下夹片分别与输液管连接为一体, 在上夹片与下夹片之间设置有能旋转和移动的调速器, 所述的调速器上设有大小不同直径 的多个通孔, 所述的通孔与输液管内腔相通。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236660 U 2 1/2 页 3 一种输液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耗材, 具体来讲是一种。
4、输液器。 背景技术 0002 输液器是一种主要用于静脉输液的经过无菌处理的、 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的 常见的一次性的医疗耗材, 一般由静脉针、 护帽、 输液软管、 药液过滤器、 流速调节器、 滴壶、 瓶塞穿刺器、 进气管空气过滤器连接组成。使用时, 在大气压力作用下, 瓶内液体流入较细 的输液软管形成水柱, 当水柱压力大于静脉压时, 瓶内的液体持续而稳定地流入静脉, 以补 充体液、 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 但由于传统输液器的滴注速度无法进行精确控制, 所以对 于特殊危重病人的使用则需特别小心, 往往会因为身体无法承受而出现生命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器。
5、, 该输液器具有可准确控制滴注速度, 使 用安全方便的特点。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输液器, 其结构包括输液 管、 输液针和控制装置, 在输液管上部设有控制装置, 所述的控制装置由上夹片、 调速器和 下夹片组成, 上、 下夹片分别与输液管连接为一体, 在上夹片与下夹片之间设置有能旋转和 移动的调速器, 所述的调速器上设有大小不同直径的多个通孔, 所述的通孔与输液管内腔 相通。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使用时, 如需较快滴速, 可将调速器转动至较大的通孔 处, 使较大的通孔与输液管内腔相通 ; 反之则调至较小通孔处 ; 由于通孔大小确定, 所。
6、以输 液滴注的速度也会在相应的范围内, 从而达到更加精确的滴速 ; 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有效防 止和避免了输液过程中人为控制滴注速度引发的病人不适和出现的危险现象, 减小了护理 工作的难度。 附图说明 0006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0007 图中 : 1 输液管, 2 上夹片, 3 调速器, 4 下夹片, 5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如图1所示。 一种输液器, 其结构包括输液管1、 输液针和控制装置, 在输液管1上 部设有控制装置, 所述的控制装置由上夹片 2、 调速器 3 和下夹片 4 组成, 上、 下夹片分别与 输液管 1 连接为一体, 在上夹片 2 与下夹片 4 。
7、之间设置有能旋转和移动的调速器 3, 所述的 调速器 3 上设有大小不同直径的多个通孔 5, 转动调速器 3 后, 使相应的通孔 5 与输液管 1 内腔相通。 0009 使用时, 如需较快滴速, 可将调速器 3 转动至较大的通孔 5 处, 使较大的通孔 5 与 说 明 书 CN 202236660 U 3 2/2 页 4 输液管 1 内腔相通 ; 反之则调至较小通孔 5 处 ; 由于通孔 5 大小确定, 所以输液滴注的速度 也会在相应的范围内, 从而达到更加精确的目的 ;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有效防止 和避免了输液过程中人为控制滴注速度引发的病人不适和出现的危险现象, 减小了护理工 作的难度。 说 明 书 CN 202236660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236660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