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pdf

上传人:宁*** 文档编号:8511002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568780.4

申请日:

20160614

公开号:

CN206026813U

公开日:

201703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11/00,A61M15/00,A61M31/00,A61M16/00

主分类号:

A61M11/00,A61M15/00,A61M31/00,A61M16/00

申请人: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发明人:

杨光,罗晓兰,蔡洪涌,王瑞烈,胡权,陆元兰,喻安永

地址: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大连路149号

优先权:

CN201620568780U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刘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包括药液腔(1),药液腔(1)顶部与三通(2)的中间接口连接;三通(2)的其余两个接口一个与回流管(3)连接,另一个经可塑形波纹管(4)与口含嘴(5)连接;药液腔(1)连接有氧气管(6)。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吸入器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特别适合卧位患者的使用,使用时可通过可塑形波纹管将口含嘴弯至任意角度和方向,始终保持药液腔处于垂直状态,提高药物的使用率,稳定疗效,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便于推广和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药液腔(1),药液腔(1)顶部与三通(2)的中间接口连接;三通(2)的其余两个接口一个与回流管(3)连接,另一个经可塑形波纹管(4)与口含嘴(5)连接;药液腔(1)连接有氧气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塑形波纹管(4)为医用胶管制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属于医用辅助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雾化吸入疗法是利用气体射流原理,将水滴撞击的微小雾滴悬浮于气体中,形成气雾剂而输入呼吸道,进行呼吸道湿化或药物吸入的治疗方法,作为全身治疗的辅助和补充。喷射式雾化器即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并且氧气又可解决缺氧问题,达到治疗的目的,临床上常常使用,疗效确切,但部分患者住院期间因病情原因作该治疗时只能卧位接受治疗,常常使药液腔不能垂直放置,药液不能位于药液腔底部,而至大部分药液不能雾化,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且造成药物浪费,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增加患者平均住院日,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以克服目前卧位接受雾化吸入治疗患者,常常使药液腔不能垂直放置,药液不能位于药液腔底部,而至大部分药液不能雾化,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且造成药物浪费,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包括药液腔,药液腔顶部与三通的中间接口连接;三通的其余两个接口一个与回流管连接,另一个经可塑形波纹管与口含嘴连接;药液腔连接有氧气管。

前述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中,所述可塑形波纹管为医用胶管制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吸入器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特别适合卧位患者的使用,也可以用于普通患者。使用时可通过可塑形波纹管将口含嘴弯至任意角度和方向,始终保持药液腔处于垂直状态,提高药物的使用率,稳定疗效,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便于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药液腔、2-三通、3-回流管、4-可塑形波纹管、5-口含嘴、6-氧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一种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如图1所示:包括药液腔1,药液腔1顶部与三通2的中间接口连接;三通2的其余两个接口一个与回流管3连接,另一个经可塑形波纹管4与口含嘴5连接;药液腔1连接有氧气管6。可塑形波纹管4为医用胶管制件。

实施例

本例是对现有喷射式雾化吸入器的改进,现有喷射式雾化吸入器包括药液腔1,药液腔1顶部与三通2的中间接口连接;三通2的其余两个接口一个与回流管3连接,另一接口直接与口含嘴5连接。本例将口含嘴5与三通2的接口断开,在口含嘴5与三通接口之间增加一段可塑形波纹管4,可塑形波纹管4采用质地较硬的医用胶管制成,可任意塑形,可伸缩,类似吸管波纹段,塑形后不因雾化吸入器及药液、管道等引起变形,其余结构不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1、首先在一次性灭菌包装中取出喷射式雾化吸入器,按治疗要求在药液腔1中加入相应的药液;

2、依次将氧气管6和三通2与药液腔1连接,药液腔1顶端与三通2的中间接口连接,三通2的两侧接口分别与回流管3和可塑形波纹管4相连,可塑形波纹管4另一端与口含嘴5连接;

3、据患者体位任意弯曲和伸长可塑形波纹管4,使药液腔1中药液始终处于药液腔最低位;

4、打开氧气,使流量达到6-10L/min观察雾化效果良好即可给予患者治疗。

本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雾化吸入器管道利用卧位患者,提高了药物的使用率,稳定疗效。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制作成本低,便于推广和使用。

一种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568780.4 (22)申请日 2016.06.14 (73)专利权人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地址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大连路149号 (72)发明人 杨光 罗晓兰 蔡洪涌 王瑞烈 胡权 陆元兰 喻安永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代理人 刘楠 (51)Int.Cl. A61M 11/00(2006.01) A61M 15/00(2006.01) A61M 31/00(2006.01) A61M 16/00(2006.01) (54。

2、)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卧位患者的 喷射式雾化吸入器。 包括药液腔 (1) , 药液腔 (1) 顶部与三通 (2) 的中间接口连接; 三通 (2) 的其余 两个接口一个与回流管 (3) 连接, 另一个经可塑 形波纹管 (4) 与口含嘴 (5) 连接; 药液腔 (1) 连接 有氧气管 (6) 。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吸入器结构简 单, 制作成本低, 特别适合卧位患者的使用, 使用 时可通过可塑形波纹管将口含嘴弯至任意角度 和方向, 始终保持药液腔处于垂直状态, 提高药 物的使用率, 稳定疗效, 且使用方便、 安全可靠, 便于推广和。

3、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6026813 U 2017.03.22 CN 206026813 U 1.一种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药液腔 (1) , 药液腔 (1) 顶部与三通 (2) 的中间接口连接; 三通 (2) 的其余两个接口一个与回流管 (3) 连接, 另一个经 可塑形波纹管 (4) 与口含嘴 (5) 连接; 药液腔 (1) 连接有氧气管 (6)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塑形 波纹管 (4) 为医用胶管制件。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026813。

4、 U 2 一种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 属于医用辅助装置技 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雾化吸入疗法是利用气体射流原理, 将水滴撞击的微小雾滴悬浮于气体中, 形成 气雾剂而输入呼吸道, 进行呼吸道湿化或药物吸入的治疗方法, 作为全身治疗的辅助和补 充。 喷射式雾化器即氧气雾化吸入法, 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 使药液形成雾状, 再由呼吸道 吸入, 并且氧气又可解决缺氧问题, 达到治疗的目的, 临床上常常使用, 疗效确切, 但部分患 者住院期间因病情原因作该治疗时只能卧位接受治疗, 常常使药液腔不能垂直放置, 药液 。

5、不能位于药液腔底部, 而至大部分药液不能雾化, 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且造成药物浪费, 不利 于患者病情恢复, 增加患者平均住院日, 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 以克服 目前卧位接受雾化吸入治疗患者, 常常使药液腔不能垂直放置, 药液不能位于药液腔底部, 而至大部分药液不能雾化, 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且造成药物浪费, 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的不 足。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05 一种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 包括药液腔, 药液腔顶部与三通的中 间接口连接; 三通的其余两个接口一个与回流管连接, 另一个经。

6、可塑形波纹管与口含嘴连 接; 药液腔连接有氧气管。 0006 前述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中, 所述可塑形波纹管为医用胶管制 件。 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吸入器结构简单, 制作成本低, 特别适合卧位 患者的使用, 也可以用于普通患者。 使用时可通过可塑形波纹管将口含嘴弯至任意角度和 方向, 始终保持药液腔处于垂直状态, 提高药物的使用率, 稳定疗效, 且使用方便、 安全可 靠, 便于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中标记为: 1-药液腔、 2-三通、 3-回流管、 4-可塑形波纹管、 5-口含嘴、 6-氧气管。 具体实。

7、施方式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 型的任何限制。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026813 U 3 0011 一种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 如图1所示: 包括药液腔1, 药液腔1顶 部与三通2的中间接口连接; 三通2的其余两个接口一个与回流管3连接, 另一个经可塑形波 纹管4与口含嘴5连接; 药液腔1连接有氧气管6。 可塑形波纹管4为医用胶管制件。 实施例 0012 本例是对现有喷射式雾化吸入器的改进, 现有喷射式雾化吸入器包括药液腔1, 药 液腔1顶部与三通2的中间接口连接; 三通2的其余两个接口一个与回流管3连。

8、接, 另一接口 直接与口含嘴5连接。 本例将口含嘴5与三通2的接口断开, 在口含嘴5与三通接口之间增加 一段可塑形波纹管4, 可塑形波纹管4采用质地较硬的医用胶管制成, 可任意塑形, 可伸缩, 类似吸管波纹段, 塑形后不因雾化吸入器及药液、 管道等引起变形, 其余结构不变。 001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0014 、 首先在一次性灭菌包装中取出喷射式雾化吸入器, 按治疗要求在药液腔1中加 入相应的药液; 0015 2、 依次将氧气管6和三通2与药液腔1连接, 药液腔1顶端与三通2的中间接口连接, 三通2的两侧接口分别与回流管3和可塑形波纹管4相连, 可塑形波纹管4另一端与口含嘴5 连接; 0016 3、 据患者体位任意弯曲和伸长可塑形波纹管4, 使药液腔1中药液始终处于药液腔 最低位; 0017 4、 打开氧气, 使流量达到6-10L/min观察雾化效果良好即可给予患者治疗。 0018 本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雾化吸入器管道利用卧位患者, 提高了药物的使用率, 稳 定疗效。 且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安全可靠, 制作成本低, 便于推广和使用。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026813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6026813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