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促进人体微循环的保健面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能够促进人体微循环的保健面料.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53098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53098A21申请号201410372662122申请日20140731D03D15/00200601D02G3/0420060171申请人联邦三禾(福建)股份有限公司地址362700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鸳鸯池西路128号72发明人林荣银许华港74专利代理机构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5211代理人吴建生54发明名称一种能够促进人体微循环的保健面料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促进人体微循环的保健面料,该面料由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而成,所述的保健面料所用的经纱、纬纱均由太极石纤维和其他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的经纱或纬纱中。
2、太极石纤维重量百分比为35以上。该面料可在很宽的波长范围内吸收环境或人体发射出的远红外线并辐射出波长范围在2530M的远红外线。其所辐射出波长范围3916M的红外线与人体细胞中的水分子的振动频率相同,当人体表面受到这种红外线的辐射时,会引起人体表面细胞的分子共振,产生热效应,并激活人体表面细胞,促进人体皮下组织血液的微循环,达到保暖保健的作用、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平衡人体酸碱度,提高人体免疫的功能,而且该面料还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和柔软的手感,耐洗性好,其红外线发射率达到91以上。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
3、请公布号CN104153098ACN104153098A1/1页21一种能够促进人体微循环的保健面料,该面料由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健面料所用的经纱、纬纱均由太极石纤维和天然纤维或太极石纤维和化学纤维混纺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促进人体微循环的保健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或纬纱中太极石纤维重量百分比为359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能够促进人体微循环的保健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太极石纤维为太极石聚酯纤维、太极石聚氨酯纤维、太极石聚酰胺纤维、太极石聚丙烯腈纤维或太极石粘胶纤维中的一种以上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促进人体微循环的保健面料,其特征在于。
4、所述的保健面料远红外发射率达91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促进人体微循环的保健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健面料的经纱的纱支为10120S,纬纱的纱支为10120S。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促进人体微循环的保健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健面料所用的太极石纤维、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为短纤维或中长纤维或长丝。权利要求书CN104153098A1/4页3一种能够促进人体微循环的保健面料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面料,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促进人体微循环的保健面料。背景技术0002根据生物医学的研究,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正。
5、常情况下,微循环的血流量与组织器官的代谢水平相适应,保证各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量并调节回心血量。如果微循环发生障碍,血液灌流量减少,人体氧化代谢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将会直接影响各器官的生理功能,进而引起器官功能不全或者衰竭,引发疾病。0003人到中年以后,身体机能逐步退化,血液粘稠度增大,血液流速减慢,在毛细血管中可能发生血液淤滞,甚至堵塞,使细胞无法正常代谢,也就是说细胞既无法得到充分的营养,又不能及时排出废物,从而影响到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0004在现有技术中,有关远红外辐射织物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将远红外辐射材料用印染方法涂敷于织物上,尽管这样的织物具有远红外辐射性能,但这种形式的具有远红。
6、外辐射功能的纺织材料耐洗性能差。柔软性或垂延性都不好,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0005太极石能释放远红外线,放射率高达9336,太极石高频共振频率与人体内细胞分子的共振频率相当接近。本发明在纺丝的过程中,加入具有促进人体微循环功能且富有含多种微量金属矿物元素和远红外功能的太极石超细微纳米粉体,与同质纤维切片混合均匀后,抽丝纺纱得到太极石纤维。采用该太极石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织得到含有太极石超细微粉的保健面料。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促进人体微循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保健面料。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促进人体微循环的保健面料,该面料由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
7、而成,所述保健面料所用的经纱、纬纱均由太极石纤维和天然纤维或太极石纤维和化学纤维混纺而成。0008所述的经纱或纬纱中太极石纤维重量百分比为3599。0009所述太极石纤维为太极石聚酯纤维、太极石聚氨酯纤维、太极石聚酰胺纤维、太极石聚丙烯腈纤维或太极石粘胶纤维中的一种以上纤维。0010所述的保健面料远红外发射率达91以上。0011所述的保健面料的经纱的纱支为10120S,纬纱的纱支为10120S。0012所述的保健面料所用的太极石纤维、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为短纤维或中长纤维或长丝。0013本发明采用以上方案得到的含有太极石超细微粉的保健面料,该面料可在很宽的波长范围内吸收环境或人体发射出的远红外线。
8、并辐射出波长范围在2530M的远红外说明书CN104153098A2/4页4线。其所辐射出红外线中3916M波长范围的红外线与人体细胞中的水分子的振动频率相同,当人体表面受到这种红外线的辐射时,会引起人体表面细胞的分子共振,产生热效应,并激活人体表面细胞,促进人体皮下组织血液的微循环,达到保暖保健的作用、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平衡人体酸碱度,提高人体免疫的功能,而且该面料还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和柔软的手感,耐洗性好,其红外线发射率达到91以上。具体实施方式0014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0015一种能够促。
9、进人体微循环的保健面料,该面料由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而成,所述的保健面料所用的经纱、纬纱均由太极石纤维和天然纤维或太极石纤维和化学纤维混纺而成。0016所述的经纱或纬纱中太极石纤维重量百分比为3599。0017所述太极石纤维为太极石聚酯纤维、太极石聚氨酯纤维、太极石聚酰胺纤维、太极石聚丙烯腈纤维或太极石粘胶纤维中的一种以上纤维。0018所述的保健面料远红外发射率达91以上。0019所述的保健面料的经纱的纱支为10120S,纬纱的纱支为10120S。0020所述的保健面料所用的太极石纤维、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为短纤维或中长纤维或长丝。0021实施例1将重量百分比为35的太极石聚酯短纤维和重量百分比为。
10、65的棉短纤维混纺成10S的混纺纱做经纱备用。0022将重量百分比为90的太极石聚酯短纤维和重量百分比为10的棉短纤维混纺成90S的混纺纱做纬纱备用。0023将上述的经纱和纬纱按照一定规律相互交织,织造出能够促进人体微循环的太极石聚酯面料。0024所述的太极石聚酯面料远红外发射率达91以上。0025实施例2将重量百分比为60的太极石聚氨酯中长纤维和重量百分比为40麻纤维混纺成30S的混纺纱做经纱备用。0026将重量百分比为70的太极石聚氨酯中长纤维和重量百分比为30麻纤维混纺成120S的混纺纱做纬纱备用。0027将上述的经纱和纬纱按照一定规律相互交织,织造出能够促进人体微循环的太极石聚氨酯面料。
11、。0028所述的太极石聚氨酯面料远红外发射率达91以上。0029实施例3将重量百分比为80的太极石聚酰胺长丝纤维和重量百分比为20蚕丝混纺成40S的混纺纱做经纱备用。0030将重量百分比为35的太极石聚酰胺长丝纤维和重量百分比为65蚕丝混纺成说明书CN104153098A3/4页570S的混纺纱做纬纱备用。0031将上述的经纱和纬纱按照一定规律相互交织,织造出能够促进人体微循环的太极石聚酰胺面料。0032所述的太极石聚酰胺面料远红外发射率达91以上。0033实施例4将重量百分比为99的太极石聚丙烯腈短纤维和重量百分比为1聚丙烯腈中长纤维混纺成60S的混纺纱做经纱备用。0034将重量百分比为40。
12、的太极石聚丙烯腈短纤维和重量百分比为60聚丙烯腈中长纤维混纺成80S的混纺纱做纬纱备用。0035将上述的经纱和纬纱按照一定规律相互交织,织造出能够促进人体微循环的太极石聚丙烯腈面料。0036所述的太极石聚丙烯腈面料远红外发射率达91以上。0037实施例5将重量百分比为50的太极石粘胶短纤维和重量百分比为50动物毛短纤维混纺成110S的混纺纱做经纱备用。0038将重量百分比为40的太极石粘胶短纤维和重量百分比为60动物毛短纤维混纺成20S的混纺纱做纬纱备用。0039将上述的经纱和纬纱按照一定规律相互交织,织造出能够促进人体微循环的太极石粘胶面料。0040所述的太极石粘胶面料远红外发射率达91以上。
13、。0041应用实施例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太极石聚酯面料织成女用无缝内裤混纺织物。0042采用普通聚酯纤维和棉纤维按照实施例1中相同的重量百分比混纺得到混纺纱,用该混纺纱织成一般女用无缝内裤混纺织物作为对比样。0043按照台湾TTTI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对人体微循环的血流量和血流速变化的人体生理试验测定,女性测试者先穿着一般无缝内裤20分钟后测试其血流量及血流速度,再换穿太极石女用无缝内裤20分钟后测试其血流量及血流速度,比较两者血流量与血流速度的变化。测试结果如下表说明书CN104153098A4/4页6从上表可以得出,穿太极石女用无缝内裤后血流量可增加286,血流速度可增加263。可提升皮肤温度081度。由此可见,本发明是一种促进人体微循环效果优异的新型面料。说明书CN10415309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