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开关式腹透双联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开关式腹透双联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700613.1 (22)申请日 2014.11.20 A61M 1/28(2006.01) (73)专利权人 丽水市中心医院 地址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括苍路 289 号 (72)发明人 陈丽梅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开关式腹透双联系统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开关式腹透双联 系统, 包括腹膜透析主管 (10)、 腹透管 (20)、 废液 管 (30), 腹膜透析主管 (10) 分别与腹透管 (20)、 废液管(30)连通, 腹透管(20)末端连接有腹透袋 (200), 废液管 (30) 末端。
2、连接有废液袋 (300), 腹 透管 (20) 和废液管 (30) 上设有旋转开关 (40), 旋转开关 (40) 呈圆柱状, 旋转开关 (40) 中空, 旋 转开关 (40) 套装在腹透管 (20) 和废液管 (30) 上。 医务人员在使用腹透双联系统时, 直接操作旋 转开关即可控制腹透管和废液管的通断, 简单方 便, 且旋转开关与腹透管和废液管连接成一整体, 与现有技术中的夹子开关相比, 旋转开关不易遗 失。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233513 U (45)授。
3、权公告日 2015.04.01 CN 204233513 U 1/1 页 2 1.一种新型开关式腹透双联系统, 包括腹膜透析主管(10)、 腹透管(20)、 废液管(30), 所述腹膜透析主管 (10) 分别与腹透管 (20)、 废液管 (30) 连通, 所述腹透管 (20) 末端连 接有腹透袋 (200), 所述废液管 (30) 末端连接有废液袋 (300), 所述腹透管 (20) 和废液管 (30) 上设有管路开关,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管路开关为旋转开关 (40), 所述旋转开关 (40) 呈 圆柱状, 所述旋转开关(40)中空, 所述旋转开关(40)套装在腹透管(20)和废液管(30)。
4、上。 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关式腹透双联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旋转开关 (40) 包括固定部 (41) 和旋转部 (42), 所述固定部 (41) 开设轴向通孔 (410), 所述固定部 (41) 一端设外螺纹, 所述设外螺纹的固定部 (41) 一端的端面上设两夹片 (411), 所述两夹 片 (411) 相向设置在通孔 (410) 两侧, 所述旋转部 (42) 中空, 所述中空部分呈圆柱形, 所述 旋转部 (42) 一端设内螺纹, 所述旋转部 (42) 另一端面上开设轴向通孔 (420), 所述旋转部 (42) 另一端内侧圆周壁上相向设两个突起 (421)。 3.如权利要。
5、求 2 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关式腹透双联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夹片 (411) 的顶端设三角形块 (412)。 4.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关式腹透双联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突起 (421) 截面呈半圆形。 5.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关式腹透双联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旋转部 (42) 外圆周面呈凹凸状。 6.如权利要求 2 5 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关式腹透双联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固定部 (41) 和旋转部 (42) 的棱边倒圆。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233513 U 2 1/3 页 3 一种新型开关式腹透双联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
6、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新型开关式腹透双联系 统。 背景技术 0002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 利用重力作用将配制好的透析液经导管灌入 患者的腹膜腔, 这样, 在腹膜两侧存在溶质的浓度梯度差, 高浓度一侧的溶质向低浓度一侧 移动 ; 水分则从低渗一侧向高渗一侧移动, 通过腹腔透析液不断地更换, 以达到清除体内代 谢产物、 毒性物质及纠正水、 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 0003 授权公告号CN 202446550U, 授权公告日2012年9月26日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在腹膜透析过程中的任意时间段都能够采集透析废液的腹膜透析双联系统。 该腹膜透析双 联系统, 。
7、包括腹膜透析主管、 腹透管、 废液管, 腹透管末端连接有腹透袋, 腹透管上设置有腹 透管路开关, 废液管末端连接有废液袋, 废液管上设置有废液管路开关, 所述废液袋上设置 有与废液袋连通的废液采集管, 废液采集管末端通过可拆卸密封结构密封。通过在废液袋 上设置与废液袋连通的废液采集管, 医护人员可以在腹膜透析过程中的任意时间段采集样 本, 不管腹透袋是否放空或腹膜透析液是否完全放出, 也不改变常规操作程序, 同时也不限 制患者的活动, 能够及时采集透析废液用于各种检查。其中, 腹透管路开关、 废液管路开关 为夹子, 所述夹子与腹透管路和废液管路相互独立, 即, 夹子与腹透管路和废液管路并非一 。
8、体, 如此, 在使用腹膜透析双联系统时, 需取夹子, 再将夹子夹持在管路上, 比较麻烦, 而且, 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遗失。 患者在社交活动或就诊时易遗忘, 不随身携带, 导致腹膜透析 不能照常进行, 影响透析效果。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 : 腹膜透析双联系统, 其腹透管路开关、 废液管路 开关为夹子, 在使用腹膜透析双联系统时, 需取夹子, 再将夹子夹持在管路上, 比较麻烦, 而 且, 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遗失。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 一种新型开关式腹透双联系统, 包括腹膜透析主 管、 腹透管、 废液管, 所述腹膜透析主管分别与腹透管、 废液管连。
9、通, 所述腹透管末端连接有 腹透袋, 所述废液管末端连接有废液袋, 所述腹透管和废液管上设有旋转开关, 所述旋转开 关呈圆柱状, 所述旋转开关中空, 所述旋转开关套装在腹透管和废液管上。 0006 按上述技术方案, 腹透管和废液管上的旋转开关的作用在于通断管中液体的流 动。 所述腹透管和废液管上分别套装有旋转开关, 在使用腹透双联系统时, 直接操作旋转开 关即可控制腹透管和废液管的通断, 简单方便, 且旋转开关与腹透管和废液管连接成一整 体, 与现有技术中的夹子开关相比, 旋转开关不易遗失及遗忘。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 所述旋转开关包括固定部和旋转部, 所述固定部 开设轴向通。
10、孔, 所述固定部一端设外螺纹, 所述设外螺纹的固定部一端的端面上设两夹片, 说 明 书 CN 204233513 U 3 2/3 页 4 所述两夹片相向设置在通孔两侧, 所述旋转部中空, 所述中空部分呈圆柱形, 所述旋转部一 端设内螺纹, 所述旋转部另一端面上开设轴向通孔, 所述旋转部另一端内侧圆周壁上相向 设两个突起。 固定部的外螺纹与旋转部的内螺纹啮合, 旋转所述旋转部, 旋转部内的两个突 起作用于固定部上两夹片的顶端处, 两夹片顶端向内侧夹紧通孔中的管路, 管路受到挤压 而断流。 医务人员回转所述旋转部, 旋转部内的两个突起脱离两夹片, 两夹片弹性恢复至原 状, 不再挤压管路, 如此, 。
11、管路中液体可流动。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夹片的顶端设三角形块。旋转部内的两个突 起通过作用于三角形块向内挤压两夹片的顶端处, 以阻断腹透管或废液管内液体的流动。 具体而言, 所述突起直接作用于三角形块的顶角, 如此, 两夹片向内挤压管路的效果更加明 显。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突起截面呈半圆形。 在旋转部旋转过程中, 截 面呈半圆形的突起使得该突起与夹片顶端处接触或脱离更加平稳。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旋转部外圆周面呈凹凸状。 如此设计, 在旋转 所述旋转部时, 手指不会与旋转部表面打滑。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12、, 所述固定部和旋转部的棱边倒圆。 如此改进, 以避 免旋转开关的棱边划伤医务人员或患者的皮肤, 或划破腹透袋或废液袋。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 0013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开关式腹透双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 0014 图 2 为图 1 中旋转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 3 为图 2 中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 0016 图 4 为图 2 中旋转部的结构示意图 ; 0017 图 5 为图 4 中从右侧观察所述旋转部所得的结构示意图 ; 0018 图 6 为图 5 中 AA 剖视图。 0019 图中符号说明 : 0020 10 腹膜透析主管。
13、 ; 0021 20 腹透管 ; 200 腹透袋 ; 0022 30 废液管 ; 300 废液袋 ; 0023 40旋转开关 ; 41固定部 ; 410通孔 ; 411夹片 ; 412三角形块 ; 42旋转 部 ; 420 通孔 ; 421 突起 ; 0024 50 腹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如图 1 所示, 一种新型开关式腹透双联系统, 包括腹膜透析主管 10、 腹透管 20、 废 液管 30, 所述腹膜透析主管 10 分别与腹透管 20、 废液管 30 连通, 所述腹透管 20 末端连接 有腹透袋 200, 所述废液管 30 末端连接有废液袋 300, 所述腹透管 20 和废液管 3。
14、0 上设有旋 转开关 40。 0026 如图 2 所示, 所述旋转开关 40 整体呈圆柱状, 所述旋转开关 40 包括固定部 41 和 说 明 书 CN 204233513 U 4 3/3 页 5 旋转部 42, 所述旋转开关 40 中空。如图 1 所示, 所述旋转开关 40 套装在腹透管 20 和废液 管 30 上。 0027 如图3所示, 所述旋转开关40的固定部41开设轴向通孔410, 所述固定部41一端 设外螺纹, 所述设外螺纹的固定部41一端的端面上设两夹片411, 所述两夹片411相向设置 在通孔 410 两侧, 所述夹片 411 的顶端设三角形块 412。所述固定部 41 的棱边。
15、均倒圆。 0028 如图 4 6 所示, 所述旋转部 42 中空, 所述中空部分呈圆柱形, 所述旋转部 42 一 端设内螺纹, 所述旋转部 42 另一端面上开设轴向通孔 420, 所述旋转部 42 另一端内侧圆周 壁上相向设两个突起421, 所述突起421截面呈半圆形。 所述旋转部42外圆周面呈凹凸状。 所述旋转部 42 的棱边均倒圆。 0029 具体实施时, 腹膜透析主管 10 一端连接患者腹腔 50。医务人员若需将腹透管 20 内液体断流, 旋转腹透管 20 上的旋转开关 40 的旋转部 42 即可 ; 医务人员若需将腹透管 20 内液体通畅, 回转腹透管 20 上的旋转开关 40 的旋转。
16、部 42 即可。若需将废液管 30 内液体 断流, 旋转废液管 30 上的旋转开关 40 的旋转部 42 即可 ; 若需将废液管 30 内液体通畅, 回 转废液管 30 上的旋转开关 40 的旋转部 42 即可。 0030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依据本 实用新型的思想, 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 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说 明 书 CN 204233513 U 5 1/3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233513 U 6 2/3 页 7 图 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233513 U 7 3/3 页 8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233513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