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pdf

上传人:万林****人 文档编号:8506276 上传时间:2020-07-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288611.X

申请日:

20170322

公开号:

CN207694041U

公开日:

201808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16/00

主分类号:

A61M16/00

申请人:

景菲

发明人:

景菲

地址:

250014 山东省烟台市山东中医药大学经十路校区1号教学楼传达室

优先权:

CN201720288611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包括气囊皮球、第一连接端、第一密封垫圈、连接阀座、多条横向加强筋、第二连接端、导向阀座、氧气袋接口、氧气储气袋、氧气管接口、氧气管及两片第二密封垫圈;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连气囊皮球,连接阀座通过第一密封垫圈连第一连接端,横向加强筋设在气囊皮球上,导向阀座连第二连接端,氧气袋接口及氧气管接口设在导向阀座上,氧气储气袋的开口端通过第二密封垫圈密封连接在氧气袋接口上,氧气管通过第二密封垫圈密封连接在氧气管接口上。本实用新型能用于呼吸内科患者的人工辅助呼吸和持续供氧,连接密封性强,不容易破裂,使用寿命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皮球、第一连接端、第一密封垫圈、连接阀座、多条横向加强筋、第二连接端、导向阀座、氧气袋接口、氧气储气袋、氧气管接口、氧气管及两片第二密封垫圈;所述的气囊皮球为中空的椭圆球体结构,所述的气囊皮球的上端顶部及下端顶部开口,所述的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气囊皮球的上端顶部及下端顶部开口处,所述的气囊皮球、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的气囊皮球为透明软质材料制成;所述的连接阀座通过所述的第一密封垫圈密封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连接端上,位于所述的气囊皮球的一端;所述的多条横向加强筋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气囊皮球的外壁上,所述的多条横向加强筋为水平环状结构;所述的导向阀座的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的第二连接端上,位于所述的气囊皮球的另一端;所述的氧气袋接口及氧气管接口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导向阀座的另一端,所述的氧气储气袋的开口端通过所述的第二密封垫圈密封连接在所述的氧气袋接口上,所述的氧气管通过所述的第二密封垫圈密封连接在所述的氧气管接口上;所述的气囊皮球、第一连接端、第一密封垫圈、连接阀座、多条横向加强筋、第二连接端及导向阀座同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皮球包括光滑内层及弹力外层,所述的光滑内层及弹力外层连接成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气储气袋包括储气袋本体、过渡连接端及连接端口,所述的储气袋本体的上端中部开口,所述的连接端口通过所述的过渡连接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储气袋本体的开口处,所述的储气袋本体、过渡连接端及连接端口连接成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气袋本体的外表面上间隔设有多条袋体加强筋,所述的多条袋体加强筋竖直设置且与所述的储气袋本体连接成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气袋本体的边缘处设有包边,所述的包边与所述的储气袋本体为一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皮球的外壁上间隔设有多条纵向加强筋,所述的多条纵向加强筋竖直分布在所述的多条横向加强筋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皮球的外壁上间隔设有多条端部加强筋,位于所述的气囊皮球的开口端内侧,所述的多条端部加强筋为锯齿状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昏迷患者或心跳停止患者在排除气道异物,采用徒手方法使呼吸道畅通后,如无自主呼吸,应立即予以人工呼吸,以保证不间断地向患者供氧,防止重要器官因缺氧造成不可逆性损伤。气囊皮球、氧气袋、氧气管等装置是人工呼吸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技术的人工呼吸器的材料较单薄,容易在使用过程中损坏,导致供氧终端而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包括气囊皮球、第一连接端、第一密封垫圈、连接阀座、多条横向加强筋、第二连接端、导向阀座、氧气袋接口、氧气储气袋、氧气管接口、氧气管及两片第二密封垫圈;所述的气囊皮球为中空的椭圆球体结构,所述的气囊皮球的上端顶部及下端顶部开口,所述的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气囊皮球的上端顶部及下端顶部开口处,所述的气囊皮球、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的气囊皮球为透明软质材料制成;所述的连接阀座通过所述的第一密封垫圈密封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连接端上,位于所述的气囊皮球的一端;所述的多条横向加强筋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气囊皮球的外壁上,所述的多条横向加强筋为水平环状结构;所述的导向阀座的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的第二连接端上,位于所述的气囊皮球的另一端;所述的氧气袋接口及氧气管接口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导向阀座的另一端,所述的氧气储气袋的开口端通过所述的第二密封垫圈密封连接在所述的氧气袋接口上,所述的氧气管通过所述的第二密封垫圈密封连接在所述的氧气管接口上;所述的气囊皮球、第一连接端、第一密封垫圈、连接阀座、多条横向加强筋、第二连接端及导向阀座同轴设置。

上述的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其中,所述的气囊皮球包括光滑内层及弹力外层,所述的光滑内层及弹力外层连接成一体结构。

上述的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其中,所述的氧气储气袋包括储气袋本体、过渡连接端及连接端口,所述的储气袋本体的上端中部开口,所述的连接端口通过所述的过渡连接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储气袋本体的开口处,所述的储气袋本体、过渡连接端及连接端口连接成一体结构。

上述的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其中,所述的储气袋本体的外表面上间隔设有多条袋体加强筋,所述的多条袋体加强筋竖直设置且与所述的储气袋本体连接成一体结构。

上述的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其中,所述的储气袋本体的边缘处设有包边,所述的包边与所述的储气袋本体为一体结构。

上述的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其中,所述的气囊皮球的外壁上间隔设有多条纵向加强筋,所述的多条纵向加强筋竖直分布在所述的多条横向加强筋之间。

上述的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其中,所述的气囊皮球的外壁上间隔设有多条端部加强筋,位于所述的气囊皮球的开口端内侧,所述的多条端部加强筋为锯齿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能用于呼吸内科患者的人工辅助呼吸和持续供氧,连接密封性强,不容易破裂,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的气囊皮球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的氧气储气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包括气囊皮球1、第一连接端2、第一密封垫圈3、连接阀座4、多条横向加强筋5、第二连接端6、导向阀座7、氧气袋接口8、氧气储气袋9、氧气管接口10、氧气管11及两片第二密封垫圈12;所述的气囊皮球1为中空的椭圆球体结构,所述的气囊皮球1的上端顶部及下端顶部开口,所述的第一连接端2及第二连接端6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气囊皮球1的上端顶部及下端顶部开口处,所述的气囊皮球1、第一连接端2及第二连接端6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的气囊皮球1为透明软质材料制成;所述的连接阀座4通过所述的第一密封垫圈3密封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连接端2上,位于所述的气囊皮球1的一端;所述的多条横向加强筋5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气囊皮球1的外壁上,所述的多条横向加强筋5为水平环状结构;所述的导向阀座7的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的第二连接端6上,位于所述的气囊皮球1的另一端;所述的氧气袋接口8及氧气管接口10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导向阀座7的另一端,所述的氧气储气袋9的开口端通过所述的第二密封垫圈12密封连接在所述的氧气袋接口8上,所述的氧气管11通过所述的第二密封垫圈12密封连接在所述的氧气管接口10上;所述的气囊皮球1、第一连接端2、第一密封垫圈3、连接阀座4、多条横向加强筋5、第二连接端6及导向阀座7同轴设置。

请参见附图2所示,所述的气囊皮球1包括光滑内层101及弹力外层102,所述的光滑内层101及弹力外层102连接成一体结构,氧气通过光滑内层101在气囊皮球1内输出,有利于氧气的输送,不容易沾染灰尘、细菌;弹力外层102使气囊皮球1具有较好的弹性,能够承受挤压等外力。

请参见附图3所示,所述的氧气储气袋9包括储气袋本体91、过渡连接端92及连接端口93,所述的储气袋本体91的上端中部开口,所述的连接端口93通过所述的过渡连接端92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储气袋本体91的开口处,所述的储气袋本体91、过渡连接端92及连接端口93连接成一体结构,过渡连接端92确保连接端口93和储气袋本体91的连接成牢固、稳定,连接端口93使储气袋本体91能更稳定的适配连接到氧气袋接口8上,便于氧气储气袋9的使用。

所述的储气袋本体91的外表面上间隔设有多条袋体加强筋94,所述的多条袋体加强筋94竖直设置且与所述的储气袋本体91连接成一体结构,可起到增加储气袋本体91的强度的作用,避免储气袋本体91破裂。

所述的储气袋本体91的边缘处设有包边95,所述的包边95与所述的储气袋本体91为一体结构,可保护储气袋本体91的边缘处,减少磨损破裂,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的气囊皮球1的外壁上间隔设有多条纵向加强筋13,所述的多条纵向加强筋13竖直分布在所述的多条横向加强筋5之间,可加强气囊皮球1的强度,抗挤压能力强。

所述的气囊皮球1的外壁上间隔设有多条端部加强筋14,位于所述的气囊皮球1的开口端内侧,所述的多条端部加强筋14为锯齿状结构,可起到增加气囊皮球1的端部强度的作用,使其与第一连接端2和第二连接端6连接时更牢固稳定。

使用时,将气囊皮球1通过连接阀座4连接到氧气面罩,氧气储气袋9通过氧气袋接口8连接到气囊皮球1,氧气管11通过氧气管接口10连接到气囊皮球1,即可进行人工辅助呼吸和持续供氧;第一密封垫圈3和两片第二密封垫圈12可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避免连接松脱而漏气;多条横向加强筋5可增加气囊皮球1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导向阀座7可使氧气顺畅的进入气囊皮球1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用于呼吸内科患者的人工辅助呼吸和持续供氧,连接密封性强,不容易破裂,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288611.X (22)申请日 2017.03.22 (73)专利权人 景菲 地址 250014 山东省烟台市山东中医药大 学经十路校区1号教学楼传达室 (72)发明人 景菲 (51)Int.Cl. A61M 16/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用人工呼 吸装置, 包括气囊皮球、 第一连接端、 第一密封垫 圈、 连接阀座、 多条横向加强筋、 第二连接端、 导 向阀座、 氧气袋接口、 氧。

2、气储气袋、 氧气管接口、 氧气管及两片第二密封垫圈; 第一连接端及第二 连接端连气囊皮球, 连接阀座通过第一密封垫圈 连第一连接端, 横向加强筋设在气囊皮球上, 导 向阀座连第二连接端, 氧气袋接口及氧气管接口 设在导向阀座上, 氧气储气袋的开口端通过第二 密封垫圈密封连接在氧气袋接口上, 氧气管通过 第二密封垫圈密封连接在氧气管接口上。 本实用 新型能用于呼吸内科患者的人工辅助呼吸和持 续供氧, 连接密封性强, 不容易破裂, 使用寿命 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7694041 U 2018.08.07 CN 207694041 U 1.一种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3、 其特征在于: 包括气囊皮球、 第一连接端、 第一密封 垫圈、 连接阀座、 多条横向加强筋、 第二连接端、 导向阀座、 氧气袋接口、 氧气储气袋、 氧气管 接口、 氧气管及两片第二密封垫圈; 所述的气囊皮球为中空的椭圆球体结构, 所述的气囊皮 球的上端顶部及下端顶部开口, 所述的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气 囊皮球的上端顶部及下端顶部开口处, 所述的气囊皮球、 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连接成 一体结构, 所述的气囊皮球为透明软质材料制成; 所述的连接阀座通过所述的第一密封垫 圈密封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连接端上, 位于所述的气囊皮球的一端; 所述的多条横向加强筋 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气。

4、囊皮球的外壁上, 所述的多条横向加强筋为水平环状结构; 所述 的导向阀座的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的第二连接端上, 位于所述的气囊皮球的另一端; 所述 的氧气袋接口及氧气管接口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导向阀座的另一端, 所述的氧气储气袋 的开口端通过所述的第二密封垫圈密封连接在所述的氧气袋接口上, 所述的氧气管通过所 述的第二密封垫圈密封连接在所述的氧气管接口上; 所述的气囊皮球、 第一连接端、 第一密 封垫圈、 连接阀座、 多条横向加强筋、 第二连接端及导向阀座同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气囊皮球包括 光滑内层及弹力外层, 所述的光滑内层及弹力外层。

5、连接成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氧气储气袋包 括储气袋本体、 过渡连接端及连接端口, 所述的储气袋本体的上端中部开口, 所述的连接端 口通过所述的过渡连接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储气袋本体的开口处, 所述的储气袋本体、 过 渡连接端及连接端口连接成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储气袋本体的 外表面上间隔设有多条袋体加强筋, 所述的多条袋体加强筋竖直设置且与所述的储气袋本 体连接成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储气袋本体的 边缘处设有包边, 所。

6、述的包边与所述的储气袋本体为一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气囊皮球的外 壁上间隔设有多条纵向加强筋, 所述的多条纵向加强筋竖直分布在所述的多条横向加强筋 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气囊皮球的外 壁上间隔设有多条端部加强筋, 位于所述的气囊皮球的开口端内侧, 所述的多条端部加强 筋为锯齿状结构。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694041 U 2 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00。

7、02 昏迷患者或心跳停止患者在排除气道异物, 采用徒手方法使呼吸道畅通后, 如无 自主呼吸, 应立即予以人工呼吸, 以保证不间断地向患者供氧, 防止重要器官因缺氧造成不 可逆性损伤。 气囊皮球、 氧气袋、 氧气管等装置是人工呼吸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有技术的 人工呼吸器的材料较单薄, 容易在使用过程中损坏, 导致供氧终端而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成 本低。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包括气囊皮球、 第一连接端、 第一密封垫圈、。

8、 连接 阀座、 多条横向加强筋、 第二连接端、 导向阀座、 氧气袋接口、 氧气储气袋、 氧气管接口、 氧气 管及两片第二密封垫圈; 所述的气囊皮球为中空的椭圆球体结构, 所述的气囊皮球的上端 顶部及下端顶部开口, 所述的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气囊皮球的 上端顶部及下端顶部开口处, 所述的气囊皮球、 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连接成一体结构, 所述的气囊皮球为透明软质材料制成; 所述的连接阀座通过所述的第一密封垫圈密封连接 在所述的第一连接端上, 位于所述的气囊皮球的一端; 所述的多条横向加强筋分别间隔设 置在所述的气囊皮球的外壁上, 所述的多条横向加强筋为水平环状结构; 所述的。

9、导向阀座 的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的第二连接端上, 位于所述的气囊皮球的另一端; 所述的氧气袋接 口及氧气管接口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导向阀座的另一端, 所述的氧气储气袋的开口端通 过所述的第二密封垫圈密封连接在所述的氧气袋接口上, 所述的氧气管通过所述的第二密 封垫圈密封连接在所述的氧气管接口上; 所述的气囊皮球、 第一连接端、 第一密封垫圈、 连 接阀座、 多条横向加强筋、 第二连接端及导向阀座同轴设置。 0006 上述的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其中, 所述的气囊皮球包括光滑内层及弹力外 层, 所述的光滑内层及弹力外层连接成一体结构。 0007 上述的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其中, 所述的氧。

10、气储气袋包括储气袋本体、 过渡 连接端及连接端口, 所述的储气袋本体的上端中部开口, 所述的连接端口通过所述的过渡 连接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储气袋本体的开口处, 所述的储气袋本体、 过渡连接端及连接端 口连接成一体结构。 0008 上述的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其中, 所述的储气袋本体的外表面上间隔设有 多条袋体加强筋, 所述的多条袋体加强筋竖直设置且与所述的储气袋本体连接成一体结 构。 0009 上述的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其中, 所述的储气袋本体的边缘处设有包边, 所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694041 U 3 述的包边与所述的储气袋本体为一体结构。 0010 上述的。

11、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其中, 所述的气囊皮球的外壁上间隔设有多条 纵向加强筋, 所述的多条纵向加强筋竖直分布在所述的多条横向加强筋之间。 0011 上述的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其中, 所述的气囊皮球的外壁上间隔设有多条 端部加强筋, 位于所述的气囊皮球的开口端内侧, 所述的多条端部加强筋为锯齿状结构。 0012 本实用新型能用于呼吸内科患者的人工辅助呼吸和持续供氧, 连接密封性强, 不 容易破裂, 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的主视图。 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的气囊皮球的剖视图。 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呼吸内科用。

12、人工呼吸装置的氧气储气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17 请参见附图1所示, 一种呼吸内科用人工呼吸装置, 包括气囊皮球1、 第一连接端2、 第一密封垫圈3、 连接阀座4、 多条横向加强筋5、 第二连接端6、 导向阀座7、 氧气袋接口8、 氧 气储气袋9、 氧气管接口10、 氧气管11及两片第二密封垫圈12; 所述的气囊皮球1为中空的椭 圆球体结构, 所述的气囊皮球1的上端顶部及下端顶部开口, 所述的第一连接端2及第二连 接端6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气囊皮球1的上端顶部及下端顶部开口处, 所述的气囊皮球1、 第一连接端2及第二连接端6连接成。

13、一体结构, 所述的气囊皮球1为透明软质材料制成; 所述 的连接阀座4通过所述的第一密封垫圈3密封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连接端2上, 位于所述的气 囊皮球1的一端; 所述的多条横向加强筋5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气囊皮球1的外壁上, 所述 的多条横向加强筋5为水平环状结构; 所述的导向阀座7的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的第二连接 端6上, 位于所述的气囊皮球1的另一端; 所述的氧气袋接口8及氧气管接口10分别固定设置 在所述的导向阀座7的另一端, 所述的氧气储气袋9的开口端通过所述的第二密封垫圈12密 封连接在所述的氧气袋接口8上, 所述的氧气管11通过所述的第二密封垫圈12密封连接在 所述的氧气管接口10上; 。

14、所述的气囊皮球1、 第一连接端2、 第一密封垫圈3、 连接阀座4、 多条 横向加强筋5、 第二连接端6及导向阀座7同轴设置。 0018 请参见附图2所示, 所述的气囊皮球1包括光滑内层101及弹力外层102, 所述的光 滑内层101及弹力外层102连接成一体结构, 氧气通过光滑内层101在气囊皮球1内输出, 有 利于氧气的输送, 不容易沾染灰尘、 细菌; 弹力外层102使气囊皮球1具有较好的弹性, 能够 承受挤压等外力。 0019 请参见附图3所示, 所述的氧气储气袋9包括储气袋本体91、 过渡连接端92及连接 端口93, 所述的储气袋本体91的上端中部开口, 所述的连接端口93通过所述的过渡。

15、连接端 92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储气袋本体91的开口处, 所述的储气袋本体91、 过渡连接端92及连接 端口93连接成一体结构, 过渡连接端92确保连接端口93和储气袋本体91的连接成牢固、 稳 定, 连接端口93使储气袋本体91能更稳定的适配连接到氧气袋接口8上, 便于氧气储气袋9 的使用。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694041 U 4 0020 所述的储气袋本体91的外表面上间隔设有多条袋体加强筋94, 所述的多条袋体加 强筋94竖直设置且与所述的储气袋本体91连接成一体结构, 可起到增加储气袋本体91的强 度的作用, 避免储气袋本体91破裂。 0021 所述的储气袋本体91的。

16、边缘处设有包边95, 所述的包边95与所述的储气袋本体91 为一体结构, 可保护储气袋本体91的边缘处, 减少磨损破裂, 延长使用寿命。 0022 所述的气囊皮球1的外壁上间隔设有多条纵向加强筋13, 所述的多条纵向加强筋 13竖直分布在所述的多条横向加强筋5之间, 可加强气囊皮球1的强度, 抗挤压能力强。 0023 所述的气囊皮球1的外壁上间隔设有多条端部加强筋14, 位于所述的气囊皮球1的 开口端内侧, 所述的多条端部加强筋14为锯齿状结构, 可起到增加气囊皮球1的端部强度的 作用, 使其与第一连接端2和第二连接端6连接时更牢固稳定。 0024 使用时, 将气囊皮球1通过连接阀座4连接到氧。

17、气面罩, 氧气储气袋9通过氧气袋接 口8连接到气囊皮球1, 氧气管11通过氧气管接口10连接到气囊皮球1, 即可进行人工辅助呼 吸和持续供氧; 第一密封垫圈3和两片第二密封垫圈12可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 避免连接松 脱而漏气; 多条横向加强筋5可增加气囊皮球1的强度, 延长使用寿命, 导向阀座7可使氧气 顺畅的进入气囊皮球1内。 0025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能用于呼吸内科患者的人工辅助呼吸和持续供氧, 连接密 封性强, 不容易破裂, 使用寿命长。 002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 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 产品的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694041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7694041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7694041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