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滴输液控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点滴输液控制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072844.8 (22)申请日 2016.09.22 (73)专利权人 谢华燕 地址 73003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 3994号401 (72)发明人 谢华燕 (51)Int.Cl. A61M 5/168(2006.01) A61M 5/44(2006.01) A61H 23/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点滴输液控制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涉 及一种点滴输液控制装置, 包括绑带, 绑带包括 基底层和表层。
2、; 基底层的两端分别设置魔术贴子 面和魔术贴母面; 基底层表面固定设置输液控制 管、 微处理器、 压力传感器、 语音报警器、 震动按 摩贴和蓄电池, 输液控制管的上端管内设置流量 传感器; 输液控制管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温度传感 器、 电磁阀、 电热片和滴速控制阀; 震动按摩贴下 端连接控制按钮; 微处理器分别连接流量传感 器、 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 控制器分 别连接电子开关和电磁阀, 电子开关分别连接电 热片和语音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控制输 液停止、 自动调节药液温度, 便于佩戴, 还具有震 动按摩功能, 提高病人输液过程中的舒适度, 实 用性强。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
3、页 附图1页 CN 206381454 U 2017.08.08 CN 206381454 U 1.一种点滴输液控制装置, 包括绑带(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绑带(1)包括基底层(1a)和 表层(1b), 所述表层(1b)覆盖设置在所述基底层(1a)的表面上方; 所述基底层(1a)的两端 分别设置魔术贴子面(2)和魔术贴母面(3); 所述基底层(1a)表面固定设置输液控制管(4)、 微处理器(12)、 压力传感器(10)、 语音报警器(11)、 震动按摩贴(13)和蓄电池(14), 所述输 液控制管(4)的上端管内设置流量传感器(6); 所述输液控制管(4)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温度 传感器(7)。
4、、 电磁阀(8)、 电热片(9)和滴速控制阀(17); 所述输液控制管(4)的上端端口为输 液瓶出液管连接端(15), 所述输液控制管(4)的下端端口为输液管连接端(5); 所述震动按 摩贴(13)下端连接控制按钮(16); 所述微处理器(12)分别连接所述流量传感器(6)、 所述温 度传感器(7)、 所述压力传感器(10)和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电子开关和所述电磁阀 (8), 所述电子开关分别连接所述电热片(9)和所述语音报警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滴输液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层(1b)的上下边与所 述基底层(1a)的上下边均通过拉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
5、所述的点滴输液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魔术贴子面(2)为纤维 圆毛面, 所述魔术贴母面(3)为带钩的刺毛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滴输液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液瓶出液管连接端 (15)、 所述输液管连接端(5)、 所述控制按钮(16)和所述滴速控制阀(17)均位于所述基底层 (1a)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滴输液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热片(9)为自限温电 热片。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381454 U 2 一种点滴输液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点滴输液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
6、0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 医疗设施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逐步向自动 化, 人性化服务方向发展, 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的更满意的服务, 近一两年有关输液监测和报 警器件逐步进人医疗系统, 虽然对医院的服务水平得到了提高, 对护士人员的劳动强度和 患者家属陪护压力得到了减轻, 为改善医患关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功能单一, 作用有 限, 不能很好地较全面的解决输液过程出现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的输液监视装置, 只对输液 器中有无液体进行检测并配有报警功能, 但没有对其采取主动地控制手段, 虽然能发现输 液过程在出现的一些问题, 但不能采取主动措施避免事态的发展, 智能化程度还不高, 换。
7、句 话说还不够人性化, 没能从根本上把护士人员从紧张忙乱中解放出来。 0003 如中国专利号CN201520864112.1, 公告日期为2016年03月16日的发明专利中公开 了一种医疗输液监测控制装置, 包括支架、 绳索、 储液容器、 称重器、 带有滴斗和滴速夹的输 液管和控制盒, 控制盒内设有微处理器及与其连接的继电器、 声光报警器、 人机交互模块和 无线通信模块; 绳索一端与电机输出轴相连, 另一端通过安装在支架上的滑轮与称重器上 方相连, 称重器下方通过固定线与储液容器相连, 滴斗一侧设有内置发射天线的电磁波发 射器, 另一侧设有内置接收天线的电磁波接收器; 滴斗下方的输液管外侧壁卡。
8、接有PTC加热 器, PTC加热器下方的输液管壁外置有温度传感器。 该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对输液 过程的监控, 但该实用新型操作过程复杂, 不便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点滴输液控制装置, 能 够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输液过程难以监控、 药液温度难以控制、 功能单一等问题, 提供一种能够在药液输尽时自动终止输液、 自动检测和调节药液温度的输液控制装置, 本 装置可以佩戴在病人的大臂上, 便于病人活动的同时, 还具有震动按摩功能以缓解漫长输 液过程中的胳膊酸痛等问题, 提高病人输液时的舒适性。 000。
9、6 技术方案 0007 为实现以上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 一种点滴输液控制装置, 包括绑带, 所述绑带包括基底层和表层, 所述表层覆盖设 置在所述基底层的表面上方; 所述基底层的两端分别设置魔术贴子面和魔术贴母面; 所述 基底层表面固定设置输液控制管、 微处理器、 压力传感器、 语音报警器、 震动按摩贴和蓄电 池, 所述输液控制管的上端管内设置流量传感器; 所述输液控制管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温度 传感器、 电磁阀、 电热片和滴速控制阀; 所述输液控制管的上端端口为输液瓶出液管连接 端, 所述输液控制管的下端端口为输液管连接端; 所述震动按摩贴下端连接控制按钮; 所述。
10、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381454 U 3 微处理器分别连接所述流量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 所述控制 器分别连接电子开关和所述电磁阀, 所述电子开关分别连接所述电热片和所述语音报警 器。 0009 更进一步地, 所述表层的上下边与所述基底层的上下边均通过拉链连接。 0010 更进一步地, 所述魔术贴子面为纤维圆毛面, 所述魔术贴母面为带钩的刺毛面。 0011 更进一步地, 所述输液瓶出液管连接端、 所述输液管连接端、 所述控制按钮和所述 滴速控制阀均位于所述基底层的外部。 0012 更进一步地, 所述电热片为自限温电热片。 0013 有益效果 。
11、0014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 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 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 1、 本实用新型将输液控制装置独立于输液流程之外, 连接方便且能够重复使用, 不同于以往的一次性输液装置, 本装置更加环保, 经常消毒清洗也更加卫生。 0016 2、 本实用新型设置成绑带, 并在基底层的两端设置魔术贴子母面, 便于将本装置 佩戴在病人大臂处, 方便、 快捷。 0017 3、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磁阀的前面设置流量传感器, 能够准确输液瓶中剩余药液 情况并及时控制电磁阀的开合, 有效防止药液流尽时空气进入人体或者血液回流情况, 消 除安全隐患, 药液滴尽时语音报警器也会发出报警提示, 。
12、提醒医务人员及时处理。 0018 4、 本实用新型通设置温度传感器和电热片, 便于监控药液温度是否适宜并调节药 液温度, 尤其在寒冷的冬天, 冰冷的药液会让病人输液时出现头疼、 全身发冷等不良反应, 若将药液经过加热控温, 则病人会更舒适, 同时利于药液对病人的治疗。 0019 5、 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传感器和语音报警器, 便于佩戴时控制绑带的松紧, 绑带 过紧会影响病人的血液循环、 过松则容易掉落, 佩戴时如果绑带过紧, 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过 大的压力, 语音报警器便发出报警提示。 0020 6、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震动按摩贴, 病人可以通过操作控制按钮控制震动按摩贴 的工作, 便于缓解长时间。
13、输液造成病人胳膊酸痛、 发麻等问题, 同时也能够让病人在输液时 更加舒适、 放松。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0024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 1-绑带; 1a-基底层; 1b-表层; 2-魔术贴子面; 3-魔术贴母 面; 4-输液控制管;。
14、 5-输液管连接端; 6-流量传感器; 7-温度传感器; 8-电磁阀; 9-电热片; 10-压力传感器; 11-语音报警器; 12微处理器-; 13-震动按摩贴; 14-蓄电池; 15-输液瓶出液 管连接端; 16-控制按钮; 17-滴速控制阀。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381454 U 4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 例, 本领域普通。
15、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7 实施例 0028 本实施例的一种点滴输液控制装置, 包括绑带1, 绑带1包括基底层1a和表层1b, 表 层1b覆盖设置在基底层1a的表面上方; 基底层1a的两端分别设置魔术贴子面2和魔术贴母 面3; 基底层1a表面固定设置输液控制管4、 微处理器12、 压力传感器10、 语音报警器11、 震动 按摩贴13和蓄电池14, 输液控制管4的上端管内设置流量传感器6; 输液控制管4自上而下依 次设置温度传感器7、 电磁阀8、 电热片9和滴速控制阀1。
16、7; 输液控制管4的上端端口为输液瓶 出液管连接端15, 输液控制管4的下端端口为输液管连接端5; 震动按摩贴13下端连接控制 按钮16; 微处理器12分别连接流量传感器6、 温度传感器7、 压力传感器10和控制器, 控制器 分别连接电子开关和电磁阀8, 电子开关分别连接电热片9和语音报警器11; 表层1b的上下 边与基底层1a的上下边均通过拉链连接; 魔术贴子面2为纤维圆毛面, 魔术贴母面3为带钩 的刺毛面; 输液瓶出液管连接端15、 输液管连接端5、 控制按钮16和滴速控制阀17均位于基 底层1a的外部; 电热片9为自限温电热片。 0029 本实施例的输液控制装置独立于输液流程之外, 连接。
17、方便且能够重复使用, 不同 于以往的一次性输液装置, 本装置更加环保, 经常消毒清洗也更加卫生; 绑带1以及设置在 基底层1a两端的魔术贴子面2和魔术贴母面3, 便于将本装置佩戴在病人大臂处, 方便、 快 捷; 流量传感器6设置在电磁阀8的上流, 能够准确输液瓶中剩余药液情况并及时控制电磁 阀8的开合, 有效防止药液流尽时空气进入人体或者血液回流情况, 消除安全隐患; 药液滴 尽时语音报警器11也会发出报警提示, 提醒医务人员及时处理; 温度传感器7和电热片9便 于检测药液温度是否适宜并调节药液温度, 尤其在寒冷的冬天, 冰冷的药液会让病人输液 时出现头疼、 全身发冷等不良反应, 若将药液经过。
18、电热片9加热控温在适宜温度, 则病人的 不良反应会减少一些, 且利于药液的治疗效果; 压力传感器10和语音报警器11, 便于佩戴时 控制绑带1的松紧, 绑带1过紧会影响病人的血液循环, 过松则容易掉落, 佩戴时如果绑带1 过紧, 压力传感器10检测到过大的压力, 语音报警器11便发出报警提示; 病人可以通过操作 控制按钮16控制震动按摩贴13工作, 便于缓解长时间输液造成病人胳膊酸痛、 发麻等问题, 同时也能够让病人在输液时更加舒适、 放松。 0030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 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 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 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 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381454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6381454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