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pdf

上传人:齐** 文档编号:8498045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00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009801.9

申请日:

20160106

公开号:

CN205434590U

公开日:

201608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5/32

主分类号:

A61M5/32

申请人:

魏庆祥

发明人:

魏庆祥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市

优先权:

CN201620009801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晶;郭佩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包括可相对结合的第一扣座和第二扣座,以及结合于该第一扣座且可摆动的护盖。该第一扣座和第二扣座夹制定位于一注射针的针座,该护盖可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之间摆动,也可被限止于第三位置,该第三位置的护盖彻底的遮蔽了已使用的注射针的针体,避免其显露而戳伤他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扣座,包括一定位部以及连接于该定位部两侧的翼;该两个翼各具有一扣合件;该第一扣座的定位部的外部具有一枢接部;一第二扣座,包括一定位部以及连接于该第二扣座的定位部两侧的翼,该第二扣座的翼各具有一扣合件;该第二扣座的该翼的顶端分别具有相对延伸的限位件;该第二扣座的扣合件可与该第一扣座的扣合件结合,使该第一扣座与该第二扣座相对夹制定位在一注射针的针座的外部;一护盖,包括一背板、两个分别连接于该背板两侧的侧板、一连接于该背板顶面和该两个侧板顶面的顶板;该背板、侧板及顶板构成该护盖的一第一容置空间和一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和该第二容置空间连通;该背板的底边具有一圆轴,该两个侧板在接近该圆轴的部位设有分别向左、右延伸的两个延伸臂,该两个延伸臂的端部各再延伸一抱合臂,该两个抱合臂彼此平行;该护盖以该圆轴结合于该第一扣座的枢接部,该护盖以该圆轴为圆心而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摆动;该护盖受一外部的推力可从该第一位置进入并卡制于一第三位置,且无法复回至该第一位置;该第二位置的护盖以该两个抱合臂抱住该注射针的针盖;将该护盖从第二位置往外摆动至该第一位置,该护盖偏离该注射针的针盖,从而可移除该针盖并使用该针体注射;该针体使用后,一外部推力施加于该护盖,使该护盖从第一位置摆动至该第三位置,该第三位置的护盖以该两个抱合臂通过该第二扣座的限位件并且卡制于该限位件的下方,该护盖以该第一容置空间和该第二容置空间容纳该注射针的针体及针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座的扣合件为环状件,所述第二扣座的扣合件为可与该环状件结合的凸出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座的定位部上端具有一凸檐,所述针座在所述第一扣座和所述第二扣座以上的位置具有一扩径的平台,该凸檐限止于该平台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座的定位部下端具有一凸檐,所述针座的外壁具有数个平行于其轴心方向的凸肋,该凸肋延伸至所述针座的底端,使所述针座的底端缘形成数个向外凸出的卡制部;所述第一扣座下端的凸缘限止于该卡制部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座的定位部上端及下端的凸檐具有弧形端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座和所述第二扣座的定位部的相对面具有止滑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盖的所述两个抱合臂的底部具有一斜面,所述第二扣座的所述限位件的顶面具有一导引该斜面往下移动的导引部,将所述抱合臂导引至所述限位件之下,使所述护盖进入所述第三位置;所述限位件的底面是一止挡部,所述抱合臂进入该限位件以下,该止挡部挡止,所述抱合臂无法反向脱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盖的两个侧板相对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内侧面具有凸出的夹制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盖的背板设有一推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座和所述第二扣座的定位部的相对面具有与所述针座的横断面相同的几何形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注射针的安全保护有关,更详而言之,是一种通过使用者的 单一手指压触动作,将一护盖罩覆于用过的针具的外部的护盖式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安全考量,使用后的注射针必需以安全装置予以遮蔽,以避免针体与 他人接触或戳伤他人。安全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所面临的问题包括:形状、构造 和作动方式按照注射针形式做个别的设计,目前未见通用型或同时适用两种(或 以上)不同注射针的安全装置。安全装置的形状、构造过于复杂,以至于制造成 本高,难以量产化。安全装置过度扩大了注射针的体积和重量,恐怕影响医护 人员的持拿和操作。废针回收是按重量和体积计费,过大过重的安全装置增加 医疗院所支付废针回收的费用。为配合安全装置而需修改注射针的针座的原始 形状,以至于在制造上更显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的困难与问题提出一种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

本实用新型达成上述目的的技术特征:一种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包 括:

一第一扣座,包括一定位部以及连接于该定位部两侧的翼;该两个翼各具 有一扣合件;该第一扣座的定位部的外部具有一枢接部;

一第二扣座,包括一定位部以及连接于该第二扣座的定位部两侧的翼,该 第二扣座的翼各具有一扣合件;该第二扣座的该翼的顶端分别具有相对延伸的 限位件;该第二扣座的扣合件可与该第一扣座的扣合件结合,使该第一扣座与 该第二扣座相对夹制定位在一注射针的针座的外部;

一护盖,包括一背板、两个分别连接于该背板两侧的侧板、一连接于该背 板顶面和该两个侧板顶面的顶板;该背板、侧板及顶板构成该护盖的一第一容 置空间和一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和该第二容置空间连通;该背板的 底边具有一圆轴,该两个侧板在接近该圆轴的部位设有分别向左、右延伸的两 个延伸臂,该两个延伸臂的端部各再延伸一抱合臂,该两个抱合臂彼此平行;

该护盖以该圆轴结合于该第一扣座的枢接部,该护盖以该圆轴为圆心而在 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摆动;该护盖受一外部的推力可从该第一位 置进入并卡制于一第三位置,且无法复回至该第一位置;

该第二位置的护盖以该两个抱合臂抱住该注射针的针盖;将该护盖从第二 位置往外摆动至该第一位置,该护盖偏离该注射针的针盖,从而可移除该针盖 并使用该针体注射;该针体使用后,一外部推力施加于该护盖,使该护盖从第 一位置摆动至该第三位置,该第三位置的护盖以该两个抱合臂通过该第二扣座 的限位件并且卡制于该限位件的下方,该护盖以该第一容置空间和该第二容置 空间容纳该注射针的针体及针座。

在实施例中,该第一扣座的扣合件为环状件,该第二扣座的扣合件为可与 该环状件结合的凸出件。

在实施例中,该第一扣座的定位部上端具有一凸檐,该针座在该第一扣座 和该第二扣座以上的位置具有一扩径的平台,该凸檐限止于该平台上。

在实施例中,该第一扣座的定位部下端具有一凸檐,该针座的外壁具有数 个平行于其轴心方向的凸肋,该凸肋延伸至该针座的底端,使该针座的底端缘 形成数个向外凸出的卡制部;该第一扣座下端的凸缘限止于该卡制部下。

在实施例中,该第一扣座的定位部上端及下端的凸檐具有弧形端面。

在实施例中,该第一扣座和该第二扣座的定位部的相对面具有止滑结构。

在实施例中,该护盖的该两个抱合臂的底部具有一斜面,该第二扣座的该 限位件的顶面具有一导引该斜面往下移动的导引部,将该抱合臂导引至该限位 件之下,使该护盖进入该第三位置;该限位件的底面是一止挡部,该抱合臂进 入该限位件以下,该止挡部挡止,该抱合臂无法反向脱离。

在实施例中,该护盖的两个侧板相对该第二容置空间的内侧面具有凸出的 夹制肋。

在实施例中,该护盖的背板设有一推面。

在实施例中,该第一扣座和该第二扣座的定位部的相对面具有与该针座的 横断面相同的几何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相对组合的第一扣座和第二扣座夹制于注射针的针座,使本实用新型 容易安装于注射针。

通过可摆动的护盖,使该护盖可按照情况而改变位置。在第二位置的护盖, 可以抱住一个未使用的注射针的针盖,护盖不会晃动,并且缩小无菌包装袋的 体积。可将该护盖从第二位置摆动至第一位置,即可卸除针盖使用针体进行注 射。在第一位置的护盖,不会阻碍注射动作的执行。可将护盖从第一位置移至 第三位置,罩蔽已使用的针体,防止针体戳伤他人。且在第三位置的护盖无法 复回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使用后的针体无任何显露的风险。

第一扣座和第二扣座通过两者的扣合件相互结合而紧配于注射针的针座, 扣合件为可相对结合但难以分离的形式,以确保第一扣座和第二扣座不会轻易 脱离该针座,保持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无脱离针座之虞。

通过该第一扣座的上端和下端的凸檐,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装置更进一步 限位在已知形式的留置针的平台和卡制部,使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装置无沿着该 注射针的针座的轴线方向滑动之虞,更增加稳定性。

该凸檐的弧形端面是为了使该凸檐得以回避注射针的针座上可能干涉其定 位的结构,使凸檐可以顺利的限位在该平台上和该卡制部下。

通过该第一扣座和该第二扣座的定位部的相对面的止滑结构,增进该第一 扣座和该第二扣座与该注射针的针座结合时的磨擦力和稳定性,避免彼此滑动 之虞。

该护盖的该两个抱合臂的底部的斜面以及该第二扣座的导引部,使该护盖 得以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进入第三位置,该第二扣座的止挡部与该两个抱合 臂的限位关系,使进入该第三位置的护盖被卡制,而无法再复回至第一位置或 第二位置。

该护盖的两个侧板的夹制肋得以夹制位于第二容置空间中的针体。

该护盖的背板的推面,可供使用者以单指操作施加推力将该护盖从第一位 置推至第三位置。

该第一扣座和该第二扣座的定位部的相对面具有与该针座的横断面相同的 几何形状,据以使该第一扣座和第二扣座可以安装置于不同形式的注射针,且 不必修改注射针的针座的原始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装置可独立制造,其生产线不合并在注射针的生产线。 避免改动注射针的生产线所引起的各种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各种已知形式的注射针,例如留置针、蝴蝶针、附有 针筒的注射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的第一扣座和第二扣座组合外观及护盖的分解 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的组合侧视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的组合侧视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所配合使用的注射针及针盖的外观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的第一扣座和第二扣座与注射针及针盖的组合 外观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与注射针及针盖的结合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与注射针结合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保护及遮蔽使用后的注射针的侧视图。

图10为图9的箭头Ⅹ方向的视图。

附图标记

5:护盖;6:注射针;10:第一扣座;11:定位部;111:内面;112:背 面;12:翼;13:凸檐;131:弧形端面;14:凸檐;141:弧形端面;15:枢 接部;16:扣合件;20:第二扣座;21:定位部;211:内面;22:翼;23:限 位件;231:导引部;232:止挡部;26:扣合件;51:背板;511:推面;52: 侧板;53:顶板;54:第一容置空间;55:第二容置空间;56:夹制肋;57: 圆轴;58:延伸臂;59:抱合臂;591:斜面;60:针座;61:固定部;62:针 体;63:管接部;64:套管;65:平台;66:凸肋;67:卡制部;68:针盖; 681:开口;P1:第一位置;P2:第二位置;P3:第三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上述发明内容一栏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兹以具体实施例表达。 实施例中各种不同物件按适于说明的比例、尺寸、变形量或位移量而描绘,而 非按实际元件的比例予以绘制。本实用新型关于上、下、左、右、内、外等方 向性用语是依据附图的方向所做的描述,为相对性的方向描述,非绝对性的方 向描述,合先叙明。

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包括:可相对结合的 一第一扣座10和一第二扣座20,以及连接于该第一扣座10的护盖5。该第一扣座 10、第二扣座20和护盖5均为塑胶材料制成。

该第一扣座10包括一呈板片状的定位部11以及正交连接于定位部11两侧的 翼12。该两个翼12各具有一扣合件16,该扣合件16是环状件。该定位部11的上 下两端各具有一朝向该第二扣座20凸出的凸檐13,14,该凸檐13,14具有弧形 端面131,141。该定位部11相对该第二扣座20的面为内面111,相异的面为背面 112。该内面111具有止滑结构,该止滑结构可为分布的凸点或细肋。该背面112 具有一枢接部15,该枢接部15是一对可接收一圆轴且使该圆轴可自由转动的结 构。

该第二扣座20包括一呈板片状的定位部21以及正交连接于该定位部21的两 侧的翼22。该两个翼22各具有一扣合件26,该扣合件26为一种可与上述环状的 扣合件16相对结合但难以分离的凸出件。该两个翼22的顶端分别具有相对延伸 的限位件23,该限位件23的顶面具有一导引部231,该导引部231是将与之接触 的物件往该第二扣座20的内部导引的斜面;该限位件23的底面是一止挡部232, 该止挡部232是限止与之接触的物件往上脱离的平面。该定位部21相对该第一扣 座10的面为内面211,该内面211具有止滑结构,该止滑结构可为分布的凸点或 细肋。

在原始的状态下,该第一扣座10和第二扣座20是独立的两个部件(如图1), 但该第一扣座10和该第二扣座20可以相对结合(如图2),该第二扣座20位于该第 一扣座10的两个翼12之间,该第一扣座10的两个翼12的内侧面接触该第二扣座 20的两个翼22的外侧面,两者的扣合件16,26彼此扣合;该第一扣座10和该第 二扣座20的定位部11,21之间有一相对距离。

该护盖5,包括:一背板51;两个分别连接于该背板51两侧的侧板52;连接 于该背板51顶面和两个侧板52顶面的顶板53。按照该背板51、侧板52以及顶板 53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构成该护盖5的第一容置空间54和第二容置空间55,两个 容置空间54,55连通,第二容置空间55较第一容置空间54窄。该两个侧板52相 对该第二容置空间55的内侧面具有凸出的夹制肋56。该背板51的底端具有一圆 轴57。该两个侧板52在接近该圆轴57的部位设有分别向左、右延伸的两个延伸 臂58,该两个延伸臂58的端部各再延伸一抱合臂59,该两个抱合臂59彼此平行; 该两个抱合臂59的外距(外侧面的相对距离)相当于该第二扣座20的两个翼22的 内距(内侧面的相对距离)。该两个抱合臂59的外侧面底部具有一斜面591。该背 板51接近该圆轴57的部位设有一推面511。

如图3,该护盖5以圆轴57结合于该第一扣座10的枢接部15,该护盖5得以该 圆轴57为圆心而在一第一位置P1和一第二位置P2之间往复摆动。

如图4,该护盖5受一外部的推力时可从该第一位置P1(或第二位P2)进入并 卡制于一第三位置P3。也即施一推力于该护盖5的推面511,使该护盖5以该圆轴 57为圆心,从第一位置P1(或第二位置P2)更进一步向第一扣座10和第二扣座20 的方向摆动,同时该抱合臂59因该推力往下压,该抱合臂59的斜面591通过该限 位件23的导引部231的导引作用,且藉由该抱合臂59对限位件23的推挤力,使抱 合臂59可相对稍微内收,该限位件23可相对稍微外张,因此抱合臂59可以通过 该限位件23至该限位件23之下,该护盖5进入第三位置P3。如图9,该抱合臂59 一旦卡制在该限位件23之下,通过该止挡部232的挡止,该抱合臂59即无法反向 脱离该第二扣座20,该护盖5无法再做任何的摆动,该护盖5无法从第三位置P3 复回至该第一位置P1或第二位置P2。

如图5,注射针6为一种已知的医疗用留置针。该注射针6具有一针座60,该 针座60包括用以固接一针体62的固定部61,以及用以套接一套管64的管接部63, 该套管64用以套连一静脉注射的输液管(图未示)。静脉输液通过该管接部63从该 针体62输出。该固定部61和该管接部63之间具有一外径较大的平台65。该管接 部63的外壁具有数条平行于轴心方向的凸肋66,该凸肋66的一端接续于该平台 65,另一端延伸至该管接部63的尽端,从而使该管接部63的尽端具有数个放射 状向外凸出的卡制部67。一长圆筒状的塑胶制针盖68,套连在该平台65的外部, 并且遮蔽了该固定部61和针体62,该针盖68具有一开口681。

如图5、图6,该第一扣座10和第二扣座20是独立的两个部件,它们分别相 对该管接部63,然后相对结合如同图2那样,进而将该管接部63紧紧的夹制在第 一扣座10和第二扣座20之间。通过该第一扣座10和第二扣座20的内面111,211 的止滑结构,使该第一扣座10和第二扣座20紧配于该管接部63。除此之外,该 第一扣座10上位的凸檐13通过该针盖68的开口681而得以接触并限止于该平台 65上,该第一扣座10下位的凸檐14限止于该管接部63的卡制部67下,使该第一 扣座10和第二扣座20完全无上、下滑动之虞。第一扣座10和第二扣座20被紧合 在该针座60的管接部63外。该第二扣座20的限位件23位于该平台65以下的位置。 如图7,该护盖5可以在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之间摆动,但较佳的是,在第 二位置P2的护盖5以该两个抱合臂59抱住该塑胶制的针盖68。通过塑胶材料的摩 擦力足以限制该护盖5不致轻易向外翻而脱离该针盖68。

如图8,要进行注射时,施一轻微的力量使护盖5的抱合臂59脱离该针盖68, 使护盖5位于第一位置P1,卸除针盖68,即可以该针体62进行注射。基于该第一 扣座10和第二扣座20是扁平的结构,因此医护人员可以稳定的持拿住该第一扣 座10和第二扣座20执行注射;并且,位于第一位置的护盖5不会阻碍注射的执行。

如图9、图10,使用后,以持拿该针器的手的食指触压该推面511,将该护 盖5往针体62的方向压,使该抱合臂59受压通过该斜面591及导引部231的导引作 用,将该抱合臂59导引至该第二扣座20的限位件23之下,该护盖5呈直立的与该 第一扣座10连接,并且以该第一容置空间54容纳该平台65、固定部61,以该第 二容置空间55容纳该针体62,该侧板52通过该夹制肋56夹住该针体62。至此, 该护盖5已将使用后的针体62完全的保护遮蔽。且如图7和前面所述关于该止挡 部232挡止该抱合臂59,使护盖5无法从第三位置P3复回至第一位置P1或第二位 置P2,该针体62将被该该护盖5遮蔽而无显露之虞。

以上附图是将本实用新型组装在已知的留置针上,但并不仅限于此,本实 用新型可以组装在其他已知形式的注射针上,例如蝴蝶针、附有针筒的注射针; 只要按照注射针的针座的横断面形状,将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扣座10和该第二 扣座20的定位部11,21之内面111,211设计为可容纳该横断面的几何形状即 可。

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009801.9 (22)申请日 2016.01.06 A61M 5/32(2006.01) (73)专利权人 魏庆祥 地址 中国台湾台中市 (72)发明人 魏庆祥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100 代理人 张晶 郭佩兰 (54) 实用新型名称 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 (57) 摘要 一种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 包括可相对 结合的第一扣座和第二扣座, 以及结合于该第一 扣座且可摆动的护盖。该第一扣座和第二扣座夹 制定位于一注射针的针座, 该护盖可在第一位置、 第二位置之间摆动, 也可被限止。

2、于第三位置, 该第 三位置的护盖彻底的遮蔽了已使用的注射针的针 体, 避免其显露而戳伤他人。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0页 CN 205434590 U 2016.08.10 CN 205434590 U 1.一种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一第一扣座, 包括一定位部以及连接于该定位部两侧的翼; 该两个翼各具有一扣合件; 该第一扣座的定位部的外部具有一枢接部; 一第二扣座, 包括一定位部以及连接于该第二扣座的定位部两侧的翼, 该第二扣座的 翼各具有一扣合件; 该第二扣座的该翼的顶端。

3、分别具有相对延伸的限位件; 该第二扣座的 扣合件可与该第一扣座的扣合件结合, 使该第一扣座与该第二扣座相对夹制定位在一注射 针的针座的外部; 一护盖, 包括一背板、 两个分别连接于该背板两侧的侧板、 一连接于该背板顶面和该两 个侧板顶面的顶板; 该背板、 侧板及顶板构成该护盖的一第一容置空间和一第二容置空间; 该第一容置空间和该第二容置空间连通; 该背板的底边具有一圆轴, 该两个侧板在接近该 圆轴的部位设有分别向左、 右延伸的两个延伸臂, 该两个延伸臂的端部各再延伸一抱合臂, 该两个抱合臂彼此平行; 该护盖以该圆轴结合于该第一扣座的枢接部, 该护盖以该圆轴为圆心而在一第一位置 和一第二位置之间。

4、往复摆动; 该护盖受一外部的推力可从该第一位置进入并卡制于一第三 位置, 且无法复回至该第一位置; 该第二位置的护盖以该两个抱合臂抱住该注射针的针盖; 将该护盖从第二位置往外摆 动至该第一位置, 该护盖偏离该注射针的针盖, 从而可移除该针盖并使用该针体注射; 该针 体使用后, 一外部推力施加于该护盖, 使该护盖从第一位置摆动至该第三位置, 该第三位置 的护盖以该两个抱合臂通过该第二扣座的限位件并且卡制于该限位件的下方, 该护盖以该 第一容置空间和该第二容置空间容纳该注射针的针体及针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扣座的扣合件为 环状件, 所述第二扣座的。

5、扣合件为可与该环状件结合的凸出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扣座的定位部上 端具有一凸檐, 所述针座在所述第一扣座和所述第二扣座以上的位置具有一扩径的平台, 该凸檐限止于该平台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扣座的定位部下 端具有一凸檐, 所述针座的外壁具有数个平行于其轴心方向的凸肋, 该凸肋延伸至所述针 座的底端, 使所述针座的底端缘形成数个向外凸出的卡制部; 所述第一扣座下端的凸缘限 止于该卡制部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扣座的定位部上 端及下端的凸檐具有弧。

6、形端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扣座和所述第二 扣座的定位部的相对面具有止滑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盖的所述两个抱合 臂的底部具有一斜面, 所述第二扣座的所述限位件的顶面具有一导引该斜面往下移动的导 引部, 将所述抱合臂导引至所述限位件之下, 使所述护盖进入所述第三位置; 所述限位件的 底面是一止挡部, 所述抱合臂进入该限位件以下, 该止挡部挡止, 所述抱合臂无法反向脱 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盖的两个侧板相对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7、 205434590 U 2 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内侧面具有凸出的夹制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盖的背板设有一推 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扣座和所述第 二扣座的定位部的相对面具有与所述针座的横断面相同的几何形状。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5434590 U 3 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与注射针的安全保护有关, 更详而言之, 是一种通过使用者的单一手 指压触动作, 将一护盖罩覆于用过的针具的外部的护盖式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基于安全考量, 。

8、使用后的注射针必需以安全装置予以遮蔽, 以避免针体与他人接 触或戳伤他人。 安全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所面临的问题包括: 形状、 构造和作动方式按照注射 针形式做个别的设计, 目前未见通用型或同时适用两种(或以上)不同注射针的安全装置。 安全装置的形状、 构造过于复杂, 以至于制造成本高, 难以量产化。 安全装置过度扩大了注 射针的体积和重量, 恐怕影响医护人员的持拿和操作。 废针回收是按重量和体积计费, 过大 过重的安全装置增加医疗院所支付废针回收的费用。 为配合安全装置而需修改注射针的针 座的原始形状, 以至于在制造上更显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的困难与问题提出一种注。

9、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达成上述目的的技术特征: 一种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 包括: 0005 一第一扣座, 包括一定位部以及连接于该定位部两侧的翼; 该两个翼各具有一扣 合件; 该第一扣座的定位部的外部具有一枢接部; 0006 一第二扣座, 包括一定位部以及连接于该第二扣座的定位部两侧的翼, 该第二扣 座的翼各具有一扣合件; 该第二扣座的该翼的顶端分别具有相对延伸的限位件; 该第二扣 座的扣合件可与该第一扣座的扣合件结合, 使该第一扣座与该第二扣座相对夹制定位在一 注射针的针座的外部; 0007 一护盖, 包括一背板、 两个分别连接于该背板两侧的侧板、 一连接于该背板顶。

10、面和 该两个侧板顶面的顶板; 该背板、 侧板及顶板构成该护盖的一第一容置空间和一第二容置 空间; 该第一容置空间和该第二容置空间连通; 该背板的底边具有一圆轴, 该两个侧板在接 近该圆轴的部位设有分别向左、 右延伸的两个延伸臂, 该两个延伸臂的端部各再延伸一抱 合臂, 该两个抱合臂彼此平行; 0008 该护盖以该圆轴结合于该第一扣座的枢接部, 该护盖以该圆轴为圆心而在一第一 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摆动; 该护盖受一外部的推力可从该第一位置进入并卡制于一 第三位置, 且无法复回至该第一位置; 0009 该第二位置的护盖以该两个抱合臂抱住该注射针的针盖; 将该护盖从第二位置往 外摆动至该第一位置。

11、, 该护盖偏离该注射针的针盖, 从而可移除该针盖并使用该针体注射; 该针体使用后, 一外部推力施加于该护盖, 使该护盖从第一位置摆动至该第三位置, 该第三 位置的护盖以该两个抱合臂通过该第二扣座的限位件并且卡制于该限位件的下方, 该护盖 以该第一容置空间和该第二容置空间容纳该注射针的针体及针座。 0010 在实施例中, 该第一扣座的扣合件为环状件, 该第二扣座的扣合件为可与该环状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205434590 U 4 件结合的凸出件。 0011 在实施例中, 该第一扣座的定位部上端具有一凸檐, 该针座在该第一扣座和该第 二扣座以上的位置具有一扩径的平台, 该凸檐限止于该。

12、平台上。 0012 在实施例中, 该第一扣座的定位部下端具有一凸檐, 该针座的外壁具有数个平行 于其轴心方向的凸肋, 该凸肋延伸至该针座的底端, 使该针座的底端缘形成数个向外凸出 的卡制部; 该第一扣座下端的凸缘限止于该卡制部下。 0013 在实施例中, 该第一扣座的定位部上端及下端的凸檐具有弧形端面。 0014 在实施例中, 该第一扣座和该第二扣座的定位部的相对面具有止滑结构。 0015 在实施例中, 该护盖的该两个抱合臂的底部具有一斜面, 该第二扣座的该限位件 的顶面具有一导引该斜面往下移动的导引部, 将该抱合臂导引至该限位件之下, 使该护盖 进入该第三位置; 该限位件的底面是一止挡部, 。

13、该抱合臂进入该限位件以下, 该止挡部挡 止, 该抱合臂无法反向脱离。 0016 在实施例中, 该护盖的两个侧板相对该第二容置空间的内侧面具有凸出的夹制 肋。 0017 在实施例中, 该护盖的背板设有一推面。 0018 在实施例中, 该第一扣座和该第二扣座的定位部的相对面具有与该针座的横断面 相同的几何形状。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 通过相对组合的第一扣座和第二扣座夹制于注射针的针座, 使本实用新型容易安 装于注射针。 0021 通过可摆动的护盖, 使该护盖可按照情况而改变位置。 在第二位置的护盖, 可以抱 住一个未使用的注射针的针盖, 护盖不会晃动, 并且缩小无菌包装袋。

14、的体积。 可将该护盖从 第二位置摆动至第一位置, 即可卸除针盖使用针体进行注射。 在第一位置的护盖, 不会阻碍 注射动作的执行。 可将护盖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三位置, 罩蔽已使用的针体, 防止针体戳伤他 人。 且在第三位置的护盖无法复回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使用后的针体无任何显露的风 险。 0022 第一扣座和第二扣座通过两者的扣合件相互结合而紧配于注射针的针座, 扣合件 为可相对结合但难以分离的形式, 以确保第一扣座和第二扣座不会轻易脱离该针座, 保持 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无脱离针座之虞。 0023 通过该第一扣座的上端和下端的凸檐, 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装置更进一步限位在 已知形式的留置针的平台。

15、和卡制部, 使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装置无沿着该注射针的针座的轴 线方向滑动之虞, 更增加稳定性。 0024 该凸檐的弧形端面是为了使该凸檐得以回避注射针的针座上可能干涉其定位的 结构, 使凸檐可以顺利的限位在该平台上和该卡制部下。 0025 通过该第一扣座和该第二扣座的定位部的相对面的止滑结构, 增进该第一扣座和 该第二扣座与该注射针的针座结合时的磨擦力和稳定性, 避免彼此滑动之虞。 0026 该护盖的该两个抱合臂的底部的斜面以及该第二扣座的导引部, 使该护盖得以从 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进入第三位置, 该第二扣座的止挡部与该两个抱合臂的限位关系, 使 进入该第三位置的护盖被卡制, 而无法再复回至第一。

16、位置或第二位置。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205434590 U 5 0027 该护盖的两个侧板的夹制肋得以夹制位于第二容置空间中的针体。 0028 该护盖的背板的推面, 可供使用者以单指操作施加推力将该护盖从第一位置推至 第三位置。 0029 该第一扣座和该第二扣座的定位部的相对面具有与该针座的横断面相同的几何 形状, 据以使该第一扣座和第二扣座可以安装置于不同形式的注射针, 且不必修改注射针 的针座的原始形状。 0030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装置可独立制造, 其生产线不合并在注射针的生产线。 避免改 动注射针的生产线所引起的各种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成本。 0031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各种。

17、已知形式的注射针, 例如留置针、 蝴蝶针、 附有针筒的注 射针。 附图说明 003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003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的第一扣座和第二扣座组合外观及护盖的分解图。 0034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的组合侧视图之一。 0035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的组合侧视图之二。 0036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所配合使用的注射针及针盖的外观图。 0037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的第一扣座和第二扣座与注射针及针盖的组合外观 图。 0038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与注射针及针盖的结合侧视图。 0039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与注射针结合的侧视图。 0040。

18、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安全装置保护及遮蔽使用后的注射针的侧视图。 0041 图10为图9的箭头方向的视图。 0042 附图标记 0043 5: 护盖; 6: 注射针; 10: 第一扣座; 11: 定位部; 111: 内面; 112: 背面; 12: 翼; 13: 凸 檐; 131: 弧形端面; 14: 凸檐; 141: 弧形端面; 15: 枢接部; 16: 扣合件; 20: 第二扣座; 21: 定位 部; 211: 内面; 22: 翼; 23: 限位件; 231: 导引部; 232: 止挡部; 26: 扣合件; 51: 背板; 511: 推面; 52: 侧板; 53: 顶板; 54: 第一容置空间。

19、; 55: 第二容置空间; 56: 夹制肋; 57: 圆轴; 58: 延伸臂; 59: 抱合臂; 591: 斜面; 60: 针座; 61: 固定部; 62: 针体; 63: 管接部; 64: 套管; 65: 平台; 66: 凸 肋; 67: 卡制部; 68: 针盖; 681: 开口; P1: 第一位置; P2: 第二位置; P3: 第三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为便于说明上述发明内容一栏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 兹以具体实施例表达。 实施 例中各种不同物件按适于说明的比例、 尺寸、 变形量或位移量而描绘, 而非按实际元件的比 例予以绘制。 本实用新型关于上、 下、 左、 右、 内、 外等方向。

20、性用语是依据附图的方向所做的 描述, 为相对性的方向描述, 非绝对性的方向描述, 合先叙明。 0045 如图1和图2, 本实用新型注射针的护盖式安全装置, 包括: 可相对结合的一第一扣 座10和一第二扣座20, 以及连接于该第一扣座10的护盖5。 该第一扣座10、 第二扣座20和护 盖5均为塑胶材料制成。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205434590 U 6 0046 该第一扣座10包括一呈板片状的定位部11以及正交连接于定位部11两侧的翼12。 该两个翼12各具有一扣合件16, 该扣合件16是环状件。 该定位部11的上下两端各具有一朝 向该第二扣座20凸出的凸檐13, 14, 该凸檐。

21、13, 14具有弧形端面131, 141。 该定位部11相对该 第二扣座20的面为内面111, 相异的面为背面112。 该内面111具有止滑结构, 该止滑结构可 为分布的凸点或细肋。 该背面112具有一枢接部15, 该枢接部15是一对可接收一圆轴且使该 圆轴可自由转动的结构。 0047 该第二扣座20包括一呈板片状的定位部21以及正交连接于该定位部21的两侧的 翼22。 该两个翼22各具有一扣合件26, 该扣合件26为一种可与上述环状的扣合件16相对结 合但难以分离的凸出件。 该两个翼22的顶端分别具有相对延伸的限位件23, 该限位件23的 顶面具有一导引部231, 该导引部231是将与之接触。

22、的物件往该第二扣座20的内部导引的斜 面; 该限位件23的底面是一止挡部232, 该止挡部232是限止与之接触的物件往上脱离的平 面。 该定位部21相对该第一扣座10的面为内面211, 该内面211具有止滑结构, 该止滑结构可 为分布的凸点或细肋。 0048 在原始的状态下, 该第一扣座10和第二扣座20是独立的两个部件(如图1), 但该第 一扣座10和该第二扣座20可以相对结合(如图2), 该第二扣座20位于该第一扣座10的两个 翼12之间, 该第一扣座10的两个翼12的内侧面接触该第二扣座20的两个翼22的外侧面, 两 者的扣合件16, 26彼此扣合; 该第一扣座10和该第二扣座20的定位。

23、部11, 21之间有一相对距 离。 0049 该护盖5, 包括: 一背板51; 两个分别连接于该背板51两侧的侧板52; 连接于该背板 51顶面和两个侧板52顶面的顶板53。 按照该背板51、 侧板52以及顶板53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构成该护盖5的第一容置空间54和第二容置空间55, 两个容置空间54, 55连通, 第二容置空 间55较第一容置空间54窄。 该两个侧板52相对该第二容置空间55的内侧面具有凸出的夹制 肋56。 该背板51的底端具有一圆轴57。 该两个侧板52在接近该圆轴57的部位设有分别向左、 右延伸的两个延伸臂58, 该两个延伸臂58的端部各再延伸一抱合臂59, 该两个抱合臂。

24、59彼 此平行; 该两个抱合臂59的外距(外侧面的相对距离)相当于该第二扣座20的两个翼22的内 距(内侧面的相对距离)。 该两个抱合臂59的外侧面底部具有一斜面591。 该背板51接近该圆 轴57的部位设有一推面511。 0050 如图3, 该护盖5以圆轴57结合于该第一扣座10的枢接部15, 该护盖5得以该圆轴57 为圆心而在一第一位置P1和一第二位置P2之间往复摆动。 0051 如图4, 该护盖5受一外部的推力时可从该第一位置P1(或第二位P2)进入并卡制于 一第三位置P3。 也即施一推力于该护盖5的推面511, 使该护盖5以该圆轴57为圆心, 从第一 位置P1(或第二位置P2)更进一步。

25、向第一扣座10和第二扣座20的方向摆动, 同时该抱合臂59 因该推力往下压, 该抱合臂59的斜面591通过该限位件23的导引部231的导引作用, 且藉由 该抱合臂59对限位件23的推挤力, 使抱合臂59可相对稍微内收, 该限位件23可相对稍微外 张, 因此抱合臂59可以通过该限位件23至该限位件23之下, 该护盖5进入第三位置P3。 如图 9, 该抱合臂59一旦卡制在该限位件23之下, 通过该止挡部232的挡止, 该抱合臂59即无法反 向脱离该第二扣座20, 该护盖5无法再做任何的摆动, 该护盖5无法从第三位置P3复回至该 第一位置P1或第二位置P2。 0052 如图5, 注射针6为一种已知的。

26、医疗用留置针。 该注射针6具有一针座60, 该针座60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205434590 U 7 包括用以固接一针体62的固定部61, 以及用以套接一套管64的管接部63, 该套管64用以套 连一静脉注射的输液管(图未示)。 静脉输液通过该管接部63从该针体62输出。 该固定部61 和该管接部63之间具有一外径较大的平台65。 该管接部63的外壁具有数条平行于轴心方向 的凸肋66, 该凸肋66的一端接续于该平台65, 另一端延伸至该管接部63的尽端, 从而使该管 接部63的尽端具有数个放射状向外凸出的卡制部67。 一长圆筒状的塑胶制针盖68, 套连在 该平台65的外部, 并。

27、且遮蔽了该固定部61和针体62, 该针盖68具有一开口681。 0053 如图5、 图6, 该第一扣座10和第二扣座20是独立的两个部件, 它们分别相对该管接 部63, 然后相对结合如同图2那样, 进而将该管接部63紧紧的夹制在第一扣座10和第二扣座 20之间。 通过该第一扣座10和第二扣座20的内面111, 211的止滑结构, 使该第一扣座10和第 二扣座20紧配于该管接部63。 除此之外, 该第一扣座10上位的凸檐13通过该针盖68的开口 681而得以接触并限止于该平台65上, 该第一扣座10下位的凸檐14限止于该管接部63的卡 制部67下, 使该第一扣座10和第二扣座20完全无上、 下滑。

28、动之虞。 第一扣座10和第二扣座20 被紧合在该针座60的管接部63外。 该第二扣座20的限位件23位于该平台65以下的位置。 如 图7, 该护盖5可以在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之间摆动, 但较佳的是, 在第二位置P2的护盖 5以该两个抱合臂59抱住该塑胶制的针盖68。 通过塑胶材料的摩擦力足以限制该护盖5不致 轻易向外翻而脱离该针盖68。 0054 如图8, 要进行注射时, 施一轻微的力量使护盖5的抱合臂59脱离该针盖68, 使护盖 5位于第一位置P1, 卸除针盖68, 即可以该针体62进行注射。 基于该第一扣座10和第二扣座 20是扁平的结构, 因此医护人员可以稳定的持拿住该第一扣座10。

29、和第二扣座20执行注射; 并且, 位于第一位置的护盖5不会阻碍注射的执行。 0055 如图9、 图10, 使用后, 以持拿该针器的手的食指触压该推面511, 将该护盖5往针体 62的方向压, 使该抱合臂59受压通过该斜面591及导引部231的导引作用, 将该抱合臂59导 引至该第二扣座20的限位件23之下, 该护盖5呈直立的与该第一扣座10连接, 并且以该第一 容置空间54容纳该平台65、 固定部61, 以该第二容置空间55容纳该针体62, 该侧板52通过该 夹制肋56夹住该针体62。 至此, 该护盖5已将使用后的针体62完全的保护遮蔽。 且如图7和前 面所述关于该止挡部232挡止该抱合臂59。

30、, 使护盖5无法从第三位置P3复回至第一位置P1或 第二位置P2, 该针体62将被该该护盖5遮蔽而无显露之虞。 0056 以上附图是将本实用新型组装在已知的留置针上, 但并不仅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 可以组装在其他已知形式的注射针上, 例如蝴蝶针、 附有针筒的注射针; 只要按照注射针的 针座的横断面形状, 将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一扣座10和该第二扣座20的定位部11, 21之内面 111, 211设计为可容纳该横断面的几何形状即可。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205434590 U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0 页 9 CN 205434590 U 9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

31、/10 页 10 CN 205434590 U 10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10 页 11 CN 205434590 U 11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10 页 12 CN 205434590 U 12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10 页 13 CN 205434590 U 13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10 页 14 CN 205434590 U 14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7/10 页 15 CN 205434590 U 15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8/10 页 16 CN 205434590 U 16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9/10 页 17 CN 205434590 U 17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10/10 页 18 CN 205434590 U 1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