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式胃管.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8497890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978448.0

申请日:

20151201

公开号:

CN205287207U

公开日:

201606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25/10

主分类号:

A61M25/10

申请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发明人:

黄燕波,王蓓蓓

地址:

100034 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8号

优先权:

CN201520978448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秦力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囊式胃管,包括引流管本体,此外,还包括:设置于引流管本体的尾端且与引流管本体相连通的注气管,用于在所述引流管本体头端插过胃或肠的开口时进行充气;设置于引流管本体的头端且与引流管本体相连通的充气囊,用于在所述注气管充气时膨胀。本实用新型的球囊式胃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充气囊充气后固定于胃肠开口处,使引流管本体不会因护理不当而轻易脱离胃或肠的开口处,确保胃液被顺利引流出体外,有效缓解患者胃肠压力,改善患者腹胀情况,减轻患者痛苦,且在将引流管本体从胃肠内拔除或放置于胃肠内时,不会增加引流管本体与胃肠之间的摩擦力,减少给患者插管或拔管时带去的痛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胃肠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引流管本体的尾端且与引流管本体相连通的注气管,用于在所述引流管本体头端插过胃或肠的开口处时进行充气;设置于引流管本体的头端且与引流管本体相连通的充气囊,用于在所述注气管充气时膨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引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注气管的开口处且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堵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为球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为设置于所述引流管本体的头端处的薄壁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胃肠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与所述引流管本体一体成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引流胃液的球囊式胃 管。

背景技术

胃肠引流管是临床常用的引流胃液、缓解胃肠压力和改善腹胀的一种治疗性 管路,为保证引流的通畅、治疗有效和减轻患者不适,保证引流的持续性是非常 必要的。医疗安全越来越被重视,而引流管的非计划性脱出属于医疗护理工作中 的不良事件,为避免管路意外脱出,临床急需解决的有效方法。但现有的一次性 胃肠引流管依靠外固定、固定在面部,容易脱落、患者不舒适并影响美观,给临 床工作造成麻烦、给患者造成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球囊式胃管,其结构简 单,使用方便,充气囊充气后固定于胃肠开口处,使引流管本体不会因护理不当 而轻易脱离胃或肠的开口处,确保胃液被顺利引流出体外,有效缓解患者胃肠压 力,改善患者腹胀情况,减轻患者痛苦,且在将引流管本体从胃肠内拔除或放置 于胃肠内时,不会增加引流管本体与胃肠之间的摩擦力,减少给患者插管或拔管 时带去的痛苦。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囊式胃管,包括引流 管本体,此外,还包括:设置于引流管本体的尾端且与引流管本体相连通的注气 管,用于在所述引流管本体头端插过胃或肠的开口处时进行充气;设置于引流管 本体的头端且与引流管本体相连通的充气囊,用于在所述注气管充气时膨胀。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注气管的开口处且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堵塞。

其中,所述充气囊为球囊。

或者,所述充气囊为设置于所述引流管本体的头端处的薄壁管。

其中,所述充气囊与所述引流管本体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球囊式胃管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球囊式胃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充气囊充气后会一直固定 在胃或肠的开口处,使引流管本体不会因护理不当而轻易脱离胃或肠的开口处, 确保胃液被顺利引流出体外,有效缓解患者胃肠压力,改善患者腹胀情况,减轻 患者痛苦,此外,在将引流管本体从胃肠内拔除或放置于胃肠内时,充气囊处于 回缩状态,因此不会增加引流管本体与胃肠之间的摩擦力,减少给患者插管或拔 管时带去的痛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球囊式胃管的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充气囊处于充气膨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球囊式胃管的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球囊式胃管的两种结构示意图, 由图1、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球囊式胃管包括引流管本体1,此外,还包括: 设置于引流管本体1的尾端且与引流管本体1相连通的注气管3,用于在引流管 本体1的头端插过胃或肠的开口处时进行充气;设置于引流管本体1的头端且与 引流管本体1相连通的充气囊2,用于在注气管3充气时膨胀,以便将引流管本 体1的头端卡接在胃或肠的开口处。使用时,引流管本体1的头端用于插入胃内 或肠内,尾端用于留在患者口外。

本实用新型的球囊式胃管,具有充气囊2和注气管3,在引流胃液操作时, 通过注气管3充气可使充气囊2膨胀,充气囊2膨胀后可卡在胃或肠的开口处, 若不给充气囊2放气,则充气囊2会一直固定在胃或肠的开口处,使引流管本体 1不会因护理不当而轻易脱离胃或肠的开口处,确保胃液可以通过引流管本体1 流向其尾端的引流段4,并最终引流出体外,有效缓解患者胃肠压力,改善患者 腹胀情况,减轻患者痛苦。此外,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球囊式胃管,避免了现有技 术中将引流管本体的尾端固定在患者面部以防止其脱落给患者造成不舒适、影响 美观且容易脱落的不良影响,减少对临床工作造成的麻烦,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通过拉紧引流管本体解决胃内容物的返流问题。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囊2由弹性材料制成,如塑胶或塑料,可以采用 与引流管本体1同样的材料一体成型加工制得,充气囊2可以为球囊(如图1 所示),或者,充气囊2还可以为设置于引流管本体1的头端处的薄壁管(如图 3所示),充气时,薄壁管向外膨胀并在膨胀后卡在胃肠的开口处。

在制作时,应使充气囊的壁厚适当,在保证其弹性充足、不会在充气膨胀后 破裂的基础上,应使充气囊充分薄,这样不会太大增加引流管本体与胃肠之间的 摩擦力,以便在将引流管本体从胃肠内拔除或放置于胃肠内时减少给病人带去的 痛苦。

而为了保证通过注气管充气后,充气囊一直膨胀(如图2所示)以便在引流 过程一直卡在胃或肠开口处,本实用新型的胃管还包括设置于注气管的开口处且 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堵塞5,该堵塞可以采用插入注气管开口处的方式与注气管连 接,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注气管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 其它方式与注气管连接,堵塞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结构,在此不对其细述。当需 要将引流管本体从胃肠内拔除时,先打开堵塞,使充气囊恢复原来形状,从而在 拔除引流管本体时不会因充气囊增加对患者拔管时造成的痛苦。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球囊式胃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充气囊充气后会 一直固定在胃或肠的开口处,使引流管本体不会因护理不当而轻易脱离胃或肠的 开口处,确保胃液被顺利引流出体外,有效缓解患者胃肠压力,改善患者腹胀情 况,减轻患者痛苦,此外,在将引流管本体从胃肠内拔除或放置于胃肠内时,充 气囊处于回缩状态,因此不会增加引流管本体与胃肠之间的摩擦力,减少给患者 插管或拔管时带去的痛苦。

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原 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球囊式胃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球囊式胃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球囊式胃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球囊式胃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球囊式胃管.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978448.0 (22)申请日 2015.12.01 A61M 25/10(2013.01) (73)专利权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地址 100034 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 8 号 (72)发明人 黄燕波 王蓓蓓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11308 代理人 秦力军 (54) 实用新型名称 球囊式胃管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囊式胃管, 包括引 流管本体, 此外, 还包括 : 设置于引流管本体的尾 端且与引流管本体相连通的注气管, 用于在所述 引流管本体头端插过胃或肠的开口时进行充气 。

2、; 设置于引流管本体的头端且与引流管本体相连通 的充气囊, 用于在所述注气管充气时膨胀。 本实用 新型的球囊式胃管,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充气囊 充气后固定于胃肠开口处, 使引流管本体不会因 护理不当而轻易脱离胃或肠的开口处, 确保胃液 被顺利引流出体外, 有效缓解患者胃肠压力, 改善 患者腹胀情况, 减轻患者痛苦, 且在将引流管本体 从胃肠内拔除或放置于胃肠内时, 不会增加引流 管本体与胃肠之间的摩擦力, 减少给患者插管或 拔管时带去的痛苦。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5287207。

3、 U 2016.06.08 CN 205287207 U 1.一种胃肠引流管, 包括引流管本体,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设置于引流管本体的尾端且与引流管本体相连通的注气管, 用于在所述引流管本体头 端插过胃或肠的开口处时进行充气; 设置于引流管本体的头端且与引流管本体相连通的充气囊, 用于在所述注气管充气时 膨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注气管的开口处 且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堵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囊为球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囊为设置于所述引流管本 体的头端处的薄。

4、壁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胃肠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囊与所述引流管本体 一体成型。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287207 U 2 球囊式胃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引流胃液的球囊式胃管。 背景技术 0002 胃肠引流管是临床常用的引流胃液、 缓解胃肠压力和改善腹胀的一种治疗性管 路, 为保证引流的通畅、 治疗有效和减轻患者不适, 保证引流的持续性是非常必要的。 医疗 安全越来越被重视, 而引流管的非计划性脱出属于医疗护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 为避免管 路意外脱出, 临床急需解决的有效方法。 但现有的一次性。

5、胃肠引流管依靠外固定、 固定在面 部, 容易脱落、 患者不舒适并影响美观, 给临床工作造成麻烦、 给患者造成痛苦。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球囊式胃管, 其结构简单, 使 用方便, 充气囊充气后固定于胃肠开口处, 使引流管本体不会因护理不当而轻易脱离胃或 肠的开口处, 确保胃液被顺利引流出体外, 有效缓解患者胃肠压力, 改善患者腹胀情况, 减 轻患者痛苦, 且在将引流管本体从胃肠内拔除或放置于胃肠内时, 不会增加引流管本体与 胃肠之间的摩擦力, 减少给患者插管或拔管时带去的痛苦。 0004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囊式胃管,。

6、 包括引流管本 体, 此外, 还包括: 设置于引流管本体的尾端且与引流管本体相连通的注气管, 用于在所述 引流管本体头端插过胃或肠的开口处时进行充气; 设置于引流管本体的头端且与引流管本 体相连通的充气囊, 用于在所述注气管充气时膨胀。 0005 进一步的,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注气管的开口处且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堵塞。 0006 其中, 所述充气囊为球囊。 0007 或者, 所述充气囊为设置于所述引流管本体的头端处的薄壁管。 0008 其中, 所述充气囊与所述引流管本体一体成型。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球囊式胃管具有如下优点: 0010 本实用新型的球囊式胃管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7、 对充气囊充气后会一直固定在胃 或肠的开口处, 使引流管本体不会因护理不当而轻易脱离胃或肠的开口处, 确保胃液被顺 利引流出体外, 有效缓解患者胃肠压力, 改善患者腹胀情况, 减轻患者痛苦, 此外, 在将引流 管本体从胃肠内拔除或放置于胃肠内时, 充气囊处于回缩状态, 因此不会增加引流管本体 与胃肠之间的摩擦力, 减少给患者插管或拔管时带去的痛苦。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球囊式胃管的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0013 图2是图1所示的充气囊处于充气膨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是本实用新型球囊式胃管的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 说 。

8、明 书 1/2 页 3 CN 205287207 U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如图1、 图3所示, 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球囊式胃管的两种结构示意图, 由图1、 图3可知, 本实用新型的球囊式胃管包括引流管本体1, 此外, 还包括: 设置于引流管本体1的 尾端且与引流管本体1相连通的注气管3, 用于在引流管本体1的头端插过胃或肠的开口处 时进行充气; 设置于引流管本体1的头端且与引流管本体1相连通的充气囊2, 用于在注气管 3充气时膨胀, 以便将引流管本体1的头端卡接在胃或肠的开口处。 使用时, 引流管本体1的 头端用于插入胃内或肠内, 尾端用于留在患者口外。 0016 本实用新型的球囊式。

9、胃管, 具有充气囊2和注气管3, 在引流胃液操作时, 通过注气 管3充气可使充气囊2膨胀, 充气囊2膨胀后可卡在胃或肠的开口处, 若不给充气囊2放气, 则 充气囊2会一直固定在胃或肠的开口处, 使引流管本体1不会因护理不当而轻易脱离胃或肠 的开口处, 确保胃液可以通过引流管本体1流向其尾端的引流段4, 并最终引流出体外, 有效 缓解患者胃肠压力, 改善患者腹胀情况, 减轻患者痛苦。 此外,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球囊式胃 管, 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将引流管本体的尾端固定在患者面部以防止其脱落给患者造成不舒 适、 影响美观且容易脱落的不良影响, 减少对临床工作造成的麻烦, 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 过拉紧引流。

10、管本体解决胃内容物的返流问题。 0017 具体的, 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囊2由弹性材料制成, 如塑胶或塑料, 可以采用与引流 管本体1同样的材料一体成型加工制得, 充气囊2可以为球囊(如图1所示), 或者, 充气囊2还 可以为设置于引流管本体1的头端处的薄壁管(如图3所示), 充气时, 薄壁管向外膨胀并在 膨胀后卡在胃肠的开口处。 0018 在制作时, 应使充气囊的壁厚适当, 在保证其弹性充足、 不会在充气膨胀后破裂的 基础上, 应使充气囊充分薄, 这样不会太大增加引流管本体与胃肠之间的摩擦力, 以便在将 引流管本体从胃肠内拔除或放置于胃肠内时减少给病人带去的痛苦。 0019 而为了保证通过注气管。

11、充气后, 充气囊一直膨胀(如图2所示)以便在引流过程一 直卡在胃或肠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胃管还包括设置于注气管的开口处且与其可拆卸连接 的堵塞5, 该堵塞可以采用插入注气管开口处的方式与注气管连接, 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 方式与注气管连接, 当然, 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它方式与注气管连接, 堵塞可以采用 现有技术的结构, 在此不对其细述。 当需要将引流管本体从胃肠内拔除时, 先打开堵塞, 使 充气囊恢复原来形状, 从而在拔除引流管本体时不会因充气囊增加对患者拔管时造成的痛 苦。 0020 综上, 本实用新型的球囊式胃管,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对充气囊充气后会一直固 定在胃或肠的开口处。

12、, 使引流管本体不会因护理不当而轻易脱离胃或肠的开口处, 确保胃 液被顺利引流出体外, 有效缓解患者胃肠压力, 改善患者腹胀情况, 减轻患者痛苦, 此外, 在 将引流管本体从胃肠内拔除或放置于胃肠内时, 充气囊处于回缩状态, 因此不会增加引流 管本体与胃肠之间的摩擦力, 减少给患者插管或拔管时带去的痛苦。 0021 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 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本技术领域的技 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修改, 因此, 凡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的各种 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287207 U 4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5287207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