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回拉式可换针安全自毁注射器的内针座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回拉式可换针安全自毁注射器的内针座结构.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2001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6.04 CN 203620013 U (21)申请号 201320714925.3 (22)申请日 2013.11.14 201320642710.5 2013.10.18 CN A61M 5/50(2006.01) A61M 5/34(2006.01) (73)专利权人 王祖扬 地址 200336 上海市长宁区黄金城道 99 弄 25 号 301 室 (72)发明人 王祖扬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1128 代理人 李浩东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回拉式可换针安全自毁注。
2、射器的内 针座结构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回拉式可换针安 全自毁注射器的内针座结构, 弹性缓冲上针座上 部形成 6 : 100 锥度的针座套柱, 弹性缓冲上针座 下部呈圆柱形, 弹性缓冲上针座下部外壁处形成 环形的弹性密封限位环体, 该弹性密封限位环体 内壁与弹性缓冲上针座下部外部之间形成环形弹 性缓冲间隙, 弹性密封限位环体下部与弹性缓冲 上针座下部外壁形成连接部, 该连接部下部的弹 性缓冲上针座处形成环形的反向台阶。本实用新 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回拉式可换针安全自毁注射器 的内针座结构, 产品整体结构合理, 构思巧妙, 操 作使用简单, 工作状态稳定, 易于推广应用。相比 现。
3、有产品设计和技术而言, 设计上具有显著的技 术性突破, 并具有突出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特点。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20013 U CN 203620013 U 1/1 页 2 1. 一种用于回拉式可换针安全自毁注射器的内针座结构, 它包括位于上部的可换针弹 性缓冲上针座 (1) 和位于下部的下针座 (2) , 两者通过套接卡合方式连接成一体,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可换针弹性缓冲上针座 (1。
4、) 上部形成 6 : 100 锥度的针座套柱 (3) , 针座套柱 (3) 外 部形成内螺旋套筒 (4) , 针座套柱 (3) 位于内螺旋套筒 (4) 的中心位, 内螺旋套筒 (4) 的内壁 形成内螺纹 (5) , 可换针弹性缓冲上针座 (1) 的外壁处形成弹性密封限位环体 (6) , 该弹性 密封限位环体 (6) 与内螺旋套筒 (4) 呈反向分布, 弹性密封限位环体 (6) 的底部与内螺旋套 筒 (4) 的底部形成连接部 (7) , 弹性密封限位环体 (6) 内壁与可换针弹性缓冲上针座 (1) 外 壁之间形成环状的弹性间隙 (8) , 弹性密封限位环体 (6) 的外壁处形成环状弹性密封限位 。
5、部 (9) , 环状弹性密封限位部 (9) 表面呈弧形隆起状, 所述下针座 (2) 呈圆柱形, 下针座 (2) 下部靠近外边缘处形成限位插环 (10) , 该限位插环 (10) 与下针座 (2) 外壁之间形成环状间 隙 (11) , 可换针弹性缓冲上针座 (1) 下端位于环状间隙 (11) 内, 上述弹性密封限位环体 (6) 的悬空端与限位插环 (10) 上端之间形成环形的密封胶圈装配部 (12) , 密封胶圈 (13) 位于 该环形的密封胶圈装配部 (12) 内, 下针座 (2) 内腔中空, 中空内腔的内壁处形成环状锁定 环 (14) , 该环状锁定环 (14) 上表面形成环形锁槽 (15)。
6、 , 环状锁定环 (14) 的下表面形成环形 导向斜面 (16) , 该环形导向斜面 (16) 的斜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 5 度 -85 度的夹角, 环状锁 定环 (14) 的内径为 1mm-15mm, 环状锁定环 (14) 的内壁在环形锁槽 (15) 的作用下具有弹 性。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回拉式可换针安全自毁注射器的内针座结构, 其特 征在于 : 所述可换针弹性缓冲上针座 (1) 下部内腔中空, 该中空内腔的内壁处形成环形卡 合内凹环 (17) 。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回拉式可换针安全自毁注射器的内针座结构, 其特 征在于 : 所述下针座 (2) 外壁形。
7、成与环形卡合内凹环 (17) 配合的环形卡合凸环 (18) 。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回拉式可换针安全自毁注射器的内针座结构, 其特 征在于 : 所述环形锁槽 (15) 的截面近似呈三角形。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回拉式可换针安全自毁注射器的内针座结构, 其特 征在于 : 所述环形弹性缓冲间隙 (8) 的间隙宽度为 0.3mm-6.8mm ; 深度为 1mm-8mm, 弹性 密封限位环体 6 厚度为 0.06mm-8mm。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回拉式可换针安全自毁注射器的内针座结构, 其特 征在于 : 所述内螺旋套筒 (4) 外壁处等间距均匀分。
8、布有若干防侧旋凸筋 (19) , 防侧旋凸筋 (19) 的上端部成尖刺状。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回拉式可换针安全自毁注射器的内针座结构, 其特 征在于 : 所述可换针弹性缓冲上针座 (1) 和下针座 (2) 之间呈分体式装配结构或一次注塑 成型结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620013 U 2 1/4 页 3 一种用于回拉式可换针安全自毁注射器的内针座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回拉式可换针安全自 毁注射器的内针座结构, 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对 比 文 件,专 利 号 : ZL201120。
9、251348.X,申 请 日 : 2011.07.18,公 告 号 : CN202161645U, 专利权人 : 倍安德普医疗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 本案公开了 “一种用于安 全自毁式注射器的可换针内针座结构” , 包括内针座本体, 内针座本体下端开设有回拉锁定 腔,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针座本体由上部的可换针装配部和下部的弹性密封限位部构成, 两 者成一体式单体结构, 弹性密封限位部表面开设有环状缓冲间隙, 弹性密封限位部的外壁 处形成环状密封限位卡合部。 0003 现有安全注射器结构中有利用倒钩体实现针头回缩的功能, 实现安全注射。一般 倒钩体为金属件或塑料件。 金属件需要加工并与芯。
10、杆配合或组装, 制作工艺复杂, 难度大且 稳定性不佳, 不但增加了加工工序和制造成本, 而且金属件本身及其装配过程会增加产品 在安全性及产品质量方面的隐患等不确定性。 现有塑料倒钩件在结构上仍存在缺陷或有不 完善的地方, 因此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或安全漏洞。现有的塑料倒扣件设 计, 虽能实现针头回拉功能, 但在使用中, 针头被回拉后仍然处于正常轨迹, 针头有可能被 再次推出造成使用者被二次损伤的风险。 0004 另外, 传统的单针座回抽式安全自毁式注射器或安全注射器均存在同一个难题, 就是如何解决内针座与筒体之间卡合稳定并达到一定的强度以符合稳定性要求 ; 同时, 在 回抽针座时所。
11、需拉力不能太大以方便使用。 硬性配合结构虽然能达到内针座与筒体内壁稳 定的锁定效果, 但很难甚至是无法同时达到方便使用的需求。塑料材料本身存在的不稳定 性和易受环境温度变化的特性会导致硬配合结构的产品稳定性极差, 生产过程中质量和精 度都难以控制, 几乎无法实现批量生产。 0005 再者, 对比文件中改进款的内针座结构虽然基本能实现与筒体之间的稳定性要 求, 但内针座与注射器筒体之间需装配密封胶环才能实现密封功能, 密封胶环设置的方式 和位置直接影响注射器的密封效果和注射时的药液残留量, 现有的内针座密封胶环装配后 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位移, 而且药液残留量也不甚理想。 0006 综上所述。
12、, 仍然需要对现有回拉式注射器针座与筒体之间的锁定结构和密封胶环 装配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进, 以进一步完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降低药液 残留量, 同时达到简化加工工序, 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回拉式可换针安全自毁注射器的内针座结 构, 该注射器双针座可与注射器筒体之间通过弹性缓冲卡合机构相互锁定。巧妙运用卡合 部位的缓冲间隙和卡合部件的可塑性, 完美实现两者的锁定和脱离效果。该弹性缓冲卡合 说 明 书 CN 203620013 U 3 2/4 页 4 机构可设置于双针座的上下针座处, 亦可设置于筒体内壁处, 弹性体的形状、 大小。
13、或厚度和 位置可以随整体结构而变换 ; 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 只要同时在内针座或筒体内壁处形成 相对应和相互配合的弹性缓冲卡合机构即可。 与之配合的注射器芯杆端部设有带弹性功能 的非对称锁定件, 该锁定件可与注射器双针座的下针座内腔通过卡合方式相互锁定。当针 座被回拉至注射器筒体内时, 在非对称弹性结构的力量作用下, 针座会受力顺势向一侧偏 转 ; 注射针也因此会向近四十五角方向倒向筒体内壁一侧 ; 当注射针完全退回筒体后, 针 头会被筒体颈部锁定, 由此导致注射针及针座无法被再次推出筒体外, 有效防止针头被再 次推出造成的二次损伤, 实现注射器的安全自毁操作, 同时, 上下针座之间形成密封胶。
14、环装 配部, 使得密封装配结构更加稳定, 内陷式胶环装配结构可有效防止渗漏和进一步降低药 液残留量, 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0008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用于回拉式可换针安全自毁 注射器的内针座结构, 它包括位于上部的可换针弹性缓冲上针座和位于下部的下针座, 两 者通过套接卡合方式连接成一体,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可换针弹性缓冲上针座上部形成 6 : 100 锥度的针座套柱, 针座套柱外部形成内螺旋套筒, 针座套柱位于内螺旋套筒的中心位, 内螺旋套筒的内壁形成内螺纹, 可换针弹性缓冲上针座的外壁处形成弹性密封限位环体, 该弹性密封限位环体与内螺旋套。
15、筒呈反向分布, 弹性密封限位环体的底部与内螺旋套筒的 底部形成连接部, 弹性密封限位环体内壁与可换针弹性缓冲上针座外壁之间形成环状的弹 性间隙, 弹性密封限位环体的外壁处形成环状弹性密封限位部, 环状弹性密封限位部表面 呈弧形隆起状。 所述下针座呈圆柱形, 下针座下部靠近外边缘处形成限位插环, 该限位插环 与下针座外壁之间形成环状间隙, 可换针弹性缓冲上针座下端位于环状间隙内, 上述环状 弹性密封限位筒的悬空端与限位插环上端之间形成环形的密封胶圈装配部, 密封胶圈位于 该环形的密封胶圈装配部内, 下针座内腔中空, 中空内腔的内壁处形成环状锁定环, 该环状 锁定环上表面形成环形锁槽, 环状锁定环。
16、的下表面形成环形导向斜面, 该环形导向斜面的 斜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 5 度 -85 度的夹角, 环状锁定环的内径为 1mm-15mm, 环状锁定环的 内壁在环形锁槽的作用下具有弹性。 0009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回拉式可换针安全自毁注射器的内针座结构, 上针座 和下针座之间为分体式装配结构或一次注塑成型, 上下针座之间的外壁处形成密封胶环装 配部, 使得密封装配结构更加稳定, 内陷式胶环装配结构可有效防止渗漏和进一步降低药 液残留量, 与针座配套使用的注射器芯杆的端部设有带弹性功能的非对称回拉锁定件 ; 非 对称性结构配合弹性功能设计, 可确保该锁定件能顺利插入弹性缓冲下针座内腔, 并利。
17、用 其弹性扩张的功能, 实现倒钩部件与弹性缓冲下针座的卡合并锁定。由于环形锁槽设计也 具有弹性缓冲特性, 当与非对称回拉锁定件 (倒钩部件) 在推进状态触及时, 两者都会产生 相对的缓冲变形, 便于非对称回拉锁定件 (倒钩部件) 卡入环状锁定环的锁槽内 ; 在锁定件 回抽时与环状锁定环的锁槽相互锁定。当针头部被回拉至注射器筒体内时, 在非对称作用 力的受力环境下, 针头部整体会受力向一侧偏转, 注射针会因此向近四十五角方向倒向筒 体内壁一侧 ; 当注射针完全退回筒体后, 针头会被筒体颈部锁定, 由此导致注射针及针座无 法被再次推出筒体外, 有效防止针头被再次推出造成二次损伤, 真正实现注射器的。
18、安全自 毁操作。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时, 所述的非对称弹性回拉锁定件为一塑料倒钩体。该塑料倒 钩体采用非对称性和弹性体结构巧妙配合的设计原理, 运用特定的角度和尺寸设计, 使得 说 明 书 CN 203620013 U 4 3/4 页 5 倒钩本体具备弹性缓冲锁定功能。上述非对称弹性回拉锁定件与芯杆成一体结构, 整体部 件采用一次开模成型, 无需单独加工或后续装配, 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 简化了装配工艺, 减少了装配工序。芯杆端部的非对称弹性回拉件与针座内腔的卡合锁定效果极佳, 产品整 体结构合理, 构思巧妙, 操作使用简单, 工作状态稳定, 易于推广应用。 相比现有产品设计和 技术而言, 设计上。
19、具有显著的技术性突破, 并具有突出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特点。 附图说明 0010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1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弹性缓冲上针座结构示意图。 0012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下针座结构示意图。 0013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参照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0015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回拉式可换针安全自毁注射器的内针座结构, 如图 1 中所 示, 它包括位于上部的可换针弹性缓冲上针座 1 和位于下部的下针座 2, 两者通过套接卡合 方式连接成一体, 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 : 所述可换针弹性缓冲上针座 1 上部形成 6。
20、 : 100 锥度的针座套柱 3, 针座套柱 3 外部形成内螺旋套筒 4, 针座套柱 3 位于内螺旋套筒 4 的中 心位, 内螺旋套筒 4 的内壁形成内螺纹 5, 可换针弹性缓冲上针座 1 的外壁处形成弹性密封 限位环体 6, 该弹性密封限位环体 6 与内螺旋套筒 4 呈反向分布, 弹性密封限位环体 6 的底 部与内螺旋套筒 4 的底部形成连接部 7, 弹性密封限位环体 6 内壁与可换针弹性缓冲上针 座1外壁之间形成环状的弹性间隙8, 弹性密封限位环体6的外壁处形成环状弹性密封限位 部 9, 环状弹性密封限位部 9 表面呈弧形隆起状。所述下针座 2 呈圆柱形, 下针座 2 下部靠 近外边缘处形。
21、成限位插环 10, 该限位插环 10 与下针座 2 外壁之间形成环状间隙 11, 可换针 弹性缓冲上针座 1 下端位于环状间隙 11 内, 上述弹性密封限位环体 6 的悬空端与限位插环 10 上端之间形成环形的密封胶圈装配部 12, 密封胶圈 13 位于该环形的密封胶圈装配部 12 内, 下针座2内腔中空, 中空内腔的内壁处形成环状锁定环14, 该环状锁定环14上表面形成 环形锁槽 15, 环状锁定环 14 的下表面形成环形导向斜面 16, 该环形导向斜面 16 的斜面与 水平面之间形成 5 度 -85 度的夹角, 环状锁定环 14 的内径为 1mm-15mm, 环状锁定环 14 的 内壁在环。
22、形锁槽 15 的作用下具有弹性。该环形导向斜面对芯杆端部的非对称回拉锁定件 (倒钩部件) 有导向作用, 同时引导倒钩部件在滑入针座内腔时发生变形, 同时, 在针座被拉 入筒体内腔时, 会向一侧发生偏转, 环形导向斜面能留出偏转时所需空间。 0016 在具体实施时, 所述可换针弹性缓冲上针座 1 下部内腔中空, 该中空内腔的内壁 处形成环形卡合内凹环 17。 0017 在具体实施时, 所述下针座2外壁形成与环形卡合内凹环17配合的环形卡合凸环 18。 0018 在具体实施时, 所述环形锁槽 15 的截面近似呈三角形。 0019 在具体实施时, 所述环形弹性缓冲间隙 8 的间隙宽度为 0.3mm-。
23、6.8mm, 深度为 1mm-8.6mm, 弹性密封限位环体 6 厚度为 0.06mm-8mm。 说 明 书 CN 203620013 U 5 4/4 页 6 0020 在具体实施时, 所述内螺旋套筒 4 外壁处等间距均匀分布有若干防侧旋凸筋 19, 防侧旋凸筋 19 的上端部成尖刺状。 0021 在具体实施时, 所述可换针弹性缓冲上针座 1 和下针座 2 之间呈分体式装配结构 或一次注塑成型结构。 0022 在具体实施时, 由弹性密封限位环体所构成的弹性缓冲卡合机构可设置于双针座 的上下针座处, 亦可设置于筒体内壁处, 弹性体的形状、 大小、 厚度和位置可随产品的整体 设计而变换 ; 但无论。
24、采用何种方式, 只要同时在内针座或筒体内壁处形成相对应和相互配 合的弹性缓冲卡合机构即可。弹性密封限位环体可由多种形式实现, 并非只能是一个封闭 的环体, 如断开几处的环体或者由多个弹性卡合部构成的环体, 应当说只要是通过弹性部 件通过弹性卡合方式连接针座和筒体的结构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3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不能 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 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都应当 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203620013 U 6 1/4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20013 U 7 2/4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20013 U 8 3/4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20013 U 9 4/4 页 10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20013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