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快速复温装置及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快速复温装置及使用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028579.1 (22)申请日 2016.01.15 A61M 1/36(2006.01) A61M 1/16(2006.01) (71)申请人 北京大德海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永丰产业基地永 捷北路 3 号综合楼 3 层 307 室 (72)发明人 李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335 代理人 陈圣清 (54) 发明名称 血液快速复温装置及使用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血液快速复温装置及使用方法, 包括 : 发热带, 所述发热带两端为导电电极, 所述 。
2、发热带与所述导电电极周边设有绝缘壳 ; 所述发 热带与连续性血液净化机的血液循环管路之间均 匀贴覆有多个温度传感器 ; 温度控制器与所述温 度传感器、 所述发热带相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 果为 : 发热带十分柔软, 治疗开始后, 管路连接完 毕, 将本装置插头与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连 接好, 将发热带缠绕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机的血液 循环管路上, 固定完毕后设定参数即可对患者进 行复温治疗, 通过加热血液体外循环管路温度的 方式, 由血液将热量带入人体, 实现快速高效的复 温治疗。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
3、2页 CN 105498009 A 2016.04.20 CN 105498009 A 1.一种血液快速复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发热带(2), 所述发热带(2)两端为导电电极(3), 所述发热带(2)与所述导电电极(3)周 边设有绝缘壳(4); 所述发热带(2)与连续性血液净化机的血液循环管路(1)之间均匀贴覆有多个温度传 感器; 温度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 所述发热带(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快速复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传感器为贴片式温 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快速复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带(2)为柔性带状 结构。 4.根据权。
4、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快速复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带(2)内部设有发 热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液快速复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线一端设有接口, 所述接口与所述连续性血液净化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液快速复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控制器包括PID控 制模块, 所述PID控制模块与输出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输出控制模块与所述发热线连接, 所 述PID控制模块与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快速复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续性血液净化机的血 液循环管路(1)上每隔30cm设有一个温度开关, 所述温度开关大于40时即刻报警。 8.根。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快速复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传感器为每15cm设 置一个。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快速复温装置的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在温度控制器的PID控制模块上设定温度范围值; 温度控制器的输出控制模块控制发热带间歇性加热; 温度传感器感应发热带的温度; 在发热带的温度低于所述温度范围值时, 复温装置将开始工作; 再发热带温度高于所 述温度范围值时, 复温装置将暂停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液快速复温装置的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范围 值为30-40。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498009 A 。
6、2 血液快速复温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复温装置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血液快速复温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失温和冻伤的治疗的关键是冻伤肢体的复温。 当面对失温患者时, 常用的治疗方 法是将失温肢体放入3842C温水中迅速复温。 这种治疗方法在户外或野战条件下因热水 供应困难而难以有效实施, 而且由于环境温度过低很快使热水下降至38C以下, 影响复温及 治疗效果, 另外, 这种复温方法仅通过热传导复温,复温速度较慢。 0003 在恶劣的野外作业或战场条件下, 随着海拔升高和气候的变化, 当缺乏适当的保 暖设备或长期暴露在气候恶劣的低温环境下时, 特别是精疲力竭、。
7、 衣物潮湿的情况下时, 人 体会产生体温下降的生理反应。 当体温降到摄氏35度以下时, 人体即已进入失温状态。 失温 的症状有: 感觉含糊不清、 肌肉不受意志控制、 反映迟钝、 性情改变或失去理性、 脉搏减缓、 失去意识等, 如果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救助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失温成为在野外作业、 各种 自然灾害或极端战场条件下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 有效的对失温人员进行抢救, 可以极大的减缓失温造成的人员伤亡。 0004 常规血液净化如果有血液虑过功能, 则都可以对补液进行加热。 加热后的补液进 入血壶, 与血液融合后随着血液通路进入人体, 将热量带入人体实现复温效果, 但是在户外 条件下,。
8、 环境温度都低于室内温度, 极端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处于雨雪环境。 连续性血液净化 机的血液循环管路从离开人体到返回人体, 通路长度一般都在1m至2m之间, 血液通路很长, 且暴露于环境当中, 因此将补液升温打入血路后, 血壶的血液温度虽然有显著升温, 但随着 血液通路在环境中的热量交换, 到达人体时, 血液通路中的血液温度已经大幅降低, 很难起 到复温作用。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液快速复温装置及使用方 法。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液快速复温装置, 包括: 0007 发热带, 所述发热带两端为导电电极, 所述发热带与所述导电电极。
9、周边设有绝缘 壳; 0008 所述发热带与连续性血液净化机的血液循环管路之间均匀贴覆有多个温度传感 器; 0009 温度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 所述发热带相连接。 001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 所述温度传感器为贴片式温度传感器。 0011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 所述发热带为柔性带状结构。 0012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 所述发热带内部设有发热线。 0013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 所述发热线一端设有接口, 所述接口与所述连续性血液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5498009 A 3 净化机连接。 0014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 所述温度控制器包括PID控制模块, 所述PI。
10、D控制模块与 输出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输出控制模块与所述发热线连接, 所述PID控制模块与多个所述温 度传感器连接。 001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 所述连续性血液净化机的血液循环管路上每隔30cm设有 一个温度开关, 所述温度开关大于40时即刻报警。 0016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 所述温度传感器为每15cm设置一个。 0017 一种血液快速复温装置的使用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 步骤101: 在PID控制模块上设定温度范围值; 0019 步骤102: 输出控制模块控制发热带间歇性加热; 0020 步骤103: 再发热带温度低于所述温度范围值时, 复温装置将开始工作; 再发。
11、热带 温度高于所述温度范围值时, 复温装置将暂停工作。 0021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 所述温度范围值为30-40。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发热带十分柔软, 治疗开始后, 管路连接完毕, 将本装置插 头与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连接好, 将发热带缠绕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机的血液循环管路 上, 固定完毕后设定参数即可对患者进行复温治疗, 通过加热血液体外循环管路温度的方 式, 由血液将热量带入人体, 实现快速高效的复温治疗。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发明一种血液快速复温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0024 图2为本发明一种血液快速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为本发明一种血液快速复温装。
12、置的控制装置框图; 0026 图4为本发明一种血液快速复温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流程框图。 0027 图中: 1、 连续性血液净化机的血液循环管路; 2、 发热带; 3、 导电电极; 4、 绝缘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如图1-3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血液快速复温装置, 包括: 发热带2, 发热带2两 端为导电电极3, 发热带2与导电电极3周边设有绝缘壳4。 发热带2与连续性血液净化机的血 液循环管路1之间均匀贴覆有多个温度传感器。 温度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 发热带2相连接。 温度传感器为贴片式温度传感器。 发热带2为柔性带状结构, 发热带2内部设有发热线, 发热 线一端设有接口, 接口与连。
13、续性血液净化机连接。 温度控制器包括PID控制模块, PID控制模 块与输出控制模块连接, 输出控制模块与发热线连接, PID控制模块与多个温度传感器连 接。 连续性血液净化机的血液循环管路1上每隔30cm设有一个温度开关, 温度开关大于40 时即刻报警。 温度传感器为每15cm设置一个。 0029 发热带十分柔软, 治疗开始后, 管路连接完毕, 将本装置插头与便携式连续性血液 净化机连接好, 将发热带缠绕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机的血液循环管路上, 固定完毕后设定参 数即可对患者进行复温治疗, 通过加热血液体外循环管路温度的方式, 由血液将热量带入 人体, 实现快速高效的复温治疗。 0030 如图4。
14、所示, 一种血液快速复温装置的使用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5498009 A 4 0031 步骤101: 在PID控制模块上设定温度范围值; 0032 步骤102: 输出控制模块控制发热带间歇性加热; 0033 步骤103: 再发热带温度低于所述温度范围值时, 复温装置将开始工作; 再发热带 温度高于所述温度范围值时, 复温装置将暂停工作。 0034 温度范围值为30-40。 0035 与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配合使用, 对补液进行加热并对体外循环管路进行加 热控制, 通过血液体外循环进行加热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快速高效的复温治疗。 0036 具体使用时。
15、: 发热带2由低温恒温发热材料制成, 其内部设有发热线, 低温恒温发 热材料在温度高于39度时, 发热材料电阻会急剧增加。 还包括温度控制器和控制界面, 温度 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相连, 并能控制导电电电极3的电流强度, 通过在控制界面上输入设定 温度后, 由温度控制器控制调整发热材料的功率使发热带2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 绝缘壳4 为硅胶制成, 复温装置采取分块控制方式, 每15厘米为一个控温区, 温度控制器包括PID控 制模块和输出控制模块, PID控制模块收到设定温度信号后控制输出控制模块, 对发热带2 功率进行调节, 并将实际温度反馈信号作为调整依据, 对温度进行实时调整, 连续性血液净 。
16、化机的血液循环管路1上每间隔30厘米还设有一个高精度的温度开关, 当温度大于40度立 即产生报警。 0037 采用直流12V供电, 单位发热功率小于0.3W/平方厘米, 发热均匀, 不会剧烈升温。 0038 发热带2的发热材料为低温恒温发热材料, 在温度大于39度以上, 材料的电阻急剧 增加, 自动限制电流, 防止温度过高, 具有非常好的自恒温效果, 从而提高了本发明的安全 性。 0039 采用分块控制方式, 每15厘米为一个控温区, 保证在全部管路中不会发生过温现 象。 0040 在PID算法上采用了无过冲PID算法, 进一步保证了装置的安全性, PID控制模块收 到设定信号后控制输出控制模块, 对电热带功率进行调节。 并将实际温度反馈信号作为调 整依据, 对温度进行实时调整。 00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 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5498009 A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105498009 A 6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105498009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