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卫生间吸附除臭装置.pdf

上传人:倪** 文档编号:8489219 上传时间:2020-07-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310626.1

申请日:

20091130

公开号:

CN101703791B

公开日:

2012122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L9/00,A61L9/014,A61L101/04,A61L101/24

主分类号:

A61L9/00,A61L9/014,A61L101/04,A61L101/24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发明人:

王如竹,李程,陆紫生,翟晓强

地址:

200240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优先权:

CN200910310626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蒋亮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生卫生间吸附除臭装置,包括:壳体、第一级过滤芯、第二级过滤芯和两层缓流滤料,其中:第一层缓流滤料、第一级过滤芯、第二层缓流滤料和第二级过滤芯依次填充于壳体内。本发明在采用了可再生的吸附材料,整体装置简洁有效,低成本高效率,针对卫生间的H2S和NH3的去除有很好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再生卫生间吸附除臭装置,包括:壳体、第一级过滤芯、第二级过滤芯和两层缓流滤料,其中:第一层缓流滤料、第一级过滤芯、第二层缓流滤料和第二级过滤芯依次填充于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为空心长方体结构,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和隔槽,进风口和出风口小于壳体中部截面,若干隔槽分别竖直设置于壳体内部,进风口与风机或排风道相连接,排风口与散流器或排风道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级过滤芯为活性炭海绵,该活性炭海绵中含碳量为50%,其外表面设有定型纱网;所述的第二级过滤芯包括:80%质量比的磷酸活性炭以及20%沸石颗粒,其外表面设有定型纱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生卫生间吸附除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磷酸活性炭为经8%的磷酸浸渍烘干的蜂窝状活性碳海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生卫生间吸附除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层缓流滤料为带孔活性炭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生卫生间吸附除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层缓流滤料为带孔活性炭海绵。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生活日用品技术领域的装置,具体是一种可再生卫生间吸附除臭装 置。

背景技术

在大型商场、超市,火车站,汽车站,大型展览馆等人流量很大的公共场所,公共卫生 间常常存在很严重的臭味。同时公共卫生间一般采用机械通风,把卫生间的臭气通过排风口 直接排出,对室外环境也有影响。也有公共卫生间采用气味覆盖的方法,即在公共卫生间中 利用固体香味剂等散发某种香味借以覆盖臭味,但香臭气味混合,仍然使卫生间有异味甚至 会更严重。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名称为:公共卫生间空气除臭、灭菌 装置,申请号为:200720190181.4,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公共卫生间除臭、灭菌装置,是在公 共卫生间中设置一个装有除臭和杀菌剂的储液箱,利用储液箱中的提升泵、低水位保护器、 高水位保护器、雾化器箱和风扇等装置的一系列操作达到除臭杀菌的目的,但是考虑到除臭 杀菌剂本身对人有一定影响,且装置复杂、成本较高,没有考虑到厕所换气和排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再生卫生间吸附除臭装置,针对公共 卫生间的污染气体进行处理的除臭装置,既可以用于通过添加风机放置在室内,对室内空气 进行循环除臭,又可以用于与排风口相连,除去排风中的污染气体,避免污染公共卫生间周 围环境。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壳体、第一级过滤芯、第二级过滤芯 和两层缓流滤料,其中:第一层缓流滤料、第一级过滤芯、第二层缓流滤料和第二级过滤芯 依次填充于壳体内。

所述的壳体为空心长方体结构,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和隔槽,进风口和 出风口小于壳体中部截面,若干隔槽分别竖直设置于壳体内部,进风口与风机或排风道相连 接,排风口与散流器或排风道相连接。

若除臭装置直接用于排风的除臭,则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排风道相连接,且使排风由进 风口进入、出风口排出;若除臭装置直接放置在卫生间内作为室内循环风除臭,则进风口与 风机相连接,排风口与散流器连接。

所述的第一级过滤芯为活性炭海绵,该活性炭海绵中含碳量为50%,其外表面设有定型 纱网,该第一级过滤芯针对H2S气体的吸附。

所述的第二级过滤芯包括:80%质量比的磷酸活性炭以及20%沸石颗粒,其外表面设有 定型纱网;所述的磷酸活性炭为经8%的磷酸浸渍烘干的蜂窝状活性碳海绵。

所述的第一层缓流滤料为带孔活性炭海绵。

所述的第二层缓流滤料为带孔活性炭海绵。

本发明的除臭装置放置在公共卫生间内,既可作为室内循环风的除臭装置,与一个风机 相连,针对卫生间室内的H2S和NH3进行吸附除臭,又可作为卫生间排风除臭装置,接在排风 机之后,排风口之前,对排风进行除臭。根据实际实验测试得到两种过滤芯加缓流滤料针对 H2S和NH3的吸附效果最好,可以吸附进入除臭装置的90%以上的H2S和70%以上的NH3,能满足 对公共卫生间除臭的需要。本发明的除臭装置针对不同大小的公共卫生间设计不同尺寸,设 计有效使用时间为3个月。之后打开可拆卸板块,取出过滤芯统一对其进行加热解吸处理后 可再次使用,对廉价的缓流滤料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 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包括:壳体1、第一级过滤芯2、第二级过滤芯3第一层缓流滤料 4和第二层缓流滤料5,其中:第一层缓流滤料4、第一级过滤芯2、第二层缓流滤料5和第二 级过滤芯3依次填充于壳体1内。

所述的壳体1为空心长方体结构,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6、出风口7和隔槽8,进 风口6和出风口7的孔径小于壳体1中部的内径,若置于排风处进风口6、出风口7与排风道相 连接,且排风由进风口进入,若置于卫生间室内进风口6与风机相连接,出风口7与散流器相 连接,若干隔槽8分别竖直设置于壳体1内部。

所述的第一级过滤芯2为活性炭海绵,该活性炭海绵中含碳量为50%,其外表面设有定型 纱网,该第一级过滤芯2针对H2S气体的吸附。

所述的第二级过滤芯3包括:80%质量比的磷酸活性炭以及20%质量比沸石颗粒,其外 表面设有定型纱网;所述的磷酸活性炭为经8%的磷酸浸渍烘干的蜂窝状活性碳海绵。

所述的第一层缓流滤料4为带孔活性炭海绵。

所述的第二层缓流滤料5为带孔活性炭海绵。

根据不同的卫生间尺寸设计不同尺寸的除臭装置。使用三个月后,打开可拆卸板块,取 出第一级过滤芯2和第二级过滤芯3通过加热进行解吸处理后重新放入,更换缓流滤料,盖上 可拆卸板块,重新投入使用。

可再生卫生间吸附除臭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可再生卫生间吸附除臭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可再生卫生间吸附除臭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再生卫生间吸附除臭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再生卫生间吸附除臭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703791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12.26 CN 101703791 B *CN101703791B* (21)申请号 200910310626.1 (22)申请日 2009.11.30 A61L 9/00(2006.01) A61L 9/014(2006.01) A61L 101/04(2006.01) A61L 101/24(2006.01) (73)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 地址 200240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 800 号 (72)发明人 王如竹 李程 陆紫生 翟晓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25 代理人。

2、 蒋亮珠 CN 201287020 Y,2009.08.12,说明书具体实 施方式 . WO 2005/068068 A1,2005.07.28, 说明书摘 要 . CN 201123908 Y,2008.10.01,说明书具体实 施方式 . US 2007/0062713 A1,2007.03.22,说明书摘 要 . (54) 发明名称 可再生卫生间吸附除臭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生卫生间吸附除臭装 置, 包括 : 壳体、 第一级过滤芯、 第二级过滤芯和 两层缓流滤料, 其中 : 第一层缓流滤料、 第一级过 滤芯、 第二层缓流滤料和第二级过滤芯依次填充 于壳体内。本发明在采用。

3、了可再生的吸附材料, 整体装置简洁有效, 低成本高效率, 针对卫生间的 H2S 和 NH3的去除有很好的效果。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刘静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可再生卫生间吸附除臭装置, 包括 : 壳体、 第一级过滤芯、 第二级过滤芯和两层 缓流滤料, 其中 : 第一层缓流滤料、 第一级过滤芯、 第二层缓流滤料和第二级过滤芯依次填 充于壳体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壳体为空心长方体结构, 壳体的两端分别设。

4、有进风口、 出风口和隔槽, 进风口和 出风口小于壳体中部截面, 若干隔槽分别竖直设置于壳体内部, 进风口与风机或排风道相 连接, 排风口与散流器或排风道相连接 ; 所述的第一级过滤芯为活性炭海绵, 该活性炭海绵中含碳量为 50%, 其外表面设有定型 纱网 ; 所述的第二级过滤芯包括 : 80% 质量比的磷酸活性炭以及 20% 沸石颗粒, 其外表面设有 定型纱网。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再生卫生间吸附除臭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的磷酸活性炭 为经 8% 的磷酸浸渍烘干的蜂窝状活性碳海绵。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再生卫生间吸附除臭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的第一层缓流 滤料为带孔。

5、活性炭海绵。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再生卫生间吸附除臭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的第二层缓流 滤料为带孔活性炭海绵。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703791 B 2 1/2 页 3 可再生卫生间吸附除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生活日用品技术领域的装置, 具体是一种可再生卫生间吸附 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大型商场、 超市, 火车站, 汽车站, 大型展览馆等人流量很大的公共场所, 公共卫 生间常常存在很严重的臭味。同时公共卫生间一般采用机械通风, 把卫生间的臭气通过排 风口直接排出, 对室外环境也有影响。 也有公共卫生间采用气味覆盖的方法, 即在公共卫。

6、生 间中利用固体香味剂等散发某种香味借以覆盖臭味, 但香臭气味混合, 仍然使卫生间有异 味甚至会更严重。 0003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名称为 : 公共卫生间空气除臭、 灭菌装置, 申请号为 : 200720190181.4,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公共卫生间除臭、 灭菌装置, 是在 公共卫生间中设置一个装有除臭和杀菌剂的储液箱, 利用储液箱中的提升泵、 低水位保护 器、 高水位保护器、 雾化器箱和风扇等装置的一系列操作达到除臭杀菌的目的, 但是考虑到 除臭杀菌剂本身对人有一定影响, 且装置复杂、 成本较高, 没有考虑到厕所换气和排风的问 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针。

7、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提供一种可再生卫生间吸附除臭装置, 针 对公共卫生间的污染气体进行处理的除臭装置, 既可以用于通过添加风机放置在室内, 对 室内空气进行循环除臭, 又可以用于与排风口相连, 除去排风中的污染气体, 避免污染公共 卫生间周围环境。 0005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 : 壳体、 第一级过滤芯、 第二级过 滤芯和两层缓流滤料, 其中 : 第一层缓流滤料、 第一级过滤芯、 第二层缓流滤料和第二级过 滤芯依次填充于壳体内。 0006 所述的壳体为空心长方体结构, 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 出风口和隔槽, 进风 口和出风口小于壳体中部截面, 若干隔槽分别。

8、竖直设置于壳体内部, 进风口与风机或排风 道相连接, 排风口与散流器或排风道相连接。 0007 若除臭装置直接用于排风的除臭, 则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排风道相连接, 且使排 风由进风口进入、 出风口排出 ; 若除臭装置直接放置在卫生间内作为室内循环风除臭, 则进 风口与风机相连接, 排风口与散流器连接。 0008 所述的第一级过滤芯为活性炭海绵, 该活性炭海绵中含碳量为 50, 其外表面设 有定型纱网, 该第一级过滤芯针对 H2S 气体的吸附。 0009 所述的第二级过滤芯包括 : 80质量比的磷酸活性炭以及 20沸石颗粒, 其外表 面设有定型纱网 ; 所述的磷酸活性炭为经 8的磷酸浸渍烘干的蜂。

9、窝状活性碳海绵。 0010 所述的第一层缓流滤料为带孔活性炭海绵。 说 明 书 CN 101703791 B 3 2/2 页 4 0011 所述的第二层缓流滤料为带孔活性炭海绵。 0012 本发明的除臭装置放置在公共卫生间内, 既可作为室内循环风的除臭装置, 与一 个风机相连, 针对卫生间室内的H2S和NH3进行吸附除臭, 又可作为卫生间排风除臭装置, 接 在排风机之后, 排风口之前, 对排风进行除臭。 根据实际实验测试得到两种过滤芯加缓流滤 料针对 H2S 和 NH3的吸附效果最好, 可以吸附进入除臭装置的 90以上的 H2S 和 70以上 的NH3, 能满足对公共卫生间除臭的需要。 本发明。

10、的除臭装置针对不同大小的公共卫生间设 计不同尺寸, 设计有效使用时间为 3 个月。之后打开可拆卸板块, 取出过滤芯统一对其进行 加热解吸处理后可再次使用, 对廉价的缓流滤料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 实施, 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 例。 0015 如图 1 所示, 本实施方式包括 : 壳体 1、 第一级过滤芯 2、 第二级过滤芯 3 第一层缓 流滤料4和第二层缓流滤料5, 其中 : 第一层缓流滤料4、 第一级过。

11、滤芯2、 第二层缓流滤料5 和第二级过滤芯 3 依次填充于壳体 1 内。 0016 所述的壳体 1 为空心长方体结构, 壳体 1 的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 6、 出风口 7 和隔 槽 8, 进风口 6 和出风口 7 的孔径小于壳体 1 中部的内径, 若置于排风处进风口 6、 出风口 7 与排风道相连接, 且排风由进风口进入, 若置于卫生间室内进风口 6 与风机相连接, 出风口 7 与散流器相连接, 若干隔槽 8 分别竖直设置于壳体 1 内部。 0017 所述的第一级过滤芯 2 为活性炭海绵, 该活性炭海绵中含碳量为 50, 其外表面 设有定型纱网, 该第一级过滤芯 2 针对 H2S 气体的吸附。 。

12、0018 所述的第二级过滤芯 3 包括 : 80质量比的磷酸活性炭以及 20质量比沸石颗 粒, 其外表面设有定型纱网 ; 所述的磷酸活性炭为经 8的磷酸浸渍烘干的蜂窝状活性碳 海绵。 0019 所述的第一层缓流滤料 4 为带孔活性炭海绵。 0020 所述的第二层缓流滤料 5 为带孔活性炭海绵。 0021 根据不同的卫生间尺寸设计不同尺寸的除臭装置。使用三个月后, 打开可拆卸板 块, 取出第一级过滤芯2和第二级过滤芯3通过加热进行解吸处理后重新放入, 更换缓流滤 料, 盖上可拆卸板块, 重新投入使用。 说 明 书 CN 101703791 B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703791 B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