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pdf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8488004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1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1056582.1

申请日:

20151217

公开号:

CN205379478U

公开日:

201607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L2/04,A61L2/24

主分类号:

A61L2/04,A61L2/24

申请人: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发明人:

陈仙明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林街583号

优先权:

CN201521056582U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吴秉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包括热水箱,热水箱采用双层结构,内部填充绝热材料,所述热水箱底部通过管路与放水阀连接,放水阀另外一端通向外界,热水箱侧面通过管路与热水泵的进水口连接,热水泵的出水口通向热水出口,热水箱内部侧装加热器,热水箱内部箱顶装有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带低液位、防干烧等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消毒装置,此装置与控制结合后可以实现自动补水、自动加热和热循环,当液位偏低时候自动补水、缺水时自动关闭加热装置,当传感器和控制器失灵时,可以通过加热器内部熔断器实现硬件切断加热器供电。热水箱采用双层结构,内部填充隔热材料,增加保温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包括热水箱(3),热水箱(3)采用双层结构,内部填充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箱(3)底部通过管路与放水阀(4)连接,放水阀(4)另外一端通向外界,热水箱(3)侧面通过管路与热水泵(5)的进水口连接,热水泵(5)的出水口通向热水出口(8),热水箱(3)内部侧装加热器(2),热水箱(3)内部箱顶装有液位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常温水通过进水阀(1)从热水箱(3)上部进入箱体,热水回口(9)从热水箱(3)上部进入箱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器(6)的主体结构为液位传感器本体(16),液位传感器本体(16)外部上下端分别布置上挡块(14)和下挡块(19),浮球(17)处于上挡块(14)和下挡块(19)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器本体(16)内部靠近上挡块(14)处安装上干簧管(15),上干簧管(15)通过上干簧管第一引线(11)、上干簧管第二引线(12)引出;液位传感器本体(16)内部靠近下挡块(19)处安装下干簧管(18),下干簧管(18)通过下干簧管第一引线(10)、下干簧管第二引线(13)引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2)的主体结构为加热器本体(20),加热器本体(20)内部安装加热管(21),并通过加热管第一引线(23)和加热管第二引线(26)引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本体(20)内部还安装有热熔断器(22),并通过热熔断器第一引线(24)和热熔断器第二引线(25)引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消毒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医院血液透析纯水输送管路的热水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是维持肾衰病人生命的有效手段,透析治疗需用大量的水。常规患者(每周3次,每次4小时)每周约接触300-400升水。由于透析膜对透析液中的有毒物质不具备选择性。透析液中所含的有害物质,不但影响透析液电解质浓度,对血液透析设备造成损坏,更严重的是有害物质会通过透析膜扩散进入病人体内,致败血症、热源反应、硬水综合症、慢性贫血、神经系统损害、透析性骨病以及透析性脑病等各种近期或远期并发症的出现,因此透析用水水质直接关系到血液透析的疗效,必须对血液透析用水进行质量控制。美国先进医疗设备协会(AAMI)1981年提出了美国透析用水标准,欧洲也于1997年设立了欧洲透析用水标准,目前我国主要参照美国AAMI标准。标准对钙、镁等离子作了规定外,还对菌落总数和内毒素等微生物指标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血液透析用水处理系统每天夜间都会处于停运状态,如果供水管路中的水超过一定的时间不流动,则会造成细菌的滋生。一旦受到细菌污染后,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导致细菌超标。如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在表面形成生物膜(biofilm),生物膜是一种很难被清除的污染物,且不断释放致热源,使产水内毒素超标。目前无论多么先进的水处理系统,都无法杜绝生物污染及不需要消毒维护。

目前水处理系统的消毒方式主要分为化学消毒、臭氧消毒和热消毒三种方式。不管采用那种方式多要在相关的有效浓度或温度的情况下,达到足够的接触时间才能实现有效的消毒效果,相对于与热消毒,化学消毒和臭氧消毒均需要待消毒完成后需要对部分不能及时分解的有害物进行充分的冲洗,在重新用于透析前应该进行残留浓度的监测。而热消毒只需将热水冲出管路,并用凉水冲洗降温后,即可短时间内重新用途透析制水。

由于热消毒需要对循环管路进行冲洗,必须避开治疗时间,一般安排在凌晨进行,此时必须保证加热装置的绝对安全,目前在用的热消毒采用热水器直接集成或独立的方式进行管路消毒,虽然安全性有了一定的保证,但是操作的灵活性非常差,经常出现消毒不彻底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包括热水箱,热水箱采用双层结构,内部填充绝热材料,所述热水箱底部通过管路与放水阀连接,放水阀另外一端通向外界,热水箱侧面通过管路与热水泵的进水口连接,热水泵的出水口通向热水出口,热水箱内部侧装加热器,热水箱内部箱顶装有液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常温水通过进水阀从热水箱上部进入箱体,热水回口从热水箱上部进入箱体。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传感器的主体结构为液位传感器本体,液位传感器本体外部上下端分别布置上挡块和下挡块,浮球处于上挡块和下挡块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传感器本体内部靠近上挡块处安装上干簧管,上干簧管通过上干簧管第一引线、上干簧管第二引线引出;液位传感器本体内部靠近下挡块处安装下干簧管,下干簧管通过下干簧管第一引线、下干簧管第二引线引出。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的主体结构为加热器本体,加热器本体内部安装加热管,并通过加热管第一引线和加热管第二引线引出。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本体内部还安装有热熔断器,并通过热熔断器第一引线和热熔断器第二引线引出。

本实用新型带低液位、防干烧等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消毒装置,此装置与控制结合后可以实现自动补水、自动加热和热循环,当液位偏低时候自动补水、缺水时自动关闭加热装置,当传感器和控制器失灵时,可以通过加热器内部熔断器实现硬件切断加热器供电。热水箱采用双层结构,内部填充隔热材料,增加保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液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含义:1-进水阀、2-加热器、3-热水箱、4-放水阀、5-热水泵、6-液位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8-热水出口、9-热水回口、10-下干簧管第一引线、11-上干簧管第一引线、12-上干簧管第二引线、13-下干簧管第二引线、14-上挡块、15-上干簧管、16-液位传感器本体、17-浮球、18-下干簧管、19-下挡块、20-加热器本体、21-加热管、22-热熔断器、23-加热管第一引线、24-热熔断器第一引线、25-热熔断器第二引线、26-加热管第二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主体部分为热水箱3,采用双层结构,内部填充绝热材料。热水箱3底部通过管路与放水阀4连接,放水阀4另外一端通向外界。热水箱3侧面通过管路与热水泵5的进水口连接,热水泵5的出水口通向热水出口8,热水箱3内部侧装加热器2,热水箱3内部箱顶装有液位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7。常温水通过进水阀1从热水箱3上部进入箱体,热水回口9从热水箱3上部进入箱体。

液位传感器6的主体结构为液位传感器本体16,液位传感器本体16外部上下端分别布置上挡块14和下挡块19,浮球17处于液位传感器本体16的上挡块14和下挡块19之间。液位传感器本体16内部靠近上挡块14处安装上干簧管15,上干簧管15通过上干簧管第一引线11、上干簧管第二引线12引出。液位传感器本体16内部靠近下挡块19处安装下干簧管18,下干簧管18通过下干簧管第一引线10、下干簧管第二引线13引出。

加热器2的主体结构为加热器本体20,加热器本体20内部安装加热管21,并通过加热管第一引线23和加热管第二引线26引出。加热器本体20内部安装热熔断器22,并通过热熔断器第一引线24和热熔断器第二引线25引出。

本装置开始运行后,打开进水阀1,自来水进入到热水箱3中,热水箱3中的液位慢慢上升,液位传感器6的浮球17在液位传感器本体16外部往上移动,当浮球17贴牢上挡块14时,上干簧管15感应到浮球17内部磁性单元,上干簧管第一引线11和上干簧管第二引线12内部联通,此信号输出给控制结果运算后,关闭进水阀1,再对加热器2中的加热管第一引线23和加热管第二引线26加电,加热管21得电加热,热水箱3中水温逐渐上升。当温度传感器7监测到温度达到设置值时,对加热器2中的加热管第一引线23和加热管第二引线26失电处理,加热管21不加热。加热器2中热熔断器22通过继电器串接在加热管21的供电回路中,当出现干烧导致温度太高时,加热器2中热熔断器22自动烧断,加热管21不供电,起到硬件保护作用。当热水箱3温度达到设置值时,启动热水泵5将热水输送到热水出口8,用于被消毒区域的消毒,消毒完成后的回水通过热水回口9回到热水箱3中。在热消毒过程中如果温度传感器7监测到温度低于设置值时,重新对加热器2中的加热管第一引线23和加热管第二引线26加电,加热管21得电加热。当消毒完成后,停止热水泵5,开启放水阀4,液位逐渐降低,液位传感器6的浮球17在液位传感器本体16外部往下移动,直至浮球17贴牢下挡块19。

正常消毒过程中,如果由于被消毒区域漏水,也会导致液位逐渐降低,液位传感器6的浮球17在液位传感器本体16外部往下移动,当浮球17贴牢下挡块19时,下干簧管18感应到浮球17内部磁性单元,下干簧管第一引线10和下干簧管第二引线13内部联通,此信号输出给控制结果运算后,紧急关闭热水泵5,切断对加热器2中的加热管第一引线23和加热管第二引线26的供电,使加热器2停止工作,实现保护的目的。

一种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1056582.1 (22)申请日 2015.12.17 A61L 2/04(2006.01) A61L 2/24(2006.01) (73)专利权人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 林街 583 号 (72)发明人 陈仙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33213 代理人 吴秉中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 水消毒装置, 包括热水箱, 热水箱采用双层结构, 内部填充绝热材料, 。

2、所述热水箱底部通过管路与 放水阀连接, 放水阀另外一端通向外界, 热水箱侧 面通过管路与热水泵的进水口连接, 热水泵的出 水口通向热水出口, 热水箱内部侧装加热器, 热水 箱内部箱顶装有液位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 新型带低液位、 防干烧等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消毒 装置, 此装置与控制结合后可以实现自动补水、 自 动加热和热循环, 当液位偏低时候自动补水、 缺水 时自动关闭加热装置, 当传感器和控制器失灵时, 可以通过加热器内部熔断器实现硬件切断加热器 供电。热水箱采用双层结构, 内部填充隔热材料, 增加保温性。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

3、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5379478 U 2016.07.13 CN 205379478 U 1.一种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 包括热水箱 (3) , 热水箱 (3) 采用双层结构, 内 部填充绝热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水箱 (3) 底部通过管路与放水阀 (4) 连接, 放水阀 (4) 另外一端通向外界, 热水箱 (3) 侧面通过管路与热水泵 (5) 的进水口连接, 热水泵 (5) 的出水 口通向热水出口 (8) , 热水箱 (3) 内部侧装加热器 (2) , 热水箱 (3) 内部箱顶装有液位传感器 (6) 、 温度传感器 (7) 。 2.如权利要求。

4、1所述的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常温水通过进水 阀 (1) 从热水箱 (3) 上部进入箱体, 热水回口 (9) 从热水箱 (3) 上部进入箱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位传感器 (6) 的主体结构为液位传感器本体 (16) , 液位传感器本体 (16) 外部上下端分别布置上挡块 (14) 和下挡块 (19) , 浮球 (17) 处于上挡块 (14) 和下挡块 (19) 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位传感器 本体 (16) 内部靠近上挡块 (14) 处安装上干簧管 (1。

5、5) , 上干簧管 (15) 通过上干簧管第一引线 (11) 、 上干簧管第二引线 (12) 引出; 液位传感器本体 (16) 内部靠近下挡块 (19) 处安装下干 簧管 (18) , 下干簧管 (18) 通过下干簧管第一引线 (10) 、 下干簧管第二引线 (13) 引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器 (2) 的主体结构为加热器本体 (20) , 加热器本体 (20) 内部安装加热管 (21) , 并通过加热管第一 引线 (23) 和加热管第二引线 (26) 引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

6、热器本体 (20) 内部还安装有热熔断器 (22) , 并通过热熔断器第一引线 (24) 和热熔断器第二引线 (25) 引出。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379478 U 2 一种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消毒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医院血液透析纯水输送 管路的热水消毒装置。 0002 背景技术: 0003 血液透析是维持肾衰病人生命的有效手段, 透析治疗需用大量的水。 常规患者(每 周3次, 每次4小时)每周约接触300-400升水。 由于透析膜对透析液中的有毒物质不具备选 择性。 透析液中所含的有害物质, 不但影响透析液。

7、电解质浓度, 对血液透析设备造成损坏, 更严重的是有害物质会通过透析膜扩散进入病人体内, 致败血症、 热源反应、 硬水综合症、 慢性贫血、 神经系统损害、 透析性骨病以及透析性脑病等各种近期或远期并发症的出现, 因 此透析用水水质直接关系到血液透析的疗效, 必须对血液透析用水进行质量控制。 美国先 进医疗设备协会 (AAMI) 1981年提出了美国透析用水标准, 欧洲也于1997年设立了欧洲透析 用水标准, 目前我国主要参照美国AAMI标准。 标准对钙、 镁等离子作了规定外, 还对菌落总 数和内毒素等微生物指标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0004 血液透析用水处理系统每天夜间都会处于停运状态, 如果供。

8、水管路中的水超过一 定的时间不流动, 则会造成细菌的滋生。 一旦受到细菌污染后, 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 导 致细菌超标。 如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将在表面形成生物膜(biofilm), 生物膜是一种很难 被清除的污染物, 且不断释放致热源, 使产水内毒素超标。 目前无论多么先进的水处理系 统, 都无法杜绝生物污染及不需要消毒维护。 0005 目前水处理系统的消毒方式主要分为化学消毒、 臭氧消毒和热消毒三种方式。 不 管采用那种方式多要在相关的有效浓度或温度的情况下, 达到足够的接触时间才能实现有 效的消毒效果, 相对于与热消毒, 化学消毒和臭氧消毒均需要待消毒完成后需要对部分不 能及时分解的。

9、有害物进行充分的冲洗, 在重新用于透析前应该进行残留浓度的监测。 而热 消毒只需将热水冲出管路, 并用凉水冲洗降温后, 即可短时间内重新用途透析制水。 0006 由于热消毒需要对循环管路进行冲洗, 必须避开治疗时间, 一般安排在凌晨进行, 此时必须保证加热装置的绝对安全, 目前在用的热消毒采用热水器直接集成或独立的方式 进行管路消毒, 虽然安全性有了一定的保证, 但是操作的灵活性非常差, 经常出现消毒不彻 底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多重安全保 护的热水消毒装置, 包括热水箱, 热水箱采用双层结构, 内部填充绝热材料, 所述。

10、热水箱底 部通过管路与放水阀连接, 放水阀另外一端通向外界, 热水箱侧面通过管路与热水泵的进 水口连接, 热水泵的出水口通向热水出口, 热水箱内部侧装加热器, 热水箱内部箱顶装有液 位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0008 进一步的, 常温水通过进水阀从热水箱上部进入箱体, 热水回口从热水箱上部进 入箱体。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379478 U 3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液位传感器的主体结构为液位传感器本体, 液位传感器本体外部 上下端分别布置上挡块和下挡块, 浮球处于上挡块和下挡块之间。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液位传感器本体内部靠近上挡块处安装上干簧管, 上干簧管通过 。

11、上干簧管第一引线、 上干簧管第二引线引出; 液位传感器本体内部靠近下挡块处安装下干 簧管, 下干簧管通过下干簧管第一引线、 下干簧管第二引线引出。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加热器的主体结构为加热器本体, 加热器本体内部安装加热管, 并 通过加热管第一引线和加热管第二引线引出。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加热器本体内部还安装有热熔断器, 并通过热熔断器第一引线和 热熔断器第二引线引出。 0013 本实用新型带低液位、 防干烧等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消毒装置, 此装置与控制结合 后可以实现自动补水、 自动加热和热循环, 当液位偏低时候自动补水、 缺水时自动关闭加热 装置, 当传感器和控制器失灵时, 可。

12、以通过加热器内部熔断器实现硬件切断加热器供电。 热 水箱采用双层结构, 内部填充隔热材料, 增加保温性。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液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是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各附图标记含义: 1-进水阀、 2-加热器、 3-热水箱、 4-放水阀、 5-热水泵、 6-液 位传感器、 7-温度传感器、 8-热水出口、 9-热水回口、 10-下干簧管第一引线、 11-上干簧管第 一引线、 12-上干簧管第二引线、 13-下干簧管第二引线、 14-上挡块、 15-上干簧管、 16-液位 传感器本体。

13、、 17-浮球、 18-下干簧管、 19-下挡块、 20-加热器本体、 21-加热管、 22-热熔断器、 23-加热管第一引线、 24-热熔断器第一引线、 25-热熔断器第二引线、 26-加热管第二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9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集多重安全保护的热水消毒装置主体部分为热水箱3, 采用双层结构, 内部填充绝热材料。 热水箱3底部通过管路与放水阀4连接, 放水阀4另外一 端通向外界。 热水箱3侧面通过管路与热水泵5的进水口连接, 热水泵5的出水口通向热水出 口8, 热水箱3内部侧装加热器2, 热水箱3内部箱顶装有液位传感器。

14、6、 温度传感器7。 常温水 通过进水阀1从热水箱3上部进入箱体, 热水回口9从热水箱3上部进入箱体。 0020 液位传感器6的主体结构为液位传感器本体16, 液位传感器本体16外部上下端分 别布置上挡块14和下挡块19, 浮球17处于液位传感器本体16的上挡块14和下挡块19之间。 液位传感器本体16内部靠近上挡块14处安装上干簧管15, 上干簧管15通过上干簧管第一引 线11、 上干簧管第二引线12引出。 液位传感器本体16内部靠近下挡块19处安装下干簧管18, 下干簧管18通过下干簧管第一引线10、 下干簧管第二引线13引出。 0021 加热器2的主体结构为加热器本体20, 加热器本体2。

15、0内部安装加热管21, 并通过加 热管第一引线23和加热管第二引线26引出。 加热器本体20内部安装热熔断器22, 并通过热 熔断器第一引线24和热熔断器第二引线25引出。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379478 U 4 0022 本装置开始运行后, 打开进水阀1, 自来水进入到热水箱3中, 热水箱3中的液位慢 慢上升, 液位传感器6的浮球17在液位传感器本体16外部往上移动, 当浮球17贴牢上挡块14 时, 上干簧管15感应到浮球17内部磁性单元, 上干簧管第一引线11和上干簧管第二引线12 内部联通, 此信号输出给控制结果运算后, 关闭进水阀1, 再对加热器2中的加热管第一引。

16、线 23和加热管第二引线26加电, 加热管21得电加热, 热水箱3中水温逐渐上升。 当温度传感器7 监测到温度达到设置值时, 对加热器2中的加热管第一引线23和加热管第二引线26失电处 理, 加热管21不加热。 加热器2中热熔断器22通过继电器串接在加热管21的供电回路中, 当 出现干烧导致温度太高时, 加热器2中热熔断器22自动烧断, 加热管21不供电, 起到硬件保 护作用。 当热水箱3温度达到设置值时, 启动热水泵5将热水输送到热水出口8, 用于被消毒 区域的消毒, 消毒完成后的回水通过热水回口9回到热水箱3中。 在热消毒过程中如果温度 传感器7监测到温度低于设置值时, 重新对加热器2中的。

17、加热管第一引线23和加热管第二引 线26加电, 加热管21得电加热。 当消毒完成后, 停止热水泵5, 开启放水阀4, 液位逐渐降低, 液位传感器6的浮球17在液位传感器本体16外部往下移动, 直至浮球17贴牢下挡块19。 0023 正常消毒过程中, 如果由于被消毒区域漏水, 也会导致液位逐渐降低, 液位传感器 6的浮球17在液位传感器本体16外部往下移动, 当浮球17贴牢下挡块19时, 下干簧管18感应 到浮球17内部磁性单元, 下干簧管第一引线10和下干簧管第二引线13内部联通, 此信号输 出给控制结果运算后, 紧急关闭热水泵5, 切断对加热器2中的加热管第一引线23和加热管 第二引线26的供电, 使加热器2停止工作, 实现保护的目的。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379478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5379478 U 6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5379478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