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灭菌器.pdf

上传人:凯文 文档编号:8486231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56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78743.7

申请日:

20090922

公开号:

CN101897985B

公开日:

201306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L2/14,A23L1/015

主分类号:

A61L2/14,A23L1/015

申请人:

苏州韩京姬科技有限公司,韩京姬

发明人:

韩京姬

地址:

215151 江苏省苏州市新区珠江路855号狮山工业廊14号

优先权:

10-2009-0045880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孙仿卫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灭菌器,它包括盖体、灭菌模块、与灭菌模块相连接的电源供应装置,盖体包括上部盖体和设置于上部盖体下方并具有复数个贯通孔的下部盖体,灭菌模块位于上部盖体和下部盖体之间,灭菌模块为等离子发生装置,电源供应装置部分露出于盖体外部。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携带,随时随地都能方便使用;不需要单独设置灭菌空间,减小了便携式灭菌器的安装空间,对于奶瓶、水果蔬菜或厨房用品等形状大小不同的灭菌对象可以方便杀菌;由于采用了等离子发生装置,所以可以用对人体无害的物质进行有效的灭菌消毒。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便携式灭菌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盖体、灭菌模块、与所述的灭菌模块相连接的电源供应装置,所述的盖体包括上部盖体和设置于所述的上部盖体下方并具有复数个贯通孔的下部盖体,所述的灭菌模块位于所述的上部盖体和所述的下部盖体之间,所述的上部盖体和所述的灭菌模块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一透镜部、一发光部以及一中间盖体,所述的发光部、中间盖体、灭菌模块以及下部盖体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引出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的引出孔,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依次穿过所述的各引出孔与所述的发光部相连接,所述的灭菌模块为等离子发生装置,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部分露出于所述的盖体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包括电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灭菌器,其特征在于:电源供应装置包括充电电池以及充电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部包括一PCB基板和安装于所述的PCB基板上的多个LED照明部件,所述的PCB基板上还形成有复数个插入孔以及接合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镜部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的透镜部的中心形成有用于将所述的发光部的照明部件的光导出的贯通孔,所述的透镜部的周围还形成有圆筒形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盖体的引出孔周围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的发光部的引出孔内的导引柱,所述的中间盖体上部形成有用于使所述的照明部件穿出的插入槽,所述的插入槽沿所述的中间盖体的半径方向向外侧凸出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的插入孔的插入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盖体具有复数个与所述的发光部相连接的接合孔,所述的发光部固定于所述的中间盖体上部,所述的中间盖体还通过所述的复数个接合孔与所述的透镜部及所述的上部盖体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盖体具有复数个贯通孔,所述的贯通孔从下部盖体中心向外侧直径逐渐增大,所述的下部盖体上部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的灭菌模块的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与贯通孔相连通,所述的下部盖体内环绕于所述的安装槽的边缘排列有复数个接合孔及贯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或4~8任一所述的便携式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盖体、透镜部、发光部、中间盖体,灭菌模块、下部盖体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灭菌器,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等离子灭菌方式的便携式灭菌器。

背景技术

韩国第20-0441848号专利公开了一种灭菌消毒器,如附图1所示,该灭菌消毒器下方设置 有电源,本体1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安装有支架3,该支架3上设置有一操作部2,该操作部2上安 装有复数个开关以及一显示部;本体1的上侧具有一洗涤槽接合部4,该洗涤槽接合部4上设置 有复数个照明部件6以及电源供应装置7;洗涤槽8连接于本体1的洗涤槽接合部4上,其底面上 设置有复数个低温等离子发生装置5;物品篮9可拆卸地设置于洗涤槽8内部,该物品篮9具有 骨架结构并用于支撑待洗涤物品,在放入诸如奶瓶等需要洗涤物品后,可将物品篮9挂置于洗 涤槽8的上端,最后由盖10密封结合于上方。

本体1上侧的洗涤槽接合部4上设置有电源供应装置7,与之相对应的,洗涤槽8内部的底 面上具有复数个插入孔,等离子发生装置5与上述复数个插入孔相连接。电源供应装置7内部 设置有电极,各电极之间插入切断版,各电极连接有用于接地的螺栓,接地螺栓凸出于洗涤 槽8的下端部,接地螺栓上连接有接地螺母,接地螺栓与接地螺母间还设置有防漏装置,使其 密封固定于下部盖体。电极上部连接有复数个间隔设置的上部盖体,上部盖体与本体1固定后 插入固定于洗涤槽8的插入孔。

如上所述的灭菌消毒器的操作方式如下:

打开盖10后,将水倒入洗涤槽8内部,将需要杀菌的物品放进篮子9中,然后将篮子9放入 洗涤槽8内部,由于篮子9采用骨架结构,所以水能够进入篮子9内部并与物品接触;在上述状 态下,连接电源并利用操作部2设定等离子发生强度后打开操作开关,启动后洗涤槽8中安装 的低温等离子发生装置5将会生成氢氧基。即,本体1在电源开关打开时:

电源部→开关部/电源LED(LCD)→脉冲发生部→连接部→电源开关→控制部→电源部/ 开关部→信号输出部/操作LED(LCD)。

电源部将从外部输入的交流电源(AC)转换成直流电源(DC)后输出,本专利中是将 110~220V的电源转换为DC3~47V电源输出,然后通过脉冲电路形成交替电压。

连接部是低温等离子发生装置电极连接终端(切点螺栓、螺母和电源线)的连接部分。

交换部根据控制部的控制信号,连通或断开电源部的电源供应,交换部可使用PNP型晶 体管、NPN型晶体管或FET(场效应晶体管)等开关器件。

控制部在电源开关处于连通时,输出连通控制信号,直流电源通过连接部供应给低温等 离子发生装置,在超过预设的操作时间时,控制部将断开控制信号输出至开关部,以中断电 源供应。控制部用于控制开关部,使正电压和负电压以1秒~5秒的间隔交替供应,使交替变 换连接终端的极性,并且控制部还用于控制信号输出部和操作LED。

现有技术下,灭菌消毒器安装在水槽中或装入有普通自来水或污水等液体的容器中,当 在水中插入电极时,根据水电解(WATER BREAKDOWN MECHANISM)原理,在装置的 阳极和阴极之间产生低温等离子,水分子(H2O)被分解为氢离子(H+)和氧离子(O-2), 并以离子群形式在水中扩散,这时氧离子需要与其他氧离子结合才能保持稳定,因此氧离子 会结合成为氧分子(O2)。

根据低温等离子的化学能,氢原子(H2)与电子分离成为(H+),氧分子(O2)接收周 围的负离子电子形成氧离子,而部分形成臭氧O3。另外,这种离子状态在空气状态下一般在2~ 5个小时内被还原,在冰箱内等密封状态下在48小时以内被还原,水将会呈现出PH值约7~7.4 的中性至弱碱性状态。

如此生成的氢离子(H+)及氧离子(O-2)与周围的水分子(H2O)反应,将形成氢氧基 和负离子等各种活性氧离子群,与此同时生成的过氧化氢蒸发到水面上,氢氧基将接近细菌, 最终起到分解、去除的作用。

如上所述,从分子角度来看,状态极不稳定的氢氧基将夺取细菌类细胞膜的氢离子再还 原为水(H2O),被除去氢离子的细菌的细胞膜被破坏,成为非活性化状态的无害物质,同 时臭氧(O3)也发生反应除去霉与苔等藻类。

此外,阴极和阳极之间还在强电场的作用下使水中生成细微气泡,而且该气泡之间还形 成有强电场,因此可以起到以电场形式除去水中微生物和其他有机物质、无机物质的效果。

根据低温等离子原理,在水中生成的氢氧基和活性氧离子,其状态非常不稳定,所以与 细菌、毒素及有机物质、无机物质产生反应后,在普通状态下2~5小时内被还原成水,因此 完全不会出现二次污染。

但是,现有技术下的灭菌消毒器并不是便携式的,需要根据使用场所不同选择不同的规 格,而且现有灭菌消毒器还受洗涤空间的限制,所以难以洗涤较大的物品,由于需要设置洗 涤空间,所以灭菌消毒器所占空间比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携带方便、安装空间小的便携式 灭菌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灭菌器,它包括盖体、灭菌模块、与灭菌 模块相连接的电源供应装置,盖体包括上部盖体和设置于上部盖体下方并具有复数个贯通孔 的下部盖体,灭菌模块位于上部盖体和下部盖体之间,灭菌模块为等离子发生装置,电源供 应装置部分露出于盖体外部。

优选地,电源供应装置包括电线,由于电线设计灵活,可随意调节便携式灭菌器的位置。

优选地,电源供应装置包括充电电池以及充电终端。

更优地,上部盖体和灭菌模块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一透镜部、一发光部以及一中间 盖体,发光部、中间盖体、灭菌模块以及下部盖体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引出电源供应装置的引 出孔,电源供应装置依次穿过各引出孔与发光部相连接,通过加装透镜部以及发光部,因此 便携式灭菌器的使用状态一目了然,也可以更突出产品的设计效果。

优选地,发光部包括一PCB基板和安装于PCB基板上的多个LED照明部件,

优选地,基板上还形成有复数个插入孔以及接合孔。

优选地,透镜部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透镜部的中心形成有用于将发光部的照明部 件的光导出的贯通孔,透镜部的周围还形成有圆筒形的侧壁。

优选地,中间盖体的引出孔周围形成有用于插入发光部的引出孔内的导引柱,中间盖体 上部形成有用于使照明部件穿出的插入槽,插入槽沿中间盖体的半径方向向外侧凸出形成有 用于固定插入孔的插入片。

优选地,中间盖体具有复数个与发光部相连接的接合孔,发光部固定于中间盖体上部, 中间盖体还通过复数个接合孔与透镜部及上部盖体相连接。

优选地,下部盖体具有复数个贯通孔,贯通孔从下部盖体中心向外侧直径逐渐增大,下 部盖体上部形成有用于安装灭菌模块的安装槽,安装槽与贯通孔相连通,下部盖体内环绕于 安装槽的边缘排列有复数个接合孔及贯通孔。

更优地,上部盖体、透镜部、发光部、中间盖体,灭菌模块、下部盖体之间分别设置有 密封圈。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得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方便携带,随时随地 都能方便使用;不需要单独设置灭菌空间,减小了便携式灭菌器的安装空间,对于奶瓶、水 果蔬菜或厨房用品等形状大小不同的灭菌对象可以方便杀菌;由于采用了等离子发生装置, 所以可以用对人体无害的物质进行有效的灭菌消毒。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灭菌消毒器的分解图;

附图2为本发明便携式灭菌器组件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3为附图2中便携式灭菌器组件的拆分图;

附图4为附图3中便携式灭菌器的拆分图;

附图5为附图3中便携式灭菌器挂架的拆分图;

附图6为附图2中便携式灭菌器组件的俯视图;

附图7为附图2中便携式灭菌器组件的主视图;

附图8为附图2中便携式灭菌器组件的右视图;

附图9为附图2中便携式灭菌器组件的仰视图;

附图10为按照本发明便携式灭菌器组件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其中:

100:便携式灭菌器

110:上部盖体

120:透镜部    121:贯通孔               122:侧壁    123:接合孔

130:发光部    131、133:照明部件        132:引出孔  134:插入孔  135:结合孔

140:中间盖体  141:引出孔               142:插入槽  143:插入片  144:接合孔

150:灭菌模块  151:引出孔

160:下部盖体  161:贯通孔  162:接合孔  163:引出孔  164:接合孔  165:安装槽

170:电源供应装置

200:便携式灭菌器挂架

210:上部本体  211:挂架本体  212:贯通孔 213:排水口  214:安全栏

220:中间本体  221:按钮部

230:控制部

240:下部本体  241:排水口

250:电线缠绕部  251:排水口  252:电线缠绕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 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附图2为本发明便携式灭菌器组件实施例的立体图,附图3为附图2中便携式灭菌器组 件的拆分图,附图4为附图3中便携式灭菌器的拆分图,附图5为附图3中便携式灭菌器挂 架的拆分图,附图6为附图2中便携式灭菌器组件的俯视图,附图7为附图2中便携式灭菌 器组件的主视图,附图8为附图2中便携式灭菌器组件的右视图,附图9为附图2中便携式 灭菌器组件的仰视图。

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灭菌器组件包括便携式灭菌器100以及用于挂置便携式灭菌器100 的便携式灭菌器挂架200。

便携式灭菌器100包括一具有复数个贯通孔161的盖体、设置于盖体内部的灭菌模块 150、与灭菌模块150相连接并露出于盖体外部的电源供应装置170,盖体包括上部盖体110 和设置于上部盖体110下方并具有复数个贯通孔161的下部盖体160,上部盖体110为圆盘 形状,上部盖体110和灭菌模块150之间依次设置有透镜部120、发光部130、中间盖体140, 并且各个部件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越小。

透镜部120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透镜部120的中心形成有贯通孔121,贯通孔121 可以将发光部130上照明部件131的光导出。透镜部120为圆盘形,透镜部120的周围还形 成有圆筒形侧壁122,通过侧壁122可以向外部呈现出照明部件131的光。在透镜部120中, 贯通孔121周围还设置有接合孔123,透镜部120通过接合孔123与位于上部盖体110下表 面的拱形结构相连接。

发光部130包括LED照明部件131、133和PCB基板,照明部件131、133分别安装于 PCB基板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并且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当然,当灭菌模块150正在工作时与待 机时,也可以设为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例如,当灭菌模块150正在工作时,设置于下表面的 照明部件133发光;而当灭菌模块150待机时,设置于上表面的照明部件131发光。

发光部130的PCB基板中心形成有一引出孔132,PCB基板两侧还形成有插入孔134 和接合孔135,并且,为设置于插入孔134的内侧,发光部130的PCB基板下部凸出形成一 插入环。

中间盖体140为圆盘形并且在中心形成一引出孔141,引出孔141周围形成有导引柱, 导引柱用于插入于发光部130的引出孔132内,使得组装过程更加容易;中间盖体140还形 成有可供照明部件133穿出的插入槽142,插入槽142沿半径方向向外侧凸出形成有用于固 定插入孔134的插入片143,插入槽142和插入片143固定了发光部130的位置,使发光部 130和中间盖体140的组装更加容易。

中间盖体140还具有复数个接合孔144,该接合孔144可与发光部130相连接,发光部 130固定于中间盖体140上部,中间盖体140还通过复数个接合孔144和透镜部120及上部 盖体110相连接。

下部盖体160具有复数个贯通孔161,贯通孔161从下部盖体160中心向外侧直径逐渐 增大,下部盖体160上还具有长孔状的引出孔163,下部盖体160上部形成有用于安装灭菌 模块150的安装槽165,安装槽165与贯通孔161相连通。下部盖体160内环绕于安装槽165 的边缘排列有复数个接合孔164及贯通孔162,在组装及拆卸时可以方便的使用工具进行装 配。

灭菌模块150设置于盖体内部的安装槽165中,并位于中间盖体140和下部盖体160之 间位置,灭菌模块150由包括下部电极板、上部电极板、设置于下部电极板和上部电极板之 间的切断板等在内的等离子发生装置组成,下部电极板和上部电极板为网格形状,切断板构 成网状框架,灭菌模块150中心还具有引出孔151。等离子发生装置在韩国专利第741741号 中已有详细公开,所以在此省略对它的详细说明。灭菌模块150由等离子发生装置组成,因 此可以用对人体无害的物质进行有效的杀菌及消毒。

电源供应装置170与灭菌模块150相连接并露出于盖体外部,电源供应装置170同时与 发光部130相连接用于供应电源。电源供应装置170由电线组成,并依次通过引出孔132、 引出孔141、引出孔151、引出孔163向下方引出,将便携式灭菌器100挂置于便携式灭菌器 挂架200时,由支架槽211支撑电源供应装置170,从外观上看不到电源供应装置170,因此, 不仅外观美观,同时还能保护电源供应装置170;由于电线设计灵活,所以还可以自由调节 便携式灭菌器100的位置,当然电源供应装置170还可以由充电电池及充电终端组成,这时 便携式灭菌器需要携带充电电池这种可以充电的配件。

便携式灭菌器100携带方便,可随时随地方便使用,在使用时,将奶瓶、水果蔬菜或厨 房用品等各种大小不一的灭菌物放入任意容器中,然后将便携式灭菌器100插入容器中的液 面以下进行杀菌,杀菌方便容易,且无需另设灭菌空间,所以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灭菌器100 的安装空间可以大大减少。

安装便携式灭菌器100时,先将发光部130安装于中间盖体140上部,而灭菌模块150 安装于下部盖体160的安装槽165中,中间盖体140与下部盖体160的拱形结构连接,然后 将透镜部120和中间盖体140拱形结构连接,如此组装为一体的透镜部120、发光部130、中 间盖体140、灭菌模块150、下部盖体160再与上部盖体110的拱形结构连接,由此完成便携 式灭菌器100的组装,并且各配件之间还可以设置密封圈。

便携式灭菌器挂架200包括用于挂置便携式灭菌器100的挂架本体211,挂架本体211 包括形成挂架本体211的上部本体210、围绕于上部本体210侧部的中间本体220、设置于上 部本体210及中间本体220下方的下部本体240。当不使用便携式灭菌器100时,从而可以 安全保管便携式灭菌器100;在使用便携式灭菌器100后,可以防止便携式灭菌器100中的 水随处掉落,从而提高方便性。

上部本体210具有开口向上方的开口,上部本体210开口边缘具有用于与中间本体220 相连接的凸缘,上部本体210内壁上还设置有一安全栏214,安全栏214用于控制便携式灭 菌器100的插入深度,当便携式灭菌器100插入到固定深度后将不能继续插入;上部本体210 的底面设计为倾斜面,从而可有效地将便携式灭菌器100的水排出,挂架本体211还设置有 排水口213,上部本体210的底面与排水口213相连通,便携式灭菌器100流出的水可通过 排水口213排出,因此可以保持挂架本体211内部的干燥,从而提高便携式灭菌器100的耐 久性。上部本体210的侧壁还形成有用于插入电源供应装置170的贯通孔212,贯通孔212 设置于排水口213的相反面。

中间本体220上设置有按钮部221,按钮部用于控制灭菌模块150的工作,中间本体220 后方还设置有“”字形把手260。

下部本体240上设置有排水口241,排水口241与上部本体210的排水口213相连通, 下部本体240中还设置有控制部230,控制部230包含电源、主板,下部本体240一侧的高 度高于另一侧。

下部本体240的下方还设置有电线缠绕部250,电线缠绕部250的中心具有一向下部本 体240延伸的凸起,电线缠绕部250围绕该凸起形成电线缠绕槽252,当不使用该装置时, 可以将电线缠绕到电线缠绕部250中,从而能够有效整理和保护电线。

以下对本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0所示,为按照本发明便携式灭菌器组件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使用时将便 携式灭菌器100从便携式灭菌器挂架200的挂架本体211中取出,放入到灶台水槽等杀菌容 器中,然后将待灭菌物放入该灭菌容器中即可进行灭菌;在便携式灭菌器100使用完毕后, 从灭菌容器中取出便携式灭菌器100,挂置于挂架本体211中以达到附图2所示的状态。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不难看出,本发明是一种携带方便、安装空间小的便携式灭菌器。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 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 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涵盖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便携式灭菌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便携式灭菌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便携式灭菌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便携式灭菌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携式灭菌器.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897985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06.12 CN 101897985 B *CN101897985B* (21)申请号 200910178743.7 (22)申请日 2009.09.22 10-2009-0045880 2009.05.26 KR A61L 2/14(2006.01) A23L 1/015(2006.01) (73)专利权人 苏州韩京姬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151 江苏省苏州市新区珠江路 855 号狮山工业廊 14 号 专利权人 韩京姬 (72)发明人 韩京姬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32103。

2、 代理人 孙仿卫 CN 2236848 Y,1996.10.09,权利要求1及附 图 1-2. US 2002/0187066 A1,2002.12.12, 第 0031-0049 段及图 1-6. CN 2649082 Y,2004.10.20, 实施例 . (54) 发明名称 便携式灭菌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灭菌器, 它包括盖 体、 灭菌模块、 与灭菌模块相连接的电源供应装 置, 盖体包括上部盖体和设置于上部盖体下方并 具有复数个贯通孔的下部盖体, 灭菌模块位于上 部盖体和下部盖体之间, 灭菌模块为等离子发生 装置, 电源供应装置部分露出于盖体外部。 本发明 结构简单、。

3、 方便携带, 随时随地都能方便使用 ; 不 需要单独设置灭菌空间, 减小了便携式灭菌器的 安装空间, 对于奶瓶、 水果蔬菜或厨房用品等形状 大小不同的灭菌对象可以方便杀菌 ; 由于采用了 等离子发生装置, 所以可以用对人体无害的物质 进行有效的灭菌消毒。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张攀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9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9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1897985 B CN 101897985 B *CN101897985B* 1/1 页 2。

4、 1. 一种便携式灭菌器, 其特征在于 : 它包括盖体、 灭菌模块、 与所述的灭菌模块相连接 的电源供应装置, 所述的盖体包括上部盖体和设置于所述的上部盖体下方并具有复数个贯 通孔的下部盖体, 所述的灭菌模块位于所述的上部盖体和所述的下部盖体之间, 所述的上 部盖体和所述的灭菌模块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一透镜部、 一发光部以及一中间盖体, 所述的发光部、 中间盖体、 灭菌模块以及下部盖体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引出所述的电源供应 装置的引出孔, 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依次穿过所述的各引出孔与所述的发光部相连接, 所 述的灭菌模块为等离子发生装置, 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部分露出于所述的盖体外部。 2. 根据权。

5、利要求 1 所述的便携式灭菌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电源供应装置包括电线。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便携式灭菌器, 其特征在于 : 电源供应装置包括充电电池以 及充电终端。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便携式灭菌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发光部包括一 PCB 基板 和安装于所述的 PCB 基板上的多个 LED 照明部件, 所述的 PCB 基板上还形成有复数个插入 孔以及接合孔。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便携式灭菌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透镜部由透明或半透明 材料制成, 所述的透镜部的中心形成有用于将所述的发光部的照明部件的光导出的贯通 孔, 所述的透镜部的周围还形成有圆。

6、筒形的侧壁。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便携式灭菌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中间盖体的引出孔周围 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的发光部的引出孔内的导引柱, 所述的中间盖体上部形成有用于使所 述的照明部件穿出的插入槽, 所述的插入槽沿所述的中间盖体的半径方向向外侧凸出形成 有用于固定所述的插入孔的插入片。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便携式灭菌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中间盖体具有复数个与 所述的发光部相连接的接合孔, 所述的发光部固定于所述的中间盖体上部, 所述的中间盖 体还通过所述的复数个接合孔与所述的透镜部及所述的上部盖体相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便携式灭菌器, 其特征在于 。

7、: 所述的下部盖体具有复数个贯 通孔, 所述的贯通孔从下部盖体中心向外侧直径逐渐增大, 所述的下部盖体上部形成有用 于安装所述的灭菌模块的安装槽, 所述的安装槽与贯通孔相连通, 所述的下部盖体内环绕 于所述的安装槽的边缘排列有复数个接合孔及贯通孔。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4 8 任一所述的便携式灭菌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上部盖体、 透镜部、 发光部、 中间盖体, 灭菌模块、 下部盖体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897985 B 2 1/6 页 3 便携式灭菌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灭菌器, 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等离子灭菌方式的便携式灭菌器。 背景技。

8、术 0002 韩国第 20-0441848 号专利公开了一种灭菌消毒器, 如附图 1 所示, 该灭菌消毒器 下方设置有电源, 本体 1 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安装有支架 3, 该支架 3 上设置有一操作部 2, 该 操作部 2 上安装有复数个开关以及一显示部 ; 本体 1 的上侧具有一洗涤槽接合部 4, 该洗涤 槽接合部 4 上设置有复数个照明部件 6 以及电源供应装置 7 ; 洗涤槽 8 连接于本体 1 的洗 涤槽接合部 4 上, 其底面上设置有复数个低温等离子发生装置 5 ; 物品篮 9 可拆卸地设置于 洗涤槽8内部, 该物品篮9具有骨架结构并用于支撑待洗涤物品, 在放入诸如奶瓶等需要洗 涤物品。

9、后, 可将物品篮 9 挂置于洗涤槽 8 的上端, 最后由盖 10 密封结合于上方。 0003 本体 1 上侧的洗涤槽接合部 4 上设置有电源供应装置 7, 与之相对应的, 洗涤槽 8 内部的底面上具有复数个插入孔, 等离子发生装置 5 与上述复数个插入孔相连接。电源供 应装置 7 内部设置有电极, 各电极之间插入切断版, 各电极连接有用于接地的螺栓, 接地螺 栓凸出于洗涤槽 8 的下端部, 接地螺栓上连接有接地螺母, 接地螺栓与接地螺母间还设置 有防漏装置, 使其密封固定于下部盖体。 电极上部连接有复数个间隔设置的上部盖体, 上部 盖体与本体 1 固定后插入固定于洗涤槽 8 的插入孔。 000。

10、4 如上所述的灭菌消毒器的操作方式如下 : 0005 打开盖 10 后, 将水倒入洗涤槽 8 内部, 将需要杀菌的物品放进篮子 9 中, 然后将篮 子 9 放入洗涤槽 8 内部, 由于篮子 9 采用骨架结构, 所以水能够进入篮子 9 内部并与物品接 触 ; 在上述状态下, 连接电源并利用操作部 2 设定等离子发生强度后打开操作开关, 启动后 洗涤槽 8 中安装的低温等离子发生装置 5 将会生成氢氧基。即, 本体 1 在电源开关打开时 : 0006 电源部开关部 / 电源 LED(LCD) 脉冲发生部连接部电源开关控制部 电源部 / 开关部信号输出部 / 操作 LED(LCD)。 0007 电源。

11、部将从外部输入的交流电源 (AC) 转换成直流电源 (DC) 后输出, 本专利中是 将 110 220V 的电源转换为 DC3 47V 电源输出, 然后通过脉冲电路形成交替电压。 0008 连接部是低温等离子发生装置电极连接终端 ( 切点螺栓、 螺母和电源线 ) 的连接 部分。 0009 交换部根据控制部的控制信号, 连通或断开电源部的电源供应, 交换部可使用 PNP 型晶体管、 NPN 型晶体管或 FET( 场效应晶体管 ) 等开关器件。 0010 控制部在电源开关处于连通时, 输出连通控制信号, 直流电源通过连接部供应给 低温等离子发生装置, 在超过预设的操作时间时, 控制部将断开控制信号。

12、输出至开关部, 以 中断电源供应。控制部用于控制开关部, 使正电压和负电压以 1 秒 5 秒的间隔交替供应, 使交替变换连接终端的极性, 并且控制部还用于控制信号输出部和操作 LED。 0011 现有技术下, 灭菌消毒器安装在水槽中或装入有普通自来水或污水等液体的容器 中, 当在水中插入电极时, 根据水电解 (WATER BREAKDOWN MECHANISM) 原理, 在装置的阳极 说 明 书 CN 101897985 B 3 2/6 页 4 和阴极之间产生低温等离子, 水分子 (H2O) 被分解为氢离子 (H+) 和氧离子 (O-2), 并以离子 群形式在水中扩散, 这时氧离子需要与其他氧。

13、离子结合才能保持稳定, 因此氧离子会结合 成为氧分子 (O2)。 0012 根据低温等离子的化学能, 氢原子 (H2) 与电子分离成为 (H+), 氧分子 (O2) 接收周 围的负离子电子形成氧离子, 而部分形成臭氧O3。 另外, 这种离子状态在空气状态下一般在 2 5 个小时内被还原, 在冰箱内等密封状态下在 48 小时以内被还原, 水将会呈现出 PH 值 约 7 7.4 的中性至弱碱性状态。 0013 如此生成的氢离子(H+)及氧离子(O-2)与周围的水分子(H2O)反应, 将形成氢氧基 和负离子等各种活性氧离子群, 与此同时生成的过氧化氢蒸发到水面上, 氢氧基将接近细 菌, 最终起到分解。

14、、 去除的作用。 0014 如上所述, 从分子角度来看, 状态极不稳定的氢氧基将夺取细菌类细胞膜的氢离 子再还原为水 (H2O), 被除去氢离子的细菌的细胞膜被破坏, 成为非活性化状态的无害物 质, 同时臭氧 (O3) 也发生反应除去霉与苔等藻类。 0015 此外, 阴极和阳极之间还在强电场的作用下使水中生成细微气泡, 而且该气泡之 间还形成有强电场, 因此可以起到以电场形式除去水中微生物和其他有机物质、 无机物质 的效果。 0016 根据低温等离子原理, 在水中生成的氢氧基和活性氧离子, 其状态非常不稳定, 所 以与细菌、 毒素及有机物质、 无机物质产生反应后, 在普通状态下25小时内被还原。

15、成水, 因此完全不会出现二次污染。 0017 但是, 现有技术下的灭菌消毒器并不是便携式的, 需要根据使用场所不同选择不 同的规格, 而且现有灭菌消毒器还受洗涤空间的限制, 所以难以洗涤较大的物品, 由于需要 设置洗涤空间, 所以灭菌消毒器所占空间比较大。 发明内容 0018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携带方便、 安装空间小的 便携式灭菌器。 0019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灭菌器, 它包括盖体、 灭菌模块、 与 灭菌模块相连接的电源供应装置, 盖体包括上部盖体和设置于上部盖体下方并具有复数个 贯通孔的下部盖体, 灭菌模块位于上部盖体和下部盖体之间,。

16、 灭菌模块为等离子发生装置, 电源供应装置部分露出于盖体外部。 0020 优选地, 电源供应装置包括电线, 由于电线设计灵活, 可随意调节便携式灭菌器的 位置。 0021 优选地, 电源供应装置包括充电电池以及充电终端。 0022 更优地, 上部盖体和灭菌模块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一透镜部、 一发光部以及 一中间盖体, 发光部、 中间盖体、 灭菌模块以及下部盖体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引出电源供应装 置的引出孔, 电源供应装置依次穿过各引出孔与发光部相连接, 通过加装透镜部以及发光 部, 因此便携式灭菌器的使用状态一目了然, 也可以更突出产品的设计效果。 0023 优选地, 发光部包括一 PCB 基板。

17、和安装于 PCB 基板上的多个 LED 照明部件, 0024 优选地, 基板上还形成有复数个插入孔以及接合孔。 说 明 书 CN 101897985 B 4 3/6 页 5 0025 优选地, 透镜部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 透镜部的中心形成有用于将发光部的 照明部件的光导出的贯通孔, 透镜部的周围还形成有圆筒形的侧壁。 0026 优选地, 中间盖体的引出孔周围形成有用于插入发光部的引出孔内的导引柱, 中 间盖体上部形成有用于使照明部件穿出的插入槽, 插入槽沿中间盖体的半径方向向外侧凸 出形成有用于固定插入孔的插入片。 0027 优选地, 中间盖体具有复数个与发光部相连接的接合孔, 发光部固定。

18、于中间盖体 上部, 中间盖体还通过复数个接合孔与透镜部及上部盖体相连接。 0028 优选地, 下部盖体具有复数个贯通孔, 贯通孔从下部盖体中心向外侧直径逐渐增 大, 下部盖体上部形成有用于安装灭菌模块的安装槽, 安装槽与贯通孔相连通, 下部盖体内 环绕于安装槽的边缘排列有复数个接合孔及贯通孔。 0029 更优地, 上部盖体、 透镜部、 发光部、 中间盖体, 灭菌模块、 下部盖体之间分别设置 有密封圈。 0030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 使得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 结构简单、 方便携带, 随时 随地都能方便使用 ; 不需要单独设置灭菌空间, 减小了便携式灭菌器的安装空间, 对于奶 瓶、 水果蔬。

19、菜或厨房用品等形状大小不同的灭菌对象可以方便杀菌 ; 由于采用了等离子发 生装置, 所以可以用对人体无害的物质进行有效的灭菌消毒。 附图说明 0031 附图 1 为现有技术中灭菌消毒器的分解图 ; 0032 附图 2 为本发明便携式灭菌器组件实施例的立体图 ; 0033 附图 3 为附图 2 中便携式灭菌器组件的拆分图 ; 0034 附图 4 为附图 3 中便携式灭菌器的拆分图 ; 0035 附图 5 为附图 3 中便携式灭菌器挂架的拆分图 ; 0036 附图 6 为附图 2 中便携式灭菌器组件的俯视图 ; 0037 附图 7 为附图 2 中便携式灭菌器组件的主视图 ; 0038 附图 8 为。

20、附图 2 中便携式灭菌器组件的右视图 ; 0039 附图 9 为附图 2 中便携式灭菌器组件的仰视图 ; 0040 附图 10 为按照本发明便携式灭菌器组件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41 其中 : 0042 100 : 便携式灭菌器 0043 110 : 上部盖体 0044 120 : 透镜部 121 : 贯通孔 122 : 侧壁 123 : 接合孔 0045 130 : 发光部 131、 133 : 照明部件 132 : 引出孔 134 : 插入孔 135 : 结合孔 0046 140 : 中间盖体 141 : 引出孔 142 : 插入槽 143 : 插入片 144 : 接合孔 0047。

21、 150 : 灭菌模块 151 : 引出孔 0048 160 : 下部盖体 161 : 贯通孔 162 : 接合孔 163 : 引出孔 164 : 接合孔 165 : 安装槽 0049 170 : 电源供应装置 0050 200 : 便携式灭菌器挂架 说 明 书 CN 101897985 B 5 4/6 页 6 0051 210 : 上部本体 211 : 挂架本体 212 : 贯通孔 213 : 排水口 214 : 安全栏 0052 220 : 中间本体 221 : 按钮部 0053 230 : 控制部 0054 240 : 下部本体 241 : 排水口 0055 250 : 电线缠绕部 25。

22、1 : 排水口 252 : 电线缠绕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5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 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57 附图 2 为本发明便携式灭菌器组件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 3 为附图 2 中便携式灭 菌器组件的拆分图, 附图 4 为附图 3 中便携式灭菌器的拆分图, 附图 5 为附图 3 中便携式灭 菌器挂架的拆分图, 附图 6 为附图 2 中便携式灭菌器组件的俯视图, 附图 7 为附图 2 中便携 式灭菌器组件的主视图, 附图 8 为附图 2 中便携式灭菌器组件的右视图, 附图 9。

23、 为附图 2 中 便携式灭菌器组件的仰视图。 0058 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灭菌器组件包括便携式灭菌器 100 以及用于挂置便携式灭 菌器 100 的便携式灭菌器挂架 200。 0059 便携式灭菌器 100 包括一具有复数个贯通孔 161 的盖体、 设置于盖体内部的灭菌 模块 150、 与灭菌模块 150 相连接并露出于盖体外部的电源供应装置 170, 盖体包括上部盖 体 110 和设置于上部盖体 110 下方并具有复数个贯通孔 161 的下部盖体 160, 上部盖体 110 为圆盘形状, 上部盖体 110 和灭菌模块 150 之间依次设置有透镜部 120、 发光部 130、 中间盖 体 14。

24、0, 并且各个部件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越小。 0060 透镜部 120 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 透镜部 120 的中心形成有贯通孔 121, 贯通 孔 121 可以将发光部 130 上照明部件 131 的光导出。透镜部 120 为圆盘形, 透镜部 120 的 周围还形成有圆筒形侧壁122, 通过侧壁122可以向外部呈现出照明部件131的光。 在透镜 部 120 中, 贯通孔 121 周围还设置有接合孔 123, 透镜部 120 通过接合孔 123 与位于上部盖 体 110 下表面的拱形结构相连接。 0061 发光部 130 包括 LED 照明部件 131、 133 和 PCB 基板, 照明部件。

25、 131、 133 分别安装 于 PCB 基板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并且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当然, 当灭菌模块 150 正在工作时 与待机时, 也可以设为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例如, 当灭菌模块 150 正在工作时, 设置于下表 面的照明部件 133 发光 ; 而当灭菌模块 150 待机时, 设置于上表面的照明部件 131 发光。 0062 发光部 130 的 PCB 基板中心形成有一引出孔 132, PCB 基板两侧还形成有插入孔 134 和接合孔 135, 并且, 为设置于插入孔 134 的内侧, 发光部 130 的 PCB 基板下部凸出形成 一插入环。 0063 中间盖体140为圆盘形并且在中心形。

26、成一引出孔141, 引出孔141周围形成有导引 柱, 导引柱用于插入于发光部 130 的引出孔 132 内, 使得组装过程更加容易 ; 中间盖体 140 还形成有可供照明部件133穿出的插入槽142, 插入槽142沿半径方向向外侧凸出形成有用 于固定插入孔 134 的插入片 143, 插入槽 142 和插入片 143 固定了发光部 130 的位置, 使发 光部 130 和中间盖体 140 的组装更加容易。 0064 中间盖体 140 还具有复数个接合孔 144, 该接合孔 144 可与发光部 130 相连接, 发 说 明 书 CN 101897985 B 6 5/6 页 7 光部 130 固定。

27、于中间盖体 140 上部, 中间盖体 140 还通过复数个接合孔 144 和透镜部 120 及上部盖体 110 相连接。 0065 下部盖体160具有复数个贯通孔161, 贯通孔161从下部盖体160中心向外侧直径 逐渐增大, 下部盖体 160 上还具有长孔状的引出孔 163, 下部盖体 160 上部形成有用于安装 灭菌模块 150 的安装槽 165, 安装槽 165 与贯通孔 161 相连通。下部盖体 160 内环绕于安装 槽165的边缘排列有复数个接合孔164及贯通孔162, 在组装及拆卸时可以方便的使用工具 进行装配。 0066 灭菌模块 150 设置于盖体内部的安装槽 165 中, 并。

28、位于中间盖体 140 和下部盖体 160 之间位置, 灭菌模块 150 由包括下部电极板、 上部电极板、 设置于下部电极板和上部电 极板之间的切断板等在内的等离子发生装置组成, 下部电极板和上部电极板为网格形状, 切断板构成网状框架, 灭菌模块150中心还具有引出孔151。 等离子发生装置在韩国专利第 741741 号中已有详细公开, 所以在此省略对它的详细说明。灭菌模块 150 由等离子发生装 置组成, 因此可以用对人体无害的物质进行有效的杀菌及消毒。 0067 电源供应装置 170 与灭菌模块 150 相连接并露出于盖体外部, 电源供应装置 170 同时与发光部 130 相连接用于供应电源。

29、。电源供应装置 170 由电线组成, 并依次通过引出 孔 132、 引出孔 141、 引出孔 151、 引出孔 163 向下方引出, 将便携式灭菌器 100 挂置于便携 式灭菌器挂架 200 时, 由支架槽 211 支撑电源供应装置 170, 从外观上看不到电源供应装置 170, 因此, 不仅外观美观, 同时还能保护电源供应装置 170 ; 由于电线设计灵活, 所以还可 以自由调节便携式灭菌器 100 的位置, 当然电源供应装置 170 还可以由充电电池及充电终 端组成, 这时便携式灭菌器需要携带充电电池这种可以充电的配件。 0068 便携式灭菌器 100 携带方便, 可随时随地方便使用, 在。

30、使用时, 将奶瓶、 水果蔬菜 或厨房用品等各种大小不一的灭菌物放入任意容器中, 然后将便携式灭菌器 100 插入容器 中的液面以下进行杀菌, 杀菌方便容易, 且无需另设灭菌空间, 所以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灭 菌器 100 的安装空间可以大大减少。 0069 安装便携式灭菌器 100 时, 先将发光部 130 安装于中间盖体 140 上部, 而灭菌模 块 150 安装于下部盖体 160 的安装槽 165 中, 中间盖体 140 与下部盖体 160 的拱形结构连 接, 然后将透镜部120和中间盖体140拱形结构连接, 如此组装为一体的透镜部120、 发光部 130、 中间盖体 140、 灭菌模块 1。

31、50、 下部盖体 160 再与上部盖体 110 的拱形结构连接, 由此完 成便携式灭菌器 100 的组装, 并且各配件之间还可以设置密封圈。 0070 便携式灭菌器挂架 200 包括用于挂置便携式灭菌器 100 的挂架本体 211, 挂架本 体 211 包括形成挂架本体 211 的上部本体 210、 围绕于上部本体 210 侧部的中间本体 220、 设置于上部本体 210 及中间本体 220 下方的下部本体 240。当不使用便携式灭菌器 100 时, 从而可以安全保管便携式灭菌器 100 ; 在使用便携式灭菌器 100 后, 可以防止便携式灭菌器 100 中的水随处掉落, 从而提高方便性。 0。

32、071 上部本体 210 具有开口向上方的开口, 上部本体 210 开口边缘具有用于与中间本 体 220 相连接的凸缘, 上部本体 210 内壁上还设置有一安全栏 214, 安全栏 214 用于控制便 携式灭菌器100的插入深度, 当便携式灭菌器100插入到固定深度后将不能继续插入 ; 上部 本体 210 的底面设计为倾斜面, 从而可有效地将便携式灭菌器 100 的水排出, 挂架本体 211 还设置有排水口 213, 上部本体 210 的底面与排水口 213 相连通, 便携式灭菌器 100 流出的 说 明 书 CN 101897985 B 7 6/6 页 8 水可通过排水口213排出, 因此可。

33、以保持挂架本体211内部的干燥, 从而提高便携式灭菌器 100 的耐久性。上部本体 210 的侧壁还形成有用于插入电源供应装置 170 的贯通孔 212, 贯 通孔 212 设置于排水口 213 的相反面。 0072 中间本体 220 上设置有按钮部 221, 按钮部用于控制灭菌模块 150 的工作, 中间本 体 220 后方还设置有 “” 字形把手 260。 0073 下部本体240上设置有排水口241, 排水口241与上部本体210的排水口213相连 通, 下部本体 240 中还设置有控制部 230, 控制部 230 包含电源、 主板, 下部本体 240 一侧的 高度高于另一侧。 0074。

34、 下部本体240的下方还设置有电线缠绕部250, 电线缠绕部250的中心具有一向下 部本体 240 延伸的凸起, 电线缠绕部 250 围绕该凸起形成电线缠绕槽 252, 当不使用该装置 时, 可以将电线缠绕到电线缠绕部 250 中, 从而能够有效整理和保护电线。 0075 以下对本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76 如附图 10 所示, 为按照本发明便携式灭菌器组件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使用 时将便携式灭菌器 100 从便携式灭菌器挂架 200 的挂架本体 211 中取出, 放入到灶台水槽 等杀菌容器中, 然后将待灭菌物放入该灭菌容器中即可进行灭菌 ; 在便携式灭菌器 100 使 用完毕后, 从。

35、灭菌容器中取出便携式灭菌器 100, 挂置于挂架本体 211 中以达到附图 2 所示 的状态。 0077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不难看出, 本发明是一种携带方便、 安装空间小的便携式灭菌 器。 0078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 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 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 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发明精神 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涵盖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1897985 B 8 1/9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97985 B 9 2/9 页 10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97。

36、985 B 10 3/9 页 11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97985 B 11 4/9 页 12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97985 B 12 5/9 页 13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97985 B 13 6/9 页 14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97985 B 14 7/9 页 15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97985 B 15 8/9 页 16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97985 B 16 9/9 页 17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897985 B 1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