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消毒装置.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8486087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1863287.6

申请日:

20171227

公开号:

CN207370913U

公开日:

201805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L2/26,A61L2/10,A61L2/22

主分类号:

A61L2/26,A61L2/10,A61L2/22

申请人:

代冬梅

发明人:

代冬梅,王旭,刘婷婷

地址: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净月大街建国路188A号

优先权:

CN201721863287U

专利代理机构: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于晓庆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医用消毒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解决了现有消毒方式存在的消毒效率低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外壳;固定在外壳内部中间且带有多个小孔的支撑板;在支撑板中间横向设置有一输液管道;与输液管道中间相连通的上液管道;与输液管道端部通过阀门相连通的消毒液储液装置;与上液管道相连的雾化器;两端分别与上液管道和加热器相连的输热管道;安装在上液管道上端的喷射器;均匀固定在输液管道下表面的多个喷嘴,喷嘴与输液管道相连通;分别安装在外壳左侧上方和下方的上封闭门和下封闭门;设置在外壳下表面的排液口。该装置消毒效率高、成本低、结构简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医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固定在外壳(1)内部中间且带有多个小孔的支撑板(17);在支撑板(17)中间横向设置有一输液管道(26);与输液管道(26)中间相连通的上液管道(25);与输液管道(26)端部通过阀门(7)相连通的消毒液储液装置(6);与上液管道(25)相连的雾化器(23);两端分别与上液管道(25)和加热器(4)相连的输热管道(5);安装在上液管道(25)上端的喷射器(21);均匀固定在输液管道(26)下表面的多个喷嘴(16),喷嘴(16)与输液管道(26)相连通;分别安装在外壳(1)左侧上方和下方的上封闭门(18)和下封闭门(15);设置在外壳(1)下表面的排液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外壳(1)下表面四个角处的四个滚轮(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外壳(1)左侧上端的上排气孔(3)、设置在外壳(1)左侧下端的下排气孔(9)、固定在外壳(1)右侧外部下方的鼓风机(8);所述鼓风机(8)分别通过阀门与上排气孔(3)和下排气孔(9)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镜像安装的左侧倾斜板(14)和右侧倾斜板(11),所述左侧倾斜板(14)固定在外壳(1)内部下端左侧,所述右侧倾斜板(11)固定在外壳(1)内部下端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左侧倾斜板(14)和右侧倾斜板(11)中间的筛网(1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外壳(1)内部上方的温度传感器(2)和湿度传感器(19)、与温度传感器(2)和湿度传感器(19)电连接的温湿度控制系统;通过温湿度控制系统控制湿度传感器(19)对湿度进行检测、控制温度传感器(2)对温度进行监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外壳(1)上部内壁上的紫外线消毒灯安装座(24)、均匀固定在紫外线消毒灯安装座(24)上的多个紫外线消毒灯(22)、固定在外壳(1)上且位于紫外线消毒灯(22)下方的紫外线消毒灯防护网(2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医院的医生在检查的过程中,经常用到一些医疗器械,这些医疗器械如果不定期消毒,会沾染上大量细菌,不利用对病人进行检查,可能还会影响检查结果。目前,医院经常使用消毒液直接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消毒液使用量过多,而消毒速度慢,使得一般的小型医用消毒柜消毒速度跟不上医生使用的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消毒方式存在的消毒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消毒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消毒装置,包括:

外壳;

固定在外壳内部中间且带有多个小孔的支撑板;

在支撑板中间横向设置有一输液管道;

与输液管道中间相连通的上液管道;

与输液管道端部通过阀门相连通的消毒液储液装置;

与上液管道相连的雾化器;

两端分别与上液管道和加热器相连的输热管道;

安装在上液管道上端的喷射器;

均匀固定在输液管道下表面的多个喷嘴,喷嘴与输液管道相连通;

分别安装在外壳左侧上方和下方的上封闭门和下封闭门;

设置在外壳下表面的排液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在外壳下表面四个角处的四个滚轮。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左侧上端的上排气孔、设置在外壳左侧下端的下排气孔、固定在外壳右侧外部下方的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分别通过阀门与上排气孔和下排气孔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镜像安装的左侧倾斜板和右侧倾斜板,所述左侧倾斜板固定在外壳内部下端左侧,所述右侧倾斜板固定在外壳内部下端右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左侧倾斜板和右侧倾斜板中间的筛网。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在外壳内部上方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电连接的温湿度控制系统;通过温湿度控制系统控制湿度传感器对湿度进行检测、控制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监测。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在外壳上部内壁上的紫外线消毒灯安装座、均匀固定在紫外线消毒灯安装座上的多个紫外线消毒灯、固定在外壳上且位于紫外线消毒灯下方的紫外线消毒灯防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外壳内部的温湿度情况,当发现异常时,可以及时作出处理,提高消毒效率。

2、通过在外壳上设置排气口,通过鼓风机的作用将外壳内部的热空气排除,保持外壳内部干燥状态,更利于医疗器械的消毒。

3、通过在外壳底部设置倾斜板和筛网,可以保证外壳内的液体无残留,排出彻底,提高消毒效果。

4、通过设置紫外线消毒灯和消毒液储液装置,实现双重消毒作用,保证消毒效果的有效性。

5、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消毒装置消毒效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消毒容量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撑板的俯视图。

图中:1、外壳,2、温度传感器,3、上排气孔,4、加热器,5、输热管道,6、消毒液储液装置,7、阀门,8、鼓风机,9、下排气孔,10、滚轮,11、右侧倾斜板,12、排液口,13、筛网,14、左侧倾斜板,15、下封闭门,16、喷嘴,17、支撑板,18、上封闭门,19、湿度传感器,20、紫外线消毒灯防护网,21、喷射器,22、紫外线消毒灯,23、雾化器,24、紫外线消毒灯安装座,25、上液管道,26、输液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消毒装置,具体包括:外壳1、温度传感器2、上排气孔3、加热器4、输热管道5、消毒液储液装置6、阀门7、鼓风机8、下排气孔9、四个滚轮10、右侧倾斜板11、排液口12、筛网13、左侧倾斜板14、下封闭门15、喷嘴16、支撑板17、上封闭门18、湿度传感器19、紫外线消毒灯防护网20、喷射器21、多个紫外线消毒灯22、雾化器23、紫外线消毒灯安装座24、上液管道25、输液管道26、温湿度控制系统。

外壳1的下表面四个角处分别安装一个滚轮10,方便设备移动和安装。

在外壳1上部内壁上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安装座24,多个紫外线消毒灯22均匀固定在紫外线消毒灯安装座24上,用于对外壳1内部的医疗器械进行紫外线消毒;另外在紫外线消毒灯22的下方安装有紫外线消毒灯防护网20,紫外线消毒灯防护网20外围固定在外壳1上,通过紫外线消毒灯防护网20可以有效防止紫外线消毒灯22被碰撞而损坏。

在外壳1内部,靠近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9和温度传感器2,湿度传感器19和温度传感器2均与温湿度控制系统电连接,通过温湿度控制系统来控制湿度传感器19对湿度进行检测、控制温度传感器2对温度进行监测。温湿度控制系统可以采用现有FPGA芯片或者PLC,均可以实现其所要实现的功能。

在外壳1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一支撑板17,如图2所示,支撑板17上设置有多个小孔,用于漏水作用。在支撑板17中间横向设置有一输液管道26,输液管道26中间与上液管道25相连通,另一端通过阀门7与消毒液储液装置6相连,消毒液储液装置6中存储消毒液,打开阀门7后,消毒液通过输液管道26被输送至上液管道25中。另外,上液管道25中间部分还与雾化器23相连,上液管道25中的消毒液通过雾化器23的作用进行雾化;上液管道25中上部分与输热管道5相连,输热管道5端部与加热器4相连,加热器4固定在外壳1右侧外部上端,通过加热器4加热后使热量通过输热管道5输送至上液管道25中,对上液管道25中的消毒液进行加热作用。上液管道25上端安装有一喷射器21,被加热以及雾化后的消毒气体通过喷射器21向四周喷射。

如图1所示,在支撑板17的下表面设有多个喷嘴16,多个喷嘴16均匀固定在输液管道26下表面,并且喷嘴16与输液管道26相连通。

在外壳1左侧上端设置有一上排气孔3,在外壳1左侧下端设置有一下排气孔9,上排气孔3和下排气孔9均通过阀门与鼓风机8相连,鼓风机8固定在外壳1右侧外部下方。打开鼓风机8后,可以将外壳1内的热空气通过上排气孔3和下排气孔9排出外壳1,使外壳1内保持干燥。

左侧倾斜板14和右侧倾斜板11为镜像安装,左侧倾斜板14固定在外壳1内部下端左侧,右侧倾斜板11固定在外壳1内部下端右侧。在左侧倾斜板14和右侧倾斜板11中间安装有一筛网13。当外壳1内部的水分落入到左侧倾斜板14和右侧倾斜板11上时,由于两个板均为倾斜设置,所以液体很容易沿着斜面流向筛网13,筛网13为带有空隙的结构,液体通过筛网13渗透到底部,通过排液口12排出。在外壳1下表面中心设置有一排液口12,排液口12位于筛网13正下方,用于排出外壳1内部用过后多余液体(包括水分和消毒液)。

在外壳1的左侧上方安装有一上封闭门18,在外壳1的左侧下方安装有一下封闭门15。当打开上封闭门18时,将医疗器械放置在支撑板17上,打开温度传感器2、加热器4、消毒液储液装置6、阀门7、湿度传感器19、雾化器23、紫外线消毒灯22,开始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当医疗器械较多时,可以打开下封闭门15,将医疗器械放置在筛网13以及左侧倾斜板14和右侧倾斜板11上,同时打开喷嘴16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医用消毒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医用消毒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医用消毒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医用消毒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医用消毒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863287.6 (22)申请日 2017.12.27 (73)专利权人 代冬梅 地址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净月大 街建国路188A号 (72)发明人 代冬梅 王旭 刘婷婷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22214 代理人 于晓庆 (51)Int.Cl. A61L 2/26(2006.01) A61L 2/10(2006.01) A61L 2/2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医用消毒装置 (57)摘要 一种医用。

2、消毒装置, 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解 决了现有消毒方式存在的消毒效率低的问题。 该 装置包括: 外壳; 固定在外壳内部中间且带有多 个小孔的支撑板; 在支撑板中间横向设置有一输 液管道; 与输液管道中间相连通的上液管道; 与 输液管道端部通过阀门相连通的消毒液储液装 置; 与上液管道相连的雾化器; 两端分别与上液 管道和加热器相连的输热管道; 安装在上液管道 上端的喷射器; 均匀固定在输液管道下表面的多 个喷嘴, 喷嘴与输液管道相连通; 分别安装在外 壳左侧上方和下方的上封闭门和下封闭门; 设置 在外壳下表面的排液口。 该装置消毒效率高、 成 本低、 结构简单。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

3、2页 CN 207370913 U 2018.05.18 CN 207370913 U 1.一种医用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外壳(1); 固定在外壳(1)内部中间且带有多个小孔的支撑板(17); 在支撑板(17)中间横向设置有一输液管道(26); 与输液管道(26)中间相连通的上液管道(25); 与输液管道(26)端部通过阀门(7)相连通的消毒液储液装置(6); 与上液管道(25)相连的雾化器(23); 两端分别与上液管道(25)和加热器(4)相连的输热管道(5); 安装在上液管道(25)上端的喷射器(21); 均匀固定在输液管道(26)下表面的多个喷嘴(16), 喷嘴(16)与输液。

4、管道(26)相连通; 分别安装在外壳(1)左侧上方和下方的上封闭门(18)和下封闭门(15); 设置在外壳(1)下表面的排液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安装在外壳(1)下表 面四个角处的四个滚轮(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设置在外壳(1)左侧 上端的上排气孔(3)、 设置在外壳(1)左侧下端的下排气孔(9)、 固定在外壳(1)右侧外部下 方的鼓风机(8); 所述鼓风机(8)分别通过阀门与上排气孔(3)和下排气孔(9)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5、 镜像安装的左侧倾 斜板(14)和右侧倾斜板(11), 所述左侧倾斜板(14)固定在外壳(1)内部下端左侧, 所述右侧 倾斜板(11)固定在外壳(1)内部下端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设置在左侧倾斜板 (14)和右侧倾斜板(11)中间的筛网(1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固定在外壳(1)内部 上方的温度传感器(2)和湿度传感器(19)、 与温度传感器(2)和湿度传感器(19)电连接的温 湿度控制系统; 通过温湿度控制系统控制湿度传感器(19)对湿度进行检测、 控制温度传感 器(2)对温度进行监测。。

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消毒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固定在外壳(1)上部 内壁上的紫外线消毒灯安装座(24)、 均匀固定在紫外线消毒灯安装座(24)上的多个紫外线 消毒灯(22)、 固定在外壳(1)上且位于紫外线消毒灯(22)下方的紫外线消毒灯防护网(20)。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370913 U 2 一种医用消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医院的医生在检查的过程中, 经常用到一些医疗器械, 这些医疗器械如果不定期 消毒, 会沾染上大量细菌, 不利用对病人进行检查, 可。

7、能还会影响检查结果。 目前, 医院经常 使用消毒液直接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 消毒液使用量过多, 而消毒速度慢, 使得一般的小型 医用消毒柜消毒速度跟不上医生使用的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解决现有消毒方式存在的消毒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消毒 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消毒装置, 包括: 0006 外壳; 0007 固定在外壳内部中间且带有多个小孔的支撑板; 0008 在支撑板中间横向设置有一输液管道; 0009 与输液管道中间相连通的上液管道; 0010 与输液管道端部通过阀门相连通的消毒液储液装置。

8、; 0011 与上液管道相连的雾化器; 0012 两端分别与上液管道和加热器相连的输热管道; 0013 安装在上液管道上端的喷射器; 0014 均匀固定在输液管道下表面的多个喷嘴, 喷嘴与输液管道相连通; 0015 分别安装在外壳左侧上方和下方的上封闭门和下封闭门; 0016 设置在外壳下表面的排液口。 0017 进一步的, 还包括: 安装在外壳下表面四个角处的四个滚轮。 0018 进一步的, 还包括: 设置在外壳左侧上端的上排气孔、 设置在外壳左侧下端的下排 气孔、 固定在外壳右侧外部下方的鼓风机; 所述鼓风机分别通过阀门与上排气孔和下排气 孔相连。 0019 进一步的, 还包括: 镜像安装。

9、的左侧倾斜板和右侧倾斜板, 所述左侧倾斜板固定在 外壳内部下端左侧, 所述右侧倾斜板固定在外壳内部下端右侧。 0020 进一步的, 还包括: 设置在左侧倾斜板和右侧倾斜板中间的筛网。 0021 进一步的, 还包括: 固定在外壳内部上方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与温度传感 器和湿度传感器电连接的温湿度控制系统; 通过温湿度控制系统控制湿度传感器对湿度进 行检测、 控制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监测。 0022 进一步的, 还包括: 固定在外壳上部内壁上的紫外线消毒灯安装座、 均匀固定在紫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370913 U 3 外线消毒灯安装座上的多个紫外线消毒灯、 固定在外壳。

10、上且位于紫外线消毒灯下方的紫外 线消毒灯防护网。 002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4 1、 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外壳内部的温湿度情况, 当发现异 常时, 可以及时作出处理, 提高消毒效率。 0025 2、 通过在外壳上设置排气口, 通过鼓风机的作用将外壳内部的热空气排除, 保持 外壳内部干燥状态, 更利于医疗器械的消毒。 0026 3、 通过在外壳底部设置倾斜板和筛网, 可以保证外壳内的液体无残留, 排出彻底, 提高消毒效果。 0027 4、 通过设置紫外线消毒灯和消毒液储液装置, 实现双重消毒作用, 保证消毒效果 的有效性。 0028 5、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消毒装。

11、置消毒效率高, 结构简单, 成本低, 使用方便, 消毒容 量大。 附图说明 002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为支撑板的俯视图。 0031 图中: 1、 外壳, 2、 温度传感器, 3、 上排气孔, 4、 加热器, 5、 输热管道, 6、 消毒液储液 装置, 7、 阀门, 8、 鼓风机, 9、 下排气孔, 10、 滚轮, 11、 右侧倾斜板, 12、 排液口, 13、 筛网, 14、 左 侧倾斜板, 15、 下封闭门, 16、 喷嘴, 17、 支撑板, 18、 上封闭门, 19、 湿度传感器, 20、 紫外线消 毒灯防护网, 21、 喷射器, 22、 紫。

12、外线消毒灯, 23、 雾化器, 24、 紫外线消毒灯安装座, 25、 上液 管道, 26、 输液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消毒装置, 具体包括: 外壳1、 温度传感器2、 上 排气孔3、 加热器4、 输热管道5、 消毒液储液装置6、 阀门7、 鼓风机8、 下排气孔9、 四个滚轮10、 右侧倾斜板11、 排液口12、 筛网13、 左侧倾斜板14、 下封闭门15、 喷嘴16、 支撑板17、 上封闭门 18、 湿度传感器19、 紫外线消毒灯防护网20、 喷射器21、 多个紫外线消毒灯22、 雾化器23、 紫。

13、 外线消毒灯安装座24、 上液管道25、 输液管道26、 温湿度控制系统。 0034 外壳1的下表面四个角处分别安装一个滚轮10, 方便设备移动和安装。 0035 在外壳1上部内壁上设置有紫外线消毒灯安装座24, 多个紫外线消毒灯22均匀固 定在紫外线消毒灯安装座24上, 用于对外壳1内部的医疗器械进行紫外线消毒; 另外在紫外 线消毒灯22的下方安装有紫外线消毒灯防护网20, 紫外线消毒灯防护网20外围固定在外壳 1上, 通过紫外线消毒灯防护网20可以有效防止紫外线消毒灯22被碰撞而损坏。 0036 在外壳1内部, 靠近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9和温度传感器2, 湿度传感 器19和温度传。

14、感器2均与温湿度控制系统电连接, 通过温湿度控制系统来控制湿度传感器 19对湿度进行检测、 控制温度传感器2对温度进行监测。 温湿度控制系统可以采用现有FPGA 芯片或者PLC, 均可以实现其所要实现的功能。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370913 U 4 0037 在外壳1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一支撑板17, 如图2所示, 支撑板17上设置有多个小 孔, 用于漏水作用。 在支撑板17中间横向设置有一输液管道26, 输液管道26中间与上液管道 25相连通, 另一端通过阀门7与消毒液储液装置6相连, 消毒液储液装置6中存储消毒液, 打 开阀门7后, 消毒液通过输液管道26被输送至上液管。

15、道25中。 另外, 上液管道25中间部分还 与雾化器23相连, 上液管道25中的消毒液通过雾化器23的作用进行雾化; 上液管道25中上 部分与输热管道5相连, 输热管道5端部与加热器4相连, 加热器4固定在外壳1右侧外部上 端, 通过加热器4加热后使热量通过输热管道5输送至上液管道25中, 对上液管道25中的消 毒液进行加热作用。 上液管道25上端安装有一喷射器21, 被加热以及雾化后的消毒气体通 过喷射器21向四周喷射。 0038 如图1所示, 在支撑板17的下表面设有多个喷嘴16, 多个喷嘴16均匀固定在输液管 道26下表面, 并且喷嘴16与输液管道26相连通。 0039 在外壳1左侧上端。

16、设置有一上排气孔3, 在外壳1左侧下端设置有一下排气孔9, 上 排气孔3和下排气孔9均通过阀门与鼓风机8相连, 鼓风机8固定在外壳1右侧外部下方。 打开 鼓风机8后, 可以将外壳1内的热空气通过上排气孔3和下排气孔9排出外壳1, 使外壳1内保 持干燥。 0040 左侧倾斜板14和右侧倾斜板11为镜像安装, 左侧倾斜板14固定在外壳1内部下端 左侧, 右侧倾斜板11固定在外壳1内部下端右侧。 在左侧倾斜板14和右侧倾斜板11中间安装 有一筛网13。 当外壳1内部的水分落入到左侧倾斜板14和右侧倾斜板11上时, 由于两个板均 为倾斜设置, 所以液体很容易沿着斜面流向筛网13, 筛网13为带有空隙的。

17、结构, 液体通过筛 网13渗透到底部, 通过排液口12排出。 在外壳1下表面中心设置有一排液口12, 排液口12位 于筛网13正下方, 用于排出外壳1内部用过后多余液体(包括水分和消毒液)。 0041 在外壳1的左侧上方安装有一上封闭门18, 在外壳1的左侧下方安装有一下封闭门 15。 当打开上封闭门18时, 将医疗器械放置在支撑板17上, 打开温度传感器2、 加热器4、 消毒 液储液装置6、 阀门7、 湿度传感器19、 雾化器23、 紫外线消毒灯22, 开始对医疗器械进行消 毒。 当医疗器械较多时, 可以打开下封闭门15, 将医疗器械放置在筛网13以及左侧倾斜板14 和右侧倾斜板11上, 同时打开喷嘴16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作用。 004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 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370913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7370913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7370913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