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消毒灭菌设备的蒸汽发生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消毒灭菌设备的蒸汽发生皿.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10393832.3 (22)申请日 2016.06.06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85404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8.17 (73)专利权人 宁波市鄞州莱富医疗科技有限公 司 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街镇 横街村 (72)发明人 鲁立辉 沈远业 郑科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代理人 李迎春 (51)Int.Cl. A61L 2/07(2006.01) 。
2、A61L 2/26(2006.01) (56)对比文件 DE 10200414 A1,2003.07.17, CN 204062974 U,2014.12.31, CN 2893428 Y,2007.04.25, EP 1487503 B1,2007.09.05, CN 2111061 U,1992.07.29, CN 202961243 U,2013.06.05, CN 204072828 U,2015.01.07, CN 205832211 U,2016.12.28, 审查员 郭茜 (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消毒灭菌设备的蒸汽发生皿 (57)摘要 一种用于消毒灭菌设备的蒸汽发生皿, 它包 。
3、括用于连通消毒灭菌设备的水箱和灭菌室的发 生皿本体, 发生皿本体上设有进水口 (3) 和出气 口 (4) , 所述发生皿本体包括上盖 (1) 和底板 (2) , 底板 (2) 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存放液体的加热槽 (5) , 第一个加热槽 (5) 与进水口 (3) 连通, 最后一 个加热槽 (5) 与出气口 (4) 连通, 加热槽 (5) 依次 顺序排布, 二个相邻的加热槽 (5) 之间通过连接 槽 (7) 连通, 连接槽 (7) 的深度小于加热槽 (5) 的 深度; 底板 (2) 下部设有加热管 (8) 。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105854042 B 2018.05.29。
4、 CN 105854042 B 1.一种用于消毒灭菌设备的蒸汽发生皿, 它包括用于连通消毒灭菌设备的水箱和灭菌 室的发生皿本体, 发生皿本体上设有进水口(3)和出气口(4),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生皿本体 包括上盖(1)和底板(2), 底板(2)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存放液体的加热槽(5), 第一个加热槽 (5)与进水口(3)连通, 最后一个加热槽(5)与出气口(4)连通, 加热槽(5)依次顺序排布, 二 个相邻的加热槽(5)之间通过连接槽(7)连通, 连接槽(7)的深度小于加热槽(5)的深度; 底 板(2)下部设有加热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毒灭菌设备的蒸汽发生皿, 其特征在。
5、于: 所述进水 口(3)位于上盖(1)下表面, 当上盖(1)与底板(2)连接后, 进水口(3)与第一个加热槽(5)上 下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毒灭菌设备的蒸汽发生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 (2)上表面靠近最后一个加热槽(5)的一端设有集气缓冲槽(9), 集气缓冲槽(9)与出气口 (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消毒灭菌设备的蒸汽发生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气 口(4)位于上盖(1)下表面对应集气缓冲槽(9)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消毒灭菌设备的蒸汽发生皿,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 (1)下表面位于出气口(4)的位置处还设有与集气缓冲槽。
6、(9)对应配合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毒灭菌设备的蒸汽发生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 (2)上表面位于加热槽(5)外侧沿周向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垫的密封槽(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毒灭菌设备的蒸汽发生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 槽(5)呈矩形结构均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消毒灭菌设备的蒸汽发生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 槽(5)呈 “S” 型均布。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854042 B 2 一种用于消毒灭菌设备的蒸汽发生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消毒灭菌设备, 具体讲是一种用于消毒灭菌设备的蒸汽发生皿。。
7、 背景技术 0002 蒸汽发生皿是一种用于将水箱内的水加热成水蒸气并将该水蒸气传输到消毒灭 菌设备的灭菌室内对物品进行消毒的器具, 蒸汽发生皿通过安装在蒸汽发生皿上的加热管 进行加热, 现有的蒸汽发生皿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上述蒸汽发生皿内仅设有一个用于存放 水的容腔, 容腔通过连接管分别与水箱和灭菌室连通, 加热管位于容腔的下部, 这种结构使 得蒸汽发生皿在加热水的过程中容易将水蒸气和未充分加热的液态水一起传输到灭菌室 内, 从而使得灭菌室在消毒的过程中存在液态水, 不仅延长了消毒的时间, 导致效率低, 且 可能导致物品消毒不完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只允。
8、许水蒸气进入灭菌室内的用于消毒灭 菌设备的蒸汽发生皿。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消毒灭菌 设备的蒸汽发生皿, 它包括用于连通消毒灭菌设备的水箱和灭菌室的发生皿本体, 发生皿 本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气口, 所述发生皿本体包括上盖和底板, 底板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存 放液体的加热槽, 第一个加热槽与进水口连通, 最后一个加热槽与出气口连通, 加热槽依次 顺序排布, 二个相邻的加热槽之间通过连接槽连通, 连接槽的深度小于加热槽的深度; 底板 下部设有加热管。 0005 作为优选, 所述进水口位于上盖下表面, 当上盖与底板连接后, 进水口与第一个加 热槽上。
9、下重合。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底板上表面靠近最后一个加热槽的一端设有集气缓冲槽, 集气缓 冲槽与出气口连通。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出气口位于上盖下表面对应集气缓冲槽的位置处。 0008 作为优选, 所述上盖下表面位于出气口的位置处还设有与集气缓冲槽对应配合的 凹槽。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底板上表面位于加热槽外侧沿周向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垫的密封 槽。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加热槽呈矩形结构均布。 0011 作为优选, 所述加热槽呈 “S” 型均布。 0012 采用上述结构,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是: 通过连接槽连通相邻的两个加热槽, 且连 接槽的深度小于加热槽的深度, 由于从进。
10、水口进入的水沉在加热槽底部, 在加热管加热的 作用下, 液态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并经过连接槽不断从一个加热槽流通到另一个加热槽, 在 经过足够数量的加热槽后, 使得最后只剩下水蒸气进入出气口并进入灭菌设备的灭菌室内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5854042 B 3 对物品进行消毒, 由于不含液态水, 使得灭菌室内的温度高, 从而降低了消毒的时间, 提高 的工作效率, 且使得对物品的消毒完全; 本发明将若干个依次顺序排列的加热槽代替现有 技术一个整体的腔体, 使得液态水逐步被完全加热成水蒸气, 解决了目前技术存在的缺陷; 加热槽依次顺序排列, 且每一个加热槽只跟其前后相邻的二个加热槽连通。
11、; 进水口位于上 盖下表面并与第一个加热槽连通, 结构简单, 进水比较方便; 集气缓冲槽用于对加热后待进 入灭菌室内的水蒸气进行缓冲, 防止进入灭菌室内的水蒸气速度过快而导致因压力太大、 温度过高而导致器械损坏, 提高了使用寿命; 水蒸气在加热后上浮, 将出气口设在上盖下表 面可进一步防止液态水进入灭菌室; 加热槽呈 “S” 型排布, 使得在相应空间内可排布足够数 量加热槽, 从而保证液态水被完全加热成水蒸气, 从而防止液态水进入灭菌室, 保证了灭菌 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消毒灭菌设备的蒸汽发生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消毒灭菌设备的蒸汽发。
12、生皿的底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消毒灭菌设备的蒸汽发生皿的上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消毒灭菌设备的蒸汽发生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如图所示: 1-上盖, 2-底板, 3-进水口, 4-出气口, 5-加热槽, 7-连接槽, 8-加热管, 9-集气缓冲槽, 10-密封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9 在本发明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上” 、“下” 、“内” 、“外” 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 系是基于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或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必须具 有的特定的方。
13、位。 0020 如图1至图4所示, 一种用于消毒灭菌设备的蒸汽发生皿, 它包括用于连通消毒灭 菌设备的水箱和灭菌室的发生皿本体, 发生皿本体上设有进水口3和出气口4, 所述发生皿 本体包括上盖1和底板2, 底板2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存放液体的加热槽5, 第一个加热槽5与进 水口3连通, 最后一个加热槽5与出气口4连通, 加热槽5依次顺序排布, 二个相邻的加热槽5 之间通过连接槽7连通, 连接槽7的深度小于加热槽5的深度; 底板2下部设有加热管8。 0021 所述进水口3位于上盖1下表面, 当上盖1与底板2连接后, 进水口3与第一个加热槽 5上下重合。 0022 所述底板2上表面靠近最后一个加热槽5。
14、的一端设有集气缓冲槽9, 集气缓冲槽9与 出气口4连通。 0023 所述出气口4位于上盖1下表面对应集气缓冲槽9的位置处。 0024 所述上盖1下表面位于出气口4的位置处还设有与集气缓冲槽9对应配合的凹槽。 0025 所述底板2上表面位于加热槽5外侧沿周向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垫的密封槽10。 0026 所述加热槽5呈矩形结构均布。 0027 所述加热槽5呈 “S” 型均布。 0028 通过连接槽7连通相邻的两个加热槽5, 且连接槽7的深度小于加热槽5的深度, 由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5854042 B 4 于从进水口3进入的水沉在加热槽5底部, 在加热管8加热的作用下, 液态水加。
15、热变成水蒸气 并经过连接槽7不断从一个加热槽5流通到另一个加热槽5, 在经过足够数量的加热槽5后, 使得最后只剩下水蒸气进入出气口4并进入灭菌设备的灭菌室内对物品进行消毒, 由于不 含液态水, 使得灭菌室内的温度高, 从而降低了消毒的时间, 提高的工作效率, 且使得对物 品的消毒完全; 本发明将若干个依次顺序排列的加热槽5代替现有技术一个整体的腔体, 使 得液态水逐步被完全加热成水蒸气, 解决了目前技术存在的缺陷; 加热槽5依次顺序排列, 且每一个加热槽5只跟其前后相邻的二个加热槽5连通; 进水口3位于上盖1下表面并与第一 个加热槽5连通, 结构简单, 进水比较方便; 集气缓冲槽7用于对加热后。
16、待进入灭菌室内的水 蒸气进行缓冲, 防止进入灭菌室内的水蒸气速度过快而导致因压力太大、 温度过高而导致 器械损坏, 提高了使用寿命; 水蒸气在加热后上浮, 将出气口4设在上盖1下表面可进一步防 止液态水进入灭菌室; 加热槽5呈 “S” 型排布, 使得在相应空间内可排布足够数量加热槽, 从 而保证液态水被完全加热成水蒸气, 从而防止液态水进入灭菌室, 保证了灭菌的效果。 0029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 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 附图中所示的也 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 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 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受其启示, 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 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 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 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5854042 B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6 CN 105854042 B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7 CN 105854042 B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8 CN 105854042 B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9 CN 105854042 B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