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引导骨组织再生的骨修复材料.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8485934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7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17710.0

申请日:

20111214

公开号:

CN103157140A

公开日:

2013061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L27/44,A61L27/36,A61L27/24,A61L27/22,A61L27/20

主分类号:

A61L27/44,A61L27/36,A61L27/24,A61L27/22,A61L27/20

申请人:

西安瑞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叶芳

地址: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一路1号汇鑫IBC大厦B座2401室

优先权:

CN201110417710A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李文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可引导骨组织再生的骨修复材料,该材料为不同粒径的煅烧骨粉与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材料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煅烧骨粉的颗粒大小范围为0.1-2mm;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材料选自胶原、甲壳素、壳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藻酸钙、纤维蛋白、弹性蛋白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骨修复材料具有明显的引导骨愈合的作用及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强度、易于塑形且来源丰富,解决了人工合成材料在孔隙率、孔隙交通、孔隙大小等方面的制作题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引导骨组织再生的骨修复材料,该材料为不同粒径的煅烧骨粉与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材料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煅烧骨粉的颗粒大小范围为0.1-2mm;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材料选自胶原、甲壳素、壳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藻酸钙、纤维蛋白、弹性蛋白的一种或多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材料用0.1%(v/v)乙酸配制成适当浓度的0.05%(w/v)的溶液,用NaHCO调PH值至中性后加入0.1-2mm直径范围的煅烧骨粉;2)50-80℃水浴4-8小时,1500转/秒离心6分钟,弃上清,取沉淀物; 3)将沉淀物真空抽干,紫外线下照射30-60分钟,期间多次翻转颗粒;4)环氧乙烷熏蒸,消毒得骨修复材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组织工程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引导骨组织再生的骨修复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逐渐加快,造成骨缺损的疾病有上升的趋势。由于外伤、炎症、骨肿瘤摘除等各种病变治疗造成的骨缺损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

骨缺损达到一定面积后不能骨性愈合,一直是骨科修复领域中的难题。而植骨术是治疗骨缺损的最有效措施,关于骨移植生物替代材料的研究是骨科长期以来的重点研究课题。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尝试了各种不同的修复材料,利用组织工程学原理解决临床骨折、骨缺损及关节融合等治疗问题已成为骨科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中,寻找理想的细胞外基质材料或载体材料是组织工程顺利发展的关键。目前骨组织工程中采用的支架材料种类繁多,虽各有优点,但均有无法克服的不足,因而限制了材料的发展。煅烧骨是拥有天然骨小梁结构和骨无机物晶体结构的生物材料,其作为引导骨组织再生术的支架材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结构式同羟基磷灰石,有一定的硬度和强度、易于塑形且来源丰富,解决了人工合成材料在孔隙率、孔隙交通、孔隙大小等方面的制作难题。而且煅烧骨粉在制备的过程中经过了一定的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并经过高温煅烧,消除了抗原性,解决了生物相容性的问题。但单纯的煅烧骨粉作为骨修复材料尚存在一定的缺陷,是因为它只有骨引导作用,不具有骨诱导作用。生物高分子材料中的胶原是脊椎动物的主要结构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作为组织的支持物,赋与组织以张力。此外,胶原分子及其纤维在生物的发育、生长、细胞 分化及粘附、运动、化学趋向以及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等均起着重要作用。胶原不仅为细胞提供支持保护作用,而且与细胞的粘附、生长、表型表达均有密切关系。胶原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完全的生物降解性,而免疫抗原性很低。因此,近年来被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材料应用于临床软组织整形、止血、细胞生长的支持物、神经再生的管道、创面覆盖和保护角膜的材料。胶原纤维,不仅起支架作用,还影响着细胞的增殖与分化、骨质的形成与吸收以及骨基质矿化等,机体通过胶原的合成和改建使骨折修复得以完成和完善。其它高分子可降解材料主要有聚羟乙酸(PGA)、聚乳酸(PLA)聚乳酸/聚羟乙酸共聚物(PLGA或PGA/PLLA)、甲壳素、壳聚糖、透明质酸(HA)、藻酸钙凝胶、硫酸软骨素、聚氧乙烯水凝胶等,均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骨修复材料,以克服现有人工合成材料硬度、强度和塑型性方面的不足,以及人工合成材料在孔隙率、空隙大小等方面的制作难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引导骨组织再生的骨修复材料,该材料为不同粒径的煅烧骨粉与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材料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煅烧骨粉的颗粒大小范围为0.1-2mm;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材料选自胶原、甲壳素、壳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藻酸钙、纤维蛋白、弹性蛋白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材料用0.1%(v/v)乙酸配制成适当浓度的0.05%(w/v)的溶液,用NaHCO3调PH值至中性后加入0.1-2mm直径范围的煅烧骨粉;

2)50-80℃水浴4-8小时,1500转/秒离心6分钟,弃上清,取沉淀物; 

3)将沉淀物真空抽干,紫外线下照射30-60分钟,期间多次翻转颗粒;

4)环氧乙烷熏蒸,消毒得骨修复材料。

本发明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方法所制备的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且其主要成分骨粉材料是经过高温煅烧的纯无机物质,不存在任何抗原物质。扫描电镜照片结果显示,骨粉保留了天然骨的多孔结构及骨小梁,与人体骨结构相似、内表面积大、孔隙间相互交通,有利于成骨细胞的粘附与生长,有利于纤维及血管长入。另外骨粉塑形能力强,可根据原来骨的形态塑形,可操作性好。生物高分子材料中的胶原能促进成骨细胞粘附、增殖和分化,增强其成骨能力。但其最大的缺点是缺乏一定的机械强度,难以单独用作成骨细胞培养基质材料。本研究用胶原等高分子材料将煅烧骨粉进行包裹,制成骨修复材料,此骨修复材料兼具煅烧骨粉与高分子材料的优点,可达到较好的骨修复效果。

将从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来的成骨细胞与本发明的骨修复材料共同培养后,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骨修复材料表面有大量的成骨细胞吸附,生长状态良好,形态正常,数量较多,且与骨结合较紧密。这说明本实验研制的骨修复材料不仅生物相容好,可做为骨缺损修复支架,也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的载体使用。

动物成骨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骨修复材料具有较好的引导成骨作用,而且在成骨完全时,此材料完全降解,不形成占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取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材料胶原、壳聚糖、纤维蛋白,用0.1%(v/v)乙酸配制成适当浓度的0.05%(w/v)的溶液,用NaHCO3调PH值至中性后加入0.1-2mm直径范围的煅烧骨粉;50℃水浴8小时,1500转/秒离心6分钟,弃上清,取沉淀物;将沉淀物真空抽干,紫外线下照射30分钟,期间多次翻转颗粒;环氧乙烷熏蒸,消毒得骨修复材料。

实施例2

取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材料胶原、甲壳素、藻酸钙、纤维蛋白、弹性蛋白用0.1%(v/v)乙酸配制成适当浓度的0.05%(w/v)的溶液,用NaHCO3调PH值至中性后加入0.1-2mm直径范围的煅烧骨粉;60℃水浴6小时,1500转/秒离心6分钟,弃上清,取沉淀物;将沉淀物真空抽干,紫外线下照射45分钟,期间多次翻转颗粒;环氧乙烷熏蒸,消毒得骨修复材料。

实施例3

取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材料胶原、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藻酸钙、弹性蛋白用0.1%(v/v)乙酸配制成适当浓度的0.05%(w/v)的溶液,用NaHCO3调PH值至中性后加入0.1-2mm直径范围的煅烧骨粉; 80℃水浴4小时,1500转/秒离心6分钟,弃上清,取沉淀物将沉淀物真空抽干,紫外线下照射60分钟,期间多次翻转颗粒;环氧乙烷熏蒸,消毒得骨修复材料。

一种可引导骨组织再生的骨修复材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可引导骨组织再生的骨修复材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可引导骨组织再生的骨修复材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可引导骨组织再生的骨修复材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引导骨组织再生的骨修复材料.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5714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9 CN 103157140 A *CN103157140A* (21)申请号 201110417710.0 (22)申请日 2011.12.14 A61L 27/44(2006.01) A61L 27/36(2006.01) A61L 27/24(2006.01) A61L 27/22(2006.01) A61L 27/20(2006.01) (71)申请人 西安瑞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一路 1 号汇鑫 IBC 大厦 B 座 2401 室 (72)发明人 孙叶芳 (。

2、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61202 代理人 李文义 (54) 发明名称 一种可引导骨组织再生的骨修复材料 (57) 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可引导骨组织再生的骨修 复材料, 该材料为不同粒径的煅烧骨粉与生物可 吸收高分子材料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煅烧骨 粉的颗粒大小范围为 0.1-2mm ; 生物可吸收高分 子材料选自胶原、 甲壳素、 壳聚糖、 透明质酸、 硫酸 软骨素、 藻酸钙、 纤维蛋白、 弹性蛋白的一种或多 种。本发明骨修复材料具有明显的引导骨愈合 的作用及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且具有一定的硬度 和强度、 易于塑形且来源丰富, 解决了人工合成材 料在孔隙率、。

3、 孔隙交通、 孔隙大小等方面的制作题 难。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57140 A CN 103157140 A *CN103157140A* 1/1 页 2 1. 一种可引导骨组织再生的骨修复材料, 该材料为不同粒径的煅烧骨粉与生物可吸收 高分子材料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煅烧骨粉的颗粒大小范围为 0.1-2mm ; 生物可吸收高分 子材料选自胶原、 甲壳素、 壳聚糖、 透明质酸、 硫酸软骨素、 藻酸钙、 纤维蛋白、 弹性蛋白的一 。

4、种或多种。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1) 取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材料用 0.1%(v/v) 乙酸配制成适当浓度的 0.05%(w/v) 的溶 液, 用 NaHCO3调 PH 值至中性后加入 0.1-2mm 直径范围的煅烧骨粉 ; 2) 50-80水浴 4-8 小时, 1500 转 / 秒离心 6 分钟, 弃上清, 取沉淀物 ; 3) 将沉淀物真空抽干, 紫外线下照射 30-60 分钟, 期间多次翻转颗粒 ; 4) 环氧乙烷熏蒸, 消毒得骨修复材料。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57140 A 2 1/3 页 3 一种可引导骨组织再生的骨修。

5、复材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组织工程学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可引导骨组织再生的骨修复材 料。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节奏逐渐加快, 造成骨缺损的疾病有 上升的趋势。 由于外伤、 炎症、 骨肿瘤摘除等各种病变治疗造成的骨缺损是临床上经常遇到 的问题。 0003 骨缺损达到一定面积后不能骨性愈合, 一直是骨科修复领域中的难题。而植骨术 是治疗骨缺损的最有效措施, 关于骨移植生物替代材料的研究是骨科长期以来的重点研究 课题。几个世纪以来, 人们尝试了各种不同的修复材料, 利用组织工程学原理解决临床骨 折、 骨缺损及关节融合等治疗问题已成为骨科研究的一。

6、个热点, 其中, 寻找理想的细胞外基 质材料或载体材料是组织工程顺利发展的关键。 目前骨组织工程中采用的支架材料种类繁 多, 虽各有优点, 但均有无法克服的不足, 因而限制了材料的发展。煅烧骨是拥有天然骨小 梁结构和骨无机物晶体结构的生物材料, 其作为引导骨组织再生术的支架材料, 越来越引 起人们的重视。其结构式同羟基磷灰石, 有一定的硬度和强度、 易于塑形且来源丰富, 解决 了人工合成材料在孔隙率、 孔隙交通、 孔隙大小等方面的制作难题。 而且煅烧骨粉在制备的 过程中经过了一定的物理化学方法处理, 并经过高温煅烧, 消除了抗原性, 解决了生物相容 性的问题。但单纯的煅烧骨粉作为骨修复材料尚存。

7、在一定的缺陷, 是因为它只有骨引导作 用, 不具有骨诱导作用。 生物高分子材料中的胶原是脊椎动物的主要结构蛋白, 其主要功能 是作为组织的支持物, 赋与组织以张力。 此外, 胶原分子及其纤维在生物的发育、 生长、 细胞 分化及粘附、 运动、 化学趋向以及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等均起着重要作用。 胶原不仅为细胞提 供支持保护作用, 而且与细胞的粘附、 生长、 表型表达均有密切关系。胶原有良好的生物相 容性和完全的生物降解性, 而免疫抗原性很低。 因此, 近年来被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材料应用 于临床软组织整形、 止血、 细胞生长的支持物、 神经再生的管道、 创面覆盖和保护角膜的材 料。胶原纤维, 不仅起支架。

8、作用, 还影响着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骨质的形成与吸收以及骨基 质矿化等, 机体通过胶原的合成和改建使骨折修复得以完成和完善。其它高分子可降解材 料主要有聚羟乙酸 (PGA)、 聚乳酸 (PLA) 聚乳酸 / 聚羟乙酸共聚物 (PLGA 或 PGA/PLLA) 、 甲壳 素、 壳聚糖、 透明质酸 (HA) 、 藻酸钙凝胶、 硫酸软骨素、 聚氧乙烯水凝胶等, 均具有很好的生 物相容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骨修复材料, 以克服现有人工合成材料硬度、 强度和 塑型性方面的不足, 以及人工合成材料在孔隙率、 空隙大小等方面的制作难题。 0005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

9、种可引导骨组织再生的骨修复材料, 该材料为不同粒径的煅烧骨粉与生物可吸收高 说 明 书 CN 103157140 A 3 2/3 页 4 分子材料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煅烧骨粉的颗粒大小范围为 0.1-2mm ; 生物可吸收高分子 材料选自胶原、 甲壳素、 壳聚糖、 透明质酸、 硫酸软骨素、 藻酸钙、 纤维蛋白、 弹性蛋白的一种 或多种。 0006 所述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1) 取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材料用 0.1%(v/v) 乙酸配制成适当浓度的 0.05%(w/v) 的溶 液, 用 NaHCO3调 PH 值至中性后加入 0.1-2mm 直径范围的煅烧骨粉 。

10、; 2) 50-80水浴 4-8 小时, 1500 转 / 秒离心 6 分钟, 弃上清, 取沉淀物 ; 3) 将沉淀物真空抽干, 紫外线下照射 30-60 分钟, 期间多次翻转颗粒 ; 4) 环氧乙烷熏蒸, 消毒得骨修复材料。 0007 本发明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方法所制备的骨修复 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 且其主要成分骨粉材料是经过高温煅烧的纯无机物质, 不存在 任何抗原物质。 扫描电镜照片结果显示, 骨粉保留了天然骨的多孔结构及骨小梁, 与人体骨 结构相似、 内表面积大、 孔隙间相互交通, 有利于成骨细胞的粘附与生长, 有。

11、利于纤维及血 管长入。另外骨粉塑形能力强, 可根据原来骨的形态塑形, 可操作性好。生物高分子材料中 的胶原能促进成骨细胞粘附、 增殖和分化, 增强其成骨能力。 但其最大的缺点是缺乏一定的 机械强度, 难以单独用作成骨细胞培养基质材料。本研究用胶原等高分子材料将煅烧骨粉 进行包裹, 制成骨修复材料, 此骨修复材料兼具煅烧骨粉与高分子材料的优点, 可达到较好 的骨修复效果。 0008 将从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来的成骨细胞与本发明的骨修复材料共同 培养后, 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骨修复材料表面有大量的成骨细胞吸附, 生长状态良好, 形态 正常, 数量较多, 且与骨结合较紧密。这说明本实验研制的骨。

12、修复材料不仅生物相容好, 可 做为骨缺损修复支架, 也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的载体使用。 0009 动物成骨实验结果表明, 本发明的骨修复材料具有较好的引导成骨作用, 而且在 成骨完全时, 此材料完全降解, 不形成占位。 0010 具体实施方式 :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0011 实施例 1 取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材料胶原、 壳聚糖、 纤维蛋白, 用 0.1%(v/v) 乙酸配制成适当浓 度的 0.05%(w/v) 的溶液, 用 NaHCO3调 PH 值至中性后加入 0.1-2mm 直径范围的煅烧骨粉 ; 50水浴 8 小时, 1500 转 / 秒离心 6 分钟, 。

13、弃上清, 取沉淀物 ; 将沉淀物真空抽干, 紫外线下 照射 30 分钟, 期间多次翻转颗粒 ; 环氧乙烷熏蒸, 消毒得骨修复材料。 0012 实施例 2 取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材料胶原、 甲壳素、 藻酸钙、 纤维蛋白、 弹性蛋白用 0.1%(v/v) 乙 酸配制成适当浓度的 0.05%(w/v) 的溶液, 用 NaHCO3调 PH 值至中性后加入 0.1-2mm 直径 范围的煅烧骨粉 ; 60水浴 6 小时, 1500 转 / 秒离心 6 分钟, 弃上清, 取沉淀物 ; 将沉淀物真 空抽干, 紫外线下照射 45 分钟, 期间多次翻转颗粒 ; 环氧乙烷熏蒸, 消毒得骨修复材料。 0013 实施例 3 取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材料胶原、 透明质酸、 硫酸软骨素、 藻酸钙、 弹性蛋白用 0.1% (v/v) 说 明 书 CN 103157140 A 4 3/3 页 5 乙酸配制成适当浓度的 0.05%(w/v) 的溶液, 用 NaHCO3调 PH 值至中性后加入 0.1-2mm 直 径范围的煅烧骨粉 ; 80水浴 4 小时, 1500 转 / 秒离心 6 分钟, 弃上清, 取沉淀物将沉淀物 真空抽干, 紫外线下照射 60 分钟, 期间多次翻转颗粒 ; 环氧乙烷熏蒸, 消毒得骨修复材料。 说 明 书 CN 103157140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