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铸锻件的热处理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铸锻件的热处理工艺.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64548A43申请公布日20141126CN104164548A21申请号201410273812322申请日20140619C21D8/00200601C21D11/00200601C21D6/0020060171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地址110016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72发明人蒋中华王培李殿中李依依74专利代理机构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4代理人张志伟54发明名称一种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铸锻件的热处理工艺57摘要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热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铸锻件的热处理工艺,适应于解决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铸锻。
2、件因壁厚大热处理时心部淬不透而产生低温冲击韧性低且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传统的淬火、回火热处理之间添加一个AC1以下5090温度的退火处理和一个AC325温度范围内的中间热处理,同时相应地调整传统工艺的回火温度,从而达到通过中间热处理调节厚大断面心部粒状贝氏体组织中马氏体/奥氏体岛状组织简称MA岛的含量、尺寸、碳浓度、硬度及分布位置的目的,实现与基体组织的良好匹配,进一步通过适当的回火热处理控制粒状贝氏体基体和MA岛在回火过程的演化来使厚大断面钢铸锻件心部组织具有优良的强韧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3、说明书7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64548ACN104164548A1/1页21一种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铸锻件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铸锻件在AC3以上40100范围内进行淬火处理,保温按壁厚每增加25MM保温时间延长051小时计算;2淬火完成后,进行AC1以下5090温度的退火处理,保温按壁厚每增加25MM保温时间延长052小时计算,保温结束后以空冷或炉冷方式冷却;3退火完成后,进行AC325温度范围内的中间热处理,保温按壁厚每增加25MM保温时间延长051小时计算;4中间热处理后,进行AC1以下60110温度范围内的回火处理,保温按壁。
4、厚每增加25MM保温时间延长12小时计算。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铸锻件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淬火热处理、步骤3的中间热处理和步骤4的回火热处理,保温结束后在不引起工件开裂或严重变形条件下,采用尽量快的冷却速度冷却至室温。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铸锻件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中间热处理,奥氏体化温度要控制在AC325温度范围内,且当在AC3以下奥氏体化时,应将未溶铁素体含量控制在10WT以内。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铸锻件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采用的回火热处理,要充分考虑到MA岛分解情况对材料的强韧性影响,避免析出沿晶界。
5、分布的粗大的碳化物。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铸锻件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低碳低合金钢为合金元素含量不超过5WT的CRMO系钢;或者,低碳低合金钢为合金元素含量不超过5WT的低合金贝氏体钢NICR系、MNMONI系、SIMN系、SIMNMO系、CRMNSI系、CRMNMO系或CRNIMO系。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铸锻件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低碳低合金钢合金元素主要包含C030、MN15、CR4、MO15、V05以及微量合金元素NB、TI、B之一种以上,合金元素的质量分数总和不超过5。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铸锻件的热处理工。
6、艺,其特征在于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铸锻件的壁厚在100600MM。权利要求书CN104164548A1/7页3一种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铸锻件的热处理工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热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如CRMO钢等铸锻件的热处理工艺。背景技术0002低碳低合金CRMO钢由于具有较好强韧性以及优异抗氢脆性能、广泛应用与大型加氢反应器,核电缸体以及某些对材料强度、低温韧性以及耐高温性能有一定要求的部件上。在传统工业应用条件下,低碳低合金CRMO钢铸锻件的标准热处理工艺为淬火回火。淬火后得到下贝氏体或马氏体组织,而后进行适当温度的回火处理后,材料的强度和塑韧性能达到良好匹。
7、配。0003但随着加氢装置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核电功率的不断增大,低碳低合金CRMO钢铸锻件的尺寸和壁厚显著增加,在实际制造热处理过程中淬火冷却能力不足,虽然在某些大型锻件淬火时采用了高压喷水冷却方式来提高淬火冷却速度,但其心部仍然难以淬透,同时容易引起锻件严重变形甚至开裂。因此,厚大断面一般指断面厚度为100600MM低碳低合金CRMO钢铸锻件在淬火后心部容易得到以韧性较差的粒状贝氏体为主的中温转变产物,严重影响了大型工件心部的低温冲击韧性。0004为了提高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CRMO钢铸锻件的心部性能,也有一些文献报道,采用亚温临界热处理工艺来提高材料的低温冲击韧性,由于亚临界温度奥氏体化,使得。
8、组织中含未溶铁素体含量较高,不仅大大降低了材料的强度,而且大幅降低了材料的高温持久性能,对于对材料高温性能有特殊要求的部分铸锻件不适合使用。0005因此,如何通过简单的热处理工艺在不依靠冷速的条件下实现厚大断面低合金CRMO钢以及其他低碳低合金钢心部强度和塑韧性的良好结合,对于厚大断面低合金CRMO钢以及其他低碳低合金钢铸锻件的生产制造具有重要意义。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铸锻件的热处理工艺,在尽量不增加或者少量增加生产成本的前提下,不改变铸、锻件合金成分,仅通过改进热处理工艺,来调整材料组织中各相性质,调节各相的总量、尺寸及分布,改善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如。
9、CRMO钢等铸锻件心部组织,进而使大型铸锻件的强度和塑韧性均得到有效提高。000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0008一种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铸锻件的热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00091将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铸锻件在AC3以上40100范围内进行淬火处理,保温按壁厚每增加25MM保温时间延长051小时计算;00102淬火完成后,进行AC1以下5090温度的退火处理,保温按壁厚每增加25MM保温时间延长052小时计算,保温结束后以空冷或炉冷方式冷却;说明书CN104164548A2/7页400113退火完成后,进行AC325温度范围内的中间热处理,保温按壁厚每增加25MM保温时间延长051小时计算;0。
10、0124中间热处理后,进行AC1以下60110温度范围内的回火处理,保温按壁厚每增加25MM保温时间延长12小时计算。0013所述的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铸锻件的热处理工艺,步骤1的淬火热处理、步骤3的中间热处理和步骤4的回火热处理,保温结束后在不引起工件开裂或严重变形条件下,采用尽量快的冷却速度冷却至室温。0014所述的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铸锻件的热处理工艺,步骤3的中间热处理,奥氏体化温度要控制在AC325温度范围内,且当在AC3以下奥氏体化时,应将未溶铁素体含量控制在10WT以内。0015所述的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铸锻件的热处理工艺,步骤4采用的回火热处理,要充分考虑到MA岛分解情况对材料。
11、的强韧性影响,避免析出沿晶界分布的粗大的碳化物。0016所述的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铸锻件的热处理工艺,低碳低合金钢为合金元素含量不超过5WT的CRMO系钢;或者,低碳低合金钢为合金元素含量不超过5WT的低合金贝氏体钢NICR系、MNMONI系、SIMN系、SIMNMO系、CRMNSI系、CRMNMO系或CRNIMO系。按重量百分比计,低碳低合金钢合金元素主要包含C030、MN15、CR4、MO15、V05以及微量合金元素NB、TI、B之一种以上,合金元素的质量分数总和不超过5。0017所述的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铸锻件的热处理工艺,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铸锻件的壁厚在100600MM。0018本发。
12、明的设计思想和原理如下0019本发明与现有工艺通过改变冷速来提高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如CRMO钢等铸锻件心部性能的思路有显著不同。本发明的主要思路是在不改变冷速的条件下,在传统调制热处理淬火和回火热处理之间,通过添加中间处理,改变粒状贝氏体在连续冷却动力学转变,来控制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如CRMO钢等铸锻件心部粒状贝氏体的形成倾向,特别是粒状贝氏体中的马氏体/奥氏体岛MA岛的性质、总量、形貌、尺寸、分布状态,并通过后续适当调整回火热处理制度来控制粒状贝氏体基体和岛状相在回火过程的演化,从而达到对低碳低合金粒状贝氏体钢的强韧匹配优化目的。最终,使得采用本发明的热处理工艺条件获得比传统热处理工艺具。
13、有更好的强韧性匹配。具体原理如下00201、本发明采用的AC325温度范围内的中间热处理,要求奥氏体化未溶铁素体含量控制在10WT以内,保温后以一定的冷却速度冷却至室温,目的是使得材料的显微组织发生一定的改变。具体地说即,通过中间热处理改变了低碳低合金钢如CRMO钢等的连续冷却相变即改变了CCT曲线的位置,特别是对粒状贝氏体转变动力学产生明显的影响。中间热处理导致CCT曲线左移,降低了粒状贝氏体的形成倾向,使相变在较高的温度下,以较缓慢的速度进行,粒状贝氏体中MA岛组织中富碳程度降低,MA岛与基体组织相对硬度差减小,同时MA岛的总量和尺寸都得到一定减少,且分布更加均匀。从而可以实现在不降低材料。
14、强度或者轻微降低强度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冲击韧性,能够很好的优化材料的强韧性。说明书CN104164548A3/7页500212、同时,本发明在中间热处理前添加一道退火热处理,主要目的是消除以非平衡态组织淬火组织作为中间热处理原始组织可能带来的加热速度对组织转变的影响,而且能够避免大型铸锻件在中间热处理过程中变形、开裂以及组织遗传。00223、本发明在中间热处理之后设计了回火工艺,不仅能够消除材料在淬火时产生的残余应力,而且能够对粒状贝氏体组织中MA岛在回火过程的演化以及贝氏体基体的软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进而更好的优化组织中各相匹配问题,最终使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0023本发明与。
15、现有工艺对比的技术优势0024基于上述原理可以看出,本发明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以下优点1本发明中的中间热处理主要是通过调节粒状贝氏体两相匹配来达到提高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而传统的临界区热处理奥氏体化温度相对较低一般在AC1以上3050之间,主要是利用控制未溶铁素体的量以及分布、形态来优化材料的力学性能,因此采用临界区热处理往往是通过牺牲一定强度而提高材料的冲击韧性的,不能满足低碳低合金钢如CRMO钢等铸锻件对热强性的要求。2本发明在中间热处理之前的材料为平衡态组织,有利于在中间热处理后得到更加均匀的组织;而一般的临界区热处理是添加于调质热处理工艺之间,即以非平衡态组织淬火组织以及淬火未经充分。
16、回火组织作为临界热处理,此热处理工艺时容易使得工件特别对于大型铸锻件变形、开裂,同时非平衡态组织再次加热可能继承第一次加热所形成的粗大组织、材料在加热过程组织转变变得复杂,对于大型铸锻件而言,由于加热速度的不均而可能造成性能的不稳定。0025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00261、本发明在没有改变大型压力容器用低碳低合金钢如CRMO钢等的化学成分条件下,仅通过对材料的热处理工艺优化,调整材料微观组织中各相的性质,调节各相的总量、尺寸及分布,以及通过优化回火工艺对各相在后续回火过程的演化,进而改善该类钢的强韧性匹配。00272、本发明适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所有应用于大型压力容器用低碳低合金CRM。
17、O系钢,也可以为合金元素含量不超过5WT的NICR系、MNMONI系、SIMN系、SIMNMO系、CRMNSI系、CRMNMO系或CRNIMO系等低碳低合金贝氏体钢,常用的合金牌号可以为但并不局限于225CR1MO025V、G18CRMO26、SA5083、15CRMOVA、18CR2NI4WA、12CRNI3、35SIMNMO、15SIMNVTI或25SIMOVB等。附图说明0028图1为本发明热处理工艺示意图。0029图2为传统热处理工艺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30为了改善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如CRMO钢等铸锻件心部强韧性匹配,本发明提出了在传统淬火回火即调质热处理的淬火工艺后增加一道退火。
18、处理和中间热处理,同时适当调整回火热处理的温度,从而达到在冷却能力有限的前提下,通过改变粒状贝氏体组织中各组成相的含量、尺寸和分布状态来使材料获得理想的强韧性匹配的方案。说明书CN104164548A4/7页6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00311首先使用热膨胀法测量拟进行热处理的铸锻件材料的AC1和AC3点温度,以制定后续热处理温度范围;00322将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如CRMO钢等铸锻件在AC3以上40100范围内进行淬火处理,保温按壁厚每增加25MM保温时间延长051小时计算;保温结束后,在不引起工件开裂或严重变形条件下采用尽量快的冷却速度冷却至室温;00333淬火完成后,进行AC1以下5090温。
19、度的退火处理,保温按壁厚每增加25MM保温时间延长052小时计算,保温结束后以空冷或炉冷方式冷却至室温;00344退火完成后,进行AC325温度范围内的中间热处理,保温按壁厚每增加25MM保温时间延长051小时计算;保温结束后,在不引起工件开裂或严重变形条件下采用尽量快的冷却速度冷却至室温;00355中间热处理后,进行AC1以下60110温度范围内的回火处理,保温按壁厚每增加25MM保温时间延长12小时计算;保温结束后,在不引起工件开裂或严重变形条件下采用尽量快的冷却速度冷却至室温。0036本发明中,所述的“保温按壁厚每增加25MM保温时间延长”,其含义是00370038为了很好的体现出本发明。
20、热处理工艺显著改善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如CRMO钢等铸锻件心部强韧性匹配效果。在后续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列举的传统热处理工艺,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优越性,但传统热处理工艺并不意味着受本发明保护限制。0039为了证实本发明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以及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本发明分别选择一种典型的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CRMO钢锻件加氢反应器用225CR1MO025V钢厚板和一种典型的厚大断面低碳低合金CRMO钢铸件核电低压G18CRMO26钢缸体作为实施案例。同时,本发明也可用于MNMONI系低碳低合金钢锻件,在实施例中以核电SA5083钢厚大断面压力容器为例进行说明。0040实施例10041本实施例。
21、中,大型加氢反应器用225CR1MO025V钢厚板热处理,具体过程如下00421首先对厚板取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测试结果为015C重量百分比,下同、005SI、246CR、101MO、028V、015NI、0006P、0002S、FE余量,结果满足相关标准对225CR1MO025V钢化学成分要求,且属于本发明适用范围。在轧制厚板上取3X10MM的圆棒,使用热膨胀方法测得材料的AC3、AC1分别为886、776。00432锻后热处理后,对壁厚为400MM厚的板坯,进行9808H的奥氏体化处理,而后进行喷水淬火处理;00443淬火完成后,将板坯在725做退火处理,退火保温时间为16小时,采用空冷方。
22、式冷却至室温;00454退火处理后,将板坯分别做本实施例工艺的中间热处理工艺一、工艺二奥氏体化温度分别为905、870,热处理保温时间为8H,出炉后喷水冷却至室温。说明书CN104164548A5/7页700465如图1所示,本发明热处理工艺示意图。步骤4的试样块分别适当的回火热处理,本实施例的工艺一、工艺二回火温度分别为690和670,热处理保温时间为16H,出炉后喷水冷却至室温。00476如图2所示,传统热处理工艺示意图。为了与本实施例热处理工艺处理对比,另外一块同材质、同尺寸的225CR1MO025V钢厚板,使用传统热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具体热处理工艺为9408H淬火处理70016H回火处。
23、理,淬火和回火冷却方式均为喷水冷却。00487从传统热处理工艺、优化工艺一和优化工艺二,三种工艺处理后的厚板中心部位取相同尺寸的试块,加工成拉伸试样及夏比V型冲击试样,分别测试常、高温拉伸力学性能,以及低温冲击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从实验测试结果,本实施例采用工艺一与工艺二均优于传统热处理工艺。0049表1实施例1中225CR1MO025V钢厚板采用本实施例工艺优化与传统工艺力学性能对比005000518表2给出了使用本实施例工艺处理和传统工艺处理225CR1MO025V钢厚板中心部位显微组织结构特征,对比可以看出,使用本实施例工艺处理后,粒状贝氏体中的MA岛数量和尺寸都比传统工艺有所下降。
24、,同时MA岛多分布在晶内,且硬度有所下降。MA岛这些参数的变化符合本实施例的设计原理,是材料冲击韧性提高的原因。0052表2实施例1中225CR1MO025V钢厚板采用本实施例工艺和传统工艺热处理后显微组织特征00530054实施例2说明书CN104164548A6/7页80055本实施例中,核电用G18CRMO26钢低压缸体热处理,具体过程如下00561本实施例为大型铸件,材质为G18CRMO26钢,最大壁厚500MM厚。首先检测本实施例材料主要化学成分为015C、061CR、061MO、075MN、075MN、046NI、FE余量,符合本发明适用范围。利用热膨胀测的材料的相变点AC1、AC。
25、3分别为760、880。00572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也首先对铸件进行淬火和退火热处理,但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淬火奥氏体化温度为920、保温20小时,吹风冷至室温;退火温度为670、保温40H,炉冷方式冷却至室温。00583退火处理后,本实施例对相关铸件进行中间热处理,处理温度采用两种不同温度,即工艺一,890正火;工艺二,855正火。保温时间均为15H,保温结束后,吹风冷至室温。00594正火处理后,本实施例对相关铸件进行回火处理,工艺一的回火温度为700,工艺二的回火温度为650。保温时间均为30H,保温结束后,吹风冷至室温。00605为了与本实施例热处理工艺处理对比,对相同的。
26、材质,相同尺寸的铸件,进行传统热处理工艺处理92020H正火处理,吹风冷至室温68030H回火处理,吹风冷至室温。00616从传统热处理工艺、优化工艺一和优化工艺二,三种工艺处理后的铸件最大壁厚处中心部位取相同尺寸的试块,加工成拉伸试样及夏比V型冲击试样,分别测试常、高温拉伸力学性能,以及低温冲击性能,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从实验测试结果,本实施例采用工艺一与工艺二均优于传统热处理工艺。0062表3G18CRMO26钢采用本实施例工艺优化与传统工艺力学性能对比00630064实施例30065本实施例中,核电用大型压力容器钢热处理,具体过程如下00661本实施例为大型锻件,材质为SA5083牌号的。
27、MNMONI钢,最大厚壁为350MM。测试材质的主要化学成分为023C、018CR、048MO、148MN、075MN、08NI、022SI、FE余量,其中杂质元素范围控制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利用热膨胀测的材料的相变点AC1、AC3分别为714、809。00672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也首先对铸件进行淬火和退火热处理,但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淬火奥氏体化温度为860、保温12小时,油淬至室温;退火温度为660、保温24H,炉冷方式冷却至室温。说明书CN104164548A7/7页900683退火处理后,本实施例对相关大型锻件进行中间热处理,处理温度采用两种不同温度,即工艺一,815正火。
28、;工艺二,795正火。保温时间均为15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室温。00694中间热处理后,本实施例对相关锻件进行回火处理,工艺一的回火温度为650,工艺二的回火温度为640。保温时间均为30H,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室温。00705为了与本实施例热处理工艺处理对比,对相同的材质,相同尺寸的锻件,进行传统热处理工艺处理86015H正火处理,空冷至室温66028H回火处理,空冷至室温。00716从传统热处理工艺、优化工艺一和优化工艺二,三种工艺处理后的铸件最大壁厚处中心部位取相同尺寸的试块,加工成拉伸试样及夏比V型冲击试样,分别测试拉伸力学性能,以及低温冲击性能,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从实验测试结果,本。
29、实施例采用工艺一与工艺二均优于传统热处理工艺。0072表4SA5083钢采用本实施例工艺优化与传统工艺力学性能对比00730074实施例结果表明,本发明在传统的淬火、回火热处理之间添加一个AC1以下5090温度的退火处理和一个AC325温度范围内的中间热处理,同时相应地调整传统工艺的回火温度,从而达到通过中间热处理调节厚大断面心部粒状贝氏体组织中马氏体/奥氏体岛状组织简称MA岛的含量、尺寸、碳浓度、硬度及分布位置的目的,实现与基体组织的良好匹配,进一步通过适当的回火热处理控制粒状贝氏体基体和MA岛在回火过程的演化来使厚大断面钢铸锻件心部组织具有优良的强韧性。从而,可以解决大断面低碳低合金钢铸锻件因壁厚大热处理时,心部淬不透而产生低温冲击韧性低且不稳定的问题。说明书CN104164548A1/1页10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64548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