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人工瓣膜的连贯单一层高强度合成聚合物复合材料.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8485413 上传时间:2020-07-10 格式:PDF 页数:90 大小:5.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80075853.4

申请日:

20150728

公开号:

CN107206122A

公开日:

2017092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L27/16,A61L27/18,A61L27/50,A61L27/56

主分类号:

A61L27/16,A61L27/18,A61L27/50,A61L27/56

申请人:

W.L.戈尔及同仁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W·C·布鲁奇曼,B·R·芬尼,P·D·加斯乐,C·L·哈特曼,P·J·沃尔什

地址:

美国特拉华州

优先权:

14/622,599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董庆;朱黎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薄的、生物相容的、高强度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适合用在人工瓣膜中以调节血流方向。在一个方面,上述小叶材料在高循环弯曲应用中能维持柔韧性,使得它特别适用于高弯曲移植物,例如人工心脏瓣膜小叶。上述小叶材料包括连贯单一层和弹性体,其中,上述弹性体存在于多孔的连贯单一层的孔中。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人工瓣膜,包括:框架;以及小叶,该小叶连接至所述框架,并且能够在张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小叶包含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和弹性体,所述连贯单一层具有孔且是合成聚合物,所述弹性体存在于所述孔中以使得所述连贯单一层不可渗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仅包含一个连贯单一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具有微孔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单一层片的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大于约35MPa。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1N/mm。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小于2。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多个层片的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其中,每个层片包含相同的材料。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包括:将所述层片放置成堆叠构造,并将所述层片加热至所述聚合物的结晶熔化温度之上。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包括:将所述层片放置成堆叠构造,然后使所述层片膨胀,并将所述层片加热至所述聚合物的结晶熔化温度之上。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多个层片的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而不使用另外的材料。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在将层片粘合在一起之前,每个层片都是膨胀型聚合物薄膜。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大于约35MPa。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1N/mm。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小于2。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包括:将所述层片放置成堆叠构造,然后将所述层片加热至所述聚合物的结晶熔化温度之上。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所述纤维的平均直径小于约1微米,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所述纤维的平均直径小于0.1微米,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 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0.1微米,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含氟聚合物。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聚合物是PTFE。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TFE是ePTFE。 3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多孔聚乙烯。 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 34.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 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含氟弹性体。 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氨基甲酸酯。 37.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TFE/PMVE共聚物。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TFE/PMVE共聚物基本上包含约40-80重量%的全氟甲基乙烯基醚和互补的60-20重量%的四氟乙烯。 3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大于约35MPa。 4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1N/mm。 4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2N/mm。 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3N/mm。 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厚度小于约350微米。 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孔径小于5微米。 4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孔径小于1微米。 4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孔径小于0.1微米。 4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基本上仅包含纤维。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在它们之间限定空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49.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在它们之间限定空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0.1微米。 5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包含约35-90重量%的范围的弹性体。 5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膨胀型含氟聚合物,其中所述弹性体是TFE/PMVE共聚物,且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多孔聚乙烯,其中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且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膨胀型PTFE,其中所述弹性体是TFE/PMVE共聚物,且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PTFE,其中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且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选择性直径可调以用于血管内递送和在治疗位点展开,其中,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5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 5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 5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0%。 5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5%。 6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在550微米波长处的透光率大于60%。 6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在550微米波长处的透光率大于75%。 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在550微米波长处的透光率大于90%。 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 6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5%。 6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3%。 6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小于2。 6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小于1.5。 6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小于1.3。 6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多个连贯单一层经由它们之间的弹性体连接在一起。 7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每个小叶具有由折叠的边缘限定的折叠的小叶自由边缘,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被折叠且与其自身连接。 7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限定具有两个折叠部分的折叠,所述两个折叠部分连接以限定折叠的边缘和未折叠的边缘,其中,所述折叠的边缘限定所述小叶的折叠的小叶自由边缘。 72.如权利要求7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未折叠的边缘连接至所述框架。 73.一种人工瓣膜,包括:框架;以及小叶,该小叶连接至所述框架,并且能够在张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小叶包含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和弹性体,所述连贯单一层具有孔且包含合成聚合物,所述弹性体存在于所述孔中以使得所述小叶在550微米波长处的透光率为至少60%。 74.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仅包含一个连贯单一层。 75.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具有微孔结构。 76.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单一层片的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 77.如权利要求76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大于约35MPa。 78.如权利要求76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1N/mm。 79.如权利要求76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 80.如权利要求76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 81.如权利要求76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 82.如权利要求76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小于2。 83.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多个层片的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其中,每个层片包含相同的材料。 84.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多个层片的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而不使用另外的材料。 85.如权利要求84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大于约35MPa。 86.如权利要求84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1N/mm。 87.如权利要求84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 88.如权利要求84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 89.如权利要求84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 90.如权利要求84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小于2。 91.如权利要求84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在将层片粘合在一起之前,每个层片都是膨胀型聚合物薄膜。 92.如权利要求8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包括:将所述层片放置成堆叠构造,并将所述层片加热至所述聚合物的结晶熔化温度之上。 93.如权利要求8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包括:将所述层片放置成堆叠构造,然后使所述层片膨胀,然后将所述层片加热至所述聚合物的结晶熔化温度之上。 94.如权利要求9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包括:将所述层片放置成堆叠构造,然后将所述层片加热至所述聚合物的结晶熔化温度之上。 95.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所述纤维的平均直径小于约1微米,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 96.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所述纤维的平均直径小于0.1微米,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 97.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 98.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0.1微米,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 99.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100.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含氟聚合物。 101.如权利要求100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聚合物是PTFE。 102.如权利要求101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TFE是ePTFE。 103.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多孔聚乙烯。 104.如权利要求10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 105.如权利要求10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 106.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 107.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含氟弹性体。 108.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氨基甲酸酯。 109.如权利要求10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TFE/PMVE共聚物。 110.如权利要求109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TFE/PMVE共聚物基本上包含约40-80重量%的全氟甲基乙烯基醚和互补的60-20重量%的四氟乙烯。 111.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大于约35MPa。 112.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1N/mm。 113.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2N/mm。 114.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3N/mm。 115.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厚度小于约350微米。 116.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孔径小于5微米。 117.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孔径小于1微米。 118.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孔径小于0.1微米。 119.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基本上仅包含纤维。 120.如权利要求119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在它们之间限定空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121.如权利要求119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在它们之间限定空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0.1微米。 122.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包含约35-90重量%的范围的弹性体。 123.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膨胀型含氟聚合物,其中所述弹性体是TFE/PMVE共聚物,且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124.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多孔含氟聚合物,其中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且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125.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膨胀型PTFE,其中所述弹性体是TFE/PMVE共聚物,且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126.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PTFE,其中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且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127.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选择性直径可调以用于血管内递送和在治疗位点展开,其中,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128.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 129.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 130.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0%。 131.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5%。 132.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在550微米波长处的透光率大于60%。 133.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在550微米波长处的透光率大于75%。 134.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在550微米波长处的透光率大于90%。 135.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 136.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5%。 137.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3%。 138.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小于2。 139.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小于1.5。 140.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小于1.3。 141.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多个连贯单一层经由它们之间的弹性体连接在一起。 142.一种人工瓣膜,包括:框架;以及小叶,该小叶连接至所述框架,并且能够在张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小叶包含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和弹性体,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多个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的层片,每个层片具有孔且包含相同的材料,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而不使用另外的材料,所述弹性体存在于所述孔中以使得所述小叶不可渗透。 143.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仅包含一个连贯单一层。 144.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在将层片粘合在一起之前,每个层片都是膨胀型聚合物薄膜。 145.如权利要求144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包括:将所述层片放置成堆叠构造,并将所述层片加热至所述聚合物的结晶熔化温度之上。 146.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包括:将所述层片放置成堆叠构造,然后使所述层片膨胀,然后将所述层片加热至所述聚合物的结晶熔化温度之上。 147.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包括:将所述层片放置成堆叠构造,然后使所述层片膨胀,然后将所述层片加热至所述聚合物的结晶熔化温度之上。 148.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每个层片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所述纤维的平均直径小于约1微米,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 149.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每个层片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所述纤维的平均直径小于0.1微米,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 150.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每个层片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 151.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每个层片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0.1微米,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 152.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每个层片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 153.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孔径小于5微米。 154.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孔径小于1微米。 155.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孔径小于0.1微米。 156.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每个层片是含氟聚合物。 157.如权利要求156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聚合物是PTFE。 158.如权利要求157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TFE是ePTFE。 159.如权利要求158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TFE/PMVE共聚物。 160.如权利要求159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TFE/PMVE共聚物基本上包含约40-80重量%的全氟甲基乙烯基醚和互补的60-20重量%的四氟乙烯。 161.如权利要求158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 162.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每个层片是多孔聚乙烯。 163.如权利要求16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 164.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 165.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含氟弹性体。 166.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是氨基甲酸酯。 167.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大于约35MPa。 168.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1N/mm。 169.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2N/mm。 170.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3N/mm。 171.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厚度小于约350微米。 172.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基本上仅包含纤维。 173.如权利要求17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在它们之间限定空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174.如权利要求17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在它们之间限定空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0.1微米。 175.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包含约35-90重量%的范围的弹性体。 176.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层片是膨胀型含氟聚合物,其中所述弹性体是TFE/PMVE共聚物,且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177.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层片是多孔聚乙烯,其中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且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178.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层片是膨胀型PTFE,其中所述弹性体是TFE/PMVE共聚物,且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179.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层片是PTFE,其中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且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180.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选择性直径可调以用于血管内递送和在治疗位点展开,其中,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181.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 182.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 183.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0%。 184.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5%。 185.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在550微米波长处的透光率大于60%。 186.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在550微米波长处的透光率大于75%。 187.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在550微米波长处的透光率大于90%。 188.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 189.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5%。 190.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3%。 191.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多个连贯单一层经由它们之间的弹性体连接在一起。 192.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大于约35MPa。 193.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1N/mm。 194.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 195.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 196.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 197.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550微米波长处的透光率大于60%。 198.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小于2。 199.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为小于2。 200.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小于1.5。 201.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小于1.3。 202.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每个小叶具有由折叠的边缘限定的折叠的小叶自由边缘,其中,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被折叠且与其自身连接。 203.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限定具有两个折叠部分的折叠,所述两个折叠部分连接以限定折叠的边缘和未折叠的边缘,其中,所述折叠的边缘限定所述小叶的折叠的小叶自由边缘。 204.如权利要求203所述的人工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未折叠的边缘连接至所述框架。 205.一种制造人工瓣膜的方法,其包括:提供框架;提供多个小叶,每个小叶包含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和弹性体,所述连贯单一层具有孔且是合成聚合物,所述弹性体存在于所述孔中以使得所述连贯单一层不可渗透;以及将所述小叶连接至所述框架,使得所述小叶能够在张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 206.如权利要求205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多个小叶且每个小叶包含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的步骤包括:提供多个小叶,每个小叶仅包含一个连贯单一层。 207.如权利要求205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多个小叶且每个小叶包含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的步骤包括:提供多个小叶,每个小叶包含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该连贯单一层是单一层片的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 208.如权利要求205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多个小叶且每个小叶包含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的步骤包括:提供多个小叶,每个小叶包含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该连贯单一层包括多个层片的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其中,每个层片包含相同的材料。 209.如权利要求205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多个小叶且每个小叶包含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的步骤包括:提供多个小叶,每个小叶包含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该连贯单一层包括多个层片的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且不使用另外的材料。 210.如权利要求20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供各层片,且使各层片在粘合在一起之前为膨胀型聚合物薄膜。 211.如权利要求209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且不使用另外的材料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层片放置成堆叠构造,并将所述层片加热至所述聚合物的结晶熔化温度之上。 212.如权利要求209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且不使用另外的材料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层片放置成堆叠构造,然后使所述层片膨胀,并将所述层片加热至所述聚合物的结晶熔化温度之上。 213.如权利要求209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且不使用另外的材料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层片放置成堆叠构造,然后将所述层片加热至所述聚合物的结晶熔化温度之上。 214.如权利要求20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具有微孔结构。 215.如权利要求20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保每个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 216.如权利要求20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保每个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 217.如权利要求20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保每个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0%。 218.如权利要求20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保每个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5%。 219.如权利要求20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保每个小叶在550微米波长处的透光率大于60%。 220.如权利要求20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保每个小叶在550微米波长处的透光率大于75%。 221.如权利要求20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保每个小叶在550微米波长处的透光率大于90%。 222.如权利要求20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保每个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 223.如权利要求20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保每个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5%。 224.如权利要求20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保每个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3%。 225.如权利要求205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各小叶的步骤包括:将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折叠,使其与自身连接以限定折叠的边缘和未折叠的边缘;其中将所述小叶连接至所述框架的步骤包括:将所述未折叠的边缘连接至所述框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医学移植物的材料。更具体的,本发明涉及生物相容材料,所述生物相容材料适用于高循环弯曲应用,包括人工心脏瓣膜。

技术背景

人工心脏瓣膜理想地应在体内坚持至少十年。为了坚持那么久,人工心脏瓣膜应展现足够的耐久性,至少能循环4亿次或以上。所述瓣膜,更具体的为心脏瓣膜小叶,必须抵御结构退化和不良生物学结果,前者包括形成孔洞、裂缝等,后者包括钙化和血栓症。

此前已有多种聚合物材料用作人工心脏瓣膜小叶。但这些小叶在植入后两年内就因发生硬化和形成孔洞而失效。人们尝试通过加厚小叶以提高小叶耐用性,却导致了瓣膜的不可接受的血液动力学性能,即穿过张开瓣膜的压降过高。

因此,仍需要提供一种生物相容的人工心脏瓣膜设计,所述人工心脏瓣膜能在体内坚持超过十年并且有足够的耐久性,能循环至少4亿次或更多。

分层是合成的人工心脏瓣膜小叶的隐患。在心搏周期中,心脏瓣膜小叶承受一定范围的由弯曲引起的应力。小叶的特殊部分暴露于弯曲,这会导致在小叶中形成分裂或孔隙。小叶的分层会导致小叶在体内环境中的失效。当小叶分层时,会产生血液要素能渗透进入的潜在空间。流体泡甚至血栓会影响小叶的运动,且会钙化瓣膜,影响瓣膜功能,最终导致过早的瓣膜失效。

本领域中一直需要解决提高合成的心脏瓣膜小叶的耐分层性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一个总的方面包括框架和小叶,该小叶连接至所述框架,并且能够在张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小叶包含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和弹性体,所述连贯单一层具有孔且是合成聚合物,所述弹性体存在于所述孔中以使得所述连贯单一层不可渗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包括下述的一种或多种特征。所述人工瓣膜仅包含一个连贯单一层。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单一层片的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大于约35MPa。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1N/mm。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小于2。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多个层片的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而不使用另外的材料。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大于约35MPa。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1N/mm。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小于2。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多个连贯单一层经由它们之间的弹性体连接在一起。所述人工瓣膜仅包含一个连贯单一层。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单一层片的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大于约35MPa。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1N/mm。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小于2。所述人工瓣膜中,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多个层片的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而不使用另外的材料。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大于约35MPa。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1N/mm。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小于2。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多个连贯单一层经由它们之间的弹性体连接在一起。所述人工瓣膜仅包含一个连贯单一层。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大于约35MPa。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1N/mm。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550纳米波长处的透光率大于60%。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小于2。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小于2。

一个总的方面包括一种人工瓣膜,所述人工瓣膜包括框架和小叶,该小叶连接至所述框架,并且能够在张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小叶包含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和弹性体,所述连贯单一层具有孔且包含合成聚合物,所述弹性体存在于所述孔中以使得所述小叶在550纳米波长处的透光率为至少60%。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包括下述的一种或多种特征。所述人工瓣膜仅包含一个连贯单一层。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单一层片的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大于约35MPa。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1N/mm。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小于2。所述人工瓣膜中,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多个层片的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而不使用另外的材料。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大于约35MPa。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1N/mm。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小于2。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多个连贯单一层经由它们之间的弹性体连接在一起。所述人工瓣膜仅包含一个连贯单一层。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大于约35MPa。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1N/mm。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550纳米波长处的透光率大于60%。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小于2。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小于2。

一个总的方面包括一种人工瓣膜,所述人工瓣膜包括框架和小叶,该小叶连接至所述框架,并且能够在张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小叶包含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和弹性体,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多个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的层片,每个层片具有孔且包含相同的材料,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而不使用另外的材料,所述弹性体存在于所述孔中以使得所述小叶不可渗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包括下述的一种或多种特征。所述人工瓣膜仅包含一个连贯单一层。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大于约35MPa。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1N/mm。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550纳米波长处的透光率大于60%。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其中,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其中,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小于2。所述人工瓣膜中,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小于2。

一个总的方面包括一种制造人工瓣膜的方法,其包括:提供框架;提供多个小叶,每个小叶包含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和弹性体,所述连贯单一层具有孔且是合成聚合物,所述弹性体存在于所述孔中以使得所述连贯单一层不可渗透;以及将所述小叶连接至所述框架,使得所述小叶能够在张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调节血流方向的瓣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瓣膜包括小叶,该小叶包含具有含纤维的至少一种合成聚合物薄膜的复合材料,其中大多数的上述纤维的直径小于约1微米,上述纤维之间的空间限定孔,上述弹性体设置在基本上所有的孔中。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瓣膜包括支承结构,以及至少一个小叶,该小叶支承于上述支承结构并可在张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各小叶包含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含至少一种合成聚合物薄膜和弹性体。上述至少一种合成聚合物薄膜包含纤维,其中大多数的上述纤维的直径小于约1微米。上述纤维之间的空间限定孔。上述弹性体设置在基本上所有的上述孔中。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瓣膜包括支承结构和至少一个小叶,该小叶支承于上述支承结构并可在张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各小叶包含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含至少一种合成聚合物薄膜和弹性体。上述至少一种合成聚合物薄膜包含孔,且上述弹性体存在于基本上所有的上述孔中。上述复合材料包含约10-90重量%的合成聚合物薄膜。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瓣膜包括支承结构和至少一个小叶,该小叶支承于上述支承结构并可在张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各小叶包含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含至少一种合成聚合物薄膜和弹性体。上述至少一种合成聚合物薄膜包含孔径小于约5微米的孔,且上述弹性体存在于基本上所有的上述孔中。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形成人工心脏瓣膜的小叶的方法。上述方法包括提供一种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含至少一种合成聚合物薄膜和弹性体,上述至少一种合成聚合物薄膜包含纤维,其中大多数的上述纤维的直径小于约1微米,上述纤维之间的空间限定孔,上述弹性体设置在基本上所有的孔中;使多于一层的复合材料层与其它复合材料层接触;以及将上述复合材料层粘合在一起。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形成包括小叶的人工心脏瓣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基本上环形的支承结构;提供一种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含至少一种合成聚合物薄膜和弹性体,上述至少一种合成聚合物薄膜包含纤维,其中大多数的上述纤维的直径小于约1微米,上述纤维之间的空间限定孔,上述弹性体设置在基本上所有的孔中;绕着上述支承结构包覆上述复合材料,使多于一层的复合材料层与其它复合材料层接触;以及将上述复合材料层与其自身以及与上述支承结构粘合在一起。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形成人工心脏瓣膜的小叶的方法。上述方法包括:提供一种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含至少一种合成聚合物薄膜和弹性体,上述至少一种合成聚合物薄膜包含纤维,上述纤维之间的空间限定孔径小于约5微米的孔,上述弹性体设置在基本上所有的孔中;使多于一层的复合材料层与其它复合材料层接触;以及将上述复合材料层粘合在一起。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形成包括小叶的人工心脏瓣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基本上环形的支承结构;提供一种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含至少一种合成聚合物薄膜和弹性体,上述至少一种合成聚合物薄膜包含纤维,上述纤维之间的空间限定孔径小于约5微米的孔,上述弹性体设置在基本上所有的孔中;绕着上述支承结构包覆上述复合材料,使多于一层的复合材料层与其它复合材料层接触;以及将上述复合材料层与其自身以及与上述支承结构粘合在一起。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瓣膜包括基本上环形的支承结构,该支承结构具有第一端部以及与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上述第二端部包括从该第二端部纵向延伸的多个杆。复合材料片材从杆延伸到杆,其中通过杆之间的复合材料限定小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缓冲元件连接到杆,上述缓冲元件为杆和小叶之间提供缓冲,从而将小叶在张开和闭合位置循环时小叶上的应力和磨损最小化。

附图的简要说明

附图用来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纳入说明书中,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A、1B、1C和1D分别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形成心脏瓣膜小叶的工具的前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和透视图;

图2A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缓冲垫的透视图,所述缓冲垫正处于在小叶工具上伸展的状态;

图2B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释放层的透视图,所述释放层正处于在图2A的覆盖了缓冲垫的小叶工具上伸展的状态;

图3A、3B和3C分别为说明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形成瓣膜小叶步骤时的俯视图、侧视图和前视图,其中,被缓冲垫和释放层(分别如图2A和2B所示)覆盖的小叶工具置于复合材料上,以便切割和进一步装配;

图4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切割过量小叶材料前某三瓣叶组件的俯视图;

图5A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某三瓣叶组件和基底工具的透视图;

图5B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某三瓣叶组件和基底工具对齐并装配形成基底工具组件的俯视图;

图6A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某支架框架或支承结构的平面展开图;

图6B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覆盖了聚合物涂层的支承结构的平面视图;

图7A、7B和7C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形成瓣膜小叶的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

图8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瓣膜组件的透视图;

图9A和9B分别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8的心脏瓣膜组件示例性的处于闭合和张开位置的俯视图;

图10为从心脏流动脉冲复制器系统所测输出数据的图谱,所述心脏流动脉冲复制器系统用于测量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制造的瓣膜组件的性能;

图11A和11B分别为从高速疲劳试验机所测输出的图谱和数据表,所述高速疲劳试验机用于测量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制造的瓣膜组件的性能;

图12A和12B分别为根据实施方式测试瓣膜组件时,所述瓣膜组件分别循环0次和2.07亿次后从心脏流动脉冲复制器系统所测输出的图谱;

图13A和13B分别为测试根据实施方式制造的瓣膜组件时,所述瓣膜组件分别循环0.79亿次和1.98亿次后从心脏流动脉冲复制器系统所测输出的图谱;

图14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制造心脏瓣膜组件的心轴的透视图;

图15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心脏瓣膜的瓣膜框架的透视图;

图16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15的瓣膜框架与图14的心轴嵌套在一起后的透视图;

图17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模制瓣膜的透视图;

图18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模制瓣膜的透视图,该图显示了附件,所述附件用以增强相邻瓣膜小叶和瓣膜框架上的杆之间的粘合;

图19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瓣膜框架的透视图;

图20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19的瓣膜支架的透视图,所述瓣膜框架的杆都已包覆了缓冲元件;

图21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光刻技术形成的心轴的透视图;

图22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将图20的缓冲元件包覆的瓣膜框架组件安装至图21的心轴的透视图;以及

图23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瓣膜的透视图,所述瓣膜的瓣膜小叶连接在图20的包覆了缓冲元件的瓣膜框架上并被其支承;

图24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瓣膜框架的透视图;

图25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带有缓冲层的瓣膜框架的透视图;

图26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心轴的透视图;

图27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瓣膜组件的透视图;

图28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心轴的透视图;

图29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人工瓣膜的透视图;

图30A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形成瓣膜小叶的微孔聚乙烯膜的表面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

图30B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30B的微孔聚乙烯薄膜的横截面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

图31A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形成瓣膜小叶的拉伸的微孔聚乙烯膜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

图31B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31B的微孔聚乙烯薄膜的横截面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

图32A为压缩弯曲试验样品的边缘视图,所述样品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失败;

图32B为压缩弯曲试验样品的边缘视图,所述样品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

图32C为压缩弯曲试验样品的边缘视图,所述样品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

图33为在压缩弯曲试验固定装置中的压缩弯曲试验样品的边缘视图;

图34为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小叶的人工瓣膜的透视图,所述小叶包含折叠的小叶材料;

图35A为具有两个折叠部分的小叶材料的边缘视图;

图35B为图35A的小叶材料的俯视图;

图35C为图35A的小叶材料的边缘视图,其中所述小叶材料已被折叠和在两个折叠部分上弄平滑,如此将两个折叠部分连接以限定折叠的小叶材料;

图35D是图35C的折叠的小叶材料的俯视图;

图36为在用折叠的小叶材料包覆的过程中,组装在心轴上的瓣膜框架的透视图;

图37为显示折叠的边缘和切割图案的折叠的小叶材料俯视图,所述切割图案限定小叶;以及

图38为具有折叠的小叶自由边缘的小叶的俯视图。

详述

下面将述及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以及用来描述附图的具体文字。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这并非意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诸如对图示方法和装置的改造和进一步改进,进而对附图所示本发明原理的进一步应用,都应视为在构思范围之内,正如本发明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正常想到的那样。

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基质抗张强度(matrix tensile strength)”指含氟聚合物样品在规定条件下的抗张强度。样品的孔隙率通过以聚合物的密度与试样的密度的比率乘以抗张强度来计算。

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薄膜”是指包含单一组分(例如但不限于膨胀型含氟聚合物)的材料的多孔片材。

本文所用术语“复合材料”是指薄膜(例如但不限于膨胀型含氟聚合物)与弹性体(例如但不限于含氟弹性体)的组合。所述弹性体能被吸入薄膜的多孔结构中,涂覆在薄膜的一侧或两侧,或者涂覆在薄膜上与吸入薄膜中相组合。

本文所用术语“层叠体”是指多层薄膜、复合材料或其它材料如弹性体及其组合。

本文中所用术语“吸入”是指用于用第二材料至少部分地填充孔的任何方法。

对于孔基本填充了弹性体的多孔薄膜,其中的弹性体可用合适的溶剂溶解或降解,且被冲洗掉,以测量所需性能。

如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弹性体”,其定义一种聚合物或聚合物的混合物,其具有能伸展至其原始长度的至少1.3倍的能力,且在松开后能迅速地缩回至接近其原始长度。术语“弹性体(的)”意在描述一种性质,由此聚合物显示出与弹性体相似的伸展和恢复性质,但不需要达到相同的伸展和/或恢复水平。

如本文中所用的术语“热塑性”,其定义一种可熔融加工的聚合物。相对于热塑性聚合物,本文中的“热固性”聚合物定义为在固化时固结或不可逆转地“定型”的聚合物。

本文所用术语“原纤维”和“纤维”可以互换使用。

本文所用术语“合成聚合物”是指不是源自生物组织的聚合物。

本文在人工瓣膜的背景下所用的术语“小叶”是指单向瓣膜的组件,其中上述小叶可在压力差影响下工作,在张开和闭合位置之间运动。在张开位置,小叶允许血液流过瓣膜。在闭合位置,小叶基本上阻挡血液逆向流过瓣膜。在包含多个小叶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小叶与至少一个相邻小叶协作,阻挡血液的回流。根据本文的实施方式的小叶,包含一层或多层复合材料。

术语“框架”和“支承结构”可互换地使用,是指一种元件,小叶与该元件连接或支承于该元件,从而可作为人工瓣膜操作。上述支承结构可以是,但不限于支架和导管。

如本文所用,“连接”是指接合、联接、附着、粘合、附连或粘结,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也无论是永久性的还是临时性的。

如本文所用,术语“粘合”和“粘合在一起”是指使用任何适当的方法永久性地结合在一起,而不使用用来实现结合的另外的材料,例如使用但不限于粘合剂。用于将薄膜粘合在一起以使得层片与邻近的层片粘合的一种方法是但不限于烧结。在将多个层片压延在一起时及多个直接接触的层片膨胀时,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粘合。

如本文中所用,“分层”是指由弯曲导致的分裂。

如本文中所用,术语“烧结”是指将材料加热到该材料的结晶熔化温度或以上的温度的一种方法,由此构成该材料。

如本文中所用,术语“多孔(的)”是指具有孔。

如本文中所用,术语“微孔(的)”和“微孔结构”是指具有小的孔和纤维。具体而言,薄膜中的纤维应具有小于1微米的平均直径,上述薄膜应具有小于5微米的平均流量孔径,或者上述薄膜应具有大于4.0m2/cc的比表面积。这些表征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说明微孔。

如本文所用,术语“不可渗透的”是指在下述的液体收集试验(Liquid Pickup Test)的性能中表现出质量增加小于约10%的材料。或者,“不可渗透的”是指如气体渗透试验中所述的格利值大于1000秒。每一种表征都足以说明不可渗透性。

如本文中所用,术语“单层”是指由单个层片的薄片材料构成的结构。单层的一个例子是膨胀型PTFE的薄片的单个层片。该膨胀型PTFE接着可以或可以不被加热到PTFE的结晶熔化温度或以上的温度。单层的另一个例子是膨胀型聚乙烯的薄片的单个层片。

如本文中所用,术语“连贯单一层”是指由相同材料的至少一个层片(即一个层片或两个或更多的层片)粘合在一起构成的结构,因而层片与邻近的层片粘合,且除通常与之结合的杂质外仅由该材料构成。“相同材料”可包括例如以上或以下所述的各种形式的PTFE。此外,例如,“相同材料”可包括在连贯单一层中具有不同的微结构和/或原纤维取向的ePTFE材料。同样地,例如,“相同材料”可包括在连贯单一层中具有不同的微结构的多孔聚乙烯薄膜。

连贯单一层不是编织物、针织物、毡或泡沫。连贯单一层包括但不限于被拉伸而产生或造成孔的材料。如本文中所用,连贯单一层限定一种纤维或原纤维结构,其中,不连续的纤维或原纤维的长度没有缠绕而形成上述材料。作为替代,如图7A、7B和7C、图30A和30B以及图31A和31B所示,大量的小直径原纤维相互连接以形成连贯单一层。上述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连贯单一层的一个例子是单层。连贯单一层的另一个例子是PTFE挤出物的两个或更多层片的堆叠体,上述PTFE挤出物可以包含或不包含挤出助剂,可以或可以不被拉伸,可以或可以不被压延,其中,使上述堆叠体膨胀,接着可以或可以不将上述堆叠体加热到PTFE的结晶熔化温度或以上的温度,以提供尺寸稳定性和粘合,或者进一步将层片粘合在一起,等等。作为这些方法步骤的结果,最终制品的层片在它们界面处粘合在一起,从而制造连贯单一层。连贯单一层的另一个例子是膨胀型PTFE薄膜的两个或多个层片的堆叠体,上述堆叠体接着被加热到PTFE的结晶熔化温度或以上的温度,以提供尺寸稳定性和粘合,或者进一步将层片粘合在一起,等等。其它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和聚丙烯,可被用于形成连贯单一层。

如本文中所用,术语“不可渗透的连贯单一层”是指多孔的连贯单一层,其中,孔包含使上述连贯单一层为不可渗透的弹性体。

如本文中所用,术语“弯曲失效”是指材料结构的任何分离,例如:在下述的压缩弯曲试验的性能中出现的分裂。

本发明解决了业界长期以来的需求,开发了能满足高循环弯曲移植物应用如心脏瓣膜小叶中的耐用性和生物相容性要求的材料。现已证明,心脏瓣膜小叶由多孔含氟聚合物材料形成,或者,更具体的,由不含弹性体的ePTFE形成时,其缺陷是在高循环弯曲测试和动物体内植入时会硬化。

在下文将进一步详细描述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孔中加入相对高百分比的具有相对低强度的弹性体可以显著提高多孔聚合物心脏瓣膜小叶的弯曲耐用性。任选地,在复合材料层之间可以增加弹性体的附加层。令人惊讶的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孔聚合物膜吸入有弹性体,该弹性体的存在增加了小叶的总厚度,但因添加所述弹性体而使聚合物件变厚的厚度并没有妨害或降低弯曲耐用性。此外,当弹性体以重量计达到最低百分数后,我们发现含氟聚合物件的性能随着弹性体百分比的升高而变好,结果是显著提高了循环寿命,可在体外循环超过4千万次,且在某些可控的实验室条件下没有显示钙化的迹象。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材料包括复合材料,上述复合材料包含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和弹性体材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内,多种类型的含氟聚合物薄膜和多种类型的弹性体材料皆可组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应理解,在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内,上述弹性体材料可包括多种弹性体、多种类型的非弹性体组分如无机填料、治疗剂、辐射不透明标记物等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复合材料包括由多孔ePTFE薄膜制成的膨胀型含氟聚合物材料,如美国专利第7306729号所一般描述的。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复合材料包括由多孔聚乙烯薄膜制成的聚乙烯材料。

用于形成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膨胀型含氟聚合物材料的可膨胀含氟聚合物可包括PTFE均聚物。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可采用PTFE的掺混物、可膨胀改性PTFE和/或PTFE的膨胀型共聚物。合适的含氟聚合物材料的非限制例子如以下专利文件所描述,例如,布莱克(Branca)的美国专利第5708044号、百利(Baillie)的美国专利第6541589号、沙波拉(Sabol)等的美国专利第7531611号、福特(Ford)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1/906877号和徐(Xu)等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2/410050号。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膨胀型含氟聚合物,其可包括任何合适的微结构以获得所需的小叶性能。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膨胀型含氟聚合物可包含通过原纤维相互连接的节点的微结构,如戈尔(Gore)在美国专利第3953566号中所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的微结构包括通过原纤维相互连接的节点,如图7A的扫描电镜图片所示。原纤维从节点沿着多个方向延伸,因此上述膜通常为均匀结构。具有这种微结构的薄膜在两正交方向上的基体抗张强度之比小于约2,可能小于约1.5。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的微结构为基本只有原纤维,例如,图7B和7C所示,如百西诺(Bacino)在美国专利第7306729号中所一般描述的。图7C的放大倍数比图7B高,也是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的扫描电镜图片,且更加清楚地显示了基本只含原纤维的均匀结构。含有如图7B和7C所示基本只含原纤维的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可具有高表面积,如大于约20m2/g或大于约25m2/g,并且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提供高度平衡的强度材料,在两正交方向上基质抗张强度的乘积至少为1.5×105MPa2,和/或两正交方向上基质抗张强度之比小于约2,且可能小于约1.5。根据一些实施方式,预期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的平均流动孔径小于约5微米、小于约1微米和小于约0.10微米。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膨胀型含氟聚合物可调整成具有任何合适的厚度和质量以获得所需的小叶性能。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厚度小于约1.0微米的非常薄的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可能需要使用厚度大于约0.1微米且小于约20微米的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上述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的比质量可为小于约1g/m2至大于约50g/m2。

基于PTFE的约为2.2g/cm3的密度,包括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膨胀型含氟聚合物的薄膜的基质抗张强度范围可为约50MPa~约400MPa或者更大。

可在薄膜的孔中或薄膜材料内部或薄膜层之间加入其它材料,以加强所需的小叶性质。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复合材料,可包括厚度范围为从约500μm至小于约0.3μm的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

结合了弹性体的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的实施方式至少在几个比较明显的方面提供用于高循环弯曲植入物应用(如心脏瓣膜小叶)所需的性能特征。例如,弹性体的加入提高了小叶的疲劳性能,因为消除或减少了仅用ePTFE材料时观察到的硬化现象。此外,它降低了上述材料发生永久固定变形的可能性,例如起皱或留下折痕,这些永久固定变形会损害小叶的性能。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弹性体基本上占据了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的孔结构中的所有孔隙体积或者空间。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弹性体存在于至少一层含氟聚合物层基本上所有的孔中。因为弹性体填充了孔隙体积或存在于基本上所有孔中,所以减少了外来物质结合进入复合材料的空间,上述结合是不希望发生的。这种外来物质的例子之一是钙。如果钙结合进入上述复合材料,例如,在心脏瓣膜小叶中使用时,会在循环中发生机械损坏,并因此导致在小叶上形成孔且使其血流动力学性能下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与ePTFE结合的弹性体是四氟乙烯(TFE)和全氟甲基乙烯基醚(PMVE)的热塑性共聚物,如美国专利第7462675号中所述。如上文所述,上述弹性体与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相结合,从而该弹性体占据了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内的基本上所有的孔隙空间或者孔。可用多种方法向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的孔里填充弹性体。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填充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的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合适的溶剂溶解弹性体以制备具有适当粘度和表面张力的溶液,该溶液适合部分或全部流入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的孔中,以及使溶剂蒸发,将填料留在孔中。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填充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的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分散来递送填料,部分或全部地填充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的孔。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填充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的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使弹性体流入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的孔中的热和/或压力条件下,使多孔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与弹性体片材相接触。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填充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的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所述孔中填充弹性体的预聚合物,然后至少部分地固化该弹性体,从而使弹性体在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的孔中聚合。

当弹性体的重量百分数达到最小值后,由含氟聚合物材料或ePTFE制成的小叶通常随着弹性体百分数的升高而具备更好的性能,结果是显著延长了循环寿命。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与ePTFE组合的弹性体是四氟乙烯和全氟甲基乙烯基醚的热塑性共聚物,如美国专利第7462675号所述,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其它文献所述。例如,在实施例1所示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小叶由复合材料形成并经过了循环测试,上述复合材料中弹性体为ePTFE的53重量%。在大约2亿次测试循环后,观察到了一些硬化现象,但只对血流动力学产生了微小的影响。当弹性体的重量百分数提高至约83重量%时,如实施例2的实施方式所述,在约2亿次循环时没有观察到硬化现象,也没有观察到血流动力学有负面变化。相反,由非复合材料制成的小叶,即,全为不含弹性体的ePTFE,如比较例B所述,在4千万次测试循环时就有非常明显的严重硬化现象。如这些实施例所证明,通过在含氟聚合物薄膜的孔中加入相对高百分数的具有相对低强度的弹性体可以显著提高多孔含氟聚合物薄膜的耐用性。含氟聚合物薄膜的高材料强度,使得具体的构造可以非常薄。

其它可能适用的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组:氨基甲酸酯(urethanes)、硅酮(有机聚硅氧烷)、硅氧烷-氨基甲酸酯共聚物、苯乙烯/异丁烯共聚物、聚异丁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酯共聚物、尼龙共聚物、氟化烃聚合物和共聚物或前述聚合物的混合物。

除了膨胀型含氟聚合物以外,其它生物相容的合成聚合物也可适于用作多孔膜。如下所述,提供包括微孔聚乙烯的实施方式,以作为适用于特定目的的生物相容的聚合物。

微孔聚乙烯薄膜的一个实施方式包括材料片材,该材料片材基本上全部包括直径小于约1微米的纤维。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微孔聚乙烯薄膜包括无纺材料片材,该无纺材料片材基本上全部包括直径小于约1微米的纤维。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厚度小于约10.0微米的非常薄的微孔聚乙烯薄膜。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可能需要使用厚度小于约0.6微米的微孔聚乙烯薄膜。

应理解,通过比较材料的比表面积,可将在本文所述的实施方式中批露的微孔膜的结构与其它结构例如织物、针织物和纤维缠绕区别开。本文所述的微孔膜的一些实施方式的比表面积大于约4.0m2/cc。根据本文所述的另一些实施方式的微孔膜的比表面积大于约10.0m2/cc。本文所述的一些实施方式表明,当用作小叶材料时,比表面积大于约4.0m2/cc至大于约60m2/cc的膜至少显著改善但不限于心脏瓣膜的耐久性和寿命。

应理解,作为替代方式,通过比较材料的纤维直径,可将在本文所述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批露的微孔膜与其它结构例如织物、针织物和纤维缠绕区别开。本文所述的微孔膜的一些实施方式所含纤维大多数直径小于约1微米。本文所述的微孔膜的另一些实施方式所含纤维大多数直径小于约0.1微米。本文所述的一些实施方式意识到,当用作小叶材料时,所含纤维大多数小于约1微米到超出小于约0.1微米的薄膜至少显著改善但不限于改善心脏瓣膜的耐久性和寿命。

一些实施方式的微孔聚合物薄膜可包括任意合适的微观结构和聚合物来实现所需的小叶性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孔聚合物薄膜是多孔聚乙烯,其具有基本上只有纤维的微观结构,例如图30A和30B所示的用于实施例4所包括的材料以及图31A和31B所示的用于实施例5所包括的材料。图30显示多孔聚乙烯薄膜的基本上均匀的微观结构,其基本上只具有直径小于约1微米的纤维。多孔聚乙烯薄膜的厚度是0.010毫米,孔隙率是31.7%,质量/面积是6.42g/m2,以及比表面积为28.7m2/cc。

图31A和31B分别是图30A和30B(分别是表面和横截面视图)所示的相同多孔聚乙烯薄膜的表面和横截面视图,该多孔聚乙烯薄膜根据如下实施例5中所述的方法进行拉伸。拉伸的聚乙烯薄膜保留基本上只具有直径小于约1微米的纤维的基本上均匀的微观结构。拉伸的聚乙烯薄膜的厚度是0.006毫米,孔隙率是44.3%,质量/面积是3.14g/m2,以及比表面积为18.3m2/cc。根据一些实施方式,预期微孔聚乙烯薄膜的平均流动孔径小于约5微米、小于约1微米和小于约0.10微米。

除膨胀型含氟聚合物外,其它生物相容的合成聚合物,例如但不限于膨胀型聚合物薄膜也适合用作多孔薄膜。如下所述,提供包括微孔聚乙烯的实施方式,以作为适用于特定目的的生物相容的聚合物。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人工瓣膜小叶包含单一层的多孔合成聚合物,即,连贯单一层是多孔的,其中,所述孔包含弹性体,使得所述连贯单一层不可渗透,由此限定制造小叶的小叶材料。包含连贯单一层的所述小叶材料表现出耐分层性,如在压缩弯曲试验中所表明。

根据另一些实施方式,人工瓣膜小叶包括至少一个多孔的连贯单一层,其中,所述孔含有弹性体,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不可渗透。

根据另一些实施方式,人工瓣膜小叶包括多个多孔的连贯单一层,其中,所述孔含有弹性体,使得所述多个连贯单一层不可渗透,从而所述小叶不可渗透。多个连贯单一层经由它们之间的弹性体连接在一起,并形成多个连贯单一层的层叠体。该多个连贯单一层的层叠体限定可制造小叶的小叶材料。

应理解,本文所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小叶材料能形成小叶,以提供起到人工心脏作用的结构。该小叶可通过任何合适的手段,包括缝合、粘合、夹紧和其它机械连接件,进一步附着在框架上。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框架为选择性直径可调,以用于血管内递送和在治疗位点展开。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人工瓣膜,其包括框架和连接至所述框架的小叶。所述小叶包含仅一个连贯单一层和弹性体。所述连贯单一层具有多孔结构。所述弹性体存在于所述孔中,使得所述连贯单一层不可渗透。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连贯单一层包含单层。换言之,所述连贯单一层包含单一层片的多孔的合成聚合物薄膜。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贯单一层包括由相同材料粘合在一起的多个层片的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其基本上仅由该材料组成。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贯单一层包括由相同材料粘合在一起的多个层片的膨胀型合成聚合物薄膜,其基本上仅由该材料组成。根据另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连贯单一层包括多个层片的ePTFE薄膜的烧结堆叠。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合成聚合物薄膜在放置成堆叠构造之前是多孔的,且通过任何合适的手段粘合在一起而不使用另外的材料。根据一些实施方式,ePTFE薄膜在放置成堆叠构造之前是膨胀型的,且被加热到PTFE的结晶熔化温度之上,从而将多个层片的ePTFE薄膜粘合在一起。根据另一些实施方式,将多孔的或非多孔的合成聚合物薄膜的层片放置成堆叠构造,然后使其变得多孔或更多孔(例如,使孔变得更大),然后通过任何适合的手段将其粘合在一起而不使用另外的材料。根据另一些实施方式,将PTFE挤出片材的层片放置成堆叠构造,然后使其膨胀,然后将其加热至PTFE的结晶熔化温度之上,从而将所述膨胀型PTFE挤出片材粘合在一起。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连贯单一层的孔径小于5微米。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连贯单一层的纤维直径小于约1微米。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小叶包含仅一个连贯单一层和存在于所述连贯单一层的孔中的弹性体,其中,小叶包含至少10重量%的弹性体。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大于35MPa。根据本文的一些实施方式,小叶在最强方向上的抗张强度和在与最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抗张强度的比小于约2。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小叶在本文所述的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所述压缩弯曲试验是评估当材料在延长的时间内保持于高应力状态时,该材料对内聚破坏(cohesive failure)的抵抗力。图32A为压缩弯曲试验样品36的边缘视图,所述样品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失败。图32B-32C显示压缩弯曲试验样品36的边缘视图,所述样品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当上述压缩弯曲试验样品36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失败时,在上述压缩弯曲试验样品36的厚度内形成至少一个裂缝39。在连贯单一层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贯单一层包含合成聚合物薄膜的单层,在所述单层内可以形成裂缝,也可不形成裂缝。在连贯单一层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贯单一层包含多个层片的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在所述合成聚合物薄膜的两个层片之间可以形成裂缝,也可不形成裂缝。压缩弯曲试验样品36在弯曲部分38可能表现出起皱或凸起37,但这不认为是因未通过压缩弯曲试验而导致的失效情形,除非伴随有一个或多个裂缝39。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小叶在本文所述的压缩形变试验中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0%。压缩形变试验是评估在将材料置于压缩载荷并使其恢复后,该材料对抗厚度上的变化的能力。低压缩形变率,例如间接地表明多孔材料的孔中含有弹性体。在多孔材料中添加弹性体能降低压缩形变率。

进行透光率试验以辨别将弹性体导入多孔结构之前和之后的材料。包含连贯单一层和弹性体的小叶材料的透光率为至少60%。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小叶在本文所述的透光率试验中的透光率为至少80%。上述透光率试验评估光透过上述样品而没有散射的能力。高透光率表明多孔材料的孔中充分地填充有弹性体,以使得多孔材料不可渗透。

可通过下述三种方式中的任一种来构建上述连贯单一层的结构体。

1.构建多孔的单一层片的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换言之,构建单层。

2.将相同材料的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的多个层片堆叠,然后使用任何适合的手段而不使用另外的材料将它们粘合在一起。

3.将多孔的或非多孔的合成聚合物薄膜的多个层片堆叠,使其变得多孔或更多孔(例如,使孔变得更大),并使用任何适合的手段而不使用另外的材料将它们粘合在一起。

作为连贯单一层的实施方式的例子,具体地对于PTFE薄膜,如下所述,构建三个上述连贯单一层的结构体。虽然以下描述了PTFE,但也可以使用其它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和聚丙烯,来形成如实施例9所述的连贯性单一层。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小叶包含仅一个多孔的ePTFE薄膜,且在孔中具有弹性体,使得所述ePTFE薄膜不可渗透,因此使得所述小叶不可渗透。本文中将仅一个ePTFE薄膜记作单层。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存在于孔中的弹性体可以是交联的。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小叶包含多孔的单层,且在孔中具有弹性体,因此所述小叶是不可渗透的。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小叶的透光率可以为至少60%。至少60%的透光率确保在孔中有足够的弹性体,使得所述单层不可渗透。

由单层构造的小叶的厚度可以为约150微米或小于150微米。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小叶包含多个层片的多孔的ePTFE薄膜,其中上述层片在被设置在堆叠构造中之前已被膨胀,且被加热到PTFE的结晶熔化温度之上的温度,以此将层片粘合来制造多孔的连贯单一层。所述小叶在所述连贯单一层的所述孔中还包含弹性体,使得所述连贯单一层不可渗透,因而使得所述小叶不可渗透。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小叶包含经过如上处理的多孔的ePTFE薄膜的多个层片,如此将层片粘合起来,以制造多孔的连贯单一层。所述小叶在所述孔中还包含弹性体,由此使所述小叶的透光率为至少60%。至少60%的透光率确保在孔中有足够的弹性体,使得所述连贯单一层不可渗透,因此使得所述小叶不可渗透。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存在于孔中的弹性体可以是交联的。

包含如上所述的连贯单一层的小叶的厚度可以为约150微米或小于150微米。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小叶包含多个层片的PTFE挤出片材,将该多个层片的PTFE挤出片材堆叠,然后使其膨胀以使所述PTFE薄膜变得多孔或更多孔,在使其膨胀后,加热至PTFE的结晶熔化温度或以上的温度,从而进一步将所述层片粘合,来制造多孔的连贯单一层。所述小叶在所述连贯单一层的所述孔中还包含弹性体,使得所述连贯单一层不可渗透。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存在于孔中的弹性体可以是交联的。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小叶包含经过如上处理的PTFE薄膜的多个层片,如此将层片粘合来制造多孔的连贯单一层。所述小叶在所述孔中还包含弹性体,由此使所述小叶的透光率为至少60%。至少60%的透光率确保在孔中有足够的弹性体,使得所述连贯单一层不可渗透。

由如上所述的连贯单一层构造的小叶的厚度可以为约150微米或小于150微米。

图34为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小叶60的人工瓣膜70的透视图,所述小叶包含折叠的小叶材料。每个小叶60具有由折叠的边缘54限定的小叶自由边缘62,其中,小叶包含的小叶材料已被折叠。与由小叶材料50中形成的切割边缘限定的小叶自由边缘62相反,折叠的边缘54没有露出跨越所述小叶材料50的一个或多个层和/或层片切断的边缘。

图35A和35B分别是小叶材料50的边缘视图和俯视图,所述小叶材料50具有两个折叠部分52a、52b,所述两个折叠部分52a、52b可以在箭头59概括表示的方向上沿着折叠线53折叠。图35C和35D分别是图35A的小叶材料50的边缘视图和俯视图,所述小叶材料50已在两个折叠部分52a、52b上折叠,将所述两个折叠部分52a、52b连接,由此限定折叠的小叶材料50a。得到的折叠的小叶材料50a限定折叠的边缘54和与折叠的边缘54相反的未折叠的边缘55。在组装成人工瓣膜70时,所述折叠的边缘54将限定所述小叶60的折叠的小叶自由边缘64,如图34所示。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所示小叶自由边缘62是折叠的小叶自由边缘64。

根据制造图34的具有折叠的小叶自由边缘64的人工瓣膜70的方法的实施方式,图36是瓣膜框架1000的透视图,该瓣膜框架1000已安装在心轴1200上且正在用折叠的小叶材料50a包覆的过程中。使瓣膜框架1000滑至心轴1200上。折叠的小叶材料50a绕着瓣膜框架1000的瓣膜框架外表面1002包覆一圈,并连接在其上。折叠的边缘54朝向远离瓣膜框架1000的框架基底1103,由此限定折叠的小叶自由边缘64。图34是根据上述方法制造的显示折叠的小叶自由边缘64的人工瓣膜70的透视图。

根据其它一些实施方式,折叠的小叶材料50a可连接至瓣膜框架1000的瓣膜框架内表面,而不是瓣膜框架外表面。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小叶材料50绕着心轴1200包覆,瓣膜框架1000滑至小叶材料50的一部分之上,例如折叠部分52a。小叶材料50的一部分延伸越过所述瓣膜框架,例如折叠部分52b,反卷在所述框架的外表面,以限定折叠边缘54。将小叶材料50连接至瓣膜框架1000及其自身,以限定折叠的小叶材料50a和折叠的小叶自由边缘64。

根据另一些实施方式,可以从所述折叠的小叶材料50a切割出单个的小叶60。图37为显示折叠的边缘54和切割图案58的折叠的小叶材料50a俯视图,所述切割图案58限定小叶60。图38为在沿着所述切割图案58从所述折叠的小叶材料50a切割出的具有折叠的小叶自由边缘64的小叶60的俯视图。沿着切割图案58切割所述折叠的小叶材料50a,以形成所述小叶60的切割线57。小叶60的邻近切割线57的部分是随后可连接至一结构的部分,所述结构是例如但不限于瓣膜框架1000或导管。所述折叠的小叶材料50a的折叠的边缘54的部分不直接连接至所述结构,该部分将限定所述折叠的小叶自由边缘64。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包含折叠的小叶自由边缘64的小叶60的小叶材料50可包含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括一个或多个薄膜、层叠体和/或连贯单一层。

通过下面所提供的非限制性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心脏瓣膜小叶由复合材料形成并与金属性球囊扩张支架连接,上述复合材料包括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和弹性体材料,过程如下文的实施方式所述。

通过重复折叠一ePTFE层形成厚的牺牲性工具缓冲垫或缓冲层,共形成四层。上述ePTFE层宽约为5厘米(2”)、厚约为0.5毫米(0.02”)且具有高度的压缩性,形成缓冲垫。参考图1和图2,上述缓冲垫200然后在小叶工具上伸展(图2),该小叶工具用100概括标注。上述小叶工具100具有小叶部分102、主体部分104和底部端部106。上述小叶工具100的小叶部分102通常有一弧形、凸面形状的端部表面103。上述缓冲垫200在小叶工具100的小叶部分102的端部表面103上伸展和平滑,方法为按箭头所示的方向(图2A)压迫小叶工具100。上述缓冲垫200的外周边缘202则在小叶工具100的底部端部106上伸展,并且缠绕以把缓冲垫200固定在适当位置(图2B)。

参考图2B,然后把释放层204在小叶工具100小叶部分102伸展,上述小叶部分102在前一步骤中已经被缓冲垫200覆盖。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释放层204由基本为非孔的ePTFE制成,且沿其外部表面或侧面沉积了一层聚氟化乙烯丙烯(FEP)。上述释放层204在小叶工具100上伸展,使得FEP层面向缓冲垫200,而基本为非孔的ePTFE面向外或远离缓冲垫200。上述释放层厚约为25微米,且具有足够的长度和宽度以使上述释放层204伸展时能盖住小叶工具100的端部106。和上一步骤拉伸缓冲垫200类似,将释放层204的外周边缘206拉向小叶工具100的底部端部106,并且缠绕在上述小叶工具100的底部端部106上,以将持释放层204保持或固定在适当位置。然后,释放层204的FEP层局部熔化,并因此固定在缓冲垫200上,需要时,可以使用电烙铁。

重复步骤1)和步骤2)的过程,分别制备三个小叶工具,每个小叶工具都有被释放层覆盖的缓冲垫。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小叶材料由复合材料形成,该复合材料包含吸入了含氟弹性体的ePTFE膜。将一块约10厘米宽的上述复合材料包覆在圆形心轴上形成管。上述复合材料包含三层:两个ePTFE外层和设置在它们之间的含氟弹性体内层。上述ePTFE薄膜根据美国专利第7306729号所述的一般教导进行制造。上述含氟弹性体是根据美国专利第7462675号所述的一般教导制造的。其它含氟弹性体可能是合适的,见述于美国专利公开第2004/0024448号。

该ePTFE薄膜具有以下性质:厚度=约15微米、在最高强度方向的MTS=约400MPa、正交方向上的MTS强度=约250MPa、密度=约0.34g/cm3、IBP=约660KPa。

该共聚物基本上由以下组分组成:约65-70重量%的全氟甲基乙烯基醚和互补的约35-30重量%的四氟乙烯。

含氟弹性体相对于ePTFE的重量百分数约为53%。

上述多层复合材料具有以下性质:厚度为约40微米、密度为约1.2g/cm3、断裂力/最高强度方向宽度=约0.953kg/cm、最高强度方向的抗张强度=约23.5MPa(3400psi)、断裂力/正交方向宽度=约0.87kg/cm、正交方向的抗张强度=约21.4MPa(3100psi)、IPA泡点大于约12.3MPa、格利值(Gurley Number)大于约1800秒以及质量/面积=约14g/m2。

下述测试方法用于表征ePTFE层和多层复合材料。

厚度是用日本造的三丰绝对卡规(Mutitoyo Snap Gauge Absolute)测量的,上述三丰绝对卡规根端直径(diameter foot)为12.7毫米(0.50"),型号为ID-C112E,序列号为10299。密度通过使用购自美国新泽西州的梅特勒分析天平PM400(Analytical Balance Mettler PM400),由重量/体积计算而测得。断裂力和抗张强度是用购自美国马萨诸塞的因斯特朗5500R(Instron Model#5500R Norwood)测试的,测试条件如下:载荷传感器为50kg、计量长度=25.4厘米、十字头速度=25毫米/分钟(应变速率=100%每分钟)以及带有平面夹片。IPA泡点是用购自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的IPA泡点测试仪测量的,具体为压力调节工业数据系统模型LG-APOK(Pressure Regulator Industrial Data Systems Model LG-APOK),且升压速率为1.38KPa/s(0.2psi/s),测试面积为3.14cm2。格利值(Gurley Number)测定的是100cm3空气在124mm水压下流经6.45cm2样品所花费的以秒为单位的时间,所用测试仪器为购自美国纽约特洛伊的#4110型格利测试仪(Gurley Tester,Model#4110)。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这些测试方法用于产生下面实施例的数据。

将多层复合材料包覆至直径为约28毫米(1.1”)的心轴上,从而上述膜的强度更高的方向会沿着心轴的轴向取向,上述复合材料均包括两个ePTFE外层以及设置在它们之间的含氟弹性体内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四层上述复合材料以非螺旋的、基本为圆周的方式包覆至上述心轴上。上述复合材料有少许粘性,使该材料可与自身相黏附。当复合材料仍在心轴上时,基本上沿心轴的长轴方向纵向切开上述复合材料,从而形成约10厘米(4”)×约90毫米(3.5”)的片材。

然后,将得到的小叶材料(或来自步骤4的复合材料)片材切割并包覆至小叶工具100上,上述小叶工具100具有被释放层204覆盖的缓冲垫200。更具体而言,如图3A-3C所示,将小叶材料300设置到平坦的切割表面上。具有缓冲垫200和释放层204的小叶工具100,大约按图示位置与小叶材料300对齐。然后用刀片在小叶材料300上形成四道切口302、304、306和308。一对切口302、304从小叶工具100的一侧延伸出来并终止于小叶材料300一侧边缘300a,而且另一对切口306、308从小叶工具100的相反一侧延伸出来并终止于小叶材料300相反一侧边缘300b。切口302、304、306和308被小叶工具100的小叶部分102隔开。切口302、304、306和308在小叶工具100下方没有突出。应理解每个切口的宽度并不是按比例显示的。小叶材料300中的切口302、304、306和308致使形成了折叠部分310、一对绑带312和314以及过量的小叶材料315。然后,折叠部分310沿着图3C中箭头316概括显示的方向折叠,并在小叶工具100上平滑,上述小叶工具100在前面的步骤中已经被缓冲垫200和释放层204覆盖。

然后,使小叶材料315在小叶部分102(具体为小叶工具100的端部表面103)上伸展和平滑。重复步骤4)和5)形成3个分开的小叶组件。然后,将上述3个小叶组件402、404和406夹在一起,形成三小叶组件400,如图4所示。所示的为3个分开的小叶组件402、404和406,每个组件都有过量的小叶材料315沿着径向延伸,且超出三小叶组件400的外周。

然后提供底座工具,上述底座工具具有啮合三小叶组件中小叶工具端部表面的空腔,并可以裁剪过量的小叶区域从而形成3个小叶。参考图5A,底座工具通常概括标注为500,并从一端501至相反的底部端503沿纵向延伸。在底座工具500的端部501形成三个凹腔502、504和506。每个凹腔502、504和506的形成是为了匹配或嵌套式地放置三小叶组件402、404和406之一的端部表面103。三个径向延伸的元件508、510和512从底座工具500的端部向外延伸。每个元件508、510和512都设置在一对相邻的凹腔502、504和506之间。

然后,给底座工具500制备压缩式防震垫和释放层(未显示),与步骤1和2中怎样给小叶工具制备缓冲垫和释放层类似。如步骤1和2对每个小叶工具所描述的类似,上述压缩式防震垫和释放层也在底座工具500上伸展和固定,形成底座工具组件。

参考图5B,将上述底座工具组件(为了便于说明,只显示了底座工具500而忽略了压缩式防震垫和释放层)和三小叶组件(概括的标注为400)沿轴向对齐,以使每个小叶工具100的端部表面(未显示)都置于底座工具(概括的标注为500)端部501的凹腔(未显示)之一中,形成组合的工具组件。

然后,制造金属性球囊扩张支架。用激光切割316不锈钢管,该管壁厚为约0.5毫米(0.020”)且直径为约2.5厘米(1.0”)。不锈钢管被图案化切割,以形成环状切割支架框架或支承结构(概括的标注为600),其示例性平面展开图如图6a所示。上述支承结构600包括多个封闭的小孔室602、多个封闭的大孔室604和多个封闭的小叶孔室606。应当指出,由于平面视图的缘故,图6A中多个封闭的小叶孔室606中的一个看上去像开放孔室。封闭的小孔室602、封闭的大孔室604和封闭的小叶孔室606一般按行排列,形成环形支承结构600。

将聚合物材料粘合至激光切割的支架框架。首先,将牺牲性压缩层ePTFE膜无重叠地包覆于直径约为2.5厘米(1.0”)的心轴(未显示)上。上述牺牲性压缩层ePTFE膜厚度为约0.5毫米(0.02”)且宽度为约10厘米(4”),并且它是柔顺的和可压缩的,以提供软质的牺牲性压缩层。

然后,将四层基本为非孔的ePTFE膜包覆在心轴上,位于压缩层薄膜的上面。上述基本为非孔的ePTFE膜厚度为约25微米(0.001”)且宽度为约10厘米(4”),且其一侧含有FEP层。包覆上述基本为非孔的ePTFE膜时,FEP层朝着远离心轴的方向。上述基本为非孔的ePTFE膜具有前文步骤2)中描述的释放层的性质。

利用熔体挤出和拉伸方法制造类型1(美国材料测试标准D3368,ASTM D3368)FEP薄膜。将另外10层上述类型1(ASTM D3368)FEP薄膜加至心轴上,上述心轴在步骤10中已预先包覆了压缩层膜且在步骤11中包覆了四层基本为非孔的ePTFE膜。上述类型1(ASTM D3368)FEP薄膜的厚度为约40微米(0.0016”)且宽度为约7.7厘米(3”)。

然后,将经包覆的心轴置于空气对流炉中进行热处理,在约320℃下保持约5分钟并冷却。

然后,将支承结构(图6A标注的600)放在经热处理和包覆的心轴上。将另外的两层上述类型1(ASTM D3368)FEP薄膜(步骤12中提供)包覆至支承结构上,上述支承结构已预先置于经包覆的心轴上。

然后,将经包覆的心轴以及支承在其上面的支承结构置于空气对流炉中进行热处理,在约320℃下保持约10分钟并冷却,形成聚合物涂覆的支承结构。

然后,用手术刀裁剪聚合物涂覆的支承结构,形成裁剪的支架框架,概括的标注为700且其示例性平面展开图如图6B所示。更具体而言,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聚合物涂层被裁剪得比支承结构(600,图6A)边缘长约2毫米(0.08”),形成各种边缘轮廓708。在另一种方式中,使上述聚合物涂层横跨整个孔室,从而在每个孔室形成网络。在任一情况下,上述支承结构600完全被聚合物涂层702包封,形成裁剪好的支架框架700。上述裁剪好的支架框架700包括多个小叶开口704,且其数量与形状基本与多个封闭的孔室606(图6A)相对应。此外,如图6B所示,在每个封闭的小孔室的聚合物涂层702中形成有切口706。具体来说,每条切口706都是线性的,且基本与环形支承结构600的纵向中心轴线(未显示)平行。

然后,将裁剪好的支架框架置于步骤8)中所述的组合的工具组件上。小叶工具的小叶部分(102)与裁剪好的支架框架中的小叶开口(图6B中的704)对应。将三个过量的小叶材料区域(图4中的315)从裁剪好的支架框架的小叶开口拉过去。将三对绑带(图3A中的312、314)中的每一条从切口之一(图6B中的706)拉过去,并包覆在裁剪好的支架框架周围。每一对绑带相对于另一对的包覆方向都是相反的。然后用电烙铁将六根绑带热固定在裁剪好的支架框架上。

然后,将组合的工具组件(步骤8)、包覆且热固定了绑带的裁剪好的支架框架组装至旋转卡盘机构。然后,给上述旋转卡盘机构施加轻度的、纵向压缩负荷。然后,用电烙铁将过量的小叶材料区域(图4中的315)热固定在底座工具(图5的500)上。

然后,用另外的两层类型1(ASTM D3368)FEP薄膜(来自步骤12)包覆步骤18所述的组合的工具。然后,用另外的三层复合材料(步骤4)再次包覆并固定在裁剪好的支架框架上。

为了预备最后的热处理,在步骤19所得组件的圆周方向、纵向都施加了由压缩胶带和压缩纤维组成的释放层和牺牲层。在后面的热处理中,上述压缩性胶带/纤维会同时沿着圆周方向和纵向接触并压缩上述组件。由压缩胶带组成的牺牲层以螺旋的方式包覆在步骤19所述的组件外周。上述压缩胶带具有步骤10中所述的ePTFE牺牲性压缩层的性质。然后,将ePTFE压缩纤维紧紧地包覆在压缩胶带上。将压缩纤维以间隔非常近的螺旋方式施加在胶带上,且包覆约100次。上述ePTFE压缩纤维直径约为1毫米(0.04”),并构造成在被充分加热后会沿纵向收缩。然后,将夹紧的组件从旋转卡盘机构上取下来。然后,将三层牺牲性压缩胶带以纵向方式包覆该组件周围。然后,用压缩纤维沿纵向包覆纵向的压缩胶带,且包覆约20次。

然后,将步骤20所述的组件置于空气对流炉中进行热处理,在约280℃下保持约90分钟,并用常温的水淬冷。该热处理步骤促使热塑性含氟弹性体流进ePTFE膜的孔中,上述ePTFE膜用于制备步骤4所述的小叶材料。

然后,除去牺牲性压缩胶带/纤维。裁剪聚合物材料,以使小叶与底座工具分开。然后,裁剪支架聚合物层,以移除连接着小叶的支架框架。然后裁剪小叶,形成如图8所示的瓣膜组件,且概括标注为800。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得瓣膜组件800包括小叶802,上述小叶802形成于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括具有多个孔的至少一层含氟聚合物、基本存在于上述至少一层含氟聚合物所有孔中的弹性体。每个小叶802都可在如图9A所示血流无法流过上述瓣膜组件的闭合位置和如图9B所示的血流可以流经上述瓣膜组件的张开位置之间运动。因此,瓣膜组件800上的小叶802在闭合和张开位置循环,通常用于调节人类患者的血流方向。

每个瓣膜组件中的瓣膜小叶的性能都在实时脉冲复制器上表征,上述实时脉冲复制器测量穿过瓣膜的典型解剖学压力和流动,产生针对某具体瓣膜组件的初始或“零疲劳”数据组。然后,将上述瓣膜组件转移到高速疲劳试验机上,并使其循环约2.07亿次。在每组约1亿次循环时,将上述瓣膜返回至实时脉冲复制器并且重新测试其性能参数。

流动性能由下述过程表征:

将瓣膜组件装入硅树脂环形圈(支承结构),以使该瓣膜组件接下来可在实时脉冲复制器上进行评价。所述装入过程根据脉冲复制器制造商(加拿大维多利亚维维特罗实验室公司(ViVitro Laboratories Inc.))的推荐进行。

然后,将装入的瓣膜组件置于实时左心脏流动脉冲复制器系统中。上述流动脉冲复制器系统包括由加拿大维多利亚VSI维维特罗实验室公司(VSI ViVitro Laboratories Inc.)提供的下述组件:超级泵,伺服功率放大器零件号SPA 3891;超级泵头,零件号码SPH 5891B,38.320cm2油缸面积;阀门站/固定装置;波形发生器,TriPack零件号TP 2001;传感器界面,零件号VB 2004;传感器放大组件,零件号AM 9991;以及方波电磁流测试仪,购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东海岸的卡罗来纳医疗电器公司(Carolina Medical Electronics Inc.)。

一般的,流动脉冲复制器系统使用具有固定位移的活塞泵以在测试中产生所需的流经瓣膜的流体流动。

调节心脏流动脉冲复制器系统以产生所需的流动、平均压力和模拟脉冲频率。然后使测试的瓣膜循环约5至20分钟。

测试期间测量和收集压力和流动数据,包括心室压力、主动脉压、流动速率以及泵的活塞位置。图10是来自心脏流动脉冲复制器系统的数据的图片。

用于表征瓣膜和比较后疲劳数值的参数包括压降、有效开口面积和反流分数,上述压降为顺流正压部分沿张开瓣膜的压降。

表征以后,将瓣膜组件从流动脉冲复制器系统取下,并放入高速疲劳试验机。六位心脏瓣膜耐久性测试仪,零件号M6,由美国密苏里州的加利纳的迪纳特克公司提供(Dynatek)且由Dynatek Dalta DC 7000控制器驱动。该高速疲劳试验机使流体穿过瓣膜组件移动,且其循环速率为约780次循环每分钟。在测试中,可用调谐闪光灯对瓣膜组件进行视觉检查。穿过闭合瓣膜的压降也可以监控,如图11A和11B所示。图11A和11B所示的数组确认了上述高速疲劳试验机正产生持续的压力波形。

瓣膜组件持续循环,并周期性监控其视觉和压降的变化。在大约2亿次循环后,将瓣膜组件从高速疲劳试验机取下,并返回至实时脉冲复制器。收集压力和流动数据,并将其与收集的初始数据比较。

图12A所示为屏幕截图,显示了实时心脏流动脉冲复制器系统的所测数据输出。显示的是心室压、主动脉压和流动速率。图12A示例性地显示了某具体瓣膜的初始或零疲劳数据。同一具体瓣膜循环2.07亿次后,进行了同样的测试且收集了数据。图12B示例性地显示了上述具体瓣膜循环2.07亿次后的数据。测量上述两组数据时,流动速率都为5升每分钟且循环速率为70次每分钟。比较图12A和12B,应容易理解波形基本相似,表明瓣膜小叶在循环约2.07亿次后也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下文的表1总结了循环零次和2.07亿次后测得的压降、有效开口面积(EOA)和反流分数。

表1

总的来说,我们观察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构造的瓣膜小叶在循环2.07亿次后没有物理性的或机械性的退化,如裂缝、孔、永久性变形等等。因此,甚至在循环2.07亿次后,瓣膜小叶的闭合和张开构造也没有发生可观察到的变化或退化。

实施例2

根据下述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构建了一种心脏瓣膜的实施方式,上述心脏瓣膜包括结合至刚性金属框架的聚合物小叶:

用PTFE制造心轴900,上述心轴900具有如图14所示的形状。上述心轴900具有第一端部902以及与第一端部902相反的第二端部904,并在它们之间纵向延伸。上述心轴900的外表面910有三个(显示了两个)基本为弧形的凸面裂片912,每个裂片都用于形成成品瓣膜组件(未显示)的小叶(未显示)。外表面910还包括框架座位区域920,在瓣膜框架上形成小叶前,用于将瓣膜框架(图15中的930)相对于凸面裂片912放置。

如图15所示,用激光切割一定长度的316不锈钢管形成瓣膜框架930,其形状如图15所示,上述不锈钢管的外径为约25.4毫米且壁厚为约0.5毫米。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瓣膜框架930沿轴向在底部端部932和相反的顶部端部之间延伸,上述顶部端部通常由多个轴向延伸的、通常为螺旋形的杆934限定,且其数量对应于目标成品瓣膜组件(未显示)中小叶的数量。在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三根杆934形成于瓣膜框架930中。

将两层约为4微米厚的FEP膜(未显示)包覆瓣膜框架930,并在炉子中在约270℃下烘烤约30分钟并冷却。然后,将所得到的经覆盖的瓣膜框架(为了清楚,图示的是未覆盖的瓣膜框架且用930标注)滑至心轴900上,使瓣膜框架930和心轴900上互补的特征嵌在一起,如图16所示。

然后,用吸入了含氟弹性体的ePTFE薄膜制备小叶材料。更具体地说,上述ePTFE薄膜是根据美国专利第7306729号所述的一般教导进行制造。该ePTFE薄膜按照本文所述的方法测试。上述ePTFE薄膜的质量/面积为约0.57g/m2、孔隙率为约90.4%、厚度为约2.5微米、泡点为约458KPa、纵向基质抗张强度为约339MPa以及横向为约257MPa。该薄膜吸入了与实施例1所述相同的含氟弹性体。将含氟弹性体溶于购自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3M公司的Novec HFE7500,浓度为约2.5%。将上述溶液通过迈勒线棒(mayer bar)涂覆于ePTFE薄膜上(同时被聚丙烯释放膜支承),然后在对流炉中于约145℃干燥约30秒。两个涂覆步骤后,得到的ePTFE/含氟弹性体复合材料的质量/面积为约3.6g/m2。

然后,将所述复合材料(未显示)缠绕在组装好的心轴900和瓣膜框架930的周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总共使用了20层ePTFE/含氟弹性体复合材料。将任何延伸至心轴900端部以外的过量复合材料缠绕起来,并轻轻地按向心轴900的第一端部902和第二端部904。

然后,将复合材料包覆的心轴安装在压力容器中,使心轴900底部或第二端部904的排气口906(图14)直通大气。上述排气口906从第二端部904穿过心轴900沿轴向延伸,并与一般为正交的、穿过心轴900外表面910延伸的排气口908相通。上述排气口906、908,以及其它需要时(未显示)可安装在心轴的排气口,允许在复合材料和心轴之间俘获的气体在模制过程中逃逸。

对压力容器施加约690KPa(100psi)的氮气压力,把ePTFE/含氟弹性体复合材料压向心轴900和瓣膜框架930。对压力容器加热,直到容器内部温度在约3小时以后达到约300℃。关闭加热器,压力容器过夜冷却到室温。此过程使ePTFE/含氟弹性体复合材料层相互之间热粘合,并使之与涂覆在瓣膜框架930上的FEP涂层热粘合。释放压力,从压力容器取出心轴。

沿周向在两个位置裁剪上述ePTFE/含氟弹性体复合材料:第一,在瓣膜框架930的底部端部932,以及第二,接近瓣膜框架930的顶部端部沿着一个圆,上述圆一般与每个杆934的接近中点的地方相交。将所得瓣膜组件940与心轴分开且滑出心轴,上述瓣膜组件940由瓣膜框架930和裁剪后的复合材料组成。如图17所示,上述模制的瓣膜组件940包括瓣膜框架930和多片由裁剪后的复合材料形成的小叶95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瓣膜组件940包括三片小叶。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瓣膜组件940的每片小叶950的厚度为约40微米。

为了帮助控制瓣膜张开的程度,每个杆周围的相邻小叶都粘合在一起。如图18所示,相邻的小叶950a、950b包覆在杆934上并粘合在一起形成接缝954。接缝954的深度956离杆934延伸至少约2毫米。为了支承相邻小叶950a、950b之间的粘合,把连接件952固定在相邻小叶950a、950b的内部表面上,由此使相邻小叶950a、950b之间的接缝954桥接在一起。如图18所示,上述连接件952通常为矩形。当然,应理解,也可以使用其它形状的连接件。上述连接件952由用于形成小叶950的同种类型的复合材料形成。使用前述的含氟弹性体溶液,把连接件952固定在相邻小叶950a、950b的内部表面上。在瓣膜组件的其它相邻的小叶对之间重复这些步骤。

本实施例中瓣膜小叶的性能和耐久性分析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上述瓣膜组件都首先在实施例1所述的相同实时脉冲复制器上表征,该实时脉冲复制器测量穿过瓣膜的典型解剖学压力和流动,产生针对某具体瓣膜组件的初始或“零疲劳”数据组。然后,与实施例1类似,将瓣膜用于加速测试。在循环约0.79亿次后,把瓣膜从高速疲劳试验机中取出,并再次表征其血流动力学性能,与实施例1类似。最终,在循环约1.98亿次后,取下瓣膜。下文的表2总结了循环约0.79亿次和约1.98亿次后测得的压降、EOA和反流分数。

图13A和13B显示相似的瓣膜的相似结果。图13A为上述瓣膜组件循环约0.79亿次后心脏流动脉冲复制器系统所测数据输出的图谱。对循环约1.98亿次的类似瓣膜也进行了相同的测试,图13B示例性地显示了所测图谱。测量上述两组数据时,流动速率都为约4升每分钟且循环速率为约70次循环每分钟。比较图13A和13B,应再次理解波形基本相似,表明瓣膜小叶性能在循环约1.98亿次后也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下文的表2总结循环零次、0.79亿次和1.98亿次后测得的压降、有效开口面积(EOA)和反流分数。这些数据表明瓣膜小叶性能在循环约1.98亿次后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表2

实施例3

根据下述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构建了一种心脏瓣膜的实施方式,上述心脏瓣膜包括结合至刚性金属框架的聚合物小叶:

用激光切割一定长度的316不锈钢管形成瓣膜支承结构或框架960,其形状如图19所示,上述不锈钢管外径为约25.4毫米且壁厚为约0.5毫米。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框架960沿轴向在底部端部962和相反的顶部端部之间延伸,上述顶部端部一般由多个轴向延伸的、一般为螺旋形的杆964限定,且其数量对应于目标成品瓣膜组件(未显示)中小叶的数量。抛物线状顶部边缘968在相邻的杆964之间延伸。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三根杆964和三个顶部边缘968形成了框架960的顶部端部。将框架中将要与小叶材料接触的角落用砂轮机磨圆,并手工抛光。用水冲洗框架,然后使用PT2000P等离子体处理系统对框架进行等离子体清洁,上述PT2000P等离子体处理系统购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埃尔塞贡多三星技术公司(Tri-Star Technologies)。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框架的至少一部分与小叶的至少一部分之间提供了缓存元件,以最小化框架和小叶直接接触涉及的应力。制备包括ePTFE和聚硅氧烷的复合材料纤维:首先在ePTFE膜中吸入聚硅氧烷MED-6215(美国加利福尼亚卡平特里亚的努苏尔公司,NuSil),裁成宽为约25毫米的长条,且轧制成基本为圆形的纤维。上述纤维中用的ePTFE薄膜根据本文记载的方法进行测试。上述ePTFE薄膜的泡点为约217KPa、厚度为约10微米、质量/面积为约5.2g/m2、孔隙率为约78%、一方向上的基质抗张强度为约96MPa、在正交方向上的基质抗张强度为约55MPa。上述复合材料纤维966包覆在框架960的每根杆964上,如图20所示。

用立体光刻技术制备心轴970,上述心轴970具有如图21所示的形状。上述心轴970具有第一端部972以及与第一端部972相反的第二端部974,并在它们之间纵向延伸。上述心轴970的外表面980有三个(显示了两个)基本为弧形的凸面裂片982,每个裂片都用于形成成品瓣膜组件(未显示)的小叶(未显示)。外表面980还包括框架座位区域984,在瓣膜框架上形成瓣膜小叶前,用于将框架(图19中的960)相对于凸面裂片982放置。

然后在心轴970上喷涂PTFE脱模剂。将四层本实施例前文所述的ePTFE薄膜包覆在心轴上。在ePTFE膜上揩涂MED-6215,使其润湿进入且基本填充ePTFE的孔。擦干过量的MED-6215,将框架960沿着框架座位区984放置在心轴970上,上述框架960的杆964包覆有复合材料纤维966,如图22所示。将购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卡平特里亚的努苏尔公司(NuSil)的硅树脂MED-4720沿框架960的顶部边缘968以及框架960的杆964放置,在小叶(未显示)内产生应变释放(strain relief)。将另外的八层ePTFE包覆在框架960和心轴970上。在ePTFE上揩涂另外的MED-6215,使其润湿进入且基本上填充ePTFE的孔。将另外八层ePTFE包覆在框架960和心轴970上。这些层形成吸墨纸,以吸收模制过程中任何过量的硅树脂,且在硅树脂固化后被移除。

预先为3个形成小叶的特征中的每一个特征制造硅树脂橡胶模板(未显示),该硅树脂橡胶模板有一模制的表面,与心轴表面的逆形状精确匹配。在这些模板上喷涂PTFE脱模剂,然后配对至心轴上相匹配的特征。将ePTFE纤维(未显示)沿着硅树脂模板缠绕约50次,以给瓣膜施加面向心轴的径向压力。

将这个组件随后置于炉中,在约100℃下保持约1小时以固化硅树脂。冷却后,移除纤维和聚硅氧烷模板,撕掉8层吸墨纸ePTFE并扔掉,且将得到的瓣膜(未显示)滑出心轴。用钢丝钳裁剪杆,以及用剪刀小心裁剪过长的小叶材料、框架底部过长的材料,以形成完成的瓣膜组件,如图23所示并用990概括标注。因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形成的上述瓣膜组件990包括:框架960或支承结构;支承在框架960上的多个小叶992,且上述小叶992可在张开和闭合位置之间运动以调节通过瓣膜组件990的血流;以及包覆有复合材料纤维966的杆964,上述杆964位于框架960的至少一部分和每个小叶992的至少一部分之间,以将小叶中因小叶与支承结构连接和/或接近产生的应力减至最小。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缓冲元件由复合材料形成,该复合材料包括具有多个孔的至少一层含氟聚合物和存在于基本上所有孔中的弹性体,如上文所述。

应理解,除了附图中具体显示的支承结构外,也可以使用其它支承结构。另外,缓冲元件在必要时可沿支撑结构的任何位置使用,以将小叶中因瓣叶与支撑结构连接和/或接近产生的应力减至最少。例如,缓冲元件可沿着抛物线状的顶部边缘与支承结构连接。

还应理解,缓冲元件可形成为片材并包覆在沿支承结构所需的位置,或者由具有不同截面形状和尺寸的纤维形成。

还应理解,缓冲元件可形成为管状然后套在支承结构的端部,或者沿纵向切割然后环绕在沿支承结构所需的位置。

完成的瓣膜组件中的小叶经过测量,每片小叶中心平均厚度为约120微米。

然后,如实施例1那样,表征瓣膜组件的流动性能和进行加速测试。如实施例1那样,在每组循环约5千万次后,把瓣膜组件从高速疲劳试验机中取出,并再次表征其血流动力学性能。最终,当循环约1.5亿次后,取出瓣膜组件,上述瓣膜组件表现出可接受的性能并且没有形成孔洞。

比较例A

除了没有结合弹性体外,按实施例1的方法构造了六个瓣膜。比较例用的ePTFE材料与实施例1所述的相同,但它没有吸入含氟弹性体共聚物,而是涂覆了一层不连续的FEP共聚物作为热塑性胶黏剂。按照实施例1所述构造瓣膜,每个小叶包含3层薄膜,得到的成品小叶厚度平均为约20微米。在表征血流动力学后,将瓣膜安装在实施例1所述的迪纳特克(Dynatek)加速测试仪上。循环约4千万次后,观察到小叶边缘分层且有孔洞形成,因此停止了测试。

比较例B

按实施例1的方法构造了两个瓣膜,但没有结合本文所述的各种实施方式的弹性体部分。使用的材料为ePTFE薄膜,上述ePTFE薄膜具备与下述类似的性质:质量/面积为约2.43g/m2、孔隙率为约88%、IBP为约4.8KPa、厚度为约13.8微米、一方向上的基质抗张强度为约662MPa、正交方向上的基质抗张强度为约1.2MPa。上述ePTFE膜根据本文所述的方法进行测试。将10层薄膜沿着交替方向放成堆叠体,然后置于如实施例1所述的工具上。然后,将工具暴露在空气对流烘箱中,于约350℃下保持约25分钟,然后取出并用水浴淬冷。然后,将3个工具插入支架框架,且用FEP把小叶与瓣膜组件粘合,与实施例1类似。

每个瓣膜都用实时心脏流动脉冲复制器系统进行高速疲劳测试,如上文所述。其中一个瓣膜循环约3千万次后,另一个循环约4千万次后,可观察到诸如硬化和变形的可视退化,且注意到性能发生可测的降低。除了性能上的可视和可测退化,下文的表3总结了瓣膜循环约4千万次后的压降、有效开口面积(EOA)和反流分数。

表3

实施例4

根据下面方法的实施方式构建结合到金属性瓣膜框架的心脏瓣膜的一个实施方式,该心脏瓣膜具有如上所述的含复合材料的聚合物小叶,该复合材料包括多孔聚乙烯薄膜和弹性体材料。

用激光切割一定长度的无缝MP35N管来形成瓣膜框架1000,该无缝管根据标准ASTM F.562利用全硬回火制造,外径为26毫米,壁厚是0.60毫米。将限定杆1001的图案切入管中来形成瓣膜框架1000,如图24的透视图所示。

对瓣膜框架1000进行轻度的喷丸处理,从而圆化边缘和粗糙化表面。瓣膜框架1000用水清洗,然后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进行等离子体清洁处理。

然后,用吸入了硅树脂的双轴向膨胀型ePTFE薄膜制备复合材料。更具体地说,上述ePTFE薄膜是根据美国专利第3953566号所述的一般教导进行制造。该ePTFE薄膜按照前述方法测试。上述双轴向膨胀型ePTFE薄膜是非晶态锁定的,且具有以下性质:厚度=0.045毫米,密度=0.499g/cm3,最强方向上基体抗张强度=95.6MPa,在与最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基体抗张强度=31.1MPa,在最强方向上最大载荷下的伸长率=37%,在与最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最大载荷下的伸长率=145%。

通过首先使用0.102毫米的下拉棒将硅树脂涂覆到PET膜上,使该ePTFE薄膜吸入硅树脂732多功能密封剂(道康宁公司(Dow-Corning),密歇根州米德兰)。然后,将ePTFE薄膜放置在硅树脂涂层顶部,使硅树脂润湿进入薄膜。从PET膜移除20毫米宽的复合材料条带,卷成纤维并绕着图24的瓣膜框架1000上的各杆1001螺旋包覆,如图25的透视图所示。这种螺旋包覆的复合材料纤维形成缓冲元件1030,其将位于瓣膜框架1000的一部分和小叶1102之间,从而将与瓣膜框架1000和小叶1102的直接接触相关的应力减至最低,如图25的透视图所示。

心轴1200由铝加工而成,通常呈圆筒形,如图26的透视图所示。心轴1200具有第一端1202和相反的第二端1203。

心轴具有12个直径0.5毫米的排气孔1207,该排气孔1207从外表面1204穿透到在心轴1200的中心延伸的中央腔室1206。这12个排气孔1207沿周向绕着心轴1200分两排设置,在图26的瓣膜框架的视图中,有一排排气孔1207是不可见的。这些与中央腔室1206连通的排气孔1207在模塑时使捕集的空气排出瓣膜组件。

将两层厚度约为0.004毫米且包含ePTFE和聚酰亚胺的牺牲性复合材料绕着心轴1200包覆。

然后,用吸入了硅树脂的微孔聚乙烯薄膜制备复合材料。微孔聚乙烯薄膜来自帕尔公司(Pall Corp.)(纽约华盛顿港)PE Kleen 5纳米水滤芯ABD1UG53EJ,其包含疏水性高密度聚乙烯(HDPE)薄膜。上述微孔聚乙烯薄膜根据如上所述的方法进行测试,并具有下述性质:厚度=0.010毫米、密度=0.642g/cc、最强方向上基质抗张强度=214MPa、在与最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基质抗张强度=174MPa、在最强方向上最大载荷下的伸长率=62%、在与最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最大载荷下的伸长率=157%,纤维直径小于约1微米,平均流动孔径是0.0919微米,比表面积是28.7m2/cc。根据一些实施方式,预期微孔聚乙烯薄膜的平均流动孔径小于约5微米、小于约1微米和小于约0.10微米。

将微孔聚乙烯薄膜在丙酮中浸泡约72小时,并在室温下空气干燥。使用0.51毫米的下拉棒将732多功能密封剂涂层施涂到PET膜上。然后,将微孔聚乙烯薄膜放置在硅树脂涂层顶部,使硅树脂润湿进入薄膜。将硅树脂和聚乙烯复合材料从PET移除,并绕着心轴1200和牺牲性PTFE/聚酰胺复合材料包覆,总计两层。

将具有被缓冲元件1030覆盖的杆1001的瓣膜框架1000滑至心轴1200上,并在上述两层的顶部。在排气孔上面透过之前施涂的层刺穿孔洞,设置瓣膜框架1000,从而瓣膜框架1000的底座1003覆盖如图26所示的一排排气孔1207(隐藏的)。

绕着瓣膜框架1000再包覆5层硅树脂/聚乙烯复合材料。

在之前的层顶部包覆在本实施例中之前所述的8层ePTFE膜,来形成牺牲性吸墨纸层,用于吸收任何过量的硅树脂。将两层厚度约为0.004毫米且包含ePTFE和聚酰亚胺的牺牲性复合材料绕着心轴和之前施加的元件包覆。用背衬粘合剂的聚酰亚胺胶带将ePTFE/聚酰亚胺复合物附着到心轴各端,并密封纵向接缝。

然后,在压力容器中安装具有之前施加的元件的心轴1200,从而在心轴1200的第一端部1202中的与中央腔室1206连通的排气口1211直通大气。中央腔室1206从第一端部1202轴向地延伸通过心轴1200,并与之前所述的12个排气孔1207连通。

对压力容器施加约414KPa(60psi)的氦气压力,把微孔聚乙烯和硅树脂复合材料压向心轴1200和瓣膜框架1000。对压力容器加热,直到约28分钟以后心轴内部温度达到约95℃。撤除热源,让压力容器冷却至室温。此过程使硅树脂/聚乙烯复合材料层相互之间粘合,并且与瓣膜框架1000粘合。释放压力,将心轴1200从压力容器取出。使瓣膜组件1010从心轴1200滑出,并去除外层的牺牲性ePTFE/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如图27的透视图所示,显示了在张开位置的小叶1102。

从基本上呈圆筒形状的铝加工出成形的心轴1300,如图28的透视图所示。心轴1300包括第一端部1302、相反的第二端部1303以及在它们之间限定凹面特征1309的中央部分1305。

心轴1300具有3个直径0.5毫米的孔洞1307,其从外表面1304穿透到在心轴1300的中心延伸的中央腔室1306。孔洞1307位于最接近成形的心轴第一端部1302的凹面特征的端部,并与中央腔室1306连通。这些孔洞1307在模塑时使捕集的空气从瓣膜组件1010排出。

使瓣膜组件1010滑至成形的心轴1300上,并使瓣膜框架1000与心轴1300的凹面特征1309对齐,如图28所示。将具有牺牲性层的复合材料压向心轴1300,并使用背衬粘合剂的聚酰亚胺胶带粘结到心轴1300的各端部。通过绕着23.9毫米的心轴包覆一片复合材料,并使用背衬粘合剂的聚酰亚胺胶带粘结轴向接缝,来制备包含ePTFE和聚酰亚胺的牺牲性复合材料管。使该管滑到安装在成形的心轴上的瓣膜组件1010上,并使用背衬粘合剂的聚酰亚胺胶带粘结到成形的心轴的各端部。

然后,在压力容器中安装具有之前施加的元件的成形的心轴1300,从而在心轴1300的第一端部1302中的与中央腔室1306连通的排气口1311直通大气。中央腔室1306从第一端部1302轴向地延伸通过心轴1300,并与之前所述的排气孔1307连通。

对压力容器施加约689KPa(100psi)的氦气压力,把微孔聚乙烯和硅树脂复合材料压向心轴1300和瓣膜框架1000。对压力容器加热,直到约13分钟以后心轴内部温度达到约98℃。撤除热源,让压力容器冷却至室温。此过程迫使硅树脂/聚乙烯复合材料层具有成形的心轴1300的形状,且小叶部分1109被拉入凹面特征1309的一部分并具有该部分的凹面特征1309的形状。使瓣膜组件1010从心轴1300滑出,去除牺牲性ePTFE/聚酰亚胺复合材料以及牺牲性ePTFE吸墨纸材料。

裁剪微孔聚乙烯和硅树脂复合材料,从而复合材料延伸超出框架的底座以及超出框架杆的尖端约2毫米,如图29所示。

小叶1102的厚度约为139微米,且复合材料中硅树脂的重量百分数是约69%。

该瓣膜组件中的瓣膜小叶的性能都在实时脉冲复制器上表征,上述实时脉冲复制器测量穿过瓣膜的典型解剖学压力和流动,产生针对某具体瓣膜组件的初始或“零疲劳”数据组。流动性能由下述过程表征:

将瓣膜组件压入硅树脂环形圈(支承结构),以使该瓣膜组件接下来可在实时脉冲复制器上进行评价。

然后,将装入的瓣膜组件置于实时左心脏流动脉冲复制器系统中。上述流动脉冲复制器系统包括由加拿大维多利亚VSI维维特罗实验室公司(VSI ViVitro Laboratories Inc.)提供的下述组件:超级泵,伺服功率放大器零件号SPA 3891;超级泵头,零件号码SPH 5891B,38.320cm2油缸面积;阀门站/固定装置;波形发生器,TriPack零件号TP 2001;传感器界面,零件号VB 2004;传感器放大组件,零件号AM 9991;以及方波电磁流测试仪,购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东海岸的卡罗来纳医疗电器公司(Carolina Medical Electronics Inc.)。

一般地,流动脉冲复制器系统使用具有固定位移的活塞泵,以在测试中产生所需的流经瓣膜的流体流动。

调节心脏流动脉冲复制器系统以产生所需的流动、平均压力和模拟脉冲频率。然后使测试的瓣膜循环约5至20分钟。

测试期间测量和收集压力和流动数据,包括心室压力、主动脉压、流动速率以及泵的活塞位置。

此实施例中,瓣膜的压降为11.3mm Hg,EOA为2.27cm2,回流分数为15.4%。

实施例5

根据下面方法的实施方式构建结合到金属性瓣膜框架的心脏瓣膜的另一个实施方式,该心脏瓣膜具有如上所述的含复合材料的聚合物小叶,该复合材料包括微孔聚乙烯薄膜和弹性体材料。

如实施例4所述,制备瓣膜框架1000。

用吸入了硅树脂的微孔聚乙烯的薄膜制备复合材料。微孔聚乙烯薄膜来自帕尔公司(Pall Corp.)(纽约华盛顿港)PE Kleen 5纳米水滤芯ABD1UG53EJ,其包含疏水性高密度聚乙烯(HDPE)薄膜。在双轴向膨胀机器上拉伸上述微孔聚乙烯薄膜。将微孔聚乙烯薄膜安装在膨胀机器的销钉上,且销钉在第一方向上设置成相隔70毫米,以及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设置成相隔150毫米。使微孔聚乙烯薄膜在加热的腔室中于双轴膨胀机器之内停留60秒,达到129℃的幅材温度(web temperature)。然后,以0.7%/秒的速率将沿着第一方向的销钉从70毫米平移到84毫米,以10%/秒的速率将沿着与第一方向垂直方向的销钉从150毫米平移到420毫米。在被销钉限制的情况下,将膜从加热的腔室取出,并使其风冷到室温。

上述拉伸的微孔聚乙烯薄膜根据如上所述的方法测试,并具有下述性质:厚度=0.006毫米、密度=0.524g/cc、第一方向上基质抗张强度=156MPa、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基质抗张强度=474MPa、在第一方向上最大载荷下的伸长率=167%、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最大载荷下的伸长率=19%,纤维直径小于约1微米,平均流动孔径是0.1011微米,比表面积是18.3m2/cc。根据一些实施方式,预期微孔聚乙烯薄膜的平均流动孔径小于约5微米、小于约1微米和小于约0.10微米。

通过首先使用0.25毫米的下拉棒将硅树脂涂覆到PET膜上,使该拉伸的微孔聚乙烯薄膜吸入硅树脂734可流动密封剂(道康宁公司(Dow-Corning),密歇根州米德兰)。然后,将聚乙烯薄膜放置在硅树脂涂层顶部,使硅树脂润湿进入薄膜。从PET膜移除20毫米宽的复合材料条带,卷绕/缠绕成纤维并绕着图25的瓣膜框架1000的各杆1001螺旋包覆。这种螺旋包覆的复合材料纤维形成缓冲元件1030,其将位于瓣膜框架1000的一部分和小叶1102之间,从而将与瓣膜框架1000和小叶1102的直接接触相关的应力减至最低,如图29的所示。

获得如实施例1所述和图26所示的心轴1200。将两层厚度约为0.004毫米且包含ePTFE和聚酰亚胺的牺牲性复合材料绕着心轴1200包覆。

如本实施例之前所述制备拉伸的微孔聚乙烯薄膜和硅树脂的复合材料。

将硅树脂和微孔聚乙烯薄膜复合材料沿周向绕着心轴1200和牺牲性PTFE/聚酰胺复合材料包覆,总计两层。当包覆时,使拉伸的微孔聚乙烯薄膜的第一方向与心轴1300的长轴对齐。

将具有被纤维覆盖的杆1001的瓣膜框架1000滑至心轴1200上,并在上述两层的顶部。在排气孔上面透过之前施涂的层刺穿孔洞,设置瓣膜框架,从而瓣膜框架1000的底座1003覆盖如图26所示的一排排气孔1207(隐藏的)。

手动地向框架施加少量的硅树脂,从而在框架和沿周向包覆的复合材料之间提供额外的粘合。

绕着瓣膜框架1000再包覆4层硅树脂/微孔聚乙烯薄膜复合材料。

在之前的层顶部包覆之前在实施例4中所述的8层ePTFE膜,来形成牺牲性吸墨纸层来吸收任何过量的硅树脂。将两层厚度约为0.004毫米且包含ePTFE和聚酰亚胺的牺牲性复合材料绕着心轴和之前施加的组件包覆。用背衬粘合剂的聚酰亚胺胶带将ePTFE/聚酰亚胺复合物附着到心轴各端,并密封纵向接缝。

然后,在压力容器中安装具有之前施加的元件的心轴1200,从而在心轴1200的第一端部1202中的与中央腔室1206连通的排气口1211直通大气。中央腔室1206从第一端部1202轴向地延伸通过心轴1200,并与之前所述的12个排气孔1207连通。

对压力容器施加约414KPa(60psi)的氦气压力,把微孔聚乙烯薄膜和硅树脂复合材料压向心轴1200和瓣膜框架1000。对压力容器加热,直到约20分钟以后心轴内部温度达到约66℃。撤除热源,让压力容器冷却至室温。此过程使硅树脂/聚乙烯复合材料层相互之间粘合,并且与瓣膜框架1000粘合。释放压力,将心轴1200从压力容器取出。使瓣膜组件1010从心轴1200滑出,并去除外层的牺牲性ePTFE/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如图26的透视图所示。

获得如实施例4所述和图28所示的成形的心轴1300。使瓣膜组件1010滑至成形的心轴1300上,并使瓣膜框架1000与心轴1300的凹面特征1309对齐,如图28所示。将具有牺牲性层的硅树脂和微孔聚乙烯薄膜复合材料压向心轴1300,并使用背衬粘合剂的聚酰亚胺胶带粘结到心轴1300的各端部。通过绕着23.9毫米的心轴包覆一片复合材料,并使用背衬粘合剂的聚酰亚胺胶带粘结轴向接缝,来制备包含ePTFE和聚酰亚胺的牺牲性复合材料管。使该管滑到安装在成形的心轴上的瓣膜组件1010上,并使用背衬粘合剂的聚酰亚胺胶带粘结到成形的心轴的各端部。

然后,在压力容器中安装具有之前施加的元件的成形的心轴1300,从而在心轴1300的第一端部1302中的排气口1311直通大气。

对压力容器施加约551KPa(80psi)的空气压力,把微孔聚乙烯和硅树脂复合材料压向心轴1300和瓣膜框架1000。对压力容器加热,直到约13分钟以后心轴内部温度达到约95℃。撤除热源,让压力容器冷却至室温。此过程迫使硅树脂和微孔聚乙烯薄膜复合材料的层具有成形的心轴1300的形状,且小叶部分1109被拉入凹面特征1309的一部分并具有该部分的凹面特征1309的形状。使瓣膜组件1010从心轴1300滑出,去除牺牲性ePTFE/聚酰亚胺复合材料以及牺牲性ePTFE吸墨纸材料。

裁剪聚乙烯/硅树脂复合材料,从而复合材料延伸超出框架的底座以及超出框架杆的尖端约2毫米,如图29所示。

小叶1102的厚度约为53微米,且复合材料中硅树脂的重量百分数是约65%。

该瓣膜组件中的瓣膜小叶的性能都在实时脉冲复制器上表征,上述实时脉冲复制器测量穿过瓣膜的典型解剖学压力和流动,产生针对某具体瓣膜组件的初始或“零疲劳”数据组。通过如实施例4所述的方法来表征流动性能。

此实施例中,瓣膜的压降为8.7mm Hg,EOA为2.49cm2,回流分数为16.7%。

实施例6

构建了一种人工心脏瓣膜小叶材料,其包括多孔的单层,且在孔中存在弹性体。上述多孔的且在孔中具有弹性体的单层在前文已有描述。

获得直径为40毫米的不锈钢心轴,其包覆有一系列材料。在所有的情况下,包覆都是沿周向进行,且如无另外说明,所有的材料的宽度都为约125毫米。上述心轴包覆有5层牺牲性的FEP涂覆的ePTFE复合材料膜,其中FEP侧与心轴邻接。获得含氟弹性体并挤出形成厚度为0.0762毫米的膜,所述含氟弹性体根据美国专利第7462675号所述的一般教导制成。上述共聚物由约65重量%的全氟甲基乙烯醚和互补的约35重量%的四氟乙烯组成。三层上述的含氟弹性体膜以约70毫米的方形放置在上述牺牲性复合材料膜的顶部。15层牺牲性ePTFE膜包覆在上述含氟弹性体膜的顶部。牺牲性ePTFE膜4已经受PTFE的结晶熔化温度或以上的温度,且具有根据本文所述的方法测得的下述性质。上述牺牲性ePTFE膜的质量/面积为约0.5g/m2、厚度为约500纳米、IPA泡点为约200KPa、纵向基质抗张强度为约700MPa以及横向基质抗张强度为约380MPa。将长度125毫米、宽度40毫米的聚酰亚胺膜的条带(Kapton 200HN,杜邦公司(E.I.DuPont de Nemours&Company),美国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置于牺牲性ePTFE膜顶部。

获得一种膨胀型PTFE薄膜形式的连贯单一层,其已经受PTFE的结晶熔化温度或以上的温度,且具有下述性质:厚度为53.3微米、密度为0.83g/cc、在最强方向上的MTS为251MPa、在与最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MTS为218MPa。除了抗张强度样品是根据ASTM D412模具F测试外,测试方法与本文所述的针对薄膜的测试方法相同,且应变速率为13.33%/秒。用上述ePTFE薄膜的一层或一个层片包覆位于心轴上的材料,ePTFE薄膜没有重叠,由此将连贯单一层限定为单层。

将如上所述的相同数量的包覆层和相同材料按照下述顺序施加:聚酰亚胺膜,确保各聚酰亚胺膜层位于彼此之上;牺牲性ePTFE膜;含氟弹性体膜;以及FEP涂覆的ePTFE复合材料膜。通过使用管夹将端部固定于心轴。将整个组件放在设定为280℃的强制通风炉中24小时至48小时,将含氟弹性体熔化并将其吸入到ePTFE薄膜的孔中。将上述组件从炉中取出。将外面的牺牲性层沿纵向切开,并从心轴剥离,其使用聚酰亚胺膜来开始外面牺牲性层的从已吸入含氟弹性体的ePTFE薄膜的剥离。将吸入了含氟弹性体的ePTFE薄膜沿纵向切开,并将其从内部的牺牲性层剥离,其使用聚酰亚胺膜来开始剥离,由此制造小叶材料,该小叶材料包含连贯单一层作为在孔中具有弹性体的单层。上述小叶材料明显地透明,表明弹性体充分地填充到ePTFE薄膜的孔中,并使其不可渗透,待后续的测试进行确认。小叶材料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进行测试。小叶材料具有下述性质:在压缩弯曲试验中没有表现出内聚破坏,厚度为45.8微米,压缩形变率为1.75%,在最强方向上的抗张强度为107MPa,与最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抗张强度为84MPa,抗张强度比率为1.3,在最强方向上的折断力为478g/mm,在正交方向上的折断力为379g/mm,液体收集率为1%,格利空气透气性为>3600秒,且透光率为83%。

作为比较,在将弹性体添加至孔之前的单层的液体收集率为81.5%,压缩形变率为25.5%,格利空气透气性为240秒,并且透光率为16%。

实施例7

构建了一种人工心脏瓣膜小叶材料,其包括连贯单一层。

获得直径为40毫米的不锈钢心轴。将75毫米×100毫米部分的0.1毫米厚的多孔ePTFE薄膜(0.1毫米围心膜,W.L.戈尔及同仁股份有限公司(W.L.Gore&Associates,Inc.),美国亚利桑那州弗拉格斯塔夫)设置在心轴上,由此将较长的长度沿周向包覆,且没有重叠。

三层包覆的牺牲性ePTFE膜约为125毫米宽,沿周向包覆在ePTFE薄膜上。上述牺牲性ePTFE膜的质量/面积为约0.5g/m2、厚度为约500纳米、IPA泡点为约200KPa、纵向基质抗张强度为约700MPa以及横向基质抗张强度为约380MPa。将硅树脂LSR配混物(NUSIL MED-6215,诺稀尔公司(Nusil Technology),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卡平特里亚)通过静态混合器从药筒分配,接着在离心机中脱气。将足以完全渗透入ePTFE薄膜的孔中的液体配混物的厚层施加到包覆的心轴的表面,并使其渗透至ePTFE薄膜中,直至透明。

除去上述牺牲性ePTFE膜,由此从上述ePTFE薄膜的表面除去多余的硅树脂。将所得的组件放置在设定为150℃的强制通风炉中30分钟以固化硅树脂,然后使其冷却至室温。将所得的小叶材料(孔中具有弹性体的ePTFE薄膜)从心轴剥离取下。上述小叶材料明显地透明,表明弹性体充分地填充到ePTFE薄膜的孔中,待后续的测试进行确认。小叶材料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进行测试。

小叶材料具有下述性质:在压缩弯曲试验中没有表现出内聚破坏,厚度为94微米,压缩形变率为1.1%,在最强方向上的抗张强度为39.3MPa,与最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抗张强度为35.7MPa,抗张强度比率为1.1,在最强方向上的折断力为373g/mm,在正交方向上的折断力为338g/mm,液体收集率为1.2%,格利空气透气性为>3600秒,且透光率为73%。

作为比较,在将弹性体添加至孔之前的连贯单一层的液体收集率为94.5%,压缩形变率为19.5%,格利透气性为44秒,并且透光率为10%。

实施例8

构建了一种人工心脏瓣膜小叶材料,其包括连贯单一层。之前描述了包括多个层片的多孔ePTFE薄膜的连贯单一层,其中,上述ePTFE薄膜在被设置在堆叠构造中之前已被膨胀,且被加热到PTFE的结晶熔化温度以上的温度,以此将层片粘合来制造多孔的连贯单一层。

根据美国专利第7306729号所述的一般教导来制造多孔的ePTFE薄膜的薄膜,其已经受PTFE的结晶熔化温度或以上的温度。上述ePTFE薄膜的质量/面积为约0.5g/m2、厚度为约500纳米、IPA泡点为约200KPa、纵向基质抗张强度为约700MPa以及横向基质抗张强度为约380MPa。

宽度125毫米的ePTFE薄膜绕着直径42毫米的不锈钢心轴包覆60次。将管夹用在125毫米宽度部分的端部。

将组件放置在设定为380℃的空气循环烘箱中20分钟,然后从烘箱中取出,使其冷却至环境温度。将管夹除去,将ePTFE薄膜沿轴向切开并将其从心轴剥离,以制造多孔的连贯单一层。将多个ePTFE薄膜的层片粘合在一起,即,无法用手将这些层片分离。

连贯单一层放置在直径约100毫米的绣花圈(embroidery hoop)的内部。将实施例1中使用的同样的0.5g/m2牺牲性ePTFE膜的一个单一牺牲性层放置在连贯单一层上,将绣花圈封闭。

获得热塑性硅氧烷-氨基甲酸酯共聚物(Elast-Eon 5-130,聚合物科技有限公司(Polymer Technology Group,Inc),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使用辊磨机将其溶解于四氢呋喃(THF)中以形成25质量%的溶液。

将10毫升的上述溶液施加到具有单一牺牲性层的连贯单一层的一侧,使其旋流以覆盖表面。

在刚好足以容纳上述组件的封闭腔室中,使上述组件在室温下干燥16小时。除去绣花圈,将牺牲性ePTFE膜从所得的小叶材料上剥离,该小叶材料包含连贯单一层和在连贯单一层的孔中的弹性体。上述小叶材料明显地透明,表明弹性体充分地填充到孔中且足以使连贯单一层不可渗透,待后续的测试进行确认。小叶材料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进行测试。

小叶材料具有下述性质。在压缩弯曲试验中没有表现出内聚破坏,厚度为28微米,压缩形变率为4.3%,在最强方向上的抗张强度为240.3MPa,与最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抗张强度为163.7MPa,抗张强度比率为1.5,在最强方向上的折断力为710g/mm,在正交方向上的折断力为484g/mm,液体收集率为1.1%,格利空气透气性为>3600秒,且透光率为81%。

作为比较,在弹性体添加到孔中之前的连贯单一层的透光率为32%。

实施例9

构建了一种人工心脏瓣膜小叶材料,其包含在孔中具有弹性体的多孔聚乙烯单层的连贯单一层。除下述不同外,小叶材料以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式构建。

使用从滤芯(PE-Kleen滤器零件号ABD1UG53EJ,颇尔公司(Pall Corporation),美国纽约州华盛顿港)取出的膨胀的聚乙烯(PE)薄膜作为多孔的连贯单一层,其与实施例5中使用的微孔聚乙烯的薄膜相同。PE薄膜以如上所述的方法测试,且具有下述性质:厚度为约10微米,在最强方向上的基质抗张强度为214MPa,与最强方向正交的基质抗张强度为174MPa,孔隙率为31%。上述硅树脂LSR配混物是NUSIL MED-1137。硅树脂的固化是在室温下进行24小时。

小叶材料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进行测试。

小叶材料具有下述性质:在压缩弯曲试验中没有表现出内聚破坏,厚度为9.7微米,压缩形变率为-1%,在最强方向上的抗张强度为137MPa,与最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抗张强度为107.3MPa,抗张强度比率为1.3,在最强方向上的折断力为140g/mm,在正交方向上的折断力为112g/mm,液体收集率为0%,格利空气透气性为>3600秒,且透光率为85%。

作为比较,将弹性体添加至孔之前的PE薄膜的液体收集率为65%,格利空气透气性为270秒,并且透光率为53%。

测试方法

应理解,虽然下文描述了某些方法和设备,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确定适用的任何方法或设备也可选择性地采用。

有效开口面积

瓣膜质量的一种衡量参数是有效开口面积(EOA),可按下式计算:EOA(cm2)=Qrms/(51.6*(ΔP)1/2),式中Qrms为收缩/舒张流动速率均方根(cm3/s)、ΔP为平均收缩/舒张压降(mmHg)。

单位质量的表面积

如本文所使用,单位质量的表面积以m2/g为单位表达,是在购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富勒顿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库尔特SA3100气体吸附分析仪(Coulter SA3100Gas Adsorption Analyzer,Beckman Coulter Inc)上通过布鲁诺-埃梅特-特勒(BET,Brunauer-Emmett-Teller)方法测量的。为了进行该测试,从膨胀型含氟聚合物薄膜的中心切下一块样品,然后放入小样品管中。样品的质量为约0.1至0.2g。将管放入购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富勒顿贝克曼库尔特公司(Beckman Coulter)的库尔特SA-Prep表面积脱气仪(型号为SA-Prep、零件号为5102014),然后在约110℃下鼓入约两小时的氦气。然后将样品管从SA-Prep排气仪移除并称重。然后,将样品管放入SA3100气体吸附分析仪,根据仪器说明书进行BET表面积分析,利用氦气计算自由体积以及氮气作为吸附气体。

泡点和平均流动孔径

使用型号CFP 1500AEXL,购自美国纽约伊萨卡的多孔材料公司(Porous Materials Inc.,Ithaca,NY)的毛细管流动气孔计,根据ASTM F31 6-03所述的一般教导测试泡点和平均流量孔径。将样品膜放置于样品室,用表面张力为约20.1达因/厘米的SilWick硅树脂流体(可从多孔材料公司(Porous Materials Inc.)获得)润湿。样品室的底部夹具有直径为约2.54厘米的孔。使用异丙醇作为测试流体。使用7.73.012版的Capwin软件,按下表所示设定以下参数。如本文所使用,平均流动孔径和孔径可互换使用。

弹性体在孔中的存在

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可用多种已知方法确定弹性体存在于孔中,如表面和/或截面观察,或其它分析。这些分析可在从小叶除去弹性体之前或之后进行。

原纤维和纤维的直径

通过检测在适于显示许多原纤维或纤维的放大倍数下获得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例如图7A-C、30和31所示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SEM),来估算原纤维和纤维的平均直径。在复合材料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任意合适的方式来提取可能填充孔的弹性体或其它材料,从而暴露原纤维或纤维。

ePTFE薄膜的质量、厚度和密度

将薄膜放置于购自德国菲林根-施文宁根市的凯发量表公司(Messuhrenfabrik GmbH,Villingen-Schwenningen,Germany)的Kafer FZ1000/30厚度卡规的两块平板之间进行薄膜厚度测试。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将薄膜样品冲切形成约2.54厘米×约15.24厘米的矩形部分,测定其重量(使用梅特勒-托伦脱分析天平(Mettler-Toledo analytical balance),型号AG204)和厚度(使用Kafer FZ1000/30卡规)。使用这些数据,按照下式计算密度:ρ=m/w*l*t,其中:ρ=密度(克/厘米3);m=质量(克);w=宽度(厘米);l=长度(厘米);以及t=厚度(厘米)。报告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ePTFE薄膜的基体抗张强度(MTS)

使用配有平面夹具(flat-faced grip)和0.445kN载荷传感器的INSTRON 122拉伸测试仪测量拉伸断裂负荷。计量长度约为5.08厘米,十字头速度约为50.8厘米/分钟。样品尺寸为约2.54厘米×约15.24厘米。对于最高强度测量,样品中较长的维度沿最高强度方向取向。对于正交MTS测试,样品中较大的维度与最高强度方向垂直取向。使用梅特勒-托伦脱AG204型号天平(Mettler Toledo Scale Model AG204)对各样品称重,再使用Kafer FZ1000/30卡规或任意适合用来测量厚度的工具测量厚度。然后在拉伸测试仪上分别测试各样品。每个样品测量三个不同的部分。报告三次最大负荷(例如作用力峰值)测量的平均值。采用下式计算纵向和横向的基体抗张强度(MTS):MTS=(最大负荷/横截面积)*(PTFE的体密度)/(多孔膜的密度),其中PTFE的体密度为约2.2g/cm3。

聚乙烯薄膜的质量、厚度和密度

将薄膜样品冲切成直径为约5.0厘米的圆形部分,来测量重量(使用Sartorius分析天平,型号MC210P)和厚度(使用Starrett 3732XFL-1测微计)。使用这些数据,按照下式计算密度:ρ=m/w*l*t,其中:ρ=密度(克/厘米3);m=质量(克);w=宽度(厘米);l=长度(厘米);以及t=厚度(厘米)。报告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聚乙烯薄膜的基体抗张强度(MTS)

使用配有平面夹具(flat-faced grip)和0.890kN载荷传感器的INSTRON 5500R拉伸测试仪测量拉伸断裂负荷。计量长度为约2.54厘米,应变速率是约1000%/分钟。样品尺寸为约0.47厘米×约3.90厘米。对于最高强度测量,样品中较长的维度沿最高强度方向取向。对于正交MTS测试,样品中较大的维度与最高强度方向垂直取向。使用Starrett 3732XFL-1测微计来测量各样品的厚度,或者也可采用任何合适的手段来测定厚度。然后在拉伸测试仪上分别测试各样品。每个样品测量五个不同的部分。报告五次最大负荷(例如,作用力峰值)测量的平均值。采用下式计算纵向和横向的基体抗张强度(MTS):MTS=(最大负荷/横截面积)*(聚乙烯的体密度)/(多孔膜的密度),其中聚乙烯的体密度为约0.94g/cm3。

根据美国材料与测试协会标准D790(ASTM D790)所列的一般步骤测量抗弯刚度。除非有可用的大测试样品,否则测试样品需缩小。测试条件如下:小叶样品是在三点弯曲测试仪上测试的,使用了尖端杆,上述尖端杆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间距为约5.08毫米。用一根直径约为1.34毫米、重约80毫克的钢棒产生y(向下)方向的变形,但样品在x方向上没有任何约束。将上述钢棒缓慢地置于薄膜样品的中心点。等待约5分钟后,测量y方向的挠度。如上支承的弹性梁的挠度可用下式表示:d=F*L3/48*EI,式中F(N)为施加在梁长度L(米)中心的负荷,因此L=1/2悬挂杆之间的距离,以及EI为抗弯刚度(Nm)。可根据这个关系计算EI的值。当截面为长方形时:I=t3*w/12,式中I=截面转动惯量、t=样品厚度(米)、w=样品宽度(米)。根据这个关系,可以计算所测弯曲挠度范围内的平均弹性模量。

表面积测量

微孔聚合物薄膜的单位质量的表面积(比表面积),以m2/g为单位表示,是使用购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富勒顿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库尔特SA3100气体吸附分析仪(Coulter SA3100Gas Adsorption Analyzer,Beckman Coulter Inc)通过布鲁诺-埃梅特-特勒(BET,Brunauer-Emmett-Teller)方法测量的。从微孔聚合物薄膜片材的中心切割样品并将其放置在小样品管内。样品的质量约为0.1-0.2克。将管放置在购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富勒顿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库尔特SA-Prep表面积排气仪(Coulter SA-Prep Surface Area Outgasser)(型号SA-PREP,P/N 5102014)上,在110℃用氦气吹扫2小时。然后将样品管从SA-Prep排气仪移除并称重。然后,将样品管放入SA3100气体吸附分析仪,根据仪器说明书进行BET表面积分析,利用氦气计算自由体积以及使用氮气作为吸附气体。对每个样品记录单次测试结果。

将以单位m2/g表示的比表面积转化成以单位m2/cc表示的比表面积可用来比较不同密度的材料的比表面积。为此,使以m2/g表示的比表面积乘以以g/cc表示的样品材料的密度。PTFE的密度取2.2g/cc,且聚乙烯的密度取0.98g/cc。

与连贯单一层实施方式相关的材料的测试方法

厚度

使用Mitutoyo Litematic VL-50A厚度测试仪(美国伊利诺州奥罗拉市三丰美国公司(Mitutoyo America Corporation Aurora,Illinois)),在室温下测定小叶和小叶材料的厚度。可使用任何适合的测试技术以用于厚度测试。

将薄膜放置于购自德国菲林根-施文宁根市的凯发量表公司(Messuhrenfabrik GmbH,Villingen-Schwenningen,Germany)的Kafer FZ1000/30厚度卡规的两块平板之间进行薄膜厚度测试。应理解,可以使用任何用于测试厚度的合适的方法。

原纤维和纤维的直径

通过检测在适于显示许多原纤维或纤维的放大倍数下获得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例如图7A-C、30和31所示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SEM),来估算原纤维和纤维的平均直径。在至少一个代表性视图中对20根纤维或原纤维的直径进行估算和平均。在复合材料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任意合适的方式来提取可能填充孔的弹性体或其它材料,从而暴露原纤维或纤维。

通过检测在适于显示许多原纤维或纤维的放大倍数下获得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例如图7A-C、30和31所示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SEM),来估算原纤维和纤维的直径。在至少一个代表性视图中对20根代表性的纤维或原纤维的直径进行估算。将这些直径与规定限值(例如,0.1微米或1微米)进行比较。关于认为大多数小于规定限值,是指纤维或原纤维的至少90%的直径小于上述规定限值。在复合材料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任意合适的方式来提取可能填充孔的弹性体或其它材料,从而暴露原纤维或纤维。

液体收集试验

液体收集试验方法对液体渗透材料的能力进行评估。在合适的实验室天平上对10毫米×10毫米的正方形小叶或小叶材料进行称重,来确定其初始质量。然后,将其浸没在硅油(100000cSt,克里克产品公司(Clearco Products),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本萨利姆市)中约30分钟。将样品从硅油中取出,用无绒布擦除多余的表面液体,再次称重以确定最终质量。液体收集率以百分比表示。

液体收集率=100*(最终质量–初始质量)/初始质量

空气透气性试验

空气透气性试验方法根据ISO 5636-5的一般教导,通过测量空气在材料中流动通过的能力来对样品的孔隙率进行评估。将小叶或小叶材料的试验样品放置在格利透气度检测仪(Model 4110格利精密仪器公司(Gurley Precision Instruments),纽约州特洛伊)上,并设有0.25英寸2(1.61cm2)的开口。测定100cc的空气流动通过样品的时间,将其除以4得到以秒计的格利时间。格利时间大于约1000秒,表明样品对于空气而言是不可渗透的,并根据本说明书的定义来判断是不可渗透的。

密度

通过使用购自美国新泽西州的梅特勒分析天平PM400(Analytical Balance Mettler PM400),由重量/体积计算来确定薄膜的密度。薄膜的厚度如上进行测定,已知面积的薄膜的质量用分析天平测定。

ePTFE薄膜的抗张强度

薄膜的基质抗张强度(MTS)通过使用合适的测试机械首先测定薄膜的抗拉强度(TS)来测定,所述测试机械是例如装配有平面夹和0.445kN载荷传感器的Instron 122抗拉测试机(美国马萨诸塞州诺伍德市英斯特朗公司(Instron,Norwood,MA))。计量长度为约5.08厘米,十字头速度为50厘米/分钟。样品尺寸为约2.54厘米×约15.24厘米。基质抗拉强度MTS根据下式,由抗拉强度和密度算出:MTS=(最大负荷/横截面积)*(PTFE的体密度)/(多孔薄膜的密度),其中PTFE的体密度为2.2g/cm3。

聚乙烯的质量、厚度、密度和基质抗拉强度(MTS)如上进行测定。

小叶材料的抗拉强度

小叶和小叶材料的抗拉强度通过对动态机械分析仪上的小叶材料的条带进行测定。通过用夹具保持两个刀片彼此平行来切割样品,形成以光学显微镜测定为1.623毫米宽的样品。使用卡规对膜上的五处进行测定,根据该五处的平均值来确定每个样品的厚度。使用了TA仪器公司(美国特拉华州新堡市(New Castle,Delaware))RSA II DMA仪器。在测试中温度始终保持恒定在37℃,并且在测试前有两分钟的调整期。用一片双面胶带将样品设置在膜/纤维夹中,以将滑移减至最小。样品的初始标称计量长度为5毫米,且测试在恒定的0.1秒-1的应变速率下进行。基于测试开始时的夹分离,实际的计量长度被用于应变速率的计算中。仪器从始至终记录测试的负载和应力。折断力是最大应力除以样品宽度。抗张强度是上述最大应力。这里报告的值是3次测试的平均值。抗张强度比计算为:小叶材料的最强方向上的抗张强度相对于与最强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抗张强度的比。

泡点试验

IPA泡点是用购自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的IPA泡点测试仪测量的,具体为压力调节工业数据系统模型LG-APOK(Pressure Regulator Industrial Data Systems Model LG-APOK),且升压速率为1.38KPa/s(0.2psi/s),测试面积为3.14cm2。

压缩形变试验

压缩形变试验是评估在将材料置于压缩载荷并使其恢复后,该材料对抗厚度上的变化的能力。

用手术刀从小叶或小叶材料切割出直径尺寸为约12毫米的材料测试样品。在上述材料测试样品上标记一个直径8.5毫米的圆圈,以表明测试区域。

使用Mitutoyo Litematic VL-50A厚度测试仪(美国伊利诺州奥罗拉市三丰美国公司(Mitutoyo America Corporation Aurora,Illinois)),在室温下测定上述样品的靠近中心的初始厚度。可使用任何适合的测试技术以用于厚度测定。

将材料测试样品放置在平坦的、硬的表面上,并将5g、直径8.5毫米的铁砧盘放置在上述标记区域的中心。立即将1kg重物放置在上述铁砧盘的中心。在室温下经1分钟后,将上述测试重物和上述铁砧都去除。使材料测试样品在室温下恢复10分钟。在恢复期之后,立即如上所述测定材料测试样品在中心的形变厚度。

压缩形变百分率如下计算:100*(初始厚度–形变厚度)/初始厚度。

压缩弯曲试验

压缩弯曲试验是评估当小叶或小叶材料在延长的时间内保持于高应力状态时,小叶或小叶材料对内聚破坏的抵抗力。

图33为在压缩弯曲试验固定装置30中的压缩弯曲试验样品36的边缘视图。用手术刀从小叶或小叶材料切割出压缩弯曲试验样品,其尺寸为宽度约3毫米×长度约12毫米,且在所需的试验方向上沿长尺寸取向。在切割时,保持手术刀与压缩弯曲试验样品垂直。从上述材料的相邻部分切割出尺寸为长度约5毫米×宽度约3毫米的间隔件34。

如图33所示,将压缩弯曲试验样品在间隔件34上折叠,形成一弯曲部分38和两个腿部35。将两个刚性板32(即,玻璃显微镜载片)放置抵在两腿部35的外侧,并用夹子将它们夹在一起,以将压缩弯曲试验样品36和间隔件34的厚度限制为压缩弯曲试验样品的厚度的约三倍,使得施加在压缩弯曲试验样品上的压缩小或没有。由此制成压缩弯曲试验样品在弯曲部分38的弯曲半径为厚度的一半。将压缩弯曲试验样品36的弯曲部分38放置在接近刚性板32的边缘,以便于用显微镜观察弯曲部分38。

将包括压缩弯曲试验样品36、刚性板32和间隔件34的组件在空气中、于50℃保持7天。无需将压缩弯曲试验样品36从刚性板32移除,使用显微镜对弯曲区域38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如图32A所示的裂缝39形式的内聚破坏。如果压缩弯曲试验样品36没有表现出任何裂缝39,如图32B和32C所示,则认为其通过了压缩弯曲试验。压缩弯曲试验样品36在弯曲部分38可能表现出起皱或凸起37,但这不认为是因未通过压缩弯曲试验而导致的失效情形。

透光率试验

透光率试验对小叶或小叶材料的透光率(以百分率表示)进行评估。使用下述仪器对小叶或小叶材料进行测试:装配有Labsphere RSA-PE-18(美国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市帕金埃尔默公司(PerkinElmer,Waltham,MA))总半球反射率附件的帕金埃尔默UV/VIS光谱仪,用UV Winlab软件(美国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市帕金埃尔默公司)进行控制。用白色标样对光谱仪进行校准,然后测定透光率。试验结果报告为550纳米波长的透光率。如果有伪峰,则报告值是540纳米至560纳米范围内的平均透光率。对于该试验,可使用任何合适的光谱仪。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可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动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因此,本发明应涵盖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动,只要这些修改和变动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案的范围之内。

用于人工瓣膜的连贯单一层高强度合成聚合物复合材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用于人工瓣膜的连贯单一层高强度合成聚合物复合材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用于人工瓣膜的连贯单一层高强度合成聚合物复合材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人工瓣膜的连贯单一层高强度合成聚合物复合材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人工瓣膜的连贯单一层高强度合成聚合物复合材料.pdf(9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80075853.4 (22)申请日 2015.07.28 (30)优先权数据 14/622,599 2015.02.13 US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7.08.10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US2015/042530 2015.07.28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6/130173 EN 2016.08.18 (71)申请人 W.L.戈尔及同仁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美国特拉华州 (72)发明人 WC布鲁奇曼 BR芬。

2、尼 PD加斯乐 CL哈特曼 PJ沃尔什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 司 31100 代理人 董庆 朱黎明 (51)Int.Cl. A61L 27/16(2006.01) A61L 27/18(2006.01) A61L 27/50(2006.01) A61L 27/56(2006.01) (54)发明名称 用于人工瓣膜的连贯单一层高强度合成聚 合物复合材料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薄的、 生物相容的、 高强度 的复合材料, 该复合材料适合用在人工瓣膜中以 调节血流方向。 在一个方面, 上述小叶材料在高 循环弯曲应用中能维持柔韧性, 使得它特别适用 于高弯曲移植物, 例如。

3、人工心脏瓣膜小叶。 上述 小叶材料包括连贯单一层和弹性体, 其中, 上述 弹性体存在于多孔的连贯单一层的孔中。 权利要求书12页 说明书39页 附图38页 CN 107206122 A 2017.09.26 CN 107206122 A 1.一种人工瓣膜, 包括: 框架; 以及 小叶, 该小叶连接至所述框架, 并且能够在张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小叶包含至 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和弹性体, 所述连贯单一层具有孔且是合成聚合物, 所述弹性体存在于 所述孔中以使得所述连贯单一层不可渗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仅包含一个连贯单一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

4、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具有微孔结 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单一层片的 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 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 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 大于约35MPa。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 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

5、间的所述 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1N/mm。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 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 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 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 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

6、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之 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 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 述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 小于2。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

7、包括多个层 片的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 其中, 每个层片包含相同的材料。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 包括: 将所述 层片放置成堆叠构造, 并将所述层片加热至所述聚合物的结晶熔化温度之上。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 包括: 将所述 层片放置成堆叠构造, 然后使所述层片膨胀, 并将所述层片加热至所述聚合物的结晶熔化 温度之上。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多个层 片的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 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而不使用另外的材料。 权 利 要 求 书 1/。

8、12 页 2 CN 107206122 A 2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在将层片粘合在一起之前, 每个层片 都是膨胀型聚合物薄膜。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 述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 度大于约35MPa。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9、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 述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1N/mm。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 述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 述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

10、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 述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 述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 小于2。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

11、在于, 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 包括: 将所述 层片放置成堆叠构造, 然后将所述层片加热至所述聚合物的结晶熔化温度之上。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所述纤维的平均直径小于约1微米, 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 限定孔。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所述纤维的平均直径小于0.1微米, 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 限定孔。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12、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 空间限定孔。 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0.1微米, 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 空间限定孔。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含氟聚合 权 利 要 求 书 2/12 页 3 CN 107206122 A 3 物。 29.如。

13、权利要求28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氟聚合物是PTFE。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PTFE是ePTFE。 3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多孔聚乙 烯。 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 34.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 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是含氟弹性体。 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是。

14、氨基甲酸酯。 37.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是TFE/PMVE共聚物。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TFE/PMVE共聚物基本上包含约 40-80重量的全氟甲基乙烯基醚和互补的60-20重量的四氟乙烯。 3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 张强度大于约35MPa。 4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1N/mm。 4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2N/mm。 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

15、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3N/mm。 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厚度小于约350微米。 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的孔径小于5微米。 4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的孔径小于1微米。 4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的孔径小于0.1微米。 4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基本上仅包 含纤维。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在它们之间限定空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49.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人。

16、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在它们之间限定空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0.1微米。 5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包含约35-90重量的范围的 弹性体。 5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膨胀型含 氟聚合物, 其中所述弹性体是TFE/PMVE共聚物, 且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多孔聚乙 烯, 其中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 且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

17、层是膨胀型 PTFE, 其中所述弹性体是TFE/PMVE共聚物, 且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PTFE, 其中 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 且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为选择性直径可调以用于血 权 利 要 求 书 3/12 页 4 CN 107206122 A 4 管内递送和在治疗位点展开, 其中, 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5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 5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18、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 5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0。 5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5。 6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在550微米波长处的透光率大 于60。 6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在550微米波长处的透光率大 于75。 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在550微米波长处的透光率大 于90。 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 64.如权利要。

19、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5。 6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3。 6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 度比小于2。 6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 度比小于1.5。 6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 度比小于1.3。 6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多个连贯 单一层经由它们之间的弹性体连接在一起。 7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

20、瓣膜, 其特征在于, 每个小叶具有由折叠的边缘限定的折 叠的小叶自由边缘, 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被折叠且与其自身连接。 7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限定具有两 个折叠部分的折叠, 所述两个折叠部分连接以限定折叠的边缘和未折叠的边缘, 其中, 所述 折叠的边缘限定所述小叶的折叠的小叶自由边缘。 72.如权利要求7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未折叠的边缘连接至所述框架。 73.一种人工瓣膜, 包括: 框架; 以及 小叶, 该小叶连接至所述框架, 并且能够在张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小叶包含至 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和弹性体, 所述连贯单。

21、一层具有孔且包含合成聚合物, 所述弹性体存在 于所述孔中以使得所述小叶在550微米波长处的透光率为至少60。 74.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仅包含一个连贯单一层。 75.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具有微孔结 构。 76.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单一层片 的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 77.如权利要求76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权 利 要 求 书 4/12 页 5 CN 107206122 A 5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

22、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 述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 度大于约35MPa。 78.如权利要求76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 述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1N/mm。 79.如权利要求76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 述空间限定孔, 。

23、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 80.如权利要求76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 述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 81.如权利要求76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 述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 82.如权利要求7。

24、6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 述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 小于2。 83.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多个层 片的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 其中, 每个层片包含相同的材料。 84.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多个层 片的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 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而不使用另外的材料。 85.如权利要求84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

25、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 述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 度大于约35MPa。 86.如权利要求84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 述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1N/mm。 87.如权利要求84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

26、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 述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 88.如权利要求84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 述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 89.如权利要求84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 述空。

27、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 权 利 要 求 书 5/12 页 6 CN 107206122 A 6 90.如权利要求84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 述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强度比 小于2。 91.如权利要求84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在将层片粘合在一起之前, 每个层片 都是膨胀型聚合物薄膜。 92.如权利要求8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层片粘。

28、合在一起, 包括: 将所述 层片放置成堆叠构造, 并将所述层片加热至所述聚合物的结晶熔化温度之上。 93.如权利要求8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 包括: 将所述 层片放置成堆叠构造, 然后使所述层片膨胀, 然后将所述层片加热至所述聚合物的结晶熔 化温度之上。 94.如权利要求9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 包括: 将所述 层片放置成堆叠构造, 然后将所述层片加热至所述聚合物的结晶熔化温度之上。 95.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所述纤维的平均直径小于约1微。

29、米, 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 限定孔。 96.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所述纤维的平均直径小于0.1微米, 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 限定孔。 97.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 空间限定孔。 98.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0.1微米, 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 空间限定。

30、孔。 99.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维 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100.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含氟聚 合物。 101.如权利要求100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氟聚合物是PTFE。 102.如权利要求101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PTFE是ePTFE。 103.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多孔聚 乙烯。 104.如权利要求10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是硅。

31、树脂。 105.如权利要求10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 106.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 107.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是含氟弹性体。 108.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是氨基甲酸酯。 109.如权利要求10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是TFE/PMVE共聚物。 权 利 要 求 书 6/12 页 7 CN 107206122 A 7 110.如权利要求109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TFE/PMVE共聚物基本上包含约 40-80重量的。

32、全氟甲基乙烯基醚和互补的60-20重量的四氟乙烯。 111.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 抗张强度大于约35MPa。 112.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1N/mm。 113.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2N/mm。 114.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3N/mm。 115.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厚度小于约350微米。 116.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的孔径小于5微米。

33、。 117.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的孔径小于1微米。 118.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的孔径小于0.1微米。 119.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基本上仅 包含纤维。 120.如权利要求119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在它们之间限定空间, 其 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121.如权利要求119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在它们之间限定空间, 其 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0.1微米。 122.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

34、包含约35-90重量的范围 的弹性体。 123.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膨胀型 含氟聚合物, 其中所述弹性体是TFE/PMVE共聚物, 且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124.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多孔含 氟聚合物, 其中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 且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125.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膨胀型 PTFE, 其中所述弹性体是TFE/PMVE共聚物, 且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126.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

35、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PTFE, 其 中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 且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127.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为选择性直径可调以用于 血管内递送和在治疗位点展开, 其中, 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128.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 129.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 130.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0。 131.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压。

36、缩形变率小于5。 132.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在550微米波长处的透光率 大于60。 133.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在550微米波长处的透光率 大于75。 134.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在550微米波长处的透光率 大于90。 权 利 要 求 书 7/12 页 8 CN 107206122 A 8 135.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 136.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5。 137.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

37、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3。 138.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 强度比小于2。 139.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 强度比小于1.5。 140.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在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 强度比小于1.3。 141.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多个连 贯单一层经由它们之间的弹性体连接在一起。 142.一种人工瓣膜, 包括: 框架; 以及 小叶, 该小叶连接至所述框架, 并且能够在张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移。

38、动, 所述小叶包含至 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和弹性体,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多个多孔合成聚合物薄膜的层 片, 每个层片具有孔且包含相同的材料, 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而不使用另外的材料, 所述弹 性体存在于所述孔中以使得所述小叶不可渗透。 143.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仅包含一个连贯单一层。 144.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在将层片粘合在一起之前, 每个层 片都是膨胀型聚合物薄膜。 145.如权利要求144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 包括: 将所 述层片放置成堆叠构造, 并将所述层片加热至所述聚合物的结晶熔化温度之上。 。

39、146.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 包括: 将所 述层片放置成堆叠构造, 然后使所述层片膨胀, 然后将所述层片加热至所述聚合物的结晶 熔化温度之上。 147.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层片粘合在一起, 包括: 将所 述层片放置成堆叠构造, 然后使所述层片膨胀, 然后将所述层片加热至所述聚合物的结晶 熔化温度之上。 148.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每个层片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 的纤维, 其中, 所述纤维的平均直径小于约1微米, 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 149.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40、 其特征在于, 每个层片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 的纤维, 其中, 所述纤维的平均直径小于0.1微米, 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 150.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每个层片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 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 151.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每个层片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 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0.1微米, 所述纤维之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 152.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每个层片包含在纤维之间限定空间 的纤维, 在所述纤维之。

41、间的所述空间限定孔。 153.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的孔径小于5微米。 权 利 要 求 书 8/12 页 9 CN 107206122 A 9 154.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的孔径小于1微米。 155.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的孔径小于0.1微米。 156.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每个层片是含氟聚合物。 157.如权利要求156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氟聚合物是PTFE。 158.如权利要求157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PTFE是ePTFE。 159.。

42、如权利要求158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是TFE/PMVE共聚物。 160.如权利要求159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TFE/PMVE共聚物基本上包含约 40-80重量的全氟甲基乙烯基醚和互补的60-20重量的四氟乙烯。 161.如权利要求158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 162.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每个层片是多孔聚乙烯。 163.如权利要求16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 164.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 165.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

43、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是含氟弹性体。 166.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是氨基甲酸酯。 167.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 抗张强度大于约35MPa。 168.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1N/mm。 169.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2N/mm。 170.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3N/mm。 171.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厚度小于约35。

44、0微米。 172.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基本上仅 包含纤维。 173.如权利要求17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在它们之间限定空间, 其 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174.如权利要求17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在它们之间限定空间, 其 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0.1微米。 175.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包含约35-90重量的范 围的弹性体。 176.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层片是膨胀型含氟聚合 物, 其中所述弹性体是TFE。

45、/PMVE共聚物, 且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177.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层片是多孔聚乙烯, 其中 所述弹性体是硅树脂, 且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178.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层片是膨胀型PTFE, 其中 所述弹性体是TFE/PMVE共聚物, 且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179.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层片是PTFE, 其中所述弹 性体是硅树脂, 且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180.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为选择性直。

46、径可调以用于 血管内递送和在治疗位点展开, 其中, 所述瓣膜可操作性地是人工心脏瓣膜。 181.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 权 利 要 求 书 9/12 页 10 CN 107206122 A 10 182.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 183.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0。 184.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5。 185.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在550微米波长处的透。

47、光 率大于60。 186.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在550微米波长处的透光 率大于75。 187.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在550微米波长处的透光 率大于90。 188.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 189.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5。 190.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3。 191.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是多个连 贯单一层经由它们之间的弹性。

48、体连接在一起。 192.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 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 所述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在至少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抗张 强度大于约35MPa。 193.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 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 所述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的折断力大于约1N/mm。 194.如权利要求142所述。

49、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 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 所述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在压缩弯曲试验中合格。 195.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 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 所述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的压缩形变率小于15。 196.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 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 所述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的液体收集率小于10。 197.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连贯单一层包括在纤 维之间限定空间的纤维, 其中, 大多数的所述纤维的直径小于1.0微米, 在所述纤维之间的 所述空间限定孔, 该孔的孔径小于约5微米, 其中, 所述小叶在550微米波长处的透光率大于 60。 198.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人工瓣膜, 其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