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多功能除味剂.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8484929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7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41887.0

申请日:

20140718

公开号:

CN105268004A

公开日:

201601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L9/01

主分类号:

A61L9/01

申请人:

江苏瑞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杜峰

地址:

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北路200号

优先权:

CN201410341887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室内多功能除味剂,属于室内空气净化领域。所述除味剂采用无毒环保型原料复配而成,由有机包合剂、无机包合剂、除味助剂、分散助剂、杀菌剂及去离子水所组成。该除味剂绿色环保,通过吸收包合、化学键连双重途径去除室内空气异味物质,可快速去除室内烟味、甲醛异味、霉味、厨房异味、厕所异味等,可直接喷撒使用,亦可加入超声加湿器、加湿净化器等设备中使用。

权利要求书

1.室内多功能除味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包合剂3~8wt%、无机包合剂3~10wt%、除味助剂2~5wt%、分散助剂2~8wt%、杀菌剂2~6wt%及去离子水60~85wt%所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多功能除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包合剂为β-环糊精、二甲基-β-环糊精、羟乙基-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羧甲基-β-环糊精中的一种或几种,占除味剂成分的3~10wt%。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多功能除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包合剂为明矾、偏铝酸钠、硅酸钠的一种或几种,占除味剂成分的3~15wt%。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多功能除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味助剂为儿茶素、组氨酸、赖氨酸、茶多酚的一种或几种,占除味剂成分的2~5wt%。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多功能除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助剂为聚丙烯酸钠、琼脂、明胶、聚乙烯醇的一种或几种,占除味剂成分的2~8wt%。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多功能除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菌剂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聚氮杂环季铵盐的一种或几种,占除味剂成分的2~6wt%。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多功能除味剂,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去除室内烟味、甲醛异味、霉味、厨房异味、厕所异味等,可直接喷撒使用,亦可加入超声加湿器、加湿净化器等设备中使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多功能除味剂,属于室内空气净化领域。

技术背景

家居环境中的异味不仅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不良刺激,而且对身体有着较大的伤害。如二手烟有焦油、阿摩尼亚、尼古丁、悬浮微粒、PM2.5、钋-210等超过4000种有害化学物质及数十种致癌物质,味道刺激性大,是危害最广泛、最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是全球重大死亡原因;家居装修带入的甲醛异味,有着刺激、致敏、致突变等负面作用,极大地危害人们的健康;环境中的霉味、厨房异味(油烟、酸臭味等)、厕所异味等则极大地影响家居品质,其中携带的细菌孢子、酸败油、甲硫醇、甲基胺、NH3等对人们造成致病、致癌等危害。由于异味物质的复杂多变,目前针对各种不同异味皆有着一定的治理方法,如吸附法、芳香剂掩盖法、植物吸收、二氧化氯氧化、臭氧氧化、白醋熏蒸、光催化等方法等。

吸附法多采用活性炭、粘土、分子筛及相应改性物作为吸附材料对异味物质吸附去除,具有较广的适用性,但存在被动吸附去除效率低下等缺点,需和净化设备(带风机)联用才能发挥较好的去除效果;芳香剂掩盖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类去除异味方法,使用芳香组分或植物、水果等提取物达到对异味的掩盖,但存在治标不治本等缺点,异味物被稀释而非去除,对人体伤害并未得到消除;植物吸收法则多采用虎皮兰、吊兰等植株、菠萝等热带水果、茶叶或柚子皮等实现异味的去除,兼具吸收和芳香掩盖等特点,廉价有效,但去除速度较为缓慢;二氧化氯氧化法多见于除异味材料中,以二氧化氯自身的强氧化性实现对异味物质的去除,但存在去除不彻底,对较多异味物质无效,自身有毒等缺点;臭氧氧化法类似于二氧化氯氧化法,有一些有机挥发组分造成的异味有着较好的去除效果,但臭氧本身亦有着较大的异味,且对人体有着一定的伤害;新兴的光催化方法多以光触媒材料在光的激发下(多为紫外光才有效)达到去除异味的效果,一般对部分有机物及细菌有着一定的去除和灭杀效果,由于室内家居多无紫外源,所以实用性及其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存在的缺点,提供了室内多功能除味剂,属于室内空气净化领域。所述除味剂采用无毒环保型原料复配而成,由有机包合剂、无机包合剂、除味助剂、分散助剂、杀菌剂及去离子水所组成。该除味剂绿色环保,通过吸收包合、化学键连双重途径去除室内空气异味物质,可快速去除室内烟味、甲醛异味、霉味、厨房异味、厕所异味等,可直接喷撒使用,亦可加入超声加湿器、加湿净化器等设备中使用。

本发明涉及室内多功能除味剂,其主要内容如下:

室内多功能除味剂,包括有机包合剂3~8wt%、无机包合剂3~10wt%、除味助剂2~5wt%、分散助剂2~8wt%、杀菌剂2~6wt%及去离子水60~85wt%所组成。

所述的有机包合剂为β-环糊精、二甲基-β-环糊精、羟乙基-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羧甲基-β-环糊精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无机包合剂为明矾、偏铝酸钠、硅酸钠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除味助剂为儿茶素、组氨酸、赖氨酸、茶多酚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分散助剂为聚丙烯酸钠、琼脂、明胶、聚乙烯醇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杀菌剂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聚氮杂环季铵盐的一种或几种。

适用于去除室内烟味、甲醛异味、霉味、厨房异味、厕所异味等,可直接喷撒使用,亦可加入超声加湿器、加湿净化器等设备中使用。

室内多功能除味剂其优势如下:1)采用无毒无害原料,成分明确;2)除味剂采用吸收包合、化学键连双重途径,实现物理包覆沉降及化学固定高效去除异味物的效果,安全可靠;3)有机、无机包合剂的引入设计可实现焦油、阿摩尼亚、尼古丁、悬浮微粒、PM2.5、酸败油雾等异味物质的高效包覆沉降去除;4)除味助剂可实现甲醛、甲硫醇、甲基胺、NH3等小分子异味物的键连固定,并在包合剂的吸收包覆下沉降去除;5)杀菌剂的引入可实现细菌如霉菌等的高效灭杀,且杀菌剂的长链结构及表面活性剂特性可与包合剂更好的结合,从而实现灭杀及沉降去除,进而去除细菌及其漂浮物所带来的异味。6)除味剂使用方便,可直接喷洒或可加入超声加湿器、加湿净化器等设备中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室内多功能除味剂,其使用的原料及具体配比(按重量计)如下:

二甲基-β-环糊精4wt%、明矾6wt%、儿茶素2wt%、组氨酸2wt%、聚丙烯酸钠2wt%、聚乙烯醇1wt%、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2wt%、去离子水81wt%。

实施例2

一种室内多功能除味剂,其使用的原料及具体配比(按重量计)如下:

羟乙基-β-环糊精7wt%、偏铝酸钠5wt%、儿茶素1wt%、赖氨酸3wt%、琼脂3wt%、聚丙烯酸钠1wt%、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4wt%、去离子水76wt%。

实施例3

一种室内多功能除味剂,其使用的原料及具体配比(按重量计)如下:

羟丙基-β-环糊精5wt%、硅酸钠5wt%、儿茶素1wt%、组氨酸2wt%、聚丙烯酸钠3wt%、聚氮杂环季铵盐4wt%、去离子水80wt%。

实施例4

一种室内多功能除味剂,其使用的原料及具体配比(按重量计)如下:

β-环糊精0.5wt%、羧甲基-β-环糊精7wt%、明矾5wt%、儿茶素2wt%、茶多酚2wt%、聚丙烯酸钠3wt%、明胶2wt%、聚氮杂环季铵盐2wt%、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4wt%、去离子水72.5wt%。

以上实施例仅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列举的较好的实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在本发明基础上的辅助成分的添加、制备方式的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室内多功能除味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室内多功能除味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室内多功能除味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室内多功能除味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多功能除味剂.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室内多功能除味剂,属于室内空气净化领域。所述除味剂采用无毒环保型原料复配而成,由有机包合剂、无机包合剂、除味助剂、分散助剂、杀菌剂及去离子水所组成。该除味剂绿色环保,通过吸收包合、化学键连双重途径去除室内空气异味物质,可快速去除室内烟味、甲醛异味、霉味、厨房异味、厕所异味等,可直接喷撒使用,亦可加入超声加湿器、加湿净化器等设备中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