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梁腾 文档编号:8484832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5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983842.8

申请日:

20151224

公开号:

CN105536027A

公开日:

201605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L15/26,A61L15/28,A61L15/20,A61L15/40,A61L15/44,A61L15/42,A61F13/02

主分类号:

A61L15/26,A61L15/28,A61L15/20,A61L15/40,A61L15/44,A61L15/42,A61F13/02

申请人:

南阳市汇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天钢,刘尧,周新钦,李坚崇,刘讯,闫孟,李淼

地址: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溧河生态工业园纬三路

优先权:

CN201510983842A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季发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两端设置胶合剂的聚氨酯膜,所述聚氨酯膜中部设置医用敷料,所述医用敷料与胶合剂上部设置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使得医用敷料不仅能够进行养护疤痕,而且能够使得其在疤痕处形成预应力,降低疤痕周边组织对疤痕施加的张力,使得疤痕处,处于张力的动态平衡中,使得疤痕能够快速修复,从而减轻疤痕的痕迹以及与人体周围的皮肤组织的色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包括两端设置胶合剂的聚氨酯膜,所述聚氨酯膜中部设置医用敷料,所述医用敷料与胶合剂上部设置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敷料包括天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β-葡聚糖、表皮生长因子、助剂和纯化水,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依次为:天然海藻酸钠1~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7份、甘油3~10份、β-葡聚糖5~8份、表皮生长因子5~7份、助剂5~6份和纯化水10-15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的组分包括重量份数6~12份的促愈合修复剂、1~15份的抗敏消炎剂、5~16份的保湿润肤剂、3~8份的促愈合剂、0.1~10份的乳化剂、2~9份的植物抗抑菌剂、0.5~2份的防腐剂和1~6份的香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促愈合修复剂为D-泛醇、胶原蛋白和尿囊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敏消炎剂为水溶性红没药醇、甘草酸二钾、野菊花提取液和芦荟提取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润肤剂为神经酰胺、碳酸二辛脂、透明质酸、海藻提取物、芦荟提取物、霍霍巴油、角鲨烷、小麦胚芽油和羊毛脂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促愈合剂为橄榄油、α-生育酚、维生素E醋酸酯、D-抗坏血酸钠、维生素C磷酸酯镁、番茄提取物、亚硫酸钠、二丁基羟基甲苯、花青素、辅酶Q10和葡萄籽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聚氧乙烯蓖麻油、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六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钠、卵磷脂、油酸单甘油酯、聚氧乙烯羊毛脂和水溶性硅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为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乙酯、尼泊金丙酯、凯松、布罗波尔、咪唑烷基脲、己内酰脲、异噻唑啉酮、杰马BP、苯甲酸钠和山梨醇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10.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医用敷料基质的制备:将天然海藻酸钠加入其质量份数5~10倍水中,搅拌,初步形成医用敷料的基质;(2)初相的处理:向初步形成的基质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混合均匀后加热至65~75℃;(3)将助剂、β-葡聚糖和表皮生长因子加入步骤2)形成的基质中,加热至60~70℃;并进行充分的搅拌,搅拌时间为20~4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4)检测PH值,然后通过加入三乙醇胺或柠檬酸将基质的PH调节为5.5~6.0;(5)然后将获得的医用敷料基质均匀的涂抹在聚氨酯膜中部,并将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胶合其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疤痕贴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瘢痕体质的病人,由于创伤或者手术缝合后,容易导致创面愈合后会发生瘢痕增生现象,有些严重的会影响到肢体活动,需要通过手术予以松解,因为伤口由于自身的修复而发生的纤维增生反应,瘢痕面积大小与伤口愈合后3-6个月内伤口周围纤维增生的多少有关,而纤维增生的多少与伤口所受到两侧皮肤的张力大小有关,应力包括身体及肌肉运动传递到伤口的张力;伤口张力稍大于周围皮肤则伤口处纤维细胞会过度增生和胞外基质过量沉积形成瘢痕疙瘩。

大量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导致疤痕增生的潜在因素是伤口的张力、感染、炎症反应、异物反应,其中伤口组织张力在疤痕形成中起关键作用。伤口张力越大,组织炎症反应重,伤口愈合后多出现疤痕。伤口愈合快慢与疤痕也有密切关系,伤口愈合快,组织炎症反应时间短,疤痕轻;

在CN201239366Y中公开了一种皮纹状的疤痕贴,由下、下两层结构组成,上层为皮纹状的医用硅橡胶膜,皮纹状具有仿人体皮肤的纹路和弹性,使各个方向的拉伸强度均匀;下层为具粘性的医用硅凝胶复合膜,下层中可以加入适当药物以提高疗效;但是其透气性差,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在CN103083282A中一种新型水凝胶瘢痕贴及其制备工艺,由支撑层、水凝胶成及隔离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水凝胶层由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卡波姆、聚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保湿剂、交联剂、EDTA、抑菌剂、去离子水、pH调节剂和药物组成,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卡波姆0.4~3%,聚丙烯酸树脂4~8.5%,聚乙烯醇0.1~1%,羧甲基纤维素钠0.1~2%,聚乙烯吡咯烷酮0.01~0.5%,保湿剂20~30%,交联剂0.03~0.3%,EDTA0.02~0.3%,抑菌剂0.05~1%,去离子水50~70%,pH调节剂适量,药物1~20%。

然而,上述方案还具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通过临床数据可知,由于伤口组织张力在疤痕形成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伤口张力越大,组织炎症反应重,伤口愈合后多出现疤痕。伤口愈合快慢与疤痕也有密切关系,伤口愈合快,组织炎症反应时间短,疤痕轻;因此常见的方式为降低组织张力在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同时有效减轻疤痕的增生,而上述现有技术均不能很好的实现该效果,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够降低组织的张力又能保证伤口愈合的疤痕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市场上现有产品存在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及其制备方法,该疤痕贴能够降低伤口附近的组织张力,减少疤痕的生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包括两端设置胶合剂的聚氨酯膜,所述聚氨酯膜中部设置医用敷料,所述医用敷料与胶合剂上部设置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

所述医用敷料包括天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β-葡聚糖、表皮生长因子、助剂和纯化水,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依次为:天然海藻酸钠1~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7份、甘油3~10份、β-葡聚糖5~8份、表皮生长因子5~7份、助剂5~6份和纯化水10-15份。

所述助剂的组分包括重量份数6~12份的促愈合修复剂、1~15份的抗敏消炎剂、5~16份的保湿润肤剂、3~8份的促愈合剂、0.1~10份的乳化剂、2~9份的植物抗抑菌剂、0.5~2份的防腐剂、1~6份的香精。

所述胶合剂采用抹丙烯酸压敏胶。

所述促愈合修复剂为D-泛醇、胶原蛋白、尿囊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抗敏消炎剂为水溶性红没药醇、甘草酸二钾、野菊花提取液、芦荟提取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保湿润肤剂为神经酰胺、碳酸二辛脂、透明质酸、海藻提取物、芦荟提取物、霍霍巴油、角鲨烷、小麦胚芽油、羊毛脂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促愈合剂为橄榄油、α-生育酚、维生素E醋酸酯、D-抗坏血酸钠、维生素C磷酸酯镁、番茄提取物(为济宁华凯树脂有限公司生产的番茄红素)、亚硫酸钠、二丁基羟基甲苯、花青素、辅酶Q10、葡萄籽提取物(由西安清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乳化剂为聚氧乙烯蓖麻油、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六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钠、卵磷脂、油酸单甘油酯、聚氧乙烯羊毛脂、水溶性硅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植物抑菌剂为芦荟提取液、洋甘菊提取液、野菊花提取液、茶叶提取液、牡丹皮提取液、石榴皮提取液、艾叶草提取液、金银花提取液、黄芩提取液、苦参提取液、黄柏提取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防腐剂为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乙酯、尼泊金丙酯、凯松、布罗波尔、咪唑烷基脲、己内酰脲、异噻唑啉酮、杰马BP、苯甲酸钠、山梨醇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的制备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医用敷料基质的制备,将天然海藻酸钠加入其质量份数5~10倍水中,搅拌,初步形成医用敷料的基质;

2)初相的处理,向初步形成的基质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混合均匀后加热至65~75℃;

3)将助剂、β-葡聚糖和表皮生长因子加入步骤2)形成的基质中,加热至60~70℃;并进行充分的搅拌,搅拌时间为20~4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

4)检测PH值,然后通过加入三乙醇胺或柠檬酸将基质的PH调节为5.5~6.0;

5)然后将获得的医用敷料基质均匀的涂抹在聚氨酯膜中部,并将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胶合其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通过在聚氨酯膜中部设置医用敷料,并在聚氨酯膜的两端设置胶合剂,采用的胶合剂为抹丙烯酸压敏胶,为了保证舒适性,可在聚氨酯膜上设置透气孔,且在胶合剂处设置波纹,使其与人体皮肤的纹路相匹配,增加舒适性;而由于聚氨酯膜本身具备很好的弹性与透气性,使其能够在疤痕附近提供稳定的拉紧力,从而在获得透气的同时,能够降低疤痕周围的组织张力,在医用敷料的协同作用下,不仅加快了伤口的愈合速度,而且能够降低在医用敷料与聚氨酯膜处覆盖皮肤以及伤口的张力,使得伤口愈合速度加快,组织炎症反应时间短,疤痕轻的特点。

另外,促愈合修复剂为D-泛醇、胶原蛋白、尿囊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主要对凝胶伤口敷料涂抹部位的皮肤起修复作用;抗敏消炎剂为水溶性红没药醇、甘草酸二钾、野菊花提取液、芦荟提取液(为西安瑞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保湿润肤剂为神经酰胺、碳酸二辛脂、丙二醇、透明质酸、海藻提取物、芦荟提取物、霍霍巴油、角鲨烷、小麦胚芽油、羊毛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在实际应用时,优选水溶性润肤剂与油溶性润肤剂组合,由于人体皮肤中的天然保湿系统主要由水、脂类、天然保湿因子(NMF)组成,脂类呈层状填充于角质层细胞之间,主要作用是形成水屏障,防止水分丢失,从保湿平衡的角度来看既要让皮肤保持水分保持油脂,又有NMF来保持皮肤的吸水性和保湿性,所以,为促进皮肤保水、保油、人工添加保湿润肤剂,就可以使皮肤有更好的保湿、保油的功能,使得本产品对疤痕处理想的恢复环境。

植物抑菌剂为芦荟提取液、洋甘菊提取液、野菊花提取液(为西安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野菊花提取物与纯净水1:1溶解)、茶叶提取液、牡丹皮提取液、石榴皮提取液、艾叶草提取液、金银花提取液、黄芩提取液、苦参提取液、黄柏提取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植物源抗菌剂就是从天然绿色植物中提取的抗菌剂,芦荟为多年生常绿植物,叶大而肥厚,基出,簇生;从叶中采汁可入药。芦荟味苦,性寒。芦荟内含蒽醌衍生物、芦荟大黄、皂甙、氨基酸和多糖。芦荟在化妆品中主要有营养保湿,防晒作用,因此芦荟广泛适用膏霜、乳液、洗面奶、面膜等保湿祛皱美容品中。其主要作用机制为天然的保湿和锁水、效果机制促进纤维聚合蛋白降成NMF,从而增加天然保湿因子,即时增加水含量,通过轻微成膜作用减少经皮水分流失(28天减少20%);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光滑的吸湿膜,在不增加粘度的情况下提升配方的华丽感及柔软性,因富含多糖而且有舒缓作用;消炎和愈合伤口作用,内含生物酶,通过与皮肤缓慢水解,起到消炎杀菌作用,并在氨基酸作用下,与角质层中胶原作用,愈合伤口。洋甘菊提取液来自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絮。内含挥发油、胆碱、水苏碱、氨基酸、黄酮类及微生素B1、菊花内脂、白菊酮、白菊醇等多种有效成份,洋甘菊提取液不仅能均衡油脂分泌,抑脂抗痘,防止粉刺,消除黑斑,美白肌肤,而且对某些皮肤致病性真菌具有抑制及杀菌作用;牡丹皮提取液可以镇静抗惊,牡丹酚对动物实验性关节炎、变态反应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并有抑菌、免疫增强作用。茶叶提取液中的茶多酚类等有效成份具有以下健美皮肤、延缓皮肤衰老的相关生理功能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物质其中维生素B能促进皮肥表层的弹性,防止皮干燥;而维生素P、维生素C和维生素K能增进皮肤呈现粉红色或肉红色,并有助于毛细血管壁加固,因而能消除部分皮肤上出现红色或紫色的各种皮下溢血现。同时茶中的类黄酮物质有维生素P的功能,能促进人体从食物中摄取并蓄积维生素C。尤其是绿茶成分,绿茶菁萃可提供多酚成份,除了帮助维持身体健康,并保护身体以因应无所不在的污染,对于年老、抽烟、饮酒和体重超过标准者也有非常好的助益。石榴皮提取液对内可以防治结肠癌,食管癌、肝癌、肺癌、及舌和皮肤肿瘤等病症,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有降压、镇静功效,对外用于医药及化妆品,可以作抗氧剂,具有防癌及抑制病毒作用、增白作用。艾叶草提取液芳香、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金银花提取液提取自天然植物金银花,主要成份为绿原酸,可做为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的原料,金银花对于链球菌、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及绿脓杆菌、肺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脑膜炎球菌等,都有较强的抑菌力,对治疗流行性感冒和炎症均有一定疗效。黄芩提取液是一种很好的功能性美容化妆品原料,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柏提取液的主要功效也在于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作为凝胶伤口敷料成分也具有很好的解毒护肤效果。

促愈合剂为橄榄油、α-生育酚、维生素E醋酸酯、D-抗坏血酸钠、维生素C磷酸酯镁、番茄提取物、亚硫酸钠、二丁基羟基甲苯、花青素、辅酶Q10、葡萄籽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乳化剂为聚氧乙烯蓖麻油、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六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钠、卵磷脂、油酸单甘油酯、聚氧乙烯羊毛脂、水溶性硅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防腐剂为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乙酯、尼泊金丙酯、凯松、布罗波尔、咪唑烷基脲、己内酰脲、异噻唑啉酮、杰马BP、苯甲酸钠、山梨醇钾的两种或全部,主要是为了能够有效存放,并在一个相当长的期限内仍然具有优良效果,且本方案中的防腐剂成分并不对人体造成伤害,无毒副作用,可以达到安全使用的要求。

另外,天然海藻酸钠能够与水分子很好的结合,从而形成很粘稠的溶液,从而能够作为初级基质,并以其为基础分别制作水相基质和油相基质,或先制作水相基质,使得其能够形成具有一定粘稠度且富含养护疤痕的医用敷料,然后将助剂、β-葡聚糖和表皮生长因子加入其中,并进行混合搅拌,使得在医用敷料中形成一种在微观上类似混凝土中钢筋的作用,提供一种预应力,使得医用敷料不仅能够进行养护疤痕,而且能够使得其在疤痕处形成预应力,降低疤痕周边组织对疤痕施加的张力,使得疤痕处,处于张力的动态平衡中,使得疤痕能够快速修复,从而减轻疤痕的痕迹以及与人体周围的皮肤组织的色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优越性,采用以下实验进行对比,获得的数据如下:

对比试验将30名外伤患者和30名手术后患者分别分为两组,每组都有外伤患者和手术后患者各15名,第一组采用常规疤痕贴,第二组采用本发明的能够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分别对疤痕治愈率、疤痕治愈天数、使用满意度,疤痕治愈率为使用产品八个月后疤痕治愈的几率,疤痕治愈天数为疤痕消除所花费的时间(表中为八个月内疤痕消除的患者所用的平均天数),使用满意度为患者在使用产品时对是否方便、美观、透气、舒服进行评分,表中的份数为患者给出份数的平均分(最高分为100分)。

试验完成后对疤痕未消除的患者进行了跟踪调查,使用本发明祛疤贴的烧伤患者在继续使用3个月后疤痕消除,而使用常规祛疤贴但未治愈的患者,在随后疤痕并无变化。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在疤痕治愈方面的优越性,其能够模仿用线缝合伤口的方式,来保证患者伤口能够快速有效的愈合,避免常规疤痕贴不能有效克服疤痕组织张力导致的伤口愈合效果差,且容易导致疤痕增生与愈合缓慢的情况。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包括两端设置胶合剂的聚氨酯膜,所述聚氨酯膜中部设置医用敷料,所述医用敷料与胶合剂上部设置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

所述医用敷料包括天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β-葡聚糖、表皮生长因子、助剂和纯化水,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依次为:天然海藻酸钠1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份、甘油3份、β-葡聚糖5份、表皮生长因子5份、助剂5份和纯化水10份。

所述助剂的组分包括重量份数6份的促愈合修复剂、1份的抗敏消炎剂、5份的保湿润肤剂、3份的促愈合剂、0.1份的乳化剂、2份的植物抗抑菌剂、0.5份的防腐剂、1份的香精。

所述胶合剂采用抹丙烯酸压敏胶。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的制备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医用敷料基质的制备,将天然海藻酸钠加入其质量份数5倍水中,搅拌,初步形成医用敷料的基质;

2)初相的处理,向初步形成的基质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混合均匀后加热至65℃;

3)将助剂、β-葡聚糖和表皮生长因子加入步骤2)形成的基质中,加热至60-70℃;并进行充分的搅拌,搅拌时间为2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

4)检测PH值,然后通过加入三乙醇胺或柠檬酸将基质的PH调节为5.5;

5)然后将获得的医用敷料基质均匀的涂抹在聚氨酯膜中部,并将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胶合其上。

所述促愈合修复剂为胶原蛋白。

所述抗敏消炎剂为水溶性红没药醇。

所述保湿润肤剂为神经酰胺。

所述促愈合剂为橄榄油。

所述乳化剂为聚氧乙烯蓖麻油。

所述植物抑菌剂为芦荟提取液。

所述防腐剂为尼泊金甲酯。

实施例二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包括两端设置胶合剂的聚氨酯膜,所述聚氨酯膜中部设置医用敷料,所述医用敷料与胶合剂上部设置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

所述医用敷料包括天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β-葡聚糖、表皮生长因子、助剂和纯化水,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依次为:天然海藻酸钠1.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份、甘油4份、β-葡聚糖5.3份、表皮生长因子5.2份、助剂5.2份和纯化水11份。

所述助剂的组分包括重量份数7份的促愈合修复剂、3份的抗敏消炎剂、7份的保湿润肤剂、3.5份的促愈合剂、2份的乳化剂、2.9份的植物抗抑菌剂、0.5份的防腐剂、1.5份的香精。

所述胶合剂采用抹丙烯酸压敏胶。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的制备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医用敷料基质的制备,将天然海藻酸钠加入其质量份数5.5倍水中,搅拌,初步形成医用敷料的基质;

2)初相的处理,向初步形成的基质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混合均匀后加热至68℃;

3)将助剂、β-葡聚糖和表皮生长因子加入步骤2)形成的基质中,加热至60℃;并进行充分的搅拌,搅拌时间为25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

4)检测PH值,然后通过加入三乙醇胺或柠檬酸将基质的PH调节为5.6;

5)然后将获得的医用敷料基质均匀的涂抹在聚氨酯膜中部,并将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胶合其上。

所述促愈合修复剂为D-泛醇与胶原蛋白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合。

所述抗敏消炎剂为水溶性红没药醇与甘草酸二钾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合。

所述保湿润肤剂为神经酰胺的碳酸二辛脂。

所述促愈合剂为橄榄油与维生素E醋酸酯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合。

所述乳化剂为聚氧乙烯蓖麻油和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合。

所述植物抑菌剂为芦荟提取液和野菊花提取液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合。

所述防腐剂为尼泊金甲酯和苯甲酸钠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合。

实施例三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包括两端设置胶合剂的聚氨酯膜,所述聚氨酯膜中部设置医用敷料,所述医用敷料与胶合剂上部设置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

所述医用敷料包括天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β-葡聚糖、表皮生长因子、助剂和纯化水,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依次为:天然海藻酸钠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3份、甘油5份、β-葡聚糖5.9份、表皮生长因子5.5份、助剂5.6份和纯化水12份。

所述助剂的组分包括重量份数7.5份的促愈合修复剂、5份的抗敏消炎剂、9份的保湿润肤剂、4份的促愈合剂、3份的乳化剂、3.6份的植物抗抑菌剂、0.5份的防腐剂、2份的香精。

所述胶合剂采用抹丙烯酸压敏胶。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的制备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医用敷料基质的制备,将天然海藻酸钠加入其质量份数6倍水中,搅拌,初步形成医用敷料的基质;

2)初相的处理,向初步形成的基质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混合均匀后加热至69℃;

3)将助剂、β-葡聚糖和表皮生长因子加入步骤2)形成的基质中,加热至62℃;并进行充分的搅拌,搅拌时间为25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

4)检测PH值,然后通过加入三乙醇胺或柠檬酸将基质的PH调节为5.7;

5)然后将获得的医用敷料基质均匀的涂抹在聚氨酯膜中部,并将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胶合其上。

所述促愈合修复剂为胶原蛋白。

所述抗敏消炎剂为芦荟提取液。

所述保湿润肤剂为羊毛脂。

所述促愈合剂为橄榄油和花青素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合。

所述乳化剂为水溶性硅油。

所述植物抑菌剂为黄柏提取液。

所述防腐剂为杰马BP。

实施例四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包括两端设置胶合剂的聚氨酯膜,所述聚氨酯膜中部设置医用敷料,所述医用敷料与胶合剂上部设置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

所述医用敷料包括天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β-葡聚糖、表皮生长因子、助剂和纯化水,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依次为:天然海藻酸钠2.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4份、甘油6份、β-葡聚糖6.1份、表皮生长因子5.8份、助剂5.3份和纯化水13份。

所述助剂的组分包括重量份数8份的促愈合修复剂、7份的抗敏消炎剂、10份的保湿润肤剂、4.5份的促愈合剂、5份的乳化剂、4.3份的植物抗抑菌剂、1份的防腐剂、3份的香精。

所述胶合剂采用抹丙烯酸压敏胶。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的制备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医用敷料基质的制备,将天然海藻酸钠加入其质量份数6倍水中,搅拌,初步形成医用敷料的基质;

2)初相的处理,向初步形成的基质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0℃;

3)将助剂、β-葡聚糖和表皮生长因子加入步骤2)形成的基质中,加热至69℃;并进行充分的搅拌,搅拌时间为33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

4)检测PH值,然后通过加入三乙醇胺或柠檬酸将基质的PH调节为5.8;

5)然后将获得的医用敷料基质均匀的涂抹在聚氨酯膜中部,并将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胶合其上。

所述促愈合修复剂为尿囊素。

所述抗敏消炎剂为野菊花提取液与芦荟提取液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合。

所述保湿润肤剂为霍霍巴油、小麦胚芽油和羊毛脂按照质量份数1:1:1的组合。

所述促愈合剂为辅酶Q10与葡萄籽提取物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合。

所述乳化剂为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六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钠、卵磷脂和油酸单甘油酯按照质量份数1:1:1:2的组合。

所述植物抑菌剂为芦荟提取液、洋甘菊提取液、野菊花提取液、茶叶提取液、牡丹皮提取液按照质量份数1:1:3:4:1的组合。

所述防腐剂为尼泊金甲酯、布罗波尔、咪唑烷基脲和己内酰脲按照质量份数1:2:5:1.5的组合。

实施例五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包括两端设置胶合剂的聚氨酯膜,所述聚氨酯膜中部设置医用敷料,所述医用敷料与胶合剂上部设置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

所述医用敷料包括天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β-葡聚糖、表皮生长因子、助剂和纯化水,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依次为:天然海藻酸钠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5份、甘油7份、β-葡聚糖6.5份、表皮生长因子6份、助剂5.4份和纯化水14份。

所述助剂的组分包括重量份数9份的促愈合修复剂、9份的抗敏消炎剂、12份的保湿润肤剂、5份的促愈合剂、7份的乳化剂、5.9份的植物抗抑菌剂、1份的防腐剂、4份的香精。

所述胶合剂采用抹丙烯酸压敏胶。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的制备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医用敷料基质的制备,将天然海藻酸钠加入其质量份数7倍水中,搅拌,初步形成医用敷料的基质;

2)初相的处理,向初步形成的基质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2℃;

3)将助剂、β-葡聚糖和表皮生长因子加入步骤2)形成的基质中,加热至68℃;并进行充分的搅拌,搅拌时间为36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

4)检测PH值,然后通过加入三乙醇胺或柠檬酸将基质的PH调节为5.9;

5)然后将获得的医用敷料基质均匀的涂抹在聚氨酯膜中部,并将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胶合其上。

所述促愈合修复剂为尿囊素。

所述抗敏消炎剂为水溶性红没药醇、野菊花提取液和芦荟提取液按照质量份数1:1:1的组合。

所述保湿润肤剂为神经酰胺、碳酸二辛脂、海藻提取物、芦荟提取物、霍霍巴油、角鲨烷、小麦胚芽油、羊毛脂按照质量份数1:1:1:3:7:2:1:5的组合。

所述促愈合剂为橄榄油、亚硫酸钠、二丁基羟基甲苯、花青素按照质量份数1:1:3:1的组合。

所述乳化剂为聚氧乙烯蓖麻油、卵磷脂、油酸单甘油酯、聚氧乙烯羊毛脂、水溶性硅油按照质量份数2:1:1:3:2的组合。

所述植物抑菌剂为芦荟提取液、金银花提取液、黄芩提取液、苦参提取液、黄柏提取液中按照质量份数3:2:5:2:3的组合。

所述防腐剂为杰马BP。

实施例六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包括两端设置胶合剂的聚氨酯膜,所述聚氨酯膜中部设置医用敷料,所述医用敷料与胶合剂上部设置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

所述医用敷料包括天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β-葡聚糖、表皮生长因子、助剂和纯化水,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依次为:天然海藻酸钠3.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5.5份、甘油8份、β-葡聚糖7.1份、表皮生长因子6.3份、助剂5.7份和纯化水14份。

所述助剂的组分包括重量份数10份的促愈合修复剂、11份的抗敏消炎剂、13份的保湿润肤剂、6份的促愈合剂、7.5份的乳化剂、7.1份的植物抗抑菌剂、1.5份的防腐剂、6份的香精。

所述胶合剂采用抹丙烯酸压敏胶。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的制备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医用敷料基质的制备,将天然海藻酸钠加入其质量份数7.5倍水中,搅拌,初步形成医用敷料的基质;

2)初相的处理,向初步形成的基质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4℃;

3)将助剂、β-葡聚糖和表皮生长因子加入步骤2)形成的基质中,加热至70℃;并进行充分的搅拌,搅拌时间为39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

4)检测PH值,然后通过加入三乙醇胺或柠檬酸将基质的PH调节为5.7;

5)然后将获得的医用敷料基质均匀的涂抹在聚氨酯膜中部,并将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胶合其上。

所述促愈合修复剂为尿囊素。

所述抗敏消炎剂为甘草酸二钾与野菊花提取液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合。

所述保湿润肤剂为神经酰胺、角鲨烷、小麦胚芽油和羊毛脂按照质量份数1:1:2:3的组合。

所述促愈合剂为橄榄油、维生素C磷酸酯镁、番茄提取物、亚硫酸钠、二丁基羟基甲苯、葡萄籽提取物按照相同质量份数的组合。

所述乳化剂为聚氧乙烯蓖麻油、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六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钠按照质量份数1:1:1:3的组合。

所述植物抑菌剂为石榴皮提取液、艾叶草提取液、金银花提取液、黄芩提取液、苦参提取液、黄柏提取液按照质量份数1:1:3:2:1:5:7的组合。

所述防腐剂为布罗波尔、咪唑烷基脲、己内酰脲、异噻唑啉酮、杰马BP、苯甲酸钠、山梨醇钾按照均等质量份数的组合。

实施例七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包括两端设置胶合剂的聚氨酯膜,所述聚氨酯膜中部设置医用敷料,所述医用敷料与胶合剂上部设置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

所述医用敷料包括天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β-葡聚糖、表皮生长因子、助剂和纯化水,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依次为:天然海藻酸钠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6份、甘油9份、β-葡聚糖7.6份、表皮生长因子6.4份、助剂5.7份和纯化水15份。

所述助剂的组分包括重量份数11份的促愈合修复剂、13份的抗敏消炎剂、15份的保湿润肤剂、7份的促愈合剂、8份的乳化剂、7.8份的植物抗抑菌剂、1.5份的防腐剂、5份的香精。

所述胶合剂采用抹丙烯酸压敏胶。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的制备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医用敷料基质的制备,将天然海藻酸钠加入其质量份数8倍水中,搅拌,初步形成医用敷料的基质;

2)初相的处理,向初步形成的基质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5℃;

3)将助剂、β-葡聚糖和表皮生长因子加入步骤2)形成的基质中,加热至69℃;并进行充分的搅拌,搅拌时间为38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

4)检测PH值,然后通过加入三乙醇胺或柠檬酸将基质的PH调节为6.0;

5)然后将获得的医用敷料基质均匀的涂抹在聚氨酯膜中部,并将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胶合其上。

所述促愈合修复剂为尿囊素。

所述抗敏消炎剂为野菊花提取液、芦荟提取液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合。

所述保湿润肤剂为神经酰胺、羊毛脂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合。

所述促愈合剂为D-抗坏血酸钠、番茄提取物、亚硫酸钠、二丁基羟基甲苯、花青素提取物按照质量份数1:2:3:1的组合。

所述乳化剂为油酸单甘油酯、聚氧乙烯羊毛脂和水溶性硅油按照质量份数1:1:4的组合。

所述植物抑菌剂为芦荟提取液、金银花提取液、黄芩提取液、苦参提取液、黄柏提取液按照质量份数1:1:5:2:1的组合。

所述防腐剂为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乙酯、尼泊金丙酯、山梨醇钾按照质量份数1:1:2:6的组合。

实施例八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包括两端设置胶合剂的聚氨酯膜,所述聚氨酯膜中部设置医用敷料,所述医用敷料与胶合剂上部设置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

所述医用敷料包括天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β-葡聚糖、表皮生长因子、助剂和纯化水,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依次为:天然海藻酸钠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7份、甘油10份、β-葡聚糖8份、表皮生长因子7份、助剂6份和纯化水15份。

所述助剂的组分包括重量份数12份的促愈合修复剂、15份的抗敏消炎剂、16份的保湿润肤剂、8份的促愈合剂、10份的乳化剂、9份的植物抗抑菌剂、2份的防腐剂、5.5份的香精。

所述胶合剂采用抹丙烯酸压敏胶。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的制备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医用敷料基质的制备,将天然海藻酸钠加入其质量份数10倍水中,搅拌,初步形成医用敷料的基质;

2)初相的处理,向初步形成的基质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5℃;

3)将助剂、β-葡聚糖和表皮生长因子加入步骤2)形成的基质中,加热至70℃;并进行充分的搅拌,搅拌时间为4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

4)检测PH值,然后通过加入三乙醇胺或柠檬酸将基质的PH调节为6.0;

5)然后将获得的医用敷料基质均匀的涂抹在聚氨酯膜中部,并将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胶合其上。

所述促愈合修复剂为胶原蛋白和尿囊素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合。

所述抗敏消炎剂为野菊花提取液与芦荟提取液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合。

所述保湿润肤剂为透明质酸、海藻提取物、芦荟提取物、霍霍巴油、角鲨烷、小麦胚芽油、羊毛脂按照均等质量份数进行组合。

所述促愈合剂为番茄提取物、亚硫酸钠、二丁基羟基甲苯、花青素、辅酶Q10、葡萄籽提取物按照均等质量份数进行组合。

所述乳化剂为油酸单甘油酯、聚氧乙烯羊毛脂、水溶性硅油按照质量份数1:1:1进行组合。

所述植物抑菌剂为金银花提取液、黄芩提取液、苦参提取液、黄柏提取液按照质量份数1:1:2:1进行组合。

所述防腐剂为杰马BP、苯甲酸钠和山梨醇钾按照质量份数1:1:3进行组合。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一种能够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能够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能够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能够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能够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及其制备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983842.8 (22)申请日 2015.12.24 A61L 15/26(2006.01) A61L 15/28(2006.01) A61L 15/20(2006.01) A61L 15/40(2006.01) A61L 15/44(2006.01) A61L 15/42(2006.01) A61F 13/02(2006.01) (71)申请人 南阳市汇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溧河生态工业园 纬三路 (72)发明人 朱天钢 刘尧 周新钦 李坚崇 刘讯 闫孟 李淼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知己知。

2、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1132 代理人 季发军 (54) 发明名称 一种能够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及其制备方 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 贴及其制备方法, 其包括两端设置胶合剂的聚氨 酯膜, 所述聚氨酯膜中部设置医用敷料, 所述医用 敷料与胶合剂上部设置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 配的隔离纸 ; 使得医用敷料不仅能够进行养护疤 痕, 而且能够使得其在疤痕处形成预应力, 降低疤 痕周边组织对疤痕施加的张力, 使得疤痕处, 处于 张力的动态平衡中, 使得疤痕能够快速修复, 从而 减轻疤痕的痕迹以及与人体周围的皮肤组织的色 差。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

3、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1页 CN 105536027 A 2016.05.04 CN 105536027 A 1.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 包括两端设置胶合剂的聚氨酯膜, 所述聚氨酯膜中部 设置医用敷料, 所述医用敷料与胶合剂上部设置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医用敷料包括天然海 藻酸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 甘油、 -葡聚糖、 表皮生长因子、 助剂和纯化水, 各组分的重量份 组成依次为: 天然海藻酸钠15份、 羧甲基纤维素钠17份、 甘油310份、 -葡聚糖58 份、 表皮生长。

4、因子57份、 助剂56份和纯化水10-15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助剂的组分包括重量 份数612份的促愈合修复剂、 115份的抗敏消炎剂、 516份的保湿润肤剂、 38份的促 愈合剂、 0.110份的乳化剂、 29份的植物抗抑菌剂、 0.52份的防腐剂和16份的香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促愈合修复剂为D-泛 醇、 胶原蛋白和尿囊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敏消炎剂为水溶性 红没药醇、 甘草酸二钾、 野菊花提取液和芦荟提取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

5、合。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湿润肤剂为神经酰 胺、 碳酸二辛脂、 透明质酸、 海藻提取物、 芦荟提取物、 霍霍巴油、 角鲨烷、 小麦胚芽油和羊毛 脂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促愈合剂为橄榄油、 -生育酚、 维生素E醋酸酯、 D抗坏血酸钠、 维生素C磷酸酯镁、 番茄提取物、 亚硫酸钠、 二丁 基羟基甲苯、 花青素、 辅酶Q10和葡萄籽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 其特征在于: 所述乳化剂为聚氧乙烯蓖 麻油、 十二烷基硫酸钠、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6、、 十六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钠、 卵磷脂、 油 酸单甘油酯、 聚氧乙烯羊毛脂和水溶性硅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腐剂为尼泊金甲 酯、 尼泊金乙酯、 尼泊金丙酯、 凯松、 布罗波尔、 咪唑烷基脲、 己内酰脲、 异噻唑啉酮、 杰马BP、 苯甲酸钠和山梨醇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10.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含以 下步骤: (1) 医用敷料基质的制备: 将天然海藻酸钠加入其质量份数510倍水中, 搅拌, 初步形 成医用敷料的基质; (2) 初相的处理: 向初步形成的基质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

7、钠、 甘油, 混合均匀后加热至 6575; (3) 将助剂、 -葡聚糖和表皮生长因子加入步骤2) 形成的基质中, 加热至6070; 并 进行充分的搅拌, 搅拌时间为2040分钟, 然后冷却至室温; (4) 检测PH值, 然后通过加入三乙醇胺或柠檬酸将基质的PH调节为5.56.0; (5) 然后将获得的医用敷料基质均匀的涂抹在聚氨酯膜中部, 并将形状大小与聚氨酯 膜相匹配的隔离纸胶合其上。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536027 A 2 一种能够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疤痕贴制备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及其 制。

8、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实际生活中, 有很多瘢痕体质的病人, 由于创伤或者手术缝合后, 容易导致创面 愈合后会发生瘢痕增生现象, 有些严重的会影响到肢体活动, 需要通过手术予以松解, 因为 伤口由于自身的修复而发生的纤维增生反应, 瘢痕面积大小与伤口愈合后3-6个月内伤口 周围纤维增生的多少有关, 而纤维增生的多少与伤口所受到两侧皮肤的张力大小有关, 应 力包括身体及肌肉运动传递到伤口的张力; 伤口张力稍大于周围皮肤则伤口处纤维细胞会 过度增生和胞外基质过量沉积形成瘢痕疙瘩。 0003 大量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导致疤痕增生的潜在因素是伤口的张力、 感染、 炎 症反应、 异物反应, 其。

9、中伤口组织张力在疤痕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伤口张力越大, 组织炎症 反应重, 伤口愈合后多出现疤痕。 伤口愈合快慢与疤痕也有密切关系, 伤口愈合快, 组织炎 症反应时间短, 疤痕轻; 在CN 201239366Y中公开了一种皮纹状的疤痕贴, 由下、 下两层结构组成, 上层为皮纹 状的医用硅橡胶膜, 皮纹状具有仿人体皮肤的纹路和弹性, 使各个方向的拉伸强度均匀;下 层为具粘性的医用硅凝胶复合膜, 下层中可以加入适当药物以提高疗效; 但是其透气性差, 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0004 在CN 103083282 A中一种新型水凝胶瘢痕贴及其制备工艺, 由支撑层、 水凝胶成 及隔离层组成, 其特征在于水凝。

10、胶层由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卡波姆、 聚丙烯酸树脂、 聚乙烯 醇、 羧甲基纤维素钠、 聚乙烯吡咯烷酮、 保湿剂、 交联剂、 EDTA、 抑菌剂、 去离子水、 pH调节剂 和药物组成, 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 卡波姆0.43%, 聚丙烯酸树脂48.5%, 聚乙烯醇0.1 1%, 羧甲基纤维素钠0.12%, 聚乙烯吡咯烷酮0.010.5%, 保湿剂2030%, 交联剂0.03 0.3%, EDTA0.020.3%, 抑菌剂0.051%, 去离子水5070%, pH 调节剂适量, 药物120%。 0005 然而, 上述方案还具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通过临床数据可知, 由于伤口组织张力在 疤痕形成的过程中起。

11、到关键作用, 伤口张力越大, 组织炎症反应重, 伤口愈合后多出现疤 痕。 伤口愈合快慢与疤痕也有密切关系, 伤口愈合快, 组织炎症反应时间短, 疤痕轻; 因此常 见的方式为降低组织张力在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 同时有效减轻疤痕的增生, 而上述现有 技术均不能很好的实现该效果, 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够降低组织的张力又能保证伤口愈合的 疤痕贴。 发明内容 0006 有鉴于此,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针对市场上现有产品存在技术上的不足, 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及其制备方 法, 该疤痕贴能够降低伤口附近的组织张力, 减少疤痕的生成。 说 明 书 1/11。

12、 页 3 CN 105536027 A 3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 包括两端设置胶合剂的聚氨酯膜, 所述聚氨酯膜中部设置医用敷料, 所述医用敷料与胶合 剂上部设置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 0008 所述医用敷料包括天然海藻酸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 甘油、 -葡聚糖、 表皮生长因 子、 助剂和纯化水, 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依次为: 天然海藻酸钠15份、 羧甲基纤维素钠1 7份、 甘油310份、 -葡聚糖58份、 表皮生长因子57份、 助剂56份和纯化水10-15份。 0009 所述助剂的组分包括重量份数612份的促愈合修复剂。

13、、 115份的抗敏消炎剂、 5 16份的保湿润肤剂、 38份的促愈合剂、 0.110份的乳化剂、 29份的植物抗抑菌剂、 0.52份的防腐剂、 16份的香精。 0010 所述胶合剂采用抹丙烯酸压敏胶。 0011 所述促愈合修复剂为D-泛醇、 胶原蛋白、 尿囊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2 所述抗敏消炎剂为水溶性红没药醇、 甘草酸二钾、 野菊花提取液、 芦荟提取液中的 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3 所述保湿润肤剂为神经酰胺、 碳酸二辛脂、 透明质酸、 海藻提取物、 芦荟提取物、 霍 霍巴油、 角鲨烷、 小麦胚芽油、 羊毛脂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4 所述促愈合剂为橄榄油、 -生育酚、 维。

14、生素E醋酸酯、 D抗坏血酸钠、 维生素C磷酸 酯镁、 番茄提取物 (为济宁华凯树脂有限公司生产的番茄红素) 、 亚硫酸钠、 二丁基羟基甲 苯、 花青素、 辅酶Q10、 葡萄籽提取物(由西安清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中的一种或几种 的组合。 0015 所述乳化剂为聚氧乙烯蓖麻油、 十二烷基硫酸钠、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十六 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钠、 卵磷脂、 油酸单甘油酯、 聚氧乙烯羊毛脂、 水溶性硅油中的一种或 几种的组合。 0016 所述植物抑菌剂为芦荟提取液、 洋甘菊提取液、 野菊花提取液、 茶叶提取液、 牡丹 皮提取液、 石榴皮提取液、 艾叶草提取液、 金银花提取液、 黄芩提取液、。

15、 苦参提取液、 黄柏提 取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7 所述防腐剂为尼泊金甲酯、 尼泊金乙酯、 尼泊金丙酯、 凯松、 布罗波尔、 咪唑烷基 脲、 己内酰脲、 异噻唑啉酮、 杰马BP、 苯甲酸钠、 山梨醇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8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的制备方法, 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 医用敷料基质的制备, 将天然海藻酸钠加入其质量份数510倍水中, 搅拌, 初步形 成医用敷料的基质; 2) 初相的处理, 向初步形成的基质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 甘油, 混合均匀后加热至65 75; 3) 将助剂、 -葡聚糖和表皮生长因子加入步骤2) 形成的基质中, 加热至6070; 并进 。

16、行充分的搅拌, 搅拌时间为2040分钟, 然后冷却至室温; 4) 检测PH值, 然后通过加入三乙醇胺或柠檬酸将基质的PH调节为5.56.0; 5) 然后将获得的医用敷料基质均匀的涂抹在聚氨酯膜中部, 并将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 相匹配的隔离纸胶合其上。 0019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 通过在聚氨酯膜中部设置医用敷料, 并 在聚氨酯膜的两端设置胶合剂, 采用的胶合剂为抹丙烯酸压敏胶, 为了保证舒适性, 可在聚 说 明 书 2/11 页 4 CN 105536027 A 4 氨酯膜上设置透气孔, 且在胶合剂处设置波纹, 使其与人体皮肤的纹路相匹配, 增加舒适 性; 而由于聚氨酯膜本身具。

17、备很好的弹性与透气性, 使其能够在疤痕附近提供稳定的拉紧 力, 从而在获得透气的同时, 能够降低疤痕周围的组织张力, 在医用敷料的协同作用下, 不 仅加快了伤口的愈合速度, 而且能够降低在医用敷料与聚氨酯膜处覆盖皮肤以及伤口的张 力, 使得伤口愈合速度加快, 组织炎症反应时间短, 疤痕轻的特点。 0020 另外, 促愈合修复剂为D-泛醇、 胶原蛋白、 尿囊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主要对 凝胶伤口敷料涂抹部位的皮肤起修复作用; 抗敏消炎剂为水溶性红没药醇、 甘草酸二钾、 野 菊花提取液、 芦荟提取液 (为西安瑞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保 湿润肤剂为神经酰胺、 碳酸二辛。

18、脂、 丙二醇、 透明质酸、 海藻提取物、 芦荟提取物、 霍霍巴油、 角鲨烷、 小麦胚芽油、 羊毛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在实际应用时, 优选水溶性润肤剂与 油溶性润肤剂组合, 由于人体皮肤中的天然保湿系统主要由水、 脂类、 天然保湿因子(NMF) 组成, 脂类呈层状填充于角质层细胞之间, 主要作用是形成水屏障, 防止水分丢失, 从保湿 平衡的角度来看既要让皮肤保持水分保持油脂, 又有NMF来保持皮肤的吸水性和保湿性, 所 以, 为促进皮肤保水、 保油、 人工添加保湿润肤剂, 就可以使皮肤有更好的保湿、 保油的功 能, 使得本产品对疤痕处理想的恢复环境。 0021 植物抑菌剂为芦荟提取液、 洋。

19、甘菊提取液、 野菊花提取液 (为西安锐博生物科技有 限公司生产的野菊花提取物与纯净水1:1溶解) 、 茶叶提取液、 牡丹皮提取液、 石榴皮提取 液、 艾叶草提取液、 金银花提取液、 黄芩提取液、 苦参提取液、 黄柏提取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的 组合; 植物源抗菌剂就是从天然绿色植物中提取的抗菌剂, 芦荟为多年生常绿植物, 叶大而 肥厚, 基出, 簇生; 从叶中采汁可入药。 芦荟味苦, 性寒。 芦荟内含蒽醌衍生物、 芦荟大黄、 皂 甙、 氨基酸和多糖。 芦荟在化妆品中主要有营养保湿, 防晒作用, 因此芦荟广泛适用膏霜、 乳 液、 洗面奶、 面膜等保湿祛皱美容品中。 其主要作用机制为天然的保湿和锁水、 。

20、效果机制促 进纤维聚合蛋白降成NMF, 从而增加天然保湿因子, 即时增加水含量, 通过轻微成膜作用减 少经皮水分流失 (28天减少20%) ; 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光滑的吸湿膜, 在不增加粘度的情 况下提升配方的华丽感及柔软性, 因富含多糖而且有舒缓作用; 消炎和愈合伤口作用, 内含 生物酶, 通过与皮肤缓慢水解, 起到消炎杀菌作用, 并在氨基酸作用下, 与角质层中胶原作 用, 愈合伤口。 洋甘菊提取液来自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絮。 内含挥发油、 胆碱、 水苏碱、 氨基 酸、 黄酮类及微生素B1、 菊花内脂、 白菊酮、 白菊醇等多种有效成份, 洋甘菊提取液不仅能均 衡油脂分泌, 抑脂抗痘, 防止粉。

21、刺, 消除黑斑, 美白肌肤, 而且对某些皮肤致病性真菌具有抑 制及杀菌作用; 牡丹皮提取液可以镇静抗惊, 牡丹酚对动物实验性关节炎、 变态反应性炎症 均有抑制作用, 并有抑菌、 免疫增强作用。 茶叶提取液中的茶多酚类等有效成份具有以下健 美皮肤、 延缓皮肤衰老的相关生理功能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物质其中维生素B能促进 皮肥表层的弹性, 防止皮干燥; 而维生素P、 维生素C和维生素K能增进皮肤呈现粉红色或肉 红色, 并有助于毛细血管壁加固, 因而能消除部分皮肤上出现红色或紫色的各种皮下溢血 现。 同时茶中的类黄酮物质有维生素P的功能, 能促进人体从食物中摄取并蓄积维生素C。 尤 其是绿茶成分, 。

22、绿茶菁萃可提供多酚成份, 除了帮助维持身体健康, 并保护身体以因应无所 不在的污染, 对于年老、 抽烟、 饮酒和体重超过标准者也有非常好的助益。 石榴皮提取液对 内可以防治结肠癌, 食管癌、 肝癌、 肺癌、 及舌和皮肤肿瘤等病症, 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有 降压、 镇静功效, 对外用于医药及化妆品, 可以作抗氧剂, 具有防癌及抑制病毒作用、 增白作 说 明 书 3/11 页 5 CN 105536027 A 5 用。 艾叶草提取液芳香、 苦燥辛散,能理气血、 温经脉、 逐寒湿、 止冷痛。 金银花提取液提取自 天然植物金银花, 主要成份为绿原酸, 可做为药品、 保健品、 化妆品的原料, 金银花对于。

23、链球 菌、 葡萄球菌、 伤寒杆菌、 痢疾杆菌、 大肠及绿脓杆菌、 肺炎双球菌、 百日咳杆菌、 脑膜炎球菌 等, 都有较强的抑菌力, 对治疗流行性感冒和炎症均有一定疗效。 黄芩提取液是一种很好的 功能性美容化妆品原料,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黄柏提取液的主要功效也在于 清热燥湿, 泻 火除蒸, 解毒疗疮, 作为凝胶伤口敷料成分也具有很好的解毒护肤效果。 0022 促愈合剂为橄榄油、 -生育酚、 维生素E醋酸酯、 D抗坏血酸钠、 维生素C磷酸酯 镁、 番茄提取物、 亚硫酸钠、 二丁基羟基甲苯、 花青素、 辅酶Q10、 葡萄籽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几 种的组合; 乳化剂为聚氧乙烯蓖麻油、 十二烷基硫酸钠。

24、、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十六烷基聚氧 乙烯醚磷酸钠、 卵磷脂、 油酸单甘油酯、 聚氧乙烯羊毛脂、 水溶性硅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 合; 防腐剂为尼泊金甲酯、 尼泊金乙酯、 尼泊金丙酯、 凯松、 布罗波尔、 咪唑烷基脲、 己内酰 脲、 异噻唑啉酮、 杰马BP、 苯甲酸钠、 山梨醇钾的两种或全部, 主要是为了能够有效存放, 并 在一个相当长的期限内仍然具有优良效果, 且本方案中的防腐剂成分并不对人体造成伤 害, 无毒副作用, 可以达到安全使用的要求。 0023 另外, 天然海藻酸钠能够与水分子很好的结合, 从而形成很粘稠的溶液, 从而能够 作为初级基质, 并以其为基础分别制作水相基质和油相基质。

25、, 或先制作水相基质, 使得其能 够形成具有一定粘稠度且富含养护疤痕的医用敷料, 然后将助剂、 -葡聚糖和表皮生长因 子加入其中, 并进行混合搅拌, 使得在医用敷料中形成一种在微观上类似混凝土中钢筋的 作用, 提供一种预应力, 使得医用敷料不仅能够进行养护疤痕, 而且能够使得其在疤痕处形 成预应力, 降低疤痕周边组织对疤痕施加的张力, 使得疤痕处, 处于张力的动态平衡中, 使 得疤痕能够快速修复, 从而减轻疤痕的痕迹以及与人体周围的皮肤组织的色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优越性, 采用以下实验进行对比, 获得的数据如下: 对比试验将30名外伤患者和30名手术后患者分别分为两组。

26、, 每组都有外伤患者和手术 后患者各15名, 第一组采用常规疤痕贴, 第二组采用本发明的能够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 分别对疤痕治愈率、 疤痕治愈天数、 使用满意度, 疤痕治愈率为使用产品八个月后疤痕治愈 的几率, 疤痕治愈天数为疤痕消除所花费的时间 (表中为八个月内疤痕消除的患者所用的 平均天数) , 使用满意度为患者在使用产品时对是否方便、 美观、 透气、 舒服进行评分, 表中 的份数为患者给出份数的平均分 (最高分为100分) 。 说 明 书 4/11 页 6 CN 105536027 A 6 0025 试验完成后对疤痕未消除的患者进行了跟踪调查, 使用本发明祛疤贴的烧伤患者 在继续使用3。

27、个月后疤痕消除, 而使用常规祛疤贴但未治愈的患者, 在随后疤痕并无变化。 0026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在疤痕治愈方面的优越性, 其能够模仿用线缝合伤口的方 式, 来保证患者伤口能够快速有效的愈合, 避免常规疤痕贴不能有效克服疤痕组织张力导 致的伤口愈合效果差, 且容易导致疤痕增生与愈合缓慢的情况。 002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8 实施例一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 包括两端设置胶合剂的聚氨酯膜, 所述聚氨酯膜中部设 置医用敷料, 所述医用敷料与胶合剂上部设置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 0029 所述医用敷料包括天然海藻酸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 甘。

28、油、 -葡聚糖、 表皮生长因 子、 助剂和纯化水, 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依次为: 天然海藻酸钠1份、 羧甲基纤维素钠1份、 甘 油3份、 -葡聚糖5份、 表皮生长因子5份、 助剂5份和纯化水10份。 0030 所述助剂的组分包括重量份数6份的促愈合修复剂、 1份的抗敏消炎剂、 5份的保湿 润肤剂、 3份的促愈合剂、 0.1份的乳化剂、 2份的植物抗抑菌剂、 0.5份的防腐剂、 1份的香精。 0031 所述胶合剂采用抹丙烯酸压敏胶。 0032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的制备方法, 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 医用敷料基质的制备, 将天然海藻酸钠加入其质量份数5倍水中, 搅拌, 初步形成医 用敷料的基。

29、质; 2) 初相的处理, 向初步形成的基质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 甘油, 混合均匀后加热至65 ; 3) 将助剂、 -葡聚糖和表皮生长因子加入步骤2) 形成的基质中, 加热至60-70; 并进 行充分的搅拌, 搅拌时间为20分钟, 然后冷却至室温; 4) 检测PH值, 然后通过加入三乙醇胺或柠檬酸将基质的PH调节为5.5; 5) 然后将获得的医用敷料基质均匀的涂抹在聚氨酯膜中部, 并将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 相匹配的隔离纸胶合其上。 0033 所述促愈合修复剂为胶原蛋白。 0034 所述抗敏消炎剂为水溶性红没药醇。 0035 所述保湿润肤剂为神经酰胺。 0036 所述促愈合剂为橄榄油。 0037 。

30、所述乳化剂为聚氧乙烯蓖麻油。 0038 所述植物抑菌剂为芦荟提取液。 0039 所述防腐剂为尼泊金甲酯。 0040 实施例二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 包括两端设置胶合剂的聚氨酯膜, 所述聚氨酯膜中部设 置医用敷料, 所述医用敷料与胶合剂上部设置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 0041 所述医用敷料包括天然海藻酸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 甘油、 -葡聚糖、 表皮生长因 子、 助剂和纯化水, 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依次为: 天然海藻酸钠1.5份、 羧甲基纤维素钠2份、 甘油4份、 -葡聚糖5.3份、 表皮生长因子5.2份、 助剂5.2份和纯化水11份。 0042 所述助剂的组分包括重量份数7份的。

31、促愈合修复剂、 3份的抗敏消炎剂、 7份的保湿 说 明 书 5/11 页 7 CN 105536027 A 7 润肤剂、 3.5份的促愈合剂、 2份的乳化剂、 2.9份的植物抗抑菌剂、 0.5份的防腐剂、 1.5份的 香精。 0043 所述胶合剂采用抹丙烯酸压敏胶。 0044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的制备方法, 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 医用敷料基质的制备, 将天然海藻酸钠加入其质量份数5.5倍水中, 搅拌, 初步形成 医用敷料的基质; 2) 初相的处理, 向初步形成的基质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 甘油, 混合均匀后加热至68 ; 3) 将助剂、 -葡聚糖和表皮生长因子加入步骤2) 形成的基质。

32、中, 加热至60; 并进行充 分的搅拌, 搅拌时间为25分钟, 然后冷却至室温; 4) 检测PH值, 然后通过加入三乙醇胺或柠檬酸将基质的PH调节为5.6; 5) 然后将获得的医用敷料基质均匀的涂抹在聚氨酯膜中部, 并将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 相匹配的隔离纸胶合其上。 0045 所述促愈合修复剂为D-泛醇与胶原蛋白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合。 0046 所述抗敏消炎剂为水溶性红没药醇与甘草酸二钾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合。 0047 所述保湿润肤剂为神经酰胺的碳酸二辛脂。 0048 所述促愈合剂为橄榄油与维生素E醋酸酯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合。 0049 所述乳化剂为聚氧乙烯蓖麻油和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

33、酸钠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 合。 0050 所述植物抑菌剂为芦荟提取液和野菊花提取液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合。 0051 所述防腐剂为尼泊金甲酯和苯甲酸钠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合。 0052 实施例三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 包括两端设置胶合剂的聚氨酯膜, 所述聚氨酯膜中部设 置医用敷料, 所述医用敷料与胶合剂上部设置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 0053 所述医用敷料包括天然海藻酸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 甘油、 -葡聚糖、 表皮生长因 子、 助剂和纯化水, 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依次为: 天然海藻酸钠2份、 羧甲基纤维素钠3份、 甘 油5份、 -葡聚糖5.9份、 表皮生长因子5.5份、。

34、 助剂5.6份和纯化水12份。 0054 所述助剂的组分包括重量份数7.5份的促愈合修复剂、 5份的抗敏消炎剂、 9份的保 湿润肤剂、 4份的促愈合剂、 3份的乳化剂、 3.6份的植物抗抑菌剂、 0.5份的防腐剂、 2份的香 精。 0055 所述胶合剂采用抹丙烯酸压敏胶。 0056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的制备方法, 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 医用敷料基质的制备, 将天然海藻酸钠加入其质量份数6倍水中, 搅拌, 初步形成医 用敷料的基质; 2) 初相的处理, 向初步形成的基质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 甘油, 混合均匀后加热至69 ; 3) 将助剂、 -葡聚糖和表皮生长因子加入步骤2) 形成的基。

35、质中, 加热至62; 并进行充 分的搅拌, 搅拌时间为25分钟, 然后冷却至室温; 4) 检测PH值, 然后通过加入三乙醇胺或柠檬酸将基质的PH调节为5.7; 说 明 书 6/11 页 8 CN 105536027 A 8 5) 然后将获得的医用敷料基质均匀的涂抹在聚氨酯膜中部, 并将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 相匹配的隔离纸胶合其上。 0057 所述促愈合修复剂为胶原蛋白。 0058 所述抗敏消炎剂为芦荟提取液。 0059 所述保湿润肤剂为羊毛脂。 0060 所述促愈合剂为橄榄油和花青素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合。 0061 所述乳化剂为水溶性硅油。 0062 所述植物抑菌剂为黄柏提取液。 0063 。

36、所述防腐剂为杰马BP。 0064 实施例四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 包括两端设置胶合剂的聚氨酯膜, 所述聚氨酯膜中部设 置医用敷料, 所述医用敷料与胶合剂上部设置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 0065 所述医用敷料包括天然海藻酸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 甘油、 -葡聚糖、 表皮生长因 子、 助剂和纯化水, 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依次为: 天然海藻酸钠2.5份、 羧甲基纤维素钠4份、 甘油6份、 -葡聚糖6.1份、 表皮生长因子5.8份、 助剂5.3份和纯化水13份。 0066 所述助剂的组分包括重量份数8份的促愈合修复剂、 7份的抗敏消炎剂、 10份的保 湿润肤剂、 4.5份的促愈合剂、 。

37、5份的乳化剂、 4.3份的植物抗抑菌剂、 1份的防腐剂、 3份的香 精。 0067 所述胶合剂采用抹丙烯酸压敏胶。 0068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的制备方法, 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 医用敷料基质的制备, 将天然海藻酸钠加入其质量份数6倍水中, 搅拌, 初步形成医 用敷料的基质; 2) 初相的处理, 向初步形成的基质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 甘油, 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0 ; 3) 将助剂、 -葡聚糖和表皮生长因子加入步骤2) 形成的基质中, 加热至69; 并进行充 分的搅拌, 搅拌时间为33分钟, 然后冷却至室温; 4) 检测PH值, 然后通过加入三乙醇胺或柠檬酸将基质的PH调节为5.8;。

38、 5) 然后将获得的医用敷料基质均匀的涂抹在聚氨酯膜中部, 并将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 相匹配的隔离纸胶合其上。 0069 所述促愈合修复剂为尿囊素。 0070 所述抗敏消炎剂为野菊花提取液与芦荟提取液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合。 0071 所述保湿润肤剂为霍霍巴油、 小麦胚芽油和羊毛脂按照质量份数1:1:1的组合。 0072 所述促愈合剂为辅酶Q10与葡萄籽提取物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合。 0073 所述乳化剂为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十六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钠、 卵磷脂和 油酸单甘油酯按照质量份数1:1:1:2的组合。 0074 所述植物抑菌剂为芦荟提取液、 洋甘菊提取液、 野菊花提取液、 茶叶。

39、提取液、 牡丹 皮提取液按照质量份数1:1:3:4:1的组合。 0075 所述防腐剂为尼泊金甲酯、 布罗波尔、 咪唑烷基脲和己内酰脲按照质量份数1:2: 5:1.5的组合。 说 明 书 7/11 页 9 CN 105536027 A 9 0076 实施例五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 包括两端设置胶合剂的聚氨酯膜, 所述聚氨酯膜中部设 置医用敷料, 所述医用敷料与胶合剂上部设置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 0077 所述医用敷料包括天然海藻酸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 甘油、 -葡聚糖、 表皮生长因 子、 助剂和纯化水, 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依次为: 天然海藻酸钠3份、 羧甲基纤维素钠5份、 。

40、甘 油7份、 -葡聚糖6.5份、 表皮生长因子6份、 助剂5.4份和纯化水14份。 0078 所述助剂的组分包括重量份数9份的促愈合修复剂、 9份的抗敏消炎剂、 12份的保 湿润肤剂、 5份的促愈合剂、 7份的乳化剂、 5.9份的植物抗抑菌剂、 1份的防腐剂、 4份的香精。 0079 所述胶合剂采用抹丙烯酸压敏胶。 0080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的制备方法, 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 医用敷料基质的制备, 将天然海藻酸钠加入其质量份数7倍水中, 搅拌, 初步形成医 用敷料的基质; 2) 初相的处理, 向初步形成的基质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 甘油, 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2 ; 3) 将助剂、 。

41、-葡聚糖和表皮生长因子加入步骤2) 形成的基质中, 加热至68; 并进行充 分的搅拌, 搅拌时间为36分钟, 然后冷却至室温; 4) 检测PH值, 然后通过加入三乙醇胺或柠檬酸将基质的PH调节为5.9; 5) 然后将获得的医用敷料基质均匀的涂抹在聚氨酯膜中部, 并将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 相匹配的隔离纸胶合其上。 0081 所述促愈合修复剂为尿囊素。 0082 所述抗敏消炎剂为水溶性红没药醇、 野菊花提取液和芦荟提取液按照质量份数1: 1:1的组合。 0083 所述保湿润肤剂为神经酰胺、 碳酸二辛脂、 海藻提取物、 芦荟提取物、 霍霍巴油、 角 鲨烷、 小麦胚芽油、 羊毛脂按照质量份数1:1:1:。

42、3:7:2:1:5的组合。 0084 所述促愈合剂为橄榄油、 亚硫酸钠、 二丁基羟基甲苯、 花青素按照质量份数1:1:3: 1的组合。 0085 所述乳化剂为聚氧乙烯蓖麻油、 卵磷脂、 油酸单甘油酯、 聚氧乙烯羊毛脂、 水溶性 硅油按照质量份数2:1:1:3:2的组合。 0086 所述植物抑菌剂为芦荟提取液、 金银花提取液、 黄芩提取液、 苦参提取液、 黄柏提 取液中按照质量份数3:2:5:2:3的组合。 0087 所述防腐剂为杰马BP。 0088 实施例六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 包括两端设置胶合剂的聚氨酯膜, 所述聚氨酯膜中部设 置医用敷料, 所述医用敷料与胶合剂上部设置形状大小与聚氨。

43、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 0089 所述医用敷料包括天然海藻酸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 甘油、 -葡聚糖、 表皮生长因 子、 助剂和纯化水, 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依次为: 天然海藻酸钠3.5份、 羧甲基纤维素钠5.5 份、 甘油8份、 -葡聚糖7.1份、 表皮生长因子6.3份、 助剂5.7份和纯化水14份。 0090 所述助剂的组分包括重量份数10份的促愈合修复剂、 11份的抗敏消炎剂、 13份的 保湿润肤剂、 6份的促愈合剂、 7.5份的乳化剂、 7.1份的植物抗抑菌剂、 1.5份的防腐剂、 6份 说 明 书 8/11 页 10 CN 105536027 A 10 的香精。 0091 所述胶合剂采用。

44、抹丙烯酸压敏胶。 0092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的制备方法, 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 医用敷料基质的制备, 将天然海藻酸钠加入其质量份数7.5倍水中, 搅拌, 初步形成 医用敷料的基质; 2) 初相的处理, 向初步形成的基质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 甘油, 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4 ; 3) 将助剂、 -葡聚糖和表皮生长因子加入步骤2) 形成的基质中, 加热至70; 并进行充 分的搅拌, 搅拌时间为39分钟, 然后冷却至室温; 4) 检测PH值, 然后通过加入三乙醇胺或柠檬酸将基质的PH调节为5.7; 5) 然后将获得的医用敷料基质均匀的涂抹在聚氨酯膜中部, 并将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 相匹配的隔。

45、离纸胶合其上。 0093 所述促愈合修复剂为尿囊素。 0094 所述抗敏消炎剂为甘草酸二钾与野菊花提取液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合。 0095 所述保湿润肤剂为神经酰胺、 角鲨烷、 小麦胚芽油和羊毛脂按照质量份数1:1:2:3 的组合。 0096 所述促愈合剂为橄榄油、 维生素C磷酸酯镁、 番茄提取物、 亚硫酸钠、 二丁基羟基甲 苯、 葡萄籽提取物按照相同质量份数的组合。 0097 所述乳化剂为聚氧乙烯蓖麻油、 十二烷基硫酸钠、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十六 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钠按照质量份数1:1:1:3的组合。 0098 所述植物抑菌剂为石榴皮提取液、 艾叶草提取液、 金银花提取液、 黄芩提。

46、取液、 苦 参提取液、 黄柏提取液按照质量份数1:1:3:2:1:5:7的组合。 0099 所述防腐剂为布罗波尔、 咪唑烷基脲、 己内酰脲、 异噻唑啉酮、 杰马BP、 苯甲酸钠、 山梨醇钾按照均等质量份数的组合。 0100 实施例七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 包括两端设置胶合剂的聚氨酯膜, 所述聚氨酯膜中部设 置医用敷料, 所述医用敷料与胶合剂上部设置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相匹配的隔离纸。 0101 所述医用敷料包括天然海藻酸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 甘油、 -葡聚糖、 表皮生长因 子、 助剂和纯化水, 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依次为: 天然海藻酸钠4份、 羧甲基纤维素钠6份、 甘 油9份、 -葡聚糖7。

47、.6份、 表皮生长因子6.4份、 助剂5.7份和纯化水15份。 0102 所述助剂的组分包括重量份数11份的促愈合修复剂、 13份的抗敏消炎剂、 15份的 保湿润肤剂、 7份的促愈合剂、 8份的乳化剂、 7.8份的植物抗抑菌剂、 1.5份的防腐剂、 5份的 香精。 0103 所述胶合剂采用抹丙烯酸压敏胶。 0104 一种降低组织张力的疤痕贴的制备方法, 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 医用敷料基质的制备, 将天然海藻酸钠加入其质量份数8倍水中, 搅拌, 初步形成医 用敷料的基质; 2) 初相的处理, 向初步形成的基质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 甘油, 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5 ; 说 明 书 9/11 页 。

48、11 CN 105536027 A 11 3) 将助剂、 -葡聚糖和表皮生长因子加入步骤2) 形成的基质中, 加热至69; 并进行充 分的搅拌, 搅拌时间为38分钟, 然后冷却至室温; 4) 检测PH值, 然后通过加入三乙醇胺或柠檬酸将基质的PH调节为6.0; 5) 然后将获得的医用敷料基质均匀的涂抹在聚氨酯膜中部, 并将形状大小与聚氨酯膜 相匹配的隔离纸胶合其上。 0105 所述促愈合修复剂为尿囊素。 0106 所述抗敏消炎剂为野菊花提取液、 芦荟提取液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合。 0107 所述保湿润肤剂为神经酰胺、 羊毛脂按照质量份数1:1的组合。 0108 所述促愈合剂为D抗坏血酸钠、 番茄提取物、 亚硫酸钠、 二丁基羟基甲苯、 花青素 提取物按照质量份数1:2:3:1的组合。 0109 所述乳化剂为油酸单甘油酯、 聚氧乙烯羊毛脂和水溶性硅油按照质量份数1:1:4 的组合。 0110 所述植物抑菌剂为芦荟提取液、 金银花提取液、 黄芩提取液、 苦参提取液、 黄柏提 取液按照质量份数1:1:5:2:1的组合。 0111 所述防腐剂为尼泊金甲酯、 尼泊金乙酯、 尼泊金丙酯、 山梨醇钾按照质量份数1:1: 2:6的组合。 0112 实施例八 一种降低组织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