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银抑菌卫生巾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meli****keyy 文档编号:8484649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50.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524914.6

申请日:

20180528

公开号:

CN108686256A

公开日:

201810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L15/46,A61L15/18,A61L15/42,A61L15/32,A61L15/24,D01F8/02,D01F8/10,D01F1/10,A61F13/472

主分类号:

A61L15/46,A61L15/18,A61L15/42,A61L15/32,A61L15/24,D01F8/02,D01F8/10,D01F1/10,A61F13/472

申请人:

陆爱明

发明人:

陆爱明

地址:

215332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花桥镇新东陆家宅2-5号

优先权:

CN201810524914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胡剑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银抑菌卫生巾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载银抑菌卫生巾由卫生巾主体和位于卫生巾主体两侧的护翼组成,所述卫生巾主体依次由棉柔层、抑菌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底层、离型纸和包膜组成,所述抑菌层由载银抗菌纤维制备而成。本发明所述载银抑菌卫生巾,无毒副作用,可以杀死和抑制病原微生物,持久抑制细菌滋生,从根源上阻止细菌进入阴道,保护女性健康,对皮肤安全无刺激。

权利要求书

1.载银抑菌卫生巾,其特征在于,由卫生巾主体和位于卫生巾主体两侧的护翼组成,所述卫生巾主体依次由棉柔层、抑菌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底层、离型纸和包膜组成,所述抑菌层由载银抗菌纤维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银抑菌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的制备过程为:将明胶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明胶质量分数为30-40%的溶液A;将聚乙烯醇溶于质量分数为60-70%的二甲基亚砜水溶液中,得到聚乙烯醇质量分数为12-15%的溶液B;将载银抗菌剂和无水乙醇混合得到载银抗菌剂质量分数为25-30%的分散液C;将溶液A和溶液B以质量比1:(0.6-0.8)混合,以300-5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30分钟,随后加入溶液A质量0.2-0.3倍的分散液C,混合均匀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在接收距离13-15cm、纺丝电压20-30KV、流量0.5-0.7mL/h的条件下静电纺丝,得到所述载银抗菌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银抑菌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银抗菌剂为纳米银、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银-高岭石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银抑菌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的制备过程为:将摩尔浓度为0.8-1mol/L硝酸银水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和氯化钠以9:11:2:(0.1-0.6)(mg/mg/mL/mg)置于反应容器中,以300-5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在300-4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2-4分钟;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取出,冷却至23-25℃,以4000-6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30分钟,收集底部沉淀;将底部沉淀依次用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底部沉淀和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固液比为1:50:(80-100):60(g/mL/mL/mL),于25-30℃、真空度0.07-0.08MPa的条件下干燥30-40小时,得到所述纳米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银抑菌卫生巾,其特征在,所述载银抗菌剂为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所述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为:(1)将二氧化硅于100-120℃干燥1-2小时;将干燥后的二氧化硅和无水乙醇以固液比1:(300-500)(g/mL)在180-26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20-30分钟;然后加入二氧化硅重量2-3倍的蒸馏水和二氧化硅重量0.1-0.2倍的氢氧化钠,继续以180-26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2-26小时,得到反应液Ⅰ;(2)将摩尔浓度为0.8-1mol/L硝酸银水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和氯化钠以9:11:2:(0.1-0.6)(mg/mg/mL/mg)置于反应容器中,以300-5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在300-4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2-4分钟;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取出,冷却至23-25℃,得到反应液Ⅱ;(3)将反应液Ⅱ加入到反应液Ⅰ中,反应液Ⅰ和反应液Ⅱ的体积比为(5-6):1,以180-26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10-20分钟后,以4000-6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30分钟,收集底部沉淀;将底部沉淀依次用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底部沉淀和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固液比为1:50:(80-100):60(g/mL/mL/mL),于25-30℃、真空度0.07-0.08MPa的条件下干燥30-40小时,得到所述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银抑菌卫生巾,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银抗菌剂为银-高岭石复合材料,所述银-高岭石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为:(1)将高岭石去除杂质,研磨,过200-300目筛,于500-800℃煅烧2-3小时,得到高岭石粉末;(2)将摩尔浓度为0.8-1mol/L硝酸银水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和氯化钠以9:11:2:(0.1-0.6)(mg/mg/mL/mg)置于反应容器中,以300-5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在300-4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2-4分钟;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取出,冷却至23-25℃,得到反应液;(3)将高岭石粉末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反应液中,随后加入高岭石粉末重量0.08-0.1倍的磷酸,以200-3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30-50分钟后,以4000-6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30分钟,收集底部沉淀;将底部沉淀依次用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底部沉淀和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固液比为1:50:(80-100):60(g/mL/mL/mL),于25-30℃、真空度0.07-0.08MPa的条件下干燥30-40小时,得到所述银-高岭石复合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载银抑菌卫生巾,其特征在于,硝酸银水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和氯化钠的比例为9:11:2:0.1(mg/mg/mL/mg)。 8.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载银抑菌卫生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棉柔层、抑菌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底层、离型纸和包膜按照尺寸裁剪后按顺序粘合在一起制成卫生巾主体,再将护翼粘贴在卫生巾主体两侧,得到所述载银抑菌卫生巾。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载银抑菌卫生巾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女性在月经期,生殖器官的抵抗力下降,比平时更加脆弱,容易发生感染。另外,经血中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菌在很短的时间内会繁殖生长,如果卫生巾使用时间较长,还容易因细菌大量繁殖而出现瘙痒症状,严重时还会引发生殖器疾病。而妇女卫生巾的问世,给广大女士带来了方便,但是由于厂家生产程序的不规范、原材料消毒杀菌措施不完善、厂房简陋、工艺简化,造成卫生巾本身就是一个带菌物体,导致使用者的感染机会增多,众多女性患上了感染性疾病,甚至感染上其他严重传染病,造成互相交叉感染,严重威胁着广大女性及其配偶的身心健康,甚至留下了不可逆转的后果,如果严重感染,会导致产生不孕等症状。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对卫生巾中的抗菌组分进行优化和改进,致力于得到抗菌性能高效持久的抗菌卫生巾。

申请号的201210549792.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磁性抑菌保健功能的卫生巾,它将多种原料复配成分散液,然后将分散液均匀地加入生产无纺布原料中,再按无纺布正常的生产工序生产无纺布,将所生产的无纺布通过充磁机进行充磁,最后将充好磁的无纺布复卷成合适的直径,分切成合适宽度得到具有磁性抑菌保健功能的卫生巾芯片,然后将其应用于卫生巾中,得到具有磁性抑菌保健功能的卫生巾。但是具有磁性抑菌保健功能的卫生巾在生产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产品的质量不稳定,磁性易消失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载银抑菌卫生巾。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银抑菌卫生巾,由卫生巾主体和位于卫生巾主体两侧的护翼组成,所述卫生巾主体依次由棉柔层、抑菌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底层、离型纸和包膜组成,所述抑菌层由载银抗菌纤维制备而成。

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层既可以采用济南华迪工贸有限公司提供的牌号为SAP的卫生巾专用高分子吸水树脂,也可以参考申请号为201210579908.3、名称为“一种生理卫生用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合成”的专利进行制备。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纺织成抑菌层的工艺可以参考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91215.8的发明专利进行,这并非本发明的创新之处所在。

本发明所述载银抗菌纤维,采用吸水性能优良的材料制备而成,分子链中含有丰富的羟基和氨基等亲水基团的明胶,与含有大量羟基的聚乙烯醇通过交联作用产生网络空间结构,表面致密均匀,具有较好的吸水和透气性能,同时纳米银颗粒均匀的附着在纤维的表面。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的制备过程为:将明胶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明胶质量分数为30-40%的溶液A;将聚乙烯醇溶于质量分数为60-70%的二甲基亚砜水溶液中,得到聚乙烯醇质量分数为12-15%的溶液B;将载银抗菌剂和无水乙醇混合得到载银抗菌剂质量分数为25-30%的分散液C;将溶液A和溶液B以质量比1:(0.6-0.8)混合,以300-5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30分钟,随后加入溶液A质量0.2-0.3倍的分散液C,混合均匀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在接收距离13-15cm、纺丝电压20-30KV、流量0.5-0.7mL/h的条件下静电纺丝,得到所述载银抗菌纤维。

所述载银抗菌剂为纳米银、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银-高岭石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纳米银的制备过程为:将摩尔浓度为0.8-1mol/L硝酸银水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以9:11:2(mg/mg/mL)置于反应容器中,以300-5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在300-4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2-4分钟;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取出,冷却至23-25℃,以4000-6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30分钟,收集底部沉淀;将底部沉淀依次用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底部沉淀和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固液比为1:50:(80-100):60(g/mL/mL/mL),于25-30℃、真空度0.07-0.08MPa的条件下干燥30-40小时,得到所述纳米银。

在本发明的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纳米银的制备过程为:将摩尔浓度为0.8-1mol/L硝酸银水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和氯化钠以9:11:2:(0.1-0.6)(mg/mg/mL/mg)置于反应容器中,以300-5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在300-4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2-4分钟;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取出,冷却至23-25℃,以4000-6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30分钟,收集底部沉淀;将底部沉淀依次用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底部沉淀和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固液比为1:50:(80-100):60(g/mL/mL/mL),于25-30℃、真空度0.07-0.08MPa的条件下干燥30-40小时,得到所述纳米银。

在本发明中,通过试验发现,添加氯化钠和不添加氯化钠得到的纳米银的抑菌效果并不相同,这大概是由于氯化钠溶解在溶液中产生氯离子,氯离子在反应的过程中会和银离子产生结合,这会影响纳米银的形貌。而且添加不同量的氯化钠时,会产生不同形貌的纳米银。不同形貌的纳米银在杀菌的过程中,释放的银离子量也不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载银抗菌剂为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所述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为:

(1)将二氧化硅于100-120℃干燥1-2小时;将干燥后的二氧化硅和无水乙醇以固液比1:(300-500)(g/mL)在180-26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20-30分钟;然后加入二氧化硅重量2-3倍的蒸馏水和二氧化硅重量0.1-0.2倍的氢氧化钠,继续以180-26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2-26小时,得到反应液Ⅰ;

(2)将摩尔浓度为0.8-1mol/L硝酸银水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和氯化钠以9:11:2:(0.1-0.6)(mg/mg/mL/mg)置于反应容器中,以300-5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在300-4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2-4分钟;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取出,冷却至23-25℃,得到反应液Ⅱ;

(3)将反应液Ⅱ加入到反应液Ⅰ中,反应液Ⅰ和反应液Ⅱ的体积比为(5-6):1,以180-26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10-20分钟后,以4000-6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30分钟,收集底部沉淀;将底部沉淀依次用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底部沉淀和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固液比为1:50:(80-100):60(g/mL/mL/mL),于25-30℃、真空度0.07-0.08MPa的条件下干燥30-40小时,得到所述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载银抗菌剂为银-高岭石复合材料,所述银-高岭石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为:

(1)将高岭石去除杂质,研磨,过200-300目筛,于500-800℃煅烧2-3小时,得到高岭石粉末;

(2)将摩尔浓度为0.8-1mol/L硝酸银水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和氯化钠以9:11:2:(0.1-0.6)(mg/mg/mL/mg)置于反应容器中,以300-5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在300-4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2-4分钟;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取出,冷却至23-25℃,得到反应液;

(3)将高岭石粉末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反应液中,随后加入高岭石粉末重量0.08-0.1倍的磷酸,以200-3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30-50分钟后,以4000-6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30分钟,收集底部沉淀;将底部沉淀依次用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底部沉淀和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固液比为1:50:(80-100):60(g/mL/mL/mL),于25-30℃、真空度0.07-0.08MPa的条件下干燥30-40小时,得到所述银-高岭石复合材料。

优选地,在载银抗菌剂的制备过程中干,所述硝酸银水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和氯化钠的比例9:11:2:0.1(mg/mg/mL/mg)。

优选地,所述载银抗菌剂为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和银-高岭石复合材料的混合物,其中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和银-高岭石复合材料的的质量比为(2.6-3.1):1。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载银抑菌卫生巾的制备方法。

所述载银抑菌卫生巾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棉柔层、抑菌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底层、离型纸和包膜按照尺寸裁剪后按顺序粘合在一起制成卫生巾主体,再将护翼粘贴在卫生巾主体两侧,得到所述载银抑菌卫生巾。

本发明所述载银抑菌卫生巾,无毒副作用,可以杀死和抑制病原微生物,持久抑制细菌滋生,从根源上阻止细菌进入阴道,保护女性健康,对皮肤安全无刺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下述实施例中,

竹原纤维,购自苏州利飞纺织品有限公司,平均线密度为7.33dtex。

明胶,CAS号:9000-70-8,购自南京鹏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聚乙烯醇,CAS号:9002-89-5,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无水乙醇,CAS号:64-17-5,购自上海西陇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摩尔浓度为1mol/L硝酸银水溶液,购自嘉兴市艾森化工有限公司。

聚乙烯吡咯烷酮,CAS号:9003-39-8,购自合肥天健化工有限公司。

乙二醇,CAS号:107-21-1,购自北京天宇康宏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氯化钠,CAS号:7647-14-5,购自永华化学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二氧化硅,CAS号:112945-52-5,购自武汉易泰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高岭石,购自灵寿县锦铂矿产品加工厂,1250目。

磷酸,CAS号:7664-38-2,购自武汉曙欧科技有限公司,质量分数为85%。

实施例1

抑菌卫生巾,由卫生巾主体和位于卫生巾主体两侧的护翼组成,所述卫生巾主体依次由棉柔层、抑菌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底层、离型纸和包膜组成,所述抑菌层由竹原纤维按常规工艺制备而成。

所述竹原纤维纺织成抑菌层的工艺可以参考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91215.8的发明专利进行,这并非本发明的创新之处所在。

抑菌卫生巾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棉柔层(材质为纯棉无妨布,货号为585-121,购自浙江富瑞森水刺无纺布有限公司,克重130g/m2)、抑菌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参考申请号为201210579908.3、名称为“一种生理卫生用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合成”的专利进行制备)、底层(材质为PE薄膜,购自苏州沃贝得无尘材料有限公司,克重40g/m2)、离型纸(购自天津艺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白色格拉辛纸离型纸,克重90g/m2,厚度为0.04mm)和包膜(材质为低密度聚乙烯,购自Ethyl公司,型号MODEL XP 39385,厚度为0.025mm)按照尺寸裁剪后按顺序粘合在一起制成卫生巾主体,再将护翼粘贴在卫生巾主体两侧,得到所述载银抑菌卫生巾。

参考GB/T 8939-2008《卫生巾(含卫生护垫)》对实施例1的吸水性能进行测试,经测试,实施例1的吸水倍率为26.1,渗入量为3.1g。

实施例2

载银抑菌卫生巾,由卫生巾主体和位于卫生巾主体两侧的护翼组成,所述卫生巾主体依次由棉柔层、抑菌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底层、离型纸和包膜组成,所述抑菌层由载银抗菌纤维制备而成。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纺织成抑菌层的工艺可以参考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91215.8的发明专利进行,这并非本发明的创新之处所在。

载银抑菌卫生巾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棉柔层(材质为纯棉无妨布,货号为585-121,购自浙江富瑞森水刺无纺布有限公司,克重130g/m2)、抑菌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参考申请号为201210579908.3、名称为“一种生理卫生用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合成”的专利进行制备)、底层(材质为PE薄膜,购自苏州沃贝得无尘材料有限公司,克重40g/m2)、离型纸(购自天津艺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白色格拉辛纸离型纸,克重90g/m2,厚度为0.04mm)和包膜(材质为低密度聚乙烯,购自Ethyl公司,型号MODEL XP 39385,厚度为0.025mm)按照尺寸裁剪后按顺序粘合在一起制成卫生巾主体,再将护翼粘贴在卫生巾主体两侧,得到所述载银抑菌卫生巾。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的制备过程为:将明胶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明胶质量分数为38%的溶液A;将聚乙烯醇溶于质量分数为60%的二甲基亚砜水溶液中,得到聚乙烯醇质量分数为14%的溶液B;将载银抗菌剂和无水乙醇混合得到载银抗菌剂质量分数为25%的分散液C;将溶液A和溶液B以质量比1:0.6混合,以4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随后加入溶液A质量0.2倍的分散液C,混合均匀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在接收距离14cm、纺丝电压28KV、流量0.6mL/h的条件下静电纺丝,得到所述载银抗菌纤维。

所述载银抗菌剂的制备过程为:将摩尔浓度为1mol/L硝酸银水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以9:11:2(mg/mg/mL)置于反应容器中,以4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在3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3.5分钟;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取出,冷却至23℃,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分钟,收集底部沉淀;将底部沉淀依次用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底部沉淀和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固液比为1:50:80:60(g/mL/mL/mL),于25℃、真空度0.07MPa的条件下干燥40小时,得到所述载银抗菌剂。在实施例2的载银抗菌剂的制备过程中不添加氯化钠,得到球状的纳米银。

参考GB/T 8939-2008《卫生巾(含卫生护垫)》对实施例2的吸水性能进行测试,经测试,实施例2的吸水倍率为35.4,渗入量为5.7g。

实施例3

载银抑菌卫生巾,由卫生巾主体和位于卫生巾主体两侧的护翼组成,所述卫生巾主体依次由棉柔层、抑菌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底层、离型纸和包膜组成,所述抑菌层由载银抗菌纤维制备而成。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纺织成抑菌层的工艺可以参考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91215.8的发明专利进行,这并非本发明的创新之处所在。

载银抑菌卫生巾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棉柔层(材质为纯棉无妨布,货号为585-121,购自浙江富瑞森水刺无纺布有限公司,克重130g/m2)、抑菌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参考申请号为201210579908.3、名称为“一种生理卫生用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合成”的专利进行制备)、底层(材质为PE薄膜,购自苏州沃贝得无尘材料有限公司,克重40g/m2)、离型纸(购自天津艺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白色格拉辛纸离型纸,克重90g/m2,厚度为0.04mm)和包膜(材质为低密度聚乙烯,购自Ethyl公司,型号MODEL XP 39385,厚度为0.025mm)按照尺寸裁剪后按顺序粘合在一起制成卫生巾主体,再将护翼粘贴在卫生巾主体两侧,得到所述载银抑菌卫生巾。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的制备过程为:将明胶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明胶质量分数为38%的溶液A;将聚乙烯醇溶于质量分数为60%的二甲基亚砜水溶液中,得到聚乙烯醇质量分数为14%的溶液B;将载银抗菌剂和无水乙醇混合得到载银抗菌剂质量分数为25%的分散液C;将溶液A和溶液B以质量比1:0.6混合,以4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随后加入溶液A质量0.2倍的分散液C,混合均匀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在接收距离14cm、纺丝电压28KV、流量0.6mL/h的条件下静电纺丝,得到所述载银抗菌纤维。

所述载银抗菌剂的制备过程为:将摩尔浓度为1mol/L硝酸银水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和氯化钠以9:11:2:0.1(mg/mg/mL/mg)置于反应容器中,以4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在3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3.5分钟;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取出,冷却至23℃,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分钟,收集底部沉淀;将底部沉淀依次用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底部沉淀和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固液比为1:50:80:60(g/mL/mL/mL),于25℃、真空度0.07MPa的条件下干燥40小时,得到所述载银抗菌剂。在实施例3的载银抗菌剂的制备过程中添加硝酸银水溶液重量0.01倍的氯化钠,得到立方体形状的纳米银颗粒。

实施例4

载银抑菌卫生巾,由卫生巾主体和位于卫生巾主体两侧的护翼组成,所述卫生巾主体依次由棉柔层、抑菌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底层、离型纸和包膜组成,所述抑菌层由载银抗菌纤维制备而成。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纺织成抑菌层的工艺可以参考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91215.8的发明专利进行,这并非本发明的创新之处所在。

载银抑菌卫生巾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棉柔层(材质为纯棉无妨布,货号为585-121,购自浙江富瑞森水刺无纺布有限公司,克重130g/m2)、抑菌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参考申请号为201210579908.3、名称为“一种生理卫生用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合成”的专利进行制备)、底层(材质为PE薄膜,购自苏州沃贝得无尘材料有限公司,克重40g/m2)、离型纸(购自天津艺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白色格拉辛纸离型纸,克重90g/m2,厚度为0.04mm)和包膜(材质为低密度聚乙烯,购自Ethyl公司,型号MODEL XP 39385,厚度为0.025mm)按照尺寸裁剪后按顺序粘合在一起制成卫生巾主体,再将护翼粘贴在卫生巾主体两侧,得到所述载银抑菌卫生巾。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的制备过程为:将明胶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明胶质量分数为38%的溶液A;将聚乙烯醇溶于质量分数为60%的二甲基亚砜水溶液中,得到聚乙烯醇质量分数为14%的溶液B;将载银抗菌剂和无水乙醇混合得到载银抗菌剂质量分数为25%的分散液C;将溶液A和溶液B以质量比1:0.6混合,以4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随后加入溶液A质量0.2倍的分散液C,混合均匀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在接收距离14cm、纺丝电压28KV、流量0.6mL/h的条件下静电纺丝,得到所述载银抗菌纤维。

所述载银抗菌剂的制备过程为:将摩尔浓度为1mol/L硝酸银水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和氯化钠以9:11:2:0.6(mg/mg/mL/mg)置于反应容器中,以4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在3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3.5分钟;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取出,冷却至23℃,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分钟,收集底部沉淀;将底部沉淀依次用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底部沉淀和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固液比为1:50:80:60(g/mL/mL/mL),于25℃、真空度0.07MPa的条件下干燥40小时,得到所述载银抗菌剂。在实施例4的载银抗菌剂的制备过程中添加硝酸银水溶液重量0.06倍的氯化钠,得到线状的纳米银颗粒。

实施例5

载银抑菌卫生巾,由卫生巾主体和位于卫生巾主体两侧的护翼组成,所述卫生巾主体依次由棉柔层、抑菌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底层、离型纸和包膜组成,所述抑菌层由载银抗菌纤维制备而成。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纺织成抑菌层的工艺可以参考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91215.8的发明专利进行,这并非本发明的创新之处所在。

载银抑菌卫生巾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棉柔层(材质为纯棉无妨布,货号为585-121,购自浙江富瑞森水刺无纺布有限公司,克重130g/m2)、抑菌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参考申请号为201210579908.3、名称为“一种生理卫生用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合成”的专利进行制备)、底层(材质为PE薄膜,购自苏州沃贝得无尘材料有限公司,克重40g/m2)、离型纸(购自天津艺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白色格拉辛纸离型纸,克重90g/m2,厚度为0.04mm)和包膜(材质为低密度聚乙烯,购自Ethyl公司,型号MODEL XP 39385,厚度为0.025mm)按照尺寸裁剪后按顺序粘合在一起制成卫生巾主体,再将护翼粘贴在卫生巾主体两侧,得到所述载银抑菌卫生巾。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的制备过程为:将明胶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明胶质量分数为38%的溶液A;将聚乙烯醇溶于质量分数为60%的二甲基亚砜水溶液中,得到聚乙烯醇质量分数为14%的溶液B;将载银抗菌剂和无水乙醇混合得到载银抗菌剂质量分数为25%的分散液C;将溶液A和溶液B以质量比1:0.6混合,以4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随后加入溶液A质量0.2倍的分散液C,混合均匀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在接收距离14cm、纺丝电压28KV、流量0.6mL/h的条件下静电纺丝,得到所述载银抗菌纤维。

所述载银抗菌剂为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所述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为:

(1)将二氧化硅于110℃干燥1-2小时;将干燥后的二氧化硅和无水乙醇以固液比1:400(g/mL)在23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二氧化硅重量2倍的蒸馏水和二氧化硅重量0.15倍的氢氧化钠,继续以23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6小时,得到反应液Ⅰ;

(2)将摩尔浓度为1mol/L硝酸银水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和氯化钠以9:11:2:0.1(mg/mg/mL/mg)置于反应容器中,以4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在3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2分钟;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取出,冷却至23℃,得到反应液Ⅱ;

(3)将反应液Ⅱ加入到反应液Ⅰ中,反应液Ⅰ和反应液Ⅱ的体积比为6:1,以23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后,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分钟,收集底部沉淀;将底部沉淀依次用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底部沉淀和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固液比为1:50:80:60(g/mL/mL/mL),于25℃、真空度0.07MPa的条件下干燥40小时,得到所述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实施例6

载银抑菌卫生巾,由卫生巾主体和位于卫生巾主体两侧的护翼组成,所述卫生巾主体依次由棉柔层、抑菌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底层、离型纸和包膜组成,所述抑菌层由载银抗菌纤维制备而成。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纺织成抑菌层的工艺可以参考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91215.8的发明专利进行,这并非本发明的创新之处所在。

载银抑菌卫生巾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棉柔层(材质为纯棉无妨布,货号为585-121,购自浙江富瑞森水刺无纺布有限公司,克重130g/m2)、抑菌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参考申请号为201210579908.3、名称为“一种生理卫生用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合成”的专利进行制备)、底层(材质为PE薄膜,购自苏州沃贝得无尘材料有限公司,克重40g/m2)、离型纸(购自天津艺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白色格拉辛纸离型纸,克重90g/m2,厚度为0.04mm)和包膜(材质为低密度聚乙烯,购自Ethyl公司,型号MODEL XP 39385,厚度为0.025mm)按照尺寸裁剪后按顺序粘合在一起制成卫生巾主体,再将护翼粘贴在卫生巾主体两侧,得到所述载银抑菌卫生巾。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的制备过程为:将明胶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明胶质量分数为38%的溶液A;将聚乙烯醇溶于质量分数为60%的二甲基亚砜水溶液中,得到聚乙烯醇质量分数为14%的溶液B;将载银抗菌剂和无水乙醇混合得到载银抗菌剂质量分数为25%的分散液C;将溶液A和溶液B以质量比1:0.6混合,以4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随后加入溶液A质量0.2倍的分散液C,混合均匀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在接收距离14cm、纺丝电压28KV、流量0.6mL/h的条件下静电纺丝,得到所述载银抗菌纤维。

所述载银抗菌剂为银-高岭石复合材料,所述银-高岭石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为:

(1)将高岭石去除杂质,研磨,过300目筛,于600℃煅烧2小时,得到高岭石粉末;

(2)将摩尔浓度为1mol/L硝酸银水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和氯化钠以9:11:2:0.1(mg/mg/mL/mg)置于反应容器中,以4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在3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2分钟;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取出,冷却至23℃,得到反应液;

(3)将高岭石粉末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反应液中,随后加入高岭石粉末重量0.08倍的磷酸,以26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50分钟后,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分钟,收集底部沉淀;将底部沉淀依次用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底部沉淀和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固液比为1:50:80:60(g/mL/mL/mL),于25℃、真空度0.07MPa的条件下干燥40小时,得到所述银-高岭石复合材料。

实施例7

载银抑菌卫生巾,由卫生巾主体和位于卫生巾主体两侧的护翼组成,所述卫生巾主体依次由棉柔层、抑菌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底层、离型纸和包膜组成,所述抑菌层由载银抗菌纤维制备而成。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纺织成抑菌层的工艺可以参考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91215.8的发明专利进行,这并非本发明的创新之处所在。

载银抑菌卫生巾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棉柔层(材质为纯棉无妨布,货号为585-121,购自浙江富瑞森水刺无纺布有限公司,克重130g/m2)、抑菌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参考申请号为201210579908.3、名称为“一种生理卫生用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合成”的专利进行制备)、底层(材质为PE薄膜,购自苏州沃贝得无尘材料有限公司,克重40g/m2)、离型纸(购自天津艺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白色格拉辛纸离型纸,克重90g/m2,厚度为0.04mm)和包膜(材质为低密度聚乙烯,购自Ethyl公司,型号MODEL XP 39385,厚度为0.025mm)按照尺寸裁剪后按顺序粘合在一起制成卫生巾主体,再将护翼粘贴在卫生巾主体两侧,得到所述载银抑菌卫生巾。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的制备过程为:将明胶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明胶质量分数为38%的溶液A;将聚乙烯醇溶于质量分数为60%的二甲基亚砜水溶液中,得到聚乙烯醇质量分数为14%的溶液B;将载银抗菌剂和无水乙醇混合得到载银抗菌剂质量分数为25%的分散液C;将溶液A和溶液B以质量比1:0.6混合,以4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随后加入溶液A质量0.2倍的分散液C,混合均匀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在接收距离14cm、纺丝电压28KV、流量0.6mL/h的条件下静电纺丝,得到所述载银抗菌纤维。

所述载银抗菌剂为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和银-高岭石复合材料的混合物,其中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和银-高岭石复合材料的的质量比为2.6:1。

所述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为:

(1)将二氧化硅于110℃干燥1-2小时;将干燥后的二氧化硅和无水乙醇以固液比1:400(g/mL)在23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20分钟;然后加入二氧化硅重量2倍的蒸馏水和二氧化硅重量0.15倍的氢氧化钠,继续以23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6小时,得到反应液Ⅰ;

(2)将摩尔浓度为1mol/L硝酸银水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和氯化钠以9:11:2:0.1(mg/mg/mL/mg)置于反应容器中,以4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在3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2分钟;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取出,冷却至23℃,得到反应液Ⅱ;

(3)将反应液Ⅱ加入到反应液Ⅰ中,反应液Ⅰ和反应液Ⅱ的体积比为6:1,以23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后,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分钟,收集底部沉淀;将底部沉淀依次用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底部沉淀和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固液比为1:50:80:60(g/mL/mL/mL),于25℃、真空度0.07MPa的条件下干燥40小时,得到所述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所述银-高岭石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为:

(1)将高岭石去除杂质,研磨,过300目筛,于600℃煅烧2小时,得到高岭石粉末;

(2)将摩尔浓度为1mol/L硝酸银水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和氯化钠以9:11:2:0.1(mg/mg/mL/mg)置于反应容器中,以4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在3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2分钟;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取出,冷却至23℃,得到反应液;

(3)将高岭石粉末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反应液中,随后加入高岭石粉末重量0.08倍的磷酸,以26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50分钟后,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分钟,收集底部沉淀;将底部沉淀依次用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底部沉淀和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固液比为1:50:80:60(g/mL/mL/mL),于25℃、真空度0.07MPa的条件下干燥40小时,得到所述银-高岭石复合材料。

测试例1

对实施例1-7的载银抑菌卫生巾对人体的安全性进行测试,具体测试步骤如下:

受试对象:SPF级新西兰白兔,购自青岛中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体重2.25kg。

检测方法:将新西兰白兔随机分配为7组,测试前24小时剪去背部脊柱两侧的毛,不得弄伤皮肤,去毛范围为左右各3cm×3cm。第二天将载银抑菌卫生巾裁剪成面积为2.5cm×2.5cm的样品,覆盖在白兔一侧剪去毛的部位,然后用两层纱布覆盖,再用无刺激性胶布加以固定,另一侧剪去毛部位不做处理,4小时后去除卫生巾。1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后观察白兔的皮肤反应,然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皮肤反应积分计算。

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

表1:安全性能测试结果表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载银抑菌卫生巾安全无刺激性,对实验用白兔的皮肤反应积分为0,没有引起动物皮肤刺激反应。

测试例2

对实施例1-7的载银抑菌卫生巾的抑菌性能进行测试,具体测试步骤如下:活化菌种,将菌种浓度为106-108cfu/ml的菌液分别移取lml置入培养皿中,加入营养肉汤琼脂,每个培养皿中央放入一个规格为直径21mm、厚度5mm的载银抑菌卫生巾样品,在此圆片周围会出现细菌生长禁止圈,即抑菌圈。于37℃培养48小时后,观察并记录圆形试样周围的抑菌圈直径。

具体测试结果见表2。

表2:抑菌性能测试结果表

从表2可以看出,实施例3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实施例2-4,这大概是由于添加不同量的氯化钠时,会产生不同形貌的纳米银。不同形貌的纳米银在杀菌的过程中,释放的银离子量也不相同。实施例3的载银抗菌纤维更有利于纳米银的释放,起到很好的抗菌作用。实施例5-7将纳米银通过物理吸附或者化学的作用将其附着在物理材料表面,使纳米银成为抗菌材料骨架结构的一部分,将纳米银在抗菌纤维上结合紧密,有利于纳米银的缓释,提高载银抗菌剂的抗菌高效性和持久性。

测试例3

对实施例2-7的载银抗菌纤维的拉伸性能进行测定,具体测试指标为抗拉强度。将载银抗菌纤维按照GB/T634-1996切成标准样条,采用万能力学试验机(购自济南中路昌试验机制造有限公司,型号为WEW-600B)进行拉伸强度的测试。

具体测试结果见表3。

表3: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载银抑菌卫生巾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载银抑菌卫生巾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载银抑菌卫生巾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载银抑菌卫生巾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载银抑菌卫生巾及其制备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524914.6 (22)申请日 2018.05.28 (71)申请人 陆爱明 地址 215332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花桥镇 新东陆家宅2-5号 (72)发明人 陆爱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代理人 胡剑辉 (51)Int.Cl. A61L 15/46(2006.01) A61L 15/18(2006.01) A61L 15/42(2006.01) A61L 15/32(2006.01) A61L 15/24(。

2、2006.01) D01F 8/02(2006.01) D01F 8/10(2006.01) D01F 1/10(2006.01) A61F 13/472(2006.01) (54)发明名称 载银抑菌卫生巾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银抑菌卫生巾及其制 备方法, 所述载银抑菌卫生巾由卫生巾主体和位 于卫生巾主体两侧的护翼组成, 所述卫生巾主体 依次由棉柔层、 抑菌层、 高分子吸水树脂层、 底 层、 离型纸和包膜组成, 所述抑菌层由载银抗菌 纤维制备而成。 本发明所述载银抑菌卫生巾, 无 毒副作用, 可以杀死和抑制病原微生物, 持久抑 制细菌滋生, 从根源上阻止细菌进入阴道, 。

3、保护 女性健康, 对皮肤安全无刺激。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1页 CN 108686256 A 2018.10.23 CN 108686256 A 1.载银抑菌卫生巾, 其特征在于, 由卫生巾主体和位于卫生巾主体两侧的护翼组成, 所 述卫生巾主体依次由棉柔层、 抑菌层、 高分子吸水树脂层、 底层、 离型纸和包膜组成, 所述抑 菌层由载银抗菌纤维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银抑菌卫生巾,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的制备过程 为: 将明胶溶于去离子水中, 得到明胶质量分数为30-40的溶液A; 将聚乙烯醇溶于质量分 数为60-70的二甲基亚砜水溶液中, 得到聚乙烯醇质量分数为12。

4、-15的溶液B; 将载银抗 菌剂和无水乙醇混合得到载银抗菌剂质量分数为25-30的分散液C; 将溶液A和溶液B以质 量比1: (0.6-0.8)混合, 以300-5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30分钟, 随后加入溶液A质量0.2- 0.3倍的分散液C, 混合均匀得到纺丝液; 将纺丝液在接收距离13-15cm、 纺丝电压20-30KV、 流量0.5-0.7mL/h的条件下静电纺丝, 得到所述载银抗菌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银抑菌卫生巾,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银抗菌剂为纳米银、 银- 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银-高岭石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银抑菌卫生巾,。

5、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银的制备过程为: 将 摩尔浓度为0.8-1mol/L硝酸银水溶液、 聚乙烯吡咯烷酮、 乙二醇和氯化钠以9: 11: 2: (0.1- 0.6)(mg/mg/mL/mg)置于反应容器中, 以300-5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30分钟, 得到混合 液; 将混合液在300-4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2-4分钟; 反应结束后, 将反应液取出, 冷却 至23-25, 以4000-6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30分钟, 收集底部沉淀; 将底部沉淀依次用 丙酮、 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 底部沉淀和丙酮、 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固液比为1: 50: (80- 100): 60(g。

6、/mL/mL/mL), 于25-30、 真空度0.07-0.08MPa的条件下干燥30-40小时, 得到所 述纳米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银抑菌卫生巾, 其特征在, 所述载银抗菌剂为银-二氧化硅 复合材料, 所述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为: (1)将二氧化硅于100-120干燥1-2小时; 将干燥后的二氧化硅和无水乙醇以固液比 1: (300-500)(g/mL)在180-26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20-30分钟; 然后加入二氧化硅重量2- 3倍的蒸馏水和二氧化硅重量0.1-0.2倍的氢氧化钠, 继续以180-26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 22-26小时, 得到反应液 ; (2)将摩。

7、尔浓度为0.8-1mol/L硝酸银水溶液、 聚乙烯吡咯烷酮、 乙二醇和氯化钠以9: 11: 2: (0.1-0.6)(mg/mg/mL/mg)置于反应容器中, 以300-5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30分 钟, 得到混合液; 将混合液在300-4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2-4分钟; 反应结束后, 将反应 液取出, 冷却至23-25, 得到反应液; (3)将反应液加入到反应液 中, 反应液 和反应液的体积比为(5-6): 1, 以180-260 转/分钟的转速搅拌10-20分钟后, 以4000-6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30分钟, 收集底部沉 淀; 将底部沉淀依次用丙酮、 蒸馏水和无水。

8、乙醇清洗, 底部沉淀和丙酮、 蒸馏水和无水乙醇 的固液比为1: 50: (80-100): 60(g/mL/mL/mL), 于25-30、 真空度0.07-0.08MPa的条件下干 燥30-40小时, 得到所述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银抑菌卫生巾,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银抗菌剂为银-高岭石 复合材料, 所述银-高岭石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为: (1)将高岭石去除杂质, 研磨, 过200-300目筛, 于500-800煅烧2-3小时, 得到高岭石 粉末;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8686256 A 2 (2)将摩尔浓度为0.8-1mol/L硝酸银水溶液。

9、、 聚乙烯吡咯烷酮、 乙二醇和氯化钠以9: 11: 2: (0.1-0.6)(mg/mg/mL/mg)置于反应容器中, 以300-5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30分 钟, 得到混合液; 将混合液在300-4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2-4分钟; 反应结束后, 将反应 液取出, 冷却至23-25, 得到反应液; (3)将高岭石粉末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反应液中, 随后加入高岭石粉末重量0.08-0.1 倍的磷酸, 以200-3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30-50分钟后, 以4000-6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 20-30分钟, 收集底部沉淀; 将底部沉淀依次用丙酮、 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 底部沉。

10、淀和丙 酮、 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固液比为1: 50: (80-100): 60(g/mL/mL/mL), 于25-30、 真空度 0.07-0.08MPa的条件下干燥30-40小时, 得到所述银-高岭石复合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载银抑菌卫生巾, 其特征在于, 硝酸银水溶液、 聚 乙烯吡咯烷酮、 乙二醇和氯化钠的比例为9: 11: 2: 0.1(mg/mg/mL/mg)。 8.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载银抑菌卫生巾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 骤: 将棉柔层、 抑菌层、 高分子吸水树脂层、 底层、 离型纸和包膜按照尺寸裁剪后按顺序粘合 在一起制成卫生巾主体, 。

11、再将护翼粘贴在卫生巾主体两侧, 得到所述载银抑菌卫生巾。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8686256 A 3 载银抑菌卫生巾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载银抑菌卫生巾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女性在月经期, 生殖器官的抵抗力下降, 比平时更加脆弱, 容易发生感染。 另外, 经 血中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细菌在很短的时间内会繁殖生长, 如果卫生巾使用时间较长, 还容 易因细菌大量繁殖而出现瘙痒症状, 严重时还会引发生殖器疾病。 而妇女卫生巾的问世, 给 广大女士带来了方便, 但是由于厂家生产程序的不规范、 原材料。

12、消毒杀菌措施不完善、 厂房 简陋、 工艺简化, 造成卫生巾本身就是一个带菌物体, 导致使用者的感染机会增多, 众多女 性患上了感染性疾病, 甚至感染上其他严重传染病, 造成互相交叉感染, 严重威胁着广大女 性及其配偶的身心健康, 甚至留下了不可逆转的后果, 如果严重感染, 会导致产生不孕等症 状。 0003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对卫生巾中的抗菌组分进行优化和改 进, 致力于得到抗菌性能高效持久的抗菌卫生巾。 0004 申请号的201210549792.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磁性抑菌保健功能的卫生 巾, 它将多种原料复配成分散液, 然后将分散液均匀地加入生产无纺布原料中, 。

13、再按无纺布 正常的生产工序生产无纺布, 将所生产的无纺布通过充磁机进行充磁, 最后将充好磁的无 纺布复卷成合适的直径, 分切成合适宽度得到具有磁性抑菌保健功能的卫生巾芯片, 然后 将其应用于卫生巾中, 得到具有磁性抑菌保健功能的卫生巾。 但是具有磁性抑菌保健功能 的卫生巾在生产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产品的质量不稳定, 磁性易消失等特点。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载银抑菌卫生巾。 000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银抑菌卫生巾, 由卫生巾主体和位于卫生巾主体两侧的护翼 组成, 所述卫生巾主体依次由棉柔层、 抑菌层、 高分子吸水树脂。

14、层、 底层、 离型纸和包膜组 成, 所述抑菌层由载银抗菌纤维制备而成。 0008 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层既可以采用济南华迪工贸有限公司提供的牌号为SAP的卫 生巾专用高分子吸水树脂, 也可以参考申请号为201210579908.3、 名称为 “一种生理卫生用 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合成” 的专利进行制备。 0009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纺织成抑菌层的工艺可以参考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91215.8 的发明专利进行, 这并非本发明的创新之处所在。 0010 本发明所述载银抗菌纤维, 采用吸水性能优良的材料制备而成, 分子链中含有丰 富的羟基和氨基等亲水基团的明胶, 与含有大量羟基的聚乙烯醇通过交联作用产。

15、生网络空 间结构, 表面致密均匀, 具有较好的吸水和透气性能, 同时纳米银颗粒均匀的附着在纤维的 说 明 书 1/11 页 4 CN 108686256 A 4 表面。 0011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的制备过程为: 将明胶溶于去离子水中, 得到明胶质量分数为 30-40的溶液A; 将聚乙烯醇溶于质量分数为60-70的二甲基亚砜水溶液中, 得到聚乙烯 醇质量分数为12-15的溶液B; 将载银抗菌剂和无水乙醇混合得到载银抗菌剂质量分数为 25-30的分散液C; 将溶液A和溶液B以质量比1: (0.6-0.8)混合, 以300-500转/分钟的转速 搅拌20-30分钟, 随后加入溶液A质量0.2-0.3。

16、倍的分散液C, 混合均匀得到纺丝液; 将纺丝液 在接收距离13-15cm、 纺丝电压20-30KV、 流量0.5-0.7mL/h的条件下静电纺丝, 得到所述载 银抗菌纤维。 0012 所述载银抗菌剂为纳米银、 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银-高岭石复合材料中的一种 或几种的混合物。 0013 在本发明的一些技术方案中, 所述纳米银的制备过程为: 将摩尔浓度为0.8-1mol/ L硝酸银水溶液、 聚乙烯吡咯烷酮、 乙二醇以9: 11: 2(mg/mg/mL)置于反应容器中, 以300-500 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30分钟, 得到混合液; 将混合液在300-4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 2-4分钟。

17、; 反应结束后, 将反应液取出, 冷却至23-25, 以4000-6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 30分钟, 收集底部沉淀; 将底部沉淀依次用丙酮、 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 底部沉淀和丙酮、 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固液比为1: 50: (80-100): 60(g/mL/mL/mL), 于25-30、 真空度0.07- 0.08MPa的条件下干燥30-40小时, 得到所述纳米银。 0014 在本发明的一些技术方案中, 所述纳米银的制备过程为: 将摩尔浓度为0.8-1mol/ L硝酸银水溶液、 聚乙烯吡咯烷酮、 乙二醇和氯化钠以9: 11: 2: (0.1-0.6)(mg/mg/mL/mg)置 于。

18、反应容器中, 以300-5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30分钟, 得到混合液; 将混合液在300- 4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2-4分钟; 反应结束后, 将反应液取出, 冷却至23-25, 以4000- 6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30分钟, 收集底部沉淀; 将底部沉淀依次用丙酮、 蒸馏水和无水 乙醇清洗, 底部沉淀和丙酮、 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固液比为1: 50: (80-100): 60(g/mL/mL/ mL), 于25-30、 真空度0.07-0.08MPa的条件下干燥30-40小时, 得到所述纳米银。 0015 在本发明中, 通过试验发现, 添加氯化钠和不添加氯化钠得到的纳米银的。

19、抑菌效 果并不相同, 这大概是由于氯化钠溶解在溶液中产生氯离子, 氯离子在反应的过程中会和 银离子产生结合, 这会影响纳米银的形貌。 而且添加不同量的氯化钠时, 会产生不同形貌的 纳米银。 不同形貌的纳米银在杀菌的过程中, 释放的银离子量也不相同。 0016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的技术方案, 所述载银抗菌剂为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所述 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为: 0017 (1)将二氧化硅于100-120干燥1-2小时; 将干燥后的二氧化硅和无水乙醇以固 液比1: (300-500)(g/mL)在180-26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20-30分钟; 然后加入二氧化硅重 量2-3倍的蒸馏水和。

20、二氧化硅重量0.1-0.2倍的氢氧化钠, 继续以180-260转/分钟的转速搅 拌22-26小时, 得到反应液 ; 0018 (2)将摩尔浓度为0.8-1mol/L硝酸银水溶液、 聚乙烯吡咯烷酮、 乙二醇和氯化钠以 9: 11: 2: (0.1-0.6)(mg/mg/mL/mg)置于反应容器中, 以300-5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30分 钟, 得到混合液; 将混合液在300-4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2-4分钟; 反应结束后, 将反应 液取出, 冷却至23-25, 得到反应液; 0019 (3)将反应液加入到反应液 中, 反应液和反应液的体积比为(5-6): 1, 以 说 明 书 2/。

21、11 页 5 CN 108686256 A 5 180-26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10-20分钟后, 以4000-6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30分钟, 收 集底部沉淀; 将底部沉淀依次用丙酮、 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 底部沉淀和丙酮、 蒸馏水和 无水乙醇的固液比为1: 50: (80-100): 60(g/mL/mL/mL), 于25-30、 真空度0.07-0.08MPa的 条件下干燥30-40小时, 得到所述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0020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的技术方案, 所述载银抗菌剂为银-高岭石复合材料, 所述银- 高岭石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为: 0021 (1)将高岭石去除杂质, 研。

22、磨, 过200-300目筛, 于500-800煅烧2-3小时, 得到高 岭石粉末; 0022 (2)将摩尔浓度为0.8-1mol/L硝酸银水溶液、 聚乙烯吡咯烷酮、 乙二醇和氯化钠以 9: 11: 2: (0.1-0.6)(mg/mg/mL/mg)置于反应容器中, 以300-5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30分 钟, 得到混合液; 将混合液在300-4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2-4分钟; 反应结束后, 将反应 液取出, 冷却至23-25, 得到反应液; 0023 (3)将高岭石粉末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反应液中, 随后加入高岭石粉末重量 0.08-0.1倍的磷酸, 以200-300转/分钟的。

23、转速搅拌30-50分钟后, 以4000-6000转/分钟的转 速离心20-30分钟, 收集底部沉淀; 将底部沉淀依次用丙酮、 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 底部沉 淀和丙酮、 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固液比为1: 50: (80-100): 60(g/mL/mL/mL), 于25-30、 真 空度0.07-0.08MPa的条件下干燥30-40小时, 得到所述银-高岭石复合材料。 0024 优选地, 在载银抗菌剂的制备过程中干, 所述硝酸银水溶液、 聚乙烯吡咯烷酮、 乙 二醇和氯化钠的比例9: 11: 2: 0.1(mg/mg/mL/mg)。 0025 优选地, 所述载银抗菌剂为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和银-高。

24、岭石复合材料的混合 物, 其中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和银-高岭石复合材料的的质量比为(2.6-3.1): 1。 002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载银抑菌卫生巾的制备方法。 0027 所述载银抑菌卫生巾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将棉柔层、 抑菌层、 高分子吸水 树脂层、 底层、 离型纸和包膜按照尺寸裁剪后按顺序粘合在一起制成卫生巾主体, 再将护翼 粘贴在卫生巾主体两侧, 得到所述载银抑菌卫生巾。 0028 本发明所述载银抑菌卫生巾, 无毒副作用, 可以杀死和抑制病原微生物, 持久抑制 细菌滋生, 从根源上阻止细菌进入阴道, 保护女性健康, 对皮肤安全无刺激。 具体实施方式 00。

25、29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 施例范围之中。 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 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 或按照商 品说明书选择。 0030 下述实施例中, 0031 竹原纤维, 购自苏州利飞纺织品有限公司, 平均线密度为7.33dtex。 0032 明胶, CAS号: 9000-70-8, 购自南京鹏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033 聚乙烯醇, CAS号: 9002-89-5, 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0034 无水乙醇, CAS号: 64-17-5, 购自上海西陇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0035 摩尔浓度为1mol/L硝酸银水溶液, 。

26、购自嘉兴市艾森化工有限公司。 0036 聚乙烯吡咯烷酮, CAS号: 9003-39-8, 购自合肥天健化工有限公司。 说 明 书 3/11 页 6 CN 108686256 A 6 0037 乙二醇, CAS号: 107-21-1, 购自北京天宇康宏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0038 氯化钠, CAS号: 7647-14-5, 购自永华化学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0039 二氧化硅, CAS号: 112945-52-5, 购自武汉易泰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0040 高岭石, 购自灵寿县锦铂矿产品加工厂, 1250目。 0041 磷酸, CAS号: 7664-38-2, 购自武汉曙欧科技有限公司。

27、, 质量分数为85。 0042 实施例1 0043 抑菌卫生巾, 由卫生巾主体和位于卫生巾主体两侧的护翼组成, 所述卫生巾主体 依次由棉柔层、 抑菌层、 高分子吸水树脂层、 底层、 离型纸和包膜组成, 所述抑菌层由竹原纤 维按常规工艺制备而成。 0044 所述竹原纤维纺织成抑菌层的工艺可以参考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91215.8的发 明专利进行, 这并非本发明的创新之处所在。 0045 抑菌卫生巾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将棉柔层(材质为纯棉无妨布, 货号为 585-121, 购自浙江富瑞森水刺无纺布有限公司, 克重130g/m2)、 抑菌层、 高分子吸水树脂层 (参考申请号为2012。

28、10579908.3、 名称为 “一种生理卫生用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合成” 的专利 进行制备)、 底层(材质为PE薄膜, 购自苏州沃贝得无尘材料有限公司, 克重40g/m2)、 离型纸 (购自天津艺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白色格拉辛纸离型纸, 克重90g/m2, 厚度为0.04mm)和包 膜(材质为低密度聚乙烯, 购自Ethyl公司, 型号MODEL XP 39385, 厚度为0.025mm)按照尺寸 裁剪后按顺序粘合在一起制成卫生巾主体, 再将护翼粘贴在卫生巾主体两侧, 得到所述载 银抑菌卫生巾。 0046 参考GB/T 8939-2008 卫生巾(含卫生护垫) 对实施例1的吸水性能进行测试, 经。

29、 测试, 实施例1的吸水倍率为26.1, 渗入量为3.1g。 0047 实施例2 0048 载银抑菌卫生巾, 由卫生巾主体和位于卫生巾主体两侧的护翼组成, 所述卫生巾 主体依次由棉柔层、 抑菌层、 高分子吸水树脂层、 底层、 离型纸和包膜组成, 所述抑菌层由载 银抗菌纤维制备而成。 0049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纺织成抑菌层的工艺可以参考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91215.8 的发明专利进行, 这并非本发明的创新之处所在。 0050 载银抑菌卫生巾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将棉柔层(材质为纯棉无妨布, 货号 为585-121, 购自浙江富瑞森水刺无纺布有限公司, 克重130g/m2)、 抑菌。

30、层、 高分子吸水树脂 层(参考申请号为201210579908.3、 名称为 “一种生理卫生用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合成” 的专 利进行制备)、 底层(材质为PE薄膜, 购自苏州沃贝得无尘材料有限公司, 克重40g/m2)、 离型 纸(购自天津艺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白色格拉辛纸离型纸, 克重90g/m2, 厚度为0.04mm)和 包膜(材质为低密度聚乙烯, 购自Ethyl公司, 型号MODEL XP 39385, 厚度为0.025mm)按照尺 寸裁剪后按顺序粘合在一起制成卫生巾主体, 再将护翼粘贴在卫生巾主体两侧, 得到所述 载银抑菌卫生巾。 0051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的制备过程为: 将明胶溶于去。

31、离子水中, 得到明胶质量分数为 38的溶液A; 将聚乙烯醇溶于质量分数为60的二甲基亚砜水溶液中, 得到聚乙烯醇质量 分数为14的溶液B; 将载银抗菌剂和无水乙醇混合得到载银抗菌剂质量分数为25的分 散液C; 将溶液A和溶液B以质量比1: 0.6混合, 以4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 随后加入溶 说 明 书 4/11 页 7 CN 108686256 A 7 液A质量0.2倍的分散液C, 混合均匀得到纺丝液; 将纺丝液在接收距离14cm、 纺丝电压28KV、 流量0.6mL/h的条件下静电纺丝, 得到所述载银抗菌纤维。 0052 所述载银抗菌剂的制备过程为: 将摩尔浓度为1mol/L硝酸。

32、银水溶液、 聚乙烯吡咯 烷酮、 乙二醇以9: 11: 2(mg/mg/mL)置于反应容器中, 以4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 得到 混合液; 将混合液在3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3.5分钟; 反应结束后, 将反应液取出, 冷却 至23, 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分钟, 收集底部沉淀; 将底部沉淀依次用丙酮、 蒸馏水 和无水乙醇清洗, 底部沉淀和丙酮、 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固液比为1: 50: 80: 60(g/mL/mL/ mL), 于25、 真空度0.07MPa的条件下干燥40小时, 得到所述载银抗菌剂。 在实施例2的载银 抗菌剂的制备过程中不添加氯化钠, 得到球状的纳米银。 。

33、0053 参考GB/T 8939-2008 卫生巾(含卫生护垫) 对实施例2的吸水性能进行测试, 经 测试, 实施例2的吸水倍率为35.4, 渗入量为5.7g。 0054 实施例3 0055 载银抑菌卫生巾, 由卫生巾主体和位于卫生巾主体两侧的护翼组成, 所述卫生巾 主体依次由棉柔层、 抑菌层、 高分子吸水树脂层、 底层、 离型纸和包膜组成, 所述抑菌层由载 银抗菌纤维制备而成。 0056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纺织成抑菌层的工艺可以参考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91215.8 的发明专利进行, 这并非本发明的创新之处所在。 0057 载银抑菌卫生巾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将棉柔层(材质为纯棉。

34、无妨布, 货号 为585-121, 购自浙江富瑞森水刺无纺布有限公司, 克重130g/m2)、 抑菌层、 高分子吸水树脂 层(参考申请号为201210579908.3、 名称为 “一种生理卫生用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合成” 的专 利进行制备)、 底层(材质为PE薄膜, 购自苏州沃贝得无尘材料有限公司, 克重40g/m2)、 离型 纸(购自天津艺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白色格拉辛纸离型纸, 克重90g/m2, 厚度为0.04mm)和 包膜(材质为低密度聚乙烯, 购自Ethyl公司, 型号MODEL XP 39385, 厚度为0.025mm)按照尺 寸裁剪后按顺序粘合在一起制成卫生巾主体, 再将护翼粘贴在。

35、卫生巾主体两侧, 得到所述 载银抑菌卫生巾。 0058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的制备过程为: 将明胶溶于去离子水中, 得到明胶质量分数为 38的溶液A; 将聚乙烯醇溶于质量分数为60的二甲基亚砜水溶液中, 得到聚乙烯醇质量 分数为14的溶液B; 将载银抗菌剂和无水乙醇混合得到载银抗菌剂质量分数为25的分 散液C; 将溶液A和溶液B以质量比1: 0.6混合, 以4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 随后加入溶 液A质量0.2倍的分散液C, 混合均匀得到纺丝液; 将纺丝液在接收距离14cm、 纺丝电压28KV、 流量0.6mL/h的条件下静电纺丝, 得到所述载银抗菌纤维。 0059 所述载银抗菌剂的制备过。

36、程为: 将摩尔浓度为1mol/L硝酸银水溶液、 聚乙烯吡咯 烷酮、 乙二醇和氯化钠以9: 11: 2: 0.1(mg/mg/mL/mg)置于反应容器中, 以400转/分钟的转速 搅拌20分钟, 得到混合液; 将混合液在3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3.5分钟; 反应结束后, 将 反应液取出, 冷却至23, 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分钟, 收集底部沉淀; 将底部沉淀依 次用丙酮、 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 底部沉淀和丙酮、 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固液比为1: 50: 80: 60(g/mL/mL/mL), 于25、 真空度0.07MPa的条件下干燥40小时, 得到所述载银抗菌剂。 在实施例3的载。

37、银抗菌剂的制备过程中添加硝酸银水溶液重量0.01倍的氯化钠, 得到立方 体形状的纳米银颗粒。 说 明 书 5/11 页 8 CN 108686256 A 8 0060 实施例4 0061 载银抑菌卫生巾, 由卫生巾主体和位于卫生巾主体两侧的护翼组成, 所述卫生巾 主体依次由棉柔层、 抑菌层、 高分子吸水树脂层、 底层、 离型纸和包膜组成, 所述抑菌层由载 银抗菌纤维制备而成。 0062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纺织成抑菌层的工艺可以参考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91215.8 的发明专利进行, 这并非本发明的创新之处所在。 0063 载银抑菌卫生巾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将棉柔层(材质为纯棉无妨。

38、布, 货号 为585-121, 购自浙江富瑞森水刺无纺布有限公司, 克重130g/m2)、 抑菌层、 高分子吸水树脂 层(参考申请号为201210579908.3、 名称为 “一种生理卫生用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合成” 的专 利进行制备)、 底层(材质为PE薄膜, 购自苏州沃贝得无尘材料有限公司, 克重40g/m2)、 离型 纸(购自天津艺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白色格拉辛纸离型纸, 克重90g/m2, 厚度为0.04mm)和 包膜(材质为低密度聚乙烯, 购自Ethyl公司, 型号MODEL XP 39385, 厚度为0.025mm)按照尺 寸裁剪后按顺序粘合在一起制成卫生巾主体, 再将护翼粘贴在卫生。

39、巾主体两侧, 得到所述 载银抑菌卫生巾。 0064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的制备过程为: 将明胶溶于去离子水中, 得到明胶质量分数为 38的溶液A; 将聚乙烯醇溶于质量分数为60的二甲基亚砜水溶液中, 得到聚乙烯醇质量 分数为14的溶液B; 将载银抗菌剂和无水乙醇混合得到载银抗菌剂质量分数为25的分 散液C; 将溶液A和溶液B以质量比1: 0.6混合, 以4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 随后加入溶 液A质量0.2倍的分散液C, 混合均匀得到纺丝液; 将纺丝液在接收距离14cm、 纺丝电压28KV、 流量0.6mL/h的条件下静电纺丝, 得到所述载银抗菌纤维。 0065 所述载银抗菌剂的制备过程为。

40、: 将摩尔浓度为1mol/L硝酸银水溶液、 聚乙烯吡咯 烷酮、 乙二醇和氯化钠以9: 11: 2: 0.6(mg/mg/mL/mg)置于反应容器中, 以400转/分钟的转速 搅拌20分钟, 得到混合液; 将混合液在3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3.5分钟; 反应结束后, 将 反应液取出, 冷却至23, 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分钟, 收集底部沉淀; 将底部沉淀依 次用丙酮、 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 底部沉淀和丙酮、 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固液比为1: 50: 80: 60(g/mL/mL/mL), 于25、 真空度0.07MPa的条件下干燥40小时, 得到所述载银抗菌剂。 在实施例4的载银抗。

41、菌剂的制备过程中添加硝酸银水溶液重量0.06倍的氯化钠, 得到线状 的纳米银颗粒。 0066 实施例5 0067 载银抑菌卫生巾, 由卫生巾主体和位于卫生巾主体两侧的护翼组成, 所述卫生巾 主体依次由棉柔层、 抑菌层、 高分子吸水树脂层、 底层、 离型纸和包膜组成, 所述抑菌层由载 银抗菌纤维制备而成。 0068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纺织成抑菌层的工艺可以参考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91215.8 的发明专利进行, 这并非本发明的创新之处所在。 0069 载银抑菌卫生巾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将棉柔层(材质为纯棉无妨布, 货号 为585-121, 购自浙江富瑞森水刺无纺布有限公司, 克重1。

42、30g/m2)、 抑菌层、 高分子吸水树脂 层(参考申请号为201210579908.3、 名称为 “一种生理卫生用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合成” 的专 利进行制备)、 底层(材质为PE薄膜, 购自苏州沃贝得无尘材料有限公司, 克重40g/m2)、 离型 纸(购自天津艺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白色格拉辛纸离型纸, 克重90g/m2, 厚度为0.04mm)和 说 明 书 6/11 页 9 CN 108686256 A 9 包膜(材质为低密度聚乙烯, 购自Ethyl公司, 型号MODEL XP 39385, 厚度为0.025mm)按照尺 寸裁剪后按顺序粘合在一起制成卫生巾主体, 再将护翼粘贴在卫生巾主体两侧。

43、, 得到所述 载银抑菌卫生巾。 0070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的制备过程为: 将明胶溶于去离子水中, 得到明胶质量分数为 38的溶液A; 将聚乙烯醇溶于质量分数为60的二甲基亚砜水溶液中, 得到聚乙烯醇质量 分数为14的溶液B; 将载银抗菌剂和无水乙醇混合得到载银抗菌剂质量分数为25的分 散液C; 将溶液A和溶液B以质量比1: 0.6混合, 以4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 随后加入溶 液A质量0.2倍的分散液C, 混合均匀得到纺丝液; 将纺丝液在接收距离14cm、 纺丝电压28KV、 流量0.6mL/h的条件下静电纺丝, 得到所述载银抗菌纤维。 0071 所述载银抗菌剂为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44、, 所述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为: 0072 (1)将二氧化硅于110干燥1-2小时; 将干燥后的二氧化硅和无水乙醇以固液比 1: 400(g/mL)在230转/分钟的转速下搅拌20分钟; 然后加入二氧化硅重量2倍的蒸馏水和二 氧化硅重量0.15倍的氢氧化钠, 继续以23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6小时, 得到反应液 ; 0073 (2)将摩尔浓度为1mol/L硝酸银水溶液、 聚乙烯吡咯烷酮、 乙二醇和氯化钠以9: 11: 2: 0.1(mg/mg/mL/mg)置于反应容器中, 以4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 得到混合液; 将混合液在3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2分钟; 反应结束后。

45、, 将反应液取出, 冷却至23, 得 到反应液; 0074 (3)将反应液加入到反应液 中, 反应液 和反应液的体积比为6: 1, 以230转/ 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后, 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分钟, 收集底部沉淀; 将底部沉淀 依次用丙酮、 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 底部沉淀和丙酮、 蒸馏水和无水乙醇的固液比为1: 50: 80: 60(g/mL/mL/mL), 于25、 真空度0.07MPa的条件下干燥40小时, 得到所述银-二氧化 硅复合材料。 0075 实施例6 0076 载银抑菌卫生巾, 由卫生巾主体和位于卫生巾主体两侧的护翼组成, 所述卫生巾 主体依次由棉柔层、 抑菌层、。

46、 高分子吸水树脂层、 底层、 离型纸和包膜组成, 所述抑菌层由载 银抗菌纤维制备而成。 0077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纺织成抑菌层的工艺可以参考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91215.8 的发明专利进行, 这并非本发明的创新之处所在。 0078 载银抑菌卫生巾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将棉柔层(材质为纯棉无妨布, 货号 为585-121, 购自浙江富瑞森水刺无纺布有限公司, 克重130g/m2)、 抑菌层、 高分子吸水树脂 层(参考申请号为201210579908.3、 名称为 “一种生理卫生用高分子吸水树脂的合成” 的专 利进行制备)、 底层(材质为PE薄膜, 购自苏州沃贝得无尘材料有限公司,。

47、 克重40g/m2)、 离型 纸(购自天津艺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白色格拉辛纸离型纸, 克重90g/m2, 厚度为0.04mm)和 包膜(材质为低密度聚乙烯, 购自Ethyl公司, 型号MODEL XP 39385, 厚度为0.025mm)按照尺 寸裁剪后按顺序粘合在一起制成卫生巾主体, 再将护翼粘贴在卫生巾主体两侧, 得到所述 载银抑菌卫生巾。 0079 所述载银抗菌纤维的制备过程为: 将明胶溶于去离子水中, 得到明胶质量分数为 38的溶液A; 将聚乙烯醇溶于质量分数为60的二甲基亚砜水溶液中, 得到聚乙烯醇质量 说 明 书 7/11 页 10 CN 108686256 A 10 分数为14。

48、的溶液B; 将载银抗菌剂和无水乙醇混合得到载银抗菌剂质量分数为25的分 散液C; 将溶液A和溶液B以质量比1: 0.6混合, 以4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 随后加入溶 液A质量0.2倍的分散液C, 混合均匀得到纺丝液; 将纺丝液在接收距离14cm、 纺丝电压28KV、 流量0.6mL/h的条件下静电纺丝, 得到所述载银抗菌纤维。 0080 所述载银抗菌剂为银-高岭石复合材料, 所述银-高岭石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为: 0081 (1)将高岭石去除杂质, 研磨, 过300目筛, 于600煅烧2小时, 得到高岭石粉末; 0082 (2)将摩尔浓度为1mol/L硝酸银水溶液、 聚乙烯吡咯烷酮、 。

49、乙二醇和氯化钠以9: 11: 2: 0.1(mg/mg/mL/mg)置于反应容器中, 以4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分钟, 得到混合液; 将混合液在300W的微波功率下加热反应2分钟; 反应结束后, 将反应液取出, 冷却至23, 得 到反应液; 0083 (3)将高岭石粉末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反应液中, 随后加入高岭石粉末重量0.08 倍的磷酸, 以26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50分钟后, 以4000转/分钟的转速离心20分钟, 收集底 部沉淀; 将底部沉淀依次用丙酮、 蒸馏水和无水乙醇清洗, 底部沉淀和丙酮、 蒸馏水和无水 乙醇的固液比为1: 50: 80: 60(g/mL/mL/mL), 于25、 真空度0.07MPa的条件下干燥40小时, 得到所述银-高岭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