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pdf

上传人:T****z 文档编号:8483207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71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322617.0

申请日:

20140617

公开号:

CN204033838U

公开日:

201412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L2/20,A61L101/22

主分类号:

A61L2/20,A61L101/22

申请人:

海南通用康力制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志涛,林小雪,张丽华

地址:

570311 海南省海口市南海大道269号

优先权:

CN201420322617U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郝传鑫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包括舱体、出料门以及进料门,舱体、出料门、进料门形成灭菌腔,舱体包括进风管、出风管、高效过滤器、过氧化氢发生器以及过氧化氢分解器,进风管一端与舱体的侧面连通、另一端连接高效过滤器并与灭菌腔连通,出风管与舱体的顶面连通、另一端连接过氧化氢分解器和高效过滤器并与灭菌腔连通,离心风机设于出风管与灭菌腔连接处,过氧化氢发生器包括过氧化氢溶液瓶,舱体外部设有控制面板、底部设有调节脚,灭菌腔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压差传感器以及传递轨道,传递轨道设于出料门与进料门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灭菌效果好,无毒无污染,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包括舱体、出料门以及进料门,所述舱体、出料门、进料门形成灭菌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包括进风管、出风管、离心风机、高效过滤器、过氧化氢发生器以及过氧化氢分解器,所述进风管一端与所述舱体的侧面连通、另一端连接所述高效过滤器并与所述灭菌腔连通,所述出风管与所述舱体的顶面连通、另一端连接所述过氧化氢分解器和高效过滤器并与所述灭菌腔连通,所述离心风机设于所述出风管与所述灭菌腔连接处,所述过氧化氢发生器包括过氧化氢溶液瓶,所述舱体外部设有控制面板、底部设有调节脚,所述灭菌腔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压差传感器以及传递轨道,所述传递轨道设于所述出料门与进料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于所述舱体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膜,所述滤膜设于所述进风管的开口处。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显示屏、压差表、充气密封压力表、开门按钮、关门按钮、急停按钮、针式打印机、蜂鸣器。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门和/或出料门上设有观察窗。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门和/或进料门采用充气密封条密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门和出料门配备电子互锁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行业灭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 菌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21世纪制药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灭菌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物料 从低级别区域向高级别区域传递,只靠消毒剂擦拭、紫外线照射已无法满足新 版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因 此,用于灭菌的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应运而生。

现有的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主要采用低温式,其灭菌原理是利用过氧化氢 在低温(80℃以下)下气体状态比液体状态更具杀孢子能力的优点,经生成游 离的氢氧基,用于进攻细胞成分,包括脂类、蛋白质和DNA组织,达到完全灭 菌的要求。但是目前的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在考虑灭菌效果时并未兼顾操作 性,操作不方便,使用时费时费力,使得对大体积、重物料进行灭菌时出现灭 菌效果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其具有灭菌 效果好,无毒无污染,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包括舱 体、出料门以及进料门,所述舱体、出料门、进料门形成灭菌腔,所述舱体包 括进风管、出风管、高效过滤器、过氧化氢发生器以及过氧化氢分解器,所述 进风管一端与所述舱体的侧面连通、另一端连接所述高效过滤器并与所述灭菌 腔连通,所述出风管与所述舱体的顶面连通、另一端连接所述过氧化氢分解器 和高效过滤器并与所述灭菌腔连通,所述离心风机设于所述出风管与所述灭菌 腔连接处,所述过氧化氢发生器包括过氧化氢溶液瓶,所述舱体外部设有控制 面板、底部设有调节脚,所述灭菌腔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压差传感器以及传 递轨道,所述传递轨道设于所述出料门与进料门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于所述舱体内。

优选地,还包括滤膜,所述滤膜设于所述进风管的开口处。

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显示屏、压差表、充气密封压力表、开门按钮、 关门按钮、急停按钮、针式打印机、蜂鸣器。

优选地,所述出料门和/或出料门上设有观察窗。

优选地,所述出料门和/或进料门采用充气密封条密封。

优选地,所述进料门和出料门配备电子互锁装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其利用汽化过氧 化氢进行灭菌,达到无死角的灭菌效果,进风管和出风管均通过高效过滤器, 使得灭菌后无毒无污染,采用控制面板进行控制,操作方便,采用传递轨道解 决了物料进行传递时靠人工搬运转移的问题,既省时又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 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瓶的 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 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1,包括舱体2、出料门3 以及进料门4,所述舱体2、出料门3、进料门4形成灭菌腔5,所述舱体2包 括进风管6、出风管7、高效过滤器8、离心风机9、过氧化氢发生器10以及过 氧化氢分解器11,所述进风管6一端与所述舱体2的侧面连通、另一端连接所 述高效过滤器8并与所述灭菌腔5连通,所述出风管7与所述舱体2的顶面连 通、另一端连接所述过氧化氢分解器11和高效过滤器8并与所述灭菌腔5连通, 所述离心风机9设于所述出风管7与所述灭菌腔5连接处,所述过氧化氢发生 器10包括过氧化氢溶液瓶12,所述舱体2外部设有控制面板13、底部设有调 节脚14,所述灭菌腔5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15、压差传感器16以及传递轨道 17,所述传递轨道17设于所述出料门3与进料门4之间。通过合理的设置进风 管6、出风管7高效过滤器8、离心风机9、过氧化氢发生器10以及过氧化氢分 解器11等部件的连接关系,保证了良好的通风排残系统,使得汽化过氧化氢无 菌传递装置1灭菌效果好,无毒无污染。在灭菌腔内5设置传递轨道17,采用 推车轨道与传递轨道17对接,方便载物车转移到灭菌腔5内,保证了大体积、 重物料和数量多的物料在灭菌腔5内安全传递,具有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的优 点。

如图3所示,过氧化氢溶液瓶12包括瓶盖120、通气孔121、储液瓶122 以及进液管123,操作时打开瓶盖120,更换过氧化氢溶液,更换时将储液瓶122 中剩余的过氧化氢溶液倒掉,倒入水池时边倒边用水流稀释,重新装入过氧化 氢溶液,装满储液瓶122的3/4即可,拧紧瓶盖120,安装到所述过氧化氢发生 器10内,如此使得更换过氧化氢溶液时方便操作。

优选地,所述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1还包括挡板18,所述挡板18设 于所述舱体2内,可以有效地调节进风的均匀度,保证汽化的过氧化氢均匀分 布在灭菌腔5的各个角落,达到灭菌无死角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1还包括滤膜19,所述滤膜19设 于所述进风管6的开口处,气流通过滤膜19后,把大颗粒物和粉尘过滤掉,以 起到充分保护所述高效过滤器8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13包括显示屏20、压差表21、充气密封压力表22、 开门按钮23、关门按钮24、急停按钮25、针式打印机26、蜂鸣器27。所述显 示屏20上可以通过触摸按键进行参数设定,设定好的参数自动保存,也可以通 过针式打印机26打印出来,出现异常时蜂窝器27会发出报警声音,操作人员 只需在控制面板13前便可以对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1进行操作。

优选地,所述出料门3和/或出料门4上设有观察窗28,在灭菌的过程中可 以随时通过观察窗28观察灭菌腔5内物料的情况。

优选地,所述出料门3和/或进料门4采用充气密封条29密封,充气密封条 29密封比常规的密封效果更好,保证灭菌腔5在密封的环境下进行灭菌。

优选地,所述进料门3和出料门4配备电子互锁装置30,防止进料门3和 出料门4同时开启或同时关闭。

下面结合图4对本实用新型中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1的工作原理进 行详细的描述,具体如下:

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1灭菌时物料由进料门3向出料门4传递,去除 物料表面的生物污染,共分三个步骤:

步骤1:物料在进料门3区域放到载物车上,锁定,推车轨道与传递轨道17 对接,锁定推车,再将载物车由推车上完全转移到灭菌腔5内,关闭进料门3, 连接充气密封,打开外接气源,点击关门按钮,当门充气密封条29完成扩张后 进行下一步。

步骤2:关好进料门3后接通电源。开启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1进行 灭菌,通过控制面板13可选用手动和自动运行程序两种模式,手动模式下分为 舱内除湿、过氧化氢灭菌、过滤通风、压力保持4个步骤,其中湿度、汽化温 度、调节周期、灭菌周期、排残时间、通风时间、保压压差等参数根据灭菌腔5 大小而设定。

步骤3:灭菌结束后,打开出料门4,推车轨道与传递轨道17对接,锁定推 车,从灭菌腔5内将载物车完全转移到推车上,转移到指定位置卸料。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1,其 利用汽化的过氧化氢进行灭菌,达到灭菌无死角的效果,进风管6和出风管7 均通过高效过滤器8,使得灭菌后无毒无污染,采用控制面板13进行控制,操 作方便,采用传递轨道17解决了物料进行传递时靠人工搬运转移的问题,既省 时又省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3383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12.24 CN 204033838 U (21)申请号 201420322617.0 (22)申请日 2014.06.17 A61L 2/20(2006.01) A61L 101/22(2006.01) (73)专利权人 海南通用康力制药有限公司 地址 570311 海南省海口市南海大道 269 号 (72)发明人 王志涛 林小雪 张丽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郝传鑫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化过氧化。

2、氢无菌传 递装置, 包括舱体、 出料门以及进料门, 舱体、 出料 门、 进料门形成灭菌腔, 舱体包括进风管、 出风管、 高效过滤器、 过氧化氢发生器以及过氧化氢分解 器, 进风管一端与舱体的侧面连通、 另一端连接高 效过滤器并与灭菌腔连通, 出风管与舱体的顶面 连通、 另一端连接过氧化氢分解器和高效过滤器 并与灭菌腔连通, 离心风机设于出风管与灭菌腔 连接处, 过氧化氢发生器包括过氧化氢溶液瓶, 舱 体外部设有控制面板、 底部设有调节脚, 灭菌腔内 设有温湿度传感器、 压差传感器以及传递轨道, 传 递轨道设于出料门与进料门之间。本实用新型具 有灭菌效果好, 无毒无污染, 操作方便, 省时省力 。

3、等优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33838 U CN 204033838 U 1/1 页 2 1. 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 包括舱体、 出料门以及进料门, 所述舱体、 出料门、 进料门形成灭菌腔, 其特征在于, 所述舱体包括进风管、 出风管、 离心风机、 高效过滤器、 过 氧化氢发生器以及过氧化氢分解器, 所述进风管一端与所述舱体的侧面连通、 另一端连接 所述高效过滤器并与所述灭菌腔连通, 所述出风管与所。

4、述舱体的顶面连通、 另一端连接所 述过氧化氢分解器和高效过滤器并与所述灭菌腔连通, 所述离心风机设于所述出风管与所 述灭菌腔连接处, 所述过氧化氢发生器包括过氧化氢溶液瓶, 所述舱体外部设有控制面板、 底部设有调节脚, 所述灭菌腔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 压差传感器以及传递轨道, 所述传递轨 道设于所述出料门与进料门之间。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挡板, 所述挡 板设于所述舱体内。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滤膜, 所述滤 膜设于所述进风管的开口处。 4. 如权利要求 1-3 任一项所述的汽化过氧。

5、化氢无菌传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 面板包括显示屏、 压差表、 充气密封压力表、 开门按钮、 关门按钮、 急停按钮、 针式打印机、 蜂 鸣器。 5. 如权利要求 1-3 任一项所述的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料 门和 / 或出料门上设有观察窗。 6. 如权利要求 1-3 任一项所述的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料 门和 / 或进料门采用充气密封条密封。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门和出料 门配备电子互锁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033838 U 2 1/3 页 3 一种汽化过氧化。

6、氢无菌传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行业灭菌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 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 21 世纪制药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 对灭菌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 物料从 低级别区域向高级别区域传递, 只靠消毒剂擦拭、 紫外线照射已无法满足新版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 的要求。因此, 用于灭菌的过氧化氢无 菌传递装置应运而生。 0003 现有的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主要采用低温式, 其灭菌原理是利用过氧化氢在低 温 (80以下 ) 下气体状态比液体状态更具杀孢子能力的优点, 经生成游。

7、离的氢氧基, 用于 进攻细胞成分, 包括脂类、 蛋白质和 DNA 组织, 达到完全灭菌的要求。但是目前的过氧化氢 无菌传递装置在考虑灭菌效果时并未兼顾操作性, 操作不方便, 使用时费时费力, 使得对大 体积、 重物料进行灭菌时出现灭菌效果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 其具有灭菌效果 好, 无毒无污染, 操作方便, 省时省力等优点。 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 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 包括舱体、 出料门以及进料门, 所述舱体、 出料门、 进料门形成灭菌腔, 所述舱体包括进风管、 出风管、 高效过滤器、 过氧。

8、化氢发生器以及过氧化氢分解器, 所述进风管一端与所述舱体的侧面连 通、 另一端连接所述高效过滤器并与所述灭菌腔连通, 所述出风管与所述舱体的顶面连通、 另一端连接所述过氧化氢分解器和高效过滤器并与所述灭菌腔连通, 所述离心风机设于所 述出风管与所述灭菌腔连接处, 所述过氧化氢发生器包括过氧化氢溶液瓶, 所述舱体外部 设有控制面板、 底部设有调节脚, 所述灭菌腔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 压差传感器以及传递轨 道, 所述传递轨道设于所述出料门与进料门之间。 0006 优选地, 还包括挡板, 所述挡板设于所述舱体内。 0007 优选地, 还包括滤膜, 所述滤膜设于所述进风管的开口处。 0008 优选地,。

9、 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显示屏、 压差表、 充气密封压力表、 开门按钮、 关门按 钮、 急停按钮、 针式打印机、 蜂鸣器。 0009 优选地, 所述出料门和 / 或出料门上设有观察窗。 0010 优选地, 所述出料门和 / 或进料门采用充气密封条密封。 0011 优选地, 所述进料门和出料门配备电子互锁装置。 0012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 其利用汽化过氧化氢 进行灭菌, 达到无死角的灭菌效果, 进风管和出风管均通过高效过滤器, 使得灭菌后无毒无 污染, 采用控制面板进行控制, 操作方便, 采用传递轨道解决了物料进行传递时靠人工搬运 说 明 书 CN 20403383。

10、8 U 3 2/3 页 4 转移的问题, 既省时又省力。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0014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瓶的结构示 意图 ; 0016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 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 新型, 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8 如图 1-3 所示, 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 1。

11、, 包括舱体 2、 出料门 3 以及进料 门 4, 所述舱体 2、 出料门 3、 进料门 4 形成灭菌腔 5, 所述舱体 2 包括进风管 6、 出风管 7、 高 效过滤器 8、 离心风机 9、 过氧化氢发生器 10 以及过氧化氢分解器 11, 所述进风管 6 一端与 所述舱体 2 的侧面连通、 另一端连接所述高效过滤器 8 并与所述灭菌腔 5 连通, 所述出风管 7 与所述舱体 2 的顶面连通、 另一端连接所述过氧化氢分解器 11 和高效过滤器 8 并与所述 灭菌腔 5 连通, 所述离心风机 9 设于所述出风管 7 与所述灭菌腔 5 连接处, 所述过氧化氢发 生器 10 包括过氧化氢溶液瓶 1。

12、2, 所述舱体 2 外部设有控制面板 13、 底部设有调节脚 14, 所 述灭菌腔 5 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 15、 压差传感器 16 以及传递轨道 17, 所述传递轨道 17 设 于所述出料门 3 与进料门 4 之间。通过合理的设置进风管 6、 出风管 7 高效过滤器 8、 离心 风机 9、 过氧化氢发生器 10 以及过氧化氢分解器 11 等部件的连接关系, 保证了良好的通风 排残系统, 使得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 1 灭菌效果好, 无毒无污染。在灭菌腔内 5 设置 传递轨道17, 采用推车轨道与传递轨道17对接, 方便载物车转移到灭菌腔5内, 保证了大体 积、 重物料和数量多的物料在灭菌腔。

13、 5 内安全传递, 具有操作方便, 省时省力的优点。 0019 如图 3 所示, 过氧化氢溶液瓶 12 包括瓶盖 120、 通气孔 121、 储液瓶 122 以及进液 管123, 操作时打开瓶盖120, 更换过氧化氢溶液, 更换时将储液瓶122中剩余的过氧化氢溶 液倒掉, 倒入水池时边倒边用水流稀释, 重新装入过氧化氢溶液, 装满储液瓶 122 的 3/4 即 可, 拧紧瓶盖 120, 安装到所述过氧化氢发生器 10 内, 如此使得更换过氧化氢溶液时方便操 作。 0020 优选地, 所述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 1 还包括挡板 18, 所述挡板 18 设于所述 舱体2内, 可以有效地调节进风的。

14、均匀度, 保证汽化的过氧化氢均匀分布在灭菌腔5的各个 角落, 达到灭菌无死角的效果。 0021 优选地, 所述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 1 还包括滤膜 19, 所述滤膜 19 设于所述 进风管6的开口处, 气流通过滤膜19后, 把大颗粒物和粉尘过滤掉, 以起到充分保护所述高 效过滤器 8 的作用。 0022 优选地, 所述控制面板13包括显示屏20、 压差表21、 充气密封压力表22、 开门按钮 23、 关门按钮 24、 急停按钮 25、 针式打印机 26、 蜂鸣器 27。所述显示屏 20 上可以通过触摸 按键进行参数设定, 设定好的参数自动保存, 也可以通过针式打印机 26 打印出来, 出现。

15、异 说 明 书 CN 204033838 U 4 3/3 页 5 常时蜂窝器 27 会发出报警声音, 操作人员只需在控制面板 13 前便可以对汽化过氧化氢无 菌传递装置 1 进行操作。 0023 优选地, 所述出料门3和/或出料门4上设有观察窗28, 在灭菌的过程中可以随时 通过观察窗 28 观察灭菌腔 5 内物料的情况。 0024 优选地, 所述出料门 3 和 / 或进料门 4 采用充气密封条 29 密封, 充气密封条 29 密 封比常规的密封效果更好, 保证灭菌腔 5 在密封的环境下进行灭菌。 0025 优选地, 所述进料门 3 和出料门 4 配备电子互锁装置 30, 防止进料门 3 和出。

16、料门 4 同时开启或同时关闭。 0026 下面结合图4对本实用新型中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1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 的描述, 具体如下 : 0027 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 1 灭菌时物料由进料门 3 向出料门 4 传递, 去除物料 表面的生物污染, 共分三个步骤 : 0028 步骤 1 : 物料在进料门 3 区域放到载物车上 , 锁定, 推车轨道与传递轨道 17 对接, 锁定推车, 再将载物车由推车上完全转移到灭菌腔 5 内, 关闭进料门 3, 连接充气密封, 打开 外接气源, 点击关门按钮, 当门充气密封条 29 完成扩张后进行下一步。 0029 步骤 2: 关好进料门 3 后接通电源。开。

17、启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 1 进行灭菌, 通过控制面板 13 可选用手动和自动运行程序两种模式, 手动模式下分为舱内除湿、 过氧化 氢灭菌、 过滤通风、 压力保持 4 个步骤, 其中湿度、 汽化温度、 调节周期、 灭菌周期、 排残时 间、 通风时间、 保压压差等参数根据灭菌腔 5 大小而设定。 0030 步骤 3 : 灭菌结束后, 打开出料门 4, 推车轨道与传递轨道 17 对接, 锁定推车, 从灭 菌腔 5 内将载物车完全转移到推车上, 转移到指定位置卸料。 0031 综上所述,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化过氧化氢无菌传递装置 1, 其利用汽 化的过氧化氢进行灭菌, 达到灭菌无死角的效。

18、果, 进风管6和出风管7均通过高效过滤器8, 使得灭菌后无毒无污染, 采用控制面板 13 进行控制, 操作方便, 采用传递轨道 17 解决了物 料进行传递时靠人工搬运转移的问题, 既省时又省力。 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保护的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4033838 U 5 1/3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33838 U 6 2/3 页 7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33838 U 7 3/3 页 8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33838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