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宁*** 文档编号:8482664 上传时间:2020-07-0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7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295320.8

申请日:

20170428

公开号:

CN107115554A

公开日:

201709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L15/44,A61L15/28,A61L15/46,A61L15/18,A61L15/42

主分类号:

A61L15/44,A61L15/28,A61L15/46,A61L15/18,A61L15/42

申请人:

广东泰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卢亢,陈锦涛,熊亮

地址:

515300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流沙南东埔工业区科技楼

优先权:

CN201710295320A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郑永泉;陈嘉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用耗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复合型敷料由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与远红外功能纤维经针刺无纺布加工工艺制备得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显著改善藻酸盐止血性和镇痛性,同时提高藻酸盐湿态力学强度和赋予其一定抑菌性能的高效止血袪痛的复合型敷料。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型敷料由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与远红外功能纤维经针刺无纺布加工工艺制备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止血袪痛的复合型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是由再生纤维素经初氧化、改性氧化得到的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止血袪痛的复合型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再生纤维素的初氧化步骤为:再生纤维素与高碘酸钠发生氧化反应,再与二醇洗涤液发生反应,即可得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止血袪痛的复合型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氧化步骤为:将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与银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可得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再生纤维素的初氧化:将再生纤维素浸泡到高碘酸钠水溶液中,调节溶液的pH值,搅拌,然后放入0.05~0.1mol/L的二醇洗涤液中,再用高纯水清洗,冷冻干燥即可得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将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去油、活化处理后洗净,浸泡于银氨溶液中,再加入辅助剂,加温至40~60℃,直至无气泡产生,将产物清洗至中性,最后在30~45℃真空干燥箱干燥24~48h,即可得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复合型敷料的制备:将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粉末配制成共混溶液,在30~50℃下搅拌直至混合均匀,过滤,脱泡,得到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海藻酸钠共混纺丝原液,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得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共混纤维与远红外功能纤维经针刺无纺布加工工艺制得无纺布卷材,再经分切、包装、灭菌制得复合型敷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止血袪痛的复合型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高碘酸钠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为1~5%,所述的pH值为2~3,在30~40℃下避光持续搅拌1~3h,二醇洗涤液为乙二醇、1,3-丙二醇或聚乙二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止血袪痛的复合型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去油处理的去油液由以下重量组分配制而成:氢氧化钠5~15份、乙酸钠30~60份、碳酸钠30~60份和蒸馏水100~200份;活化处理的活化液按重量份数计,由0.2~2份硝酸银、0.1~1份EDTA分别溶10~20份水后,混合进行反应生成沉淀,再滴加氨水至沉淀消失配制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止血袪痛的复合型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与银氨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比为1:4~5。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止血袪痛的复合型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辅助剂由以下重量组分配制而成:酒石酸2~6份、浓度为95%的乙醇5~15份、琥珀酸5~10份、硫脲0.002份、EDTA0.1~2份和蒸馏水60~100份,且辅助剂混合液重量为银氨溶液的10~20%。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止血袪痛的复合型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粉末的质量比为1~6:9;远红外功能纤维与共混纤维的质量比为1~3: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耗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止血是人体伤口处理的常见手段,人体任何部位的刀伤、划伤及手术伤口几乎无一例外地涉及到出血与止血,止血技术已由过去单纯的器械止血措施发展为现代外科条件下的纷繁复杂的技术体系。而创面伤口除渗血外,水肿和疼痛是临床上创面护理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创面水肿可引起疼痛加重、创面愈合延期、创面遗留皮赘等并发症。因此,开发一类材料既具备高效止血功效,又能促进消肿、减轻患者疼痛,对创口愈合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海藻酸(alginic acid),是一种在褐藻细胞壁广泛分布的阴离子多糖,通过与水结合形成粘性胶体。海藻酸是由甘露糖醛酸和古罗糖醛酸构成的多糖,已被用作敷料基体材料几十年。作为敷料基质,海藻酸具高度生物相容的特性,可以吸收大量的伤口渗出液形成凝胶,为伤口愈合提供一个“湿润”的愈合环境,保护伤口创面,降低伤口感染率,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换敷料过程中病人的不适。海藻酸的这些优越性能为其在医用敷料方面的应用带来了广阔的前景。

然而,纯藻酸盐基材料对创面伤口无镇痛作用,且存在湿态强度和机械完整性较低、柔顺性较差以及止血性能有限的问题。聚合物共混或复合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常用方法。在现有技术中,已有大量关于藻酸盐与其他生物功能材料复合以提高功能性敷料性能的方法,主要包括有壳聚糖、胶原蛋白、明胶、聚乙烯醇、果胶、纤维素纤维、丝素蛋白、透明质酸等来共混或复合改性来提高藻酸盐基材料的性能。但是上面这些共混或复合改性的材料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胶原蛋白和明胶的使用存在免疫性风险;壳聚糖虽然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抗菌性,但是机械强度、止血性能改善有限;聚乙烯醇能够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但对止血性则没有显著提高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藻酸盐材料止血效果不理想,结构完整性、机械强度和稳定性较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显著改善藻酸盐止血性和镇痛性,同时提高藻酸盐湿态力学强度和赋予其一定抑菌性能的高效止血袪痛的复合型敷料。同时提供一种高效止血袪痛的复合型敷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由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与远红外功能纤维经针刺无纺布加工工艺制备得到。

进一步的,所述的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是由再生纤维素经初氧化、改性氧化得到的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的。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再生纤维素的初氧化步骤为:再生纤维素与高碘酸钠发生氧化反应,再与二醇洗涤液发生反应,即可得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改性氧化步骤为:将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与银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可得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再生纤维素的初氧化:将再生纤维素浸泡于高碘酸钠水溶液中,调节溶液的pH值,搅拌,然后放入0.05~0.1mol/L的二醇洗涤液中除去过量的IO4-,再用高纯水清洗,冷冻干燥即可得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

(2)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将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去油、活化处理后洗净,浸泡于银氨溶液中,再加入辅助剂,加温至40~60℃,直至无气泡产生,用无水乙醇冲洗后,然后用高纯水将产物清洗至中性,最后在30~45℃真空干燥箱干燥24~48h,即可得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

(3)复合型敷料的制备:将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粉末配制成共混溶液,在30~50℃下搅拌直至混合均匀,过滤,脱泡,得到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海藻酸钠共混纺丝原液;将纺丝原液通过纺丝泵、过滤器后进入喷丝头,从喷丝孔压出原液细流,原液细流进入凝固浴中形成初生共混纤维,再经牵伸、水洗、分丝、干燥、卷绕工序后,得到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共混纤维与远红外功能纤维经针刺无纺布加工工艺制得无纺布卷材,再经分切、包装、灭菌制得复合型敷料。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1)中高碘酸钠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为1~5%,所述的pH值为2~3,在30~40℃下避光持续搅拌1~3h,二醇洗涤液为乙二醇、1,3-丙二醇或聚乙二醇。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2)中去油处理的去油液由以下重量组分配制而成:氢氧化钠5~15份、乙酸钠30~60份、碳酸钠30~60份和蒸馏水100~200份;活化处理的活化液按重量份数计,由0.2~2份硝酸银、0.1~1份EDTA分别溶于10~20份水后,混合进行反应生成沉淀,再滴加氨水至沉淀消失配制而成。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2)中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与银氨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比为1:4~5。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2)中辅助剂由以下重量组分配制而成:酒石酸2~6份、浓度为95%的乙醇5~15份、琥珀酸5~10份、硫脲0.002份、EDTA 0.1~2份和蒸馏水60~100份,且辅助剂混合液重量为银氨溶液的10~20%。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3)中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粉末的质量比为1~6:9;远红外功能纤维与共混纤维的质量比为1~3:7。

本发明一种高效止血袪痛的复合型敷料,通过高碘酸钠对再生纤维素C2和C3位上的仲羟基进行了选择性的初步氧化,然后通过银氨溶液进一步氧化从而引入二羧基,一方面,赋予该氧化再生纤维素较好的亲水性,该亲水性使该氧化再生纤维素钠与海藻酸盐发生分子级复合(除了参与海藻酸的交联过程,还能与海藻酸分子链形成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提高了复合型敷料的结构完整性、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克服了普通藻酸盐无纺布敷料湿态下强度不够、机械完整性低、易变形的缺点;另一方面,利用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银镜反应,并引入辅助剂,使其再生纤维素表面实现化学沉积,将还原的银沉积到再生纤维素表面,从而赋予敷料一定的抑菌功能。同时,在无纺布的加工制备过程中,掺入远红外功能纤维,使材料具有活化分子、提高细胞渗透性,进而提高伤口含氧量,改善微循环和皮肤质素,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改性交联得到的氧化再生纤维素由于含有双羧基结构,使其亲水性得到显著改善,因此在与出血创面接触时,遇血膨胀并能够迅速吸收血液中的水分,使血液浓缩,粘度增大,血液流速减缓;溶解后能形成粘性很强的胶体,进而能很好地堵塞并压迫毛细血管。

(2)本发明的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止血复合材料中,海藻酸盐所含的Ca2+的释放,能促进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加速止血进程。因此,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止血复合材料具有氧化再生纤维素钠和海藻酸盐的双重止血作用,使止血时间大大缩短,达到快速止血的效果,克服了普通藻酸盐无纺布敷料止血机理单一、止血速度慢以及止血效果有限的缺点。

(3)海藻酸盐复合材料中引入远红外功能纤维,改善微循环和皮肤质素,提高细胞渗透性和皮肤含氧量,具备较好的消肿止痛效果。

(4)由于海藻酸盐本身吸液后具有一定的成胶性,使得敷料在吸液后不易与伤口粘连,有效的保护伤口,防止二次伤害。

(5)在再生纤维素的改性氧化过程中,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实现了单质银的化学沉积,再生纤维的表面形成了一部分结合力较好的银,从而赋予了敷料一定的抑菌功能。

(6)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无需特殊设备、反应条件温和、工艺成熟、适合于改性再生纤维素钠/藻酸盐止血复合材料的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由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与远红外功能纤维经针刺无纺布加工工艺制备得到。所述的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是由再生纤维素经初氧化、改性氧化得到的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的。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再生纤维素的初氧化:将再生纤维素浸泡于质量百分比为1%高碘酸钠水溶液中,调节溶液的pH值至3,在35℃下避光持续搅拌2h,然后放入0.05mol/L的乙二醇洗涤液中,最后清洗、冷冻、干燥即可得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

(2)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将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去油、活化处理后洗净,浸泡于5倍摩尔数的银氨溶液中,再加入辅助剂,加温至40℃,直至无气泡产生,将产物清洗至中性,最后于45℃的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即可得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

(3)复合型敷料的制备:将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粉末按照质量比1:9配成共混溶液,在40℃下搅拌直至混合均匀,过滤,脱泡,得到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海藻酸钠共混纺丝原液,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得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共混纤维与远红外功能纤维按质量比为1:7的比例经针刺无纺布加工工艺制得无纺布卷材,再经分切、包装、灭菌制得复合型敷料。

上述的步骤(2)中去油液由以下重量组分配制而成:氢氧化钠5份、乙酸钠40份、碳酸钠60份和蒸馏水150份。活化液按重量分数计,由2份硝酸银、0.8份EDTA分别溶于15份水后,混合进行反应生成沉淀,再向生成沉淀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沉淀消失配制而成。辅助剂由以下重量组分配制而成:酒石酸4份、浓度为95%的乙醇15份、琥珀酸5份、硫脲0.002份、EDTA0.5份和蒸馏水70份,辅助剂混合液重量为银氨溶液的15%。

实施例2: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由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与远红外功能纤维经针刺无纺布加工工艺制备得到。所述的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是由再生纤维素经初氧化、改性氧化得到的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的。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再生纤维素的初氧化:将再生纤维素浸泡于质量百分比为4%高碘酸钠水溶液中,调节溶液的pH值至2,在30℃下避光持续搅拌3h,然后放入0.08mol/L的1,3-丙二醇洗涤液中,最后清洗、冷冻、干燥即可得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

(2)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将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去油、活化处理后洗净,浸泡于4倍摩尔数的银氨溶液中,再加入辅助剂,加温至60℃,直至无气泡产生,将产物清洗至中性,最后于30℃的真空干燥箱干燥48h,即可得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

(3)复合型敷料的制备:将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粉末按照质量比2:9配成共混溶液,在30℃下搅拌直至混合均匀,过滤,脱泡,得到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海藻酸钠共混纺丝原液,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得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共混纤维与远红外功能纤维按质量比为3:7的比例经针刺无纺布加工工艺制得无纺布卷材,再经分切、包装、灭菌制得复合型敷料。

上述的步骤(2)中去油液由以下重量组分配制而成:氢氧化钠15份、乙酸钠30份、碳酸钠50份和蒸馏水100份。活化液按重量分数计,由1份硝酸银、0.1份EDTA分别溶于18份水后,混合进行反应生成沉淀,再向生成沉淀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沉淀消失配制而成。辅助剂由以下重量组分配制而成:酒石酸2份、浓度为95%的乙醇10份、琥珀酸8份、硫脲0.002份、EDTA0.1份和蒸馏水80份,辅助剂混合液重量为银氨溶液的10%。

实施例3: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由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与远红外功能纤维经针刺无纺布加工工艺制备得到。所述的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是由再生纤维素经初氧化、改性氧化得到的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的。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再生纤维素的初氧化:将再生纤维素浸泡于质量百分比为3%高碘酸钠水溶液中,调节溶液的pH值至2.5,在40℃下避光持续搅拌1h,然后放入0.1mol/L的聚乙二醇洗涤液中,最后清洗、冷冻、干燥即可得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

(2)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将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去油、活化处理后洗净,浸泡于5倍摩尔数的银氨溶液中,再加入辅助剂,加温至50℃,直至无气泡产生,将产物清洗至中性,最后于40℃的真空干燥箱干燥36h,即可得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

(3)复合型敷料的制备:将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粉末按照质量比6:9配成共混溶液,在45℃下搅拌直至混合均匀,过滤,脱泡,得到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海藻酸钠共混纺丝原液,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得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共混纤维与远红外功能纤维按质量比为2:7的比例经针刺无纺布加工工艺制得无纺布卷材,再经分切、包装、灭菌制得复合型敷料。

上述的步骤(2)中去油液由以下重量组分配制而成:氢氧化钠10份、乙酸钠50份、碳酸钠30份和蒸馏水200份。活化液按重量分数计,由0.2份硝酸银、0.5份EDTA分别溶于20份水后,混合进行反应生成沉淀,再向生成沉淀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沉淀消失配制而成。辅助剂由以下重量组分配制而成:酒石酸6份、浓度为95%的乙醇5份、琥珀酸6份、硫脲0.002份、EDTA2份和蒸馏水60份,辅助剂混合液重量为银氨溶液的18%。

实施例4: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由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与远红外功能纤维经针刺无纺布加工工艺制备得到。所述的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是由再生纤维素经初氧化、改性氧化得到的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的。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再生纤维素的初氧化:将再生纤维素浸泡于质量百分比为5%高碘酸钠水溶液中,调节溶液的pH值至3,在37℃下避光持续搅拌2.5h,然后放入0.06mol/L的1,3-丙二醇洗涤液中,最后清洗、冷冻、干燥即可得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

(2)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将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去油、活化处理后洗净,浸泡于4倍摩尔数的银氨溶液中,再加入辅助剂,加温至45℃,直至无气泡产生,将产物清洗至中性,最后于35℃的真空干燥箱干燥30h,即可得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

(3)复合型敷料的制备:将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粉末按照质量比5:9配成共混溶液,在50℃下搅拌直至混合均匀,过滤,脱泡,得到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海藻酸钠共混纺丝原液,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得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共混纤维与远红外功能纤维按质量比为3:7的比例经针刺无纺布加工工艺制得无纺布卷材,再经分切、包装、灭菌制得复合型敷料。

上述的步骤(2)中去油液由以下重量组分配制而成:氢氧化钠8份、乙酸钠60份、碳酸钠40份和蒸馏水180份。活化液按重量分数计,由1.5份硝酸银、1份EDTA分别溶于10份水后,混合进行反应生成沉淀,再向生成沉淀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沉淀消失配制而成。辅助剂由以下重量组分配制而成:酒石酸3份、浓度为95%的乙醇8份、琥珀酸10份、硫脲0.002份、EDTA1份和蒸馏水100份,辅助剂混合液重量为银氨溶液的20%。

实验例5:止血试验

选取体重3.0-5.0kg新西兰兔分为六组,每组6只,对比本发明四个实施例产品与普通藻酸盐止血敷料的止血性能。将测试敷料剪成2.0cm×2.0cm大小若干块,称重、灭菌、备用。实验时,按40mg/kg剂量静脉缓慢注射戊巴比妥钠溶液麻醉动物后,将其中央耳动脉区域备皮、消毒,沿耳动脉方向切开皮肤,钝性分离出耳动脉、静脉和神经,再用手术刀横向切断动脉,待血液涌出后立即用1层测试材料贴敷于伤口表面并使用推拉力计施加3N的压力,记录止血时间和失血量,并于实验前后分别称取所用止血材料或敷料的重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复合型敷料的凝血试验

上表试验结果证明,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敷料比普通止血绷带止血时间至少快100s,因此本发明的产品的止血效果得到显著的改善,这主要是因为发挥了藻酸盐和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双重止血效果。

实验例6:消肿止痛治疗效果

将本发明实施例1~4加工制得的复合型敷料与普通藻酸盐功能性敷料同时用于临床上伴随肿痛创面的护理治疗。

(1)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国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①治愈:肿痛等症状消失,创面愈合,主要的理化检查指标正常。②显效:部分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创面基本愈合,理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③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除,肿痛已大部分退去,创面开始愈合,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有所改善。④无效:肿痛无明显好转,创面没愈合。

(2)结果

本临床应用中,共196例中,男103例,女93例,年龄20~70岁。使用上述两类产品进行观察。使用前清洁创面并消毒,取出产品,将敷芯对准创口中心。每片敷料使用24~48小时后更换,1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不使用影响结果的其他相关治疗方法和药物。

由表2可知,196例患者中,治愈的102例,显效40例,有效33例,无效21例。

表2 三种不同症状的治疗效果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形成的复合敷料产品,其对创面护理的总有效率虽然与现有产品相关不是十分明显,但在伤口好转方面(治愈、显效、有效的区分上)还是存在较大差异,本发明的产品明显对创面的护理更优,其具有更加显著的消肿止痛的效果。

实验例7:湿态力学强度

湿态力学性能试验:以实施例1~4所得的藻酸盐复合型敷料作为试验样,普通藻酸盐无纺布敷料作为对照样,将各自裁成哑铃型标准试样,于室温、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中调湿48h以上至恒量。参照GB/T 1040-92《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以CMT6104 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深圳新三思计量技术有限公司)测定常态下敷料的拉伸强度,拉伸速率50mm/min,每个试样测5次,取平均值,并与普通藻酸盐敷料的常态下力学性能数据进行比较;另将上述两种藻酸盐敷料浸泡在模拟渗液中(称取8.3gNaCl和0.367gCaCl2·2H2O稀释至1L后备用),按浸泡时间的不同分成4组进行测试:4h、8h、12h和24h,测得的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专利的产品显著提高了敷料在湿态下的力学性能。

表3 常态与各时间点湿态下未改进藻酸盐医用条拉伸强度(单位:MPa)

从表3的试验结果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产品较普通藻酸盐,其力学强度、尤其是湿态力学强度得到显著提升。从前述可知,这是因为在改性再生纤维素中引入了双羧基,其能与海藻酸的交联过程,还能与海藻酸分子链形成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从而提高了复合敷料的结构完整性、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克服了普能藻酸盐无纺布敷料湿态下强度不够的缺点。本发明通过试验进一步论证了该观点的正确性。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及其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295320.8 (22)申请日 2017.04.28 (71)申请人 广东泰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5300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流沙南 东埔工业区科技楼 (72)发明人 卢亢 陈锦涛 熊亮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102 代理人 郑永泉 陈嘉毅 (51)Int.Cl. A61L 15/44(2006.01) A61L 15/28(2006.01) A61L 15/46(2006.01) A61L 15/18(2006.01。

2、) A61L 15/4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及其制备 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用耗材技术领域, 公开了一种 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 的复合型敷料由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 盐共混纤维与远红外功能纤维经针刺无纺布加 工工艺制备得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显著改善 藻酸盐止血性和镇痛性, 同时提高藻酸盐湿态力 学强度和赋予其一定抑菌性能的高效止血袪痛 的复合型敷料。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CN 107115554 A 2017.09.01 CN 107115554 A 1.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 其特征在于。

3、, 所述的复合型敷料由改性氧化再生 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与远红外功能纤维经针刺无纺布加工工艺制备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止血袪痛的复合型敷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改性氧 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是由再生纤维素经初氧化、 改性氧化得到的改性氧化 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止血袪痛的复合型敷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再生纤 维素的初氧化步骤为: 再生纤维素与高碘酸钠发生氧化反应, 再与二醇洗涤液发生反应, 即 可得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止血袪痛的复合型敷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

4、改性氧 化步骤为: 将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与银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即可得改性氧化再生纤 维素。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再生纤维素的初氧化: 将再生纤维素浸泡到高碘酸钠水溶液中, 调节溶液的pH值, 搅 拌, 然后放入0.050.1mol/L的二醇洗涤液中, 再用高纯水清洗, 冷冻干燥即可得初氧化的 再生纤维素; 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 将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去油、 活化处理后洗净, 浸泡于银 氨溶液中, 再加入辅助剂, 加温至4060, 直至无气泡产生, 将产物清洗至中性, 最后在30 45。

5、真空干燥箱干燥2448h, 即可得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 复合型敷料的制备: 将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粉末配制成共混溶液, 在3050 下搅拌直至混合均匀, 过滤, 脱泡, 得到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海藻酸钠共混纺丝原液, 通 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得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 共混纤维与远红外功能 纤维经针刺无纺布加工工艺制得无纺布卷材, 再经分切、 包装、 灭菌制得复合型敷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止血袪痛的复合型敷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的步骤 (1) 中高碘酸钠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为15%, 所述的pH值为23, 在3040下避光 持续搅拌13h, 二醇。

6、洗涤液为乙二醇、 1,3-丙二醇或聚乙二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止血袪痛的复合型敷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的步骤 (2) 中去油处理的去油液由以下重量组分配制而成: 氢氧化钠515份、 乙酸钠30 60份、 碳酸钠3060份和蒸馏水100200份; 活化处理的活化液按重量份数计, 由0.22份硝 酸银、 0.11份EDTA分别溶1020份水后, 混合进行反应生成沉淀, 再滴加氨水至沉淀消失配 制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止血袪痛的复合型敷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的步骤 (2) 中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与银氨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比为1: 45。 9.根。

7、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止血袪痛的复合型敷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的步骤 (2) 中辅助剂由以下重量组分配制而成: 酒石酸26份、 浓度为95的乙醇515份、 琥珀酸510份、 硫脲0.002份、 EDTA 0.12份和蒸馏水60100份, 且辅助剂混合液重量为银 氨溶液的1020%。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止血袪痛的复合型敷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 (3) 中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粉末的质量比为16: 9; 远红外功能纤维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7115554 A 2 与共混纤维的质量比为13: 7。 权 利 要 求 书。

8、 2/2 页 3 CN 107115554 A 3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用耗材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止血是人体伤口处理的常见手段, 人体任何部位的刀伤、 划伤及手术伤口几乎无 一例外地涉及到出血与止血, 止血技术已由过去单纯的器械止血措施发展为现代外科条件 下的纷繁复杂的技术体系。 而创面伤口除渗血外, 水肿和疼痛是临床上创面护理过程中最 常见的并发症, 创面水肿可引起疼痛加重、 创面愈合延期、 创面遗留皮赘等并发症。 因此, 开 发一类材料既具备高效止血功效, 又能促进消肿、。

9、 减轻患者疼痛, 对创口愈合及提高患者生 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0003 海藻酸 (alginic acid) , 是一种在褐藻细胞壁广泛分布的阴离子多糖, 通过与水 结合形成粘性胶体。 海藻酸是由甘露糖醛酸和古罗糖醛酸构成的多糖, 已被用作敷料基体 材料几十年。 作为敷料基质, 海藻酸具高度生物相容的特性, 可以吸收大量的伤口渗出液形 成凝胶, 为伤口愈合提供一个 “湿润” 的愈合环境, 保护伤口创面, 降低伤口感染率, 促进伤 口愈合, 减少换敷料过程中病人的不适。 海藻酸的这些优越性能为其在医用敷料方面的应 用带来了广阔的前景。 0004 然而, 纯藻酸盐基材料对创面伤口无镇痛作用, 且。

10、存在湿态强度和机械完整性较 低、 柔顺性较差以及止血性能有限的问题。 聚合物共混或复合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常用方法。 在现有技术中, 已有大量关于藻酸盐与其他生物功能材料复合以提高功能性敷料性能的方 法, 主要包括有壳聚糖、 胶原蛋白、 明胶、 聚乙烯醇、 果胶、 纤维素纤维、 丝素蛋白、 透明质酸 等来共混或复合改性来提高藻酸盐基材料的性能。 但是上面这些共混或复合改性的材料也 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胶原蛋白和明胶的使用存在免疫性风险; 壳聚糖虽然能显著提高材 料的抗菌性, 但是机械强度、 止血性能改善有限; 聚乙烯醇能够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 但对 止血性则没有显著提高作用。 发明内容 0005。

11、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藻酸盐材料止血效果不理想, 结构完整性、 机械强 度和稳定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提供了一种可显著改善藻酸盐止血性和镇痛性, 同时提高藻 酸盐湿态力学强度和赋予其一定抑菌性能的高效止血袪痛的复合型敷料。 同时提供一种高 效止血袪痛的复合型敷料的制备方法。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 由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与远 红外功能纤维经针刺无纺布加工工艺制备得到。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的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是由再生纤维素经 初氧化、 改性氧化得到的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通过湿。

12、法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的。 说 明 书 1/7 页 4 CN 107115554 A 4 0008 更进一步的, 所述的再生纤维素的初氧化步骤为: 再生纤维素与高碘酸钠发生氧 化反应, 再与二醇洗涤液发生反应, 即可得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 0009 更进一步的, 所述的改性氧化步骤为: 将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与银氨溶液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 即可得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 0010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的制备方法, 其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 再生纤维素的初氧化: 将再生纤维素浸泡于高碘酸钠水溶液中, 调节溶液的pH值, 搅拌, 然后放入0.050.1mol/L的二醇洗涤液中除去过量的IO4-,。

13、 再用高纯水清洗, 冷冻干燥 即可得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 (2) 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 将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去油、 活化处理后洗净, 浸泡 于银氨溶液中, 再加入辅助剂, 加温至4060, 直至无气泡产生, 用无水乙醇冲洗后, 然后 用高纯水将产物清洗至中性, 最后在3045真空干燥箱干燥2448h, 即可得改性氧化再生 纤维素; (3) 复合型敷料的制备: 将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粉末配制成共混溶液, 在30 50下搅拌直至混合均匀, 过滤, 脱泡, 得到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海藻酸钠共混纺丝原 液; 将纺丝原液通过纺丝泵、 过滤器后进入喷丝头, 从喷丝孔压出原液细流, 原液细流进。

14、入 凝固浴中形成初生共混纤维, 再经牵伸、 水洗、 分丝、 干燥、 卷绕工序后, 得到改性氧化再生 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 共混纤维与远红外功能纤维经针刺无纺布加工工艺制得无 纺布卷材, 再经分切、 包装、 灭菌制得复合型敷料。 0011 优选的, 所述的步骤 (1) 中高碘酸钠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为15%, 所述的pH值为2 3, 在3040下避光持续搅拌13h, 二醇洗涤液为乙二醇、 1,3-丙二醇或聚乙二醇。 0012 优选的, 所述的步骤 (2) 中去油处理的去油液由以下重量组分配制而成: 氢氧化钠 515份、 乙酸钠3060份、 碳酸钠3060份和蒸馏水100200份; 活化处理。

15、的活化液按重量份 数计, 由0.22份硝酸银、 0.11份EDTA分别溶于1020份水后, 混合进行反应生成沉淀, 再滴 加氨水至沉淀消失配制而成。 0013 优选的, 所述的步骤 (2) 中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与银氨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比为1: 4 5。 0014 优选的, 所述的步骤 (2) 中辅助剂由以下重量组分配制而成: 酒石酸26份、 浓度为 95的乙醇515份、 琥珀酸510份、 硫脲0.002份、 EDTA 0.12份和蒸馏水60100份, 且辅助 剂混合液重量为银氨溶液的1020%。 0015 优选的, 所述的步骤 (3) 中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粉末的质量比为16: 9; 远。

16、红外功能纤维与共混纤维的质量比为13: 7。 0016 本发明一种高效止血袪痛的复合型敷料, 通过高碘酸钠对再生纤维素C2和C3位上 的仲羟基进行了选择性的初步氧化, 然后通过银氨溶液进一步氧化从而引入二羧基, 一方 面, 赋予该氧化再生纤维素较好的亲水性, 该亲水性使该氧化再生纤维素钠与海藻酸盐发 生分子级复合 (除了参与海藻酸的交联过程, 还能与海藻酸分子链形成半互穿聚合物网络 结构) , 提高了复合型敷料的结构完整性、 机械强度和稳定性, 克服了普通藻酸盐无纺布敷 料湿态下强度不够、 机械完整性低、 易变形的缺点; 另一方面, 利用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银 镜反应, 并引入辅助剂, 使其再生。

17、纤维素表面实现化学沉积, 将还原的银沉积到再生纤维素 表面, 从而赋予敷料一定的抑菌功能。 同时, 在无纺布的加工制备过程中, 掺入远红外功能 说 明 书 2/7 页 5 CN 107115554 A 5 纤维, 使材料具有活化分子、 提高细胞渗透性, 进而提高伤口含氧量, 改善微循环和皮肤质 素, 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 改性交联得到的氧化再生纤维素由于含有双羧基结构, 使其亲水性得到显著改善, 因此在与出血创面接触时, 遇血膨胀并能够迅速吸收血液中的水分, 使血液浓缩, 粘度增 大, 血液流速减缓; 溶解后能形成粘性很强的胶体, 进而能很好地堵塞并压迫。

18、毛细血管。 0018 (2) 本发明的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止血复合材料中, 海藻酸盐所含的 Ca2+的释放, 能促进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加速止血进程。 因此, 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 海藻酸盐止血复合材料具有氧化再生纤维素钠和海藻酸盐的双重止血作用, 使止血时间大 大缩短, 达到快速止血的效果, 克服了普通藻酸盐无纺布敷料止血机理单一、 止血速度慢以 及止血效果有限的缺点。 0019 (3) 海藻酸盐复合材料中引入远红外功能纤维, 改善微循环和皮肤质素, 提高细胞 渗透性和皮肤含氧量, 具备较好的消肿止痛效果。 0020 (4) 由于海藻酸盐本身吸液后具有一定的成胶性, 使得敷料。

19、在吸液后不易与伤口 粘连, 有效的保护伤口, 防止二次伤害。 0021 (5) 在再生纤维素的改性氧化过程中,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实现了单质银的 化学沉积, 再生纤维的表面形成了一部分结合力较好的银, 从而赋予了敷料一定的抑菌功 能。 0022 (6) 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无需特殊设备、 反应条件温和、 工艺成熟、 适合 于改性再生纤维素钠/藻酸盐止血复合材料的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例 002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 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 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4 实施例1: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

20、敷料, 由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与远 红外功能纤维经针刺无纺布加工工艺制备得到。 所述的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 共混纤维是由再生纤维素经初氧化、 改性氧化得到的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通过 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的。 0025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的制备方法, 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再生纤维素的初氧化: 将再生纤维素浸泡于质量百分比为1%高碘酸钠水溶液中, 调 节溶液的pH值至3, 在35下避光持续搅拌2h, 然后放入0.05mol/L的乙二醇洗涤液中, 最后 清洗、 冷冻、 干燥即可得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 (2) 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 将。

21、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去油、 活化处理后洗净, 浸泡 于5倍摩尔数的银氨溶液中, 再加入辅助剂, 加温至40, 直至无气泡产生, 将产物清洗至中 性, 最后于45的真空干燥箱干燥24h, 即可得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 (3) 复合型敷料的制备: 将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粉末按照质量比1: 9配成共 混溶液, 在40下搅拌直至混合均匀, 过滤, 脱泡, 得到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海藻酸钠共混 纺丝原液, 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得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 共混纤维与 说 明 书 3/7 页 6 CN 107115554 A 6 远红外功能纤维按质量比为1: 7的比例经针刺无纺布加工工艺制。

22、得无纺布卷材, 再经分切、 包装、 灭菌制得复合型敷料。 0026 上述的步骤 (2) 中去油液由以下重量组分配制而成: 氢氧化钠5份、 乙酸钠40份、 碳 酸钠60份和蒸馏水150份。 活化液按重量分数计, 由2份硝酸银、 0.8份EDTA分别溶于15份水 后, 混合进行反应生成沉淀, 再向生成沉淀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沉淀消失配制而成。 辅助剂 由以下重量组分配制而成: 酒石酸4份、 浓度为95的乙醇15份、 琥珀酸5份、 硫脲0.002份、 EDTA0.5份和蒸馏水70份, 辅助剂混合液重量为银氨溶液的15%。 0027 实施例2: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 由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

23、藻酸盐共混纤维与远 红外功能纤维经针刺无纺布加工工艺制备得到。 所述的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 共混纤维是由再生纤维素经初氧化、 改性氧化得到的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通过 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的。 0028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的制备方法, 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再生纤维素的初氧化: 将再生纤维素浸泡于质量百分比为4%高碘酸钠水溶液中, 调 节溶液的pH值至2, 在30下避光持续搅拌3h, 然后放入0.08mol/L的1,3-丙二醇洗涤液中, 最后清洗、 冷冻、 干燥即可得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 (2) 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 将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去油、 活。

24、化处理后洗净, 浸泡 于4倍摩尔数的银氨溶液中, 再加入辅助剂, 加温至60, 直至无气泡产生, 将产物清洗至中 性, 最后于30的真空干燥箱干燥48h, 即可得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 (3) 复合型敷料的制备: 将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粉末按照质量比2: 9配成共 混溶液, 在30下搅拌直至混合均匀, 过滤, 脱泡, 得到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海藻酸钠共混 纺丝原液, 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得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 共混纤维与 远红外功能纤维按质量比为3: 7的比例经针刺无纺布加工工艺制得无纺布卷材, 再经分切、 包装、 灭菌制得复合型敷料。 0029 上述的步骤 (2) 中。

25、去油液由以下重量组分配制而成: 氢氧化钠15份、 乙酸钠30份、 碳酸钠50份和蒸馏水100份。 活化液按重量分数计, 由1份硝酸银、 0.1份EDTA分别溶于18份 水后, 混合进行反应生成沉淀, 再向生成沉淀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沉淀消失配制而成。 辅助 剂由以下重量组分配制而成: 酒石酸2份、 浓度为95的乙醇10份、 琥珀酸8份、 硫脲0.002 份、 EDTA0.1份和蒸馏水80份, 辅助剂混合液重量为银氨溶液的10%。 0030 实施例3: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 由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与远 红外功能纤维经针刺无纺布加工工艺制备得到。 所述的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

26、钠/海藻酸盐 共混纤维是由再生纤维素经初氧化、 改性氧化得到的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通过 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的。 0031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的制备方法, 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再生纤维素的初氧化: 将再生纤维素浸泡于质量百分比为3%高碘酸钠水溶液中, 调 节溶液的pH值至2.5, 在40下避光持续搅拌1h, 然后放入0.1mol/L的聚乙二醇洗涤液中, 最后清洗、 冷冻、 干燥即可得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 (2) 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 将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去油、 活化处理后洗净, 浸泡 说 明 书 4/7 页 7 CN 107115554 A 7 于5倍摩。

27、尔数的银氨溶液中, 再加入辅助剂, 加温至50, 直至无气泡产生, 将产物清洗至中 性, 最后于40的真空干燥箱干燥36h, 即可得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 (3) 复合型敷料的制备: 将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粉末按照质量比6: 9配成共 混溶液, 在45下搅拌直至混合均匀, 过滤, 脱泡, 得到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海藻酸钠共混 纺丝原液, 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得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 共混纤维与 远红外功能纤维按质量比为2: 7的比例经针刺无纺布加工工艺制得无纺布卷材, 再经分切、 包装、 灭菌制得复合型敷料。 0032 上述的步骤 (2) 中去油液由以下重量组分配制而成:。

28、 氢氧化钠10份、 乙酸钠50份、 碳酸钠30份和蒸馏水200份。 活化液按重量分数计, 由0.2份硝酸银、 0.5份EDTA分别溶于20 份水后, 混合进行反应生成沉淀, 再向生成沉淀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沉淀消失配制而成。 辅 助剂由以下重量组分配制而成: 酒石酸6份、 浓度为95的乙醇5份、 琥珀酸6份、 硫脲0.002 份、 EDTA2份和蒸馏水60份, 辅助剂混合液重量为银氨溶液的18%。 0033 实施例4: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 由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与远 红外功能纤维经针刺无纺布加工工艺制备得到。 所述的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 共混纤维是由再生纤。

29、维素经初氧化、 改性氧化得到的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通过 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的。 0034 一种高效止血祛痛的复合型敷料的制备方法, 其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再生纤维素的初氧化: 将再生纤维素浸泡于质量百分比为5%高碘酸钠水溶液中, 调 节溶液的pH值至3, 在37下避光持续搅拌2.5h, 然后放入0.06mol/L的1,3-丙二醇洗涤液 中, 最后清洗、 冷冻、 干燥即可得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 (2) 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的制备: 将初氧化的再生纤维素去油、 活化处理后洗净, 浸泡 于4倍摩尔数的银氨溶液中, 再加入辅助剂, 加温至45, 直至无气泡产生, 将产物清洗至中 。

30、性, 最后于35的真空干燥箱干燥30h, 即可得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 (3) 复合型敷料的制备: 将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与海藻酸钠粉末按照质量比5: 9配成共 混溶液, 在50下搅拌直至混合均匀, 过滤, 脱泡, 得到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海藻酸钠共混 纺丝原液, 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得改性氧化再生纤维素钠/海藻酸盐共混纤维, 共混纤维与 远红外功能纤维按质量比为3: 7的比例经针刺无纺布加工工艺制得无纺布卷材, 再经分切、 包装、 灭菌制得复合型敷料。 0035 上述的步骤 (2) 中去油液由以下重量组分配制而成: 氢氧化钠8份、 乙酸钠60份、 碳 酸钠40份和蒸馏水180份。 活化液按重量分数。

31、计, 由1.5份硝酸银、 1份EDTA分别溶于10份水 后, 混合进行反应生成沉淀, 再向生成沉淀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沉淀消失配制而成。 辅助剂 由以下重量组分配制而成: 酒石酸3份、 浓度为95的乙醇8份、 琥珀酸10份、 硫脲0.002份、 EDTA1份和蒸馏水100份, 辅助剂混合液重量为银氨溶液的20%。 0036 实验例5: 止血试验 选取体重3.0-5.0kg新西兰兔分为六组, 每组6只, 对比本发明四个实施例产品与普通 藻酸盐止血敷料的止血性能。 将测试敷料剪成2.0cm2.0cm大小若干块, 称重、 灭菌、 备用。 实验时, 按40mg/kg剂量静脉缓慢注射戊巴比妥钠溶液麻醉动物。

32、后, 将其中央耳动脉区域备 皮、 消毒, 沿耳动脉方向切开皮肤, 钝性分离出耳动脉、 静脉和神经, 再用手术刀横向切断动 说 明 书 5/7 页 8 CN 107115554 A 8 脉, 待血液涌出后立即用1层测试材料贴敷于伤口表面并使用推拉力计施加3N的压力, 记录 止血时间和失血量, 并于实验前后分别称取所用止血材料或敷料的重量。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复合型敷料的凝血试验 上表试验结果证明, 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敷料比普通止血绷带止血时间至少快100s, 因 此本发明的产品的止血效果得到显著的改善, 这主要是因为发挥了藻酸盐和改性氧化再生 纤维素的双重止血效果。 0037 实验例6: 消。

33、肿止痛治疗效果 将本发明实施例14加工制得的复合型敷料与普通藻酸盐功能性敷料同时用于临床上 伴随肿痛创面的护理治疗。 0038 (1)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 中国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 治愈: 肿痛等症状消失, 创 面愈合, 主要的理化检查指标正常。 显效: 部分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 创面基本愈合, 理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 有效: 主要症状基本消除, 肿痛已大部分退去, 创面开始愈合, 主 要理化检查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 肿痛无明显好转, 创面没愈合。 0039 (2) 结果 本临床应用中, 共196例中, 男103例, 女93例, 年龄2070岁。 使用上述两类产品进行观。

34、 察。 使用前清洁创面并消毒, 取出产品, 将敷芯对准创口中心。 每片敷料使用2448小时后 更换, 1周为一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 治疗期间不使用影响结果的其他相关治疗方法和药 物。 0040 由表2可知, 196例患者中, 治愈的102例, 显效40例, 有效33例, 无效21例。 0041 表2 三种不同症状的治疗效果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 本发明形成的复合敷料产品, 其对创面护理的总有效率虽然与 现有产品相关不是十分明显, 但在伤口好转方面 (治愈、 显效、 有效的区分上) 还是存在较大 差异, 本发明的产品明显对创面的护理更优, 其具有更加显著的消肿止痛的效果。 说 明 书 6/。

35、7 页 9 CN 107115554 A 9 0042 实验例7: 湿态力学强度 湿态力学性能试验: 以实施例14所得的藻酸盐复合型敷料作为试验样, 普通藻酸盐无 纺布敷料作为对照样, 将各自裁成哑铃型标准试样, 于室温、 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中调湿48h 以上至恒量。 参照GB/T 1040-92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 以CMT6104 型微机控制电子万 能试验机(深圳新三思计量技术有限公司)测定常态下敷料的拉伸强度, 拉伸速率50mm/ min, 每个试样测5次, 取平均值, 并与普通藻酸盐敷料的常态下力学性能数据进行比较; 另 将上述两种藻酸盐敷料浸泡在模拟渗液中 (称取8.3gNa。

36、Cl和0.367gCaCl22H2O稀释至1L 后备用) , 按浸泡时间的不同分成4组进行测试: 4h、 8h、 12h和24h, 测得的结果如表3所示。 从 表中可以看出, 本发明专利的产品显著提高了敷料在湿态下的力学性能。 0043 表3 常态与各时间点湿态下未改进藻酸盐医用条拉伸强度 (单位: MPa) 从表3的试验结果中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产品较普通藻酸盐, 其力学强度、 尤其是湿态 力学强度得到显著提升。 从前述可知, 这是因为在改性再生纤维素中引入了双羧基, 其能与 海藻酸的交联过程, 还能与海藻酸分子链形成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 从而提高了复合敷 料的结构完整性、 机械强度和稳定性, 克服了普能藻酸盐无纺布敷料湿态下强度不够的缺 点。 本发明通过试验进一步论证了该观点的正确性。 说 明 书 7/7 页 10 CN 107115554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