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促愈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抗菌促愈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310517301.7 (22)申请日 2013.10.28 (73)专利权人 山东赛克赛斯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开拓路 2222号 (72)发明人 徐艳丽 杨学英 董军 丁连珠 刘常琳 黄琳静 孙春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322 代理人 鲁兵 (51)Int.Cl. A61L 15/32(2006.01) A61L 15/28(2006.01) A61L 15/26(2006.01) A61L 15/24。
2、(2006.01) A61L 15/44(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850291 A,2006.10.25, US 6706279 B1,2004.03.16, CN 103316033 A,2013.09.25, CN 1579559 A,2005.02.16, CN 1944495 A,2007.04.11, KR 10-2012-0035032 A,2012.04.13, 李进进 等. “医用水凝胶的研究进展” . 海 外丝绸 .2009,第24卷(第3期),第26-28页. 审查员 唐敏健 (54)发明名称 一种抗菌促愈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
3、了一种抗菌促愈水凝胶敷料及 其制备方法。 该敷料主要成分为水溶性的高分子 聚合物、 具有假塑性的功能聚合物、 抗菌剂和水, 经一系列工艺将其溶为一体, 溶液浇注在模具 中, 固化后经辐照灭菌获得。 创面愈合试验、 体外 抗菌试验测试结果显示本发明能够有效促进创 面愈合, 并对多种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杀 菌率达70以上) 。 本发明的抗菌促愈水凝胶敷 料明显优于现有的水凝胶敷料, 具有抗菌疗效显 著、 透明、 含水量高、 制备方法简单、 产物纯净、 无 毒无害、 无刺激、 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 适合大面 积推广和应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CN 103520767 B 2016.0。
4、8.17 CN 103520767 B 1.一种抗菌促愈水凝胶敷料, 其主要成分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 具有假塑性的高分 子聚合物、 抗菌剂和水, 各主要成分的含量为: 按质量分数计8的聚乙烯醇、 2的聚氧化 乙烯、 0.5的海藻酸钠、 1的琼脂糖、 0.5的Mr2万的小分子量壳聚糖、 0.5的Mr 200万的大分子量壳聚糖和余量的水; 所述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乙烯醇、 聚氧化乙烯和 海藻酸钠, 所述具有假塑性的高分子聚合物为琼脂糖, 所述抗菌剂为所述小分子量壳聚糖 和所述大分子量壳聚糖。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抗菌促愈水凝胶敷料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方称取各组分; 2)将水。
5、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和具有假塑性的高分子聚合物溶于水中, 在90以上水浴中 回流形成均匀溶液A, 再将抗菌剂溶于水中, 搅拌形成均一溶液B, 最后将A、 B两种溶液混合, 用水补足至总重量, 搅拌均匀成均一溶液; 3)将步骤2)中的均一溶液进行消泡处理后, 倒入成形模具中, 冷却形成假塑性固体; 4)对步骤3)中的假塑性固体在室温下进行辐照交联和灭菌, 辐照方式为60Co-射线或 高能电子束射线, 辐照时间为10-40min, 辐照剂量为10K-70K。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的消泡处理方式为静置 消泡、 超声消泡或真空除泡。 权 利 要 求 书 1/1 。
6、页 2 CN 103520767 B 2 一种抗菌促愈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用创伤敷料及其制备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烧烫伤、 机械性 伤口、 手术切口及慢性创面保护和治疗的抗菌促愈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皮肤是人体的最大器官, 是维持体内环境稳定和阻止微生物入侵的天然屏障; 然 而, 大面积暴露于外界的特点, 使得皮肤很容易受到烧伤、 机械伤等外来伤害。 由于金黄色 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等病原体在伤口上繁殖, 则容易导致伤口感染; 感染的伤口不易愈合, 容易造成体液流失并引起各种并发症。 0003 称为传统敷料的纱布类敷料, 一般由。
7、棉花、 软麻布和亚麻布加工而成。 这类敷料实 用性最强、 影响力最大、 应用时间最长, 目前仍占有很大市场份额。 该类敷料优点是: 有一定 吸收性, 制作简单, 价格便宜, 可重复使用; 缺点是: 无法保持创面湿润导致创面愈合延迟、 敷料纤维易造成异物反应从而影响愈合、 换药时易损伤新生的组织、 病原体易通过被浸透 的敷料、 换药工作量大等, 且纱布敷料中局部应用抗生素导致的细菌耐药更使感染创面难 以愈合。 0004 1962年, 英国科学家George Winter博士发明了 “湿法疗法” , 他在动物实验中发 现, 在密闭湿润环境下伤口愈合速度比暴露于空气中干燥创面更快一倍, 从而奠定了采。
8、用 新型敷料处理创面的理论基础。 自此, 基于这一思想的各种新式敷料得到广泛的发展, 如水 状胶体敷料、 水凝胶敷料等。 水凝胶敷料具有可以明显缓解疼痛, 吸收伤口渗出液, 透气保 湿, 且更换敷料时不会破坏已愈合的伤口组织, 透明可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等优点; 同时, 现已证明使用保湿敷料能给创伤局部创造一个仿效创面水泡生理愈合的湿润条件, 使伤口 再上皮化能力显著提高, 使创面以更快的速度愈合。 因此, 水凝胶敷料得到各国的普遍重 视。 0005 水凝胶敷料的主要制备方法有化学法、 冷冻法和辐射法等。 化学法制备的水凝胶 中通常会残余反应过程所需的交联剂和引发剂等有害小分子物质, 影响其使用。
9、。 冷冻法是 由Peppas最早报导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制备聚乙烯醇水凝胶的方法, 该方法制得的水凝胶具 有弹性好和机械强度大等优点, 但这种水凝胶是一种物理凝胶, 在较高温度时会融解成溶 液, 并且水凝胶的溶胀度较小且不透明, 影响治疗过程中对伤口的观察。 文献中报道的冷冻 融化时间通常均为8-24h, 制备周期长, 不利于产品的生产。 辐射法通过高能辐射引发交联 制得水凝胶敷料, 其过程不需添加任何化学交联剂和引发剂等有害物质, 产品纯净, 此外, 辐射可在室温下进行, 反应条件温和, 且可以通过控制辐射剂量、 剂量率等控制产品性能, 同时凝胶形成与灭菌可同时进行。 0006 公布于2007年。
10、6月13日的 含药物、 壳聚糖的聚乙烯醇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320931C) 公开了一种含药物、 壳聚糖的聚乙烯醇水凝胶敷料, 该医用水凝胶敷料可用 于治疗各种皮肤创伤和烧烫伤, 但是具有吸渗液能力差、 存在增塑剂等有害物质残留的缺 点; 公布于2011年7月6日的 一种含纳米银和羧甲基壳聚糖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说 明 书 1/8 页 3 CN 103520767 B 3 (CN102114265A) 公开了一种含纳米银和羧甲基壳聚糖医用敷料, 具有较好的抗菌功效, 但 是具有无法保持创面湿润, 导致创面愈合延迟; 不易从创面揭起等缺点; 公布于2006年10月 25日的 具有促。
11、进伤口愈合、 抗菌功能的液体伤口敷料(CN100471528C) 公开了一种具有促 进伤口愈合、 抗菌功能的液体 (凝胶状) 伤口敷料, 该医用敷料具有抗炎止痛、 促进伤口愈合 的功效, 但是具有吸收渗出液能力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吸收渗出液、 透明、 透气、 防水、 不与组织粘连、 柔韧 性好, 且具有抗菌性能的适用于烧烫伤、 机械性伤口、 手术切口及慢性创面保护和治疗的抗 菌促愈水凝胶敷料。 000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菌促愈水凝胶敷料, 其主 要成分为水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 具有假塑性的功能聚合物、 抗菌剂和水。 各。
12、主要成分的含 量为: 按质量分数计2-12的水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 0.1-4具有假塑性的高分子聚 合物, 0.01-3的抗菌剂和余量的水。 0009 其中, 所述水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可为天然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和合成水溶性高 分子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或者为两者的组合。 所述天然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可为海藻 酸及其衍生物、 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所述海藻酸衍生物可选自 海藻酸钠、 海藻酸镁、 海藻酸钙和海藻酸钾等; 所述透明质酸衍生物可选自透明质酸、 透明 质酸钠、 透明质酸钙和透明质酸锌等。 所述合成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可为聚氨酯、 聚丙烯酰 胺、 聚乙烯醇、 聚乙烯吡咯。
13、烷酮、 聚氧化乙烯和聚丙烯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其中较 优选的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 0010 所述具有假塑性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可为琼脂粉、 琼脂糖、 明胶和卡拉胶等中的 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1 所述抗菌剂为能有效杀死致病菌的物质, 可选自无机抗菌剂、 有机抗菌剂和天然 抗菌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 较优选的抗菌剂为无机抗菌剂或天然抗菌剂; 所述无机抗菌 剂可为银离子和/或纳米银, 所述银离子和/或纳米银以离子、 单质的形式存在; 所述有机抑 菌剂可为水溶性的季铵盐类抗菌剂, 如季铵盐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杀菌剂、 单吡啶季铵盐 杀菌剂、 双季铵盐杀菌剂和/或复合季。
14、铵盐杀菌剂等; 所述天然抗菌剂可为具有抑菌作用的 天然动植物的提取物, 如甲壳素、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 芥末、 蓖麻油和/或山葵等, 优选为甲 壳素、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 所述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为小分子量壳聚糖 (Mr: 2万) 或大分子量 壳聚糖 (Mr: 200万) 与小分子量壳聚糖 (Mr: 2万) 合用。 0012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抗菌促愈水凝胶敷料的方法。 0013 所述抗菌促愈水凝胶敷料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4 1) 按配方称取各组分; 0015 2) 将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和具有假塑性的高分子聚合物溶于水中, 在90以上水 浴中回流形成均匀溶液A, 再将抗。
15、菌剂溶于水中, 搅拌形成均一溶液B, 最后将A、 B两种溶液 混合, 用水补足至总重量, 搅拌均匀成均一溶液; 0016 3) 将步骤2) 中的均一溶液进行消泡处理后, 倒入成形模具中, 冷却形成假塑性固 体; 说 明 书 2/8 页 4 CN 103520767 B 4 0017 4) 对步骤3) 中的假塑性固体在室温下进行辐照交联和灭菌, 辐照方式可为60Co -射线或高能电子束射线, 辐照时间为10-40min, 辐照剂量为10K-70K。 0018 其中, 所述步骤3) 中的消泡处理方式为静置消泡、 超声消泡或真空除泡。 0019 本发明以上述方案, 提供了一种能吸收渗出液, 透明、 。
16、透气、 防水、 不与组织粘连、 柔韧性好, 且具有抗菌性能的, 适用于烧烫伤、 机械性伤口、 手术切口及慢性创面保护和治 疗的抗菌促愈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该敷料主要成分为水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 具有 假塑性的功能聚合物、 抗菌剂和水, 经一系列工艺将其溶为一体, 溶液浇注在模具中, 固化 后经辐照灭菌获得。 创面愈合试验、 体外抗菌试验测试结果显示本发明能够有效促进创面 愈合, 并对多种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抑菌率达70以上。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之处在 于: 0020 (1) 该水凝胶敷料通过辐照方式交联与灭菌同步完成, 制备方法简单, 大大缩短了 制备周期, 且产物纯净, 所得的凝胶。
17、透明度高、 溶胀度大、 强度高。 0021 (2) 本发明选取琼脂粉、 琼脂糖、 明胶、 卡拉胶等具有假塑性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 中的一种或几种, 使样品在室温下预固化, 形成假性凝胶, 利于辐照过程之前的包装与运 输。 0022 (3) 本发明中的水凝胶中可添加无机抗菌剂或天然抗菌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可以 有效地抑制创面的细菌感染, 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不易产生耐 药性, 促进细胞再生, 加速创面修复。 0023 (4) 本发明中的水凝胶不含其它具有刺激性的溶剂及保湿剂、 增塑剂等添加剂, 避 免了该类物质对皮肤的毒副作用, 提高了其生物相容性。 0024 综上所述, 。
18、本发明的抗菌促愈水凝胶敷料明显优于现有的水凝胶敷料, 具有抗菌 疗效显著、 透明、 含水量高、 制备方法简单、 产物纯净、 无毒无害、 无刺激、 生物相容性好等优 点, 适合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002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促愈水凝胶敷料, 其主要成分为水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 具有假塑性的功能聚合物、 抗菌剂和水。 0027 具体来讲, 所述抗菌促愈水凝胶敷料各主要成分的含量为: 按质量分数计2- 12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 0.1-4具有假塑性的高分子聚合物, 0.01-3的抗菌剂 和余量的水。 0028 水溶性的高分子聚。
19、合物 0029 本发明中, 水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可为天然和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 种, 或者为两者的组合, 组合时比例没有限定。 0030 天然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可为海藻酸及其衍生物、 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等中的一 种或几种的组合, 组合时比例没有限定; 所述海藻酸衍生物可选自海藻酸钠、 海藻酸镁、 海 藻酸钙和海藻酸钾等; 所述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可选自透明质酸、 透明质酸钠、 透明质酸钙 和透明质酸锌等。 天然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独特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可作为水 凝胶敷料的有效成分。 辐射法制备医用水凝胶敷料时, 添加一定比例的天然水溶性高分子 说 明 书 3/8 页 5 CN。
20、 103520767 B 5 聚合物, 可以提高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 同时, 水溶性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在射线作用下降解 后可以填充在凝胶网络空隙中, 起到提高凝胶强度的作用。 0031 合成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可为聚氨酯、 聚丙烯酰胺、 聚乙烯醇、 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氧化乙烯和聚丙烯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组合时比例没有限定, 其中较优选的为 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 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机械性 能及安全性, 而广泛应用于医疗事业中。 如由其制造而成的水凝胶在眼科、 伤口敷料和人工 关节方面的有广泛应用, 具有独特的强力粘接性、 柔韧性、 平滑性、 耐油性、 耐。
21、溶剂性、 保护 胶体性、 耐磨性以及经特殊处理具有耐水性等优点。 0032 具有假塑性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 0033 本发明中, 具有假塑性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可为琼脂粉、 琼脂糖、 明胶和卡拉胶等 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组合时比例没有限定。 该类聚合物具有可溶于热水中形成溶液, 而 降温后则形成假性固体的性质, 对样品起到预固形的作用, 便于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0034 抗菌剂 0035 本发明中, 抗菌剂为能有效杀死致病菌的物质, 可选自无机抗菌剂、 有机抗菌剂和 天然抗菌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组合时比例没有限定, 其中较优选的抗菌剂为无机抗菌剂或 天然抗菌剂。 0036 无机抗菌剂可为银离子。
22、和/或纳米银, 所述银离子和/或纳米银以离子、 单质的形 式存在; 0037 有机抑菌剂可为水溶性的季铵盐类抗菌剂, 如季铵盐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杀菌 剂、 单吡啶季铵盐杀菌剂、 双季铵盐杀菌剂和/或复合季铵盐杀菌剂等; 0038 天然抗菌剂可为具有抑菌作用的天然动植物的提取物, 如甲壳素、 壳聚糖及其衍 生物、 芥末、 蓖麻油和/或山葵等, 优选为甲壳素、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 其中: 0039 甲壳素是由N-乙酰基-2-氨基-2-脱氧-D-葡萄糖以B-1, 4糖苷键形式连接而成的 多糖, 壳聚糖是甲壳素的脱乙酰基的产物。 甲壳素或壳聚糖尤其是小分子量壳聚糖具有显 著的抑菌作用, 对于一般人体表。
23、皮存在的皮肤细菌如表皮葡萄球菌、 造成烧伤病人感染的 绿脓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酿脓链球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同时, 壳聚糖可以促进上 皮细胞的再生, 加快创口愈合的速度, 提高创口愈合质量。 大分子量壳聚糖可以生物降解, 产生低聚糖, 寡糖, 甚至单糖, 进而发挥其加速细胞增殖和加强组织重塑的功能。 有意义的 是: 大分子量壳聚糖具有成膜强度好, 小分子量壳聚糖具有生物活性高, 保水性好的特点, 本发明把大分子量壳聚糖和小分子量壳聚糖合用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 制备性能优良 的医用敷料。 0040 本发明中, 所述水为纯化水 (洁净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 0041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
24、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抗菌促愈水凝胶敷料的方法, 具体可包 括以下步骤: 0042 1) 按配方称取各组分; 0043 2) 将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和具有假塑性的高分子聚合物溶于水中, 在90以上水 浴中回流形成均匀溶液A, 再将抗菌剂溶于水中, 搅拌形成均一溶液B, 最后将A、 B两种溶液 混合, 用水补足至总重量, 搅拌均匀成均一溶液; 0044 3) 将步骤2) 中的均一溶液进行消泡处理后, 倒入成形模具中, 冷却形成假塑性固 说 明 书 4/8 页 6 CN 103520767 B 6 体; 0045 4) 对步骤3) 中的假塑性固体在室温下进行辐照交联和灭菌, 辐照方式可为60Co- 射。
25、线或高能电子束射线, 辐照时间为10-40min, 辐照剂量为10K-70K。 0046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 所述步骤3) 中的消泡处理方式可为静置消泡、 超声消泡或真 空除泡。 0047 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 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 操作过程, 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 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48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49 实施例1-10、 制备抗菌促愈水凝胶敷料 0050 本发明实施例1-10抗菌促愈水凝胶敷料及比较例的配方如表1-2所示 0051 表1实施例1-5抗菌促愈水凝胶敷料及比较例1的配方 00。
26、52 (每1000g抗菌促愈水凝胶中各组分的克数) 0053 0054 表2实施例6-10抗菌促愈水凝胶敷料及比较例2的配方 0055 (每1000g抗菌促愈水凝胶中各组分的克数) 0056 说 明 书 5/8 页 7 CN 103520767 B 7 0057 0058 试验一、 产品性能参数检测 0059 对实施例1-10制备的水凝胶敷料的性能参数进行检测, 实施例1-10的产品符合以 下要求: 0060 1、 性状: 为淡黄色或黄色透明凝胶。 0061 2、 吸水率: 取实施例1-10的样品各少许, 准备称重 (W0) , 在纯化水中浸泡24h后, 取 出用滤纸擦干表面水分, 准确称重 。
27、(Wt) ,水凝胶增重的部分 (Wt-W0) 占水凝胶原始重量 (W0) 的百分比, 即吸水率。 实施例1-10的样品吸水率均大于200。 0062 3、 产品本身细菌测定: 方法按GB/T14233.2-2005有关规定进行。 测定结果表明产 品本身无菌。 0063 4、 皮肤刺激指数(PII)测定: 按GB/T16886.10-2005规定的方法进行, 要求急性接 触24小时, 指数均不大于0.5。 测定结果表明产品符合要求。 0064 5、 皮肤致敏反应测定: 按GB/T16886.10-2005规定的封闭式致敏试验方法进行, 均 无皮肤致敏反应。 测定结果表明产品不引起皮肤致敏反应。 。
28、0065 试验二、 创面愈合试验 0066 为了验证本发明水凝胶敷料的使用有效性, 选取实施例、 比较例与上市样品进行 创面愈合对照试验。 具体试验方法如下: 0067 试验动物选用1.8-2.5Kg的新西兰白兔, 观察点分别为3d、 5d、 10d、 15d, 每次相点 13只动物。 白兔背部于试验前24h-72h背部剪毛后, 用脱毛膏做脱毛处理。 用2.0的戊巴比 妥钠, 按1mL/Kg耳缘静脉将白兔麻醉, 用80热水烫伤10s, 在白兔背部致为I度至浅度烫 伤, 左右两侧各2处, 间隔2cm以上。 烫伤1d后分别将实施例1-实施例10所得的抗菌促愈水凝 胶敷料在每只白兔背部四个烫伤部位作。
29、为实验组1-实验组10; 将比较例1和比较例2所得的 抗菌促愈水凝胶敷料作为对照组1和对照组2; 将上市样品冷宁康 (国内一种类似产品) 覆盖 创面, 作为对照组3; 干纱布作为对照组4, 于各取样时间点计算创面的愈合率。 0068 创面愈合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先将创面描记在半透明纸上, 再以此为模板, 将质地 均匀的硬纸片剪成同样大小, 然后用天平称量, 以硬纸片的质量间接地表示创面面积的大 小。 按下式计算创面愈合率: 创面愈合率 () = (原始创面面积-未愈合创面面积) /原始创面 面积。 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根据创面愈合情况确定愈合时间。 0069 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上表中创面。
30、平均愈合率的结果得出: 试验组1-10对创面愈 合的积极效果优于对照组1-3, 与对照组4比较, 则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水凝胶敷料比纱布对 创面具有更积极的促愈合效果。 0070 表3创面愈合试验结果 说 明 书 6/8 页 8 CN 103520767 B 8 0071 0072 试验三、 产品抑菌试验 0073 参照GB/T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C产品杀菌性能、 抑菌性 能及稳定性测试方法中的规定, 对实施例1-10、 比较例1-2制备的水凝胶敷料及上市样品冷 宁康 (阴性对照) 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 试验方法为: 制备浓度为104-105cfu/g的菌悬液 (金 。
31、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白色念珠菌) 。 取0.1mL的菌悬液均匀涂布在被试 样片 (2.0cm3.0cm) 和对照样片 (2.0cm3.0cm) 上作用20min后, 将样片投入PBS溶液中, 充分混匀, 做适当稀释, 2-3个稀释度。 取0.5mL置于无菌平皿中, 用营养琼脂培养基 (金黄色 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或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 (白色念珠菌) 30mL作倾注, 转 动平皿, 充分混匀, 置372温箱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培养24h 或252温箱 (白色念珠菌) 培养72h, 观察结果。 当抑菌率 50-90, 产品有。
32、抑菌作 用, 抑菌率 90, 产品有较强抑菌作用。 0074 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可以看出, 本发明实施例1-10的水凝胶敷料具有较好的抑菌 活性, 优于比较例1 (不添加具有假塑性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的对照组) 和阴性对照 (比较例 2-不添加具有假塑性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和抗菌剂的对照组及冷宁康) 。 0075 表4抑菌试验结果 说 明 书 7/8 页 9 CN 103520767 B 9 0076 0077 另外, 需要注意的是, 上文所列的实施例及比较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 但本发明 并不局限于此, 还可以进行更多的变形。 因此,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部分 直接导出或联想的其它可用变形, 均视为本发明的保护内容。 说 明 书 8/8 页 10 CN 103520767 B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