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平衡矫正器之定向交互牵引扣.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848182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69759.1

申请日:

2011.03.23

公开号:

CN102462542A

公开日:

2012.05.2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C 7/00申请公布日:201205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C 7/00申请日:20110323|||公开

IPC分类号:

A61C7/00

主分类号:

A61C7/00

申请人:

张国彬

发明人:

张国彬

地址:

467300 河南省鲁山县人民路中段7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此定向交互牵引扣是由基底部和牵引钩部构成,基底部的正面形态为圆形,侧面形态为弧形,在基底面有增加固位的固位沟5个。牵引钩部的牵引钩为2个,呈扇形排开,2个牵引钩共同连接钩根。牵引钩为倾斜形态,钩尖偏向近龈处,钩根中心位置偏离基底部正面圆形圆心,钩根中心位置向近颌侧偏移。牵引钩的整体形态为钩根粗而钩尖细,侧面如牛角状。牵引钩和基底为相连的一体设计,此扣可以轻松完成在矫正跨颌的同时完成错位牙的近远中移动,以简单的操作完成精确的错位牙移动步骤。

权利要求书

1: 此定向交互牵引扣是由基底部和牵引钩部构成, 其特征在于, 基底部的侧面形态为 弧形, 正面形态为圆形, 牵引钩部的牵引钩为倾斜状, 钩尖偏向近龈处。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定向交互牵引扣, 其特征在于, 基底部有 5 个增加固位的固位 沟, 5 个固位沟与设定的近颌侧和近龈侧平行排列。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定向交互牵引扣, 其特征在于, 牵引钩部的牵引钩为 2 个, 2 个牵引钩共同连接钩根, 2 个牵引钩呈扇形排开, 牵引钩为倾斜形态, 钩尖偏向近龈处, 钩根 中心位置偏离基底部正面圆形圆心, 钩根中心位置向近颌侧偏移。
4: 根据权利要求 1、 2 和 3 所述的定向交互牵引扣, 其特征在于, 牵引钩和基底为相连一 体的设计, 其全部是用医用不锈钢或医用合金制成。

说明书


口腔正畸平衡矫正器之定向交互牵引扣

    所属领域 :
     是口腔正畸固定矫正领域或平衡矫正体系中用于跨合错位牙体相互牵引所使用 的牵引部件。
     背景技术 :
     目前在临床上, 在对于跨颌的错位牙矫正过程中, 固定矫正通常的操作方法为使 用圆形扣帽的牵引扣来完成跨颌错位牙的移动, 此移动方式为单向施力牵引过程, 施力的 方向在此错位牙移动时所需的路线存在差异。同时在移动的过程中, 让错位牙的移动路线 和移动方向形成默契存在难度, 调整现在临床上使用的牵引扣很难完成此移动操作。同时 近远中型错颌发生的跨颌畸形错位的牙体个体通常都需要适当的近远中移动, 同托槽上牵 引设施的角度配合可以轻松完成在矫正跨颌的同时完成错位牙的近远中移动, 以简单的操 作完成精确的错位牙移动步骤。 发明内容 :
     根据物理力偶原理以及临床使用的要求为前提, 将定向交互牵引扣的设计基底形 态设计为圆形。 具体如下 : 此定向交互牵引扣结构是由基底部和牵引钩部构成, 基底部即为 牙体和定向交互牵引扣相邻的部位, 由于此定向交互牵引扣多应用于后牙及双尖牙, 基底 部的侧面形态为弧形, 以便和牙体冠面有更好的结合。基底部的高度为 0.5 毫米, 基底圆形 直径为 4 毫米, 弧度高度为 0.4 毫米 ( 即水平基底线至基底面之间最大距离 ), 在基底部的 弧形形态放置位置, 近颌面的位置为近颌侧, 相近于牙龈一侧位置的为近龈侧。 基底部的正 面形态为圆形, 基底面有 5 个增加固位的固位沟, 固位沟底部宽 0.3 毫米, 高 0.3 毫米, 在基 底面开口处的宽度为 0.2 毫米, 呈倒凹状。5 个固位沟与设定的近颌侧和近龈侧平行排列。 牵引钩部位于基底部上, 牵引钩部由 2 个牵引钩构成, 2 个牵引钩共同连接钩根, 2 个牵引钩 呈扇形排开位置形态, 牵引钩部的牵引钩为倾斜形态, 钩尖偏向近龈处, 钩根中心位置偏离 基底部正面圆形圆心, 钩根位置中心向近颌侧偏移, 偏移的距离为 0.25 毫米。钩根的形态 为椭圆形, 椭圆形的水平向同固位沟位置相平行, 以椭圆形的中心位置分开形成近远中向 钩根, 钩尖为圆锥的形态。钩根的最大长度点为 3 毫米, 最大宽度点为 2.4 毫米 ; 两个钩尖 之间的距离为 1.5 毫米 ; 钩尖距基底的距离为 1 毫米 ; 牵引钩部的总高度为 1.8 毫米。 牵引 钩的整体形态为钩根粗而钩尖细, 侧面如牛角状。 牵引钩和基底为相连一体的设计, 其全部 是用医用不锈钢或医用合金制成, 其制做方法可以是机械或模具制造, 也可以是焊接制造 而成。
     附图及附图说明 :
     图1: 定向交互牵引扣正面
     图2: 定向交互牵引扣侧面
     图3: 定向交互牵引扣基底面
     详解 : 1、 牵引钩 2、 基底面 3、 固位沟 4、 钩根 5、 钩尖 6、 近龈侧 7、 近颌侧具体实施方案 :
     首先将错位牙的腭舌侧冠面清洗干净, 将牙冠冠面隔湿后用酸蚀济酸蚀腭舌侧牙 冠冠面 60 秒钟后用清水洗净酸蚀后的冠面, 再次隔湿, 防止唾液污染冠面, 调和釉质粘接 涂剂 A 和 B 型混合后放在冠面上, 然后调和釉质粘合树脂 A、 B 型, 将调好的树脂放在定向交 互牵引扣的基底面上, 轻轻的压在再次吹干的冠面上, 需要注意的是固位沟的水平位置尽 量和近龈侧及近颌侧保持平行, 加压后将多余的树脂挤出, 用探针将多余的树脂清理干净 即可。在进行交互牵引的过程中, 不存在近远中移动的直接将牵引筋挂在两个牵引钩之上 即可, 需要近中移动则应该首先挂在近中钩上, 若需要远中移动则应该先挂远中钩上, 待其 成直线运动时再双钩皆挂上牵引筋。需要注意的是, 双钩同时挂牵引筋时牵引筋要两侧相 干, 勿将力量用偏。

口腔正畸平衡矫正器之定向交互牵引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口腔正畸平衡矫正器之定向交互牵引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口腔正畸平衡矫正器之定向交互牵引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正畸平衡矫正器之定向交互牵引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正畸平衡矫正器之定向交互牵引扣.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462542A43申请公布日20120523CN102462542ACN102462542A21申请号201110069759122申请日20110323A61C7/0020060171申请人张国彬地址467300河南省鲁山县人民路中段72号72发明人张国彬54发明名称口腔正畸平衡矫正器之定向交互牵引扣57摘要此定向交互牵引扣是由基底部和牵引钩部构成,基底部的正面形态为圆形,侧面形态为弧形,在基底面有增加固位的固位沟5个。牵引钩部的牵引钩为2个,呈扇形排开,2个牵引钩共同连接钩根。牵引钩为倾斜形态,钩尖偏向近龈处,钩根中心位置偏离基底部正面圆形圆心,钩根中心位置向近颌侧。

2、偏移。牵引钩的整体形态为钩根粗而钩尖细,侧面如牛角状。牵引钩和基底为相连的一体设计,此扣可以轻松完成在矫正跨颌的同时完成错位牙的近远中移动,以简单的操作完成精确的错位牙移动步骤。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1页21此定向交互牵引扣是由基底部和牵引钩部构成,其特征在于,基底部的侧面形态为弧形,正面形态为圆形,牵引钩部的牵引钩为倾斜状,钩尖偏向近龈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向交互牵引扣,其特征在于,基底部有5个增加固位的固位沟,5个固位沟与设定的近颌侧和近龈侧平行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向。

3、交互牵引扣,其特征在于,牵引钩部的牵引钩为2个,2个牵引钩共同连接钩根,2个牵引钩呈扇形排开,牵引钩为倾斜形态,钩尖偏向近龈处,钩根中心位置偏离基底部正面圆形圆心,钩根中心位置向近颌侧偏移。4根据权利要求1、2和3所述的定向交互牵引扣,其特征在于,牵引钩和基底为相连一体的设计,其全部是用医用不锈钢或医用合金制成。权利要求书CN102462542A1/2页3口腔正畸平衡矫正器之定向交互牵引扣0001所属领域0002是口腔正畸固定矫正领域或平衡矫正体系中用于跨合错位牙体相互牵引所使用的牵引部件。背景技术0003目前在临床上,在对于跨颌的错位牙矫正过程中,固定矫正通常的操作方法为使用圆形扣帽的牵引扣。

4、来完成跨颌错位牙的移动,此移动方式为单向施力牵引过程,施力的方向在此错位牙移动时所需的路线存在差异。同时在移动的过程中,让错位牙的移动路线和移动方向形成默契存在难度,调整现在临床上使用的牵引扣很难完成此移动操作。同时近远中型错颌发生的跨颌畸形错位的牙体个体通常都需要适当的近远中移动,同托槽上牵引设施的角度配合可以轻松完成在矫正跨颌的同时完成错位牙的近远中移动,以简单的操作完成精确的错位牙移动步骤。发明内容0004根据物理力偶原理以及临床使用的要求为前提,将定向交互牵引扣的设计基底形态设计为圆形。具体如下此定向交互牵引扣结构是由基底部和牵引钩部构成,基底部即为牙体和定向交互牵引扣相邻的部位,由于。

5、此定向交互牵引扣多应用于后牙及双尖牙,基底部的侧面形态为弧形,以便和牙体冠面有更好的结合。基底部的高度为05毫米,基底圆形直径为4毫米,弧度高度为04毫米即水平基底线至基底面之间最大距离,在基底部的弧形形态放置位置,近颌面的位置为近颌侧,相近于牙龈一侧位置的为近龈侧。基底部的正面形态为圆形,基底面有5个增加固位的固位沟,固位沟底部宽03毫米,高03毫米,在基底面开口处的宽度为02毫米,呈倒凹状。5个固位沟与设定的近颌侧和近龈侧平行排列。牵引钩部位于基底部上,牵引钩部由2个牵引钩构成,2个牵引钩共同连接钩根,2个牵引钩呈扇形排开位置形态,牵引钩部的牵引钩为倾斜形态,钩尖偏向近龈处,钩根中心位置偏。

6、离基底部正面圆形圆心,钩根位置中心向近颌侧偏移,偏移的距离为025毫米。钩根的形态为椭圆形,椭圆形的水平向同固位沟位置相平行,以椭圆形的中心位置分开形成近远中向钩根,钩尖为圆锥的形态。钩根的最大长度点为3毫米,最大宽度点为24毫米;两个钩尖之间的距离为15毫米;钩尖距基底的距离为1毫米;牵引钩部的总高度为18毫米。牵引钩的整体形态为钩根粗而钩尖细,侧面如牛角状。牵引钩和基底为相连一体的设计,其全部是用医用不锈钢或医用合金制成,其制做方法可以是机械或模具制造,也可以是焊接制造而成。0005附图及附图说明0006图1定向交互牵引扣正面0007图2定向交互牵引扣侧面0008图3定向交互牵引扣基底面0。

7、009详解1、牵引钩2、基底面3、固位沟4、钩根5、钩尖6、近龈侧7、近颌侧说明书CN102462542A2/2页4具体实施方案0010首先将错位牙的腭舌侧冠面清洗干净,将牙冠冠面隔湿后用酸蚀济酸蚀腭舌侧牙冠冠面60秒钟后用清水洗净酸蚀后的冠面,再次隔湿,防止唾液污染冠面,调和釉质粘接涂剂A和B型混合后放在冠面上,然后调和釉质粘合树脂A、B型,将调好的树脂放在定向交互牵引扣的基底面上,轻轻的压在再次吹干的冠面上,需要注意的是固位沟的水平位置尽量和近龈侧及近颌侧保持平行,加压后将多余的树脂挤出,用探针将多余的树脂清理干净即可。在进行交互牵引的过程中,不存在近远中移动的直接将牵引筋挂在两个牵引钩之上即可,需要近中移动则应该首先挂在近中钩上,若需要远中移动则应该先挂远中钩上,待其成直线运动时再双钩皆挂上牵引筋。需要注意的是,双钩同时挂牵引筋时牵引筋要两侧相干,勿将力量用偏。说明书CN102462542A1/1页5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46254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