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胶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医用胶及其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17897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09.14 CN 102178978 A *CN102178978A* (21)申请号 201110065742.9 (22)申请日 2011.03.18 A61L 24/06(2006.01) C07C 255/19(2006.01) C08F 120/34(2006.01) (71)申请人 广州白云医用胶有限公司 地址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广州经济 技术开发区科学城金峰园路 2 号 (72)发明人 史志伟 曾仑 贺群 谢剑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 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
2、人 万志香 胡杰 (54) 发明名称 一种医用胶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胶的制备方法及由该 方法制备到的医用胶, 所述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 下步骤 : 制备固态的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的聚 合物 ; 由该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的聚合物作为 粘稠剂, 制备医用胶。该制备方法缩短了生产周 期, 降低了安全性风险, 得到的产品柔韧性增强, 提高了产品的耐受性。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8 页 CN 102178980 A1/1 页 2 1. 一种医用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主要。
3、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放置于密闭容器中, 于 40 50条件下, 放置 45-50 小 时, 单体形成透明的固态聚合物, 将聚合物从容器中取出, 于 40 50老化 10 15 小时, 得固态的 a- 氰基丙烯酸丁酯的聚合物 ; (2) 将上述 a- 氰基丙烯酸丁酯聚合物浸泡在溶剂中, 所述溶剂由 90wt -100wt的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和 0-10wt的 a- 氰基丙烯酸辛酯单体组成, 所述 a- 氰基丙烯酸丁 酯聚合物的用量为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的重量的 10-15 ; 经过约 1 1.5 个月, 形成 粘稠液体, 再向此液体中添加 a- 氰。
4、基丙烯酸丁酯单体, 调节至所需粘度, 即得所述医用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医用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放置于密闭容器中, 于 40 50条件下, 放置 48 小时, 单体形成透明的固态聚合物, 将聚合物从容器中取出, 于 40 50老化 12 小时, 得固态的 a- 氰基丙烯酸丁酯的聚合物 ; (2)(2) 将上述 a- 氰基丙烯酸丁酯聚合物浸泡在溶剂中, 所述溶剂由 90wt -100wt 的a-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和0-10wt的a-氰基丙烯酸辛酯单体组成, 所述a-氰基丙烯酸 丁酯聚合物的用量为 a- 氰基丙烯酸丁酯。
5、单体的重量的 10; 经过约 1 1.5 个月, 形成粘 稠液体, 再向此液体中添加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 调节至所需粘度, 即得所述医用胶。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医用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 的制备方法如下 : 以 - 氰基乙酸乙酯为原料, 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 - 氰基乙酸丁酯 ; - 氰基乙酸丁酯与甲醛进行羟醛缩合反应, 经缩聚、 脱水, 得 a- 氰基丙烯酸丁酯聚合 物 ; 将a-氰基丙烯酸丁酯聚合物通过真空、 8090下裂解、 蒸馏, 得到粗品 ; 粗品经过精 馏得到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 4. 根据权利要求 1-3 任一项所述医。
6、用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医用胶粘度范围 为 20 100mPaS, 粘接强度为 8 20MPa, 固化时间为 3 10 秒。 5. 根据权利要求 1-3 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医用胶。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医用胶, 其特征是, 所述医用胶粘度范围为 20 100mPa S, 粘接强度为 8 20MPa, 固化时间为 3 10 秒。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178978 A CN 102178980 A1/8 页 3 一种医用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高分子材料, 特别是一种医用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医用胶粘剂主要用于各种。
7、创伤伤口、 外科整容、 计划生育等各种外科手术, 其对人 体生物组织具有快速粘合、 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 可部分代替伤口缝合。其作用的原理是 : 当将医用胶粘剂涂于待粘合表面时, 涂布的一般是其单体形式, 然后由发生的聚合反应实 现胶粘性结合。然而, 在常温下, 涂于表面的单体会流动, 会扩散进创口或不需要胶粘的区 域, 因此必须限制胶粘剂的单体形式从涂布后所在区域扩散。 另外, 还需要留有足够的时间 以允许单体材料聚合来实现所需的粘合, 因此为了得到粘度适当的胶粘剂, 需要在胶粘剂 单体中添加适量的增稠剂。 0003 目前使用的医用胶的生产工艺主要是以医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为增。
8、稠 剂, 具体方法是 : 首先将各种 - 氰基丙烯酸酯按处方比例混合均匀配制成溶剂 ; 然后按 2 1 的比例将溶剂与经清洗、 干燥处理的医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混合置于浸泡容 器中, 将容器进行避光保存, 于室温下进行浸泡、 溶解 ; 经过大约 6 个月时间, 溶解的部分在 上层形成粘稠的溶解物 ; 将此粘稠的溶解物从浸泡容器中转移到配制容器中, 使用上述溶 剂进行稀释, 在稀释过程中进行粘度检测, 直至溶液粘度达到所需范围 ; 最后向浸泡容器中 补充加入与取出粘稠溶解物体积相当的溶剂, 继续浸泡、 溶解, 在下次取用时, 继续取上层 粘稠溶解物, 补加与取出粘稠溶解物体积相当的。
9、溶剂, 继续浸泡、 溶解, 直到 PMMA 完全溶解 完毕。 0004 现有的医用胶生产工艺的缺点有 : 1、 工艺周期长 : 增稠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单体分子量较小 ( 分子量为 84), 其聚合物结构较紧密, 溶剂中的 - 氰基丙烯酸 酯单体分子进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内部比较困难。溶解过程十分缓慢, 大约需要 6 个月时间才能得到粘稠的溶解物用于医用胶产品的配制、 生产, 不利于生产安排。 2、 该医用 胶产品在创口处施用后, 聚合降解慢, 柔韧性差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是不可降解的 聚合物, 其所形成的聚合物硬度大, 产品在较柔软且有一定运动性。
10、的组织应用时, 患者耐受 性较差。而且其降解时间比 - 氰基丙烯酸酯聚合物长, 对患者施用部位恢复有一定影响。 3、 存在一定安全性风险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的单体分子量较小, 需要分子量相当的 - 氰基丙烯酸酯单体才能较好溶解, 而分子量小的 - 氰基丙烯酸酯由于侧链较短, 其生 物安全性比分子量大的 - 氰基丙烯酸酯低。而且分子量小的 - 氰基丙烯酸酯在施用部 位发生聚合反应时会释放更多的聚合热, 对施用部位组织有较大刺激性。体外细胞毒性试 验表明, 当侧链烷基碳原子数目大于 4 时, - 氰基丙烯酸酯对人体的生物安全性和刺激性 已经下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另外, 增稠剂聚甲。
11、基丙烯酸甲酯 (PMMA) 在生产过程需要加入 一定量的催化剂促进聚合, 不同生产厂家、 不同批次产品的生产工艺不同, 其生物安全性评 价是个比较耗时的问题, 检测费用也比较高, 对医用胶生产原料的采购与成本有很大影响。 说 明 书 CN 102178978 A CN 102178980 A2/8 页 4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胶的制备方法。 0006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 0007 一种医用胶的制备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0008 (1) 将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放置于密闭容器中, 于 40 50条件下, 放置 45-50 小时 (。
12、 优选为 48 小时 ), 单体形成透明的固态聚合物, 将聚合物从容器中取出, 于 40 50老化 10-15 小时 ( 优选为 12 小时 ), 得到固态的 a- 氰基丙烯酸丁酯的聚合物 ; 0009 (2)将上述a-氰基丙烯酸丁酯聚合物浸泡在溶剂中, 所述溶剂由90wt-100wt 的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和 0-10wt的 a- 氰基丙烯酸辛酯单体组成, 所述 a- 氰基丙烯 酸丁酯聚合物的用量为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的重量的 10-15 ( 最优选为 10 ) ; 经过 约 1 1.5 个月, 形成粘稠液体, 再向此液体中添加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 调节至所需粘 度, 即。
13、得医用胶。 0010 所述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可通过现有技术制备得到, 优选地, 是通过以下方法 制备 : 0011 以 - 氰基乙酸乙酯为原料, 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 - 氰基乙酸丁酯 ; 0012 - 氰基乙酸丁酯与甲醛进行羟醛缩合反应, 制备得到 a- 氰基丙烯酸丁酯聚合 物 ; 0013 a- 氰基丙烯酸丁酯聚合物通过真空、 80 90裂解, 得到粗品 ; 粗品经过精馏得 到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 0014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胶。 0015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 根据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医用胶。 0016 该医用胶的粘度范围为 20 100mPa S, 粘接强度为 。
14、8 20MPa, 固化时间为 3 10 秒。 0017 本发明所述的医用胶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 0018 1、 工艺周期较短 : 聚 a- 氰基丙烯酸丁酯每个聚合单元的分子量与主要溶剂单体 的分子量一致, 溶剂 ( 以 - 氰基丙烯酸酯单体分子为主 ) 进入聚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内部 相对容易, 溶解过程较快, 大约需要11.5个月时间就能得到粘度满足要求的产品, 生产、 配制周期大大缩短, 配制过程检测次数也减少到12次即可, 对生产安排十分有利。 另外, 由于该医药胶是用聚 a- 氰基丙烯酸丁酯每个聚合单元的分子量与溶剂单体的分子量一致 制备得到的, 其粘度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15、, 临床适用范围更广。 0019 2、 可将精馏得到的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直接制备固态的 a- 氰基丙烯酸丁酯 的聚合物, 产品在施用部位聚合后降解与单体聚合后一致, 柔韧性较好, 由于本发明的医用 胶产品相当于完全使用 a- 氰基丙烯酸丁酯, 没有其他物质加入, 其在体内降解比较容易预 测, 基本上在 1 个月左右即可完全降解, 降解产物为小分子的 - 氰基乙酸酯与甲酸。动物 体内实验证明, 一个月后, 在施用部位不再有聚合物存在。且形成的聚合物硬度降低, 产品 施用于较柔软且有一定运动性的组织时, 患者耐受性得到改善。 0020 3、 进一步降低安全性风险 : 新的增稠剂 ( 聚 a。
16、- 氰基丙烯酸丁酯 ) 溶解性好, 可以 不再使用分子量小的 - 氰基丙烯酸低烷基酯, 而全部使用生物安全性较好的分子量大的 - 氰基丙烯酸高烷基酯 (- 氰基丙烯酸丁酯或 - 氰基丙烯酸辛酯 ), 这样, 产品在施用 说 明 书 CN 102178978 A CN 102178980 A3/8 页 5 部位聚合时聚合热的释放也明显减少, 对施用部位组织刺激性减小。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表 明, 采用新工艺制备的医用胶产品的细胞毒性几乎可以忽略。 0021 4、 在主要成份为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的溶剂中, 适当地添加 a- 氰基丙烯酸辛 酯单体, 以增加产品的柔韧性, 使得产品在运动性组织部位。
17、使用时, 所形成的聚合物薄膜的 耐冲击性能更好, 使产品的适用范围更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0023 实施例 1 0024 本实施例所述医用胶的制备方法如下 : 0025 (1) 以 - 氰基乙酸乙酯为原料, 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 - 氰基乙酸丁酯 ; 0026 (2)- 氰基乙酸丁酯与甲醛进行羟醛缩合反应, 制备得到 a- 氰基丙烯酸丁酯聚 合物 ; 0027 (3) 向聚合物中加入五氧化二磷等试剂, 于真空度 1000Pa, 温度约 80 90条 件下, 经裂解得到粗品 ; 粗品经过精馏得到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 ; 0028 (4) 将精馏。
18、得到的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放置于密闭容器中, 于 40条件下, 放 置约48小时, 单体形成透明的固态聚合物, 将聚合物从容器中取出, 于50老化12小时, 得 固态的 a- 氰基丙烯酸丁酯聚合物 ; 0029 (5) 将上述 a- 氰基丙烯酸丁酯聚合物浸泡在成份为所述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 的溶剂中, 该聚合物的用量为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的量的 10 ; 经过约 1 1.5 个月, 形成粘稠液体, 再向此液体中添加a-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 可调节粘度至20-100mPa S, 即 得本实施例所述医用胶。 0030 检测本实施例所得的医用胶产品 ( 粘度分别为 25.6、 61。
19、.4、 91.5mPaS, 共三类样 品 ) 的粘结强度、 固化时间以及柔韧性, 并与旧工艺 ( 如背景技术中所介绍 ) 所得的产品进 行比较, 结果见下表 : 0031 说 明 书 CN 102178978 A CN 102178980 A4/8 页 6 0032 根据上表中结果可知 : 本发明生产的医用胶产品的粘接强度与旧工艺产品无显著 差异 (P 0.05) ; 固化时间延长 (P 0.05), 有利于操作 ; 柔韧性按形成的薄膜性状, 优于 旧工艺产品, 柔韧性增强, 可提高产品的耐受性。新工艺 ( 本发明所述方法 ) 不同粘度产品 性能测试表明, 随着粘度增加, 其粘接强度有所下降,。
20、 固化时间延长, 但均无显著意义 (P 0.05) 0033 实施例 2 0034 本实施例所述医用胶的制备方法如下 : 0035 (1) 以 - 氰基乙酸乙酯为原料, 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 - 氰基乙酸丁酯 ; 0036 (2)- 氰基乙酸丁酯与甲醛进行羟醛缩合反应, 制备得到 a- 氰基丙烯酸丁酯聚 合物 ; 0037 (3) 向聚合物中加入五氧化二磷等试剂, 于真空度 1000Pa, 温度约 80 90条 件下, 经裂解得到粗品 ; 粗品经过精馏得到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 ; 说 明 书 CN 102178978 A CN 102178980 A5/8 页 7 0038 (4) 将精馏。
21、得到的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放置于密闭容器中, 于 50条件下, 放 置约45小时, 单体形成透明的固态聚合物, 将聚合物从容器中取出, 于40老化15小时, 得 固态的 a- 氰基丙烯酸丁酯聚合物 ; 0039 (5) 将上述 a- 氰基丙烯酸丁酯聚合物浸泡在成份为所述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 的溶剂中, 该聚合物的用量为a-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的量的12; 经过约11.5个月, 形 成粘稠液体, 再向此液体中添加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 调节粘度至 20-100mPaS 之间, 即得本实施例所述医用胶。 0040 根据以上制备方法可得到的医用胶的粘度范围为 20 100mPaS, 。
22、粘接强度为 8 20MPa, 固化时间为 3 10 秒。 0041 检测本实施例所得的医用胶产品 ( 粘度分别为 24.8、 58.7、 94.3mPaS, 共三类样 品 ) 的粘结强度、 固化时间以及柔韧性, 并与旧工艺 ( 如背景技术中所介绍 ) 所得的产品进 行比较, 结果见下表 : 0042 0043 说 明 书 CN 102178978 A CN 102178980 A6/8 页 8 0044 根据上表中结果可知 : 本发明生产的医用胶产品的粘接强度与旧工艺产品无显著 差异 (P 0.05) ; 固化时间延长 (P 0.05), 有利于操作 ; 柔韧性按形成的薄膜性状, 优于 旧工艺。
23、产品, 柔韧性增强, 可提高产品的耐受性。新工艺不同粘度产品性能测试表明, 随着 粘度增加, 其粘接强度有所下降, 固化时间延长, 但均无显著意义 (P 0.05) 0045 实施例 3 0046 本实施例所述医用胶的制备方法如下 : 0047 (1) 以 - 氰基乙酸乙酯为原料, 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 - 氰基乙酸丁酯 ; 0048 (2)- 氰基乙酸丁酯与甲醛进行羟醛缩合反应, 制备得到 a- 氰基丙烯酸丁酯聚 合物 ; 0049 (3) 向聚合物中加入五氧化二磷等试剂, 于真空度 1000Pa, 温度约 80 90条 件下, 经裂解得到粗品 ; 粗品经过精馏得到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 。
24、; 0050 (4) 将精馏得到的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放置于密闭容器中, 于 45条件下, 放 置约50小时, 单体形成透明的固态聚合物, 将聚合物从容器中取出, 于45老化10小时, 得 固态的 a- 氰基丙烯酸丁酯聚合物 ; 0051 (5) 将上述 a- 氰基丙烯酸丁酯聚合物浸泡在成份为 90wt的 a- 氰基丙烯酸丁酯 单体和 10wt a- 氰基丙烯酸辛酯的溶剂中, 该聚合物的用量为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的 量的 15 ; 经过约 1 1.5 个月, 形成粘稠液体, 再向此液体中添加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 体, 调节粘度至 20-100mPaS 之间, 即得本实施例所述医。
25、用胶。 0052 根据以上制备方法可得到的医用胶的粘度范围为 20 100mPaS, 粘接强度为 8 20MPa, 固化时间为 3 10 秒, 且柔韧性增强, 能完整挑起而保持膜不破。 0053 检测本实施例所得的医用胶产品 ( 粘度分别为 24.2、 63.7、 87.4mPaS, 共三类样 品 ) 的粘结强度、 固化时间以及柔韧性, 并与旧工艺 ( 如背景技术中所介绍 ) 所得的产品进 行比较, 结果见下表 : 0054 说 明 书 CN 102178978 A CN 102178980 A7/8 页 9 0055 根据上表中结果可知 : 本发明生产的医用胶产品的粘接强度与旧工艺产品无显著。
26、 差异 (P 0.05) ; 固化时间延长 (P 0.05), 有利于操作 ; 柔韧性按形成的薄膜性状, 优于 旧工艺产品, 柔韧性增强, 可提高产品的耐受性。新工艺不同粘度产品性能测试表明, 随着 粘度增加, 其粘接强度有所下降, 固化时间延长, 但均无显著意义 (P 0.05) 0056 实施例 4 0057 本实施例所述医用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 1 基本相同, 不同的是, 溶剂为 : 由 95wt的 a- 氰基丙烯酸丁酯单体和 5wt a- 氰基丙烯酸辛酯组成。可得到的医用胶的粘 度范围为 20 100mPa S, 粘接强度为 8 20MPa, 固化时间为 3 10 秒, 且增加了医用胶。
27、 的柔韧性。 0058 检测本实施例所得的医用胶产品 ( 粘度分别为 27.9、 61.3、 89.9mPaS, 共三类样 品 ) 的粘结强度、 固化时间以及柔韧性, 并与旧工艺 ( 如背景技术中所介绍 ) 所得的产品进 行比较, 结果见下表 : 说 明 书 CN 102178978 A CN 102178980 A8/8 页 10 0059 具体可参见下表。 0060 0061 0062 以上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 但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 专利范围, 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 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 围中。 说 明 书 CN 102178978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