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屏障功能或痔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8480010 上传时间:2020-07-08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60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38620.9

申请日:

20150127

公开号:

CN104667335B

公开日:

201802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L15/32,A61L15/44,A61L15/42,A61L15/26

主分类号:

A61L15/32,A61L15/44,A61L15/42,A61L15/26

申请人:

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霞

地址:

030032 山西省太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北街18号

优先权:

CN201510038620A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朱源;武建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皮肤屏障功能损伤或痔疮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系列产品,具体涉及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喷雾型)、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功能敷料、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凝胶型)、胶原创伤止血材料(痔疮型)。本申请的产品对皮肤屏障功能损伤或痔疮具有明显的疗效,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内痔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胶原创伤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各组分: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05~1%;泊洛沙姆40710~30%;泊洛沙姆1880.5~6%;甘油1~4%;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0.1~1%,尼泊金甲酯钠0.05~3%,尼泊金丙酯钠0.01~2%;氯己定0.1~1%;水余量;其中,所述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为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3122027B中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痔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胶原创伤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先将泊洛沙姆、甘油溶解到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抑菌防腐剂,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敷料调节pH值至4.5到7.8之间,即得成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皮肤屏障功能损伤或痔疮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系列产品,具体涉及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喷雾型)、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功能敷料、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凝胶型)、胶原创伤止血材料(痔疮型)。

背景技术

一、皮肤屏障功能

皮肤屏障功能的主要基础结构是角质层、表皮脂质与天然保湿因子等。狭义的皮肤屏障主要指物理性屏障,由角质层、结构性脂类和皮肤脂膜构成,其中前两者构成的类似砖墙结构是皮肤屏障的重要组成,而皮肤脂膜则是皮肤屏障的最外层防线。

皮肤屏障功能防止水分丢失与外界环境侵袭,受皮肤生理、病理变化与外界环境等多因素影响,当屏障功能受损时,一些皮肤疾病如(皮炎、湿疹、瘙痒症、银屑病、色素沉着、痤疮等)发病率增加,原有皮肤病症状加重。一些治疗皮肤病的有创治疗不仅能引起皮肤屏障功能的破坏,如(激光治疗、手术切除等治疗方法),如果创面迁延不愈可以引起创面皮肤色素沉着或瘢痕形成。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存在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的患者逐年递增。首先,皮脂分泌过多、皮脂组分的变化影响了表皮脂质的完整性;另外,患者外用药物、化妆品或不合适的护肤品等物质也会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功能。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使得皮肤炎症反应程度增加、皮肤耐受性下降,继而导致患者对疗效不满意、依从性下降,最终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帮助皮损患者恢复屏障功能,不但对缓解炎症反应有一定的帮助,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最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各类皮肤病复发率。

皮炎、湿疹是皮肤科较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水肿、红斑、丘疹、脱屑等,病理生理表现主要是由于表皮细胞间水肿,使得细胞间隙增大,皮肤砖墙结构不稳定,破环了原有皮肤屏障,经皮肤水分流失增多;炎性细胞浸润,影响了皮肤正常的代谢,使得脂质、天然保湿因子及抗炎因子减少,皮肤变得干燥、脱屑,更易敏感;由于皮肤屏障受损,皮肤抵御外界刺激能力下降,可诱发和加重湿疹发生,还容易继发感染。研究者提出湿疹表皮脂质合成减少,角质层含水量下降,皮肤屏障功能被破坏,使外源性的抗原容易透过皮肤进入体内,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后引起变态反应。因此,皮肤屏障功能破坏是湿疹发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然而,在临床上,修复皮肤屏障功能产品尚欠缺,现有化妆品提到了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但其原料基本停留在精细化工的水平上,患者使用后常常出现皮肤不适甚至过敏等现象,有时候反而加重了皮肤屏障的损伤。

二、痔

痔(Hemorrhoids)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人类对痔的认识、治疗由来已久。在漫长的研究过程中,人类对痔的成因提出了许许多多的理论学说,相应的治疗手段也是层出不穷。

1975年,Thomon提出的关于痔的新概念奠定了痔的现代概念的理论基础。他认为痔是直肠下端的唇状的肉赘或肛垫,是人体解剖的正常结构。1994年Loder等进一步提出内痔发生的肛垫下移学说,即其发生是由于固定肛垫的悬韧带Treitz肌和Park韧带发生损伤或断裂,导致肛垫的脱垂和下移引起。基于上述理论又结合我国的特点,为更好地规范痔的诊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肛肠外科学组2000年4月于成都制定了《痔诊治暂行标准》,即:(1)痔的定义: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瘀滞形成的团块。(2)痔的分类:内痔、外痔及混合痔。(3)痔的临床表现及内痔的分度:I度:便时带血,无内痔脱出,便后可自行停止。II度:便时带血,内痔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III度:便时带血,内痔脱出或久站、咳嗽、劳累、负重时内痔也脱出,需用手回纳。IV度:内痔脱出,不能回纳,可伴绞窄嵌顿。外痔的临床表现:肛门不适、潮湿不洁,可伴发血栓形成及皮下血肿。混合痔的临床表现: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

痔的发病原因颇多,久坐、久站、劳累等使人体长时间处于一种固定体位,从而影响血液循环,使盆腔内血流缓慢和腹内脏器充血,引起痔静脉过度充盈、曲张、隆起、静脉壁张力下降而引起痔疮。若运动不足,肠蠕动减慢,粪便下行迟缓或因习惯性便秘,从而压迫静脉,使局部充血和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痔静脉内压升高,静脉壁抵抗力降低,也可导致痔疮发病率增高。

痔的治疗一般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非手术治疗一般认为无症状的痔无须治疗,重点应放在消除症状上,常见的有口服药物治疗、外用药物治疗、注射及套扎疗法等。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III、IV期内痔及经非手术方法治疗症状不能缓解的患者,包括外剥内扎法、痔环状切除术、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吻合器痔切除术等。

毋庸置疑,探索一种疗效可靠、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方法仍是目前及今后治疗痔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皮肤屏障功能损伤或内痔方面产品缺乏的问题,提供了一系列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功能敷料、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凝胶型)、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喷雾型)、胶原创伤止血材料(痔疮型),本发明还提供了这一系列产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用于皮肤屏障功能损伤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再生功能敷料,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各组分: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 0.05~1%;

保湿润肤剂:透明质酸钠 0.05~1%,

甘油 0.3~6%,

凡士林 0.2~4%,

氢化卵磷脂 0.15~3%,

聚二甲基硅氧烷 0.2~4%,

汉生胶 0.1~1%,

丁二醇 0.2~4%,

白矿油 0.8~10%,

二丙二醇 0.3~6%,

葵花籽油 0.6~10%,

维生素E 0.1~1%,

维生素C 0.1~1%;

助溶剂:硬脂酸 0.2~4%,

18醇 0.3~6%;

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 0.1~1%,

尼泊金甲酯钠 0.05~3%,

尼泊金丙酯钠 0.01~2%;

水 余量。

用于皮肤屏障功能损伤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再生功能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保湿润肤剂和助溶剂溶解到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抑菌防腐剂,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敷料调节pH值至5.5到7.5之间,即得成品。

2、用于皮肤屏障功能损伤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凝胶型),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各组分: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 0.05~1%;

透明质酸钠 0.05~1%;

甘油 0.1~2%;

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 0.1~1%,

尼泊金甲酯钠 0.05~3%,

尼泊金丙酯钠 0.01~2%;

水 余量。

用于皮肤屏障功能损伤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凝胶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透明质酸钠、甘油溶解到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抑菌防腐剂,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敷料调节pH值至5.5到7.5之间,即得成品。

3、用于皮肤屏障功能损伤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喷雾型),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各组分: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 0.05~1%;

PBS缓冲液:磷酸二氢钠 0.1~2%,

氯化钠 0.5~3%;

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 0.1~1%,

尼泊金甲酯钠 0.05~3%,

尼泊金丙酯钠 0.01~2%;

水 余量。

用于皮肤屏障功能损伤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喷雾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尼泊金甲酯钠和尼泊金丙酯钠溶解到纯水中,搅拌均匀,再加入PBS缓冲液,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苯氧乙醇,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敷料调节pH值至5.5到7.5之间,即得成品。

4、用于内痔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胶原创伤止血材料(痔疮型),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各组分: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 0.05~1%;

泊洛沙姆407 10~30%;

泊洛沙姆188 0.5~6%;

甘油 1~4%;

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 0.1~1%,

尼泊金甲酯钠 0.05~3%,

尼泊金丙酯钠 0.01~2%,

氯己定 0.1~1%;

水 余量。

用于皮肤屏障功能损伤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胶原创伤止血材料(痔疮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泊洛沙姆(407和188)、甘油溶解到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抑菌防腐剂,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敷料调节pH值至4.5到7.8之间,即得成品。

上述成分中:

1、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主要为重组人源胶原蛋白Ⅱ型和Ⅲ型,关于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本申请人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专利证书,专利名称:一种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及其生产方法,专利号:ZL201210482543.2。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氨基酸组成与天然胶原蛋白氨基酸序列相应部分100%相同。应用于人体不产生免疫排斥,过敏反应几率极低,经生物学活性检测,具有达到甚至超过人体天然胶原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是目前报道的最优化的胶原蛋白设计方案,可以在人体中行使天然胶原蛋白的功能。

由于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富含丰富的亲水性氨基酸残基,具有很强亲水性,十分适合纤维细胞的粘附与生长。而细胞表面存在类似纤连蛋白的糖蛋白,对胶原表面的特定区域有高度亲和性。因此,胶原有利于细胞的存活和生长。同时,它的趋向性引导作用可引导上皮细胞快速进入受损部位,有效提高皮肤再生速度,缩短创伤愈合时间,从而恢复皮肤屏障功能。

皮肤损伤和局部的炎症反应均可引起皮肤中巯基减少,酪氨酸酶活性增强,许多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能刺激黑色素细胞的增生,加速黑色素合成,引起色素沉着。胶原蛋白的酪氨酸残基与皮肤中的酪氨酸竞争,与酪氨酸酶的活性中心结合,从而抑制酪氨酸酶催化酪氨酸转化为多巴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止黑色素产生,减少色素沉着。

CO2激光后及手术治疗后可以形成疤痕。疤痕的形成是由于机体炎症反应,皮肤受损组织的无序生长;Ⅲ型胶原蛋白减少或缺失引起型-Ⅲ型胶原比例失调等。该产品中主要成分以重组人源胶原以Ⅲ型为主,能有效连接因创伤和感染造成的皮肤真皮层断裂的胶原纤维,补充创面局部Ⅲ型胶原蛋白的缺失,从而提高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再生功能,深入受损真皮层,加快能分泌人体自身胶原的成纤维干细胞的生长,填补细胞间质的空隙,增强细胞间的支撑结构,淡化和填补疤痕。

2、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也是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分,与胶原蛋白共同作用在可改善细胞外环境,为细胞生存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及环境保证,从而促进新生细胞生成及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加速创面愈合。并且研究表明,瘢痕疙瘩与其它组织相比在真皮层缺乏透明质酸,本产品应用透明质酸钠与胶原蛋白共同作用可达到预防疤痕形成的作用。

3、PBS缓冲液:PBS缓冲液,具有调节pH的作用,对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提供必要的保存环境,使其活性不受损失,促进胶原蛋白在皮肤表面的吸收。同时为皮肤受损细胞修复提供必要的离子环境。

4、保湿润肤剂及助溶剂:这些成分混合后可形成一种具有抗炎症作用的乳化剂,对外因引起的角化细胞损坏有保护作用,能通过减少皮肤薄片和恢复柔软度来增强干燥或受损皮肤的外表。同时还具有滋养和调节皮肤的效果,有着极佳的肤感、容易吸收。特别适用于干燥、风化、老年及有损伤的皮肤。

5、泊洛沙姆:泊洛沙姆是一个理想的缓释控释材料,泊洛沙姆接触创面体温后,能够自然成胶,使其均匀弥散于创面,并在创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且能够使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充分发挥其生物利用度,能够持久接触创面,达到创面修复、止血效果。

6、氯己定:为常用的皮肤、粘膜消毒剂,可在痔疮创面有效发挥其抑菌性,降低炎性物质的分泌,有抑菌止疼功效。

7、抑菌防腐剂:尼泊金酯类和苯氧乙醇为常用的抑菌防腐剂,广谱抗菌,稳定性强,在酸性和碱性情况下都能抗菌,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为了进一步证明本申请所述产品的疗效,申请人还分别进行了以下临床试验及分析:

(一)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功能敷料

1.方法与资料

本试验为两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入选患者均为皮肤科门诊诊断为皮炎、湿疹的患者。两中心共入组80例皮炎湿疹患者、每中心各40例。中心1共完成试验37例,脱落3例,中心2共完成40例。

2.试验结果

2.1一疗程痊愈率比较

由表1、表2卡方检验可知,FAS、PPS集分析结果一致,两组患者治疗后12天、15天的痊愈率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12天痊愈率为39.5%、高于对照组的5.1%;15天痊愈率为63.2%、高于对照组的12.8%;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功能敷料治疗皮炎湿疹一疗程痊愈率较对照高了50.4%。

表1 FAS集各治疗时间点两组痊愈率比较

注:*表示Fisher确切概率

表2 PPS集各治疗时间点组间痊愈率(%)比较

注:*表示Fisher确切概率

2.2 一疗程皮损症状消失率比较

由表3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可知,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间4项皮肤症状的消失率均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灼热、皮肤紧绷现象全部消失,瘙痒、疼痛消失率分别为86.5%、85.7%,对照组瘙痒、灼热、疼痛、皮肤紧绷的消失率分别为36.8%、60.0%、33.3%、33.3%,试验组消失率较对照组分别高出49.7%、40.0%、52.4%、66.7%。

因此,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功能敷料具有止痒、止灼热、止疼、消除皮肤紧绷的功效,效果好于对照。

表3 一疗程皮损症状情况比较

安全性结果:试验观察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事件。

(二)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凝胶型)

3.方法与资料

本试验为两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入选患者均为皮肤科门诊诊断为痤疮或CO2激光治疗后的患者。两中心共入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痤疮试验组40例,痤疮对照组40例,CO2激光试验组40例,CO2激光对照组40例。本试验共完成试验155例,脱落5例,其中痤疮组完成77例,CO2激光组完成78例。

4.试验结果

痤疮组:

4.1一疗程痊愈率比较

由表4卡方检验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后12天、15天的痊愈率有统计学差异,12天痊愈率为47.8%、高于对照组的8.1%;15天痊愈率为72.5%、高于对照组的10.8%;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凝胶型)一疗程痊愈率较对照高了61.7%。

表4 不同治疗时间点痊愈率比较

注:*表示Fisher确切概率

4.2 一疗程皮损症状消失率比较

由表5 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可知,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间疼痛、皮肤紧绷消失率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疼痛消失率为92.2%、高于对照的45.5%,高了46.7%;试验组皮肤紧绷消失率为94.1%、高于对照的64.3%,高了29.8%。一疗程后,瘙痒、灼热的消失率无统计学差异,平均为86.5%、75.0%。

因此,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凝胶型)具有止疼、减轻皮肤紧绷的功效,效果好于对照;止痒、止灼热功效与对照相近。

表5 一疗程皮损症状情况比较

CO2激光组:

4.3痊愈率比较

由表6、表7可见,FAS、PPS集各治疗时间两组痊愈率比较的结果是一致的,试验组治疗9天就有患者痊愈,一疗程共30例患者痊愈,对照组治疗15天仅1例患者痊愈;治疗12天、15天的痊愈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12天试验组痊愈率为39.5%,15天痊愈率为76.3%,而对照组分别为0.0%、2.6%;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凝胶型)(普通型)一疗程痊愈率较对照高73.7%。

表6 FAS集各治疗时间点组间痊愈率(%)比较

注:*表示Fisher确切概率

表7 PPS集各治疗时间点组间痊愈率(%)比较

注:*表示Fisher确切概率

安全性结果:试验观察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事件。

(三)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喷雾型)

5.方法与资料

本试验为两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入选患者均为皮肤科门诊诊断为痤疮或皮炎、湿疹的患者。两中心共入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痤疮试验组40例,痤疮对照组40例,皮炎、湿疹试验组40例,皮炎、湿疹对照组40例。本试验共完成试验152例,脱落8例,其中痤疮组完成76例,皮炎、湿疹组完成76例。

6.试验结果

痤疮组:

6.1一疗程痊愈率比较

由表8卡方检验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后12天、15天的痊愈率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12天痊愈率为41.0%、高于对照组的8.1%;15天痊愈率为69.2%、高于对照组的10.8%;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喷雾型)治疗痤疮一疗程痊愈率较对照高了58.4%。

表8 FAS集各治疗时间点两组痊愈率比较

注:*表示Fisher确切概率

6.2 一疗程皮损症状消失率比较

由表9 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可知,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间疼痛、皮肤紧绷的消失率均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消失率分别为92.9%、92.3%,对照组消失率分别为45.5%、64.3%,试验组消失率较对照组分别高出47.4%、28.0%;两组瘙痒、灼热无统计学差异、平均消失率分别为88.4%、68.8%

因此,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喷雾型)治疗痤疮具有止疼、消除皮肤紧绷的功效,效果好于对照,止痒、止灼热功效与对照相近。

表9 一疗程皮损症状情况比较

皮炎、湿疹组:

6.3一疗程痊愈率比较

由表10、表11卡方检验可知,FAS、PPS集分析结果一致,两组患者治疗后12天、15天的痊愈率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12天痊愈率为36.1%、高于对照组的5.1%;15天痊愈率为54.1%、高于对照组的12.8%;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喷雾型)治疗皮炎湿疹一疗程痊愈率较对照高了41.3%。

表10 FAS集各治疗时间点两组痊愈率比较

注:*表示Fisher确切概率

表11 PPS集各治疗时间点组间痊愈率(%)比较

注:*表示Fisher确切概率

6.4 一疗程皮损症状消失率比较

由表12 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可知,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瘙痒、皮肤紧绷两组间消失率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瘙痒消失率为72.2%、高于对照的36.8%,高出35.4%;试验组皮肤紧绷的消失率为83.3%、高于对照的33.3%,高出50.0%。

灼热、疼痛的消失率无统计学差异,平均为75.0%、50.0%。由于治疗前疼痛患者数较少,仅做参考。

因此,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喷雾型)具有止痒、消除皮肤紧绷的功效,效果好于对照,止灼热、值止疼效果与对照组相近。

表12 一疗程皮损症状情况比较

安全性结果:试验观察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事件。

(四)胶原创伤止血材料(痔疮型)

7.方法与资料

本试验为两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入选患者均为普外科门诊诊断为内痔的患者。两中心共入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本试验共完成试验77例,脱落3例。

8.试验结果

8.1止血、肛门坠胀感及疼痛的改善程度、止痒效果比较

由表13的卡方检验可知,治疗后试验组(=130.167、P<0.001)、对照组(=63.401、P<0.001)出血量均减少,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治疗后两组出血量构成(P<0.001)、止血率(=26.277、P<0.001)均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止血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35.9%(见表14),试验组止血效果较对照组好。

表1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出血量变化情况

注:*为Fisher确切概率

表14 两组患者治疗后止血率(%)比较

安全性结果:试验观察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事件。

临床试验结论:

(1)、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功能敷料:修复重建皮肤屏障功能,适用于皮炎、湿疹的治疗,用于皮炎、湿疹引起的局部皮肤瘙痒、灼热、皮肤紧绷、疼痛等。可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用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引起的皮肤干燥脱屑、红斑、丘疹、红血丝及皮肤萎缩变薄的修复。可预防疤痕形成及色素沉着。

(2)、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凝胶型):用于面部痤疮的治疗。用于痤疮引起的皮肤红斑、丘疹、脓疱、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红血丝及皮肤萎缩变薄等多形性皮损症状。可改善皮肤局部症状,如:瘙痒、灼热、皮肤紧绷、疼痛。可通过增加皮肤含水量、调节皮肤pH值及油脂重建皮肤屏障功能。用于皮肤屏障功能损伤引起的皮肤干燥脱屑及其他皮肤损伤的修复。预防疤痕形成及色素沉着。重建皮肤屏障功能,改善局部干燥、疼痛、瘙痒等自觉症状。修复激光创面,具有覆盖、止血、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可抑制创面色素沉着及疤痕形成。

(3)、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喷雾型):通过增加皮肤含水量,降低经表皮水分流失量(TEWL),调节皮肤pH值及油脂分泌,用于修复皮肤屏障功能,适用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引起的皮肤疾病的辅助治疗。1、治疗皮炎、湿疹,可快速改善皮炎、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灼热、紧绷、疼痛及红斑、丘疹、干燥脱屑、皮肤变薄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用于面部痤疮的治疗。2、用于痤疮引起的红斑、丘疹、脓疱、黑头粉刺、白头粉刺,预防疤痕形成及色素沉着。

(4)、胶原创伤止血材料(痔疮型):该产品适用于内痔的治疗。可用于痔疮引起的出血、局部肛周坠胀及疼痛、肛周瘙痒等。

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功能敷料,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05%;保湿润肤剂:透明质酸钠0.8%、甘油0.3%、凡士林0.2%、氢化卵磷脂0.15%、聚二甲基硅氧烷0.8%、汉生胶0.5%、丁二醇0.2%、白矿油0.8%、二丙二醇0.3%、葵花籽油3.5%、维生素E0.1%、维生素C0.5%;助溶剂:硬脂酸0.2%、18醇0.3%;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0.8%、尼泊金甲酯钠0.05%、尼泊金丙酯钠1%;余量水。

以制备1kg敷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05%,即每1kg敷料中含0.5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也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保湿润肤剂和助溶剂溶解到850g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抑菌防腐剂,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敷料调节pH值至5.5,即得成品。

实施例2

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功能敷料,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1%;保湿润肤剂:透明质酸钠0.1%、甘油3%、凡士林2%、氢化卵磷脂1.5%、聚二甲基硅氧烷1.5%、汉生胶0.25%、丁二醇2%、白矿油5%、二丙二醇3%、葵花籽油6%、维生素E0.75%、维生素C0.35%;助溶剂:硬脂酸2%、18醇1.5%;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0.1%、尼泊金甲酯钠0.12%、尼泊金丙酯钠0.08%;余量水。

以制备1kg敷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1%,即每1kg敷料中含1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也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保湿润肤剂和助溶剂溶解到880g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抑菌防腐剂,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敷料调节pH值至6.0,即得成品。

实施例3

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功能敷料,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1%;保湿润肤剂:透明质酸钠1%、甘油0.6%、凡士林4%、氢化卵磷脂1%、聚二甲基硅氧烷4%、汉生胶1%、丁二醇4%、白矿油10%、二丙二醇6%、葵花籽油1.5%、维生素E1%、维生素C1%;助溶剂:硬脂酸1%、18醇6%;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1%、尼泊金甲酯钠2.2%、尼泊金丙酯钠2%;余量水。

以制备1kg敷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1%,即每1kg敷料中含10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也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保湿润肤剂和助溶剂溶解到900g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抑菌防腐剂,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敷料调节pH值至7.5,即得成品。

实施例4

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功能敷料,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07%;保湿润肤剂:透明质酸钠0.5%、甘油2%、凡士林0.7%、氢化卵磷脂2%、聚二甲基硅氧烷0.2%、汉生胶0.1%、丁二醇0.75%、白矿油1%、二丙二醇4%、葵花籽油0.6%、维生素E0.28%、维生素C0.65%;助溶剂:硬脂酸1.2%、18醇3%;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0.78%、尼泊金甲酯钠1.5%、尼泊金丙酯钠0.7%;余量水。

以制备1kg敷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07%,即每1kg敷料中含0.7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也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保湿润肤剂和助溶剂溶解到800g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抑菌防腐剂,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敷料调节pH值至5.8,即得成品。

实施例5

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功能敷料,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2%;保湿润肤剂:透明质酸钠0.3%、甘油4%、凡士林3%、氢化卵磷脂0.5%、聚二甲基硅氧烷2%、汉生胶0.65%、丁二醇3%、白矿油3%、二丙二醇5.5%、葵花籽油5%、维生素E0.5%、维生素C1%;助溶剂:硬脂酸4%、18醇4%;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0.43%、尼泊金甲酯钠3%、尼泊金丙酯钠0.5%;余量水。

以制备1kg敷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2%,即每1kg敷料中含2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也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保湿润肤剂和助溶剂溶解到820g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抑菌防腐剂,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敷料调节pH值至6.5,即得成品。

实施例6

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功能敷料,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5%;保湿润肤剂:透明质酸钠0.08%、甘油6%、凡士林1%、氢化卵磷脂0.75%、聚二甲基硅氧烷3%、汉生胶1%、丁二醇1.5%、白矿油8%、二丙二醇0.7%、葵花籽油7%、维生素E1%、维生素C0.75%;助溶剂:硬脂酸0.5%、18醇5%;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0.57%、尼泊金甲酯钠1%、尼泊金丙酯钠1.3%;余量水。

以制备1kg敷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5%,即每1kg敷料中含5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也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保湿润肤剂和助溶剂溶解到800g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抑菌防腐剂,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敷料调节pH值至7.0,即得成品。

实施例7

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功能敷料,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7%;保湿润肤剂:透明质酸钠0.05%、甘油1%、凡士林2.5%、氢化卵磷脂3%、聚二甲基硅氧烷1%、汉生胶0.85%、丁二醇1%、白矿油6.5%、二丙二醇1.5%、葵花籽油10%、维生素E0.9%、维生素C0.9%;助溶剂:硬脂酸3%、18醇1%;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1%、尼泊金甲酯钠2%、尼泊金丙酯钠0.01%;余量水。

以制备1kg敷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7%,即每1kg敷料中含7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也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保湿润肤剂和助溶剂溶解到800g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抑菌防腐剂,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敷料调节pH值至7.2,即得成品。

实施例8

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凝胶型),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05%,透明质酸钠0.5%,甘油0.1%,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0.1%,尼泊金甲酯钠0.8%,尼泊金丙酯钠0.01%;余量水。

以制备1kg敷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05%,即每1kg敷料中含0.5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也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透明质酸钠、甘油溶解到800g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抑菌防腐剂,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敷料调节pH值至7.5,即得成品。

实施例9

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凝胶型),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5%,透明质酸钠0.9%,甘油1%,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0.55%,尼泊金甲酯钠0.1%,尼泊金丙酯钠0.08%;余量水。

以制备1kg敷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5%,即每1kg敷料中含5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也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透明质酸钠、甘油溶解到900g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抑菌防腐剂,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敷料调节pH值至6.5,即得成品。

实施例10

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凝胶型),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1%,透明质酸钠1%,甘油1.2%,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1%,尼泊金甲酯钠1.2%,尼泊金丙酯钠2%;余量水。

以制备1kg敷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1%,即每1kg敷料中含1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也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透明质酸钠、甘油溶解到850g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抑菌防腐剂,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敷料调节pH值至7.5之间,即得成品。

实施例11

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凝胶型),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35%,透明质酸钠0.08%,甘油0.5%,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0.25%,尼泊金甲酯钠0.05%,尼泊金丙酯钠1.5%;余量水。

以制备1kg敷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35%,即每1kg敷料中含3.5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也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透明质酸钠、甘油溶解到820g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抑菌防腐剂,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敷料调节pH值至7.0,即得成品。

实施例12

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凝胶型),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78%,透明质酸钠0.05%,甘油0.7%,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0.8%,尼泊金甲酯钠3,尼泊金丙酯钠0.02;余量水。

以制备1kg敷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78%,即每1kg敷料中含7.8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也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透明质酸钠、甘油溶解到850g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抑菌防腐剂,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敷料调节pH值至6.0,即得成品。

实施例13

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凝胶型),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1%,透明质酸钠0.65%,甘油1.5%,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0.57%,尼泊金甲酯钠2.5%,尼泊金丙酯钠1%;余量水。

以制备1kg敷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1%,即每1kg敷料中含10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也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透明质酸钠、甘油溶解到900g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抑菌防腐剂,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敷料调节pH值至7.5,即得成品。

实施例14

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凝胶型),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9%,透明质酸钠0.1%,甘油2%,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1%,尼泊金甲酯钠1.5%,尼泊金丙酯钠0.5%;余量水。

以制备1kg敷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9%,即每1kg敷料中含9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也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透明质酸钠、甘油溶解到800g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抑菌防腐剂,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敷料调节pH值至6.2,即得成品。

实施例15

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喷雾型),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05%,磷酸二氢钠0.5%,氯化钠3%,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0.1%,尼泊金甲酯钠1.5%,尼泊金丙酯钠2%;余量水。

以制备1kg敷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05%,即每1kg敷料中含0.5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尼泊金甲酯钠和尼泊金丙酯钠溶解到830g纯水中,搅拌均匀,再加入PBS缓冲液,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苯氧乙醇,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敷料调节pH值至7.5,即得成品。

实施例16

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喷雾型),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3%,磷酸二氢钠0.78%,氯化钠1.8%,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0.4%,尼泊金甲酯钠1%,尼泊金丙酯钠0.02%;余量水。

以制备1kg敷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3%,即每1kg敷料中含3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尼泊金甲酯钠和尼泊金丙酯钠溶解到890g纯水中,搅拌均匀,再加入PBS缓冲液,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苯氧乙醇,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敷料调节pH值至6.5,即得成品。

实施例17

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喷雾型),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1%,磷酸二氢钠2%,氯化钠1%,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1%,尼泊金甲酯钠3%,尼泊金丙酯钠0.1%;余量水。

以制备1kg敷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1%,即每1kg敷料中含10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尼泊金甲酯钠和尼泊金丙酯钠溶解到800g纯水中,搅拌均匀,再加入PBS缓冲液,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苯氧乙醇,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敷料调节pH值至5.5,即得成品。

实施例18

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喷雾型),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7%,磷酸二氢钠0.1%,氯化钠2%,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0.57%,尼泊金甲酯钠0.1%,尼泊金丙酯钠0.07%;余量水。

以制备1kg敷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7%,即每1kg敷料中含7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尼泊金甲酯钠和尼泊金丙酯钠溶解到900g纯水中,搅拌均匀,再加入PBS缓冲液,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苯氧乙醇,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敷料调节pH值至6.0,即得成品。

实施例19

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喷雾型),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1%,磷酸二氢钠1.2%,氯化钠1.5%,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0.2%,尼泊金甲酯钠0.5%,尼泊金丙酯钠0.01%;余量水。

以制备1kg敷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1%,即每1kg敷料中含1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尼泊金甲酯钠和尼泊金丙酯钠溶解到800g纯水中,搅拌均匀,再加入PBS缓冲液,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苯氧乙醇,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敷料调节pH值至6.5,即得成品。

实施例20

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喷雾型),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07%,磷酸二氢钠1.5%,氯化钠0.5%,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0.82%,尼泊金甲酯钠0.05%,尼泊金丙酯钠1%;余量水。

以制备1kg敷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07%,即每1kg敷料中含0.7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尼泊金甲酯钠和尼泊金丙酯钠溶解到850g纯水中,搅拌均匀,再加入PBS缓冲液,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苯氧乙醇,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敷料调节pH值至7.0,即得成品。

实施例21

胶原创伤止血材料(痔疮型),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05%,泊洛沙姆407 12%,泊洛沙姆188 4%,甘油1%,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1%,尼泊金甲酯钠0.05%,尼泊金丙酯钠0.01%,氯己定0.1%;余量水。

以制备1kg材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05%,即每1kg敷料中含0.5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泊洛沙姆、甘油溶解到800g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抑菌防腐剂,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材料调节pH值至7.0,即得成品。

实施例22

胶原创伤止血材料(痔疮型),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3%,泊洛沙姆407 15%,泊洛沙姆188 2.3%,甘油3%,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0.57%,尼泊金甲酯钠1%,尼泊金丙酯钠0.02%,氯己定0.4%;余量水。

以制备1kg材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3%,即每1kg敷料中含3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泊洛沙姆、甘油溶解到850g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抑菌防腐剂,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材料调节pH值至5.0,即得成品。

实施例23

胶原创伤止血材料(痔疮型),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1%,泊洛沙姆407 30%,泊洛沙姆188 6%,甘油1.5%,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0.2%,尼泊金甲酯钠3%,尼泊金丙酯钠0.1%,氯己定1%;余量水。

以制备1kg材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1%,即每1kg敷料中含10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泊洛沙姆、甘油溶解到820g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抑菌防腐剂,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材料调节pH值至7.8,即得成品。

实施例24

胶原创伤止血材料(痔疮型),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5%,泊洛沙姆407 25%,泊洛沙姆188 1%,甘油4%,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0.8%,尼泊金甲酯钠2%,尼泊金丙酯钠0.8%,氯己定0.3%;余量水。

以制备1kg材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5%,即每1kg敷料中含5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泊洛沙姆、甘油溶解到900g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抑菌防腐剂,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材料调节pH值至4.5,即得成品。

实施例25

胶原创伤止血材料(痔疮型),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7,泊洛沙姆407 10%,泊洛沙姆188 0.5%,甘油2%,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0.6%,尼泊金甲酯钠0.1%,尼泊金丙酯钠2%,氯己定0.2%;余量水。

以制备1kg材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7%,即每1kg敷料中含7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泊洛沙姆、甘油溶解到900g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抑菌防腐剂,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材料调节pH值至7.5,即得成品。

实施例26

胶原创伤止血材料(痔疮型),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1%,泊洛沙姆407 22.5%,泊洛沙姆188 3%,甘油2.5%,抑菌防腐剂:苯氧乙醇0.1%,尼泊金甲酯钠1.5%,尼泊金丙酯钠1.5%,氯己定0.9%;余量水。

以制备1kg材料为例,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1%,即每1kg敷料中含1g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它成分以此计算。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泊洛沙姆、甘油溶解到800g纯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用0.22μ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继续搅拌,得到均匀体系,再加入抑菌防腐剂,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搅拌均匀,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材料调节pH值至7.8,即得成品。

皮肤屏障功能或痔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皮肤屏障功能或痔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皮肤屏障功能或痔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皮肤屏障功能或痔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屏障功能或痔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及制备方法.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10038620.9 (22)申请日 2015.01.27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466733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6.03 (73)专利权人 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030032 山西省太原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经北街18号 (72)发明人 杨霞 (74)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14100 代理人 朱源 武建云 (51)Int.Cl. A61L 15/32(2006.01) A61L 15/。

2、44(2006.01) A61L 15/42(2006.01) A61L 15/26(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02351954 A,2012.02.15, CN 103122027 B,2014.05.14, 审查员 郭翔 (54)发明名称 皮肤屏障功能或痔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产 品及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皮肤屏障功能损伤或痔疮 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系列产品, 具体涉及医用重 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 (喷雾型) 、 医用皮肤胶 原修复功能敷料、 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 料 (凝胶型) 、 胶原创伤止血材料 (痔疮型) 。 本申 请的产品对皮肤屏障功能损伤或痔。

3、疮具有明显 的疗效, 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9页 CN 104667335 B 2018.02.02 CN 104667335 B 1.一种用于内痔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胶原创伤止血材料,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质量 浓度的各组分: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 0.051%; 泊洛沙姆407 1030%; 泊洛沙姆188 0.56%; 甘油 14%; 抑菌防腐剂: 苯氧乙醇 0.11%, 尼泊金甲酯钠 0.053%, 尼泊金丙酯钠 0.012%; 氯己定 0.11%; 水 余量; 其中, 所述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为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3122027B中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 白。 2.一种权。

4、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痔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胶原创伤止血材料的制备方 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先将泊洛沙姆、 甘油溶解到纯水中, 搅拌均匀, 然后加入用 0.22 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 继续搅拌, 得到均匀体系, 再加入抑菌防腐剂, 然 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 搅拌均匀, 最后将得到的敷料调节pH值至4.5到7.8之间, 即得成品。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4667335 B 2 皮肤屏障功能或痔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皮肤屏障功能损伤或痔疮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系列产品, 具体涉 及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 。

5、(喷雾型) 、 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功能敷料、 医用重组人源 胶原蛋白功能敷料 (凝胶型) 、 胶原创伤止血材料 (痔疮型) 。 背景技术 0002 一、 皮肤屏障功能 0003 皮肤屏障功能的主要基础结构是角质层、 表皮脂质与天然保湿因子等。 狭义的皮 肤屏障主要指物理性屏障, 由角质层、 结构性脂类和皮肤脂膜构成, 其中前两者构成的类似 砖墙结构是皮肤屏障的重要组成, 而皮肤脂膜则是皮肤屏障的最外层防线。 0004 皮肤屏障功能防止水分丢失与外界环境侵袭, 受皮肤生理、 病理变化与外界环境 等多因素影响, 当屏障功能受损时, 一些皮肤疾病如 (皮炎、 湿疹、 瘙痒症、 银屑病、 色素沉 着、 。

6、痤疮等) 发病率增加, 原有皮肤病症状加重。 一些治疗皮肤病的有创治疗不仅能引起皮 肤屏障功能的破坏, 如 (激光治疗、 手术切除等治疗方法) , 如果创面迁延不愈可以引起创面 皮肤色素沉着或瘢痕形成。 0005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 存在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的患者逐年递增。 首先, 皮脂分泌过 多、 皮脂组分的变化影响了表皮脂质的完整性; 另外, 患者外用药物、 化妆品或不合适的护 肤品等物质也会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功能。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使得皮肤炎症反应程度增 加、 皮肤耐受性下降, 继而导致患者对疗效不满意、 依从性下降, 最终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因 此帮助皮损患者恢复屏障功能, 不但对缓解炎症。

7、反应有一定的帮助, 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治 疗的依从性, 最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降低各类皮肤病复发率。 0006 皮炎、 湿疹是皮肤科较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 表现为皮肤水肿、 红斑、 丘疹、 脱屑 等, 病理生理表现主要是由于表皮细胞间水肿, 使得细胞间隙增大, 皮肤砖墙结构不稳定, 破环了原有皮肤屏障, 经皮肤水分流失增多; 炎性细胞浸润, 影响了皮肤正常的代谢, 使得 脂质、 天然保湿因子及抗炎因子减少, 皮肤变得干燥、 脱屑, 更易敏感; 由于皮肤屏障受损, 皮肤抵御外界刺激能力下降, 可诱发和加重湿疹发生, 还容易继发感染。 研究者提出湿疹表 皮脂质合成减少, 角质层含水量下降, 皮肤屏。

8、障功能被破坏, 使外源性的抗原容易透过皮肤 进入体内, 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后引起变态反应。 因此, 皮肤屏障功能破坏是湿疹发病的重 要致病因素。 0007 然而, 在临床上, 修复皮肤屏障功能产品尚欠缺, 现有化妆品提到了皮肤屏障功能 的修复, 但其原料基本停留在精细化工的水平上, 患者使用后常常出现皮肤不适甚至过敏 等现象, 有时候反而加重了皮肤屏障的损伤。 0008 二、 痔 0009 痔 (Hemorrhoids) 是一种常见病, 多发病。 人类对痔的认识、 治疗由来已久。 在漫长 的研究过程中, 人类对痔的成因提出了许许多多的理论学说, 相应的治疗手段也是层出不 穷。 说 明 书 1/。

9、19 页 3 CN 104667335 B 3 0010 1975年, Thomon提出的关于痔的新概念奠定了痔的现代概念的理论基础。 他认为 痔是直肠下端的唇状的肉赘或肛垫, 是人体解剖的正常结构。 1994年Loder等进一步提出内 痔发生的肛垫下移学说, 即其发生是由于固定肛垫的悬韧带Treitz肌和Park韧带发生损伤 或断裂, 导致肛垫的脱垂和下移引起。 基于上述理论又结合我国的特点, 为更好地规范痔的 诊治,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肛肠外科学组2000年4月于成都制定了 痔诊治暂行标准 , 即: (1) 痔的定义: 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 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瘀滞形成的团块。(2) 。

10、痔的 分类: 内痔、 外痔及混合痔。(3) 痔的临床表现及内痔的分度: I度: 便时带血, 无内痔脱出, 便 后可自行停止。 II度: 便时带血, 内痔脱出, 便后可自行回纳。 III度: 便时带血, 内痔脱出或 久站、 咳嗽、 劳累、 负重时内痔也脱出, 需用手回纳。 IV度: 内痔脱出, 不能回纳, 可伴绞窄嵌 顿。 外痔的临床表现: 肛门不适、 潮湿不洁, 可伴发血栓形成及皮下血肿。 混合痔的临床表 现: 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 0011 痔的发病原因颇多, 久坐、 久站、 劳累等使人体长时间处于一种固定体位, 从而影 响血液循环, 使盆腔内血流缓慢和腹内脏器充血, 引起痔静脉过度充。

11、盈、 曲张、 隆起、 静脉壁 张力下降而引起痔疮。 若运动不足, 肠蠕动减慢, 粪便下行迟缓或因习惯性便秘, 从而压迫 静脉, 使局部充血和血液回流障碍, 引起痔静脉内压升高, 静脉壁抵抗力降低, 也可导致痔 疮发病率增高。 0012 痔的治疗一般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非手术治疗一般认为无症状的痔 无须治疗, 重点应放在消除症状上, 常见的有口服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治疗、 注射及套扎疗 法等。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III、 IV期内痔及经非手术方法治疗症状不能缓解的患者, 包括 外剥内扎法、 痔环状切除术、 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 吻合器痔切除术等。 0013 毋庸置疑, 探索一种。

12、疗效可靠、 操作简便、 并发症少、 复发率低的方法仍是目前及 今后治疗痔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0014 本发明为了解决皮肤屏障功能损伤或内痔方面产品缺乏的问题, 提供了一系列重 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功能敷料、 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 (凝胶型) 、 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 (喷雾型) 、 胶原创伤止血材料 (痔疮型) , 本发明 还提供了这一系列产品的制备方法。 0015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6 1、 用于皮肤屏障功能损伤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再生 功能敷料, 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各组分: 0017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 0.051%;。

13、 0018 保湿润肤剂: 透明质酸钠 0.051%, 0019 甘油 0.36%, 0020 凡士林 0.24%, 0021 氢化卵磷脂 0.153%, 0022 聚二甲基硅氧烷 0.24%, 0023 汉生胶 0.11%, 0024 丁二醇 0.24%, 说 明 书 2/19 页 4 CN 104667335 B 4 0025 白矿油 0.810%, 0026 二丙二醇 0.36%, 0027 葵花籽油 0.610%, 0028 维生素E 0.11%, 0029 维生素C 0.11%; 0030 助溶剂: 硬脂酸 0.24%, 0031 18醇 0.36%; 0032 抑菌防腐剂: 苯氧乙醇。

14、 0.11%, 0033 尼泊金甲酯钠 0.053%, 0034 尼泊金丙酯钠 0.012%; 0035 水 余量。 0036 用于皮肤屏障功能损伤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再生功 能敷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37 先将保湿润肤剂和助溶剂溶解到纯水中, 搅拌均匀, 然后加入用0.22 m的膜过滤 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 继续搅拌, 得到均匀体系, 再加入抑菌防腐剂, 然后用纯水将余量 补足, 搅拌均匀, 最后将得到的敷料调节pH值至5.5到7.5之间, 即得成品。 0038 2、 用于皮肤屏障功能损伤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 功能敷料 (凝胶型) , 。

15、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各组分: 0039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 0.051%; 0040 透明质酸钠 0.051%; 0041 甘油 0.12%; 0042 抑菌防腐剂: 苯氧乙醇 0.11%, 0043 尼泊金甲酯钠 0.053%, 0044 尼泊金丙酯钠 0.012%; 0045 水 余量。 0046 用于皮肤屏障功能损伤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 能敷料 (凝胶型) 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47 先将透明质酸钠、 甘油溶解到纯水中, 搅拌均匀, 然后加入用0.22 m的膜过滤过的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 继续搅拌, 得到均匀体系, 再加入抑菌防腐剂, 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

16、, 搅拌均匀, 最后将得到的敷料调节pH值至5.5到7.5之间, 即得成品。 0048 3、 用于皮肤屏障功能损伤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 功能敷料 (喷雾型) , 包括以下质量浓度的各组分: 0049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 0.051%; 0050 PBS缓冲液: 磷酸二氢钠 0.12%, 0051 氯化钠 0.53%; 0052 抑菌防腐剂: 苯氧乙醇 0.11%, 0053 尼泊金甲酯钠 0.053%, 0054 尼泊金丙酯钠 0.012%; 0055 水 余量。 说 明 书 3/19 页 5 CN 104667335 B 5 0056 用于皮肤屏障功能损伤的重组人源胶原蛋。

17、白产品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 能敷料 (喷雾型) 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57 先将尼泊金甲酯钠和尼泊金丙酯钠溶解到纯水中, 搅拌均匀, 再加入PBS缓冲液, 然后加入用0.22 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 继续搅拌, 得到均匀体系, 再加入苯氧 乙醇, 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 搅拌均匀, 最后将得到的敷料调节pH值至5.5到7.5之间, 即 得成品。 0058 4、 用于内痔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胶原创伤止血材料 (痔疮型) , 包括以下 质量浓度的各组分: 0059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 0.051%; 0060 泊洛沙姆407 1030%; 0061 泊洛沙姆188 0.56。

18、%; 0062 甘油 14%; 0063 抑菌防腐剂: 苯氧乙醇 0.11%, 0064 尼泊金甲酯钠 0.053%, 0065 尼泊金丙酯钠 0.012%, 0066 氯己定 0.11%; 0067 水 余量。 0068 用于皮肤屏障功能损伤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胶原创伤止血材料 (痔疮 型) 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69 先将泊洛沙姆 (407和188) 、 甘油溶解到纯水中, 搅拌均匀, 然后加入用0.22 m的膜 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 继续搅拌, 得到均匀体系, 再加入抑菌防腐剂, 然后用纯水将 余量补足, 搅拌均匀, 最后将得到的敷料调节pH值至4.5到7.8之间, 。

19、即得成品。 0070 上述成分中: 0071 1、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 主要为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型和型, 关于重组人源胶原 蛋白的制备方法, 本申请人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并获得专利证书, 专利名称: 一种重组人 源胶原蛋白及其生产方法, 专利号: ZL201210482543.2。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其氨基酸组成与 天然胶原蛋白氨基酸序列相应部分100%相同。 应用于人体不产生免疫排斥, 过敏反应几率 极低, 经生物学活性检测, 具有达到甚至超过人体天然胶原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是目前报道 的最优化的胶原蛋白设计方案, 可以在人体中行使天然胶原蛋白的功能。 0072 由于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富含丰富的。

20、亲水性氨基酸残基, 具有很强亲水性, 十分适 合纤维细胞的粘附与生长。 而细胞表面存在类似纤连蛋白的糖蛋白, 对胶原表面的特定区 域有高度亲和性。 因此, 胶原有利于细胞的存活和生长。 同时, 它的趋向性引导作用可引导 上皮细胞快速进入受损部位, 有效提高皮肤再生速度, 缩短创伤愈合时间, 从而恢复皮肤屏 障功能。 0073 皮肤损伤和局部的炎症反应均可引起皮肤中巯基减少, 酪氨酸酶活性增强, 许多 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能刺激黑色素细胞的增生, 加速黑色素合成, 引起色素沉着。 胶原蛋白 的酪氨酸残基与皮肤中的酪氨酸竞争, 与酪氨酸酶的活性中心结合, 从而抑制酪氨酸酶催 化酪氨酸转化为多巴醌, 。

21、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止黑色素产生, 减少色素沉着。 0074 CO2激光后及手术治疗后可以形成疤痕。 疤痕的形成是由于机体炎症反应, 皮肤受 说 明 书 4/19 页 6 CN 104667335 B 6 损组织的无序生长; 型胶原蛋白减少或缺失引起 型-型胶原比例失调等。 该产品中主 要成分以重组人源胶原以型为主, 能有效连接因创伤和感染造成的皮肤真皮层断裂的胶 原纤维, 补充创面局部型胶原蛋白的缺失, 从而提高细胞活性, 促进细胞再生功能, 深入 受损真皮层, 加快能分泌人体自身胶原的成纤维干细胞的生长, 填补细胞间质的空隙, 增强 细胞间的支撑结构, 淡化和填补疤痕。 0075 2、 。

22、透明质酸钠: 透明质酸钠也是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分, 与胶原蛋白共同作用在 可改善细胞外环境, 为细胞生存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及环境保证, 从而促进新生细胞生成 及促进细胞新陈代谢, 加速创面愈合。 并且研究表明, 瘢痕疙瘩与其它组织相比在真皮层缺 乏透明质酸, 本产品应用透明质酸钠与胶原蛋白共同作用可达到预防疤痕形成的作用。 0076 3、 PBS缓冲液: PBS缓冲液, 具有调节pH的作用, 对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提供必要的保 存环境, 使其活性不受损失, 促进胶原蛋白在皮肤表面的吸收。 同时为皮肤受损细胞修复提 供必要的离子环境。 0077 4、 保湿润肤剂及助溶剂: 这些成分混合后可形成一种具。

23、有抗炎症作用的乳化剂, 对外因引起的角化细胞损坏有保护作用, 能通过减少皮肤薄片和恢复柔软度来增强干燥或 受损皮肤的外表。 同时还具有滋养和调节皮肤的效果, 有着极佳的肤感、 容易吸收。 特别适 用于干燥、 风化、 老年及有损伤的皮肤。 0078 5、 泊洛沙姆: 泊洛沙姆是一个理想的缓释控释材料, 泊洛沙姆接触创面体温后, 能 够自然成胶, 使其均匀弥散于创面, 并在创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 且能够使重组人源胶原蛋 白充分发挥其生物利用度, 能够持久接触创面, 达到创面修复、 止血效果。 0079 6、 氯己定: 为常用的皮肤、 粘膜消毒剂, 可在痔疮创面有效发挥其抑菌性, 降低炎 性物质的分。

24、泌, 有抑菌止疼功效。 0080 7、 抑菌防腐剂: 尼泊金酯类和苯氧乙醇为常用的抑菌防腐剂, 广谱抗菌, 稳定性 强, 在酸性和碱性情况下都能抗菌, 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0081 为了进一步证明本申请所述产品的疗效, 申请人还分别进行了以下临床试验及分 析: 0082 (一) 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功能敷料 0083 1.方法与资料 0084 本试验为两中心、 随机、 对照临床试验研究, 入选患者均为皮肤科门诊诊断为皮 炎、 湿疹的患者。 两中心共入组80例皮炎湿疹患者、 每中心各40例。 中心1共完成试验37例, 脱落3例, 中心2共完成40例。 0085 2.试验结果 0086 2.。

25、1一疗程痊愈率比较 0087 由表1、 表2卡方检验可知, FAS、 PPS集分析结果一致, 两组患者治疗后12天、 15天的 痊愈率有统计学差异, 试验组12天痊愈率为39.5%、 高于对照组的5.1%; 15天痊愈率为 63.2%、 高于对照组的12.8%; 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功能敷料治疗皮炎湿疹一疗程痊愈率较对 照高了50.4%。 0088 表1 FAS集各治疗时间点两组痊愈率比较 说 明 书 5/19 页 7 CN 104667335 B 7 0089 0090 注: *表示Fisher确切概率 0091 表2 PPS集各治疗时间点组间痊愈率 (%) 比较 0092 0093 注: *表。

26、示Fisher确切概率 0094 2.2 一疗程皮损症状消失率比较 0095 由表3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可知, 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间4项皮肤症状的消失 率均有统计学差异, 试验组灼热、 皮肤紧绷现象全部消失, 瘙痒、 疼痛消失率分别为86.5%、 85.7%, 对照组瘙痒、 灼热、 疼痛、 皮肤紧绷的消失率分别为36.8%、 60.0%、 33.3%、 33.3%, 试验 组消失率较对照组分别高出49.7%、 40.0%、 52.4%、 66.7%。 0096 因此, 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功能敷料具有止痒、 止灼热、 止疼、 消除皮肤紧绷的功效, 效果好于对照。 0097 表3 一疗程皮损。

27、症状情况比较 0098 0099 安全性结果: 试验观察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事件。 说 明 书 6/19 页 8 CN 104667335 B 8 0100 (二) 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 (凝胶型) 0101 3.方法与资料 0102 本试验为两中心、 随机、 对照临床试验研究, 入选患者均为皮肤科门诊诊断为痤疮 或CO2激光治疗后的患者。 两中心共入组160例患者, 随机分为4组, 痤疮试验组40例, 痤疮对 照组40例, CO2激光试验组40例, CO2激光对照组40例。 本试验共完成试验155例, 脱落5例, 其 中痤疮组完成77例, CO2激光组完成78例。 0103 4.试验结。

28、果 0104 痤疮组: 0105 4.1一疗程痊愈率比较 0106 由表4卡方检验可知, 两组患者治疗后12天、 15天的痊愈率有统计学差异, 12天痊 愈率为47.8%、 高于对照组的8.1%; 15天痊愈率为72.5%、 高于对照组的10.8%; 医用重组人源 胶原蛋白功能敷料 (凝胶型) 一疗程痊愈率较对照高了61.7%。 0107 表4 不同治疗时间点痊愈率比较 0108 0109 注: *表示Fisher确切概率 0110 4.2 一疗程皮损症状消失率比较 0111 由表5 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可知, 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 两组间疼痛、 皮肤紧绷消 失率有统计学差异, 试验组疼痛。

29、消失率为92.2%、 高于对照的45.5%, 高了46.7%; 试验组皮肤 紧绷消失率为94.1%、 高于对照的64.3%, 高了29.8%。 一疗程后, 瘙痒、 灼热的消失率无统计 学差异, 平均为86.5%、 75.0%。 0112 因此, 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 (凝胶型) 具有止疼、 减轻皮肤紧绷的功效, 效果好于对照; 止痒、 止灼热功效与对照相近。 0113 表5 一疗程皮损症状情况比较 说 明 书 7/19 页 9 CN 104667335 B 9 0114 0115 CO2激光组: 0116 4.3痊愈率比较 0117 由表6、 表7可见, FAS、 PPS集各治疗时间两。

30、组痊愈率比较的结果是一致的, 试验组 治疗9天就有患者痊愈, 一疗程共30例患者痊愈, 对照组治疗15天仅1例患者痊愈; 治疗12 天、 15天的痊愈率有统计学差异, 治疗12天试验组痊愈率为39.5%, 15天痊愈率为76.3%, 而 对照组分别为0.0%、 2.6%; 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 (凝胶型) (普通型) 一疗程痊愈 率较对照高73.7%。 0118 表6 FAS集各治疗时间点组间痊愈率 (%) 比较 0119 0120 注: *表示Fisher确切概率 0121 表7 PPS集各治疗时间点组间痊愈率 (%) 比较 0122 0123 注: *表示Fisher确切概率 01。

31、24 安全性结果: 试验观察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事件。 说 明 书 8/19 页 10 CN 104667335 B 10 0125 (三) 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 (喷雾型) 0126 5.方法与资料 0127 本试验为两中心、 随机、 对照临床试验研究, 入选患者均为皮肤科门诊诊断为痤疮 或皮炎、 湿疹的患者。 两中心共入组160例患者, 随机分为4组, 痤疮试验组40例, 痤疮对照组 40例, 皮炎、 湿疹试验组40例, 皮炎、 湿疹对照组40例。 本试验共完成试验152例, 脱落8例, 其 中痤疮组完成76例, 皮炎、 湿疹组完成76例。 0128 6.试验结果 0129 痤疮组:。

32、 0130 6.1一疗程痊愈率比较 0131 由表8卡方检验可知, 两组患者治疗后12天、 15天的痊愈率有统计学差异, 试验组 12天痊愈率为41.0%、 高于对照组的8.1%; 15天痊愈率为69.2%、 高于对照组的10.8%; 医用重 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 (喷雾型) 治疗痤疮一疗程痊愈率较对照高了58.4%。 0132 表8 FAS集各治疗时间点两组痊愈率比较 0133 0134 注: *表示Fisher确切概率 0135 6.2 一疗程皮损症状消失率比较 0136 由表9 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可知, 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间疼痛、 皮肤紧绷的 消失率均有统计学差异, 试验组消。

33、失率分别为92.9%、 92.3%, 对照组消失率分别为45.5%、 64.3%, 试验组消失率较对照组分别高出47.4%、 28.0%; 两组瘙痒、 灼热无统计学差异、 平均 消失率分别为88.4%、 68.8% 0137 因此, 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 (喷雾型) 治疗痤疮具有止疼、 消除皮肤紧 绷的功效, 效果好于对照, 止痒、 止灼热功效与对照相近。 0138 表9 一疗程皮损症状情况比较 说 明 书 9/19 页 11 CN 104667335 B 11 0139 0140 皮炎、 湿疹组: 0141 6.3一疗程痊愈率比较 0142 由表10、 表11卡方检验可知, FAS、。

34、 PPS集分析结果一致, 两组患者治疗后12天、 15天 的痊愈率有统计学差异, 试验组12天痊愈率为36.1%、 高于对照组的5.1%; 15天痊愈率为 54.1%、 高于对照组的12.8%; 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 (喷雾型) 治疗皮炎湿疹一疗 程痊愈率较对照高了41.3%。 0143 表10 FAS集各治疗时间点两组痊愈率比较 0144 0145 注: *表示Fisher确切概率 0146 表11 PPS集各治疗时间点组间痊愈率 (%) 比较 0147 0148 注: *表示Fisher确切概率 0149 6.4 一疗程皮损症状消失率比较 0150 由表12 Fisher确切概率检。

35、验可知, 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后, 瘙痒、 皮肤紧绷两组间 消失率有统计学差异, 试验组瘙痒消失率为72.2%、 高于对照的36.8%, 高出35.4%; 试验组皮 说 明 书 10/19 页 12 CN 104667335 B 12 肤紧绷的消失率为83.3%、 高于对照的33.3%, 高出50.0%。 0151 灼热、 疼痛的消失率无统计学差异, 平均为75.0%、 50.0%。 由于治疗前疼痛患者数 较少, 仅做参考。 0152 因此, 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 (喷雾型) 具有止痒、 消除皮肤紧绷的功效, 效果好于对照, 止灼热、 值止疼效果与对照组相近。 0153 表12 一疗程皮损。

36、症状情况比较 0154 0155 安全性结果: 试验观察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事件。 0156 (四) 胶原创伤止血材料 (痔疮型) 0157 7.方法与资料 0158 本试验为两中心、 随机、 对照临床试验研究, 入选患者均为普外科门诊诊断为内痔 的患者。 两中心共入组80例患者, 随机分为2组, 试验组40例, 对照组40例。 本试验共完成试 验77例, 脱落3例。 0159 8.试验结果 0160 8.1止血、 肛门坠胀感及疼痛的改善程度、 止痒效果比较 0161 由表13的卡方检验可知, 治疗后试验组 (=130.167、 P0.001) 、 对照组 (=63.401、 P 0.001) 。

37、出血量均减少, 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 治疗后两组出血量构成 (P0.001) 、 止血率 (= 26.277、 P0.001) 均有统计学差异, 试验组止血率为92.1%、 高于对照组的35.9% (见表14) , 试验组止血效果较对照组好。 0162 表1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出血量变化情况 说 明 书 11/19 页 13 CN 104667335 B 13 0163 0164 注: *为Fisher确切概率 0165 表14 两组患者治疗后止血率 (%) 比较 0166 0167 安全性结果: 试验观察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事件。 0168 临床试验结论: 0169 (1) 、 医用皮肤胶原修。

38、复功能敷料: 修复重建皮肤屏障功能, 适用于皮炎、 湿疹的治 疗, 用于皮炎、 湿疹引起的局部皮肤瘙痒、 灼热、 皮肤紧绷、 疼痛等。 可修复皮肤屏障功能, 用 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引起的皮肤干燥脱屑、 红斑、 丘疹、 红血丝及皮肤萎缩变薄的修复。 可 预防疤痕形成及色素沉着。 0170 (2) 、 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 (凝胶型) : 用于面部痤疮的治疗。 用于痤疮 引起的皮肤红斑、 丘疹、 脓疱、 黑头粉刺、 白头粉刺、 红血丝及皮肤萎缩变薄等多形性皮损症 状。 可改善皮肤局部症状, 如: 瘙痒、 灼热、 皮肤紧绷、 疼痛。 可通过增加皮肤含水量、 调节皮 肤pH值及油脂重建皮肤屏障。

39、功能。 用于皮肤屏障功能损伤引起的皮肤干燥脱屑及其他皮肤 损伤的修复。 预防疤痕形成及色素沉着。 重建皮肤屏障功能, 改善局部干燥、 疼痛、 瘙痒等自 觉症状。 修复激光创面, 具有覆盖、 止血、 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可抑制创面色素沉着及疤痕 形成。 0171 (3) 、 医用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功能敷料 (喷雾型) : 通过增加皮肤含水量, 降低经表 皮水分流失量 (TEWL) , 调节皮肤pH值及油脂分泌, 用于修复皮肤屏障功能, 适用于皮肤屏障 功能受损引起的皮肤疾病的辅助治疗。 1、 治疗皮炎、 湿疹, 可快速改善皮炎、 湿疹引起的皮 说 明 书 12/19 页 14 CN 104667。

40、335 B 14 肤瘙痒、 灼热、 紧绷、 疼痛及红斑、 丘疹、 干燥脱屑、 皮肤变薄萎缩、 毛细血管扩张; 用于面部 痤疮的治疗。 2、 用于痤疮引起的红斑、 丘疹、 脓疱、 黑头粉刺、 白头粉刺, 预防疤痕形成及色 素沉着。 0172 (4) 、 胶原创伤止血材料 (痔疮型) : 该产品适用于内痔的治疗。 可用于痔疮引起的 出血、 局部肛周坠胀及疼痛、 肛周瘙痒等。 具体实施方案 0173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174 实施例1 0175 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功能敷料, 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05%; 保湿润肤剂: 透 明质酸钠0.8%、 甘油0.3%、 凡士林0.。

41、2%、 氢化卵磷脂0.15%、 聚二甲基硅氧烷0.8%、 汉生胶 0.5%、 丁二醇0.2%、 白矿油0.8%、 二丙二醇0.3%、 葵花籽油3.5%、 维生素E0.1%、 维生素C0.5%; 助溶剂: 硬脂酸0.2%、 18醇0.3%; 抑菌防腐剂: 苯氧乙醇0.8%、 尼泊金甲酯钠0.05%、 尼泊金丙 酯钠1%; 余量水。 0176 以制备1kg敷料为例,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05%, 即每1kg敷料中含0.5g重组 人源胶原蛋白, 其它成分也以此计算。 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保湿润肤剂和助溶剂溶解到 850g纯水中, 搅拌均匀, 然后加入用0.22 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 。

42、继续搅拌, 得 到均匀体系, 再加入抑菌防腐剂, 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 搅拌均匀, 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 敷料调节pH值至5.5, 即得成品。 0177 实施例2 0178 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功能敷料, 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1%; 保湿润肤剂: 透明 质酸钠0.1%、 甘油3%、 凡士林2%、 氢化卵磷脂1.5%、 聚二甲基硅氧烷1.5%、 汉生胶0.25%、 丁二 醇2%、 白矿油5%、 二丙二醇3%、 葵花籽油6%、 维生素E0.75%、 维生素C0.35%; 助溶剂: 硬脂酸 2%、 18醇1.5%; 抑菌防腐剂: 苯氧乙醇0.1%、 尼泊金甲酯钠0.12%、 尼泊金丙酯钠0.08。

43、%; 余量 水。 0179 以制备1kg敷料为例,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1%, 即每1kg敷料中含1g重组人 源胶原蛋白, 其它成分也以此计算。 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保湿润肤剂和助溶剂溶解到880g 纯水中, 搅拌均匀, 然后加入用0.22 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 继续搅拌, 得到均 匀体系, 再加入抑菌防腐剂, 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 搅拌均匀, 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敷料 调节pH值至6.0, 即得成品。 0180 实施例3 0181 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功能敷料, 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1%; 保湿润肤剂: 透明质 酸钠1%、 甘油0.6%、 凡士林4%、 氢化卵磷脂1%、 聚二。

44、甲基硅氧烷4%、 汉生胶1%、 丁二醇4%、 白矿 油10%、 二丙二醇6%、 葵花籽油1.5%、 维生素E1%、 维生素C1%; 助溶剂: 硬脂酸1%、 18醇6%; 抑菌 防腐剂: 苯氧乙醇1%、 尼泊金甲酯钠2.2%、 尼泊金丙酯钠2%; 余量水。 0182 以制备1kg敷料为例,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1%, 即每1kg敷料中含10g重组人源 胶原蛋白, 其它成分也以此计算。 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保湿润肤剂和助溶剂溶解到900g纯 水中, 搅拌均匀, 然后加入用0.22 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 继续搅拌, 得到均匀 体系, 再加入抑菌防腐剂, 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 搅拌均匀,。

45、 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敷料调 说 明 书 13/19 页 15 CN 104667335 B 15 节pH值至7.5, 即得成品。 0183 实施例4 0184 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功能敷料, 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07%; 保湿润肤剂: 透 明质酸钠0.5%、 甘油2%、 凡士林0.7%、 氢化卵磷脂2%、 聚二甲基硅氧烷0.2%、 汉生胶0.1%、 丁 二醇0.75%、 白矿油1%、 二丙二醇4%、 葵花籽油0.6%、 维生素E0.28%、 维生素C0.65%; 助溶剂: 硬脂酸1.2%、 18醇3%; 抑菌防腐剂: 苯氧乙醇0.78%、 尼泊金甲酯钠1.5%、 尼泊金丙酯钠0.7%; 余。

46、量水。 0185 以制备1kg敷料为例,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07%, 即每1kg敷料中含0.7g重组 人源胶原蛋白, 其它成分也以此计算。 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保湿润肤剂和助溶剂溶解到 800g纯水中, 搅拌均匀, 然后加入用0.22 m的膜过滤过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 继续搅拌, 得 到均匀体系, 再加入抑菌防腐剂, 然后用纯水将余量补足, 搅拌均匀, 最后将得到的一千克 敷料调节pH值至5.8, 即得成品。 0186 实施例5 0187 医用皮肤胶原修复功能敷料, 成分包括重组人源胶原蛋白0.2%; 保湿润肤剂: 透明 质酸钠0.3%、 甘油4%、 凡士林3%、 氢化卵磷脂0.5%、 聚二甲基硅氧烷2%、 汉生胶0.65%、 丁二醇 3%、 白矿油3%、 二丙二醇5.5%、 葵花籽油5%、 维生素E0.5%、 维生素C1%; 助溶剂: 硬脂酸4%、 18 醇4%; 抑菌防腐剂: 苯氧乙醇0.43%、 尼泊金甲酯钠3%、 尼泊金丙酯钠0.5%; 余量水。 0188 以制备1kg敷料为例,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浓度为0.2%, 即每1kg敷料中含2g重组人 源胶原蛋白, 其它成分也以此计算。 具体制备方法是先将保湿润肤剂和助溶剂溶解到820g 纯水中, 搅拌均匀, 然后加入用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